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作用和地貌有哪些

地質作用和地貌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1-21 08:55:26

㈠ 地質作用:風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分別形成什麼地形和地貌

風力作用 雅丹地貌

㈡ 地貌類型有哪些以及地質作用

地貌類型: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
地質作用:1、內力作用:地殼運動、岩漿活動、地震.
2、外力作用:主要表現為(流水、風力、冰川、海浪)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和固結成岩等 .

㈢ 地貌有哪些

我國不僅地大物博而且地貌類型多種多樣。其中有世界上分布面積最廣的黃土地貌、喀斯特地貌,此外還有丹霞地貌、冰川地貌和風成地貌、雅丹地貌、流水地貌。

黃土地貌:我國是世界上黃土分布最廣、厚度最大的國家,其范圍北起陰山山麓,東北至松遼平原和大小興安嶺山前,西北至天山、昆倉山麓,南達長江中下游地域,面積約60多萬平方千米,其中以黃土高原最集中。黃土在流水侵蝕等外力作用下,溝壑縱橫,崗丘連綿,形成地面十分破碎的黃土地貌。

喀斯特地貌:把石灰岩受地表或地下水侵蝕、溶濁的各種各樣的地貌稱為喀斯特地貌,是由岩溶作用形成的,所以又為岩溶地貌,中國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積最大、發育最好的地區之一。尤其以廣西「桂林山水」、「雲南路南石林」等最典型。喀斯特地貌風景秀麗,是著明的旅遊資源。

雅丹地貌:「雅丹」是維吾爾語,原意是指具有陡壁的小山。在地質學上,雅丹地貌專指經長期風蝕,由一系列平行的壟脊和溝槽成的景觀。敦煌附近有一處國內已經發現的最大的一處雅丹地貌———甘肅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位於甘肅省敦煌西北部,西與羅布泊連通,面積約400平方千米。

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是指紅色砂岩紅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紅色砂、礫岩層中沿垂直節理發育的各種丹霞奇峰的總稱。世界上丹霞地貌以我國分布最廣。丹霞山位於湘、贛、粵三省交界處的仁化縣境內,距廣東省韶關市45千米。

冰川地貌:冰川運動對地表形態的塑造作用,為冰川作用,它包括冰川的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和堆積作用。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為冰川地貌,包括冰蝕地貌、冰磧地貌和冰水堆積地貌。由冰川侵蝕作用所造成的地貌為冰蝕地貌,如冰斗、角峰、峽灣等。冰川消融後,冰川所攜帶的大量冰磧物就地堆積,形成冰磧地貌。

凍冰土地貌:凍土指溫度處於0℃或0℃以下,因凍結而含冰的各種土層或岩層。凍土地貌也稱冰緣地貌,是在寒冷且雨雪很少的氣候條件下,經凍融作用而形成的一些特殊地貌。

流水地貌:流水是塑造地表態最活躍、分布最廣的外力之一。在溫暖濕潤地區,其作用更突出。地表水在流動的過程中,對地面進行侵蝕、搬運和堆積,由此形成的各種地貌,統稱流水地貌。包括流水侵蝕地貌(喀斯特地貌、峽谷等)和流水堆積地貌(山麓冰積扇、中下游沖積平原、三角洲等)。

㈣ 地質作用形成哪些地貌

除了人工形成的地貌,其他都是地質作用的結果。
地質作用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㈤ 請教「地質」與「地貌」有什麼區別

地貌 地表面高低起伏的狀態。按其自然形態可分為山地、丘陵、平原版、盆地等

什麼是地質權遺跡

地質遺跡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長地質歷史時期,由於內外動力的地質作用,形成、發展並遺留下來的珍貴的、不可再生的地質自然遺產。包括旅遊中的山水名勝、自然風光等自然遺跡,也包括在晚近地質歷史時期人類形成過程中,人類與地質體相互作用和人類開發利用地質環境、地質資源的遺跡以及地質災害遺跡等

㈥ 地形地貌由哪些地質作用形成

1、河流侵蝕作用:形成河谷地形(侵蝕河谷)
2、河流的搬運、堆積作用:在山區形成沖內積扇;河流容沿岸形成沖積平原;河流中下游形成河漫灘平原;河流入海口形成河流三角洲。
3、河流的侵蝕作用和堆積作用:形成不同的階地。

㈦ 各種地形地貌的成因是什麼

是內力地質作用和外力地質作用的共同結果
內力地質作用既發生於專地表屬,也發生於地球內部.地球的地表現狀是地質作用對地球表面長期改造的結果.
外力地質作用是因地球外部能產生的,它主要發生在地表或地表附近 .外力地質作用幾乎都有重力能參與.外力地質作用使地表形態和地殼岩石組成發生變化.可分成河流的地質作用、地下水的地質作用、冰川的地質作用、湖泊和沼澤的地質作用、風的地質作用和海洋的地質作用等.外力地質作用按照其發生的序列還可分成風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和硬結成岩作用.
內、外力地質作用互有聯系,但發展趨勢相反.內力作用使地球內部和地殼的組成和結構復雜化,造成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殼原有的組成和構造改變,夷平地表的起伏,向單一化發展.一般來說,內力作用控制著外力作用的過程和發展.

㈧ 地質與地貌的關系

地質與地貌哦的關系不是很明確,一般是指地質作用造就了地貌,之間存在關系。塑造地貌的地質作用一般是外動力地質作用,它包括風化作用,下坡運動,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等.
塑造地貌的外動力,主要受氣候因素的控制。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由於水熱條件不同,外動力的性質、強度和組合情況皆有所差異,從而形成不同的地貌類型和地貌類型組合。外動力組合和主導外動力隨各氣候帶而有所不同。由於氣候具有水平地帶性和垂直帶性,因此地貌也相應有明顯的地帶性和垂直帶性。
在寒冷氣候區,降雪量大於消融量的情況下,發育成冰川。在外動力組合中,以冰川作用佔主導地位,其次是凍融風化、塊體運動、冰融水的作用等,這里以冰川地貌為主要特徵。山地經冰川作用後,形成角峰、刃脊、冰斗、冰川穀等地貌。在降雪量較小,不足以補償消融量的條件下,則不能形成冰川,而是發育為多年凍土與凍土地貌。多年凍土的分布大致與冰緣氣候帶相吻合。冰緣氣候帶的主導外動力是凍融作用,其次是流水與風的作用。冰緣地貌主要為凍土地貌,常出現階狀台地。
在溫潤氣候區,以流水作用為主導,化學風化作用、塊體運動也較普遍。主要形成流水地貌,常見嶺脊突起、山坡下凹、和緩的山丘等。
在濕熱氣候區,以流水作用為主導外動力,但化學風化也很強烈。發育有厚層的紅色風化殼的濕潤熱帶,在森林沒有破壞的情況下,緩丘上幾乎沒有水土流失型的溝谷侵蝕,僅以片狀流水、土壤蠕動和熱帶泥流(土溜)作用較強,山體以波狀連綿起伏的凸形坡的緩丘地貌為主要特徵。在平原或緩丘上,往往出現由抗蝕性較強的基岩組成的穹狀或鍾狀島山。
在乾旱氣候區,以風或間歇性洪流為主要外動力。主要形成風沙地貌和間歇性洪流地貌。此外,還形成山麓面,在山麓面上殘留著孤立的島狀山。山地河流往往在山麓或盆地邊緣發育的洪積扇或沖洪積扇上隱沒,地下水從洪積扇的前緣滲出,這里成為乾旱區的綠洲。
地貌的垂直帶性,和氣候的垂直帶性有一定的相似,從其所處的水平地帶開始向高處遞變。例如,有些高山深谷區,下部氣候溫暖濕潤,主要形成流水地貌和重力地貌,上部氣候寒冷,主要發育冰川地貌和冰緣地貌。
總之,在乾旱氣候區,風沙地貌比較發育;在濕潤氣候區,流水地貌比較發育;在寒冷氣候區,冰川、冰緣地貌比較發育;在石灰岩出露的溫暖、濕潤氣候區,喀斯特地貌發育得比較好。氣候對地貌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

㈨ 河流地質作用形成哪些地貌

1、河流侵蝕作用:形成河谷地形(侵蝕河谷)
2、河流的搬運、堆積作用:在山版區形成權沖積扇;河流沿岸形成沖積平原;河流中下游形成河漫灘平原;河流入海口形成河流三角洲。
3、河流的侵蝕作用和堆積作用:形成不同的階地。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