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什麼是地質設計

什麼是地質設計

發布時間: 2021-01-21 05:07:03

㈠ 地質項目設計

地質項目設計是根據地質工作目標和各類規范、規程要求,對地質項目的具體體現,是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和安排各項目的依據,是地質勘查生產經營活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地質勘查工作的所有投入都是依據地質項目設計所確定的任務及工程量來安排的,因此地質項目設計的優劣在地質勘查經濟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地質項目設計由地質設計(勘查方案)、施工設計和設計預算組成。地質設計、施工設計是其技術部分,設計預算是其經濟部分。勘查方案是編制地質設計、設計概算的基礎;地質設計是編制施工設計和設計預算的依據。

一、勘查方案

(1)為編制技術經濟合理的勘查方案,首先要對已有的各種地質資料做深入的分析研究,對其可靠性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然後進行多方案對比,選擇最優的勘查方案。

(2)勘查方案應根據勘查項目的實際情況,如地形條件、地質條件等,明確提出各種勘探手段的具體任務,對各項勘探工程的布置、實物工作量作出相應的安排,並編制方案概算。

(3)方案概算:依據勘查方案確定的各項工程量和有關收費標准(或定額)進行編制。方案概算是勘查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個地質主管部門安排地質工作費用、控制設計概算及勘查方案招標的依據。

二、地質設計

(1)地質設計的編制應根據已批準的勘查方案,從實際出發,布置各種勘探工程,做到目的明確,部署恰當,經濟合理。

(2)地質設計中所布置的各項實物工作量的位置、數量、要求等,都應當分別具體落實,並明確各項工程的施工順序。

(3)地質設計中所規定的各項勘探工程質量指標,既要符合有關規定,滿足地質任務的需要,又要注意經濟技術合理。

(4)地質設計中必須採用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要結合勘查工作開展有關地質問題的專題研究,以提高地質報告的研究程度。

三、施工設計

(1)施工設計是為達到地質設計目的,保證地質設計任務實現,而採用各種手段的技術、工藝選擇和為施工全過程部署的技術文件,它是在遵循地質規律和地質勘查工作規律的基礎上,為完成一個地質勘查項目任務應採取的技術方案。它是根據批準的地質設計,結合工作區內施工條件(包括地質條件),按照不同的勘查手段選擇不同的施工方法和工藝,確定優化的施工部署,以保證各項勘查工程設計的地質目的、工程質量、施工進度等達到地質設計要求。各種勘查手段的施工設計可分別編制、統一匯總。

(2)施工設計的編制依據是經過優化並獲得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評審通過的地質設計。

(3)施工設計的編制應在現場踏勘和認真分析以往勘查施工資料的基礎上進行多方案比較後擇優編制,施工設計應做到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措施上具體,確保勘查項目設計中地質任務的完成。

(4)施工設計一般由勘查項目的施工單位組織編制,報經主管單位或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和批准。

四、設計預算

(1)設計預算是按照經濟規律要求,根據技術設計和預算標准及有關基礎定額反映同一地質勘查項目任務所需要的人、財、物的經濟方案,它是編制項目計劃和確定項目資金的重要依據,也是項目招投標、簽訂項目合同並對項目進行監督的依據。

(2)設計預算的編制依據是下達的項目任務書、批準的地質設計、施工設計和上級有關政策性文件、權威部門頒布的預算標准和有關基礎性定額資料、其他相關資料(如地形等級、岩石級別、地質復雜程度等)。

(3)勘查項目設計預算包括自立項其至匯交地質報告止的全部工作內容。按工作項目(手段)包括:①地形測繪;②地質測量;③物化遙;④槽井探;⑤坑探;⑥鑽探;⑦岩礦測試;⑧工地建築;⑨綜合研究及報告編寫;⑩其他地質工作。

(4)設計預算編制的基本原則:①符合現行政策、法規、辦法;②實事求是、依據充分、公平合理;③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和地質工作規律;④不漏項、不重項。

(5)設計預算應報項目主管單位或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的專家進行評審和確認。審查確認後的設計預算一般不得調整和變更,但遇下列情況准予調整:

① 由於設計地質任務變動或因地質條件與原設計發生重大變化,地質設計需作重大修改,勘查項目預算總額增減5%以上;

② 因不可抗拒或不可預見的因素,造成經濟損失超過項目預算總額3%以上;

③ 國家政策有重大調整;

④ 其他影響設計預算難以執行的重大因素。

(6)不同資金來源的地質項目,其預算包含的內容不完全一致,如預算內財政資金項目一般不包含利潤、稅金和管理費用;而社會資金項目在編制預算時一定要考慮合法利潤(社會或行業平均水平)、稅金及合理分攤的管理費用。

五、設計優化

對於一個完整的地質勘查項目,投入資金的多少首先取決於設計,因此設計的節約是最大的節約。設計的優化不僅是對客觀地質體或地質問題認識的進一步深化,也是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佳地質成果不可忽視的環節。

(1)地質設計的優化是在一定地質資料的基礎上,經過充分的分析研究、合理推斷,在對客觀地質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的情況下,對下一步地質勘查工作作出總的合理布置。在勘查過程中,隨著地質資料的不斷積累,認識的不斷深化,地質設計也應不斷地加以調整,因此,地質設計的優化,應貫穿於地質勘查工作的全過程。

(2)地質設計的優化,應以國家頒布的各類專業規范、規程為准則,結合勘查工作區的具體條件,為完成勘查工作的地質任務,通過對已有地質資料的分析研究,運用地質科學理論進行合理的推斷,適時調整地質勘查工作。

(3)地質設計優化的重點是研究勘探手段的合理使用和各種工程量的合理布置。要根據地質任務要求,處理好各種手段的有效配合,合理安排各種手段和各項工程的施工順序,不斷提高地質勘查工作的經濟效益,以盡可能少的投入取得最佳地質成果。

㈡ 地質和設計有什麼關系

建築工程設計要先進行地質勘察撐握地形後,才能進行設計。

㈢ 鑽井地質設計的作用是什麼

作用:1 首先來是依據地質設計做源出相應的鑽井工程設計
2 地質設計中的區域地質構造特徵以及地層簡介和鑽探目的會給施工方提供很多參數數據,為鑽探奠定基礎。
3 地質設計中會有一些針對地質錄井方面的一些要求和規范,起到一個施工規范標準的作用。
4 會有一些已鑽井的復雜情況的描述,可以做一些地質預告。

㈣ 土體地質工程設計問題

1.土體地質工程設計中不確定因素

土體地質工程設計中的困難在於:①地質模型難於准確地給定;②工程地質力學參數難於准確地給定;③粘性土降水很難做到符合設計要求;④施工質量也常常達不到設計要求。以基坑工程來說,目前基坑工程是有風險的。原因在於:

(1)目前對基坑邊坡破壞機制還不都很清楚,這表明目前基坑設計在理論上還不成熟,用什麼理論進行支護設計,還不是很清楚;

(2)目前取得的土體力學參數與實際相差很大,有的說土體強度試驗結果可能比實際低了30%左右;有的說土體的濕度具有控製作用,而土體中的濕度是很難搞清楚的,試驗結果到底是高還是低很難說清;就變形模量來說,目前實驗室測得的變形參數僅為幾十至幾百MPa,而反分析得到的可高達1000~1200MPa。原因可能在於試驗取樣時把土體受的圍壓取消了,這就造成試驗結果與實際不符。目前看來,比較好的辦法是採用變形監測反分析的方法來取得這些參數。

(3)目前對土體中應力(即地應力)還不清楚,現在在設計中都是採用γh來估算土體中應力,實際上並不一定都符合實際。土體中除有自重應力外還有構造應力,著者在北京市航空幹部管理學院主樓基坑下4m深處淤泥層中就見到過「X」節理,這是土體中水平地應力為第一主應力的表現,垂直地應力為第二主應力,這表明土體中確實存在有構造應力。看來需要進行土體中的地應力測量。

(4)土體結構,在土體地質工程建設中土體結構常不被重視,這是土體地質工程建設中出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軟夾層層狀結構更具有特殊意義,這種結構常被誤認為層狀結構,而且軟夾層常不連續,而且厚薄不均,極不穩定,但是它是極為重要的土體結構單元。

(5)地下水也是很難搞清楚的一項土體賦存環境因素:①它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②地下水探測技術還不能把所有的隔水層和含水層都搞清楚,很難給出可靠的地下水模型,這樣一來,就給土體地質工程設計帶來不確定性。

在進行土體地質工程設計時必須考慮到上述因素,不要以確定論觀點看待設計結果。

2.土體力學分析方法問題

(1)土體破壞機制:土體地質工程設計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土體力學分析。土體力學分析結果的可靠性主要決定於力學模型。力學模型確定的正確與否則決定於對土體破壞機制的判斷。目前採用的土體力學模型多數是採用庫侖—莫爾模型,實際上是認為土體破壞機制是剪破壞,這不完全符合實際。實際是土體破壞機制受土體結構控制。在土體結構控制下土體有多種破壞機制,也就是說有多種力學模型,詳見「土體結構控制論和土體力學原理」部分。

(2)土體力學介質及土體力學分析方法:目前土體力學分析主要是用單一的連續介質力學方法。這並不符合土體實際,土體實際是具有多種力學介質,應該採用相應的力學方法進行力學分析。在第四章「土體結構控制論與土體力學原理」內談到過,土體至少具有三種力學介質和三種力學分析方法。這是由土體地質特點或者說土體結構特點決定的。

㈤ 高速公路地質設計圖中S和T是什麼意思

S志留系地層;T三疊紀地層。表示不同時代的岩石。

㈥ 勘察院、設計院、地質局和地質隊有什麼區別

20年以前,區別很大,現在本質上沒太多區別,或者說與你有關的工作沒什麼區回別答。
首先說一下,勘察設計院和勘察院,前者字面上的含義是說除勘察主業之外,還包括一些建築設計、工程設計和咨詢之類的更高含金量的業務范圍。而勘察院通常以各類工程地質、岩土工程、地質勘查業務為主。如果是純粹的設計院,即名稱中不帶勘察兩字的,則是以建築設計、工程設計咨詢等為主、不包括或只有處於從屬地位的地質勘察部門。
地質局通常管理若干個地質隊。凡是地質局下屬的什麼什麼隊,都是地質隊。282大隊,就是282地質隊。地質隊的上級就是地質局,或叫勘查局。

雖說從內容上說,已經沒什麼區別了。但是這些單位的歷史不同,故而單位的「氣質」和現狀往往也有一些不同的共性。計劃經濟時代,地質隊都是做地質勘查的隊伍,以鑽探隊伍,地質找礦等業務為主,屬於流動單位,多位於艱苦地區,最好的也不過是遠離當時的城市建成區之外(為了每天能多幾毛錢的補貼),改革後地質隊勘探工作被大幅削減,出現大批的地質隊轉到工程勘察業務上來。通常會保留部分地質勘探業務。未完,工作忙

㈦ 結構設計需要地質勘查的哪些內容

勘察報告很厚,應該快速找出對基礎設計實際有用的內容。以下是一些應該重點看的內容和數據:
1、 直接看結束語和中的持力層土質、地基承載力特徵值和地基類型以及基礎砌築標高。
從持力層土質提供的承載力特徵值大小可以初步判斷該土質的好壞。一般認為不小於180Kpa的為好土,低於180Kpa的土可認為土質不好。
天然地基無法滿足要求時,可採用一些地基處理方式形成復合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載力。
2、 結合鑽探點號看地質剖面圖,並一次確定基礎埋置標高。
以報告中建議的最高埋深為起點,畫一條水平線從左向右貫穿剖面圖,看此水平線是否絕大部分落在了報告所建議的持力層土質標高層范圍內,以此確定基礎埋深。對於局部未進入持力層的小部分回填土,可在驗槽時與勘察單位共同協商,採取局部清除,用級配砂石替換等方法處理。
3、 看結束語或建議中對存在飽和砂土和飽和粉土的地基,是否有液化判別。
這條很重要,沒有的話要讓勘察單位重新補充且明確液化判別。
4、 重點看兩個水位――歷年來地下水的最高水位和抗浮水位。
歷年來地下水的最高水位,在設計地下構件如地下砼外牆配筋時要用到,來計算外牆受到的水壓力。
當估計建築物有可能抗浮不滿足要求時,一般要用到抗浮水位。
5、 對於結束語或建議中定性的預警語句,必要時將其轉寫進基礎的一般說明中。
如:本工程地下水位較高,基槽邊界條件較為復雜,應妥善選擇降水及基坑邊坡支護方案,並在施工過程中加強觀測,降水開始後需經設計人員同意方可停止,等。
6、 了解結束語或建議中場地類別、場地類型、覆蓋層厚度和地面下15m范圍內平均剪切波速,尤其是建築場地類別,在電算時要用到。
7、 了解持力層土質下是否存在軟弱下卧層。如果有,需驗算一下軟弱下卧層的承載力是否滿足要求。

㈧ 哪種地質設計中給的系數最高

大自然變遷中形成的黃金礦床,大致可劃分為三大類:岩金礦床、沙金礦床和回伴生礦床。在世界上,岩金答、伴生金和沙金的儲量比例,大約為:70:15:15。其中,岩金礦床,又可劃分為若干成因類:岩漿熱液型、變質熱液型、火山熱液型、沉積變質型、熱水溶濾型和變質礫岩型等。各種類型的金礦床,在世界總儲量中所佔的比例,依次為:變質礫岩型56.2%,變質熱液型12.4%,伴生金9.5%,沙金8.9%,岩漿熱液型及火山熱液型7.0%,熱水溶濾型0.9%。從全球范圍來看,按金礦產出的大地構造單元來分,又可分為四類:地盾成礦區、地台及邊緣成礦區、地槽褶皺帶成礦區和環太平洋成礦帶。其中,產於地盾的金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25.6--27.8%;古地台蓋層局部中生代活化區,佔1.1--1.3%,優地槽區,佔12.9--15.6%;冒地槽區,占 1.1--1.2%;而古地台蓋構造區,則佔47.1--47.7%

㈨ 工程地質勘察和工程地質勘察設計的區別

設計是施工的要求、目的、藍本,是施工工程不能違反的總綱。工程地質勘察是根據工程地質勘察設計總提出的要求進行施工。舉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工程地質勘察設計是大腦,工程地質勘察是手腳。一般進行工程地質勘察設計的是機關、設計院人員是甲方;工程地質勘察是施工方,要上工程具體施工,是乙方。

㈩ 地質勘察設計研究院是什麼

一般都是做岩土工程勘察,樁基施工之類的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