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畫圖中泥岩用什麼顏色表示

地質畫圖中泥岩用什麼顏色表示

發布時間: 2021-01-21 04:31:02

A. 地質錄井上怎樣區分顏色相近的泥岩和凝灰岩

主要看層狀:
凝灰岩是岩漿岩,噴出相的,沒有層狀的。
泥灰岩是沉積岩,水成相的,成層狀。

B. 地質岩層描述泥灰岩的結構

泥灰岩:介於粘抄土岩與碳酸襲鹽岩之間的過渡類型沉積岩.由粘土和碳酸鹽微粒組成.呈微粒狀或泥狀結構 ,一般粒徑小於0.01毫米.與粘土岩的區別是滴稀鹽酸後產生氣泡,與石灰岩的區別是氣泡處有暗色泥質物出現.常分布在石灰岩與粘土岩之間的過渡地帶,呈薄層狀或透鏡狀夾於石灰岩或粘土岩層之間.工業上可作為水泥原料和建築石料.

C. 在工程地質中粉砂質泥岩抗剪強度c值取多少

砂質頁岩是 39 強風化沙泥岩140 全風化砂泥岩 41

D. 地質學中山岩和泥岩怎麼表示

你是不是想問,砂岩和泥岩怎麼表示?
如果不是石油地質做的岩心錄專井剖面,那麼砂岩就屬用一些點排列起來表示,粗砂岩的點畫的大一些,細砂岩的點畫的小一些,粉砂岩就用兩個排列比較近的點一組,每組之間的間隔大一些。含礫砂岩的礫石用大一點的圓圈表示,和表示砂的點相間排列。泥岩用橫線排列起來表示。
如果是石油地質的錄井剖面,除了上述花紋以外,砂岩的寬度為1.5厘米,粉砂岩的寬度為1厘米,泥岩的寬度為1米

E. 區域地質條件概況

區域地層岩性

本區地層由老到新依次有寒武繫上統崮山組、長山組、鳳山組,奧陶系中統馬家溝組,石炭系中統本溪組、上統太原組,二疊系下統山西組、下石盒子組,二疊繫上統上石盒子組、平頂山組、土門組,第四系。除平頂山組在大武庄零星出露外,基岩皆被第四系掩蓋,現據鑽孔揭露情況敘述如下。

(一)上寒武統(∈3)

1.崮山組(∈3g)

底部為深灰色厚層狀白雲岩,中部為淺灰—深灰色厚層狀鮞狀白雲質灰岩與灰色厚層狀灰質白雲岩互層,頂部為厚層狀泥質條帶灰質白雲岩,厚109m。

2.長山組(∈3c)

下部為淺灰色中厚層狀細晶質白雲岩,上部為淺灰色隱晶白雲質灰岩夾綠灰色泥質條帶,厚45m。

3.鳳山組(∈3f)

為淺灰色隱晶白雲質灰岩。頂部含灰白色團塊及條帶,夾灰質白雲岩,下部夾薄層泥岩,厚38m。

(二)奧陶系中統下馬家溝組(O2x)

上部為隱晶灰色石灰岩,中下部為淺灰色隱晶白雲質灰岩,底部為薄層狀灰綠色泥岩。僅3058孔揭露,厚12.56m,與下伏寒武系鳳山組平行不整合接觸。

(三)石炭繫上統太原組(∈3t)

(1)中統本溪組(C2b)

中上部為綠灰—灰白色的鋁土岩為鋁質泥岩。下部為紫紅色的鋁土岩及鋁質泥岩,富含黃鐵礦晶體,具鮞狀、豆狀和團塊結構,局部呈層狀,偶見波狀及變形層理。底部含薄層紫紅色赤鐵礦。本組厚度為2~20m,平均10m,與下伏寒武繫上統鳳山組或奧陶系中統馬家溝組為平行不整合接觸。

(2)上統太原組(C3t)

為區內主要含煤地層之一,由灰、深灰色中—厚層狀石灰岩、深灰色泥岩、砂質泥岩、砂岩和煤層組成,厚51~79m,平均64m。共含煤16層,僅下部的一6煤層為偶爾可采,其他煤層均不可采。太原組與下伏本溪組為整合接觸。

(四)二疊系(P)

下界起於標3頂界面,根據古生物化石組合規律及岩性特徵,自下而上劃分為山西組、下石盒子組、上石盒子組、平頂山組和土門組。各組之間以及和下伏太原組之間均為整合接觸,其中山西組、下石盒子組、上石盒子組為含煤地層。劃分為7個煤組,其中山西組、下石盒子組歸於二煤組,上石盒子組自下而上劃分為6個煤組(三~八煤組)。

1.下統(P1)

(1)山西組(P1sh):頂界至砂鍋窯砂岩底界面為主要含煤地層,含煤7層。其中二1、二3煤分別為全區可采及大部可採煤層,厚7l~83m,平均75m。

(2)下石盒子組(P1x):頂界止於老君廟砂岩(標8)底界面,厚23~45m,平均37m,根據岩性特徵分為兩段。砂鍋窯段:為灰—灰白色中粗粒長石石英砂岩。下部粗粒,底部含石英、燧石礫和泥質包體。具板狀交錯層理,層位穩定,為主要標志層(俗稱砂鍋窯砂岩,標6)。厚1.5~16.5m,平均8m。

大紫段:由砂質泥岩、泥岩夾薄層細粒砂岩組成,下部為紫斑泥岩,富含鐵質鮞粒及豆粒,含少量植物化石碎片。層位穩定,全區發育,一般厚6m,為主要標志層(俗稱大紫泥岩,標7)。本段厚14~34m,平均29m。

2.上統(P2)

(1)上石盒子組(P2s):自標8底界面至平頂山砂岩底界面,厚520~580m,平均厚度545m。

(2)平頂山組(P2p):灰白色,厚—巨厚層狀粗粒長石石英砂岩,硅質膠結,局部夾礫狀砂岩。上部常夾砂質泥岩,底部含礫,具大型板狀交錯層理,韻律清晰,是煤繫上覆良好標志層,平均厚80m。

(3)土門組(P2t):井田僅有下段賦存。上部以紫紅色泥岩、砂質泥岩為主,夾灰綠色粉砂岩;中部為灰白—淺灰色中粒砂岩(俗稱假平頂山砂岩),成分以石英為主,次為長石、岩屑,硅泥質膠結;下部為暗色泥岩、砂質泥岩,具綠斑,夾綠灰色粉砂岩。該段厚63.30m。

(五)第四系(Q)

主要由棕黃色、灰褐色砂質粘土組成,夾砂礫及細、中砂,含姜狀鈣質結核。一般厚120~150m,最厚491.50m(3155孔),且由北向南、自西而東逐漸增大。

區域構造

該區位於禹州礦區東北部,大地構造位於華北板塊南緣,嵩箕地塊東南。該區北部為薈萃山風後嶺背斜,南為白沙向斜及禹州河街斷層,屬緯向構造帶。白沙向斜走向NWW,沿走向向西於白沙、花石附近揚起。禹州河街正斷層傾向北,西起花石,沿白沙向斜軸部向東過許昌市,繼續向SEE方向延伸,落差1000m以上。

F. 砂岩泥岩地質可以採用smw工法樁嗎

兩者主要的區分就是顆粒大小和粘土礦物與膠結物和砂質的「含量比」不同而已。
泥質岩和砂岩的結構都是由細小顆粒組成的沉積岩。
砂岩: 由石英顆粒(沙子)形成,結構穩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紅色,主要含硅、鈣、黏土和氧化鐵。岩石由碎屑和填隙物兩部分構成。碎屑除石英、長石外還有白雲母、重礦物、岩屑等。填隙物包括膠結物和碎屑雜基兩種組分。常見膠結物有硅質和碳酸鹽質膠結;雜基成分主要指與碎屑同時沉積的顆粒更細的黏土或粉砂質物。填隙物的成分和結構反映砂岩形成的地質構造環境和物理化學條件。砂岩按其沉積環境可劃分為:石英砂岩、長石砂岩和岩屑砂岩三大類。砂層和砂岩構成石油、天然氣和地下水的主要儲集層。砂和砂岩可用做磨料、玻璃原料和建築物石材材料。

泥岩:礦物成分復雜,主要由粘土礦物(如水雲母、高嶺石、蒙脫石等)組成,其次為碎屑礦物(石英、長石、雲母等)、後生礦物(如綠簾石、綠泥石等)以及鐵錳質和有機質。質地松軟,固結程度較頁岩弱,重結晶不明顯。常見類型有:
①鈣質泥岩。含適量碳酸鈣,常見於大陸紅色岩系和海洋、湖相的沉積岩層。
②鐵質泥岩。含較多的鐵礦物,如赤鐵礦、褐鐵礦、針鐵礦等,多見於紅色岩層。
③硅質泥岩。SiO2含量較高,不含或極少含鐵質和碳酸鹽質物,常與鐵質岩、硅質岩、錳質岩相伴生。泥岩具吸水、粘結、耐火等性能,可用於制磚瓦、制陶等工業。

G. 灰綠色 泥岩 代表什麼環境 反映什麼地質意義

岩石的綠色多數是由於其中含有低價鐵的礦物 (如海綠石、鮞綠泥石內等) 所致, 綠色一容般反映弱氧化或弱還原環境。灰色和黑色才是高有機質、還原強還原的標志(《沉積岩石學》,趙澄林 朱筱敏 版,99頁,第五章,第7節)

H. 地質岩層描述泥灰岩的結構

泥灰岩:介於粘土岩與碳酸鹽岩之間的過渡類型沉積岩.由粘土和碳酸鹽微粒組成版.呈微粒狀權或泥狀結構
,一般粒徑小於0.01毫米.與粘土岩的區別是滴稀鹽酸後產生氣泡,與石灰岩的區別是氣泡處有暗色泥質物出現.常分布在石灰岩與粘土岩之間的過渡地帶,呈薄層狀或透鏡狀夾於石灰岩或粘土岩層之間.工業上可作為水泥原料和建築石料.

I. 畫地質剖面圖時,要求對不規則的封閉曲線填充各種岩性,如砂岩符號,粉砂岩,泥岩等等,但是,在coreldraw

可以在coreldraw預設的填充圖案修改選項裡面修改數值來達到目的,或者用簡單的方法(效果--圖框精確剪裁)把實物照片放到封閉曲線 裡面去。

J. 炭質泥岩的地質圖例符號

泥岩的地質代號是ms ,碳質泥岩一般也用ms,花紋是泥岩裡面加碳質符號C,這是我們做區域地質調查時用的規范。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