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地質規定什麼需要觀測
A. 《岩土工程勘察規范》中規定,什麼建築物宜進行沉降觀測
《岩土工程勘察規范》沒有具體提什麼建築,但對於不良地質條件下的建築,都是要監版測的,權地面的沉降、建築的沉降都要監測,對於開挖的基坑也是要做沉降觀測的。。。。。再就是天然地基,也是要求做沉降監測的。高層建築是必須要做的。
B. 煤礦里的地質工作主要是做什麼
地質技術員主要做以下工作:
1、協助采礦工程師完成采礦工程設專計和採掘計劃;
2、根據礦山屬的發展規劃和生產計劃,進行井下採掘技術工作,保護礦山資源,提高出礦品質,降低損失率和貧化率;
3、積極參與生產技術現場服務,及時解決生產中出現的相關問題;
4、參與采場礦石損失、貧化監督管理,組織分層采場有關驗收工作;
5、對采礦區進行日常監控並收集整理相關數據;
6、對採掘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經濟可行的整改意見;
7、為礦山和採掘承包單位工程驗收及決算時,提供詳細的數據和分析意見;
8、收集地質資料並撰寫采礦工作報告。
C. 煤礦地質測量工作需要熟練掌握什麼
地質是井下收集第一手資料、整理成成果資料、上圖、分析研究、提供上報地質資料。
測量是由設計給定井下實際位置(給線)、導線測量、計算、成圖、提供採掘圖。
煤礦離不開地測工作,所以說地測工作是礦山的眼睛。
D. 煤礦地質測量方面應該知道什麼
進了煤礦地測部門工作你自然知道你需要知道什麼。
但是大部分的煤礦地版質和測量雖然在權一個科室(地測科),但是還是分開的,地質組和測量組,而且相互不牽扯。地質的需要一些數據(一般都是要高程和平距)的時候才找測量的要,測量幾乎就沒什麼是需要從地質那裡獲得的。
所以看你到底是搞測量還是地質。建議搞地質,前途好點。
E. 煤礦地質報告看那些內容
1.地形地質圖'水文地抄質圖。2區域構造圖。(主要是看有沒有導水構造)。3.儲量。開採煤層。。4細則上看有沒有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 5。化驗煤質報告,看下煤爆性,自燃傾向性等。6,巷道分布情況。支護方式,開拓方式,。
F. 煤礦地測科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我是乾地測的,要是我寫可能寫不全,看看地測崗位職責。我礦的
第一節 地測主管職責
1、負責組織本礦地測工作。
2、認真貫徹執行《煤礦測量工程》、《礦井地質規程》、《礦井水文地質規程》、《生產礦井儲量管理規程》、《煤礦防治水工作條例》等有關規定,負責組織規劃全礦地面、井下基本控制測量工作;制定礦井測量方案和測量方法;確定規劃測量精度,負責組織參加重要工程或大型貫通測量工作。
3、負責三等和四等及以下的控制測量。
4、負責組織、參加重要地質及水文地質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及方法。
4、深入現場,了解生產情況,熟悉礦井生產過程,參加礦井工程技術設計和年、季、月度生產計劃的編制工作。
5、負責組織、編制「三書」,參與礦井水平延深及擴建地質說明書的編制工作。
6、監督煤炭資源的合理回收,負責測算、統計、上報礦井的儲量、開采量、損失量等,掌握礦井各類儲量的動態及其變化情況,參與儲量報損,辦理儲量注銷、地質及水文地質損失等儲量的報損和審批工作,定期整理礦井「三量」及回採率分析資料,研究提高資源回收率。
7、負責組織開展地質及岩移的觀測工作,提供地質和岩移的各種參數,參與保護建築物留設煤柱設計,並配合有關部門進行「三下」採煤工作。
8、組織編制、修改、補充基本礦圖及其它重要圖件,負責審核重要地測資料,主辦上級機關的報表和文件。
9、負責組織、編制采區、工作面的地質工作總結,負責定期組織地質報告的修改工作。
10、負責對地測人員的業務指導,並組織對新地測人員的業務技術培訓和安全培訓教育。
11、結合生產實際,開展礦井科學技術的研究工作,學習推廣先進技術,總結先進經驗。
12、負責地測資料及儀器工具的保安。
13、完成領導交辦的工作。
第二節 地質技術員崗位職責
1、 擔負本礦地質工作的一定責任,協助地測主管組織地質人員嚴格執行地質《規程》、《規定》,負責組織日常的各項地質工作。
2、 協助組織編制「三書」,參與編制采區、工作面的采後總結報告。
3、 負責組織、編制日常的地質編錄工作,參與基本礦圖和專用礦圖編制、修改、補充,及時填繪生產過程中所需圖紙。
4、 協助主管並參與監督煤炭資源的合理回收、測算、統計、上報礦井儲量、開采量、損失率等,了解礦井各類儲量的動態及其變化情況,協助參與儲量報損、辦理儲量注銷、地質及水文地質損失等儲量的報審和審批工作。
5、 參與編制礦井遠景規劃和年、季、月計劃工作,協助主管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各類地質問題,並及時、准確提供各種有關地質資料。
6、 協助對新地質人員的業務培訓和安全培訓,學習推廣先進技術、總結先進經驗。
第三節 測量技術員崗位職責
1、擔負本礦測量技術工作,協助地測主管組織測量人員嚴格按照《規程》規定進行各種測量工作。
2、正確進行井上、下工程的測量設計、標定、計算工作,監督採掘工作的正確合理進行及工程質量,組織驗收採掘作業量。
3、協助組織處理定期補充和修繪基本礦圖及專用礦圖;及時測繪生產過程中所需圖紙。
4、負責組織按時標定及檢查巷道的轉彎、墩子,檢驗各類施工設計圖。建立健全礦井必備礦圖和資料。
5、協助地測主管進行四等以下的加密控制測量及井下基本控制測量大比例尺的組織、設計、施測、平差、計算和繪圖工作。
6、參與並提供礦井遠景規劃、年、季、月計劃,參與監督「三量」及回採率的注銷審報工作。
7、負責測工的保安及安全培訓,學習推廣應用先進技術,總結先進經驗。
第四節 地質工作業務聯系制度
1、 設計部門索取地質資料,必須有總工程師批準的委託書。
2、 采區設計所需地質資料,至少在設計前二年通知地質部門,地質資料在正式設計前半年交付。
3、 回採工作面所需地質資料,在工作面開切眼掘出後五天內提交。
4、 掘進各類巷道所需資料,應提前一個月通知地質部門,地質資料在設計前十五天交付。
5、 零星小型設計所需的地質資料須事先聯系,商定提交期限。
6、 其它部門所需地質部門提供資料,須事先同生產科聯系,商定提交期限。
7、 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按季收集回採工作面進度,及時、准確收集采高、浮煤、煤柱尺寸,不符合設計規定時,及時通知有關部門並向總工程師匯報。
8、 外單位借閱或索取地質資料,須經礦長批准。
9、 各類報表應按時報出。
第五節 地質工作業務保安制度
1、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安全第一方針,嚴格遵守《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堅持安全第一,文明生產,促進我礦生產任務順利完成。
2、認真執行保密制度,圖紙按時歸檔保存。
3、經常深入現場,掌握地質及水文地質的變化規律,及時向有關部門提供地質預報和水害、水情、頂板預報資料,防止因地質工作失誤造成的透水、傷亡、淹井、廢巷事故的生產。
4、在礦有關領導負責下,應對礦區、井田內的小煤窯進行監督管理,掌握小煤窯的採掘范圍,及時填繪採掘工程平面圖。對影響礦井安全生產的小煤窯,及時向礦、局領導和有關部門報告,採取措施,協同地方管理部門令其停止生產。
5、掌握工程地質情況,加強危岩采動觀測,及時預測地質滑坡。
第六節 地質資料、技術報告等的審批制度
1、 明確自己的職責、以高度的責任和事業心完成本職工作,保證煤礦的安全生產。
2、 各種地質資料、技術報告初稿完成以後,必須經全體地質人員共同討論、審核,確定無誤後,方可正式定稿成圖。
3、 在資料、報告列印(描圖)之前,必須經礦總工程師及有關領導審查和署名後,方可進行列印(描圖)。
4、 要上報的資料,必須有總工程師的簽章及單位章,方可上報。
5、 沒有履行正常的審批程序而上報或向其它部門提供的資料、如發生事故和失誤,當事人應負直接責任。
第七節 資料的定期分析、保管、提供製度
1、每個地質人員必須以嚴謹的態度履行監督和保護煤炭資源的責任,使煤炭資源合理開發、利用。
2、認真執行《礦井地質規程》,對採掘出現的原始地質資料必須隨時收集、分析整理,並妥善保存。
3、對礦井的「三量」資料,每季度必須按採掘進度收集的資料認真計算,並分析採掘關系是否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並向礦長、總工程師報告,採取措施,保證礦井生產正常接替。
4、年末必須根據有關的實際資料,進行一次儲量計算,並向省煤管局報告審批。
5、對採掘工作面地質說明書、采區地質說明書必須做到隨時補充、修改,對水平地質報告及礦井勘探地質報告必須根據《礦井地質規程》規定,8~10年應進行一次修改。
6、地質資料應有目錄、索引,便於使用和查找。
7、在礦井報廢閉井前,所有地質資料必須保存完善,不得遺失銷毀。在每一采區采完後,資料應移交檔案室長期保存。
8、地質人員使用資料必須隨取隨放,不得亂放和自己保存。
9、對於其它部門或個人使用資料,須辦理正常的借閱手續,並要妥善保護,按時歸還。
第八節 地測及防治水管理制度
1、重大地質測量工程,如礦井地質及水文地質補充勘探、礦井防治、地面控制網測量、大型井巷貫通測量、岩層移動觀測、采後地面塌陷治理等,應根據生產和安全的需要列入年度計劃,並保質保量按時完成。
2、為各項工程設計提供准確的地測資料。在礦井改擴建、開拓延深及技術改造工程設計前三至五年通知地測部門,地測部門要根據需要組織進行補充地質勘探,在設計前半年向設計部門提交經省煤管局批準的相應程度的地質報告。采區設計所需要的地質資料應在兩年前通知地測部門,地測部門在設計前半年提交采區地質說明書。回採工作面所需地質資料,應在工作面開切眼掘出後五天內提交。掘進各類巷道所需資料,應提前一個月通知地質部門,地質資料在設計前十五天交付。零星小型設計所需的地質資料須事先聯系,商定提交期限。其它部門所需地測部門提供資料,須事先同生產科聯系,商定提交期限。
3、為井巷施工提供掘進地質說明書、地質預報、水害預報和透老空預報書。巷道掘進突然遇到地質構造或突水等情況,地測人員應立即深入現場,根據觀測和調查資料及時編制有關圖件,提出分析處理意見,並向礦總工程師匯報,研究處理。巷道開口時地質人員要提前標定中腰線,掘進中要定期校核,及時延長。當巷道掘進即將透巷或進入危險時,必須按規程規定的安全距離向施工、通風和安監單位發出通知單,保證井巷工程安全施工。
4、要提供工作面地質說明書,預測工作面范圍內的隱伏斷層、陷落柱、沖刷帶等構造,厚煤層分工作面還要按規定探測煤層厚度。
5、地測部門在設計、開拓、回採階段應對儲量管理、資源回收進行全面的管理和監督。發現不符合規程要求或可能丟煤時應及時提出,並填寫「預防丟煤通知書」報頭這有關領導及部門。
6、受水害威脅時應對水文地質與水害情況進行探查,並根據技術論證和評價,制定綜合性的治理措施。
7、礦井防治水工作由局長、礦長負責,由礦總工程師具體主管,應配備專職技術人員負責日常管理工作。要建立健全水害隱患分析及排查制度。對查出的隱患要及時提出防治措施,報礦總工程師批准後,由安監部門監督實施。防治水工程由礦總工程師組織實施;重大的項目按審批許可權,報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後實施。
8、受水害威脅的區域必須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後掘」。查清水文地質情況後,提出防範措施,經礦總工程師審查批准後組織實施。在確認無透水危險時,方可掘進和回採。
9、礦井的隔離煤柱必須按有關要求留設,並在礦井、采區和工作面設計時一並提出報批。未經上級批准,任何單位不得隨意采動和破壞。變更礦井邊界時,必須按上述規定重新留設邊界煤柱,並編制設計報礦委會批准。當發現因開采破壞,煤柱尺寸不能滿足上述規定時,應立即採取措施進行補救,以防淹井危及鄰礦。
10、對井田內的小煤窯進行監督管理,掌握小煤窯的採掘范圍,及時填繪採掘工程平面圖。對影響礦井安全生產的小煤窯,及時向礦、局領導和有關部門報告,採取措施,協同地方管理部門令其停止生產。
G. 關於煤礦地質的問題,跪求大俠
地球的內部結構為一同心狀圈層構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為地核(core)、地幔(mantle)、地殼(crust)。地球地核、地幔和地殼的分界面,主要依據地震波傳播速度的急劇變化推測確定。
當地殼岩石發生斷裂錯動時,會產生強烈的震動,這就是地震。地震所釋放出的能量非常巨大,可相當於10萬顆普通的原子彈爆炸。它能使地球像一個巨大的音叉那樣發生振動,產生強大的地震波。當人們在地表用儀器觀測地震波向地球中心傳播時,發現地震波在大陸底下33千米左右深處,在海洋底下10千米左右深處發生了巨大的突變;在地下2900千米左右深處又發生了巨大的突變。這表明地下有兩個明顯的界面,界面上下物質的物理性質有很大差異。第一個界面位於33千米深處,是莫霍洛維奇於1909年發現的,簡稱為「莫霍面」。另一明顯界面位於2885千米深處,是美國學家於1914年發現的,簡稱為「古登堡面」。據此,科學家們認為,地球內部大致可分為三個組成物質和性質不同的同心圈層,最外面的一層稱為地殼,最中心部分稱為地核,中間一層稱為地幔。如果把地球內部結構做個形象的比喻,它就像一個雞蛋,地核就相當於蛋黃,地幔就相當於蛋白,地殼就相當於蛋殼。
地殼的厚度是不均勻的,一般大陸地殼較厚,尤其山脈底下更厚,平均厚度約32千米,海洋地殼較薄,一般在5~10千米。地殼的物質組成除了沉積岩外,基本上是花崗岩、玄武岩等。花崗岩的密度較小,分布在密度較大的玄武岩之上,而且大都分布在大陸地殼,特別厚的地方則形成山嶽。地殼上層為沉積岩和花崗岩層,主要由硅-鋁氧化物構成,因而也叫硅鋁層;下層為玄武岩或輝長岩類組成,主要由硅-鎂氧化物構成,稱為硅鎂層。海洋地殼幾乎或完全沒有花崗岩,一般在玄武岩的上面覆蓋著一層厚約0.4~0.8千米的沉積岩。地殼的溫度一般隨深度的增加而逐步升高,平均深度每增加3米,溫度就升高1℃。
地核又稱鐵鎳核心,其物質組成以鐵、鎳為主,又分為內核和外核。內核的頂界面距地表約5100 公里,約佔地核直徑的1/3,可能是固態的,其密度為10.5—15.5克/立方厘米。外核的頂界面距地表2900公里,可能是液態的,其密度為9—11 克/立方厘米。推測外地核可能由液態鐵組成,內核被認為是由剛性很高的,在極高壓下結晶的固體鐵鎳合金組成。地核中心的壓力可達到350萬個大氣壓,溫度可達4000℃~5000℃。在這樣高溫、高壓的條件下,地球中心的物質的特點是在高溫、高壓長期作用下,猶如樹脂和蠟一樣具有可塑性,但對於短時間的作用力來說,卻比鋼鐵還要堅硬。
地幔是介於地表和地核之間的中間層,厚度將近2900千米,主要由緻密的造岩物質構成,這是地球內部體積最大、質量最大的一層。它的物質組成具有過渡性。靠近地殼部分,主要是硅酸鹽類的物質;靠近地核部分,則同地核的組成物質比較接近,主要是鐵、鎳金屬氧化物。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層。下地幔頂界面距地表1000公里,密度為4.7克/立方厘米,上地幔頂界面距地表33公里,密度3.4克/立方厘米,因為它主要由橄欖岩組成,故也稱橄欖岩圈。一般認為上地幔頂部存在一個軟流層,是放射性物質集中的地方,由於放射性物質分裂的結果,整個地幔的溫度都很高,大致在1000℃到 2000℃或3000℃之間,這樣高的溫度足可以使岩石熔化,可能是岩漿的發源地。但這里的壓力很大,約50萬~150萬個大氣壓。在這樣大的壓力下,物質的熔點要升高。在這種環境下,地幔物質具有一些可塑性,但沒有熔成液體,可能局部處於熔融狀態,這已從火山噴發出來的來自地幔的岩漿得到證實。下地幔溫度、壓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質呈可塑性固態。
地球各層的壓力和密度隨深度增加而增大,物質的放射性及地熱增溫率,均隨深度增加而降低,近地心的溫度幾乎不變。
H. 煤礦地質工作規定與地質規程不同之處有哪些
我的理解,1、法律地位提高。煤礦地質工作規定已政府部門的規章制度這一層法律法規體系來規定,比規程從法律地位上講更具備權威性和強制性。2、內容涵蓋也比地質規程更要廣闊。比如它對地質信息化的開展提出了要求,而地質規程方面可能技術性業務性細節性更強一點。
為加強和規范煤礦地質工作,查明隱蔽致災地質因素,及時處理煤礦地質災害,有效預防煤礦事故,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煤礦安監局組織制定了《煤礦地質工作規定》。
該《規定》分總則、煤礦地質類型劃分及基礎資料、煤礦地質補充調查與勘探、煤礦隱蔽致災地質因素普查、煤礦地質觀測與綜合分析、煤礦建設階段的地質工作、煤礦生產階段的地質工作第、煤礦閉坑階段的地質工作、煤礦地質信息化工作、附則10章100條,自2014年3月1日起執行。
原煤炭工業部1983年11月頒發的《露天煤礦地質規程》(試行)和1984年5月頒發的《礦井地質規程》(試行)予以廢止。
標准(standar):為了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經協商一致制定並由公認機構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復使用的一種規范性文件。當針對產品、方法、符號、概念等基礎標准時,一般採用「標准」。標准宜以科學、技術和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以促進最佳的共同效益為目的。
技術規范(technicalsp ecificat):規定產品、過程或服務應滿足的技術要求的文件。技術規范可以是標准、標準的一個部分或與標准無關的文件。當針對產品設計、研發、生產製造、檢測等通用的技術事項做出規定時,一般採用「規范」。
規程(code of practice):為設備構件或產品的設計、製造、安裝、維護或使用而推薦慣例或程序的文件。規程可以是標准、標準的一個部分或與標准無關的文件。
當針對操作、工藝、管理等專用技術要求時,一般採用「規程」,如各種:《產品檢驗規程》、《工藝及操作規程》、《設備使用安全操作規程》等等。
當前中國的標准體系,主要由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及企業標准構成。國家標准主要為兩類:A、強制執行標准;B、推薦執行標准。國家標准編制的目的是擇取國際通用慣例及先進標准,編制適合中國使用的總體的「技術要求」[此部分一般稱為「標准」]。至於如何實現這些「技術要求」交由參照和使用此標準的各個行業,依據行業特點編制「技術規范」。[此部分一般稱做「規范」]。當「技術規范」難以細化到具體的可執行的流程時,才會由具體執行此「技術規范」的地方單位或行業主導企業編制詳細的「操作規程」[此部分一般叫「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