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剖面怎麼連接礦化體
❶ 礦體、礦化體、礦化蝕變帶的區別
礦體和礦化體的區別就在於二者的品位不同,礦體的有用組份含量高於邊界品位,而礦化體的有用組份含量低於邊界品位,當前無法利用。例如金礦礦體的邊界品位大都是1g/t,凡是厚度大於這個標準的地質體就是礦體,然後規定邊界品位的一半作為礦化體的標准,即0.5g/t,也就是說品位在0.5-1g/t之間的地質體就是礦化體。這只是根據當前的經濟技術指標等論證的,以後要是選礦工藝進步了,邊界品位就會調低,那時候一部分礦化體也就成了礦體,所以說二者的實質相同,都含有有用組份,但是二者的邊界條件不同,礦體比礦化體更富含有用組份。
礦化蝕變帶則完全和礦體、礦化體不是同一個概念。礦化蝕變帶則主要是熱液經過一定的區域(如斷層等)後形成的一個礦物組成,化學組成等均不同於圍岩的一個帶。在這個帶(礦化蝕變帶)中,有用組份富集的地方就會形成礦體,有用組份不太富集的地方就可能形成礦化體,甚至形成不了礦化體。也就是說熱液中會有很多的物質,有的物質對我們有用(例如金),當熱液帶著這些物質運移時這些物質會陸續的沉澱,這些物質沉澱的區域就會形成礦化蝕變帶,但讓熱液也會對其流過的區域的化學性質產生影響,如果流過的區域岩石化學性質活潑就會形成夕卡岩,這里不多說,只說熱液中的物質沉澱後會形成一定的礦物,如黃鐵礦、毒砂、輝銻礦等,這些礦物就在礦化蝕變帶中形成,更重要的是這些礦物中還包含了有用礦物,所以即使這些礦物不能被利用,但是其含有的有用礦物是可以被利用的(如金就包含在這些礦物中),如果局部位置有利,這些礦物就會富集很多,形成礦體,如果局部位置不利,則會沉澱一部分下來,形成了礦化體,甚至無法形成礦化體。所以說礦化蝕變帶是根據有用組份相關的礦物去區分的,礦體、礦化體則是根據有用組份含量的多少去區分的(即以大多數金礦為例,礦化蝕變帶是根據含金礦物毒砂、輝銻礦、雄黃、雌黃石英去辨認的,礦體、礦化體)則是根據礦化蝕變帶中金的含量去區分)。
綜上,礦體與礦化體本質相同,只是誰的有用組份更富集而已;礦化蝕變帶是熱液流過的一個區域,礦體、礦化體則產於熱液蝕變帶中。
❷ 礦化岩體的地質特徵
在行政上,百花腦礦化岩體隸屬雲南騰沖、盈江兩縣管轄,相距最近的大村落是騰沖縣的新歧寨(故曾被稱為新歧花崗岩礦床,考慮到新歧寨距礦區有3~5km,我們建議以礦床中心部位所在地名改稱其為百花腦礦床);在歷史上,古代西南絲綢之路的馬幫大道穿越其間;在成礦區帶劃分中,它居於滇西騰沖—梁河錫、稀有金屬成礦帶下屬檳榔江蘊礦帶中段;在地貌上,它地處大盈江與檳榔江二級分水嶺的構造剝蝕台地上,自北而南,山脊變寬緩,山峰高程2500m左右;在緯度上,礦化岩體處於北緯25°附近,物理—化學—生物風化作用強烈,礦化岩體普通發育厚達30m的強風化殼。
(一)礦化岩體的地質特徵梗概
礦化岩體呈一南北長6000餘米,東西寬近400餘米的條帶狀展布。百花腦礦化岩體大致可以分為五個礦段,即百花腦礦段、大秧田礦帶、席草壩礦段、茶塘河礦段和北邊的干河礦段。僅地表所見,各個礦段之間基本相連。它是新生代百花腦—來利山復式花崗岩基的最末階段的產物。見其與黑雲母鉀長花崗岩和偉晶狀鉀長花崗岩為侵入接觸關系。礦化岩體上部發育有大小不一、形似橢圓的雲母雲英岩異離體。此外,還有數量較多的天河石花崗岩脈和小龍岩脈穿切其間。
(二)岩相學和礦物學特徵
礦化岩體具有典型的花崗結構。在剖面上,下部為含斑細中粒、不等粒似斑狀結構,上部為細粒等粒花崗結構。
礦化岩體的造岩礦物是鈉長石(An≤5)、鉀長石、石英和雲母類礦物。鈉長石含量35%~40%,石英含量為25%~35%,鉀長石含量為15%~35%,雲母含量為1%~5%。X射線分析鉀長石有序度值為0.93。鉀長石富含Rb、Cs,其(Rb2O+Cs2O)≥1.80%,且K2O/Rb2O<20,應屬天河石變種,可不顯特徵的天藍色。由於礦化岩體鹼性長石含量高,因此強烈風化後,礦化岩體在景觀上凸顯耀眼的白色,其色度完全可以和我國著名的414礦媲美。
礦化岩體的副礦物以種類較多、含量較高和具有重大經濟價值為其特徵。
(三)岩石化學特徵
岩石化學特徵為富Si、K、Rb、Cs、F和過鋁,其K2O/Na2O=0.89。與典型的Li-F花崗岩相比,礦化岩體富K貧Na,富Rb、Cs貧Li,兩者差異大。
(四)微量元素地球化學
礦化岩體銣含量高,全岩平均0.13%。此外含一定量Nb、Ta、W、Sc、REE和Y等。
礦化岩體的稀土元素總量為216×10-6,輕稀土/重稀土=0.30~0.52,δEu=0.08~0.16,屬銪嚴重虧損的重稀土富集型。
(五)礦化特徵
據雲南地礦局測試中心和北京礦冶院研究,礦化岩體中可綜合回收利用的礦化元素有28種之多,計有Sn、W、Nb、Ta、Zr、Hf、Li、Rb、Cs、U、Th、REE和Sc等。但目前主要對其中的九種礦化元素作過查定。就這九種礦化元素的礦化特徵看,它們在岩體中的分布比較均勻、穩定,堪稱全岩礦化。從表4-4-1可見,僅Rb在工業品位之上,Nb2O5+Ta2O5之和接近工業品位,而其他礦化元素含量偏低。
表4-4-1百花腦礦化岩體部分礦段部分礦化元素的平均品位(wB%)
按原生單—礦床的工業品位要求強烈風化的礦化岩體,的確,有些礦化元素品位不高。但由於它們大都呈可供工業利用的礦石礦物形式產出,而且易於采、選、煉和可以綜合回收。更何況,在分選這些礦石礦物後所剩的尾砂,基本上又是可以作為優質工業原料的鈉長石和石英。其量之巨,足以構成單獨的超大型石英砂礦和單獨的超大型鈉長石礦床。其潛在經濟價值非常可觀。
經研究,主要礦化元素的賦存狀態如下:Rb基本上都以類質同象形式存在於鉀長石和各種雲母中;Cs主要以類質同象開賦存在各種雲母中,少量以類質同象方式存在於鉀長石內;Y基本上呈單礦物形式產出,如富鈾鎢薩工礦(即相當於鈮釔礦的富U、W新變種)、未名礦物、磷釔礦和褐釔鈮礦等;Sc除富鈾鎢薩工礦含較多的類質同象Sc外,估計錫石、黑鎢礦、鈮鉭鐵礦中也有相當量的類質同象Sc;Sn至少60%以上的Sn呈錫石單礦物存在;Nb、Ta主要為富鈾鎢薩工礦、未名礦物產出,其次以鈮鉭鐵礦、褐釔鈮礦形式產出,以類質同象形式存在於錫石、黑鎢礦、雲母內的量不大;W少數呈黑鎢礦形式存在,多數賦存於富鈾鎢薩工礦和未名礦物內;REE如釔一樣,大多呈單礦物形式產出,諸如富鈾鎢薩工礦、未名礦物、獨居石、磷釔礦和褐釔鈮礦等;Li基本上存在於雲母礦物和天河石中;U多呈獨立礦物——富鈾鎢薩工礦、未名礦物等;Zr、Hf大都為鋯石、富鉿鋯石和曲晶石等單礦物形式產出。
(六)礦床成因
根據野外宏觀證據和室內微觀標志,借鑒國外有關Li-F花崗岩的成岩、成礦實驗資料,我們認為,百花腦礦化岩體的成岩、成礦作用以岩漿作用為主,而各種交代蝕變——鈉長石化、天河石化、雲英岩化、黃玉化等為輔。呈脈狀穿切礦化岩體的雲英岩(其中有黑鎢礦化,可供綜合回收)和作異離體巢狀產於礦化岩體上部的雲英岩,也應以岩漿作用為主,屬小龍岩范疇。對此,我們曾作過詳細論述[8,85]。
❸ 《固體礦產勘查原始地質編錄規定》
第1部分 野外地質觀察描述細則
1.1 總則
本細則參照以往地質工作經驗及實測剖面、地質填圖、工程編錄工作對地質觀察描述的基本要求,參考《區域地質調查野外工作方法(第二分冊)》中岩石描述的有關內容而制定,其宗旨在於掌握正確、規范的地質觀察與描述方法、程序及內容,統一記錄格式,從而提高地質編錄質量及工作效率,同時也是考核工作人員編錄工作質量的依據。
地質觀察與描述總體要求:
(1)要求編錄人員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對岩石學、礦物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理論有所鑽研,有一定的理論業務基礎,對某一地區在開展工作之前,對該區岩石應有系統的認識,這是提高野外地質觀察描述質量的基礎。
(2)描述內容應有主次之分,在固體礦產勘查工作中,對具有特殊意義的地質現象,如構造形跡、礦石結構構造、礦物共生組合關系、特殊的蝕變現象,必須重點觀察描述。
(3)對各種地質特徵的描述,應抓住主要特徵,把握住事物共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加強觀察,提高對特殊現象的認識能力,記錄時文字要簡練、精確、層次分明、重點突出。
(4)正確處理肉眼觀察與鏡鑒的關系、宏觀觀察與微觀研究的關系。對把握不準的岩石、礦物,要積極採集光、薄片進行鏡下鑒定,鑒定結果報出後,要及時與肉眼觀察資料進行對比,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觀察描述水平。
1.2 岩石觀察描述
1.2.1 岩性描述
岩性的觀察描述是野外地質觀察描述工作的基礎,只有在詳細觀察岩性特徵、正確確定岩石名稱後,才能進一步研究其在空間上的變化及其與其他地質體的關系。岩性描述內容:
(1)岩石顏色
為岩石的新鮮面整體顏色(風化面顏色加括弧寫於新鮮面顏色之後)。
(2)結構、構造
侵入岩結構如粗粒、中粒、細粒、微粒、斑狀、似斑狀等,構造如塊狀、斑雜、流動、條帶狀等;
火山岩結構如輝綠、粗玄、球粒、斑狀、集塊、火山角礫、凝灰等,構造如熔渣狀、枕狀、石泡、流紋、流線、流面、餅狀、豆狀等;
碎屑岩結構如粗、中、細粒砂狀、粉砂狀、泥質結構等,並描述膠結類型、膠結成分、層理等特徵;
變質岩如變余結構、粒狀變晶結構、鱗片變晶結構等,變余構造、片麻狀、片狀、千枚狀、板狀、條帶狀構造等。
(3)礦物成分及結晶狀態、粒度形態、含量及變化
一般按主要成分在前、次要成分在後的順序描述。注意目估礦物含量總和不能大於100%。
對於斑(玢)岩,先描述斑晶成分、含量、形態、大小及變化情況,後描述基質;
碎屑岩、火山碎屑岩按碎屑物、膠結物的順序描述;
(4) 蝕變、礦化
蝕變:岩石的蝕變情況,包括蝕變部位、蝕變礦物、殘留礦物;
礦化:金屬礦物種類、目估含量、集合體形式等。
基本要求:正確定名,切忌印象描述。
1.2.2 岩層(岩體)觀察描述
在岩性觀察的基礎上,向周圍擴大觀察范圍,描述岩層、岩體在空間上的總體特徵。描述內容:
(1)岩相劃分情況;
(2)岩性變化及互層情況;
(3)層理、片理產狀及變化;
(4)包體特徵;
(5)化石產出情況。
基本要求:正確分層。
1.2.3 接觸關系觀察描述
描述不同岩層、岩體之間的相互關系。描述內容:
(1)接觸帶類型:
按接觸界線的明顯程度分為:急變、漸變;
按成因分為:沉積(超覆)、斷層、侵入(脈動、涌動)、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等。
(2)接觸帶特徵;
(3)接觸帶侵入岩岩相變化;
(4)原生構造;
(5)內外接觸帶的變化特點;
(6)接觸帶產狀變化
基本要求: 正確識別接觸面類型
1.3 構造特徵的觀察描述
1.3.1 褶皺構造
(1)褶皺要素
測量兩翼的產狀、褶皺樞紐產狀、軸面產狀、翼間角大小;
(2)組成褶皺的岩層
岩性、新老關系等;
(3)幾何形態
注意觀察描述轉折端形態、各褶皺層的厚度變化、褶皺的對稱性等。
(4)從屬構造
觀察與褶皺有成因聯系的從屬小構造,如小褶皺、節理裂隙、層間滑動、劈理線理的分布、型式及與褶皺的關系等。
1.3.2 斷裂構造
(1)構造岩的描述
按岩石描述內容描述。構造角礫岩著重描述構造角礫成分、礫徑大小、形態、排列形式,膠結物成分、膠結程度等;糜棱岩重點觀察結構特徵及礦物的變形特徵等。
(2)斷層兩盤的岩層(石)及其產狀變化
(3)斷層面產狀及斷層帶寬度的確定。
(4)斷層力學性質及兩盤的相對運動方向
主要根據兩盤地層的新老關系、牽引褶皺、擦痕、階步、羽狀節理、兩側小褶皺、斷層角礫岩等確定。
(5)斷層組合、配置形式及其與其他構造的關系等。
(6)斷層的一些其他特徵
如負地形標志、斷層三角面;斷裂中的礦化蝕變現象等。
1.3.3 節理的觀察
(1)節理產狀測量。
(2)節理的性質及節理面特徵。
(3)節理的充填情況(注意含礦性)。
(4)節利與層理及大構造的關系。
(5)節理的分期配套及組合型式(有重點地觀察)。
1.3.4 劈理的觀察
(1)描述劈理的性質,區分劈理的類型。
(2)測量劈理與層理的產狀及其夾角。
(3)觀測描述劈理與劈理之間的先後順序。
(4)描述劈理與其他構造的關系。
(5)描述劈理域與微劈石的特徵。
1.4 礦石及礦(化)體特徵的觀察描述
首先在地質點或工程中詳細觀察礦石、礦化特徵,並進行礦石命名,在此基礎上加大觀察范圍,追索觀察礦(化)體的總體特徵。
1.4.1 礦石命名原則
(1)凡根據有用礦物目估含量換算的有用元素含量達邊界品位者,一律定為礦石,作為基本名稱。如黃銅礦≥1%(即Cu≥0.3%),則定名為××岩黃銅礦石;對於金而言,如野外快速分析Au≥1×10-6,則暫定為××岩金礦石,其他依此類推。
(2)礦石中若有兩種以上有用礦物,目估含量又分別達到各自的邊界品位,命名時以本項目主攻礦種的礦物作為基本名稱,其他礦物按「少前多後」的原則冠於基本名稱之前。但參與命名的礦物最多不得超過三種。如黃銅金礦石、黃鐵方鉛閃鋅礦石等。
(3)當有用礦物總含量小於50%時,按原岩加有用礦物組合的原則來定名,如透輝石矽卡岩黃銅礦石、構造角礫岩金礦石等;當有用礦物總含量大於50%時,為塊狀礦石,原岩不參與礦石命名,如黃鐵黃銅礦石、方鉛閃鋅礦石等。
(4)為了避免礦石名稱過於冗長,可將基本名稱前的所有「礦」字去掉,如黃鐵黃銅礦石,但在文字描述中「礦」字不能省掉。
1.4.2 礦化命名原則
(1)凡含有用礦物,其中有用組分目估含量在某一界限以上又達不到邊界品位時可稱為礦化。命名時以岩石名稱作基本名稱,其前冠以「××礦化」。如黃銅礦化變質粉砂岩、輝銻礦化凝灰岩等。
(2)有兩種以上礦化時,只選兩種主要的,按「少前多後」的原則冠在岩石名稱之前,其餘在描述中敘述。
(3)參與礦化命名的有用元素目估含量范圍:
Cu品位在0.1%≤Cu≤0.3%時,定為×銅礦化,如輝銅礦化石英砂岩;
Au品位在0.3×10-6≤Cu≤1×10-6時,定為金礦化;
S品位在2%≤S≤6%時,則主要含硫礦物黃鐵礦或磁黃鐵礦參與礦化命名;
其他礦種一般以邊界品位的三分之一左右數值作為礦化命名的含量下限。
1.4.3 礦石描述內容及順序
(1)礦石顏色:礦石總體新鮮顏色,風化色加括弧寫於後。
(2)結構構造:主要的放在前面,次要的放在後面。
(3)礦物成分、含量及產狀特徵:先描述金屬礦物的種類及含量百分比、集合體產狀特徵;後描述脈石礦物種類及其含量變化。
(4)礦物共生組合:主要的(含量多的)在前,次要的在後,最後為脈石礦物,並用短線連接。如:次黃鐵礦—黃鐵礦—黃銅礦—石英。
(5)礦化總體特徵:首先概括敘述該礦段的整體礦化程度,包括貧富、均勻程度及其與岩石、構造等的聯系;其次由上到下敘述各段中金屬礦物的組成、含量、產狀等的變化特徵。
(6)礦石的次生變化。
(7)有條件時根據礦物之間的交代關系,確定主要金屬礦物的生成順序,早生成的在前,後生成的在後,並用箭頭依次連接。如磁黃鐵礦→黃鐵礦→黃銅礦→褐鐵礦、孔雀石。
礦化岩石一般先按1.2.1的內容描述原岩特徵,再按上述(3)—(7)的要求描述礦化特徵。
1.4.4 礦(化)體特徵的觀察
(1)礦(化)體的寬度、產狀的測量。
(2)礦(化)體頂、底板圍岩特徵。
(3)礦(化)體沿走向在礦化強度、礦體厚度、產狀等的變化情況。
(4)礦(化)體賦存構造部位、成礦後構造對礦體的影響等。
(5)礦化與蝕變的組合關系。
1.5 圍岩蝕變的觀察描述
(1)蝕變種類:按主要蝕變礦物類型有硅化、絹雲母化、綠泥石化等;
(2)蝕變礦物分布特徵:如蝕變礦物呈星點狀分布、帶狀分布、面狀分布等等。
(3)蝕變規模及強度:面型蝕變描述其范圍大小如蝕變范圍500米×400米;帶型蝕變說明蝕變帶長度、寬度等。
(4)蝕變分帶及其與圍岩的關系。例如斑岩型礦床從斑岩體內部到遠離圍岩具有鉀化—石英絹雲母化—青磐岩化的分帶等。
(5)蝕變與礦化關系:如蝕變強度與礦化強度具正相關關系,其中黃銅礦與絹雲母化關系密切,輝鉬礦化與鉀化(黑雲母化)關系密切等。
1.6 岩礦石描述實例
1.6.1 侵入岩描述實例
(1)橄欖輝長岩:暗灰色,顯晶質等粒中粒結構,顆粒一般為2-3毫米,塊狀構造。
礦物成分:暗色礦物有輝石(40%)、橄欖石(10%);淺色礦物全部為斜長石(50%)。輝石為黑色短柱狀或柱狀,有解理;橄欖石為淺黃色,粒狀,具有玻璃光澤,貝殼狀斷口,星點分散於岩石中。斜長石呈長條狀、李狀,透明,有時可見聚片雙晶。
岩石很新鮮,沒有受到次生變化,比重大,暗色礦物:淺色礦物=50∶50。
(2)石英閃長岩:灰白色,中粒結構,塊狀構造。
礦物成分:斜長石60—65%,石英約10%,角閃石約15%,黑雲母約8%。斜長石呈板狀自形—半自形晶,大小2—3毫米;角閃石為墨綠色,他形—半自形粒狀,大小0.5—1.5毫米;黑雲母呈棕黑色,片狀,大小約2毫米。
岩石中的斜長石具弱的絹雲母化。
黃銅礦呈星點狀分布,含量小於0.5%;偶見輝鉬礦。
岩體由內向外,粒度有逐漸變細的趨勢。與變質細粒長石石英砂岩接觸處,其顏色呈暗灰色。
節理較發育,主要為15°∠37°一組張節理。
(3)斜長花崗斑岩:灰白色,間夾黃綠色斑點。斑狀結構,塊狀構造。
斑晶礦物主要為長石(15—20%)和石英(10—15%)。長石斑晶呈半自形板狀或他形,大小2—5毫米;石英斑晶具六方雙錐體,少量為渾圓狀,大小1—3毫米,部分石英斑晶有破碎現象。
基質為隱晶質結構,主要由長石類礦物組成。
基質幾乎全部絹雲母化;長石斑晶也多蝕變為絹雲母(部分變為葉蠟石)。黃鐵礦呈浸染狀散布於基質中,多為他形粒狀,少量為自形立方晶體,含量約1%,偶見他形粒狀黃銅礦。
岩體邊緣斑晶礦物的含量減少,結晶也有變細的趨勢。
與其接觸的圍岩(灰綠色頁岩)有弱的退色現象。
1.6.2 火山岩描述實例
(1)火山角礫岩:黃灰色(鐵染成灰黑色),角礫狀構造。
角礫成分主要為流紋斑岩(70—80%),少數為硅化砂岩。角礫大小不等,一般5—50毫米,大者達80毫米,呈稜角狀、次稜角狀。此外,尚有少量石英晶屑。膠結物為泥質和鐵質,膠結程度中等。
岩石具弱硅化。
赤鐵礦以膠結物的形式出現在角礫之間,一般較為均勻,含量約5—10%。
岩石堅硬性脆。
節理裂隙發育,但很短小(長度僅5——10米)且不成組。
與下伏凝灰質頁岩呈整合接觸,界線清楚。
(2)凝灰岩:灰綠色間夾灰褐色,凝灰質結構,塊狀構造。
主要成分為火山碎屑物質,偶見石英晶屑,顆粒皆小於2毫米。由泥質、鐵質膠結,較為疏鬆。
主要蝕變為葉蠟石化,其次為絹雲母化。葉蠟石呈0.5—1.5毫米的斑點狀分布。
局部見星點狀黃鐵礦,他形晶粒狀,大小0.5—2毫米,含量小於1%。
1.6.3 沉積岩描述實例
(1)灰白色中粒石英砂岩:灰白色(帶褐色),中粒砂狀結構,塊狀構造。
碎屑成分為石英(80%)、白雲母(5%)。石英粒徑0.3—0.5毫米,少量達0.5—0.7毫米,次滾圓狀,分選性較好;膠結物為泥質。
岩石具平行層理,層理厚度0.2—0.5米;石英顆粒由下往上變細。節理見有157°∠32°、230°∠50°兩組,以前者較發育。
岩石具弱的絹雲母化,不均勻。
本層底部偶見有星點狀的晶質輝銅礦,分布在石英顆粒之間,呈他形粒狀,大小5毫米,含量約小於0.5%,與絹雲母化有一定的關系。礦化向底部逐漸增強,與下伏砂岩輝銅礦體呈漸變過渡關系。
(2)灰綠色頁岩:灰綠色(淺灰色),泥質結構,鱗片狀構造。
主要由粘土礦物及少量石英碎屑所組成。具薄層狀水平層理,層厚2—10厘米,上部石英碎屑有所增多,並見有少量菱鐵礦結核,大小約2×1.5厘米,長軸方向與層理一致。
節理以157°∠32°一組較為發育。
蝕變:見少量碳酸鹽脈沿上述節理充填。部分碳酸鹽滲入到脈旁的圍岩中,脈寬1—7毫米,形態不規則。
本層見有少量星點狀的黃鐵礦,含量小於1%。
與下伏粉砂岩整合接觸。
(3)泥灰岩:暗紫色,塊狀構造。
岩石主要成分為方解石,表面上殘留一層粘土薄膜,含一定量的泥質成分。
硬度不大,斷口貝殼狀,較緻密。
1.6.4 變質岩描述實例
(1)堇青石角岩:黑色,具斑狀變晶結構,貝殼狀斷口,塊狀構造。
變斑晶為粒狀堇青石,大小1—2毫米,含量20—25%,具有玻璃光澤,無解理,風化後呈白色土狀;變基質緻密,肉眼無法分辨其顆粒和成分。
(2)角岩化條帶狀變質粉砂岩:灰—深灰色,變余粉砂結構,條帶狀構造。
深灰色條帶主要由黑雲母、石英碎屑及少量絹雲母組成,灰白色條帶主要由長石、石英及少量雛晶黑雲母組成,兩者黑白相間排列組成條帶,並呈不規則彎曲,條帶寬5—10毫米不等。下部灰白色石英碎屑含量遞增。岩石中的膠結物多變為雛晶黑雲母,基底式膠結。
岩石普遍具角岩化,局部具弱的透輝石化,主要沿灰白色條帶進行交代,一般呈團塊狀或透鏡狀產出。
岩石中局部見星點狀磁黃鐵礦和黃銅礦,主要分布在透輝石團塊之中。
(3)透輝石榴矽卡岩:灰綠帶棕色,粒狀變晶結構,塊狀構造。
礦物成分主要有石榴石(60%)、透輝石(30%)、碳酸鹽(5%)及少量硅灰石、綠泥石等。石榴石呈棕色,自形—半自形粒狀,粒徑1—3毫米;透輝石灰綠色,呈針柱狀,晶體小,分布不均勻。
沿裂隙見綠泥石化及碳酸鹽化。
局部見星點狀磁黃鐵礦,含量約2%。
岩石緻密堅硬,在中、下部見殘留的大理岩條帶,故推斷原岩為條帶狀大理岩。
1.6.5 礦石描述實例
(1)透輝石矽卡岩磁黃鐵黃銅礦石:古銅色(褐色),半自形—他形粒狀結構,浸染狀構造,塊狀構造。
礦物成分:金屬礦物有黃銅礦(2—5%),磁黃鐵礦(20—25%),黃鐵礦(3%);脈石礦物主要為透輝石(40—50%),石榴石(5——10%),方解石、綠泥石等。
礦物共生組合為磁黃鐵礦—黃鐵礦—黃銅礦。
黃銅礦呈他形粒狀,星點狀分布於磁黃鐵礦之間,少量呈細脈狀;磁黃鐵礦多呈團塊狀粒狀集合體產出,上部以塊狀為主,下部以團塊狀為主。
金屬礦物礦化不均勻,上部較富,下部較貧。
礦石中可見黃鐵礦、黃銅礦細脈穿插磁黃鐵礦,故推測其生成順序:磁黃鐵礦→黃鐵礦→黃銅礦。
局部見碳酸鹽化和綠泥石化,綠泥石多沿裂隙面分布。
礦體與上盤岩石界線不清楚,呈漸變過渡關系。
(2)中粒石英砂岩輝銅礦石:灰白色(紫褐色)間夾鋼灰、煙灰色,他形粒狀結構,浸染狀構造。
金屬礦物有晶質輝銅礦(5—35%)、煙灰輝銅礦(微量)、褐鐵礦(2—25%),脈石礦物主要為石英,粒度自上而下由粗變細,上部強烈破碎呈角礫狀。
礦化較均勻,上部強烈,呈稠密浸染狀,向下減弱,呈星散狀;晶質輝銅礦集合體粒徑一般0.2—0.5毫米,煙灰色輝銅礦僅見於細小裂隙中;褐鐵礦沿裂隙及砂岩孔隙出現。
硅化普遍,局部強烈,呈石英化;次為葉蠟石化、絹雲母化。
礦段上、下與頁岩界線清楚,而礦化在上、下頁岩層變弱。
第2部分 地質、地化剖面測制
2.1 地質剖面測制
地質填圖前的地質剖面測制以及地化、地物剖面測量中的地質工作,均按此要求執行。
2.1.1 剖面選擇和布置原則
(1)在分析前人資料、詳細踏勘和全面了解工作區內岩石、地層出露與分布情況、基本構造格架和構造形態發育情況的基礎上選擇剖面。地質剖面應布置在岩層及岩相出露較完整、基岩露頭好、標志層發育、構造變動較小地段。預查、普查階段或異常查證時應盡量選擇在異常濃集區。總之,所選擇的剖面位置其地質特徵在全區應具有代表性。
(2)剖面的布置應基本垂直區域地層或構造線走向、異常長軸方向。在地質情況復雜地段,剖面總方向和地層走向夾角應不小於60度。若遇地形復雜、通行條件差的情況時,沿岩層走向可左右。。。。。。。。。。。。。。。。。。。。。。。。。。。。。
東西太多了沒復制全要的話選最佳,給你發過來嘿嘿
❹ 礦體和礦化體在地質剖面上如何表示
礦體與礦化體的符號是不同的,比如褐鐵礦化、硅化的符號都是不同的。所以,先要確定是何種礦化,在根據符號上圖。
❺ 礦體、礦化體、礦化蝕變帶的區別
概念沒有全部找到,下面個人理解,僅供參考:礦體:含有足夠數量礦石、具有開回採價值的地質體。礦答化體:受到礦化作用的地質體。礦化蝕變帶:礦化是一種地質作用,蝕變也是一種地質作用,存在兩種地質作用的(地帶)區。
❻ 礦體異常與礦化異常的區分方法
礦體異常是指由工業礦體引起的異常,礦化異常是指由未達到工業指標的礦化地質體引起的異常。一般說來,礦體異常具有多元素組分、異常強度較高、異常面積有一定規模、濃集中心明顯、異常分帶明顯、異常形態較有規律等特徵; 分散礦化引起的礦化異常具有異常組分比較簡單、無明顯的濃集中心或呈分散的多中心、異常分帶不明顯和異常形態一般比較雜亂等特徵。有時礦體異常和礦化異常的特徵沒有十分顯著的差異,給判別帶來困難。盡管如此,還是可以用某些方法把二者區分開來的。
1.類比法
類比法是首先據已知礦體異常的形態、強度、規模、元素組合和分帶等特徵,各種參數計算的結果,以及其與礦體的空間關系等,擬定一些異常評價指標; 或者根據前人的經驗,對照測區的具體情況擬定出異常評價指標。然後應用這些指標來判斷未知異常。例如,在某內生脈狀金礦區開展化探工作時,發現已知礦體異常具有下列三個特徵: ①礦脈前緣 As 異常呈單峰狀、強度高; ②礦脈尾部 As 異常呈多峰狀、強度較弱; ③元素組合為As - Pb 型。根據這三個特徵對該區的未知異常進行評價,發現了盲礦脈。又如,遼寧某熱液充填型鉛鋅礦區,先後有五期熱液活動,但只有第二期才形成鉛鋅工業礦體,並伴生有毒砂; 第四期熱液活動可形成不夠工業品位的鉛鋅礦化,並有黝銅礦伴生; 其餘各期熱液活動只形成局部輕微的鉛鋅礦化。根據上述成礦規律總結出三項異常評價指標為: Cu/Pb ﹤ 0.2,Pb > 300 × 10- 6,As > 80 × 10- 6。利用這三項指標區分了礦體異常和礦化異常。又如,前蘇聯學者別烏斯和格里戈良指出分散礦化的累乘指數或累加指數(前緣元素的累乘值或累加值與尾部元素的累乘值或累加值之比值)與有經濟價值礦體已剝蝕到尾部時的累乘指數或累加指數大致相當。據此,在多寶山礦區判別了一個分散礦化引起的異常。具體做法是: 首先利用多寶山、銅山已知礦段原生異常的資料,確定前緣和尾部兩組元素(Pb,Zn 和 Cu,Ag)。然後分別計算已知見礦剖面不同部位的累乘指數和待評價的銅山異常累乘指數,計算結果見表7-6。由表可知,已知礦段礦上、礦體中和礦下部位的累乘指數有明顯差異。待評價異常的累乘指數相當於已知礦段礦下部位的累乘指數。因此,推斷這一異常是由分散礦化引起的。經鑽探工程驗證,深部未見工業礦體。
表7-6 不同部位的累乘指數
2.單礦物分析法
利用單礦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徵,有時也能有效地區分礦體異常和礦化異常。例如,在某矽卡岩型銅礦區,研究孔雀石單礦物的 Bi 和 Pb 含量時,發現礦體中孔雀石經冷提取分析,Bi 含量的幾何平均值小於 100 ×10- 6; 光譜分析 Bi 含量的幾何平均值小於 300× 10- 6。而礦化體中孔雀石經冷提取分析,Bi 含量的幾何平均值大於 500 ×10- 6,光譜分析 Bi 含量的幾何平均值為(1000 ~ 2000)× 10- 6。故可利用孔雀石單礦物 Bi 含量的不同,區分礦體異常和礦化異常。
3.統計分析法
利用判別分析和聚類分析等統計分析,也能區分礦體異常和礦化異常。例如,廣西某銅礦區在異常評價時,以 Cu,Pb,Zn 的含量對數值為變數,進行了判別分析,有效地區分了礦體異常和礦化異常。判別分析結果見表7-7。
表7-7 異常判別分析結果
❼ 、數據表: 區域礦化蝕變地質體數據表
成礦規律研究數據模型
續表
❽ 礦床系列、異常系列構成的礦化網路
礦床系列是指由統一的成礦作用生成的諸礦種、諸礦床類型的共生組合,或稱礦床組合。與該礦床系列伴隨的各種礦化異常(地質的、地球化學的、地球物理的、遙感的、生物的……)作為一個整體,稱為異常系列或稱綜合異常。
成礦系統理論的一個重要進展是將地球物理因素和地球化學因素包括它們的異常作為必要因素納入成礦體系之中,這既為成礦動力學研究開拓了廣闊空間,也為成礦預測提供了有本質聯系的綜合信息。
礦床系列和異常系列都是成礦系統的產物,它們相互依存,共同構成礦化網路(圖2-3)。礦化網路表現了在一定的地質背景、環境中由成礦系統形成的各礦床類型和有關異常的時-空結構。它是一個四維的(空間+時間)成礦地質體,既包含已經發現的礦床和確實存在但尚未被發現的礦床;也包括已知的礦產資源和未知的潛在資源。這一認識反映了成礦系統和礦化網路的開放性和動態性,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礦化網路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①各類礦床的發育程度;②各類礦床的空間關系;③各類礦床的時間關系;④各類礦床的成因聯系;⑤各類礦床被改造情況。這些內容在礦床研究和找礦預測工作中經常遇到,下面分別加以討論:
(一)成礦系統中各類礦床的發育程度
由於成礦控制因素的多樣性,一個成礦系統中可生成幾種類型的礦床,但是它們的規模並不一樣。有的類型成大礦,有的成小礦,有的則只不過是礦化點。另外,它們的產出數量也不相同,有的礦床類型數量較多,有的類型數量較少。因此,有的礦床類型有重要的經濟價值,有的則相對次要。如在銅陵礦集區內發育層控矽卡岩型、矽卡岩型、沉積-改造型以及熱液脈型等礦床,其中以矽卡岩型、層控矽卡岩型成礦條件最好,因而該類型銅(金)礦床的儲量最豐富,另外兩種類型礦床的發育程度則明顯不如(表2-3)。在區域找礦評價工作中,認真研究各類礦床在礦化網路中的地位,有利於明確找礦的主要和次要對象。
(二)成礦系統中各類礦床的空間關系
一個成礦系列中的各礦床形成時存在一定的空間關系:它們或沿某一岩層分布,或圍繞某一侵入岩體分布,或沿某一斷層帶作有序排列。有的礦床在上部,有的在下部;有的在某一地質體內部,有的在其外圍。這種多個礦化體(礦床、礦田、礦集區等)在空間的有序分布,一般稱為分帶性。
礦床的分帶性是礦床空間關系的一種重要形式,成礦分帶性有不同的尺度。從宏觀上分析,區域中的成礦分帶性更多地受到礦質來源的控制,與區域地球化學特點有密切關系。而礦床中礦體的分帶則更多地受到礦石成分、構造和岩石等因素的控制。
(三)成礦系統中各類礦床的時間關系
成礦作用一般延續較長的地質時間,在整個成礦作用過程中常因某個(些)控礦因素的突然(顯著)變化而劃分為若干個成礦階段,如在熱液成礦系統中常可以分成高溫、中溫、低溫成礦階段。不同的階段常形成不同的礦床類型。這樣,各礦床之間就有一個時間先後問題。一般地說,先形成的礦床(體)佔有較多的自由空間,而後來的礦床(體)則往往就位於早成礦床的外圍或是偏上偏淺部。例如,經過多個km以上的鑽探查明,在贛東北的德興—銀山礦田內,圍繞著一個火山-侵入岩體,較早生成的斑岩型銅礦體就位於中酸性岩體的中心偏上部和岩體邊緣,稍後形成的熱液脈型鉛-鋅-銀礦床則產在銅礦的偏上偏外部的上覆火山岩層中(黃世全,1992)。
(四)成礦系統中各類礦床的成因聯系
在一個成礦系統中,各類礦床間的各方面關系以成因關系最為本質。一般認為,在同一成礦過程中形成的,具有全部或部分相同的物質來源的各礦床之間就是一種成因聯系。各礦床的具體控礦因素有所不同,但是它們都是在一個統一的成礦作用中產出的,而且在空間上彼此靠近,是一種親緣關系。
例如,在大廟釩-鈦磁鐵礦成礦系列中,由幔源的斜長岩蘇長岩漿的分異作用而生成的貫入型、浸染型等礦床類型,它們之間就是一種成因聯系。
一個成礦系統中各礦床間的成因差別取決於多個因素(岩相、構造、溫度、壓力及其他)例如,在統一的成礦作用下,可因構造因素的差別而生成不同類型的礦床,如產於斷層中的礦體為礦脈,而產於角礫岩中的礦體則為角礫岩型礦床。再以賦礦岩石的差異為例,產於侵入體與碳酸鹽岩接觸帶的礦床多為矽卡岩型,而產於侵入體圍岩砂頁岩中礦床則是脈型或網脈型,例如湖南瑤崗仙鎢礦床的石英脈型黑鎢礦主要產於花崗岩體與砂頁岩接觸帶,而矽卡岩型白鎢礦則主要產在碎屑岩和碳酸鹽岩中。
(五)成礦系統中各類礦床的改造情況
一個成礦系統的礦化網路中各個礦床的被改造情況是不同的。有的礦床由於物化性質穩定或由於所在位置隱蔽而易於保持原封不動;而另外一些礦床或由於物化性質不穩定,或由於所在位置易於暴露而遭到破壞,不易保存。例如,位於寧蕪盆地北端的梅山鐵礦產在次火山岩體與火山岩接觸帶上,處在盆地的相對低凹部位,而以隱伏礦形式被完整保存下來;而位於盆地中部次火山岩體頂部的凹山鐵礦則因遭受剝蝕而礦體裸露地表,一部分礦石已被剝蝕。
在礦床預測工作中,既要研究礦床的形成條件,又要研究其破壞、保存條件,這有利於提高找礦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