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方面的知識有哪些
① 地質景觀有哪些,地質景觀有哪些知識
地質景觀是由內力作用(地殼運動、岩漿活動和變質作用)形成的,具體有向斜、背斜,地壘、地塹,還有斷層、褶皺等
② 地質員需要知道哪些知識
主要是利用地質方法,物理方法,化學方法以及地質遙感衛星等技術,分析當地的地層,構造,岩漿岩,元素富集異常性等,在一定得地層中找到具有一定工業價值的金屬礦、非金屬礦、能源礦等。
③ 了解了地質年代的知識
地質泛指來地球的性質和特徵。主要是源指地球的物質組成、結構、構造、發育歷史等,包括地球的圈層分異、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岩石性質、礦物成分、岩層和岩體的產出狀態、接觸關系,地球的構造發育史、生物進化史、氣候變遷史,以及礦產資源的賦存狀況和分布規律等。在我國,「地質」一詞最早見於三國時魏國王弼(226~249)的《周易注·坤》,但當時屬於哲學概念。1853年(清咸豐三年)出版的《地理全書》中的「地質」一詞是我國目前所能見到的最早具有科學意義的概念。
④ 地質構造基本知識
(一)地質構造和地層
1.地質構造
組成地殼的岩石,在長期的地質作用下,發生變形、變位的形跡,稱為地質構造。例如:由地質作用在岩層中形成的背斜和向斜褶曲、斷層、節理、劈理等斷裂,以及其他的面狀,線狀構造等均勻地質構造,簡稱構造。其成因主要是由內力地質作用造成。
2.地層
地層是指沉積岩、火成岩以及由它們變質而成的變質岩在漫長的地質時期和一定環境下逐漸形成的層狀岩石。概括地說,地層是一切層狀岩石的總稱。
地層與岩層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地層含有時代的概念;而岩層則不具有時代概念。所以地層是研究地殼歷史的依據。對一個地區或不同地區的地層進行劃分和對比,可確定地層的生成順序和時代;還可進一步分析地層形成時的環境,從而就可了解到古代自然地理環境、演化規律以及地殼運動的規律等。
(二)岩層的接觸關系
岩層的接觸關系,是內、外力地質作用的綜合產物。據其成因特徵,可以分整合接觸與不整合接觸兩大類型(圖1-5)。
圖1-5 整合、假整合、不整合形成過程示意剖面圖
O—奧陶系;S—志留系;D—泥盆系;C—石炭系(箭頭代表地殼運動的方向)
1.整合接觸
同一地區的上下兩套岩層,若其產狀一致,在沉積上和生物演化上都是連續的,則這種關系就稱整合接觸。它說明這個地區的地殼運動以相對下降為主,所以發生在上下兩套岩層之間沉積過程是連續的,其間沒有發生過足以引起較長時間沉積間斷的構造運動。如圖1-5中的志留系(S)與奧陶系(O)之間的接觸關系即為整合接觸。
2.不整合接觸
由於地殼運動的影響,使在同一地區的上下兩套岩層間有一明顯沉積間斷,並且在古生物演化順序上也不連續,岩層的這種關系稱為不整合接觸。不整合又可分為平行不整合(假整合)和角度不整合兩種類型。
(1)平行不整合(假整合)
上下兩套岩層間雖然產狀一致,但有明顯沉積間斷、時代不連續(圖1-6)。
(2)角度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是指上下兩套岩層之間有明顯沉積間斷,並以一定角度相交的關系(圖1-6)。
(三)單斜構造與岩層產狀
1.單斜構造
通常把接近水平或傾斜角度小於5°的岩層,稱為水平岩層。原來的水平岩層,由於受地殼運動的影響,使岩層產狀發生變動,造成岩層層面與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相交故這類岩層稱為傾斜岩層(圖1-7)。如果在某一地區,出現一套岩層都朝一個方向傾斜,且傾斜的角度又大致相同時,稱為單斜岩層。
圖1-6 岩層的平行不整合(假整合)接觸、岩層的角度不整合接觸
圖1-7 單斜岩層示意圖
2.岩層產狀
岩層的產狀是指岩層的空間位置及其狀態;它是以岩層的產狀要素來確定的。
岩層的產狀要素是指傾斜岩層的走向、傾向和傾角(圖1-8)。只要測量傾斜岩層的產狀要素,就可以確定岩層的空間的位置及其形態,它是研究各種構造特徵及其相互關系的依據。
圖1-8 岩層產狀要素示意圖
AB—岩層的走向;OD'—岩層的傾向;a—傾角
(1)岩層的走向
傾斜岩層的層面與水平面的交線稱走向線(圖1-8)。走向線是一條水平線,其兩端延伸方向稱岩層走向。走向線延伸的兩個方向相差180°,如呈北東—南西方向、北西—南東方向等。
(2)岩層的傾向
層面上與走向線相垂直,且沿岩層傾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線稱為傾斜線,其在水平面上垂直投影所指的方向稱岩層的傾向(圖1-8)。傾向表示岩層傾斜的方向。
(3)岩層傾角
傾斜線與其在水平面上垂直投影的夾角稱岩層傾角(圖1-8)。傾斜范圍在0°~90°之間。若傾角近於0°,為水平岩層;若傾角等於90°時,稱為直立岩層;余者統稱傾斜岩層。
(四)褶皺構造
在褶皺構造中,岩層的每一個向上或向下的彎曲稱為褶曲。它是地殼運動所形成的一種常見的地質構造,是褶皺的基本單位。褶皺是由一系列褶曲組合而成的,即岩層受力發生變形,產生一系列連續完整的波狀彎曲稱為褶皺構造。
褶皺構造有背斜和向斜兩種基本類型:①背斜在形態上是岩層向上拱起的褶曲;兩翼岩層相背傾斜,核部為老地層,兩翼為新地層。②向斜在形態上是岩層向下拗陷的褶曲。兩翼岩層相向傾斜,核部為新岩層,兩翼為老岩層。
為了研究和描述褶皺形態和空間展布特徵,我們必須要了解褶皺要素。褶皺要素包括:核部、翼部、轉折端、軸面、軸跡和槽線等(圖1-9和表1-11)。
圖1-9 背斜和向斜在剖面和平面上的特徵、褶皺示意圖
表1-11 褶皺要素
(五)斷裂構造
當岩石受力達到或超過岩石的強度極限時,岩石便產生各種破裂或沿破裂面發生位移,形成斷裂構造。其特點是破壞了岩層的連續性和完整性。按岩石破裂特點,破裂構造主要分節理和斷層兩大類。
1.節理
岩石破裂後,破裂面兩側岩石沒有發生明顯位移,這種破裂構造稱節理(圖1-10)。
圖1-10 節理
A—縱節理;B—橫節理;C—斜節理
節理是岩石中極為常見的一種構造現象。常成群出現,沿一定方向有規律的排列。節理因所處構造部位不同,其長度、寬度、規格、形狀等差異懸殊,節理裂開情況也各不相同,有的張開、有的緊閉。節理分布密集程序也不相同,主要受岩石性質及受力情況所控制,脆性岩石中的節理要比柔性岩石中發育。
2.斷層
斷層是破裂面兩側岩層,沿著破裂面發生顯著相對位移的斷裂構造,它往往是節理進一步發展而成的,而且在岩層和岩體中廣泛分布。
斷層的基本組成部分稱斷層要素。如斷層面、斷層線、斷盤、斷距和破碎帶(圖1-11)。
圖1-11 斷層要素
斷層面:岩層或岩體受力後發生相對位移的破裂面,稱斷層面。
破碎帶:大斷層的斷層面往往是由一系列的破裂面組成,稱為斷層破碎帶。
斷層線:斷層面與地面交線,稱斷層線;它可以是直線,也可以是曲線。
斷盤:斷層面兩側的岩盤,稱為斷盤。
斷距:斷層面兩側盤相對移動的距離,稱斷距。
⑤ 地質構造包括哪些,地質構造包括哪些知識
地質來構造學是礦產普查與勘探自專業的必修科目,原因是研究和了解某地的地質構造,可以測算出該地,地下的地殼構成及板塊運動情況,可以檢測該地是否存在斷層,地下是否有劇烈的板塊活動現象,從而導致地殼出現褶皺現象,這種褶皺現象,即使每一個月有1厘米的變化,那對大型工程房建,鐵路建設影響都會是致命的
⑥ 基礎地質知識包括哪些
通常所說的地質三條腿:岩石礦物學、構造地質學、地史古生物學。
這些基礎知識普通地質學中有最為概略的講解!
⑦ 要把地質工作干好,到底需要掌握什麼知識
地質分很多類啊,石油地質,煤田、固礦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你具體做的是哪專一塊?看你屬所說的只在辦公室玩軟體,不出去跑野外是學不好地質的,不然地質怎麼成了艱苦行業了,雖然現在條件好多了,多出去看看露頭、剖面,看看岩心,做做編錄,從最基礎做起吧
⑧ 地質勘探專業知識
普通地質學、測量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版、大地構造學權,古生物地史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計算機制圖、環境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及地貌學、國土資源規劃與管理、資源遙感等。
「地質勘探」即是通過各種手段、方法對地質進行勘查、探測,確定合適的持力層,根據持力層的地基承載力,確定基礎類型,計算基礎參數的調查研究活動。是在對礦產普查中發現有工業意義的礦床,為查明礦產的質和量,以及開采利用的技術條件,提供礦山建設設計所需要的礦產儲量和地質資料,對一定地區內的岩石、地層、構造、礦產、水文、地貌等地質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工作。
⑨ 了解地質知識對平常生活有什麼作用
地質隊生活中飲用水、住房安全方面有幫助的,你知道地層結構,房屋選址什麼的都會有所注意,防範意識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