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生油層的地質研究內容包括哪些

生油層的地質研究內容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1-19 09:54:17

Ⅰ 地質工作的投入產出及其特點

地質工作的投入產出大致經過個階段,如表7-1所示。

表7-1 地質工作投入產出階段

從這3個階段可以看出,第一次投入的是各種資金,包括地質勘探費、「兩權」價款、地質大調查經費、礦產資源補償費用於地質勘查部分、中央財政專項、地方財政專項、社會各方面對地質勘查的投入等,而產出的則是各種實物工作量。它是為了完成一定地質任務,在地質勘查過程中,根據不同地質條件和地質目的,選用適當的技術手段和技術方法,以實物計量單位表示的各種工程或工作的數量指標。它直觀地反映使用某一技術手段和方法進行地質工作的實物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質工作的規模和進度,也是計算費用預算的基礎。第二次投入是通過對各種實物工作量的觀察、測試、實驗等產出各種地質信息,包括礦產品位、岩石的組成等。但這些地質信息開始只是以各自的工程、手段為基礎反映出來的,沒有整體概念。於是又產生了第三次投入,即對已經取得的各種地質信息進行綜合研究,得出評估的結論,產出地質報告。它是各種地質成果的總稱。這種投入產出,在地質找礦的全過程中,要按幾個大階段重復進行,而每次進行過程中,地質技術水平起關鍵作用。

1.地質工作投入

我國從計劃經濟時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對地質工作的投入名目繁多,主要有下列6種:

(1)地質勘探費。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地質勘探費是指國家預算科目中支出科目第四類(屬於支出大類),其下分為兩款,即第96款「地質勘探管理機構經費」和第97款「地質勘查經費」。在第97款下,又分為9個項目,即9個使用地質勘查經費的部門:①冶金(包括武警);②有色金屬;③煤炭;④石油;⑤化工;⑥核工業;⑦建築材料;⑧地質;⑨其他(主要是輕工業)。地質勘探費主要用於全國的地質勘查工作(省級和省級以下的財政,沒有地質勘探費科目)。這里所指的地質勘查工作,在原地礦部包括各種基礎地質調查和礦產地質勘查工作,在其他部門是指礦產地質勘查或服務於礦產地質勘查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物化探、遙感等工作。

地勘單位屬地化之後,地質勘探費的功能發生一些變化。《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地質勘查隊伍管理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國辦發〔1999〕37號)規定,原地質礦產部和各工業部門地質勘查隊伍的地質勘查費均以1998年預算為基數(不含一次性補貼)保持不變。劃轉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質勘查隊伍的地質勘查費,繼續用於地質勘查單位離退休人員、地質勘查工作和經常性費用支出。各地應在首先確保離退休人員經費的前提下,將餘下的經費分為公益性事業單位經費和地質勘查單位(地質勘查企業)經費兩塊管理,實行專款專用,不得擠占或挪作他用。又規定,地質勘查單位在屬地化、企業化改革的過程中,可以繼續將國家劃定的地質勘查費基數中10%左右的勘查費轉增國家資本金。

地勘單位屬地化之後,國家預算支出中的地質勘探費作為第四類科目仍然存在,其中在國土資源部項下的地質勘查經費和地質事業費用於國土資源部所屬地勘單位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人員經費按人頭核定,公用經費按具體用途核定,不搞大平均。此外,還增設國土資源調查經費,按計劃下達的項目分配,有項目則有,沒有項目則無,但必須專款專用。

(2)礦產資源補償費返還部分用於地質勘查的費用。它在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之間進行分成,分別用於地質勘查工作。在具體使用上,有的是作為補貼,與其他出資主體拼盤;有的是地方政府單獨立項,工程勞務向地勘單位發包或直接委託。

(3)「兩權」價款,即政府出資的探礦權和采礦權出讓之後,由政府收取的價款。有的通過「招拍掛」方式收取,有的是過去政府出資形成的,現在仍有可供開發利用的礦產資源,要有償使用。「兩權」價款收取之後,再用於地質找礦。

(4)中央和地方用於支持地質勘查的財政專項資金。中央財政專項的名稱是「中央財政補助地方勘查項目專項資金」,目的是「促進地質勘查事業的發展,增長地質勘查單位屬地化後自我生存和自我發展能力」。地方財政支持地質工作的專項,在有些地方有,在有些地方則沒有,但目的是共同的,即都是為了促進地方礦業的發展,而不是促進地質勘查事業的發展。同時,這種支持帶有隨意性,並不是地方財政固定的支出項目,支持數額也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視具體情況而定。

(5)地質勘查基金,包括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出資的,主要是用來加強礦產勘查,降低商業風險,支持重點地區、重點礦種的地質找礦突破。

(6)地質勘探投資。這是出資主體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而進行的一種投資。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油氣地質勘查僅靠中央財政撥付的地質勘探費,遠遠不能適應自身發展需要,於是經過中央財政的批准,可以從每噸(千立方米)出售的油氣中提取一定數額的勘查基金,用於油氣的地質勘查;實行市場經濟體制之後,油氣地質勘探費則可以直接從成本中列支。同時,中央財政對商業性固體礦產勘查的投資開始退出,伴隨而來的是多種出資主體開始進入商業性礦產勘查領域。其中有國有的礦山企業、國有企業集團,也有股份制企業、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形成多種投資主體。這種投資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應當是正常的和必然的,是產業活動的形式之一。

2.地質工作產出

地質工作產出就是地質工作成果。地質工作的任務是運用地質科學理論和各種技術方法與手段,對客觀地質體進行調查研究,經濟有效地摸清地質情況和探明礦產資源。地質工作結束後,為社會提供的地質報告和地質資料就是地質工作成果。地質工作在一定階段所獲得的成果稱階段成果,勘探全面結束時所得的成果稱為最終成果。地質成果的表達形式是地質報告。地質報告是對礦產資源、地質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的書面總結,它是以地質項目為對象,按照地質設計進行工作,用文字、圖件、表格等形式組成的地質資料。地質報告的提交,標志著地質項目的勘查工作按階段或最終結束。

地質成果具體可以分為礦產儲量成果,固體礦產成果,油氣地質普查成果,區域地質調查成果,水文、工程、環境地質成果,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學勘查成果,其他專項成果等。

(1)礦產儲量成果。是指地質工作達到一定的工程式控制制和地質研究程度、用一定的方法計算出的有利用價值的礦產儲量。它是編制礦山開發方案,確定礦山建設規模和礦山計劃,或進一步開展礦產勘查、制定國民經濟建設規劃的重要依據。對於它的分類、分級,國家有專門規定。

(2)固體礦產成果。包括礦點、礦產地、成礦區帶、成礦預測區、新發現的礦產地、取得重大新進展的勘查礦區及水源地、普查基地、詳查基地等。對上述每一項地質成果,在統計上都有具體解釋。

(3)油氣地質普查成果。包括構造、圈閉、生油層、儲油層、油氣顯示、油氣顯示井、工業油氣流井、油氣發現井、其他工業價值井等。每一項都有具體的計量單位和定性或定量要求。

(4)區域地質調查成果。包括正式出版圖幅和非正式出版圖幅,圖幅中已知礦點、區調新發現礦點、圈定異常區、重沙異常、發現具有工業價值的礦產地等。

(5)水文、工程、環境地質成果。包括區域水文地質圖、水泉點、暗沙、地下熱水點、地下泉水點、集中供水水源地、地下水允許開采量、礦泉水允許開采量、探采結合成井數、探采結合井出水量、探采結合井成井效益、地下水污染現狀調查、防氟調查等。

(6)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學勘查成果。包括物探異常、磁異常、重力異常、電法異常、放射性異常、化探異常等。在各種異常中還要分發現異常、檢查異常、見礦異常,以及區域物化探成果圖件。

(7)其他專項成果。它是針對用戶需要而完成並匯交的地質成果,如主要服務於農業的多目標填圖的地質成果等。

上述成果劃分方式基本上還是計劃經濟體制下規定的,現在還在沿用。它反映的都是某種實物形態的地質情況,沒有貨幣量的換算,因而無法進行投入產出的對比。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推進,商業性地質工作已成為地質工作的主體。而商業性地質勘查,無論是出資者還是作業承包者,從事的都是一種生產經營活動,必然要求進行投入產出的比較,進而要求對產出進行貨幣換算和對比。在礦產勘查中,產出的成果表現為各種不同的地質勘查階段的礦業權。它是一種財產權,是用地質信息反映的可供人們進一步勘查或開採的礦產儲量,經評估,有具體價值量。其他商業性地質工作對出資者和承包者也都有不同的價值量追求。出資者希望用盡量少的投入來完成預定的任務,而承包者則希望在完成預定任務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爭取價款,並盡可能少地投入成本。

從地質勘查行業整體來看,能夠獨立對外服務的產品應當有三種:①反映礦產資源探明情況的礦產地質勘查報告;②反映專項地質信息的專業地質報告;③各項服務於地質調查工作的專業工程技術手段的工作量,同時它可以為行業外提供服務。

3.地質工作投入產出特點

地質工作是一項對客觀地質體進行調查研究的工作,從投入產出的過程來考察,它有許多不同於其他行業運作的特點。這些特點主要是地質找礦的特點,對設計地質工作的體制和機制有重要參考價值。

(1)礦產勘查的生產周期比較長。一般從開始找礦到找到礦,完成普查、詳查和勘探,再到提交最終地質成果,少則幾年,多則十幾年。而且在生產過程中充滿著很大的風險,開始是自然風險,接著是市場的風險。這些風險對資金籌集影響甚大。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財政投入地質勘探費,承擔了全部風險。國家投資的地質勘探費退出以後,原以為市場調節可以彌補資金缺口,但是因為風險大,資本不願意進入,銀行不願意貸款,使整個地質找礦工作處於困境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各級政府不得不通過多種途徑給予支持。在支持過程中,適逢礦產品漲價,導致礦業權升值,政府也感到有利可圖,從而導致政府掌控礦業權。這個過程說明,始終沒有把握好這個特點。

(2)礦產勘查的投入產出極為不均。在投入方面,開始用錢不多,但充滿自然風險;伴隨著資金增多,風險也越來越小;進入詳查和勘探階段,資金投入量很大,運行也比較穩定。在產出方面,由於周期長,產出在年度之間分布極為不均。好在探礦權成果能夠隨時變現,可以緩解產出不均的問題。即使如此,也常常出現要麼沒有產出,要麼一旦產出數額就巨大的情況,且具有不確定性,給企業財務和資金管理帶來很多困難。對這個特點,也缺乏應對措施。

(3)礦產勘查所動用的各種技術手段,在需要的時間上和地點上有很大的隨機性,即便是地質設計已經確定的,在實施過程中也有隨時變動的可能。這一點與其他工程和建築設計有明顯不同。這種隨機性給礦產勘查所需技術手段的動用帶來不少困難。如果這些技術手段的施工都是由經營礦業權的企業自身承擔,即使這個企業同時開展多個地質找礦項目,也難以避免各個單項生產能力的多餘和不足並存。計劃經濟時期的地質隊就經常出現這種情況,以致有時為了完成技術手段的任務,不得不本末倒置,在地質設計上專門為技術手段的完成開綠燈。對這個特點,認識得也不充分。

(4)在礦產地質勘查中,地質技術具有核心作用。地質找礦是以地質事實為依據,以野外地質調查為主要方法,以地質圖、表、文字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地質科學技術研究為核心。在地質調查全過程中,地質技術水平具有特殊的作用。同時,地質找礦是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由近及遠、由已知到未知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其工作程序具有特殊意義,而掌控這個程序必須由地質技術業務作主導。

4.地質工作的配置方式

(1)公益性地質工作的計劃管理。

第一,計劃的確定。首先制定地質調查規劃,這個規劃是在調查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對公益性地質工作需要的基礎上制定的,而年度地質調查計劃則是根據地質調查規劃和國土資源部年度計劃要點制定的。計劃確定後,由國土資源部以計劃方式下達給承擔單位,有的也可以實行招標、投標,引進市場機制;計劃的組織實施由中國地質調查局負責。

第二,計劃的監督控制。計劃的具體執行由承擔單位負責,中國地質調查局及其派出的機構負責監督檢查和控制。監控的主要內容是施工進度、項目質量、預算執行情況及任務的變動與調整。

第三,計劃成果的驗收和匯交。地質項目實施單位是地質調查成果資料匯交單位,中國地質調查局大區地調中心和發展研究中心是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成果資料管理部門,代表國家管理地質調查成果資料。地質調查資料包括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地調項目形成的文字、圖表、聲像、電子介質等形式的原始地質調查資料,成果地質調查資料和岩礦心、各類標本、光薄片、樣品等實物地質調查資料。

第四,地質調查成果的利用。這是公益性地質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公益性地質工作良性循環的關鍵環節。公益性地質工作追求的是社會效益,而成果只有通過利用,才能轉化為社會效益。同時這是對成果本身是否符合社會需要的一種檢驗。成果利用越好,社會效益越大;社會效益越大,財政就越願意投資。這就是公益性地質工作的良性循環機制。

(2)商業性地質工作的市場配置。

商業性地質工作的市場配置主要是指商業性地質工作需要做什麼,不需要做什麼及需要做多少,不是由政府計劃決定的,而是由市場需求決定的。其中,商業性礦產勘查是由社會對礦產資源的需要決定的,其他商業性地質工作是由各自的依附對象決定的。

市場配置礦產資源主要是通過兩類市場傳導,即礦產品市場和礦業權市場。前者是商品市場,後者是要素市場,兩者相互依存。礦產品市場是礦業權市場發展的基礎,而礦業權市場的發展水平又制約著礦產品市場的發展。

首先,礦產品市場的價格信號引導著礦業權資源的配置。社會對礦產品的需求直接來自最終消費者需求(包括生產性消費),需求拉動生產,而這些礦產品的生產又對礦業權這個要素形成直接的需求。市場上礦產品供求的不平衡會引起價格變動,這些價格信號會從生產過程傳導到要素(礦業權)市場,引導要素資源的再配置,最終促使礦產品市場供求平衡。這就是礦產資源優化配置的過程。

其次,礦業權市場對礦產品市場也有反作用。礦業權市場通過礦業權的配置影響著礦產品的數量和礦產品市場的供求關系及價格形成。如果礦業權重新配置的過程存在障礙,包括礦業權價格形成機制不合理、礦業權流動性不夠暢通,則礦業權市場配置功能就會不健全,礦產品的生產數量就難以根據價格信號作出靈活調整,礦產品市場供求就不能達到平衡,進而影響礦業經濟發展。

當前,市場對礦產資源的配置是積極的、正面的,必須肯定。不能一方面強調要深化地質工作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礦產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另一方面對市場調節所產生的結果又驚慌失措,把整個礦產勘查說成處於危機之中。該肯定的肯定,對確實存在的問題要作具體分析,採取相應對策加以解決。

(3)政府對地質工作的宏觀調控。

在地質工作中充分發揮市場配置的作用是完全正確的,當前市場作用不是發揮得過頭了,而是還很不夠。但市場並不是萬能的,一方面市場本身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和短期行為,另一方面存在著市場調節不起作用的地方。因此,在充分發揮市場對地質工作配置作用的同時,還必須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只有使兩者合理結合,才能使地質工作產出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宏觀調控要明確調控目標、調控手段和調控機制。宏觀調控目標包括礦產資源的利用效率、國內礦產資源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保證程度、國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社會效益、地質生態環境承受能力、礦產資源的開發強度、國家經濟安全的要求等,這些目標必須明確。

宏觀調控手段主要是經濟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的綜合運用。經濟手段包括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行政手段包括具體的政策和規定,以及計劃和規劃;法律手段則主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及其他相關的法規、條例、細則。

宏觀調控機制。經濟手段的運用需要配以合理的機制,才能產生預期效果。當前政府對礦產勘查從財政上已經給予了很多支持,其中有礦產資源補償費用於地質勘查的部分、中央和地方財政專項、地質大調查中的資源評價等。但其運作的機制有的效果不好,如用財政補貼資金在礦產勘查中單獨立項,由地方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直接操作,構成了與社會資金不平等競爭,既阻礙了社會資金的進入,又引導了礦管部門追求權益,效果很不好,亟待改進。地質大調查形成的礦業權也有一個權益如何分配、機制如何引導的問題。

Ⅱ 石油地質勘探的高手

石油地質勘探這一行的要多接觸些實際的操作和多勤於野外踏勘。如岩性回的認識與識別,區域答地質構造的認知,生油層儲油層的地質構造,有利的斷層結構,成藏構造,背斜構造等。對於在鑽井過程中的地質人員要做到測井各曲線的分析,岩屑岩性分析,滲透率和含油飽和度分析等這些錄井工作也可以幫助地質人員對地下構造,油藏分布有幫助,不僅做到會勘探也要會懂錄井分析,這對勘探有很大提高的。推薦幾本書給你:《普通地質學》、《礦物岩石學》、《古生物地史學》、《油礦地質學》、《構造地質學》、《地球物理測井》、《沉積岩石學》。不知道你對我的回答是否滿意?

Ⅲ 油田開發地質學

第一章 油氣水的化學組成及物理性質

二、主要問答題

1、簡述石油、天然氣的元素組成、化合物組成。

2、簡述石油的物理性質。
顏色、 相對密度、 粘度、 溶解性、 熒光性、
旋光性、 導電性、 凝固點 等

3、簡述天然氣的分類。
聚集型--氣藏氣、氣頂氣、凝析氣等
離散型--溶解氣、固態氣水合物、煤層氣

4、簡述油田水的來源及產出狀態。

來源:沉積水、滲入水、深成水、轉化水

油田水的產出狀態:
與油氣藏關系分—油層水、上層水、層間水、下層水;

存在狀態分--超毛細管水、毛細管水、吸附水;

5、簡述油田水的化學組成及油田水的蘇林分類。
無機組成(各種離子成分)、有機組成(烴類、酚和有機酸)、
溶解氣 及 微量元素;

三個成因系數 Na+ Na+ Cl Cl Na+


Cl SO24 Mg2 +

Na+>C1- 大陸水型:硫酸鈉水型、重碳酸鈉水型、

Na+<C1- 海洋水型:氯化鎂水型、氯化鈣水型;

油田水:以氯化鈣型為主,重碳酸鈉型為次

第二章 現代油氣成因理論

二、主要思考題
1、簡述石油和天然氣的成因、主要依據及學派。
無機生成說--火山噴出氣體中有甲烷、乙烷等烴類成分;

實驗室中無機物可合成烴類;石油分布常常與深大斷裂有關等。

有機生成說--岩石類型分布上; 地質時代分布上;

成分特徵上; 某些稀有金屬特徵; 油層溫度特徵;

形成時間上; 近代沉積物中觀察等。

成因學派:泛宇宙說(宇宙說、地幔脫氣說)

地球深部無機合成說(碳化物說、高溫生成說、蛇紋石化說)

2、何謂沉積有機質,簡述其來源及類型。
--是隨無機質點一起沉積並保存下來的生物殘留物質;

來源--原地有機質、異地有機質、再沉積的有機質。

3、何謂乾酪根?試述乾酪根的化學分類及主要特徵。
沉積岩中所有不溶於鹼、非氧化型酸和非極性有機溶劑的

分散有機質。

4、試述油氣生成的條件。
地質條件:大地構造背景、岩相古地理條件、古氣候條件

動力條件:溫度與時間、催化劑、細菌作用、放射性作用等。

5、試述有機質向油氣演化的過程(成烴模式)。
生物化學生氣階段 熱催化生油氣階段

熱裂解生凝析氣階段 深部高溫生氣階段

6、簡述生油層的地質特徵及主要地化特徵。
地質特徵:岩性特徵、岩相特徵等;

地化特徵:有機質豐度、有機質類型、有機質成熟度等。

第三章 儲集層和蓋層

二、主要思考題
1、簡述孔隙的分類(孔隙大小及對流體作用分類、成因分類)

2、圖示說明典型毛管壓力曲線類型及其意義。
鑄體薄片法、掃描電鏡法、圖像分析法、毛管壓力曲線法 等

3、簡述碎屑岩儲集層的儲集空間及孔隙結構類型。
原生--原生粒間孔隙、粒內孔隙、填隙物孔隙、成岩裂隙等
次生--孔、縫兩類;
大孔粗喉型、大孔細喉型、小孔極細喉型 微孔管束狀型

4、試述影響碎屑岩儲集層儲集性能的因素。
碎屑顆粒的礦物成分、 粒度和分選程度、

排列方式和圓球度、 膠結類型及成分、

成岩作用、 層面與層理面發育程度、

構造作用影響、 砂岩中泥質條帶的影響等。
5、簡述碎屑岩儲集體的成因類型。(沉積環境分類)

6、碳酸鹽岩儲層儲集空間類型及影響其發育的地質因素
原生孔隙、溶蝕孔隙(溶洞)、裂縫;

沉積環境、壓實作用、溶蝕作用、白雲岩化作用、

重結晶作用、褶皺斷裂作用等

7、試述碎屑岩與碳酸鹽岩儲層儲集空間異同。
⑴ 相同點:成因上均有原生、次生分類。
⑵ 差異點:① 孔隙類型差異:碎屑岩主要為粒間孔隙,碳酸鹽
岩儲集空間類型更具多樣性,次生孔隙占據重要地位。
②孔隙形態及分布差異:碎屑岩儲集空間形態較規則,分布較均
一,碳酸鹽岩儲集空間形態多樣、變化大,分布不均一。
③控制孔隙發育因素差異:碎屑岩受岩石顆粒大小、形態、分選
等影響較大;碳酸鹽岩受沉積環境、次生變化等影響。 教材55頁表

8、簡述蓋層的類型、封閉機理及影響其有效性的因素。
岩性分類:膏鹽類、泥質岩類、碳酸鹽岩類;
封閉機理:物性封閉、異常壓力封閉、烴濃度封閉;
影響因素:主要是岩性、韌性、厚度和連續性。

第四章 油氣運移

二、問答題(圖示說明題)
1、圖示說明靜水及動水條件下的測壓面及折算壓力。

2、圖示說明油氣運移的過程。(初次運移及二次運移)

3、試述油氣初次運移的動力、途徑、方向及時期。
壓實作用、欠壓實作用、蒙脫石脫水作用、流體熱增壓作用
有機質的生烴作用、滲析作用、其他作用

孔隙 微層理面 微裂縫

4、試述油氣二次運移的主要動力和阻力。

浮力、毛細管力、水動力、構造運動力

5、油氣二次運移的通道、運移方向及運移的主要時期。

儲集層的孔隙和裂縫、斷裂、地層不整合面

二次運移是初次運移的繼續--連續的過程;

一般,大規模二次運移時期應該是主要生油期之後或同時

發生的第一次構造運動時期。

6、試述影響油氣二次運移距離的主要因素。
區域構造背景; 儲集層的岩性、岩相變化; 地層不整合

斷層分布及其性質; 水動力條件 等。

第五章 油氣藏及油氣聚集

二、問答題(圖示說明題)
1、圖示說明溢出點、閉合面積、閉合高度(構造幅度)、
油氣邊界與含油范圍、油氣藏(柱)高度。

2、圖示說明油氣的差異聚集(單一圈閉及系列圈閉)。
3、簡述油氣藏分類的基本原則及分類方案(圖示說明)。
4、試述(大)油氣藏形成的基本條件(富集條件)。
油氣來源條件(烴源條件); 生儲蓋組合及運移條件;
(大容積的)有效的圈閉; 必要的保存條件。

5、何謂生儲蓋組合,圖示說明其類型。
6、何謂圈閉的有效性,如何評價圈閉的有效性?
指在具有油氣來源的前提下,圈閉聚集油氣的實際能力。
圈閉形成時間與油氣運移時間的相應關系;
圈閉所在位置與油源區關系、與油氣運移通道的關系;
水動力對圈閉有效性的影響 ……

7、圖示說明斷層的封閉機理及斷層油氣藏類型。
對置封閉、泥岩塗抹封閉、顆粒碎裂封閉、成岩封閉
根據斷層性質分類:正斷層油氣藏、逆斷層油氣藏 ……
根據斷層線與儲層等高線的組合關系分類:
斷鼻油氣藏、弧形斷層斷塊油氣藏、
交叉斷層斷塊油氣藏、多斷層切割的復雜斷塊油氣藏。

8、試述斷層在油氣藏形成中的作用(圖示說明)。
斷層的封閉作用; 通道和破壞作用。

9、簡述含油氣盆地的歷史地質學分類。
區域構造及沉積史分類--台向斜型、單斷坳陷型、
雙斷坳陷型、 山間坳陷型、 山前坳陷型、
山前坳陷-地台邊緣斜坡型、 山前坳陷-中間地塊型。

10、簡述盆地內構造單元的劃分。

一級:坳陷、隆起、斜坡;

亞一級構造:凹陷、凸起、斜坡;
二級:背斜帶、斷裂帶、潛山帶、長垣 ……
三級構造:背斜、斷塊、鼻狀構造、潛山 ……

第六章 油氣田勘探

一、問答題
1、簡述區域勘探階段的主要任務。
查明區域地質及石油地質條件;

進行早期含油氣遠景評價和資源量估算;

評選出最有利的坳陷(凹陷)和構造帶; 提出預探方案。

2、簡述圈閉預探階段的主要任務。
地震詳查,編制各主要標准層的構造圖;

構造分析和評價;預探井鑽探,探明圈閉的含油氣性;

查明含油氣層位及可能油氣藏類型、含油氣邊界等;

計算預測儲量,初步確定工業價值。

3、簡述油氣評價勘探的主要任務。
進一步探明含油氣邊界及油氣田特性; 提交探明儲量;

對油氣藏進行綜合評價及經濟效益預測分析;

為開發方案編制提供地質基礎資料及相關參數。

4、簡述滾動勘探開發的適用范圍及主要優點。
復式油氣聚集帶(區)或復雜油氣田;

減少探井井數,降低勘探成本; 縮短勘探周期;

加強及時分析及對比評價,提高整體效益。

二、基本概念 勘探程序、區域勘探、圈閉預探、
評價勘探、滾動勘探開發

第七章 鑽井地質

一、主要概念:參數井、預探井、評價井、岩心錄井、
岩屑錄井、遲到時間、鑽時錄井、泥漿錄井、氣測錄井

二、主要問答題
1、圖示說明井斜角、井斜方位角、全變化角。
2、試述通過岩心錄井及岩心分析可獲得哪些信息。
古生物特徵; 確定地層時代; 進行地層對比;
觀察岩心岩性、沉積構造,恢復沉積環境;
儲層岩性、物性、電性、含油氣性--四性關系;
生油層特徵; 了解構造和斷裂情況--如地層接觸關系;
檢查開發效果,了解開發過程中所必須的資料數據。

3、試述常規地質錄井方法及其地質意義。

4、簡述岩心描述的主要內容。

岩性; 相標志; 儲油物性; 含油氣性;

岩心傾角測定、斷層觀察、地層接觸關系 等

5、簡述測定岩屑遲到時間常用的方法及真假岩屑識別。

理論計演算法; 實物測定法; 特殊岩性法

6、簡述鑽井液的類型及影響鑽井液性能的地質因素。

兩大類:水基泥漿、油基泥漿

高壓油氣水層、鹽侵、砂侵、粘土層、漏失層 等。

7、如何利用氣測資料判斷油、氣、水層。

半自動氣測資料解釋、色譜氣測解釋

第八章 地層對比及油層沉積相研究

一、主要概念: 沉積旋迴 岩性標准層 油田標准層
標志層 標准化石 小層平面圖 儲集單元 測井相

二、主要問答題
1、簡述區域地層劃分與對比的依據及方法。
2、簡述碎屑岩油層劃分對比的依據、方法、程序、成果。
依據:岩性特徵--岩性及組合; 沉積旋迴; 地球物理特徵
方法1:沉積旋迴--岩性厚度對比法
步驟:利用標准層劃分油層組;利用沉積旋迴對比砂岩組;
利用岩性和厚度比例對比單油層;連接對比線。
點(關鍵井)--線(骨幹剖面)--面(體)。
方法2:等高程沉積時間單元對比法
步驟:三個環節。

3、試對比分析油層劃分對比與區域地層劃分對比的差異。
① 對比區域、對比井段、對比單元的差異:
區域對比--油區內全井段對比;油層對比--油區內含油井段的對比--砂岩組、單砂層。
② 對比依據的差異:區域對比--地震資料、古地磁資料、地層接觸關系、古生物資料等
油層對比--岩性特徵、沉積旋迴、地球物理測井等;
③ 對比方法的差異:區域對比--岩石地層學方法、生物地層學方法、構造學方法、層
序地層學方法等; 油層對比--沉積旋迴-岩性厚度對比法、等高程沉積時間單元對比法
④ 對比成果及其應用方面的差異:區域對比--主要用於指導油氣勘探,指出有利生、
儲油層位及地區等;油層對比--主要用於油氣儲量計算、指導油氣開發及方案調整等。

4、簡述碳酸鹽岩儲集單元的劃分原則。
5、試述碎屑岩與碳酸鹽岩油層劃分與對比的異同。
油層對比的資料(依據)、對比程序、對比方法相似或相同;
油層對比單元的劃分不同; 單元界線(等時、穿時);
對比依據也有一定差異 等。
6、簡述油層細分沉積相研究在油田開發中的應用。
深入認識油砂體縱、橫向非均質性,掌握地下油水運動規律
掌握高產井的分布規律; 選擇調整挖潛對象。

通過A、B、C三口井的地層對比,繪制地質剖面圖。

第九章 油田地下構造研究

1、試述井下斷層存在的可能標志
及應用這些標志需要注意的問題(圖示說明)。
井下地層的重復與缺失、非漏失層泥漿漏失和意外油氣顯示、
近距離內標准層標高相差懸殊、近距離內同一岩層厚度突變、
短距離內,同層內流體性質等明顯差異、
地層傾斜矢量圖中的特徵。

2、試述地層重復、缺失的地質意義(圖示說明)。
鑽井過程中若缺失某些地層(地層重復),能否說明
一定存在正斷層(逆斷層)?圖示說明。
3、何謂斷層線圖?簡述斷層線圖的編制方法。
4、簡述井斜校正的任務及方法(圖解法,圖示說明)。

5、何謂井位校正?圖示說明位移方法。
剖面線與地層走向斜交或垂直

→井位沿地層走向線(等高線)移至剖面線上;

剖面線與地層走向平行→沿地層傾向投影到剖面線上。

6、試述斷層封閉性研究內容。(如何判斷斷層的封閉性)
斷面兩側的岩性條件; 斷層的力學性質;

斷層面及兩側岩層的排驅壓力; 斷層活動強度;

斷層產狀與岩層產狀配置關系; 單井斷點的測井曲線特徵;

斷層兩盤的流體性質及分布; 鑽井過程中的顯示;

斷層活動時期與油氣聚集期的關系。

7、簡述油氣田地下構造圖的編制及主要用途。

第十章 地層溫度和地層壓力

一、基本概念--靜水壓力、原始油層壓力、壓力梯度
地層壓力、壓力系數、異常地層壓力

二、主要問答題
1、簡述原始油層壓力的來源、分布特徵及等壓圖應用。

● 來源:靜水壓力,其次是天然氣壓力、地靜壓力等。

● 分布特徵:隨油層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加大;

流體性質影響;氣柱高度變化對氣井壓力影響很小。

● 預測新井原始油層壓力、計算油藏平均原始油層壓力、

判斷水動力系統、計算油層彈性能量。

2、圖示說明折算壓頭、折算壓力及其計算方法。
3、試述異常地層壓力的成因及預測方法。
成岩作用、熱力和生化作用、斷裂作用、剝蝕作用 ……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球物理測井方法,如聲波測井;
鑽井地質資料分析法--如鑽速增大、鑽井液溫度異常等。
4、簡述地溫場與油氣生成、分布的關系;
影響地溫場分布的主要因素。
⑴ 大地構造性質--活動性、地殼厚度等--是具全局性和主導因素。
⑵ 基底起伏--隆起區高地溫梯度、坳陷區低地溫梯度
⑶ 岩漿活動--活動規模、幾何形狀、年代等
⑷ 岩性--岩石的導熱能力不同
⑸ 蓋層褶皺--背斜頂部地溫梯度大,翼部地溫梯度小
⑹ 斷層--封閉性斷層或壓扭性斷層一般導致高異常
⑺ 地下水活動--深部熱水至淺層、地表水補給
⑻ 烴類聚集--上方往往存在地溫高異常。

思考題: A B C
某背斜油藏已鑽3口井,
其中B井產油,A、C井位於
油水邊界之外,各井數據
見下表。判斷:該油藏兩
翼油水界相對高低關系。

A C
原始油層壓力 MPa 16 20
油層中部井深 m 2100 2600
井口海拔 m 300 300
水的密度 g/cm3 1.0 1.0

第十一章 石油及天然氣儲量計算

一、主要概念:工業油氣流標准、地質儲量、可采儲量
預測地質儲量、控制地質儲量、探明地質儲量、採收率

二、主要問答題
1、簡述遠景資源量及儲量的分級(相關概念)。
見後面內容。

2、如何確定油水界面(方法)。
① 利用岩心、測井及試油資料確定油水界面
② 利用壓力梯度資料確定流體界面
③ 利用壓力資料確定油水界面
④ 利用毛管壓力資料確定油水界面

3、簡述油層有效厚度的條件及下限標準的確定方法?
油層內具有可動油、在現有工藝技術條件下可提供開發;

測試法、含油產狀法、泥漿侵入法 等。

4、試述如何獲取儲量計算中含油麵積數據。
⑴ 應確定油水界面--方法; ⑵ 確定油氣藏類型;

⑶ 應確定油層頂界面構造圖(斷層線)、岩性尖滅線 等;

⑷ 根據油水界面標高及構造圖,獲取含油麵積。

5、圖示說明壓降法獲取天然氣地質儲量及可采儲量。

6、簡述壓降法計算天然氣儲量的適用條件及影響因素。
單位壓降采氣量非常數--

邊水或底水供給、低滲透帶補給、異常高壓、反凝析作用等

測壓和計產不準確; 井身質量不達標。

油氣儲量的分級和分類
一、原地量分類

--總原地資源量
推測原地資源量
未發現原地資源量
潛在原地資源量

預測地質儲量、 控制地質儲量
地質儲量
探明地質儲量

早期劃分的含油氣盆地總資源量:
包括兩部分--根據勘探階段以及對油氣田認識程度:

遠景資源量:推測資源量、潛在資源量

儲量:預測儲量、控制儲量、探明儲量

一、油氣儲量的分級和分類
1、原地量分類

⑴ 總原地資源量--指根據不同勘探階段所提供的地

質、地球物理與分析化驗等資料,經綜合分析,採用針

對性方法估算出的已發現和未發現的儲集體中原始儲藏

的油、氣總量。 ★★

包括:未發現原地資源量 和 地質儲量。

⑵ 未發現原地資源量

--包括:潛在原地資源量 和 推測原地資源量。

⑵ 未發現原地資源量

● 推測原地資源量--主要在區域普查或其它勘探階

段,對有含油氣遠景的盆地、坳陷、凹陷或區帶等推測

的油氣儲集體,根據地質、物探、化探等資料估算的原

地油氣總量。

● 潛在原地資源量--指在對圈閉預探前期,對已發現

的有利圈閉或區塊,根據石油地質條件綜合分析和類比,

採用圈閉法估算的原地油氣總量。

--可作為編制預探中後期部署的依據。

⑶ 地質儲量--指在鑽探發現油、氣後,根據已發現的
油、氣藏(田)的地震、鑽井、測井和測試等資料估算出

的已知油、氣藏(田)中原始儲藏的油氣總量。 ★★
根據勘探、開發對油氣藏的認識程度,分為3級:

預測地質儲量、控制地質儲量、探明地質儲量

● 預測地質儲量--指在圈閉預探階段,預探井獲得了
油、氣流或綜合評價有油、氣層存在時,對有進一步勘探
價值的、可能存在的油氣藏(田),估算得出的、確定性很

低的地質儲量。 ★★ ●估算時,應初步查明構造形
態、儲層情況,預探井獲油氣流或鑽遇油氣層等。

● 控制地質儲量--在圈閉預探階段,預探井獲得工業

油(氣)流後,並經過初步鑽探認為可提供開采後,估

算求得的、確定性較大的地質儲量。 ★★

◆ 估算時,應初步查明構造形態、儲層變化、油氣層

分布、油氣藏類型、流體性質等。

◆ 相對誤差不超過±50%;

◆ 可作評價鑽探,編制中、長期開發規劃的依據。

● 探明地質儲量--指在油氣藏評價階段,經鑽探證實

油、氣藏(田)可提供開采,並能獲得經濟效益後,估

算出的、確定性較大的地質儲量。 ★★

●估算時,應查明油氣藏類型、儲層類型、驅動類型、

流體性質、分布、產能等。

●相對誤差不超過±20%。

●是編制油田開發方案、建設投資決策等的依據。

二、油氣儲量的分級和分類
2、可采量分類

⑴ 可采資源量--指從原地資源量中可采出的油、氣數
量。可分為:推測可采資源量、潛在可采資源量。

⑵ 可采儲量--指從油、氣地質儲量中可采出的油、氣
數量。 ★★
探明技術可采儲量; 探明經濟可采儲量
探明次經濟可采儲量; 控制技術可采儲量

控制經濟可采儲量; 控制次經濟可采儲量
預測技術可采儲量

Ⅳ 油氣地質學就業

我想自己是地質行業里很多人的縮影。
熱愛地質,而又對現狀無可奈何。

從不了解到逐步喜歡上地質,到最終轉行,點滴都寫下來吧。
或許很多人從我的經歷里看到自己。
或許我的一些轉行經歷能給大家一些啟示。

2014年11月,我談了個女朋友,少數民族,基督教。她是嬌生慣養的,父親是某軍工處級幹部,祖輩是第一代航空航天發動機設計師。說到這里,其實大家多少能體會到其中蘊含的一些東西。

她還在讀研,一年的花銷,我估計大約10萬。也就是說,如果我一年連10萬都賺不到的話,我不吃不喝都養不起。我起碼需要年薪15萬,才有可能維持好一個家庭的支出。

從2014年11月到2014年12月,整整兩個月,我都沉浸在壓力山大中。
如何讓愛的人過上好的生活?
我憑什麼能拿到那樣的年薪?

我不再是一個人,而地質只夠讓我一個人活。

我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分析:哪個地質隊好,哪個隊項目負責高,哪個地調院我能進。

結論就是:我不能乾地質。

這個結論,轉行,在以前,我從沒想過。

地質工作的壞處在哪裡?

不利於子女成長。
有的隊一年出差300天,少的也有200多天。孩子長期只有女方帶,根本管不住,缺少父愛。我們單位領導,孩子基本都是大專,難得有個二本級別的。即使自身混的再好,也很容易毀了下一代。
沒有社會權力。
地質隊,幾乎常人一輩子都不需要打交道,你是大隊長也沒用。人與人之間,無非是利益的結合,你對他人毫無利益可言。那麼他人又何必有益於你呢?所有人都有孩子要上學,重點中小學教師值得結交;所有人都要就醫,醫生值得結交;人難免要和工商稅務、警察、政府、法庭等各種打交道,值得結交。所以地質乾的再好,也是缺少被社會各界需求所帶來的社會權力的。
沒有人脈。
地質長期出野外,接觸面窄,缺少社會權力,幾乎無法建立高質量的社會人脈。
生命危險。
懂的都懂,不懂的以後會懂。
健康受損。
首先顏值受風吹雨打,下降非常快;其次到老關節炎各種病都來了。

地質工作的好處:

1、熱愛地質和野外的人享受。
2、約束少,出了野外,你就是愛啥啥了。
3、人際關系簡單,破事少。
4、培養韌性和堅強。

2

Ⅳ 地震相的地質解釋

地震相的地質解釋就是解釋地震相所反映的沉積環境,把地震相轉為沉積相,恢復其古地理面貌,這項工作簡稱為「轉相」。

1.解釋方法

地震相的特點是可以直接引出地質解釋結果,為了提高地震相地質解釋的准確性,應充分利用鑽井和地質資料進行綜合分析。解釋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1)建立沉積模式

可以用地震相單元反射特徵直接推斷沉積相,如席狀外形平行結構的反射特徵,就反映了三角洲平原的沉積環境。也可以從勘探程度高的盆地中,總結已知沉積相和地震反射特徵之間的關系,選出不同沉積相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特徵作為模式,再用這種模式來推斷反射特徵的沉積相。在我國東部陸相斷陷盆地,經過幾年的工作,已經總結出從湖岸到深湖區可以識別洪積錐、沖積扇、河道、扇三角洲、三角洲、生物灘灰岩、淺湖水進砂岩體、水下堤島沉積、濁積扇、鹽膏沉積等十種儲集體系的沉積模式。在反射地震資料的解釋中,應用這些沉積模式,可以對地震相作出較好的地質解釋。

2)進行單井劃相

利用工區鑽井資料來確定不同時間地層單元在該井的沉積相,然後與過井地震剖面對比,來標定地震剖面上的沉積相。

3)利用層速度進行岩性岩相解釋

根據工區鑽井、測井資料取得該井層速度與岩性岩相的對應關系,然後用過井地震剖面上的層速度與井剖面的層速度類比,從而推斷地震資料上反射層位的岩相。

4)做合成記錄

製做理論合成記錄,尋找鑽井地質剖面和反射特徵之間的關系,以確定每個時間地層單元的地質時代及不同反射特徵所反映的岩性。

通過以上幾種方法,相互借鑒,取長補短,綜合分析,可以將地震相平面圖轉換為沉積相平面圖。

圖5-3-8 蘇北鹽城凹陷新生界B6 亞層序沉積環境圖

圖5-3-8就是圖5-3-7 的沉積環境圖。從圖上可知,本區是一個多物源以河流為主的三角洲泛濫平原沉積環境,來自北、東北和西三個方面的水流在凹陷中部匯合後,沿鹽城大斷裂的前緣向東流動。在大斷層下降盤陡崖一側的雜亂反射相的特徵表明,沉積物在加積過程中,砂礫相逐漸變為砂泥相,並連續或斷續消失在泥岩之中,這是水下沖積扇的特有形態和性質。由於重力滑塌作用,下降盤接受由隆起搬運而來的沉積物,所以此處也是物源方向。

2.用地震地層法尋找非構造圈閉

在油氣田勘探中一般先找構造圈閉,後找非構造圈閉。當主要的構造圈閉均被鑽探之後,剩餘的未被發現的油氣資源多儲集在難以尋找的非構造圈閉中。在用地質法來尋找這類圈閉時,除了確定勘探重點地區、進行構造圈閉與非構造圈閉的關系研究之外,很主要的一種方法是進行岩相古地理、古地貌、古構造和地質情況的綜合分析,確定非構造圈閉的位置。具體的做法以小層為對象,分別作砂岩層數圖、砂岩厚度圖和砂岩含量圖,將這些圖與構造圖、古構造圖、古地貌圖、古地質圖重疊在一起進行研究,就會發現不少的地層、岩性圈閉。

用物探方法(主要是反射地震方法)來尋找非構造圈閉現在顯得越來越重要。特別是隨著地震勘探解析度的提高及資料處理技術的發展,與其他方法相比它具有投資少、收效快的特點。在地震偏移剖面上出現的各種地震反射異常體,絕大部分是由沉積現象引起的,是儲集體(如沖積扇、三角洲、濁積扇等)的反映。它們出現在盆地的特定位置上,代表一定的沉積環境。這些地震反射異常體具有自身的地震反射外形、內部結構、地震反射波的物理參數特徵。識別圈定這些地震反射異常體,用探井資料和反射地震資料標定其地質含義是地震地層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在復式油氣區尋找地層岩性圈閉的主要手段。

近年來,在我國各沉積盆地中,應用地震地層方法尋找非構造圈閉已積累了一些經驗,總結了尋找與水下沖積扇、濁流沉積體、河流沉積、不整合面等有關的非構造圈閉的勘探方法,揭示了地層沉積相與地震反射特徵的內在聯系,從而找到了許多地層岩性圈閉油氣藏。

圖5-3-9是我國濟陽坳陷義東地區沖積扇體的偏移時間剖面。在160.2測線的偏移解釋剖面上,可以看出大斷層下降盤下第三系沙河街組地層中以沖積扇砂體作儲集層的復合油氣藏類型,沖積扇表現為無反射或雜亂反射的特徵。

圖5-3-10是濟陽坳陷東營三角洲的98.3測線的地震解釋剖面,剖面上三角洲前積反射結構清楚。這種三角洲的沉積可分為三大部分:前積層下方下超點以下為底積層,它具有連續性好的強反射特徵;斜交反射本身代表前積層段;斜交的前積層上方,頂超點以上的頂積層具有平行弱反射的特徵。

圖5-3-9 濟陽坳陷義東地區沖積扇體

圖5-3-10 濟陽坳陷東營三角洲解釋剖面

3.用地震地層法評價生、儲、蓋條件

從地震相解釋出來的沉積相是評價石油地質生、儲、蓋條件的一項重要資料。

由現代沉積和古代沉積的研究可知,儲集體是在一定的沉積環境中形成的。河道、三角洲、深水溝等都是產生砂岩儲集體的環境。沉積環境不但控制儲集體的走向和形態,而且還控制儲集層的質量。例如,沉積在三角洲前緣的河口沙壩,由於受到充分的沖洗和簸選作用,沙子純凈,物性良好;而河道砂岩則分選較差,含有較多的岩石碎塊和細的基質,其物性不如河口沙壩好。

生油條件包括有機質的豐度、有機質的類型和成熟度三個因素,這三個因素都可以用地震資料來預測。成熟度可用地震資料計算出的時間溫度指數(T.T.I)來衡量;有機質的豐度和類型代表生油層的質量,可用地震資料解釋出的沉積相來預測。因為通過對大量盆地各種沉積相的地球化學研究,已經總結出沉積相和生油層質量的一般關系。例如,山麓相和河流相的沉積,有機質含量低且都為腐殖型;三角洲沉積的水下部分具有較高的有機質含量和腐泥型或混合型的有機質。湖泊,特別是大面積的深水湖相是良好的生油環境。封閉的淺海相,例如海灣沉積,由於生物豐富和保存條件良好,是最有利的生油環境;而開闊的海相,則因受到氧化作用,保存條件不好,因而不利於生油等。

有了沉積相和生、儲、蓋條件對比關系後,再根據本區地震相和沉積相的特點,並結合井下資料和速度-岩性資料,就可預測生、儲、蓋條件。

在對地震資料進行了構造與地震地層解釋之後,就可以對工區的油氣資源作出遠景評價。評價工作是在對區域生油條件、儲集及蓋層條件分析的基礎上,對局部構造進行綜合評價,分析圈閉面積、圈閉幅度、油藏類型、目的層深度、生油條件、儲油條件、蓋層條件等。要分析是否有明顯振幅異常或直接烴類顯示,要分析斷層破壞情況、火山岩活動等情況。繪制相應的構造圖、等厚度圖、構造的發育演化圖、沉積相圖,生、儲和蓋層條件評價圖、生油成熟度等級圖等,並編寫出相應的報告。

Ⅵ 形成油氣藏的六大基本地質要素是什麼

生:生油層,富含有機質且大量轉化為油氣。
儲:儲層,為油氣提供儲存空專間。
蓋:蓋層,覆於生屬油層、儲集層上部,阻止油氣的向上散逸。
圈:圈閉,油氣保存的構造、地層、岩性條件。
運:運移,石油由生成到儲存的有效流動。
保:保存,適合油氣保存的綜合條件。

Ⅶ 開封坳陷油氣勘探歷程

開封坳陷為華北南部地區群北部的一個Ⅱ級構造單元,自西向東包括濟源、中牟、民權、黃口、成武和魚台6個凹陷地。其中黃口凹陷位於豐沛凸起與太康隆起之間,東、西分別以嶧山斷層和曹縣斷層為界。其勘探歷程也可分為4個階段。

1.區域概查階段(1955~1963年)

這一階段主要以原地質礦產部系統的重、磁、電勘查為主,少量淺井主要是了解地層情況

趙重遠等.1992.濟源-黃口地區第三系凹陷形成及演化與油氣資源評價階段總結報告.西北大學地質研究所.。原地質礦產部在濟源、中牟和民權凹陷完成了1:10萬重力、磁力、電法普查和1:20萬航磁測量工作,發現了上述凹陷。其中,在1958~1961年間,在濟源凹陷鑽淺井25口,井深460~1200m,進尺22333.76m。

這個階段的主要成果是發現了黃口凹陷。最初是在1956年的華北平原航磁概查時,發現在魯西南與豫東、皖北的正磁場之間有一個近EW 向負異常帶,懷疑是一個凹陷而未經證實。後來,江蘇省水文隊在1974年在河口地區的鑽井岩心中發現了古近紀的螺、介形蟲和輪藻等化石,才確認了黃口凹陷的存在。1977年,原地質礦產部第五普查大隊通過對魯西南的石油地質研究,認識到黃口凹陷面積大、埋藏深,可能發育生油層,推測為有利遠景區。於是,原地質礦產部第四物探大隊在黃口及豫東地區開展了1:10萬重力面積測量,在豐縣、湯山一帶開展了1:50萬重力面積測量;原石油部也在商丘一帶做了1:20萬重力面積測量。這些區域概查工作一直持續到1981年。

2.石油普查階段(1964~1987年)

該階段主要是進行全面的地震普查、配以少量探井,各個凹陷開展工作的時間及投入的工作量不盡相同。下面主要介紹濟源凹陷和黃口凹陷的情況。

(1)濟源凹陷

從1964年開始,原地質礦產部第四物探大隊、勝利油田地質調查處和河南省石油隊先後在該區開展地震勘探,測線總長1600km。隨後,原石油部物探局第二指揮部於1979年在盆地西部開展了6次覆蓋地震測線共25km,獲得較為滿意的結果,繼而在1980~1985年期間完成地震測線2221km;與此同時,原地質礦產部於1981~1983年間又完成地震測線604km。至此累計地震測線4425km,測網密度1.2km×1.2km和2.5km×3km。

在1971~1977年間,原地質礦產部勘探隊伍還在濟源凹陷鑽了濟基1井、濟2井、濟3井共3口深井,進尺8487.34m,並且在西部的後鄧構造淺層(300~1100m)發現油氣顯示。1983~1985年間,原地質礦產部又在後鄧構造鑽豫深2井,井深4439.6m,終止於上二疊統,在古近系見油顯示;同時,河南油田管理局在中部武德鎮次凸上鑽濟參1井,井深5316.63m,終止於中三疊統,未見到油氣顯示,但發現中生界發育暗色泥岩層,可與西邊西承留地表露頭剖面對比,地化分析結果證實為較差生油岩。

通過這一階段勘探和研究認定:①濟源凹陷西部可能有淺油藏存在;②三疊系和中—下侏羅統具備生油條件;③濟源凹陷有一定含油氣遠景。

(2)黃口凹陷

1979~1980年間,原地質礦產部第四物探大隊首先在黃口凹陷開展了地震區域普查,完成地震測線46條、總長1982.6km,測網密度以4km×8km和8km×10km 為主;原地質礦產部第五普查大隊和第九普查大隊也先後在該區鑽黃1井、黃2 井和黃3 井,總進尺9156.93m,有兩口井鑽穿古近系。隨後,在1982~1986年間,江蘇油田管理局在盆地東部開展地震勘探,共施工地震測線74條、長1984.59km,測網1km×1km和4km×10km 為主;在1986~1987年間,江蘇油田管理局也在盆地東部鑽了豐參1井,井深3945.63m。

通過上述工作,基本上明確了黃口凹陷的構造輪廓、地層組成和古近系石油地質特徵,但就工作程度而言仍處於多工種聯合普查階段。

3.重點勘探階段(1988~1994年)

通過前階段研究成果總結雖對各個凹陷基本地質概況有所了解,但因各凹陷基本地質條件和石油地質特徵差異較大,因此在第三階段首先進行凹陷比較選擇,其次在比較的基礎上選擇有利區帶進行重點勘探。

(1)濟源凹陷

通過前階段研究認為,濟源凹陷後鄧-武德鎮次凸西部的後鄧構造是尋找隱蔽油藏的有利地區。於是,在1988~1989年中原油田鑽淺井4口,井深1127~2200m,總進尺6227.59m,其中鄧2 井在580~700m 井段發現良好的油氣顯示和油層,試油流出原油8.36m3,又鑽了鄧3井和鄧4井,以追蹤鄧2井油層側向延伸情況。結果未發現油氣顯示,初步分析認為後鄧構造面貌和斷裂不清,難以尋找次生淺油藏。於是在1989~1990年對後鄧構造部署三維地震84.7km2,同時委託物探局二處對三維工區以東次凸中部做二維地震409.5km,並在後鄧構造以南的城伯構造鑽鄧5井。鑽鄧5井的目的以探測中生界原生油藏為主,兼顧新生界次生油藏,井深3431.82m,終止於上三疊統,未見任何油氣顯示,但發現了中下侏羅統—上三疊統1400m厚尚未見底的暗色泥岩。這是迄今中生界發現暗色泥岩最厚的井,預示該地中生界具備較好的生油物質基礎。

另外,原地質礦產部華北石油地質局在1988~1989年對後鄧-武德鎮次凸開展了605km2油氣化探普查;中原油田管理局也開展了一定的研究工作,對濟源凹陷的油氣資源、盆地演化與油氣形成條件均提出了初步認識。

(2)黃口凹陷

豐參1井在侏羅-白堊系揭示了900m暗色泥岩段,從而提高了對黃口凹陷評價的級別。盡管當時對該凹陷投入了不少的地震勘探工作量,但從總體上看精度較低、質量較差。於是,從1987年起至1991年,中原油田管理局又追加了3448.04km二維數字地震勘探,查明了凹陷內的中生界由東向西增厚。該局在1989年對凹陷中西部姜馬庄構造鑽了商1井,至3630m進入侏羅-白堊系暗色泥岩段,在3713~3718m泥岩的岩心裂縫中見有瀝青,證明侏羅-白堊系有生油能力,井底深4002.60m。

該階段西北大學與中原油田管理局合作,對濟源-黃口凹陷的岩相

盧煥勇,陳景維,楊治林等.1991.濟源-黃口地區岩相研究報告.西北大學地質研究所.、盆地構造特徵及演化(王定一等,1991)和油氣資源及勘探目標

趙重遠等.1992.濟源-黃口地區第三系凹陷形成與演化與油氣資源評價階段總結報告.西北大學地質研究所.開展系統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

4.深化認識、擇優探索階段(1995年至今)

自1995年以來,開封坳陷的勘探工作進入深入認識、擇優探索階段。除了開展3次資源評價研究之外,主要是收集、整理和分析前人鑽井資料和各類分析化驗數據,重新解釋二維地震剖面,重新認識盆地構造和油氣地質特徵,沒有投入新的地球物理和鑽井工作量。迄今為止,開封坳陷共鑽石油探井61口,主要勘探目的層是新生界,其中鑽達古生界的探井4口,鑽穿上古生界探井僅1口。這些探井主要分布在濟源凹陷(37口)和中牟凹陷(14口),其中有15口井於中新生界見油氣顯示。

通過總結,中原油田分公司地質研究院認為:①該區新生界資源潛力較小,規模不大,中生界成藏條件復雜,勘探難度大,需進一步評價;②古生界天然氣是該區資源潛力最大的領域,具備二次生烴、晚期成藏、多套儲蓋組合的復合油氣藏形成條件,有望取得突破;③黃口凹陷為上古生界天然氣有利勘探區,其次為黃口凹陷南坡古近系

中原油田內部資料.1993,1994.。與此同時,其他研究單位也分別在中生代沉積體系演化(吳富強等,1997;曾玉風等,1998;胡斌等,2004)、盆地構造演化和油氣勘探方向(陳傳詩等,1995;張功成,1997;徐漢林等,2003a、b)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Ⅷ 石油地質學的目錄

緒論
第1節石油地質學的任務
第2節石油地質學的內容
第3節我國油氣勘探簡史
第4節世界油氣勘探簡史
第5節油氣地質勘探動向
第一篇現代油氣成因理論及儲蓋要素
第一章石油、天然氣、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質
第1節石油瀝青類概述
一、石油瀝青類與可燃有機礦產
二、可燃有機礦產的元素組成
三、可燃有機礦產分類
第2節石油的成分和性質
一、石油的化學成分
二、石油的物理性質
第3節天然氣的成分和性質
一、天然氣的化學成分
二、天然氣的物理性質
第4節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質
一、油田水的概念及來源
. 二、油田水的礦化度及化學組成
三、油田水的類型
第5節重質油的成分和性質
一、重質油的概念
二、重質油的成分和性質
第6節固體瀝青的成分和性質
第7節石油瀝青類中的碳、氫、硫、氧、氮同位素
一、碳同位素
二、氫同位素
三、硫同位素
四、氧同位素
五、氮同位素
思考題
第二章現代油氣成因理論
第1節油氣成因理論發展概況
第2節生成油氣的物質基礎
一、生油氣母質及其化學組成
二、乾酪根
第3節油氣生成的地質環境與物理化學條件
一、油氣生成的地質環境
二、物理化學條件
第4節有機質演化與成烴模式
一、有機質向油氣轉化的階段及一般模式
二、現代油氣成因理論新進展
第5節天然氣的成因類型及特徵
一、天然氣的成因類型
二、生物化學氣形成特點
三、油型氣形成特點
四、煤型氣形成特點
五、無機成因氣概述
六、不同成因類型天然氣的識別
第6節生油層研究與油源對比
一、生油層研究
二、油源對比
思考題
第三章儲集層和蓋層
第1節岩石的孔隙性和滲透性
一、孔隙性
二、滲透性
三、孔隙結構
四、孔隙度與滲透率的關系
第2節碎屑岩儲集層
一、碎屑岩儲集層的孔隙類型及儲集物性的影響因素
二、碎屑岩儲集體類型及其沉積環境
三、砂岩次生孔隙
第3節碳酸鹽岩儲集層
一、碳酸鹽岩原生孔隙的形成與分布
二、碳酸鹽岩溶蝕孔隙的形成與分布
三、碳酸鹽岩的裂縫
第4節其他岩類儲集層
一、火山岩儲集層
二、結晶岩儲集層
三、泥質岩儲集層
第5節蓋層的類型及其封蓋機制
第二篇油氣成藏原理
第三篇油氣分布及資源評價
參考文獻

Ⅸ 石油地質主要是學石油還是地質

石油地質學是研究石油和天然氣在地殼中生成、運移和聚集規律的學科。石油地質學主要研究石油及其伴生物天然氣、固體瀝青的化學組成、物理性質和分類;石油成因與生油岩標志;儲集層、蓋層及生儲蓋組合;油氣運移,包括油氣初次運移和油氣二次運移;圈閉和油氣藏類型;油氣藏的形成和保存條件。油氣藏的形成過程就是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油氣從分散到集中的轉化過程。能否有豐富的油氣聚集,並且被保存下來,主要取決於是否具備生油層、儲集層、蓋層、運移、圈閉和保存6項條件。石油地質學就是圍繞生儲蓋圈運保這六個字系統展開的。
油藏地質學,全稱是油氣藏開發地質學,類似的科目是油氣田地下地質學。它是石油地質學的進一步深入和細化。它分為油氣藏理論基礎(主要講解圈閉類型和油氣藏的形成,主要是對石油地質學的回顧,只講解石油地質學的一部分內容)、鑽井地質基礎(鑽井的地質設計、地質錄井方法)、開發地質基礎(油藏精細描述,包括地層精細對比,沉積微相劃分、構造研究、油藏評價、儲量計算、剩餘油分布等等。)
簡單概括就是,石油地質學是學習純勘探知識,勘探范圍大到整個含油氣盆地,小到油氣藏,目的是找到油氣田(藏)(或油氣有利勘探區塊)。油藏地質學是勘探和開發的過渡銜接學科,研究范圍只局限於某個油氣藏,其目的在於更精細的研究已經找到的油氣藏,制定布井開發方案、在鑽井、生產過程中應用地質知識指導生產進行。

Ⅹ 測井地質解釋研究的內容

研究測井地質學原理及其在油、氣等能源勘探與開發中的應用。第一部分為油、氣版儲層的基礎權地質研究。包括地層層序劃分和標定、油儲精細地質構造研究(區域局部構造斷層研究)、裂縫性儲集帶定量研究、構造地應力分析(確定裂縫油儲發育分布規律、裂縫發育控制因素、形成機理等);測井地質解釋的沉積學研究,包括測井相分析、沉積岩層理構造研究、沉積相的標定、沉積微相的分析、欠壓實泥岩研究、沉積岩粘土礦物研究,等等。第二部分為石油地質問題研究。利用測井信息解釋油、氣、水層,確定含油岩系的孔隙度、含油飽和度是當今各油田採用的解決石油地質問題的常規手段;除此以外,利用測井信息研究生油層、蓋層及油氣的生、儲、蓋組合形式。第三部分是測井地質學的油田工程地質研究。在油氣勘探和開發的生產實踐中,綜合各種測井信息,應用於地震解釋設計、鑽井設計、油井壓裂、試油過程中的鑽井液配製、套管的損傷和變形、油層保護等工程地質的研究,是測井地質研究的又一新領域。綜合測井信息還可以應用於大地應力場的研究、岩石學性質及可鑽性的研究,三次採油中剩餘油飽和度及剩餘油分布的研究,這些都屬於測井地質學所要研究的對象和內容。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