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殼中的地質作用有哪些
『壹』 該地地下洞穴形成的地質作用最有可能是()A.地殼張裂作用B.地層沉陷作用C.流水溶蝕作用D.風力侵
A.地殼張裂形成圖中的斷層構造,圖中的洞穴在沉積岩石灰岩附近形成的,石灰岩是可溶性岩石,經過流水的溶蝕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故不符合題意;
B.地層沉陷使得圖中的褶皺下降,砂岩在表面沉積,圖中的洞穴在沉積岩石灰岩附近形成的,石灰岩是可溶性岩石,經過流水的溶蝕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故不符合題意;
C.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圖中的洞穴在沉積岩石灰岩附近形成的,石灰岩是可溶性岩石,經過流水的溶蝕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故正確;
D.風力侵蝕作用形成風蝕蘑菇和風蝕窪地,圖中的洞穴在沉積岩石灰岩附近形成的,石灰岩是可溶性岩石,經過流水的溶蝕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貳』 地質作用的分類
前以述及,根據能量不同,地質作用分為外力地質作用和內力地質作用兩大類,每大類又根據地質作用的性質、方式和結果的不同,將外力地質作用分為風化作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和成岩作用等5類。將內力地質作用分為地殼運動、岩漿作用、地震作用和變質作用4種(圖1-10)。
圖1-10 地質作用分類圖
1.外力地質作用
外力地質作用一般是按照風化作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和成岩作用的順序進行的。
(1)風化作用 岩石在原地因氣溫變化、大氣、水、生物等的共同作用下基本在原地逐步分解、破壞的過程。
(2)剝蝕作用 是風、冰川、地面流水、地下水、海洋和湖泊水等地質營力使岩石破壞並脫離原地的過程。可分為機械侵蝕、化學溶蝕及生物剝蝕作用3種。
(3)搬運作用 風化剝蝕的產物,被運動著的介質(水、大氣、冰川等)搬離的過程。有機械搬運、化學搬運、生物搬運3種。
(4)沉積作用 被搬運的物質,由於搬運動力和介質條件的變化而沉澱或堆積的過程。分為機械沉積、化學沉積和生物沉積3種。
(5)成岩作用 鬆散的沉積物被壓實、固結而形成岩石的過程。主要類型有壓固作用、膠結作用、重結晶作用、交代作用、氧化還原作用和壓溶作用等。沉積物經成岩作用,形成具成層構造的岩石--沉積岩。
2.內力地質作用
內力地質作用是促使地球,特別是岩石圈演化和發展的主要原因。
(1)地殼運動 也稱構造運動。主要是岩石圈的機械運動,如大陸板塊的漂移、海底擴張、區域性沉降和上隆、岩層褶皺和斷裂等。地殼運動的表現為升降運動和水平運動兩種方式,其產物為各種地質構造。
(2)岩漿作用 岩漿的形成、運移直至冷凝固結成岩的過程。所形成的岩石稱岩漿岩。地表以下冷凝成岩者稱侵入岩,噴出地表冷凝成岩者稱火山岩。
(3)地震作用 地震是地球內部積蓄的能量造成岩石圈破裂而突然釋放引起的一種現象,是由於地震波的傳播引起地面快速顫動的作用。
(4)變質作用 岩石圈內原有岩石在溫度、壓力和化學活動性流體等因素影響下,使原岩基本保持固態狀態下發生結構、構造及物質成分的變化,從而轉變成新岩石的過程。由變質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稱變質岩。
3.內力地質作用與外力地質作用的關系
內力地質作用與外力地質作用是互相區別又互相聯系的。內力地質作用主要在地下深處進行,例如,它使岩石圈發生變形,使岩石發生褶皺和斷裂,甚至導致地震,使岩石重熔或岩漿上侵,形成岩漿岩和變質岩,但也常常波及地表,造成岩石圈分裂、融合、變位、漂移,形成海洋盆地和大陸高山及區域性地面起伏等,控制著地球表面形態的基本輪廓。外力地質作用主要在地表或靠近地表進行,總的趨勢是降低地面起伏即「削高填低」,同時塑造局部地表形態。內力地質作用越強烈、地面隆升越厲害的山脈地區,往往也是外力地質作用發育、剝蝕作用盛行的地區。由於外力地質作用均有重力能的參與,所以外地質營力的變化也可促進內力地質作用的發生,例如,一個長期持續下陷(內力地質作用為主)的低窪地帶,在外力地質作用下將長期持續地沉積,其下部的岩石在上部重力能的作用下,有利於在地下深處環境中發生區域變質作用、混合岩化作用,甚至被熔融成岩漿;再如,大陸冰川的融化(卸載作用)可導致地殼上升運動的發生。
內力地質作用與外力地質作用往往是同時產生,相互相成,互相影響。例如,風化作用一方面對岩石和礦物進行破壞和分解,同時又產生了新礦物。但是在一定地點和一定時間條件下,內、外力地質作用中的一種可佔主導地位。在現代火山噴發區,顯然火山作用是最重要的作用,在沙漠地區,風的吹蝕作用和機械搬運、機械沉積作用必然進行得十分強烈。
由於內、外地質作用的相互影響,還會引用組成地殼的岩石類型相互轉化。例如高溫、高壓條件下形成的岩漿岩、變質岩,一旦因地殼運動和剝蝕的結果暴露在地表,為了達到適應地表常溫、常壓下的新環境,就會發生風化並經剝蝕、沉積轉化為沉積岩。而沉積岩因受上覆岩層施加的重壓或受地殼運動等的影響,從而沉入地殼深處,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發生變質,轉化為變質岩,甚至可以發生重熔作用又轉變為岩漿而形成岩漿岩。
由此可見,內、外力地質作用是一對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正是這對矛盾的發展,推動著岩石圈的演化和發展,使地表形態和地質體的物理化學性質不斷地發生變化。
小結
地球大約形成於46億年前,其表面形態復雜,大約可分為大陸和海洋兩大部分。地球具有各種物理特性,如重力、質量、密度、磁性、溫度等。這些物理特徵在地球內部是變化的。根據地球物理特徵,結合地質學、地球物理學等研究成果的綜合分析,可將地球內部進一步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各圈層具有各自獨特的物理特徵。地殼位於岩石圈的上部,是固體地球最外面的圈層。地殼的是由各種岩石、礦物和元素組成的。地球有著具大的能量,這些能量使得地球無時無刻不在運動和變化著,運動和變化的過程稱為地質作用。地質作用分為外力地質作用和內力地質作用兩大類。外力作用分為風化、剝蝕、搬運、沉積和成岩5類;內力作用分為地殼運動、地震作用、岩漿作用和變質作用4種。它們之間既有區別,又相互聯系。
復習思考題
1.名詞解釋:
重力異常、地磁異常、磁偏角、地溫梯度、克拉克值、地殼與岩石圈、礦物與岩石、地質作用。
2.地球有哪些主要物理性質?它們在地球中有何變化規律?
3.地球內部圈層如何劃分,其主要依據是什麼?
4.地殼有哪些特徵?洋殼與陸殼主要有何不同?
5.什麼是地質作用?它有哪些基本類型?各類型對地球改造有哪些特徵?
『叄』 地殼運動是地質作用的一種表現形式嗎
地殼運動是地自質作用的一種表現形式。
地質作用,是指由於受到某種能量(外力、內力)的作用,從而引起地殼組成物質、地殼構造、地表形態等不斷的變化和形成的作用。地質作用按照能量來源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內力作用的表現形式包括:地殼運動、岩漿活動和變質作用。
外力作用的表現形式包括: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岩作用。
地質作用的兩種類型比較
『肆』 地球發展史中有那些地質作用
根據產生地質作用的能源及作用發生的部位 ,地質作用分為內力地質作用和外內力地質作容用兩類。
內力地質作用是因地球內部能產生的地質作用,這類地質作用主要發生在地下深處,有的可波及到地表。它使岩石圈發生變形、變位,或發生變質,或發生物質重熔,以至形成新岩石。外力地質作用是因地球外部能產生的,它主要發生在地表或地表附近 。外力地質作用幾乎都有重力能參與。外力地質作用使地表形態和地殼岩石組成發生變化。根據地質營力,內力地質作用又可分成構造運動、地震作用、岩漿作用和變質作用 。外力地質作用又可分成河流的地質作用、地下水的地質作用、冰川的地質作用、湖泊和沼澤的地質作用、風的地質作用和海洋的地質作用等。外力地質作用按照其發生的序列還可分成風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和硬結成岩作用。
『伍』 地質作用中內力作用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等
『陸』 什麼是地質構造有哪幾種類型 各有什麼特徵
地質構造是指在地球的內、外應力作用下,岩層或岩體發生變形或位移而遺留下來的形態。
地質構造有褶皺、節理、斷層三種基本類型。
褶皺的特徵:分為背斜和向斜。
1.背斜:岩層向上彎曲、中心部位岩層較老,兩側岩層依次變新。
2.向斜:岩層向下彎曲、中心部位岩層較新,兩側岩層依次變老。
節理的特徵:自地表向下隨深度加大,節理的密度逐漸降低。
斷層的特徵:具有顯著位移的斷裂.斷層在地殼中廣泛發育,但其分布不均勻。
『柒』 闡述地球的圈層系統及其與內,外地質作用之間的關系
地球分為內外兩層結構,內部結構包括地殼地幔地核,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捌』 地殼中區域大規模流體運移現象及其地質作用
在過去的十多年裡,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地殼中存在著大規模流體運移的地質現象,在流體力學上,這種大規模流體運移與地殼的構造演化相耦合(Oliver,1986;Bethke,et al.,1990)。Hubbert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致力於地下水流理論的研究,他的一系列關於地下水流理論、石油圈閉流體力學和構造變形中流體作用的研究是地球科學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Fyfe等在70年代末(Fyfe,et al.,1978)首先注意到地殼中的大規模流體運移與成礦作用的關系。80年代以來,地殼中的大規模流體運移與成岩成礦的關系開始受到重視,並有一系列新發現和新設想。如Fyfe等提出大量流體來自造山帶的過程,並討論了流體運移產生的許多重要結果;Kola超深鑽發現深部地殼中存在大量流體(馬東升,1997)。除此之外,涉及地殼中大規模流體運移以及水-岩反應的例子還包括地形演化、沉積物的成岩作用、蒸發岩的形成、石油的運移和圈閉、超壓現象、盆地熱流、地熱體系的流體動力學、構造變形和地震活動以及區域變質作用等(Garven,1995)。本節簡要闡述地殼中區域大規模流體活動的幾種地質依據。
一、密西西比河谷型礦床
最早認識到地殼中大規模流體運移現象,是從研究密西西比河谷型礦床開始的。密西西比河谷型Pb-Zn礦床成礦溫度低,礦體規模較大,皆產生於沉積盆地邊緣的淺部沉積岩中,其儲量佔世界上Pb、Zn總儲量的很大部分(Sverjensky,1986)。礦物流體包裹體研究表明,這類礦床是由高鹽度的地下水沉澱而形成。在化學成分和同位素組成上這些高鹽度的地下水具有沉積盆地深部熱鹵水的特徵。一些地區流體包裹體中石油(烴有機質)的存在也表明成礦流體來源於盆地深部地層。
在Arkoma盆地陸中區北部,成礦流體的區域大規模運移得到了證實。眾多證據表明礦區內所有礦床的成礦流體來源於同一熱液體系,該熱液體系來自於礦區南部的Arkoma盆地和該盆地南部的Ouachita山脈。晚古生代Ouachita造山運動時期,區域流體從Ouachita山區向北運移並穿過Arkoma盆地,於該盆地陸中區北部成礦(Leach,et al.,1986)。均一化溫度和流體包裹體研究表明,圍岩中的弱礦化與大區域的礦床特徵相同,包裹體中的K+/Na+值由Ouachita山脈向北呈線性增長。成礦溫度及後生白雲岩中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組成也具有類似特徵。Leach 和Rowan(1986)認為沿阿巴拉契亞造山帶分布的所有礦床都與來自於該造山帶的流體有關,是流體大規模運移成礦的結果。
二、熱異常
北美大陸內部Pb-Zn礦流體包裹體研究表明,礦床形成溫度為75℃~150℃,這一溫度高於埋藏較淺的賦礦圍岩的溫度(Sverjensky,1986)。高的成礦溫度很可能反映了成礦流體將熱量運移到該區或者是礦區附近存在一隱伏岩體。北美陸中區礦床成礦溫度的這一特徵反映了一個熱異常,該熱異常現象跨躍整個地區,並非限於礦區附近。Coveney等(1987)指出穿過北美陸中區遠離已知礦體的弱礦化,其溫度在主要礦區平均成礦溫度范圍之內。
Arkoma盆地內部的有機質沉積和陸中區的礦物學證據也表明該區存在異常熱史。區域上從西到東熱成熟度增高。盆地南部的沉積物深埋在年輕的沉積物和推覆板塊之下,其成熟度較北部地區適當埋深的沉積物的成熟度低。Hathon和Houseknecht(1987)將這一異常現象歸因於熱向東重新分布,並隨流體運移至淺部地層的結果。脈及夾矸中結晶較好的高嶺石和地開石也反映了熱液流體的區域活動特徵(Bethke,et al.,1990)。
三、鉀質交代作用
北美大陸晚古生代的沉積廣泛被自生長石和粘土礦物所交代,地層中富含大量的鉀元素。比如,在阿巴拉契亞中部和南部的Valley和Ridge Province 的碳酸鹽地層中含有25%的鉀長石(Buyce,et al.,1975),其前陸區的頁岩中富含鉀伊利石(Elliot,et al.,1987)。在密西西比河谷地區,奧陶系中火山灰蝕變為鉀長石和鉀蒙脫石(Bethke,et al.,1990)。Wisconsin和Illinois的寒武紀和奧陶紀地層中長石次生加大極普遍。
上述地層中鉀富集的成因一直未得到合理解釋。近年來的研究表明(Bethke,et al.,1990),這些礦物是沉積物被埋藏後,大規模流體運移蝕變的產物。Hay等(1988)發現密西西比河谷地區長石和粘土礦物的同位素組成與熱鹵水成因礦物的同位素組成一致。在阿巴拉契亞的碳酸鹽岩中,質量平衡也需要外部主岩層提供鉀元素(Hearn,et al.,1987)。此外,阿巴拉契亞前陸區的Pb-Zn礦與長石次生加大間存在如下密切關系:礦區附近鉀長石異常富集,形成鉀長石的流體是來自於密西西比河谷型礦床的典型成礦流體。
四、後生白雲岩膠結及白雲岩化
後生白雲岩膠結及白雲岩化在密西西比河谷礦區和北美大陸內部普遍存在。膠結物是典型的亮晶充填物,這些白雲岩膠結物是高鹽度大規模運移流體沉澱所形成(Bethke,et al.,1990)。白雲岩化是岩石遭受高鹽度熱鹵水蝕變的結果。例如,密西西比河谷型礦床的碳酸鹽岩主岩廣泛蝕變為白雲岩。在Viburnum Trend地區,白雲岩以礦床中的脈石礦物和礦區外圍未礦化岩石中的空隙充填膠結物形式存在。膠結物與硫化物呈指狀穿插關系,說明白雲岩膠結物與礦床同時形成(Bethke,et al.,1990),其結構和同位素組成表明白雲岩與沉積鹵水有成因上的聯系。
五、石油運移
過去勘探地質學家在找油過程中,僅限於生油岩層的10km范圍內,他們認為生油岩層與儲油層橫向上不超過10km。這一經驗法則在北美內陸地區找油過程中顯得無能為力,因為該地區生油岩層距現今的產油層達幾十到幾百公里。石油形成時,曾經過大規模的運移。這一現象在北美內陸盆地中及其普遍。例如,Demaison(1977)在研究Alberta Tar Sands油田時指出,在Willison和Denver盆地中,石油運移距離達150km。內陸盆地中石油的長距離大規模運移反映了古地下水運移的特徵(Bethke,et al.,1990)。
地殼中大規模流體運移現象不僅受到國際學者的關注,而且近年來,也引起國內部分學者的重視。如馬東升教授在研究江南金礦時,發現在無岩漿活動或活動極弱的中低溫成礦帶內,存在大范圍地層金虧損與金礦床伴生,即「貧化—富集地球化學共軛」現象,其虧損面積可達上千平方公里,垂深達幾千米,並認為是大規模流體運移使得地層中的金產生活化再分布的結果(馬東升等,1991b)。本課題研究結果也表明,湘中錫礦山銻礦的形成與區域上的古流體有關,是區域古流體大規模(長距離、大通量)運移成礦的結果。
『玖』 什麼是地質作用
地質作用,抄是指由於受到某種能量(外力、內力)的作用,從而引起地殼組成物質、地殼構造、地表形態等不斷的變化和形成的作用。
由自然動力引起使地殼組成物質,地殼構造,地表形態等不斷的變化和形成的作用,通稱地質作用。地質學界把自然界引起這些變化的各種作用稱為地質作用。地質作用主要分為構造運動、岩漿活動、地震作用、變質作用、風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和固結成岩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