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質現象有哪些
㈠ 什麼是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英語: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岩石(大多為石灰岩)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岩溶地貌。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沖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
喀斯特(Karst)一詞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碳酸鹽岩高原的名稱,當地稱謂,意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發軔於該地而得名。我國雲貴高原、湖南南部郴州等地區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區。
我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區域較廣,如廣西、雲南等地。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徵體現在溶洞、天坑等地理現象。
(1)岩溶地質現象有哪些擴展閱讀: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條件:
1、岩石透水性
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們是流動水下滲的主要渠道。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強,岩溶作用越顯著。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強烈,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發育越完整,並且形成一個不斷擴大的循環網。
2、流水的溶蝕作用
水的溶蝕能力來源於二氧化碳(CO2)與水結合形成的碳酸(H2CO3)二氧化碳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功臣,水中的二氧化碳主要來自大氣流動、有機物在水中的腐蝕和礦物風化。
3、流水的流動作用
流動的水溶蝕性更強烈一些,這是為什麼?因為水中的二氧化碳需要得到及時的補充,水的溶蝕作用才能順利進行,水的溶蝕能力才得以鞏固加強。同時,流動的水帶動河底砂礫對岩石進行機械侵蝕,這樣更有利於岩溶作用的深入。
4、氣候影響
比如我國西南地區氣候濕潤,降水量大,地表徑流相對穩定,流水下滲作用連續,並且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補充。因此岩溶作用得以延續進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喀斯特地貌
㈡ 其他負面效應與地質災害
由上述可知,北方岩溶水資源的質和量,在近30年的時期內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所體現的實質是岩溶泉域水資源循環過程中的補、排關系的長期失衡和環境質量的整體下降,同時這種變化也帶來了一系列負面效應與地質災害。
一、影響供水功能
由於區域水位下降和地下水污染使原有水井吊泵、報廢,影響了正常供水。水位下降造成水井吊泵報廢的實例有:
拉僧廟泉域岩溶水系統內棋盤井一帶3眼井報廢。
徐州市七里河岩溶供水水源地,總供水量35萬m3/d,2001年5月,水源地中53口水井中發現了四氯化碳,污染面積達17.5km2(韓寶平等,2004)目前該水源地已不能供水。賈汪區自來水公司由於岩溶水嚴重超采,水位埋深從2~3m降至最深100m以下,導致該水源報廢(王光亞,2000)。
汾渭地塹兩側多數泉水主要出露在山前,高程相對較高,成為各盆地農田灌溉水源,泉水流量衰減與斷流無疑會影響到農業灌溉。如山西洪山泉20世紀80年代前是8萬畝良田的灌溉水源,泉水斷流後,洪山灌區已失去灌溉功能。
河南焦作九里山泉域內平廣廠、工學院和崗庄水源地的深井,由於Cl-含量的嚴重超標而無法飲用(潘國營,2000;楊濤,2008)。
在娘子關泉域的平定張庄、鎖簧和南坪一帶,由於灰岩裸露區工業企業的廢渣、廢液和南川河污水的入滲,造成了岩溶地下水嚴重污染(地下水類型均為Ⅴ類水),早期在這些地區的飲用水水井也無法利用。同樣著名的小河斜井由於水位下降,不得不在井底打孔取水。比較嚴重的是2011年5月期間,陽泉市郊區楊家莊一帶有4個村的水井突然抽不出水而引起恐慌。
郭庄泉域汾陽北部岩溶含水層呈單斜構造,隨著南部區域水位下降(表5-2),形成北部岩溶水疏干帶,相子垣供水井10年前已吊泵無法提取水源,該區區域水位大幅度下降已嚴重威脅到汾酒集團石門溝水源地的正常供水。與此條件類似的三姑泉域東部晉城市澤州區大興善獲、嶺上一帶,天橋泉域東部補給區神池縣大黑庄一帶,飽水帶厚度僅數十米,在區域水位持續下降條件下(圖5-16),同樣面臨含水層被疏干、水井吊泵的潛在威脅。
二、旅遊價值降低、生態功能喪失
北方很多岩溶泉以泉而成為風景旅遊點,以鮮活的靈性、山青水秀的優雅景緻,成為很多祠廟勝地。然而這些千百年來撫育中華兒女、承載古老文明的大泉在短短幾十年的時段內接踵消亡,令人觸目驚心。
山東濟南四大泉群,賦予了濟南市「千泉之城」的美譽,以「家家有泉、戶戶垂楊」的雅韻景緻蜚聲中外,然而在1972年趵突泉首次出現了斷流後的30年中幾乎年年斷流,其中1999年3月2日至2001年9月17日,斷流長達926天。
山西晉祠泉與我國古老文明一樣,有數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眾多「魚沼飛梁」的極致古跡,春秋唐伯渠是我國最早引泉灌溉的工程之一,《水經注晉水》篇中對晉祠泉就有「懸翁之山,晉水出焉」的記載。而最令人神往的是晉泉、水磨、荷花、稻田構成的水鄉風光,李白留有「晉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寫翠蛾」詩篇;宋代文學家范仲淹和歐陽修也灑墨於晉祠「皆如晉祠下,生民無旱年」和「晉水今入並州里,稻花漠漠澆平田」的美妙絕句。然而流淌了千年的晉祠泉到1994年4月徹底斷流,出自《詩經·魯頌》的「難老泉」最後還是「終老歸天」。
與晉祠同為太原姐妹泉的蘭村泉群的裂石寒泉,留有宋徽宗瘦金體御書「靈泉」,古人賦詩曰「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該泉在1986年後斷流。
河南輝縣百泉,因百泉湖而得命,它遠溯於三皇時期,盛名於殷商時代。《荀子·儒效》中有「武王之誅紂也……朝食於戚,暮宿於百泉」記載《水經注》中載「白麓東,清水所出也」。歷經勞動人民的整修、改造,修建大大小小、各種類型的古建築達90多處,使百泉景區成為中原地區著名的古典園林,與美麗的自然山水一起被人譽為中州頤和園、北國小西湖。1979年以來百泉一直處於間歇性斷流狀態,至2006年不再復出。
娘子關泉群中水簾洞泉,古詩有「風頭形勢接綿山,為看懸泉數往返。石乳下通滄海地,浪花高疊翠峰間」的描繪,到20世紀80年代末「飛泉中泄九關開,朔令偏崔萬壑開」的雄關霸氣也隨水簾洞泉的斷流煙消雲散。
內蒙古烏海拉僧廟泉,這顆鑲嵌在西北荒原中的明珠,吸引著遠游的僧道膜拜,到1984年斷流。
邢台百泉,猶如佩戴在邢台的珍珠項鏈,裝點著這座千年古城的華貴。2006年9月,乾涸了20多年的狗頭泉命懸一線,在即將被填埋的剎那,奇跡般的復涌,渴望這生命的延續。
北京玉泉山泉,曾被乾隆皇帝命名為「天下第一泉」,於1974年成為最早斷流的北方岩溶大泉。
山西洪山泉,依泉水出流的源神池建有源神廟,廟內碑文、壁畫記載了大禹治水、宋潞公興渠、明清時水利法規、嘉慶年治污、三月三廟會等生動的水文化典故,彰顯了我們的先民對泉水的依存與關注。隨著泉水流量減少、斷流,源神池中雜草叢生,沒有了泉水的噴涌聲,昔日的生氣盪然無存。
三、引發地質災害
區域持續下降水位下降變動引發岩溶塌陷。經調查統計,共記錄中國北方岩溶塌陷114處,塌陷坑總計5879個(表5-9)。其中現代岩溶塌陷72處,塌陷坑1583個,古岩溶塌陷(陷落柱)共有42處,塌陷坑有4296個。現代岩溶塌陷中以水源地抽水塌陷較為強烈,共計59處,1243個坑,占現代塌陷總數的78.52%。
表5-9 中國北方岩溶塌陷統計表
北方現代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東部的3個地區,分別是:①燕山山前平原盆地岩溶塌陷帶,包括唐山市、開灤礦區、秦皇島柳江盆地直到錦西等塌陷區;②遼魯徐淮丘陵盆地平原岩溶塌陷帶,包括淮南、淮北、徐州、棗庄、臨沂、泰安、濟南、萊蕪、肥城、淄博等塌陷區;③遼東半島塌陷帶,包括遼陽、本溪、鞍山、海城、復州及金縣塌陷區。
同時由於山區岩溶含水層疏干,向平原含水層補給量減少,在山西太原、河北保定一帶促進了地裂發生。山東棗庄市嶧城區榴園鎮和吳林辦事處一帶,自1986年以來發生地裂縫以來,開裂坍塌房屋13000餘間,其原因與岩溶地下水位下降變動有關。淄博大武火車站一帶,由於岩溶地下水超采而導致地面開裂。
四、岩溶水系統間的資源襲奪
區域岩溶水位下降過程中,造成泉域間與地下水分水嶺邊界的移動,導致岩溶地下水系統間發生匯水面積和資源量的襲奪。太行山西側從北向南分布的娘子關泉域、辛安村泉域和三姑泉域間邊界均為可移動的地下水分水嶺邊界,在區域岩溶地下水位下降的同時,地下水分水嶺邊界也隨之進行移動調整。由於辛安泉域岩溶地下水最低排泄基準(615m)高出北部娘子關泉域(360m)和南部三姑泉域(342m)200m以上(圖5-28),因此在經過20餘年水位調整後,辛安泉域的南北邊界都向內部壓縮了20km以上。
圖5-28 岩溶水系統資源襲奪示意圖
五、進一步加劇岩溶地下水的污染
在相對固定的泉域結構構造內,泉水的水化學組分含量與泉域地下水流場密切相關。理論上,地下水水化學垂向分布規律一般是溶解性總固體隨著深度增加而加大。一些地區不同深度的水化學分析結果也可以說明這一點(表5-10)。由此對岩溶地下水水位下降前後泉水水量來源的構成採用解析法進行分析,可以得出區域水位下降後也會造成岩溶地下水污染的結論。其原因是相對於一定的泉口標高,泉域內地下水位降低、水力坡度減小,一方面使地下水循環速度減慢加長水岩作用的時間,另一方面它會使泉水流量中來源於深部弱循環的「高濃度」的水在泉水流量中的比例相對增加(圖5-29),從而引起泉水中各種化學組分含量濃度的升高。這種由於區域岩溶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岩溶地下水的污染現象,可稱之為「開采性污染」。
表5-10 岩溶地下水溶解性總固體與深度對比表
圖5-29 地下水位下降前後泉水流量中源於深部與淺部水量的比例對比示意圖
六、海水入侵
在旅大區由於岩溶水過度開采,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海水入侵,當時面積僅4.2km2,1981年增加到178.5km2,1986年達到288.6km2,到21世紀初入侵面積達486km2,入侵距離8.6km。與此同時,地下水中氯離子平均含量為593mg/L,最高達7900mg/L,大魏家供水水源由於海水入侵,供水能力遭到嚴重影響。與岩溶水不合理開采相關的問題還有岩溶塌陷,在大魏家、復州灣岩溶水集中開采區相繼發生了較為嚴重的岩溶塌陷。
此外,岩溶水質、量變化也帶來了諸如泉水生態功能的喪失或下降、泉域岩溶含水層調蓄功能降低等一系列岩溶水環境問題。
歸納出不同區岩溶水環境問題如表5-11所示。
表5-11 北方主要岩溶水環境問題分區統計表
如上所述,北方岩溶水環境問題同時表現在水量、水質及其對生態及地質環境的影響的各方面,發展趨勢不減,給當地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直接威脅到國民經濟建設和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對用水安全提出了嚴峻挑戰。
㈢ 與地下水有關的環境地質現象資料搜集與整理
2.1.11.1 目的
通過對新中國建立60年來環境地質調查成果的整理分析,布置本次補充調查內容與范圍,為全國環境地質綜合評價提供基本素材。
2.1.11.2 基本原則
(1)1955年以來的相關調查資料。
(2)主要搜集與地下水有關部門的各類環境地質問題,按類分別整理。
2.1.11.3 內容
2.1.11.3.1 岩溶塌陷
(1)岩溶塌陷統一編號。
(2)岩溶塌陷野外編號:野外的編號。
(3)經緯度:度-分-秒。
(4)高程:單位m。
(5)地理位置: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鄉(鎮)、村。
(6)塌陷名稱:以塌陷所在地的名稱命名。
(7)塌陷類型:是基岩塌陷還是土層塌陷,是何種基岩塌陷等。
(8)塌陷時間:發生塌陷的時間。
(9)塌陷面積:以塌陷坑的地表面積計算,單位m2。
(10)陷坑總數:按調查時已出現的陷坑數計算,單位個。
(11)陷坑形態特徵:描述岩溶塌陷的單體形態與群體組合的幾何形態特徵。
①岩溶塌陷單體按平面形態可分為4類:a.圓形或近圓形;b.橢圓形,其長短軸之比為1.5~4;c.長條狀,其長度大於寬度4倍以上;d.不規則形態。
②岩溶塌陷單體按剖面形態也可分為4類:a.壇狀,口(上)小下大,塌陷坑壁呈反坡向下延伸;b.井狀,塌陷壁陡立,塌陷坑上下大小一致或近於一致;c.漏斗狀,塌陷坑上大下小,狀如漏斗,多發生於覆蓋層稍厚的地區,尤其在峰叢窪地中常見;d.碟狀,多發生於覆蓋地區,土層厚度小,塌陷坑面積大,深度小,呈碟形。
③岩溶塌陷的群體組合及多個單體塌坑的平面分布,有3種情況:a.島狀或零星狀分布,小塊成群或星散狀出現;b.帶狀分布,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呈條帶狀分布;c.面狀分布,塌陷呈均勻分布,無明顯的方向性。
對於群體組合及多個單體塌坑的平面分布,要求描述其相互間的位置關系。
(12)最大直徑:按所能觀察到的最大直徑計算,單位m。
(13)最大深度:塌陷坑能夠測量到的最大深度計算,單位m。
(14)最大陷坑面積:塌陷坑中的最大地表面積,單位m2。
(15)塌陷坑的塌陷強度:以塌陷密度系數(塌陷范圍內單位面積上塌陷坑總數的平均值)表示,單位個/km2,分為:
強烈發育的塌陷密度系數大於100個/km2;
中等發育的塌陷密度系數10~100個/km2;
微弱發育的塌陷密度小於10個/km2。
對於面積小於1km2的塌陷點,密度系數的面積均按1km2計算。
(16)塌陷規模:
①按岩溶塌陷區的面積分為:
大型總面積>10km2。
中型總面積1~10km2。
小型總面積<1km2。
②按塌陷坑直徑大小分為4級:
巨型塌陷塌陷直徑>20m。
大型塌陷塌陷直徑10~20m。
中型塌陷塌坑直徑5~10m。
小型塌陷塌坑直徑<5m。
(17)發展階段:主要指活動期、發展期,還是穩定期。
(18)地下水位:指岩溶塌陷區的潛水位埋深,單位m。
(19)塌陷區特徵:地形、地貌、地層、岩性組合、水文等特徵。
(20)塌陷成因及發展變化調查:
塌陷成因:分為人為塌陷和自然塌陷。人為活動引起的塌陷主要有:①坑道排水或突水引起;②抽汲岩溶地下水引起;③水庫蓄水或引水引起;④震動或載入引起;⑤地表水及污水下滲引起。
發展趨勢分析:根據人為活動強度、地質地貌條件、水文氣象、岩性組合特徵、第四系覆蓋物特徵等分析岩溶塌陷的發展趨勢,是繼續發展,還是趨於穩定等。
(21)人口傷亡及經濟損失情況。
(22)調查點平面位置圖:根據岩溶塌陷坑的大小,比例尺以1∶500~1∶1000為宜。位置圖應按塌陷區所處的不易改變的地物作為參照,如鐵路、公路、房屋等。
(23)野外照片編號及說明:照片應予以編號,並給出簡要說明,主要記述照片內容、拍攝時間、地點、攝影者、照片卷號、張號等。
填寫附表13。
2.1.11.3.2 地裂縫
(1)地裂縫統一編號。
(2)地裂縫野外編號:課題組在野外的編號。
(3)經緯度:度-分-秒。
(4)高程:單位m。
(5)地理位置: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鄉(鎮)、村。
(6)地裂縫名稱:以地裂縫發生所在地的名稱命名。
(7)地裂縫類型:根據地裂縫成因,可以將地裂縫分為構造地裂縫、非構造地裂縫、混合成因的地裂縫;根據地裂縫形成動力性質,分為壓性地裂縫、扭性地裂縫、張性地裂縫等。
(8)裂縫區面積:單位m2。
(9)主裂縫長度:單位m。
(10)主裂縫寬度:按主裂縫最寬處計算,單位m。
(11)主裂縫深度:按所能觀測到的深度計算,單位m。
(12)主裂縫走向、傾向與傾角:按岩層產狀測量。
(13)主裂縫錯移方向及距離:錯移方向按北、北東、北北東等描述,距離單位m。
(14)裂縫變形特徵:主要描述地裂縫發生區域的地形地貌變形特徵。
(15)地裂縫成因及發展調查:地裂縫成因分為人為成因和自然成因。
①人為成因主要有過量開采地下水等引起。自然成因主要指構造地裂縫、非構造地裂縫和混合成因地裂縫等。
②發展趨勢:地裂縫發育是增大還是不變,是否會有新的活動,極易發生地裂縫的地區等。
(16)地裂縫平面位置示意圖:根據裂縫區的大小,比例尺以1∶500~1∶1000為宜。位置圖應按裂縫區所處的不易改變的地物作為參照,如鐵路、公路、房屋等。
(17)野外照片編號說明:應注意給照片編號,並給出簡要說明,主要記錄照片內容、拍攝時間、地點、攝影者、照片卷號、張號等。
填寫附表14。
2.1.11.3.3 土地荒漠化
(1)調查點統一編號。
(2)調查點野外編號:課題組調查時編號,可自行制定。
(3)經緯度:度-分-秒。
(4)地理位置: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鄉(鎮)、村。
(5)荒漠化類型:風蝕荒漠化、風積荒漠化、水蝕荒漠化、鹽漬化、凍融及石漠化。
(6)荒漠化程度:重度、中度和輕度。
(7)起沙風速:單位m/s。
(8)樣品採集:樣品類型有土壤樣、岩石樣、水樣、冰雪樣,對各種樣品要簡要描述其狀態、重量、結構、構造、取樣位置、分析項目。
(9)地下水變化及畜牧放養情況。
(10)風蝕風積地貌:風蝕地貌主要有風蝕柱、風蝕蘑菇、風蝕壟槽(雅丹地貌)、風蝕窪地、風蝕城堡(風城)、風蝕殘丘,風積地貌主要有各種沙丘如蜂窩狀沙丘、魚鱗狀沙丘、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鏈等,描述它們的形態特徵、發育程度、規模、范圍、所處位置等。
(11)荒漠化歷史:
荒漠化成因:氣候、地形、人類活動,其中氣候是主要因素,人類活動是主導因素。
發展趨勢:逆轉趨勢、控制趨勢、明顯發展趨勢和快速發展趨勢。調查時應描述當時的現狀,結合其他資料確定荒漠化正處在哪個階段,從而提出相應的治理對策。
(12)調查點平面位置示意圖(1∶500~1∶1000):根據調查的水土流失區的位置圖應按所處的不易改變的地物作為參照,如鐵路、公路、房屋等。
(13)野外照片編號及說明:應注意給照片編號,並給出簡要說明,主要記錄照片內容、拍攝時間、地點、攝影者、照片卷號、張號等。
填寫附表15、附表16。
2.1.11.3.4 土地鹽漬化
(1)鹽漬區統一編號。
(2)鹽漬區野外編號:課題組調查時編號,可自行制定。
(3)經緯度:度-分-秒。
(4)高程:m。
(5)地理位置: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鄉(鎮)、村。
(6)鹽漬區類型:原生鹽漬土和次生鹽漬土類型。
(7)鹽分來源:①就地淋濾、匯聚而成;②由流水從遠處帶來,在低窪地區沉澱積累;③地下水上升蒸發過程中將鹽分帶至地表積累。
(8)鹽漬度分級:輕度鹽漬化、中等鹽漬化、強度鹽漬化和鹽漬土。具體指標見表2.1.1。
表2.1.1 鹽漬度分級
(9)鹽漬區形成條件:鹽分來源、水分來源和使鹽分向地表運移的機制;地勢低窪,地下水埋藏淺等。
(10)鹽漬土分區:鹽漬土的分布范圍、面積等。
(11)鹽漬區地物標志:作物是植被的生長狀況。
(12)樣品採集:樣品類型有土壤樣、水樣,對各種樣品要簡要描述其狀態、重量、結構、構造、取樣位置、分析項目等。
(13)潛水埋藏條件:地下水水位埋深、水位埋深的變化、水力坡降、岩土水理性質,如滲透性、含水量、給水度及毛細性等。
(14)鹽漬化成因與趨勢:
鹽漬化成因:①自然因素,了解氣象、水文、地貌、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②人為因素,重點調查人為因素引起的土壤次生鹽漬化,如長期灌多排少或有灌無排,潛水徑流不暢,大量灌水滲入地下,引起地下水位抬高,土壤中的鹽分在強烈蒸發作用下富集於地表。
鹽漬化趨勢:加劇、發展、減緩、控制、好轉等。
(15)調查點平面位置示意圖(1∶500~1∶1000):根據調查的水土流失區的位置圖應按所處的不易改變的地物作為參照,如鐵路、公路、房屋等。
(16)野外照片編號及說明:應注意給照片編號,並給出簡要說明,主要記錄照片內容、拍攝時間、地點、攝影者、照片卷號、張號等。
填寫附表17、附表18。
2.1.11.3.5 地下水污染
(1)污染點統一編號。
(2)污染點野外編號:調查時編號,可自行制定。
(3)經緯度:度-分-秒。
(4)高程:單位m。
(5)地理位置: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鄉(鎮)、村。
(6)污染區名稱:以污染發生所在地的名稱命名。
(7)地下水污染類型:有機物污染、無機物污染和重金屬污染。
(8)污染區面積:單位km2。
(9)地下水污染標志:主要有TDS、總硬度、硝酸鹽、亞硝酸鹽、氨氮、鐵、錳、氯化物、硫酸鹽、氟化物、有機物、重金屬污染、pH值等,另外還有透明度、氣味、顏色等。
(10)污染物含量:單位mg/L。
(11)地下水污染程度:分Ⅰ、Ⅱ、Ⅲ、Ⅳ、Ⅴ五級。
(12)地下水污染物質:
①有機物,主要污染物為氨氮、高錳酸鹽指數、COD、BOD、揮發酚、氰、油類、有機磷、有機氮、CCl4、CH4Cl3及其他有機物質。②無機物:無機磷、無機氮及其他無機物質。③重金屬:Cu、Zn、As、Cr、Hg、Pb、Cd等。
(13)地下水污染源:主要有:①工業結構性污染;②農村農葯、化肥等的面源污染;③城市污水污染;④沿海地區的海(咸)水入侵。
(14)地下水污染途徑:①地表污廢水排放,通過河道滲漏污染地下水;②城市化糞池、污水管的泄漏以及垃圾堆的雨水淋溶等;③農耕面源污染,造成農耕區地下水硝酸鹽的含量超標;④石油和石油化工產品,經常以非水相液體(NAPL)的形式污染地下水,當NAPL的密度大於水的密度時,污染物將穿過地表土壤及含水層到達隔水底板,即潛沒在地下水中,並沿隔水底板橫向擴展;當NAPL密度小於水的密度時,污染物的垂向運移在地下水面受阻,沿地下水面之上的非飽和帶橫向廣泛擴展。
(15)地下水出露類型:井或泉。
(16)地下水位埋深:單位m。
(17)樣品採集:地下水樣、泉水樣,簡要說明地下水樣的採取深度、水量、分析項目。
(18)含水層特徵:含水層的厚度、岩性、深度、時代等。
(19)污染機理及趨勢:
污染機理:地表廢棄物淋濾、遷移及入滲的特徵及對地下水污染的規律,地下水污染物遷移、擴散的時空分布規律。
污染趨勢:加劇、發展、減緩、控制、好轉等。
(20)調查點平面位置示意圖(1∶500~1∶1000):調查區的位置圖應按所處的不易改變的地物作為參照,如鐵路、公路、房屋等。
(21)野外照片編號及說明:給照片編號,並予以簡要說明,主要記述照片內容、拍攝時間、地點、攝影者、照片卷號、張號等。
填寫附表19。
2.1.11.3.6 地面沉降
主要填寫地面沉降區位置、面積、最大沉降量、成因、發展趨勢等內容。
填寫附表20、附表21。
㈣ 論述不良地質現象對工程建設有哪些影響
不良地質現象對工程建設會造成常見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基塌陷等影響。地球表面是由岩石構成的,但是由於岩石的風化和剝蝕等作用,可以使他們的抗壓、抗拉、抗剪強度等力學性質發生改變,以致可能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岩溶等地質災害,對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造成危害。
地質災害不僅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會危及人們的生命。不但增加工程費用,甚至會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傷亡。因此,應分析產生這些地質災害的原因,從根本上預防此類公路工程地質災害的發生,保證工程的質量、進度和安全。
(4)岩溶地質現象有哪些擴展閱讀
防範措施:
1、滑坡:為了避免滑坡災害,對滑坡進行防治時一般應對症下葯,綜合治理。常用的滑坡防治方法有:排截水工程、卸荷減載工程、坡面防護工程、支擋工程。
2、泥石流:防治主要有以下幾種措施:封山育林,以保護匯水區和可能形成泥石流的地帶;調節地表徑流,沿坡修建導流堤;設置截擋建築物,如堤、壩等,也可設置排洪道等。
3、岩溶:在岩溶地區修建公路,應該深刻了解岩溶發育的程度和岩溶形態的空間分布規律,以便充分利用某些可以利用的岩溶形態,避免或防治岩溶病害對路線布局和路基穩定造成的不良影響。這些經驗可大體概括為疏導、跨越、加固、堵塞與鑽孔充氣、恢復水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