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地質地貌景觀
⑴ 「地形地貌景觀」指的具體是什麼請舉例說明,謝謝。
景觀定義
1:反映統一的自然空間、社會經濟空間組成要素總體特徵的集合體和空間體專系。包括自然景觀屬、經濟景觀、文化景觀。 所屬學科: 地理學(一級學科) ;地理學總論(二級學科)
2:人類尺度上、具有空間可量測性, 由不同生態系統類型所組成的異質性地理單元。 所屬學科: 生態學(一級學科) ;景觀生態學(二級學科)
地形地貌景觀就是因地質變遷或人為而形成的獨特的地貌景觀,喀斯特地地貌是地理學意義上的景觀。哈尼梯田是一種人文與自然結合的景觀,也是地形地貌景觀。
⑵ 地質地貌景觀有哪些主要類型
地貌景觀有幾種:
河流地貌:三峽
冰川地貌:絨布冰川
黃土及風成堆積地回貌:黃土高原,答塔克拉瑪干
雅丹地貌:新疆魔鬼城
岩溶地貌:桂林山水
黃土地貌:塬、梁、峁
流水地貌:河口三角洲、沖積平原、
風蝕地貌:雅丹地貌(新疆魔鬼城)、新月形沙丘
海岸地貌:基岩海岸(石老人)
⑶ 第一節 概述 導言 什麼是地質地貌旅遊資源
地貌不僅對人類的生活產生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而且是自然風景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決定了風景的骨架、氣勢和紋理的主要特徵,也影響著動植物的生長。除高山、極高山多數分布於青藏高原外,中國北方多大山脈、大高原、大平原,對比強烈,又受氣候影響,多數山地植被覆蓋率較低,故而山石多裸露,所以總體上給人以雄渾博大之感;南方則多為中小型山脈、丘陵,與小平原、盆地交錯分布,多數地區植被覆蓋率很高,岩石少裸露,兼以氣溫較高,雨量較多,使河流縱橫,湖泊棋布,所以總體上給人以纖巧秀麗之感。[明]楊慎《藝林伐山》:「玲瓏剔透,桂林之山也;巉嵯窳窆,巴蜀之山也;綿延龐魄,河北之山也;俊峭巧麗,江南之山也。」因此,人們從總的觀賞感受出發,常將中國風景概括為「北雄南秀」。其實,雄、險、奇、幽、秀、曠、野等多種美感的產生,都同地貌有著直接關系。 一些奇特造型地貌,例如惟妙惟肖的造型奇石、「天生橋」、「風動石」、岩溶景觀、熔岩景觀、海蝕景觀等,更是觀賞價值極大的景緻
詳見:https://wenku..com/view/9f2c4fe96294dd88d1d26b07.html
⑷ 為什麼自然景觀以地質地貌景觀為主
丹霞地貌,一般認為,有陡崖的陸相紅層地貌稱為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國、美國西部、中歐
雅丹地貌,雅丹地貌是一種典型的風蝕性地貌。「雅丹」在維吾爾語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
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岩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岩溶地貌。
嶂石岩地貌
嶂石岩地貌為中國三大砂岩地貌(丹霞地貌、張家界地貌)之一,為地貌學按岩性分類確立的一種新型地貌類型
⑸ 地質地貌景觀的旅遊功能有哪些
1、地抄質構造遺跡
由於內營襲力地質作用的結果,地殼會隨之升降或產 生水平運動,岩層會隨之強烈彎曲,產生褶皺和斷裂。這些構造變動的遺跡,不僅具有科學研究價值, 而且也有很高的科普價值和觀賞價值。
2、化石
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層中的地質時期的生物遺體、 遺骸(動物的骨骼、貝殼、牙齒,植物的莖干、花 葉、種子等)及其活動的遺跡(蟲跡、足跡,外殼形成的印模、人類祖先用火形成的灰燼等)、遺物 (動物的糞,猿人或古人使用過的石器、骨器等) 的總稱。
3、典型的地層剖面
地層是地殼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各種成層岩石的總稱。含有生物化石遺跡的地層,為研究生物演化及地質環境變化、地球發展歷史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和佐證。
4、岩石
平常人們所說的石頭,在地質學上叫做岩石。各種不同的礦物集合在一起,便組成了各種不同的岩石。地殼就是由岩石構成的。
5、地震遺跡旅遊資源
地震遺跡旅遊資源是由破壞性的地震作用,以突然爆發的形式造成的具有旅遊功能的自然遺跡景觀,此外還有人造的紀念性的地震標志物。
⑹ 地質和地貌有什麼區別
地貌又稱地形,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地球表面的樣貌,如冰川地貌,山地地貌,高原地貌,丘陵地貌,平原地貌等。
而地質包括描述地球(地殼)的物質成分,內部構造,表面特徵及地球演化歷史,是個涉及范圍很廣的概念。
⑺ 地質構造與地表形態,地貌景觀的區別,舉例。
比如在中國房山世界地質公園,裡面七渡風景區「太陽升」是一個巨大的背斜,是一個地質構造
風景區內山谷相間,整體西高東低,可見山間小平原分布,這是地表形態
區域內石花洞整體為著名的中國北方岩溶地貌景觀。
以上三個例子都可查圖片,方便你理解
⑻ 什麼是地質遺跡景觀
先說什麼是地質遺跡:
地質遺跡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長地質歷史時期,由於內外動力的地質作用,形成、發展並遺留下來的珍貴的、不可再生的地質自然遺產。包括旅遊中的山水名勝、自然風光等自然遺跡,也包括在晚近地質歷史時期人類形成過程中,人類與地質體相互作用和人類開發利用地質環境、地質資源的遺跡以及地質災害遺跡等。
地質遺跡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演變過程中,由於內外力的地質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態的地貌景觀、地層剖面、地質構造、古人類遺址、古生物化石、礦物、岩石、水體和地質災害遺跡等,其中具有獨特性和典型價值的,便成為人類所關注的地質遺跡。我國地域遼闊,地理條件復雜,地質構造形式多樣,地質遺跡豐富多彩,是世界上種類齊全的少數國家之一,有的在世界上獨一無二。雲南的石林、安徽的黃山、廣東的丹霞地貌等地質遺跡,都以其獨具的特色,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我國地質遺跡有哪些類型
地質遺跡依其形成原因、自然屬性等可分為下列6種類型:(1)標准地質剖面:如中國最古老的岩石——遼寧鞍山白家墳花崗岩;天津薊縣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等。(2)著名古生物化石遺址:如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世界奇觀——河南西峽恐龍蛋化石等。(3)地質構造形跡:如西藏雅魯藏布江縫合帶;河南嵩山前寒武紀地層及三個整合遺跡等。(4)典型地質與地貌景觀:如安徽黃山奇峰;澎湖列島的地形景觀等。(5)特大型礦床:如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礦床——內蒙古白雲鄂博;中國稀有金屬和寶石明珠——新疆阿爾泰偉晶岩;黑龍江大慶油田等。(6)地質災害遺跡:如遼寧大連金石灘震旦系——寒武系地層中的地震遺跡;河北唐山地震遺跡;雲南東川市泥石流及防治等。
我國的地質遺跡分區
根據我國各種地質遺跡資源的賦存條件和區域特點,可將全國分為以下規劃區:(1)東北山地及松嫩平原區;(2)華北、遼河平原、晉冀山地及遼東山東半島區;(3)陝甘黃土高原區;(4)華東、中南丘陵山地及海島(台灣、海南島)區;(5)四川盆地、丘陵及雲貴高原區;(6)內蒙古東部、中部乾旱草原區;(7)內蒙古西部、寧夏、河西走廊及新疆荒漠草原區;(8)青藏高原高寒荒漠草原區。
我國的地質遺跡保護區
據1997年統計,地質遺跡保護區為86處,其中國家級12處,省級33處,市級9處,縣級32處。
據22個省(市、區)最新統計,已建地質遺跡保護區52處,其中國家級10處,省級19處,市、縣級23處;規劃擬建地質遺跡保護區325處,其中國家級67處,省級162處,市縣級96處。
我國含地質內容的自然保護區
據1992年統計,在606處自然保護區中,有地質內容的自然保護區104處,包括國家級27處,省級71處,縣級6處。
至1997年底,全國自然保護區總數926處,其中含地質內容的自然保護區約160處左右。
然後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品提高,旅遊業的興旺,我國國家風景名勝區中的地質遺跡為主題的旅遊活動也開始展開了。
在國家公布的119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許多風景名勝區以名山、名湖、河流峽谷、岩溶洞穴、瀑布泉水、海濱海島等為主體命名,和地質遺跡密切相關。在全國512處各類風景名勝區中,其中含地質遺跡的名勝區可達半數以上。
我國國家森林公園中的地質遺跡
至1998年,我國已建森林公園920餘處,其中國家級295處。其類型可分山嶽型、湖泊型、火山型、沙漠型、冰川型、海島型、海濱型、溶洞型、溫泉型、草原型及園林型,前9種類型森林公園的地貌主體皆與地質遺跡密切相關,或含有一種或多種地質遺跡。
此外,在我國已公布的四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有15處為古猿和古人類遺跡,屬於地質遺跡的一種類型。
⑼ 列舉地質地貌景觀的類型,特點,各舉一例
山地:特點:峰巒起伏,坡度陡峭,一般在海拔500m以上
舉例:昆侖山版
平原:特點:平坦廣闊,權一般在海拔200m以下
舉例:長江中下游平原
丘陵:特點:起伏不大,坡度和緩,一般在海拔200~500m之間
舉例:江南丘陵
高原:特點:地面坦盪或起伏不大,邊緣陡峭
舉例:青藏高原
盆地:特點:四周高,中間低
舉例:四川盆地
不知道這么回答,你滿不滿意?我們上課老師就這么講的!
⑽ 地質遺跡和地貌景觀資源
地球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演變過程中,由於內外力的地質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態的地貌景觀、地層剖面、地質構造、古人類遺址、古生物化石、礦物、岩石、水體和地質災害遺跡等,其中具有獨特性和典型價值的,便成為人類所關注的地質遺跡。
地質遺跡是在地質歷史時期形成、發展並遺留下來的珍貴、不可再生的地質自然遺產,既包括旅遊中的山水名勝、自然風光等自然遺跡,又包括在挽近地質歷史時期人類形成過程中人類與地質體相互作用和人類開發利用地質環境、地質資源的遺跡以及地質災害遺跡等。
地貌景觀是在成因上彼此相關的各種地表形態的組合,如山地景觀、河谷景觀、湖泊景觀、岩溶景觀等; 地貌為景觀要素之一,常以某一種或兩種主導自然地理要素 ( 如氣候、水文、地貌、土壤、植物、動物) 來命名。
5.1.1 地質遺跡種類及分布
環膠州灣地區地質遺跡包括海岸侵蝕地貌 ( 海蝕崖與海蝕平台) 、海岸堆積地貌 ( 海灘與潮灘) 及古火山口等 ( 圖 5.2) 。
( 1) 海岸侵蝕地貌
海岸侵蝕地貌包括海蝕崖、海蝕平台等 ( 圖 5.3) ,主要位於膠州灣北海岸的城陽區紅島鎮、上馬鎮及黃島,是由火山岩、碎屑岩構成的岩石岸,岸線平直,發育有典型構造———侵蝕基岩。全新世早期海岸線遺跡保存完整,地貌界線明顯。
海蝕崖在膠州灣沿岸非常發育,其組成物質不同,形態也各異。
法家園—大殷家一線海蝕崖低而陡,是由侏羅系萊陽群砂礫岩構成的,其崖壁峻峭,崖高 6 ~7m,由於不斷坍塌,致使海蝕洞、海蝕蜂巢等海蝕現象極不明顯。海蝕崖以上是剝蝕低丘,地勢平緩; 海蝕崖底部海蝕洞穴發育; 崖腳處有大量堆積物,岩塊巨礫堆積於狹窄的礫石海灘上,不同大小的礫石遭受波浪沖蝕,形成渾圓狀、扁圓狀礫石排列於海灘上。
花崗岩組成的海崖在本區不是很普遍,它和砂礫岩組成的海崖不同,崖壁雖然也比較陡峻,但並不那麼直立,崖壁上有各式各樣的海蝕痕跡,如海蝕蜂巢、海蝕裂隙等。
紅島東北的東洋嘴—邵哥庄一帶的海蝕崖為斷層海蝕崖,NE - SW 走向,岸線平直,斷層面向東南傾,傾角 60°左右。斷層面除有浪蝕痕跡外,還有斷層鏡面和擦痕。海岸的東南側尚有 NE—S 向分布的海蝕平台和海蝕柱 ( 圖 5.4) 。
同時,紅島趕海觀光園內不僅存在大量海岸侵蝕地貌景觀,還有著地質發展變動的證據。海岸兩級台地侵蝕崖景觀 ( 圖 5.5) ,由老台地侵蝕轉為新台地的侵蝕,說明該地地質活動呈上升狀態。
圖 5.11 樓山山頂被水泥處理過的岩石
3)由於認識的不足和知識的缺乏,許多地質遺跡被人類活動強烈干擾,如後韓家西北的植物化石,幾乎完全為居民點、公路以及農田等人類活動區域所覆蓋。
(3)保護措施
1)加強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建設,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法,使地質遺跡的保護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加強宣傳教育,加大《山東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地質遺跡保護管理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使人們樹立保護地質遺跡的意識,不斷增強保護地質遺跡的自覺性,形成保護地質遺跡的氛圍,抵制和防範各種破壞地質遺跡的行為。
3)禁止在地質遺跡保護區從事采礦、取土、采沙、爆破活動;禁止在地質遺跡保護區修建與地質遺跡保護無關的建築物。采礦和採石是破壞地質遺跡的主要方式,潮海火山口即已遭受掠奪性開采,破壞嚴重。建議全面整頓區內采礦場,對列入研究區地質遺跡名錄的地質遺跡區(點)禁止采礦。
4)加大對地質遺跡保護工作的資金投入,對地質遺跡分門別類、按輕重緩急逐步實施登記和保護。對符合條件的應該設立地質遺跡保護區進行封閉或半封閉式管理。
5)制定扶持地質遺跡保護區與地質公園發展的政策。具有典型意義的地質遺跡,可以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建立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或者地質公園;不具備建立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和地質公園條件,但具有觀賞和保護價值的地表形態,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可以建立地質地貌景觀保護區,使地質遺跡在保護的前提下進行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在開發利用的過程中又對其進行保護。各級政府和地質遺跡保護主管部門應在資金、技術方面給予扶持。
6)在規劃階段,劃定地質遺跡地貌景觀保護區,在保護區內可以建設具有保護功能的地質公園;保護區不得作為普通建設用地,並與生態間隔帶相結合。建設項目應當避開地質遺跡保護區;確實無法避開的,應當報經該地質遺跡保護區或者地質公園的原批准機關同意,並採取相應的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