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水文地質對路基有什麼影響

水文地質對路基有什麼影響

發布時間: 2021-03-14 03:11:24

㈠ 影響路基穩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響路基穩定性的主要因素是路基邊坡。

路基邊坡是路基橫斷面兩側與地面連接的斜面。有路堤邊坡和路塹邊坡之分,是影響路基穩定的重要因素。

路基邊坡坡度的大小,取決於邊坡的土質、地質構造(路塹)及水文條件等自然因素和邊坡的高度。在陡坡或填挖較大的路段,邊坡坡度不僅影響到土石方工程量和施工的難易,而且是路基整體穩定性的關鍵。

(1)水文地質對路基有什麼影響擴展閱讀

特殊路基類型

1、軟土地區路基。以飽水的軟弱粘土沉積為主的地區稱為軟土地區。軟土包括飽水的軟弱黏土和淤泥。在軟土地基上修建公路時,容易產生路堤失穩或沉降過大等問題。我國沿海、沿湖、沿河地帶都有廣泛的軟土分布。

2、滑坡地段路基。滑坡是指在一定的地形地質條件下,由於各種自然的和人為的因素影響,山坡的不穩定土(岩)體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帶)作整體、緩慢、間歇性的滑動變形現象。滑坡有時也具有急劇下滑現象。

3、岩坍與岩堆地段路基。岩坍是岩崩與岩塌的統稱,包括錯落、坍塌、落石、危岩。岩堆則是陡峻山坡上岩體崩塌物質經重力搬運在山坡腳或平緩山坡上堆積的鬆散堆積體。

4、泥石流地區路基。泥石流是指地區由於地形陡峻,鬆散堆積物豐富,特大暴雨或大量冰融水流出時,突然爆發的包含大量泥沙、石塊的洪流。有時每年發生,有時多年發生一次,危害程度也不一樣。

5、岩溶地區地基。岩溶是石灰岩等可溶性岩層,在流水的長期溶解和剝蝕作用下,產生特除的地貌形態和水文地質現象的統稱。

㈡ 簡述土質路基壓實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哪些

1. 含水量:有些土在一定的壓實功能作用下,只有當其含水量處於最佳含水量時,版才能獲得最權大幹容重。因此土的含水量是影響土壓實重要因素,土的壓實控制在按近最佳含水量時進行。

2. 土質:土類不同,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幹容重不同,液限和粘性較高的土,最佳含水量較高,最大密實度較低,砂性土的壓實效果優於粘性土,最佳含水量對砂土則沒有實際意義。

3. 壓實厚度:相同壓實條件下,密度隨土層深度遞減,不同壓實工具的有效壓實深度有差異。

4. 壓實功能:同一種土的最佳含水量隨功能的增加而減少,最大幹容重隨功能的增加而提高,在相同含水量條件下,功能越高,土基密實度越高。

㈢ 路基幹濕類型對路基有何影響

一、路基的常見病害及成因(一)路基的沉陷是指路基在垂直方向上產生較大的沉落,不均勻下陷,造成的局部路段損壞。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路基的沉落,產生的原因一般為填料選擇不當、填築方法不合理、壓實度不足等;二是地基的沉陷,產生的原因一般為原地面為較弱土層填築前未經換土等。降雨量過大、洪水、冰凍、積雪或溫差過大,都可能使路堤產生不均勻下沉。另外,現階段大噸位車輛比重不斷增大,超載顯現有曾無減,也可能導致路基沉陷。(二)路基邊坡的坍方是指路堤邊坡和路塹邊坡的坍方,是公路常見的病害,也是水毀造成的普遍現象。其坍方長度由幾米到幾十米,嚴重地影響交通運輸的安全。按照破壞的原因和規模不同,路基邊坡坍方可分為剝落、碎落、滑坍及崩坍、坍塌等類型。這些損壞表現的形式有的規模較小,有的則可能是大量土方的整體下滑或崩落,有時還會引起其他病害。產生路基邊坡坍方的原因較多,可分為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兩個方面。自然因素主要是指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水文、溫度等的作用。如不良的土質,大量降雨雪,水的侵蝕、沖刷及季節性冰凍地區的反復凍融作等。人為因素包括設計和施工兩個方面。在設計方面如斷面尺寸、排水、防護與加固設計不合理等。在施工方面如填築順序不當,填方不密實,土基壓實不足等。(三)路基沿山坡滑動通常是指路基整體或局部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地面向下滑動,失去其基本的穩定性。產生的原因一般為邊坡過陡、原地面較光滑未經人工處理、土壤過於潮濕、路基下的地基為不穩定的天然滑動體、未進行必要的支撐與加固、排水系統設計不合理、土基壓實不足等。(四)路基翻漿主要是指在地下水位較高或地表排水不良情況下,冬季水分產生聚集,引起路基凍脹,春季融化時,將造成路基濕軟,形成彈簧狀態,並在行車的反復作用下,會發生泥漿被擠壓到路面的現象。主要發生在季節性冰凍地區的春融時節,以及鹽漬土、泥沼、水網、軟土等地區。路基翻漿根據導致其發生的水類來源和翻漿時路面的變形破壞程度,可分為五種類型和三個等級。導致翻漿的水類來源可分為地下水類、地表水類、土體水類、氣態水類、混合水類。按翻漿等級和路面變形破壞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輕度是指路面龜裂、潮濕、車輛行駛時有輕微彈簧;中度是指大片裂紋、路面鬆散、局部鼓包、車轍較淺;重度是指嚴重變形、翻漿冒泥、車轍很深。其產生的原因為採用粉性土質做路基、地面排水困難、地下水位較高、季節性冰凍地區、不及時排積水、不及時彌補裂縫等。二、預防、防治及養護措施(一)設計方面1、在設計之前,要做全面的調查工作。必須對沿線的地質、地形、地貌、水文、氣象、地震等進行全面詳細的探查,尤其要對不良地段應做更加詳細的勘探。如為公路改建,還應收集歷年路況資料及當地路基的翻漿、坍方、沉降等病害的防治經驗。2、在設計時必須保證路基最小填築高度不因地表水、地下水、毛細水及凍脹作用的影響而降低其穩定性。水文地質條件不良地段的路基設計最小填築高度不應小於路床處於中濕狀態的臨界高度;當路基設計標高受限制時,應對潮濕、過濕狀態的路基進行處理,如換填砂礫、石渣等透水性材料設置隔離層或修築地下滲透溝等以避免地面積水和地下水浸入路基,影響路基強度與穩定性。處理後的土基回彈模量不應小於路面設計規范規定的要求。3、明確各級公路路基填料質量標准要求,施工圖設計中,按照設計規范的路基填料最小強度(CBR)要求,來確定填築材料的選擇。必須明確不同填高內路基填料的CBR值(最小強度)及最大粒徑要求。路床填料優先選用級配較好的礫(角礫)類土,填料的粒徑最大應小於150MM。4、在路基排水設計中要本著防重於治,防止結合的方針,遵循整體規劃,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環境保護的原則。要做到防、排、疏相結合,針對排水困難的地段,可採取滲溝、滲水隧洞、滲井等方法來降低地下水位或設置隔離層等措施,使路基處於乾燥或中濕狀態,以保證其穩定性和強度。對排水設施的進、出水口,坡度陡的溝渠,做好防護與加固。防止出現堵塞、溢流、滲流、淤積、沖刷和凍結等現象發生,以免對路基造成危害。5、在路基防護的設計中要應採用植物防護與工程防護相結合的綜合防護形式。在適宜植物生長的土質邊坡可採用種草籽、鋪草皮、植樹等植物防護措施。對於易風化的軟岩石或破碎岩石路塹邊坡,常受侵蝕而脫落,又不能用植物防護時,可採用抹面、噴漿、勾縫、灌漿和嵌補等防護措施。對於風化嚴重的軟質岩石、易受侵蝕的土質邊坡及受水沖刷的邊坡,可採用護面牆、砌石、拋石、石籠等防護措施。(二)施工方面1、路基開工前,一是要全面熟悉設計文件並進行施工調查,對重要地段要作重點勘察,對於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提出修改意見。二是要選擇合理的施工方法,周密制定的施工組織設計,合理安排施工段的先後順序,明確構造物和路基的銜接關系,應用並推廣先進的技術,並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合理調配人員、設備等。2、填築路基前必須疏通路基兩側縱橫向排水系統,避免路基受水浸泡。對已有積水應挖溝或用水泵將其排除。對於地下滲水,可設盲溝引出。當不得不用非滲水土填築時,應設置橫向盲溝或用粘土等不透水材料封頂。3、淤泥、種植土、腐殖土、沼澤土、有機土及強膨脹土等劣質土嚴禁直接用於填築路基。地表植被、樹根、垃圾、不良土質必須予以清除。此外,用於路基填築土質的含水量應均勻,保證土質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之內。另外,搗碎後的種植土可用於路堤邊表層。路基原地面翻漿,根據情況必須用灰土或換填片石、砂礫處理,穩定性滿足要求時,才能向上填土。4、要加大地表的壓實密度,採用大噸位振動壓路機處置。分層碾壓時應盡可能採用同一種碾壓工藝,按照合理的碾壓方法和碾壓遍數能得到均衡的壓實度,嚴禁滾填。對於原地面縱坡大於12%的地段,可採用縱向分層施工法,沿縱坡分層,逐層填壓密實。不同性質的土應分別填築,不能混填。同一種土填築厚度不能小於0.5M.5、路基施工首先做好截水溝、排水溝等排水及防滲設施,並要保證各施工層表面沒有積水,經常處於乾燥狀態。填方路堤還要根據土質及氣候情況,做成2%-4%的排水橫坡。(三)路基養護路基養護的基本要求是通過日常巡查和定期檢查發現病害,分析原因及時採取維修措施,公路路基養護應符合如下要求:1、路肩無車轍、坑窪、隆起、沉陷、缺口,保持平整、堅實,橫坡適順,排水順暢。並保持規定的排水橫坡,邊坡要保持規定坡度,要拍壓密實,防止沖刷和坍塌阻塞邊溝,造成積水。2、排水設施無淤塞、無損壞,排水暢通。如有沖刷、堵塞和損壞,要及時疏通、修復或加固。尤其加強對暗溝、滲溝等隱蔽性排水設施的檢查,防止淤塞,如有淤塞,要及時修理、疏通。3、應保持擋土牆護坡及防雪防沙等設施完整無損壞,砌築伸縮縫填料完好,泄水孔無堵塞等。4、加強對不良地質中期邊坡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災(病)害的巡查、防治工作。5、及時治理翻漿路段,針對不同的季節,選擇確定不同的治理方法和措施。

㈣ 影響路基壓實的因素有哪些,影響路基壓實的因素有哪些

一、土質路基壓實的主要影響因素有以下幾種:
1、土質:不同類型土的壓實內性能是不容一樣的,就填土壓實而言,最適宜的是砂礫土、砂土和砂性土,粘土壓實效果最差;
2、含水率:土的壓實效果同壓實時的含水率有關,存在一最佳含水率w。,在此含水率條件下,採用一定的壓實功能可以達到最大密實度 ;
3、壓實功能:同一類土,其最佳含水量隨壓實功能的加大而減小,而最大幹容重則隨壓實功能的加大而增大;
4、壓實工具:不同的壓實工具,其壓力傳播的有效深度也不同。夯擊式機具傳播最深,振動式次之,碾壓式最淺;
5、壓實層厚度:壓實厚度對壓實效果具有明顯影響。碾壓應有適當的厚度,碾壓層過厚,非但下層的壓實度達不到要求,而且碾壓層上層的壓實度也要受到不利的影響 。
二、影響路基路面穩定性的因素:
1、自然因素:地形條件,氣候條件,水文和水文地質條件,地質條件,路基土類別,植被發育情況等。
2、人為因素:荷載作用,路基路面結構,施工方法,養護措施等。

㈤ 對路基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路基、路面應滿足的基本要求
(1)路基路面應根據公路功能、公路等級、交通量內,結合沿容線地形、地質及路用材料等自然條件進行設計,保證其具有足夠的強度、穩定性和耐久性。同時路面面層應滿足平整和抗滑的要求。
(2)路基設計應重視排水設施與防護設施的設計,取土、棄土應進行專門設計,防止水土流失、堵塞河道和誘發路基病害。
(3)路基斷面形式應與沿線自然環境相協調,避免因深挖高填對其造成不良影響。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宜採用淺挖、低填、緩邊坡的路基斷面形式。
(4)通過特殊地質和水文條件的路段,必須查明其規模及其對公路的危害程度,採取綜合治理措施,增強公路防災、抗災能力。
(5)高速公路、一級公路路面不宜分期修建但位於軟土高填方等工後沉降較的局部路段可按一次設計分期實施的原則實施。
(6)路基高度設計,應使路肩邊緣高出路基兩側地面積水高度同時考慮地下水、毛細水和冰凍的作用,不使其影響路基的強度和穩定性。
沿河及受水浸淹的路基邊緣標高,應高出設計洪水頻率的計算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襲高和>0.5m的安全高度。
(7)路堤基底應清理和壓實。基底強度、穩定性不足時,應進行處理,以保證路基穩定減少工後沉降。

㈥ 影響路基壓實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響路基壓實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標定罐深度、貯砂筒中砂面高度及砂的總重、砂的顆粒級配組成。

1、標定罐深度對量砂密度的影響通過現場試驗結果發現標定罐深度每減2cm 砂密度大約降低1%,與《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GE40- 2007) 中標定罐每減2.5cm 砂的密度約降低1%基本相符。可見標定罐深度不同對砂密度影響較大。因此,現場試洞深度應盡量與室內標定罐深度一致。

2、貯砂筒中砂面高度及砂的總重對量砂密度的影響

《公路土工試驗規程》對貯砂筒內砂的高度和質量做了明確規定。筒內砂的高度與筒頂距離不超過15mm,原因是不同砂面高度的砂,其下落速度不同,因而灌進標定罐內砂的密實程度也不同,這就直接影響了量砂的密度。

3、砂的顆粒級配組成對量砂密度的影響

《公路土工試驗規程》對砂的顆粒組成對試驗的重現性有影響進行了說明,不同顆粒粒徑組成的砂,其級配不同,密度也明顯不同。

(6)水文地質對路基有什麼影響擴展閱讀

對於路基、路面半剛性基層及粒料類柔性基層而言,壓實度是指工地上實際達到的干密度與室內標准擊實實驗所得最大幹密度的比值;對瀝青面層、瀝青穩定基層而言,壓實度是指現場達到的密度與室內標准密度的比值。因此路基壓實度的測定主要包括室內標准密度(最大幹密度)確定和現場密度試驗。

路基壓實度是填土工程的質量控制指標。先取壓實前的土樣送試驗室測定其最佳含水量時的干密度,此為試樣最大幹密度。再取由壓實後的試樣測定其實際干密度,用實際干密度除以最大幹密度即是土的實際壓實度。用此數與標准規定的壓實度比較,即可知道土的壓實程度是否達到了質量標准。

㈦ 水文地質條件的影響

研究區處於黃河沖積平原,全區均為第四紀鬆散地層堆積,地下水就賦存在這些厚度巨大而分布廣泛的地層孔隙中,鬆散岩類中地下水的賦存條件,主要取決於含水層分布范圍的大小、厚度、顆粒的粗細和結構的緻密程度。一般來講,含水層分布面積廣、厚度大、顆粒粗、結構疏鬆,賦存條件就好,反之就差。本區各時代含水層從上到下,時代由新到老重疊覆蓋,孔隙率也由新到老逐漸變小,這是因為時代新的壓密程度較低,較鬆散,時代老埋藏深,壓密程度高,故地下水賦存條件由新到老逐漸變差。

黃河沖積平原淺層水由於古黃河多次改道古河道分布面積廣大,砂層顆粒粗,厚度大,結構鬆散,孔隙大,這對地下水的賦存與分布是極為有利的條件。西部條形崗地淺層水由於含水砂層顆粒細,厚度小,或者無砂層,地下水賦存條件較差。

深層地下水在不同地區、不同深度都埋藏有較厚的中粗砂、中細砂含水層,給地下水的存在和富集形成了較大的空間,地下水缺少儲存的空間,而在300m深度以下有厚層的中粗砂含水礫石,其賦存條件較好。

研究區含水層的岩性、地下水的埋藏深度以及地下水的補徑排對氟的遷移富集起很重要的作用,以下將分別進行闡述。

(一)含水層岩性的影響

研究區含水層岩性決定含水層的透水能力,而含水層的透水性好壞往往又決定地下水交替的快慢。如果含水層的透水性好,包氣帶的淋洗水進入含水層後,可及時被帶走,有利於土壤的脫鹽;另外由於徑流條件好,地下水交替積極,潛水的礦化度往往也相對較低。反之,如果含水層的透水性差,來自包氣帶的淋洗水難以排走,導致土壤向積鹽方向發展,造成土壤的鹽漬化。例如,在一些乾旱、半乾旱地區,雖然潛水埋藏深度小於支持毛細帶的最大上升高度,但潛水含水層(砂礫石層)透水性極佳,往往見不到鹽分聚集現象。

另外,含水層由粒徑較細的顆粒(如黏性土)組成時,這些細顆粒的物質可以吸附周圍環境中的氟,使含水層中氟的背景值變大,這時在一定的水化學條件下進入地下水中的氟也會相應地增多,容易出現高氟地下水。

在研究區北部、東部以及南部的大部分地區為黃河沖積平原、古河道主流帶地區,含水層上游以含礫石、中粗砂為主,下游以中細砂為主,為黃河古河道河床相堆積。含水砂層頂板埋深上游10m左右,下游可達20m。覆蓋層岩性為亞砂土夾亞黏土,局部為粉砂,與下層含水層構成上細、下粗的「二元結構」。在古河道主流相和泛流相沉積中易形成這種典型的二元結構,為黃河沖積平原分布面積最大的含水層類型。上部為亞砂土、亞黏土等組成的弱含水層,下部為穩定的含水砂層。主流相含水砂層,以細砂、中細砂、中粗砂為主,厚度一般為10~35m,以HCO3-Ca,HCO3-Ca·Mg,HCO3-Na·Mg,HCO3-Mg·Na型水為主,氟含量一般小於1mg/L。

中牟縣蘆崗、大馬寨,開封縣榆園、三里寨、半坡店,杞縣城南—裴庄店,通許縣城南—太康縣楊廟,扶溝縣呂潭—太康縣、鄢陵板橋、縣城—馬欄,尉氏縣朱曲及臨近條形崗地的黃河沖積平原的邊緣地帶,屬於泛流帶和泛流邊緣帶沉積。含水層顆粒細,厚度比較薄,地下水徑流條件較差,因而水質也比主流帶差,易形成高氟地下水,水化學類型為HCO3-Na·Mg型水,HCO3·Cl-Na·Mg·Ca型水,HCO3·SO4·Cl-Na·Mg型水,局部地區為SO4·Cl-Na·Mg型水,礦化度較高,一般為1~3g/L的微鹹水。

(二)地下水埋藏深度的影響

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影響潛水蒸發能力的大小,當地下水位埋深不大時,潛水的蒸發作用強烈,容易引起毛細上升,深層的地下水進入淺層,而潛水又被大量蒸發而濃縮,從而使氟離子含量升高。

地下水埋藏深度對高氟富集的影響在前文中已有闡述,在此不再進行贅述。

(三)地下水補徑排的影響

1.地下水的補給

研究區地下水的補給分為垂直補給和水平補給兩種,而以垂直補給為主。垂直補給以大氣降水為主,其次為河流、渠系及灌溉回滲補給。大氣降水的補給與降水量大小、降水強度、包氣帶岩性、土壤含水量、地形條件、地下水位埋深及植物等因素有關。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影響降水入滲補給量的大小,但在一般情況下,降水入滲補給量隨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隨地下水位埋深增大而減少,包氣帶岩性越粗、地形越平坦、地下水徑流越遲緩、土壤含水量越少、植被越密集則補給量越大,反之則越小。

本區廣大平原區地形平坦,地表徑流遲緩,岩性以亞砂土為主,地下水位埋深為3~4m,部分為1~2m,少數為4~6m,這對降水補給十分有利。尉氏縣西部條形崗地,起伏較大,地表徑流較好,降水補給條件稍差。

本研究區的地下水主要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其次在雨季部分河流補給地下水,旱季則排泄地下水。地下水位埋深較淺,對降水補給十分有利。隨著降水入滲,包氣帶中的含氟組分在溶濾作用下隨之遷移到地下水中。

2.地下水的徑流

地下水水平徑流條件較好,有利於氟的遷移擴散,水氟含量較低;水平徑流滯緩,則為氟的累積富集提供了有利條件。

研究區內的條形崗地,包括尉氏縣西部崗地以及召陵崗地帶,由於地形起伏大,地下水徑流條件好,不利於氟的富集,故形成礦化度低的淡水;而東部廣闊的黃河沖積平原,地形平緩,地下水徑流緩慢,尤其是崗間的帶狀窪地、槽形窪地、碟形窪地等微地形、地貌,地下水流動滯緩,又屬於地下水的排泄匯聚點,故易形成高氟地下水。

淺層地下水徑流受地形、補給來源和含水層岩性的控制,研究區西部崗地(主要分布在中牟縣黃店和尉氏縣大橋以西)地形起伏較大,水力坡度也較大,自西向東、東北、東南呈放射狀緩慢向下游流動,水力坡度為1/200~1/1000,地下水的徑流相對較強,有利於氟的遷移。其他沖積平原地形平坦,地下水水力坡度上游為1/2000、下游為1/4000~1/6000,順地面坡降由西北向東南流動,地下水的流動相當滯緩,容易造成氟的富集。

在平原區內,受微地貌和古地形的影響,往往形成局部的高氟和低氟地下水區。例如,在黃泛平原區,古河道分布較廣,徑流條件較好,形成局部的高滲透性透鏡體,氟在地下水中的含量就比較低。而在徑流條件差的閉塞低窪區,經過長期的水-岩作用,礦化度較高,促使氟向該處集中。

3.地下水的排泄

蒸發是研究區地下水排泄的主要形式,由於包氣帶岩性和地下水埋深均不同,其蒸發強度也不相同。我國蒸降比為1的地帶可以大致看作高低氟地下水的分界區,蒸降比越大,水氟的濃縮特徵越明顯,這種濃縮特徵在以鬆散均質沉積物構成的平原區尤為顯著。在地下水位埋深為1~2m的地區,蒸發量最大,地下水位埋深在4m以下的地區蒸發量微小。研究區蒸降比達到2,地下水位埋深一般2~4m,部分地區1~2m和4~6m,地表岩性尤以亞砂土為主,毛細管作用強烈,蒸發量大,十分有利於氟的濃縮富集。

綜合各方面因素可以得出:地下水補徑排條件不同,對氟富集的影響不同。可歸結為:補排類型為入滲-蒸發型的地區,有利於氟的濃縮富集,常為高氟地下水分布區。該地區主要分布在水位埋深小於2m的地區,面積較小,以降水入滲補給為主,其次為河渠水與灌溉水的補給;地下水水平徑流滯緩,或崗間窪地地帶的地下水匯聚點。開采水平極低,蒸發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地下水位埋深淺、含水層岩性細,有利於地下水的蒸發,易形成高氟地下水。反之,則不易形成高氟地下水。

㈧ 排水不良會給路基帶來哪些危害

表面現象:會影響地面水和地下水,路基積水影響行車安全。
長期影響:影響路基路面結構的穩固性,造成路基受損。

㈨ 水文地質條件對建築的影響有哪些

水文地質條件系指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層厚度、礦化度、硬度、水溫及其動態等情況。
其中與場地設計最直接的就是地下水位,如果過高將不利於工程的地基處理及施工條件,必要時可採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地下水常被選定為取水水源,但應注意水質污染等問題。地下水的盲目過量開采,可能引起地下水漏斗的出現,甚至引發地面沉降、江、海水倒灌或地表積水等,給工程建設帶來不利影響。

㈩ 影響路基路面穩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1、地理條件:

(1)我國地域遼闊,各地氣候、地形、地貌地質和水文地質等自然條件相差很大。不同地區自然條件的差異與公路建設密切相關,公路沿線的地形,地貌和海拔高度不僅影響路線的選定,也影響到路基與路面的設計。平原、丘陵、山嶺各區地勢不同,路基的水溫狀況也不同。

(2)平原區地勢平坦,排水困難,地表易積水,地下水位相應較高,因而路基需要保持一定的最小填土高度,路面結構應選擇水穩定性良好的材料,並採用一定的結構排水設施;丘陵區和山嶺區,地勢起伏較大,路基路面排水設計至關重要,否則會導致穩定性下降,出現破壞現象,影響路基路面的穩定性。

2、地質條件:

(1)各類公路用土具有不同的工程性質,在選擇路基填築材料及修築穩定土路面結構層時,應注意土的工程性質的差異,並採取不同的工程技術措施。要根據公路沿線的地質條件,如岩石的種類、

(2)成因、紋理、風化程度和裂隙情況,岩石的走向、傾向、傾角、層理和岩層厚度,有關夾層或遇水軟化的夾層,以及有無斷層或其它不良地質現象(如:岩溶、冰川、泥石流、地震)等,都對路基路面穩定性有一定的影響。

3、氣候條件:

(1)氣候條件如氣溫、降水、濕度、冰凍深度、日照、蒸發量、風向、風力等都會影響公路沿線和地下水的狀況,並影響到路基路面的水溫情況。特別是在季節性冰凍地區,由於水溫狀況的變化,路基將發生周期性凍融作用,形成凍脹與翻漿,使路基強度急劇下降。

(2)一年之中,氣候有季節性變化,因此路基的水溫狀況也隨之變化,氣候還受地形因素影響,地理位置有差別,氣候也有很大差別,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路基的穩定性。

4、水文和水文地質條件:

(1)水文條件如公路沿線地表水的排泄、河流洪水位、常水位,有無地表積水和積水時期的長短,河岸的淤積情況。

(2)水文地質條件如地下水位,地下水移動的規律有無層間水、裂隙水、泉水等。所有這些地面水及地下水都會影響路基路面的穩定性,如果處理不當,常會引地質災害

(10)水文地質對路基有什麼影響擴展閱讀:

路基的防護:(穩定性的保持)

1、坡面防護設備:用來防護易受自然作用破壞而出現坡面變形的土質邊坡,如鋪草皮、噴漿、抹面、護牆、護坡以及為防護崩塌落實而修建的攔截和遮擋建築物,如明洞、棚洞。

2、沖刷防護設備:用來防護水流或波浪對路基的沖刷和淘刷,如鋪草皮、拋石、石籠、圬工護坡、擋土牆、順壩、挑水壩等。

3、支撐加固設備:用來支撐加固路基本體,以保證其穩固性,如擋土牆、支擋牆、支柱等。

4、防沙、防雪設施:用來防止風沙、風雪流掩埋路基,如各種柵欄、防護林等。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