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層有哪些生物

地質層有哪些生物

發布時間: 2021-03-12 10:04:18

① 地質分類有哪些地質分為什麼類型

(1)標准地質剖面:如中國最古老的岩石——遼寧鞍山白家墳花崗岩;天津薊縣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等。

(2)著名古生物化石遺址:如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世界奇觀——河南西峽恐龍蛋化石等。

(3)地質構造形跡:如西藏雅魯藏布江縫合帶;河南嵩山前寒武紀地層及三個整合遺跡等。

(4)典型地質與地貌景觀:如安徽黃山奇峰;澎湖列島的地形景觀等。

(5)特大型礦床:如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礦床——內蒙古白雲鄂博;中國稀有金屬和寶石明珠——新疆阿爾泰偉晶岩;黑龍江大慶油田等。

(6)地質災害遺跡:如遼寧大連金石灘震旦系——寒武系地層中的地震遺跡;河北唐山地震遺跡;雲南東川市泥石流及防治等。

(1)地質層有哪些生物擴展閱讀:

地質的研究對象:

1、礦物和岩石

在地球的化學成分中,鐵的含量最高(35%),其他元素依次為氧(30%)、硅(15%)、鎂(13%)等。如果按地殼中所含元素計算,氧最多(46%),其他依次為硅(28%)、鋁(8%)、鐵(6%)、鎂(4%)等。這些元素多形成化合物,少量為單質,它們的天然存在形式即為礦物。

2、地層和古生物

地層是以成層的岩石為主體,隨時間推移而在地表低凹處形成的構造,是地質歷史的重要紀錄。狹義的地層專指已固結的成層的岩石,有時也包括尚未固結成岩的鬆散沉積物。

3、地質構造和地質作用

地球表層的岩層和岩體,在形成過程及形成以後,都會受到各種地質作用力的影響,有的大體上保持了形成時的原始狀態,有的則產生了形變。它們具有復雜的空間組合形態,即各種地質構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地質

② 為什麼不同年代的地層中會出現不同的生物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系

這與地質年代有關。地質年代,就是指地球上各種地質事件發生的時代,即描述地球歷史事件的時間單位。 地質年代可分為相對年代和絕對年齡(或同位素年齡)兩種。相對地質年代是指岩石和地層之間的相對新老關系和它們的時代順序。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根據地層自然形成的先後順序,將地層分為4宙11代22紀。即冥古宙(包含隱生代、原生代、酒神代、早雨海代)、太古宙(包含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新太古代)、元古宙(包含成鐵紀、層侵紀、造山紀、固結紀、蓋層紀、延展紀、狹帶紀、拉伸紀、成冰紀與震旦紀(埃迪卡拉紀))、顯生宙(包含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中生代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新生代有第三紀(古近紀)、第四紀(新近紀)。 在各個不同時期的地層里,大都保存有古代動、植物的標准化石。各類動、植物化石出現的早晚是有一定順序的,越是低等的,出現得越早,越是高等的,出現得越晚。絕對年齡是根據測出岩石中某種放射性元素及其蛻變產物的含量而計算出岩石的生成後距今的實際年數。越是老的岩石,地層距今的年數越長。每個地質年代單位應為開始於距今多少年前,結束於距今多少年前,這樣便可計算出共延續多少年。例如,中生代始於距今2.3億年前,止於6700萬年前,延續1.2億年。 你看看這個 http://zh.wikipedia.org/zh/%E5%9C%B0%E8%B4%A8%E5%B9%B4%E4%BB%A3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③ 地層分類有哪些

目前國際上主要把地層分為三大類型。
1、以岩性作為主要劃分依據的岩石地層(岩性地層);
2、以化石作為劃分依據的生物地層;
3、以形成時間作為劃分依據的時間地層或年代地層。
地層分類(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是指根據岩石本身客觀存在的不同特徵或屬性,將組成地殼的岩層劃分為不同類型的地層。
另外一種意見認為,年代地層也就是生物地層。盡管在年代對比方法上雖然有許多種,但以古生物和同位素年齡測定的方法具有普遍意義。並指出,雖然同位素年齡測定是前寒武紀和寒武紀以後的深度變質地層時代對比的重要方法,但它在顯生宙地層的詳細劃分和對比方面,還不夠完善。而古生物(生物地層)的方法,在地質時期劃分和地層的時代對比方面,具有全球的相對同時性。而且,迄今為止,年代地層單位(界、系、統、階)也像生物地層一樣,都主要是以化石作為劃分和對比依據的,因而年代地層也就是生物地層,進而主張把地層分為兩大類型。20世紀中、後期,隨著新技術、新方法的運用和新理論的產生,地層學出現一系列新分支學科,因而地層分類也隨之擴大。目前除以上三大類以外,還出現了以岩石體剩餘磁性方向的變化作為劃分依據的磁性地層;以各種客觀存在的,且易用近代地質地球物理方法追蹤而識別的物理界面(不整合面、地層結構轉換面等)作為劃分標志的層序地層等等。

④ 第四紀有什麼生物

新生代最新的一個紀,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其下限年代多採用距今260萬年。第四紀期間生物界已進化到現代面貌。靈長目中完成了從猿到人的進化。第四紀(距今約258.8萬年)簡介

勞動創造了人類 第四紀英文:Quaternary Period
6500萬年前那次生物大滅絕後,地球進入了新生代。新生代是地球歷史的最新階段,而第四紀是新生代最後一個紀。第四紀還可以分為更新世、全新世等。關於其下限一直存在爭議,支持較多的有1.8Ma和2.6Ma 。雖然國際地層委員會推薦的第四紀的下界年齡為1.80Ma,但是由於2.6(開始認為為2.48 )Ma是黃土開始沉積的年齡,因而我國地質學家,尤其是第四紀地質學家基本都採用後者。這一時期形成的地層稱第四系。第四系一名是法國學者J.德努瓦耶於1829年提出的(見新生代)。
從第 第四紀地質圖四紀開始,全球氣候出現了明顯的冰期和間冰期交替的模式。第四紀生物界的面貌已很接近於現代。哺乳動物的進化在此階段最為明顯,而人類的出現與進化則更是第四紀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哺乳動物在第四紀期間的進化主要表現在屬種而不是大的類別更新上。第四紀前一階段——更新世早期哺乳類仍以偶蹄類、長鼻類與新食肉類等的繁盛、發展為特徵,與第三紀的區別在於出現了真象、真馬、真牛。更新世晚期哺乳動物的一些類別和不少屬種相繼衰亡或滅絕。到了第四紀的後一階段——全新世,哺乳動物的面貌已和現代基本一致。
大量的化石資料證明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古猿與最早的人之間的根本區別在於人能製造工具,特別是製造石器。從製造工具開始的勞動使人類根本區別於其它一切動物,勞動創造了人類。另一個主要特點是人能直立行走。從古猿開始向人的方向發展的時間,一般認為至少在1000萬年以前。
第四 第四紀-歷史版本紀的海生無脊椎動物仍以雙殼類、腹足類、小型有孔蟲、六射珊瑚等佔主要地位。陸生無脊椎動物仍以雙殼類、腹足類、介形類為主。其它脊椎動物中真骨魚類和鳥類繼續繁盛,兩棲類和爬行類變化不大。
高等陸生植物的面貌在第四紀中期以後已與現代基本一致。由於冰期和間冰期的交替變化,逐漸形成今天的寒帶、溫帶、亞熱帶和熱帶植物群。微體和超微的浮游鈣藻對海相地層的劃分與對比仍十分重要。第四紀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相應地層稱更新統和全新統。第四紀下限的確定,意見分歧較大。1948年第十八屆國際地質大會確定,以真馬、真牛、真象的出現作為劃分更新世的標志。陸相地層以義大利北部維拉弗朗層,海相以義大利南部的卡拉布里層的底界作為更新世的開始。中國以相當於維拉弗朗層的泥河灣層作為早更新世的標准地層。其後,應用鉀氫法測定了法國和非洲相當於維拉弗朗層的地層底界年齡約為180萬年。因此,許多學者認為第四紀下限應為距今180萬年。1977年國際第四紀會議建議,以義大利的弗利卡剖面作為上新世與更新世的分界,其地質年齡約為170萬年。對中國黃土的研究表明,約248萬年前黃土開始沉積,反映了氣候和地質環境的明顯變化,認為第四紀約開始於248萬年前。還有學者認為,第四紀下限應定為330~350萬年前。

⑤ 常見的自然地質有哪些

地質泛指地球的性質和特徵。主要是指地球的物質組成、結構、構造、發育歷史等,包括地球的圈層分異、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岩石性質、礦物成分、岩層和岩體的產出狀態、接觸關系,地球的構造發育史、生物進化史、氣候變遷史,以及礦產資源的賦存狀況和分布規律等。 地質遺跡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長地質歷史時期,由於內外動力的地質作用,形成、發展並遺留下來的珍貴的、不可再生的地質自然遺產。包括旅遊中的山水名勝、自然風光等自然遺跡,也包括在晚近地質歷史時期人類形成過程中,人類與地質體相互作用和人類開發利用地質環境、地質資源的遺跡以及地質災害遺跡等。 地質遺跡依其形成原因、自然屬性等可分為下列6種類型: (1)標准地質剖面:如中國最古老的岩石--遼寧鞍山白家墳花崗岩;天津薊縣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等。 (2)著名古生物化石遺址:如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世界奇觀--河南西峽恐龍蛋化石等。 (3)地質構造形跡:如西藏雅魯藏布江縫合帶;河南嵩山前寒武紀地層及三個整合遺跡等。 (4)典型地質與地貌景觀:如安徽黃山奇峰;澎湖列島的地形景觀等。 (5)特大型礦床:如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礦床--內蒙古白雲鄂博;中國稀有金屬和寶石明珠--新疆阿爾泰偉晶岩;黑龍江大慶油田等。 (6)地質災害遺跡:如遼寧大連金石灘震旦系--寒武系地層中的地震遺跡;河北唐山地震遺跡;雲南東川市泥石流及防治等。

⑥ 每一個地質年代分別有哪些生物

地質歷史上主要包括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它們是地層單位,與它回們相應答的就有五個「代」(年代單位),每個「代」都包含著不同的「紀」,以古生物化石作為劃分依據。一般說來,太古代和元古代只有很原始的、特徵不清的生物;古生代具有古老的、多數現已絕滅的生物;中生代具有中等復雜程度的生物,並與現代生物有若干相似;新生代具有高等生物,並與現代生物大多類同。

你要想弄清楚每個地質年代詳細的生物資料,這里肯定不夠寫的,推薦你看《地史學》,我這有溫獻德主編的《地史學》,網路文庫里也有,可以搜搜,順便把書得目錄發給你,每個地質時代這本書都有對生物的詳細敘述,你看以找到了下載下來好好看看,應該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知識。

⑦ 每個大概在什麼年代,有什麼標志性動物,和地質特點啊

【地質年代】

地質,即地殼的成分和結構。根據生物的發展和地層形成的順序,按地殼的發展歷史劃分的若干自然階段,叫做地質年代。「宙」、「代」、「紀」、「世」分指地質年代分期的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地質年代分期的第一級是宙,分為隱生宙(現已該稱太古宙和元古宙)和顯生宙。

【太古宇】tàigǔyǔ

地層系統分類的第一個宇。太古宙時期所形成的地層系統。舊稱太古界,原屬隱生宇(隱生宇現已不使用,改稱太古宇和元古宇)。

【太古宙】tàigǔzhòu

地質年代分期的第一個宙。約開始於40億年前,結束於25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地球表面很不穩定,地殼變化很劇烈,形成最古的陸地基礎,岩石主要是片麻岩,成分很復雜,沉積岩中沒有生物化石。晚期有菌類和低等藻類存在,但因經過多次地殼變動和岩漿活動,可靠的化石記錄不多。舊稱太古代,原屬隱生宙(隱生宙現已不使用,改稱太古宙和元古宙)。

【元古宇】yuángǔyǔ

地層系統分類的第二個宇。元古宙時期所形成的地層系統。舊稱元古界,原屬隱生宇(隱生宇現已不使用,改稱太古宇和元古宇)。

【元古宙】yuángǔzhòu

地質年代分期的第二個宙。約開始於25億年前,結束於5.7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地殼繼續發生強烈變化,某些部分比較穩定已有大量含碳的岩石出現。藻類和菌類開始繁盛,晚期無脊椎動物偶有出現。地層中有低等生物的化石存在。舊稱元古代,原屬隱生宙(隱生宙現已不使用,改稱太古宙和元古宙)。

【顯生宇】xiǎnshēngyǔ

地層系統分類的第三個宇。顯生宙時期所形成的地層系統。顯生宇可分為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

【顯生宙】xiǎnshēngzhòu

地質年代分期的第三個宙。顯生宙可分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生界】gǔshēngjiè

顯生宇的第一個界。古生代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分為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疊系。

【古生代】gǔshēngdài

顯生宙的第一個代。約開始於5.7億年前,結束於2.5億年前。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在這個時期里生物界開始繁盛。動物以海生的無脊椎動物為主,脊椎動物有魚和兩棲動物出現。植物有蕨類和石松等,松柏也在這個時期出現。因此時的動物群顯示古老的面貌而得名。

【寒武系】hánwǔxì

古生界的第一個系。寒武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寒武紀】hánwǔjì

古生代的第一個紀,約開始於5.7億年前,結束於5.1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陸地下沉,北半球大部被海水淹沒。生物群以無脊椎動物尤其是三葉蟲、低等腕足類為主,植物中紅藻、綠藻等開始繁盛。寒武是英國威爾士的拉丁語名稱,這個紀的地層首先在那裡發現。

【奧陶系】àotáoxì

古生界的第二個系。奧陶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奧陶紀】àotáojì

古生代的第二個紀,約開始於5.1億年前,結束於4.38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岩石由石灰岩和頁岩構成。生物群以三葉蟲、筆石、腕足類為主,出現板足鯗類,也有珊瑚。藻類繁盛。奧陶紀由英國威爾士北部古代的奧陶族而得名。

【志留系】zhìliúxì

古生界的第一個系。志留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志留紀】zhìliújì

古生代的第三個紀,約開始於4.38億年前,結束於4.1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地殼相當穩定,但末期有強烈的造山運動。生物群中腕足類和珊瑚繁榮,三葉蟲和筆石仍繁盛,無頜類發育,到晚期出現原始魚類,末期出現原始陸生植物裸蕨。志留紀由古代住在英國威爾士西南部的志留人得名。

【泥盆系】nípénxì

古生界的第四個系。泥盆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泥盆紀】nípénjì

古生代的第四個紀,約開始於4.1億年前,結束於3.55億年前。這個時期的初期各處海水退去,積聚後層沉積物。後期海水又淹沒陸地並形成含大量有機物質的沉積物,因此岩石多為砂岩、頁岩等。生物群中腕足類和珊瑚發育,除原始菊蟲外,昆蟲和原始兩棲類也有發現,魚類發展,蕨類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現。泥盆紀由英國的泥盆郡而得名。

【石炭系】shítànxì

古生界的第五個系。石炭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石炭紀】shítànjì

古生代的第五個紀,約開始於3.55億年前,結束於2.9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氣候溫暖而濕潤,高大茂密的植物被埋藏在地下經炭化和變質而形成煤層,故名。岩石多為石灰岩、頁岩、砂岩等。動物中出現了兩棲類,植物中出現了羊齒植物和松柏。

【二疊系】èrdiéxì

古生界的第六個系。二疊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二疊紀】èrdiéjì

古生代的第六個紀,即最後一個紀。約開始於2.9億年前,結束於2.5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地殼發生強烈的構造運動。在德國,本紀地層二分性明顯,故名。動物中的菊石類、原始爬蟲動物,植物中的松柏、蘇鐵等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

【中生界】zhōngshēngjiè

顯生宇的第二個界。中生代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分為三疊系、侏羅系和白堊系。

【中生代】zhōngshēngdài

顯生宙的第二個代。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約開始於2.5億年前,結束於6 500萬年前。這時期的主要動物是爬行動物,恐龍繁盛,哺乳類和鳥類開始出現。無脊椎動物主要是菊石類和箭石類。植物主要是銀杏、蘇鐵和松柏。

【三疊系】sāndiéxì

中生界的第一個系。三疊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三疊紀】sāndiéjì

中生代的第一個紀,約開始於2.5億年前,結束於2.05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地質構造變化比較小,岩石多為砂岩、石灰岩等。因本紀的地層最初在德國劃分時分上、中、下三部分,故名。動物多為頭足類、甲殼類、魚類、兩棲類、爬行動物。植物主要是蘇鐵、松柏、銀杏、木賊和蕨類。

【侏羅系】zhūluóxì

中生界的第二個系。侏羅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侏羅紀】zhūluójì

中生代的第二個紀,約開始於2.05億年前,結束於1.35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有造山運動和劇烈的火山活動。由法國、瑞士邊境的侏羅山而得名。爬行動物非常發達,出現了巨大的恐龍、空中飛龍和始祖鳥,植物中蘇鐵、銀杏最繁盛。

【白堊系】bái』èxì

中生界的第三個系。白堊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白堊紀】bái』èjì

中生代的第三個紀,約開始於1.35億年前,結束於6 500萬年前。因歐洲西部本紀的地層主要為白堊岩而得名。這個時期里,造山運動非常劇烈,我國許多山脈都在這時形成。動物中以恐龍為最盛,但在末期逐漸滅絕。魚類和鳥類很發達,哺乳動物開始出現。被子植物出現。植物中顯花植物很繁盛,也出現了熱帶植物和闊葉樹。

【新生界】xīnshēngjiè

顯生宇的第三個界。新生代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分為古近系(下第三系)、新近系(上第三系)和第四系。

【新生代】xīnshēngdài

顯生宙的第三個代。分為古近紀(老第三紀)、新近紀(新第三紀)和第四紀。約從6 500萬年前至今。在這個時期地殼有強烈的造山運動,中生代的爬行動物絕跡,哺乳動物繁盛,生物達到高度發展階段,和現代接近。後期有人類出現。

【古近系】gǔjìnxì

新生界的第一個系。古近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可分為古新統、始新統和漸新統。

【古近紀】gǔjìnjì

新生代的第一個紀(舊稱老第三紀、早第三紀)。約開始於6 500萬年前,結束於2 300萬年前。在這個時期,哺乳動物除陸地生活的以外,還有空中飛的蝙蝠、水裡游的鯨類等。被子植物繁盛。古近紀可分為古新世、始新世和漸新世,對應的地層稱為古新統、始新統和漸新統。

【新近系】xīnjìnxì

新生界的第二個系。新近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可分為中新統和上新統。

【新近紀】xīnjìnjì

新生代的第二個紀(舊稱新第三紀、晚第三紀)。約開始於2 300萬年前,結束於160萬年前。在這個時期,哺乳動物繼續發展,形體漸趨變大,一些古老類型滅絕,高等植物與現代區別不大,低等植物硅藻較多見。新近紀可分為中新世和上新世,對應的地層稱為中新統和上新統。

【第四系】dìsìxì

新生界的第三個系。第四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它是新生代的最後一個系,也是地層系統的最後一個系。可分為更新統(下更新統、中更新統、上更新統)和全新統。

【第四紀】dìsìjì

新生代的第三個紀,即新生代的最後一個紀,也是地質年代分期的最後一個紀。約開始於160萬年前,直到今天。在這個時期里,曾發生多次冰川作用,地殼與動植物等已經具有現代的樣子,初期開始出現人類的祖先(如北京猿人、尼安德特人)。第四紀可分為更新世(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對應的地層稱為更新統(下更新統、中更新統、上更新統)和全新統。

⑧ 地球地質共有多少層最表面一層是什麼

地球地質一共有3層,分別是:地殼-地幔-地核,最表層是地殼。

地殼,是地球的表專面層,屬也是人類生存和從事各種生產活動的場所。地殼實際上是由多組斷裂的,很多大小不等的塊體組成的,它的外部呈現出高低起伏的形態,因而地殼的厚度並不均勻。

地幔,地殼下面是地球的中間層,叫做「地幔」,厚度約2865公里,主要由緻密的造岩物質構成,這是地球內部體積最大、質量最大的一層。 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層。

地核,地幔下面是地核,地核的平均厚度約3400公里。地核還可分為外地核、過渡層和內地核三層。

(8)地質層有哪些生物擴展閱讀:

劃分依據

1、根據各圈層密度和地震波速度與地表岩石或礦物的有關性質對比進行推測。

2、根據各圈層的壓力、溫度,通過高溫高壓模擬實驗進行推測。

3、根據來自地下深部的物質進行推斷。火山噴發和構造運動有時能把地下深部(如上地幔)的物質帶到地表,為我們認識深部物質提供了依據。

4、與隕石研究的結果進行對比。

⑨ 地質上一共有那幾種地層

代紀世 代號 起始時間(百萬年) 生物開始出現類型 ----------------------------------------------- 新生代 第四紀 全新世 Qh 0.01 人類出現 晚更新世 Qp 中更新世 Qp2 早更新世 Qp1 1.64 新近紀 上新世 N2 5.00 中新世 N1 23.3 近代哺乳類出現 古近紀 漸新世 E3 37.5 始新世 E2 50 古新世 E1 65 魚類出現 ------------------------------- 中生代 白堊紀 K 135 被子植物,浮游鈣藻出現 侏羅紀 J 208 鳥類哺乳類出現 三疊紀 T 250 蜥龍 魚龍出現 ------------------------------- 晚古生代 二疊紀 P 290 獸行型類 裸子植物出現 石炭紀 C 362 堅孔類 種子蕨 科達類出現 泥盆紀 D 410 總鰭魚類 節蕨 石松 真蕨植物出現 早古生代 志留紀 S 439 裸蕨植物出現 奧陶紀 O 510 無頜類出現 寒武紀 -- 570 硬殼動物出現 ----------------------------- 新元古代 震旦紀 Z 680 不具硬殼動物出現 南華紀 Nh 800 青白口紀 Qb 1000 多細胞動物 高級藻類出現 中元古代 薊縣紀 JX 1 400 真核動物出現 (綠藻) 長城紀 Ch 1800 古元古代 滹沱紀 Hl 2300 五台紀 Wt 2500 ----------------------------- 新太古代 Ar3 2800 原核生物出現 (菌類及藍藻) 中太古代 Ar2 3200 古太古代 Ar1 3600 生命現象開始出現 始太古代 Ar0 45oo 地質年代是地球演化過程中某一時間階段的劃分方法。 地球的歷史按等級劃分為:宙、代、紀、世、期、亞期等六個地質年代單位。 地質年表 第四紀-全新世-距今1萬年 第四紀-更新世-距今250萬年 第三紀-上新世-距今1200萬年 第三紀-中新世-距今2500萬年 第三紀-漸新世-距今4000萬年 第三紀-始新世-距今6000萬年 新生代-第三紀-古新世-距今6700萬年 白堊紀-距今1.37億年 侏羅紀-距今1.95億年 中生代-三疊紀-距今2.30億年 二疊紀-距今2.85億年 石炭紀-距今3.50億年 泥盆紀-距今4.00億年 志留紀-距今4.40億年 奧陶紀-距今5.00億年 顯生宙-古生代-寒武紀-距今6.00億年 元古代-震旦紀-距今18.0億年 隱生宙-太古代 距今>50億年

⑩ 不同地層中出現的生物有怎樣的關系

生物演化指生物的族群從一個世代到另一個世代之間,獲得並傳遞新性狀的過程。並解釋長時段的生物演化過程中,新物種的生成與生物世界的多樣性。經歷數十億年的演化與物種形成,現在的各物種之間皆由共同祖先互相連結。

地質年代單位—地質時期中的時間劃分單位。又稱「地質時間單位」,簡稱「時間單位」。主要根據生物演化的不可逆性的階段性,按級別大小分為宙、代、紀、世、期、時等階段,其相應年代的地層單位是宇、界、系、統、階、帶。宙、代、紀、世是國際性的地質時間單位,期和時是區域性的地質時間單位。

年代地層單位—地質學上對地層劃分的一種單位。在大范圍內,通過礦物組成、岩相、構造特徵等,特別是同位素、地磁和化石研究確定地層形成的地質年代,同一年代形成的地層,不論其性質異同,即歸入同一單位中。年代地層單位分宇、界、系、統、階五級。對應的地質時代為宙、代、紀、世、期。如古生代形成的地層稱古生界;太古代形成的地層稱太古界,而現在主張太古代改稱太古宙,相應的地層單位改為太古宇。

地層單位及地質年代單位劃分的依據
=================================
地層發展過程中階段性和不可逆性是劃分地質年代的基礎。這種階段性和不可逆
性決定了地殼發展過程中各個地質歷史階段;各個地質歷史階段的更替造成了自
然界限(如生物變革的界限、古地理變革的界限、區域性不整合面等)。這些自
然界限是主要地層分層的界限極其相應地質時代的界限。一般地層與時代單位的
劃分,主要依據下列彼此密切聯系的地質現象:
1、 生物的變遷;
2、 地理上分布相當廣泛的構造運動;
3、 古地理的變化,表現為海陸分布,海、陸地形和氣候變遷;
4、 沉積和剝蝕作用的遞變;
5、 岩漿活動合變質作用的出現
地質相對年代的劃分
===================
地質相對年代可以劃分為五級單位:宙、代、紀、世、期。此為國際性的時間單
位。
宙:是地質年代中最大的單位。在地質發展歷史中,根據生物出現的顯著和不顯
著而分成兩個宙。沒有顯著生物出現的時代叫隱生宙,有顯著生物出現的時代叫
顯生宙。
代:在顯生宙內,根據生物演化的主要階段可分為三個時代,即古生代、中生代
、新生代。在隱生宙內目前尚無國際統一的劃分方案,有時將隱生宙稱為前古生
代或前寒武紀;有的根據岩層發育,地殼運動和同位素年代資料把隱生宙分為兩
個代即太古代和元古代;但太古代和元古代之間的界限至今沒有一個統一意見。
根據我國地層發育特點,我國元古代可分為早元古代及晚元古代(晚元古代大致
相當於震旦亞代)。
紀:代再分為若干紀。如古生代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
、二疊紀共六個紀;中生代分為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共三個紀;新生代分為
第三紀及第四紀。紀的命名有的來源於研究較早的標准剖面所在地區的地名或古
代民族的名稱。如「震旦紀」一名即來自我國的古稱。另外也有根據地層的某些
特點命名如石炭紀就因產煤而得名。
世:一個紀分為三個世。少數的紀如二疊紀、白堊紀、第三紀則為二分。世的名
稱是在紀的名稱上加上早、中、晚即可。如早泥盆世、中泥盆世、晚泥盆世。二
分的紀則用早、晚即可,如早二疊世、晚二疊世。
期:世分為期。期的名稱與階的名稱相符合,如龍玉廟期等。

年代地層單位
=============
一個年代地層單位即指相應的地質年代時間內所形成的地層而言。每一個地質年
代單位都有相應的年代地層單位。現將地質年代單位和年代地層單位列表對照如
下:
地質年代單位
年代地層單位
宙(Eon)
宇(Eonothem)
代(Era)
界(Erothem)
紀(Period)
系(System)
世(Epoch)
統(Series)
期(Age)
階(Stage)
宇:是國際上通用的最大地層單位,相當於一個宙時代單位內形成的地層。如顯
生宇、隱生宇。
界:包括在一個代的時代內形成的地層。例如: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等。
系:界分為系,代表一個紀時間內所形成的地層。例如:寒武系、侏羅系等。
統:代表一個世的時間內所形成的地層。統的名稱是在系的名稱上增加下、中、
上等字樣而構成。三分的系分為下統、中統和上統。
階:一個期的時間內形成的地層。階的專名適用於整個生物地理區,不同的生物
地理區可以有不用的階名。階名常由其標准地層發育的地點命名。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