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理地質圖怎麼看

地理地質圖怎麼看

發布時間: 2021-03-12 00:09:33

Ⅰ 地理如何讀圖

地理是研究地圖的學科。
①拿到一張地圖首先要看的是標題。就是這張圖是關於什麼的,心裡要有底。
②接著,根據標題有針對性地看圖例。(雖然有些圖例是通用的,這些更應該記住。像天然氣啊,石油啊,鐵路啊,煤啊,鐵礦啊,橡膠啊這些常見的圖例應該牢記.)
③然後才是看圖,根據標題。比如「中國福建某地地形礦藏分布圖」,你就要著重注意「地形」,「礦藏」還有「福建」。如果是這種標題,一般會有幾種題目:1、設計什麼公路的路線之類的。(與「地形」有關)2、將來的發展規劃之類的,像什麼碼頭的建造之類的(與「礦藏」有關)3、解釋當地的一些生活習俗(與「福建」有關,知道「福建」就是告訴你當地的氣候類型還有地理位置

需要記住的地圖(本人以為)
1、世界氣候分布圖 2、中國行政區域圖 3、中國地形圖 4、世界地形圖(大概)主要就是這些,尤其是第一個,一定要做到能夠默寫出來。

忠告:
很多人都覺得地理難學,要背的東西很多,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地理地理,要研究出「地形」「地質」「土地」的道理來。
你需要著重學習「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好像叫這個名字)(如果你是江蘇的,那就在必修一裡面),裡面有地理(自然)環境七要素(好像),這七個東西要記牢,這是你考慮問題的各個角度,這樣就不容易漏分。相對應的,(如果你是江蘇考生的話)必修二裡面講了一個叫做「區位條件」的東西。這個是你考慮人文地理時所使用的角度,需要牢記,常用的也就四五個。(交通、政策、氣候環境、勞動力什麼的)
地理是一個面面俱到的學科,這和物理不同。物理常常研究理想條件下的東西,而地理卻是什麼都要考慮。同樣是風,在平原上和在山上就是不一樣的(地形,海拔,濕度都不同。)。所以,答主觀題的時候,一定要從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個角度去考慮!!
至於區域地理,實際上(本人認為)就是給不會學地理的人一種解題目的模式,而高考地理,往往是新設情境。(實際上就是必修三沒什麼用。。。)必修三感覺最有用的是「產業轉移」,這個實際上還是和人文地理中的「勞動力」這個區位條件有關的。

註:
本人2012年江蘇高考,地理A+(全省前5%),但我整個高三的地理復習時間(不含上課時間)合並起來不超過半天!!(6小時)所以說抓緊上課時間,提高上課效率,也是很重要的。(雖然灑家地理課就是玩過去的。。。要有底子才能玩!!)

最後祝你高考成功,不要失手!!(我就是失手的典型代表。。。)

Ⅱ 閱讀地質圖的步驟和方法

1)看圖名、圖幅代號、比例尺。了解圖幅所在的地理位置、范圍大小、精度要求以及出版時間、制圖人等。

2)看圖例。了解圖幅區內出露的地層、岩體,它們的岩性、時代、代號及色標。了解區內的構造、礦產,它們的性質、類型、符號及色標。

3)分析圖內的地形特徵。根據圖中地形等高線,分析區內山脈的走向變化、地勢分布(最高點、最低點、相對高差)、水系發育情況等。有的地質圖上沒有地形等高線(多為小比例尺地質圖,如圖13-46),一般可根據水系的分布來分析地形的特點,如河流的主流總是流經地勢較低的地方,支流則分布在地勢較高的地方,順流而下地勢越來越低;位於兩條河流中間的分水嶺地區總是比河谷地區要高等。了解地形特徵,可以幫助了解地層分布規律、地貌與地質構造的關系等。

4)粗讀地質內容。從整體上了解圖區內一般地質情況:①地層分布情況,老地層分布的部位,新地層分布的部位。結合地層柱狀圖了解區內地層時代、岩性、化石、地層厚度及接觸關系等。②岩漿岩的性質及分布,岩體與地層、構造、礦產的關系。③地層、岩體的變質程度,變質岩的分布范圍及特徵。④褶皺、斷層的性質、類型及展布情況,斷層與褶皺的關系等。⑤礦產種類及分布情況,與地層、岩體、構造的關系。

5)閱讀剖面圖。了解深部地質構造特徵。從剖面上了解地形起伏變化,以及地層、岩體、構造等在地下的延伸狀況和組合形態。結合地質圖上平面特徵,加深對區內地質特徵的了解。

6)詳細閱讀。在掌握全區地質構造概況的基礎上,再對每一個局部地質構造進行詳細分析。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所要重點了解的某一塊段或某方面內容,進行詳細閱讀分析。

7)歸納總結。把區內所有的地質特徵聯系起來,分析總結它們的形成機制和內在聯系以及變化發展規律,從而恢復全區的地質發展歷史,闡明礦產成因與分布規律。

本章要點

1.構造運動是指由地球內力引起地殼乃至岩石圈變形、變位的機械運動。構造運動是由地球內能引起的,屬於內力地質作用,是引起地殼升降、岩石變形、變位,以及地震作用、岩漿作用、變質作用乃至地表形態變化的主要因素。

2.構造運動按其運動方向分為水平運動與垂直運動。水平運動表現為岩石受到水平方向的擠壓或拉張,產生變形、變位,常形成巨大的褶皺山系、斷裂和地塹、裂谷等,又稱為造山運動;垂直運動表現為大規模的緩慢的上升或下降,使某些地區上升成為高地或山嶺,另一些地區下降為盆地或平原,又稱為造陸運動。構造運動的方向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變化,往往表現為水平運動與垂直運動兼而有之。

3.構造運動是岩石圈的一種長期而緩慢的運動,但是經過漫長的地史時期,構造運動會使地球產生巨大的變化。構造運動表現出強烈的區域性特徵與周期性。

4.岩石的產狀由三要素走向、傾向和傾角三個數值來確定。岩層的產狀要素在野外直接用羅盤測量,一般只記錄傾向和傾角兩個數據,記為:傾向∠傾角。

5.岩石變形和變位的產物稱為地質構造,是構造運動的結果,是研究和恢復地球發展歷史的重要依據,是地殼中普遍存在、最常見的地質現象。最基本的地質構造有褶皺和斷裂。褶皺具有以下要素:核、翼、軸面、樞紐、轉折端。褶皺的基本類型是背斜與向斜。背斜核部為老岩層,向兩翼岩層越來越新;向斜核部是新岩層,向兩翼岩層越來越老。

5.岩石受到力的作用發生破裂,稱為斷裂構造,是地殼中普遍發育的構造形式之一。通過節理的研究,了解區域性構造應力場的特點和各種應力的分布規律,有助於研究斷層、褶皺的形成機制和力學性質。根據斷裂岩塊相對位移的程度,斷裂構造分為節理和斷層兩大類。

6.按照產生節理的力學性質不同,節理分為張節理和剪節理。張節理是在拉張應力作用下產成的,剪節理實在在剪切應力作用下產生的。

7.根據兩盤相對位移方向和力學性質,斷層劃分為正斷層、逆斷層、平移斷層。由兩條或多條走向基本一致,相向傾斜的正斷層可形成地塹,如我國的汾渭河地塹以及國外著名的貝加爾湖地塹、萊茵河地塹、東非裂谷地塹等;逆沖推覆構造可形成飛來峰與構造窗;平移斷層分為左旋與右旋兩類。

8.斷層的識別標志有:擦痕、階步、斷層角礫岩、斷層泥、不連續的地質體(不同地質體或同一地質體的不同部分直接接觸)、某些地層重復出現或缺失、拖曳褶曲、伴生節理、斷層崖、負地形等。

9.斷層形成時代主要是依據切割、充填、上覆地層等關系來判斷。基本原則為:(1)斷層發生的年代晚於被斷層切割的最新地層的年代,早於覆蓋在斷層之上未受其切割的最老地層的年代;(2)若斷層切斷岩體,則斷層形成於岩體侵入之後;若斷層被岩體、岩脈所填充,則斷層形成於岩體侵入之前。

10.接觸關系共有五種類型,地層之間的接觸關系有:整合接觸、假整合接觸、角度不整合接觸;地層與侵入體之間有:侵入接觸、沉積接觸。整合接觸表明該地區構造運動相對較為穩定,處於持續下降或持續上升的狀態。假整合接觸是地殼升降運動的重要標志,底礫岩是判斷假整合的重要標志。角度不整合接觸表示該地區遭受了強烈的構造運動。侵入接觸說明該地區發生過較強烈的構造運動,引起岩漿侵入,形成了侵入體,侵入體的年代晚於被侵入圍岩的年代。沉積接觸表明,侵入體形成後,地殼先上升使其遭受風化剝蝕,後又下降接受沉積,該侵入體的年齡老於其上覆岩層的年齡。

11.槽台說將陸殼劃分為活動的地槽區和穩定的地台區,以及兩者鄰接部位的過渡區。地槽區是地殼上構造運動強烈活動的狹長地帶,運動速度快、幅度大,沉積作用、岩漿作用、構造運動和變質作用都十分強烈和發育,形成錯綜復雜的褶皺山脈。地台區是地殼上面積寬廣、構造活動微弱、相對穩定的地區。地台具有明顯的雙層結構:褶皺基底(結晶基底)、沉積蓋層。過渡區既具有地槽特徵又含有地台的性質。

12.大陸漂移學說認為,地球上曾經有一個龐大的聯合古陸,稱為「泛大陸」,海洋也只有一個圍繞著它的「泛大洋」。

13.海底擴張學說認為,新的洋底在洋脊裂谷帶形成,並不斷向兩側擴張,同時老的洋底在海溝處插入地下,返回軟流圈,造成物質循環。

14.在大陸漂移說與海底擴張說的基礎上,板塊構造理論正式被提出來。它以地球整個岩石圈板塊的活動方式為依據,建立了世界范圍的構造運動模式,對一些全球構造問題給予了合理的解釋。是當今最重要、最熱門的地學理論。但是關於板塊驅動機制的問題,至今未有滿意的結論。

15.根據板塊邊界,將全球板塊劃分為六大板塊: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澳大利亞-印度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板塊邊界有離散型邊界、匯聚型邊界和轉換斷層,它們代表了全球構造活動性強烈的地帶。

16.一幅正式的地質圖除地質圖外,還應包括圖名、比例尺、圖例、地質剖面圖、綜合地層柱狀圖、圖幅接圖表、編制單位責任表。如果是區域地質圖還有圖幅代號。

復習思考題

1.何謂地層產狀三要素?有哪幾種表示方法?

2.什麼是地質構造?有哪幾種主要類型?各具哪些特徵?

3.岩層有哪幾種接觸關系?各反映何種地質意義?

4.繪制一幅理想的地質剖面圖,將背斜、向斜、正斷層、逆斷層及各種接觸關系表示出來,並標明注記。

5.何謂板塊構造?其邊界有哪幾種?目前全球劃分為哪幾大板塊?

6.地質圖中應包括哪些內容?

7.閱讀老師提供的地質圖,按閱讀步驟與方法,分析圖中地層、岩體、構造等的分布及特徵。提交一份文字說明(讀圖報告)。

Ⅲ 在地質圖上怎樣判別斷層的主要類型

根據斷層線上原來相鄰接的兩點在斷層運動中的相對運動狀況可以將斷層分類。

1、走向滑動斷層:運動只在水平方向上,並且平行於斷層面。走向滑動斷層又進一步分為右滑和左滑斷層。

2、傾向滑動斷層:沿斷層面作上升下降的相對運動,則是傾向滑動斷層。上盤相對下盤向下運動的傾向滑動斷層是正斷層。

3、沖斷層:當斷層面傾角小於或等於45°,上盤相對下盤作向上運動時,叫沖斷層,而若斷層面傾角大於45°,則稱逆斷層。

4、斜向滑動斷層:兩盤相對運動方向界於走向滑動斷層和傾向滑動斷層之間的,叫斜向滑動斷層。

5、斷層落差和平錯:斷層兩盤之間的相對位移常被叫作斷層落差和平錯。落差反映垂直位移,而平錯反映水平位移。以上所說的斷層都有一個共同的運動特點,即在運動中兩盤的構造保持著平行。

6、旋轉斷層:相鄰兩盤塊體之間發生了扭動、轉動,這樣的斷層被稱為旋轉斷層或剪狀斷層。

(3)地理地質圖怎麼看擴展閱讀:

斷層效應和缺失

1、走向斷層不但能造成地層的缺失,而且還可以造成地層的重復。即由走向斷層引起地層關繫上的效應,這也是判定斷層存在和性質的依據。

2、缺失是指一套正常地層中的一層或數層,由於斷層作用,在夷平面上斷缺的現象;而重復則是指一套正常地層中的一層或數層,由於斷層作用而重復出現的現象。走向斷層效應共可以出現六種缺失或重復的基本形式。

Ⅳ 如何看地質地形圖

1、
先看圖紙名,圖幅代號、比例尺等小細節,確定具體的位置、精確度等相關信息。回
2、
看圖例確定地層答的順序,圖例一般放在圖例左側,自上而下,由新到老進行標注。
3、
兩端注有AA′或II等字樣、屬於剖面線,表示這個方向已經作了刨面圖。
4、
分析地質內容要從整體到布局再到整體。
5、
布局分析先總體,在針對布局進行分析:
(1)開始最好從圖中老岩層著手,逐步向外擴展,以免茫無頭緒;
(2)詳細分析每一種構造形態,包括褶曲、斷層、不整合、火成岩體等。
(4)地理地質圖怎麼看擴展閱讀
水平岩層在地質圖上的特徵
(1)地質界線與地形等高線平行或重合;
(2)老岩層出露在地形低處,新岩層分布在高處(圖1b);
(3)岩層出露寬度取決於岩層厚度和地面坡度;
(4)岩層的厚度是其頂、底面間的高差。
在測繪領域,地貌形態的描述主要是數字參數描述。包括高度、坡度、切割密度、切割深度等指標。高度用以表現地貌起伏,有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之分。
坡度用以表現坡面的傾斜程度。在實際情況下,由於地表是一個曲面,任一點的坡度都是不同的,所以坡度是指一個平均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地質地形圖

Ⅳ 哪裡能看到詳細的中國地理圖,主要是看山脈、水系、地質的

只能分開看 有山脈圖 水系圖 地質圖

O懸賞!!

Ⅵ 幾種常用的地質圖

1.地質圖

廣義的地質圖包括所有反映地質內容為主的圖件。狹義的地質圖就是將一個地區的地層、岩漿岩體、地質構造及礦產等內容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按一定比例尺,用規定的線條、符號和顏色表示在平面上的圖件。

2.地質構造圖

在地質圖的基礎上通過地質構造分析,用規定符號標明各種地質構造形跡的圖件。

3.地質剖面圖

指垂直於區內地層走向或主要構造線方向所切割的地質體剖面,反映地質體深部地質特徵的圖件。可在地質圖上切割繪制(圖切剖面圖:連接地質圖相對圖框上的兩點A、B畫一條直線,稱為剖面線,沿此線將地形、地層、岩體、構造等地形地質內容及產狀,投影到剖面上繪制的)。也可以在野外實地測量繪制(實測剖面圖)。

4.綜合地層柱狀圖

在地質圖的基礎上,綜合分析區內地層、岩體的岩性、時代、厚度及其接觸關系,以由老到新、自下而上的順序,按一定比例尺,用線條、符號及顏色繪制在一個呈柱狀的剖面圖上,兩側標示出地層時代、岩性、化石、地層厚度及接觸關系等的圖件。

根據生產任務或研究目的不同,還有各種類型的地質圖,如地質礦產圖、礦產預測圖、岩相-古地理圖、構造綱要圖、大地構造圖、勘探線剖面圖、水文地質圖、工程地質圖、第四紀地質圖等。

高中地理,這張圖怎麼看請舉圖上一個年份為例

一、地理學習的靈魂——地圖的利用
1、學會分類地圖包括日照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地理景觀圖、地理原理示意圖、地理漫畫圖、地理數據圖、地理結構圖、地理值線圖等。
2、學會讀圖①先讀圖的主題②看清圖例③注意細節④聯系實際
3、學會變圖①圖圖轉換(剖面圖轉換為平面圖)②圖文轉換
4、學會用圖①用圖歸納總結地理規律或特點②用圖記憶
復習中國地理:可看10方面地圖,即: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中國氣候圖(氣溫、降水量)、中國水系圖、中國資源圖(森林、礦產、水能、旅遊資源等)、中國農作物分布圖、中國工業分布圖、中國人口、民族、城市、商業中心圖、中國交通圖、中國自然保護區圖等。逐一看圖、記圖,甚至畫圖,中國地理的基本知識就掌握了。
學習世界地理:
1、要在十條線上下功夫(五條經線、五條緯線)。
2、找出十條線穿過地區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
3、在經緯度跨度不超過十度范圍內描一幅輪廓圖,說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並問一個為什麼?這樣你會發現你開始「腦」中有「圖」,「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單調的文字)
二、地理學習的支柱——教材的理解
1、依綱據本,掌握地理原理、規律
①先將書讀厚:在書上作讀書筆記,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點
②再將書讀薄:將知識整理歸納形成主幹,構建自己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指用圖示的方法來表達人們頭腦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論等,把隱性的知識顯性化、可視化,便於思考,交流與表達。它是由節點、連線組成的知識網路圖,節點表示概念,連線表示概念之間的聯系,組成的網路知識結構表示某一個主題及其層次。
2、利用課本,學會舉一反三
做到舉一反三,尋找同類地理事物的一般特點和規律。在復習中要跳出教材的局限,適當拓寬知識面,在思考問題時,有一定的鋪墊,能觸類旁通,思路靈活。
3、利用課本總結和歸納,掌握地理學習的規律。如:
區域地理(大洲或國家):位置、范圍、人口、地形、氣候、河湖、資源、工農業、交通、城市。
高中地理:分布(區位選擇)、成因、特點、問題、解決措施
4、巧妙記憶地理知識

Ⅷ 地理的地形圖怎麼看等高線、有什麼河、在什麼板塊等,這些怎麼看啊

一。判讀地圖的抄一般方法襲
1.審清題意,明確解題對象。由於地圖形式多樣,內容廣泛,解題時要看清圖名、圖例和其他地圖要素,掌握地圖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及其性質。
2.准確判斷地理位置與地理區域。地圖中往往隱含著重要的信息,准確地判斷地圖所表示的地理位置或區域。
3.根據圖中的各種要素符號,如等高線、河流等判斷地理事物的特徵及變化、分布,尤其是根據等高線判斷、認定各種地表形態、地勢起伏、海拔的高低。
4.根據所認定的地理位置、地理事物的特徵進行多方面的聯系與綜合分析。如根據地圖所示地理位置,聯系氣候、植被、河流、農業生產的方式、物產等方面來分析該地區的區域特徵。

Ⅸ 地理等高線地圖中河流流向怎麼看

lz您好
請注意本題圖中河流唯一與等高線有交點是出現在右上角(與200的線)
而根據等高線的回排列,這組等高線"上高下答低"
所以這條河從右上角出發,流向左下角
接著注意本題陷阱,方位坐標取向右為北
所以右上角對應西北,左下角是東南
所以是西北-東南(或東)的流向!

Ⅹ 地下水文地圖怎麼看,大色塊的那種

網路
水文地質圖
科普中國 |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網路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審核
審閱專家 郭亮
水文地質圖(Hydrogeological map)是指反映某地區的地下水分布﹑埋藏﹑形成﹑轉化及其動態特徵的地質圖件(主要表示地下水類型、產狀、性質及其儲量分布狀況等的地圖)。是某地區水文地質調查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示形式。
中文名
水文地質圖
外文名
Hydrogeological map
學科
水文地質學
類別
地質圖件的一種
反映
水文地質調查研究成果
快速
導航
主要內容分類發展簡史地質應用
簡介
水文地質圖是反映一個地區地下水資料的主要手段。水文地質調查的成果,總是由水文地質圖、相應的文字報告及附錄所組成。通過對水文地質的調查,用圖形反映一個地區地下水形成與分布的規律;地下水與自然地理和地質因素相互關系的圖件稱之為水文地質圖。以作為利用、防範或進一步調查地下水的科學依據。地下水是一種變動的天然資源,受到各種隨著空間與時間變化著的因素的影響,其水質、水量及其他要素,不但在空間上發生變化,而且在時間上發生變化。各種變化著的水文地質要素,採用一系列平行圖件——水文地質圖系加以反映。這一類水文地質圖稱為系列圖或分析圖。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