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構造的時間是怎麼確定的

地質構造的時間是怎麼確定的

發布時間: 2021-03-11 22:49:51

A. 用什麼方法來確定地質年代

1、相對年代的確定方法
(1)地層學方法(地層層序律:1669年,出生於哥本哈根的斯特諾(Nicolaus Steno,1638-1686)總結出在岩層之間,存在著如下的規律:岩層在形成後,如未受到強烈的地殼運動的影響而顛倒原來的位置,應該是先沉積的在下,後沉積的在上,一層壓一層,保持近於水平的狀態,延展到遠處才漸漸尖滅.地層形成時是水平或近於水平的,先形成的位於下部,後形成的位於其上部.注意:原始產出的上新下老,並非現在野外見到的地層都是上新下老,其中又有後期地殼運的改造.對於後期地殼運動使地層變動(傾斜、倒轉)的地層層序可用沉積構造中的層面構造(波痕、泥裂、有痕等)作為「示底構造」恢復頂底後,判斷先後順序.
(2)古生物學方法(化石層序律):生物演化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生物種屬由少到多,而且這種演化和發展是不可逆的.因而,各地質時期所具有的生物種屬、類別是不相同的.時代越老,所具有的生物類別越少,生物越低級,構造越簡單;時代越新,所具有的生物類別越多,生物越高級,構造越復雜.因此,在時代較老的岩石中保存的生物化石相對較低級,構造較簡單;而在時代較新的岩石中保存的生物化石相對較高級,構造較復雜.
(3)構造地質學方法(切割律):上述兩條准則主要適用於確定沉積岩或層狀岩石的相對新老關系,但對於呈塊狀產出的岩漿岩或變質岩則難以運用,因為它們不成層,也不含化石.但是,這些塊狀岩石常常與層狀岩石之間以及它們相互之間存在著相互穿插、切割的關系,這時,它們之間的新老關系依地質體之間的切割律來判定,即較新的地質體總是切割或穿插較老的地質,或者說切割者新、被切割者老.
2、同位素年齡(絕對年齡)的測定
(1)銣-鍶法、鈾(釷)-鉛法:主要用於測定較古老岩石的年齡;
(2)鉀-氬法:有效范圍大,幾乎可以適用於絕大部分地質時間,而且鉀是常見元素,許多礦物中都富含鉀,因而使鉀-氬法的測定難度降低、精確度提高,所以鉀-氬法應用最為廣泛;
(3)14C法:由於其同位素半衰期短,它一般只適用於5萬年以來的年齡測定;
(4)釤-釹法、40Ar-39Ar法:精度高,解析度強.

B. 地質年代的時間是怎麼安排的

第四紀:現在--2.4 主要事件是人類的出現
新第三紀:2.4--23 草本植物大發展
老第三紀:23--65 木本植物大發展
白堊紀:65--135 出現了真正的鳥類、恐龍相繼滅絕
侏羅紀:135--205 爬行動物大繁盛,代表動物恐龍
三疊紀:205--250 裸子植物占優勢,爬行動物向各方
面分化
二疊紀:250--290 主要事件為海退,陸地佔主導地位
出現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末期發生生物大絕滅
石炭紀:290--350 陸生植物空前發展,蕨類最豐富,
重要的成煤期
泥盆紀:350--405 無脊椎動物占優勢,分化出了魚類
志留紀:405--435 珊瑚種類較多,其他生物有三葉蟲
和筆石等
奧陶紀:435--480 海侵最廣泛的時期,無脊椎動物繁盛
寒武紀:480--570 海侵廣泛,具有硬殼的無脊椎動物
大量出現
震旦紀、青白口紀:570--1000
薊縣紀、長城紀:1000--1700

其中的時間單位為百萬年,前面的數字是起始年份,後面的數字是終止年份。

C. 地質年代的劃分和時間段是怎麼樣的

年代劃分是個很來權威的工作。源分為時間年代和地層年代。現階段,大的單位已經很難在分了,都是國際公認的,俗稱「金釘子」。
劃分也是很系統的。有的是根據古生物,有的是根據大的地質構造,有的是依據地層劃分的。
時間年代當然依據的是時間,由地質事件引起的時間段劃分的。時間段內劃分也是一樣的,地質事件,氣候事件,古生物事件等等。
具體你查地層學或者沉積古地理等學科,如有需要,另述詳情。

D. 地質構造基本知識

(一)地質構造和地層

1.地質構造

組成地殼的岩石,在長期的地質作用下,發生變形、變位的形跡,稱為地質構造。例如:由地質作用在岩層中形成的背斜和向斜褶曲、斷層、節理、劈理等斷裂,以及其他的面狀,線狀構造等均勻地質構造,簡稱構造。其成因主要是由內力地質作用造成。

2.地層

地層是指沉積岩、火成岩以及由它們變質而成的變質岩在漫長的地質時期和一定環境下逐漸形成的層狀岩石。概括地說,地層是一切層狀岩石的總稱。

地層與岩層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地層含有時代的概念;而岩層則不具有時代概念。所以地層是研究地殼歷史的依據。對一個地區或不同地區的地層進行劃分和對比,可確定地層的生成順序和時代;還可進一步分析地層形成時的環境,從而就可了解到古代自然地理環境、演化規律以及地殼運動的規律等。

(二)岩層的接觸關系

岩層的接觸關系,是內、外力地質作用的綜合產物。據其成因特徵,可以分整合接觸與不整合接觸兩大類型(圖1-5)。

圖1-5 整合、假整合、不整合形成過程示意剖面圖

O—奧陶系;S—志留系;D—泥盆系;C—石炭系(箭頭代表地殼運動的方向)

1.整合接觸

同一地區的上下兩套岩層,若其產狀一致,在沉積上和生物演化上都是連續的,則這種關系就稱整合接觸。它說明這個地區的地殼運動以相對下降為主,所以發生在上下兩套岩層之間沉積過程是連續的,其間沒有發生過足以引起較長時間沉積間斷的構造運動。如圖1-5中的志留系(S)與奧陶系(O)之間的接觸關系即為整合接觸。

2.不整合接觸

由於地殼運動的影響,使在同一地區的上下兩套岩層間有一明顯沉積間斷,並且在古生物演化順序上也不連續,岩層的這種關系稱為不整合接觸。不整合又可分為平行不整合(假整合)和角度不整合兩種類型。

(1)平行不整合(假整合)

上下兩套岩層間雖然產狀一致,但有明顯沉積間斷、時代不連續(圖1-6)。

(2)角度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是指上下兩套岩層之間有明顯沉積間斷,並以一定角度相交的關系(圖1-6)。

(三)單斜構造與岩層產狀

1.單斜構造

通常把接近水平或傾斜角度小於5°的岩層,稱為水平岩層。原來的水平岩層,由於受地殼運動的影響,使岩層產狀發生變動,造成岩層層面與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相交故這類岩層稱為傾斜岩層(圖1-7)。如果在某一地區,出現一套岩層都朝一個方向傾斜,且傾斜的角度又大致相同時,稱為單斜岩層。

圖1-6 岩層的平行不整合(假整合)接觸、岩層的角度不整合接觸

圖1-7 單斜岩層示意圖

2.岩層產狀

岩層的產狀是指岩層的空間位置及其狀態;它是以岩層的產狀要素來確定的。

岩層的產狀要素是指傾斜岩層的走向、傾向和傾角(圖1-8)。只要測量傾斜岩層的產狀要素,就可以確定岩層的空間的位置及其形態,它是研究各種構造特徵及其相互關系的依據。

圖1-8 岩層產狀要素示意圖

AB—岩層的走向;OD'—岩層的傾向;a—傾角

(1)岩層的走向

傾斜岩層的層面與水平面的交線稱走向線(圖1-8)。走向線是一條水平線,其兩端延伸方向稱岩層走向。走向線延伸的兩個方向相差180°,如呈北東—南西方向、北西—南東方向等。

(2)岩層的傾向

層面上與走向線相垂直,且沿岩層傾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線稱為傾斜線,其在水平面上垂直投影所指的方向稱岩層的傾向(圖1-8)。傾向表示岩層傾斜的方向。

(3)岩層傾角

傾斜線與其在水平面上垂直投影的夾角稱岩層傾角(圖1-8)。傾斜范圍在0°~90°之間。若傾角近於0°,為水平岩層;若傾角等於90°時,稱為直立岩層;余者統稱傾斜岩層。

(四)褶皺構造

在褶皺構造中,岩層的每一個向上或向下的彎曲稱為褶曲。它是地殼運動所形成的一種常見的地質構造,是褶皺的基本單位。褶皺是由一系列褶曲組合而成的,即岩層受力發生變形,產生一系列連續完整的波狀彎曲稱為褶皺構造。

褶皺構造有背斜和向斜兩種基本類型:①背斜在形態上是岩層向上拱起的褶曲;兩翼岩層相背傾斜,核部為老地層,兩翼為新地層。②向斜在形態上是岩層向下拗陷的褶曲。兩翼岩層相向傾斜,核部為新岩層,兩翼為老岩層。

為了研究和描述褶皺形態和空間展布特徵,我們必須要了解褶皺要素。褶皺要素包括:核部、翼部、轉折端、軸面、軸跡和槽線等(圖1-9和表1-11)。

圖1-9 背斜和向斜在剖面和平面上的特徵、褶皺示意圖

表1-11 褶皺要素

(五)斷裂構造

當岩石受力達到或超過岩石的強度極限時,岩石便產生各種破裂或沿破裂面發生位移,形成斷裂構造。其特點是破壞了岩層的連續性和完整性。按岩石破裂特點,破裂構造主要分節理和斷層兩大類。

1.節理

岩石破裂後,破裂面兩側岩石沒有發生明顯位移,這種破裂構造稱節理(圖1-10)。

圖1-10 節理

A—縱節理;B—橫節理;C—斜節理

節理是岩石中極為常見的一種構造現象。常成群出現,沿一定方向有規律的排列。節理因所處構造部位不同,其長度、寬度、規格、形狀等差異懸殊,節理裂開情況也各不相同,有的張開、有的緊閉。節理分布密集程序也不相同,主要受岩石性質及受力情況所控制,脆性岩石中的節理要比柔性岩石中發育。

2.斷層

斷層是破裂面兩側岩層,沿著破裂面發生顯著相對位移的斷裂構造,它往往是節理進一步發展而成的,而且在岩層和岩體中廣泛分布。

斷層的基本組成部分稱斷層要素。如斷層面、斷層線、斷盤、斷距和破碎帶(圖1-11)。

圖1-11 斷層要素

斷層面:岩層或岩體受力後發生相對位移的破裂面,稱斷層面。

破碎帶:大斷層的斷層面往往是由一系列的破裂面組成,稱為斷層破碎帶。

斷層線:斷層面與地面交線,稱斷層線;它可以是直線,也可以是曲線。

斷盤:斷層面兩側的岩盤,稱為斷盤。

斷距:斷層面兩側盤相對移動的距離,稱斷距。

E. 時間是怎麼確定的

銫原子的第六層——即最外層的電子繞著原子核旋轉的速度,總是極其精確地在幾十億分之一秒的時間內轉完一圈,穩定性比地球繞軸自轉高得多。利用銫原子的這個特點,人們製成了一種新型的鍾——銫原子鍾,規定一秒就是銫原子「振動」9192601770次(即相當於銫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旋轉這么多圈)所需要的時間。這就目前是「秒」的最新定義。

F. 怎麼劃分地質年代的時間

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上面那種劃分方式可能很讓我們頭痛。還有一種內簡單的表述方式,那就容是按地層的年齡將地球的年齡劃分成一些單位,這樣可便於人們進行地球和生命演化的表述。

古老的岩畫

人們習慣於以生物的情況來劃分,這樣就把整個46億年劃成兩個大的單元,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難見到生物的時代被稱做隱生宙,而將可看到一定量生命以後的時代稱做是顯生宙。隱生宙的上限為地球的起源,其下限年代卻不是一個絕對准確的數字,一般說來可推至6億年前,也有推至5.7億年前的。從6億或5.7億年以後到現在就被稱做是顯生宙。

時間會沉澱出一切,年代的久遠讓地質層中沉澱出稀世珍寶

G. 什麼是地質時間單位

確定地球的發展歷史和發展階段,查明各種地質事件時間,是地質學研究的任務之一。為了便於全球對比,必須有統一的時間系統,包括統一的方法和標准。地質學表示地質年代的方法有兩種:①相對地質年代(relative age)②同位素地質年代(isotopic age).相對地質年代主要是根據生物界的發展和演化(以化石為依據)把整個地質歷史劃分為一些不同的歷史階段,藉以展示時間的新老關系。它只表示順序,不表示各個時代單位的長短。同位素地質年齡則主要是利用岩石中的某些放射形元素的蛻變規律,以年為單位來測算岩石形成的年齡。現已根據大量已知相對地質年代的絕對年齡,明確了各相對地質年代的具體時間長短,使地質時間的概念更為完善。現在的使用的地質年代,已經具有相應的絕對年齡了。
利用地質學方法,對全世界地層進行對比研究,綜合考慮到生物演化階段、地層形成順序、構造運動及古地理特徵等因素,把地質歷史化分為四大階段,每個大階段叫宙,即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顯生宙。宙以下為代。太古宙分為古太古代和新太古代;元古宙分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顯生宙分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代以下分為紀,如中生代分為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紀以下分為世,每個紀一般分為早、中、晚三個世,但震旦紀、石炭紀、二疊紀、白堊紀按早晚二分。最小的地質年代單位是期。宙、代、紀、世、期是國際上統一規定的相對地質年代單位。每個年代單位有相應的時間地層單位,表示一定年代中形成的地層。

H. 如何確定某構造形成的時間

看到某個背斜和斷層構造,確定它形成時代——地齡測定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I. 怎麼判斷地質構造形成的時代以及地質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

原則是:被改造者形成早,改造者形成晚。
比如侏羅系被斷層切割了,斷層形成於侏羅系之後;對於褶皺構造,組成褶皺的地層都是先於褶皺構造形成的,就是先成地層,然後被彎曲成褶皺。等等,很簡單的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