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特徵包括哪些
❶ 構造地質特徵是什麼意思,具體包括哪些方面某個地質體的發展演化也算構造地質特徵嗎
構造地質特來征就是地自殼的在構造運動作用下形成的各種地質形態特徵.
主要包括褶皺和斷層、此外還有解理、面理和線理,一般結合岩漿活動和變質特徵討論.
某個地質體的發展演化形成構造地質特徵,它是構造運動的結果.
詳情請看地大的《構造地質學》
❷ 地質特徵是什麼
就是這一地區的區域地質特徵、地層、構造演化特徵等
❸ 地質特徵
根據1∶5萬沂水幅地質報告(宋余禮等,1990),除將嚴家官莊基性岩體單獨分出外,將圖幅內變質中酸性深成岩體分為馬山岩簇和大山岩簇。前者由老至新再分為馬山岩體和雪山岩體,後者由老而新再分為林家官莊岩體、英靈山岩體、大山岩體和龍潭官莊岩體;時代歸晚太古代。1∶5萬高橋幅(顧德林等,1997)則採用超單元和單元的劃分方案,總稱沂水超單元,其中再分為雪山單元、蔡峪單元和牛心官莊單元;時代歸晚太古代早期。
本次研究范圍限於1∶5萬沂水幅和1∶5萬高橋幅的南半部。對區內出露的中酸性變質深成岩的岩性、同位素年齡、野外產出的先後關系、變質程度以及前人的劃分依據,做了綜合考慮與統一劃分(或歸並),且一律以岩體作為基本單元。具體的岩體包括馬山岩體、蔡峪岩體、雪山岩體、牛心官莊岩體、英靈山岩體、林家官莊岩體和大山岩體(龍潭官莊岩體並入大山岩體)。
(一)馬山岩體
該岩體侵入於沂水岩群的表殼岩中,又被大山岩體和牛心官莊岩體所包裹。前人曾認為它被雪山岩體侵入;但據野外所見,二者大都呈漸變過渡,有的二者接觸處見有淺色花崗質脈體侵入於馬山岩體之中,但難以說明是雪山岩體本身。
在1∶5萬沂水幅中,馬山岩體分別出露於三個小區:一區分布於大梨行村之東,長家溝—景家莊以西,呈三角形和細長條狀,面積約1.5km2,片麻理呈東西走向,向南作50°傾斜。岩體北側與圍岩相接處的圍岩部分有糜棱岩帶出露。二區分布於柏家坪—羅家莊之南,毛家窯—東院之北的范圍內,出露面積約12km2,其中露頭較好的地區為馬山、羅家莊南(露頭見圖版Ⅰ之1)和東院以北一帶。岩體形狀呈不規則的四方形,其東北部分伸出一岩枝,延長約2.5km後尖滅。片麻理呈近東西—北東東走向,向南傾,傾角50°~60°。三區主要見於石山官莊東側,岩體形狀如三角形,出露面積約0.75km2,這是一個小的花崗岩穹隆,東端的變質表殼岩向東傾沒,南側向南傾,北側倒轉亦向南傾,形成一個倒轉背斜,岩體即在其中心。
在高橋幅中,馬山岩體出露較少且分散,都呈不規則狀分布於牛心官莊奧長—二長花崗岩中作為殘留體出現。片麻理走向北東東,主體傾向南,傾角30°~71。不等。最大者出露於東曹河庄西南,面積不到500m×200m。在黃姑山頂也有小塊呈包體出露。岩體中有中元古代呈北西向的石英閃長岩脈和北西-近南北向的輝長岩脈的侵入,也有燕山期呈北西向分布的輝綠岩小脈的穿入。
(二)蔡峪岩體
該岩體主要出露於高橋幅蔡峪村北,呈東西向分布,長3.5km,寬0.75km,面積達4km2,西部寬度大,東部變窄並被晚期北北東向斷層切斷。片麻理走向近東西至北東東,傾向南,傾角50°~65°,北部部分與圍岩斜長角閃岩和黑雲變粒岩組合接觸。岩石以中粗粒紫蘇花崗閃長岩為主,其中因含較多石榴子石而有別於其它岩體。該岩體總體上被包於大片牛心官莊岩體之中,未見到與其它岩體的接觸關系。
(三)雪山岩體
該岩體主要見於沂水幅中,在高橋幅中分布比較零散;最大的一塊出露於青山鋪東南與東曹河南西西處(呈不規則透鏡狀),在大黃旺之西1km處也見有小塊露頭。另外在大張庄以西約1.5km見小塊不規則狀露頭。它們均被包於牛心官莊岩體中,岩體在兩個圖幅的邊部未相接。
在沂水幅西部,見於沂水縣城之東的前晏家鋪村—馮家官莊一線,南界位於南小堯—青龍峪—葦園—劉家山一線,北側大部分與馬山岩體南界接觸,部分與沂水岩群的麻粒岩-片麻岩組合相接觸,接觸界線平直至彎曲。與大山岩體分界先是呈北東向至葦園轉而呈南北向。與大山岩體的接觸界面彎曲,大山岩體侵入雪山岩體中。岩體面積約25km2。總體上呈北東向展布,從葦園至劉家山西折為南北向,進入高橋幅又轉為北東向。岩體片麻理傾向南東,傾角50°~70°,與岩體接觸的部分(變質表殼岩)往往遭受糜棱岩化,並不同程度地形成邊緣混合岩化,最寬處可達250餘米。岩體具較多白色偉晶岩脈、二長花崗質岩石和乳白色團塊狀的石英脈穿插。
岩體中還見有中元古代近南北向的輝石岩脈、近南北向的石英斑岩脈和北東向的斜長花崗岩脈以及燕山期北西向的輝綠岩脈的穿切。
(四)牛心官莊岩體
由顧德林等(1997)在測制1∶5萬高橋幅地質圖時命名,該岩體出露於圖幅中青山鋪—小店子一線以南,東側和南側與相鄰圖幅命名不統一,缺乏明顯界限。岩體中間被韓家渠東紫蘇花崗閃長岩和東曹河—小店子一帶的沂水岩群所分隔,分成南北兩個岩基。
(五)英靈山岩體
該岩體主要出露於沂水圖幅中,西起豐台湖—石屋官莊一線以東,向東北延展至後梭庄—唐家河一線以西;總體上呈北東向分布,北部與沂水岩群的麻粒岩-片麻岩的上部變質岩石組合直接接觸,界線平直。岩體中夾有多層長條狀的角閃石-黑雲母變質岩石組合及其混合岩化岩石。岩體片麻理呈北東走向,向南傾,傾角40°~50°,與圍岩產狀基本一致。岩體中見有少量中元古代呈近南北向分布的花崗岩脈和較多燕山期呈北西西向和近東西向的輝綠岩脈和近南北向的石英斑岩脈。
(六)林家官莊岩體
該岩體主體為花崗閃長岩,出露於沂水幅的東南角,即唐家河村—林家官莊—胡家馬庄一線;總體呈北東向分布,位於英靈山岩體之南。在西義家莊之北和唐家河村以南部分地區可見該岩體與英靈山岩體直接接觸。沂水幅說明書指出,林家官莊岩體老於英靈山岩體(在後面的章節將詳細討論)。岩體片麻理傾向南東,傾角變化於45°與70°之間。岩體總體呈長條狀,且間隔多條混合岩化程度不等由斜長角閃岩-黑雲變粒岩為主組成的變質岩石組合,其產狀與岩體基本一致。岩體的北東部分和南西部分均已延至圖外,圖幅內出露面積約為48km2。岩體中常見有燕山期呈東西向和南北向分布的輝綠岩脈和近南北向的石英斑岩脈的穿入。由於第四系覆蓋和強烈風化,露頭不甚清晰。
(七)大山岩體
該岩體分布於雪山岩體的東側,南起沂水幅後梭庄西北,經葦園、九層嶺至劉家山,尖滅於圖幅邊部;南部較窄,寬僅1.5km,北部可寬至3km,南北向延長約8km,總面積約18km2。片麻理隱約可見,走向為北東東,傾向南,傾角50°~55°,典型出露區為大山。與圍岩或與雪山岩體的接觸帶有時見有中元古代的鉀質花崗岩脈的侵入。岩體中見有中元古代呈東西向的輝長岩脈和北西向的斜長花崗岩脈以及燕山期北東向的輝綠岩脈穿入。大山岩體的主體為二長花崗岩或鉀質花崗岩,變質作用最高達角閃岩相。
在沂水幅北部,大山岩體似已進入高橋幅,但該圖幅中岩體均歸入牛心官莊岩體,推測該岩體中包有部分大山岩體。
❹ 區域地質特徵簡述
牟平—乳山成礦帶位於膠東隆起東部,研究區位於牟平—乳山成礦帶南段——乳山金礦帶[5],面積為688.8km2(圖2-1)。
區域出露地層:古元古界荊山群(Pt1JDx)為區內最古老的結晶基底,岩性主要為透輝變粒岩、透輝石英岩、透輝岩、黑雲變粒岩夾透閃岩、大理岩等,呈包體包裹於崔召單元(Icnr23)中,分布於區域西部午極一帶。
構造:區內斷裂構造發育以北北東向構造為主。自東向西有:南高—葛口斷裂,將軍石—曲河庄斷裂、三甲斷裂、石溝—巫山斷裂、青虎山—唐家溝斷裂等五條斷裂,大致以4~5km呈等間距出現,走向NNE0°~25°,傾向南東,傾角60°~90°,長10~25km,寬1~10m,五條斷裂控制了牟乳金礦帶90%的金礦床產出。
岩漿岩:以燕山早期玲瓏超單元(昆嵛山花崗岩)中的崔召單元弱片麻狀中粗粒二長花崗岩和郭家嶺弱片麻狀含斑中粗粒二長花崗岩為主體,大面積展布。燕山晚期偉德山超單元中的通天嶺單元中粗粒二長花崗岩(三佛山),在區內東南一帶呈岩株狀分布。
礦產:區內金礦豐富,金礦點星羅棋布,主要為石英脈型金礦,目前探明的十幾個金礦中,金青頂為特大型,鄧格庄、金牛山為大型,三甲、初家溝、銅錫山為中型、胡八庄、胡家口、東銅嶺等均為小型金礦,此外,金礦點有幾十個。金礦的成因類型除東銅嶺金礦與次火山岩有關,其餘均屬混合岩化熱液石英脈型。含金石英脈主要受北北東向斷裂構造所控制。主要圍岩是玲瓏超單元(昆嵛山花崗岩)中的崔召單元(Icnr23)弱片麻狀中粗粒二長花崗岩和郭家嶺(IGnr23)弱片麻狀含斑中粗粒二長花崗岩,其次在荊山群地層內和三佛山岩體中也有一些金礦點。
構造控礦特點:區內金礦嚴格受構造控制,五條主幹斷裂及其次級斷裂控制了區內金礦床(點)的分布,其中將軍石—曲河庄斷裂帶發現有區內最大的金青頂特大型脈金礦;石溝—巫山斷裂發現有大型金牛山金礦,該斷裂西側次級NE向斷裂發現有鄧格庄大型金礦,該構造南段有初家溝中型金礦、英格庄大-中型金礦及胡八庄、胡家口等小型金礦;岔河—三甲斷裂帶上有銅錫山、三甲兩個中型金礦及多個礦點;在南高—葛口斷裂帶上有石城小型金礦及葛口、唐家店、夏家庵等金礦點;在青虎山—唐家溝斷裂帶有唐家溝小型金礦及多個金礦點。在各斷裂中金礦床似有等距分布特點:如石溝巫山斷裂中,從北向南:金牛山(小肖家)→馬台石→初家溝→英格庄→西泊→胡家口→胡八庄等有似等距分布。
本次研究乳山金礦帶的青虎山—唐家溝斷裂、石溝—巫山斷裂、將軍石—曲河庄斷裂、三甲斷裂、南高—葛口五條構造帶及其次級斷裂的構造疊加暈特徵。
❺ 構造地質特徵是什麼意思,具體包括哪些方面某個地質體的發展演化也算構造地質特徵嗎
構造地質特徵就是地殼的在構造運動作用下形成的各種地質形態特徵。
主要包括版褶皺和斷層、此外權還有解理、面理和線理,一般結合岩漿活動和變質特徵討論。
某個地質體的發展演化形成構造地質特徵,它是構造運動的結果。
詳情請看地大的《構造地質學》
❻ 地質特徵包括哪些內容
地質特徵包括哪些內容
簡單的說,所有為找礦開的課程,都包括在地質特徵的范疇內。
包括,地層,構造,岩漿活動,成礦機制,古生物,等都包括在地質特徵范圍。
❼ 地質特徵是什麼
就是某一區域的地質特點,大到盆地小到某一區塊,一般包括:
區域概況:回構造演化史、沉積發育史答、地表地貌等
地質特徵:
1.構造特徵:包括斷層、圈閉等
2.地層,包括岩性、物性、儲層分布等
3.含油氣特徵
4.油藏特徵:包括油氣層分布、溫度、壓力系統等
5. 資源量
❽ 地貌及地質特徵
1.地貌
該區地貌上為中高山區,海拔一般為 1600 ~ 2000m,最高 2207m,相對高差 200 ~800m。山脊一般呈東西或南北向展布,形成北高南低、東高西低的地貌景觀。地形坡度一般 30° ~50°,水系發育。
覆土主要為殘坡積物,在山坡或平緩山脊處厚達 1 ~5m,在低凹處或溝谷兩側崩積發育,厚達 10 余米。
2.地質
該區位於康滇古台隆(地軸)中段的前震旦紀晉寧期某花崗岩體東側的突出部位。區內地層為前震旦紀天寶山組,主要為變質砂岩、千枚岩、石英岩、石英角岩及大理岩、鈣質板岩、鈣質千枚岩等,其與上覆的震旦紀地層為不整合接觸。
區內出露的岩漿岩主要為前震旦紀晉寧期花崗岩,其次是早於晉寧期花崗岩的變質輝綠岩。
花崗岩呈岩基產出,分布較廣,為一種黑雲母花崗岩為主的雜岩體。岩體與前震旦紀變質岩呈侵入接觸或交代侵入接觸。岩體分異性差,但尚能分出三個岩相: 中心相(粗粒似斑狀黑雲母花崗岩),過渡相(中粒似斑狀石英二長岩、黑雲母花崗岩),邊緣相(中 - 細粒石英二長岩、似斑狀黑雲母花崗岩)。
根據在岩體上採集的部分撿塊岩樣,半定量光譜分析結果(表 9 6)表明,富含晉寧期花崗岩中的某些元素含量 Sn,W,Be,Bi,B,Cu,Pb,Zn,As,Mn 等元素。其含量皆比一般酸性岩的克拉克值高幾倍—幾千倍。
表9-6 晉寧期花崗岩中的某些元素含量
現已發現的錫、鎢礦床及礦點均分布在晉寧期花崗岩與天寶山組變質岩系的接觸帶附近(圖 9 20)。花崗岩體內 Sn 與 W 含量較之一般花崗岩體中的含量高,表明該區 Sn 與W 礦化與晉寧期花崗岩有著密切的關系。
區內褶皺斷裂十分發育。褶皺呈一系列的復雜背斜、向斜,軸向近東西。錫礦體多產於背斜的軸部或近軸部的兩翼。
礦床: 錫礦床的成礦作用期較長,從氣化—高溫—中溫熱液階段,形成比較典型的錫石 - 石英建造和錫石 - 硫化物建造。據現有資料證實,主要工業礦體為錫石 - 硫化物建造中的綠泥石硫化物型和矽卡岩型錫礦體。
❾ 土星有哪些地質特徵
土星,是太陽系裡八大行星之一,至太陽距離由近到遠位於第六,體積則僅次於木星。土星與木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同屬氣體巨星。
土星有土星環,截止2012年已發現62顆衛星。我國古代稱土星為「鎮星」或「填星」。
土星可算是太陽系中較為奇特的一顆行星,在望遠鏡中看來,它的外表猶如一頂草帽,在圓球形的星體周圍有一圈很寬的「帽檐」,這就是土星光環,又稱土星環。土星戴著的光環曾被認為是不可思議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