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開展區域地質工作計劃
❶ 對開展城市地質調查工作有何建議和需求
設計面比較廣 專業方面需考慮 測量 物探 地質 環境 遙感 三維 計算機等 感覺不是一個專業或一家單位能完成的了的 必須多項多家合作
❷ 區域地質調查的工作程序
一個完整的區域地質調查工作程序,主要包括調查工作項目的總體規劃、項目立項、組織實施、質量監控、最終審查、出版印刷、資料歸檔保管等全過程。其中組織實施是承擔調查單位的主要工作,對一個具體調查項目,由於不同工作區地質特徵的差異性,以及圖幅的目的、任務的差異性,地質調查的工作程序有所差別,但一般可分為前期准備、設計編寫、野外現場調查與填圖、成果編審、出版及匯交五階段(圖1-1)。
圖1-1 區域地質調查工作程序圖
1.前期准備
該階段主要依據調查任務要求做好以下3個方面的准備:
1)組織准備:區域地質調查是綜合性很強的基礎科技工作,它涉及多門學科,所以要求調查人員具備多學科的知識和科學素質。為保證調查質量,首先要建立一支專業隊伍,從組織上予以保障。隊伍要進行技術培訓和專業協調,讓隊員掌握區域地質調查的一般工作程序和方法以及相關學科的知識,以確保工作的順利進行。
2)資料准備:主要任務是收集、整理、分析所需調查地區的各種專業圖件與數字、文字資料、工作底圖(包括地形圖、遙感圖件等)。具體包括調查區自然、社會和經濟環境等方面的文獻資料;工作底圖的收集以作為專業調查的基礎圖件,其中准備調查區大比例尺的地形圖是非常必要的,以作為野外調查時的填圖底圖;遙感影像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包括航空照片和衛星影像與磁帶),為編寫設計提供重要依據和信息。
3)物資、材料的准備:包括地質材料、後勤生活物資、技術與安全裝備、交通工具等。
2.設計編寫
設計編寫是高質量完成調查任務的前提。根據調查任務、目的和調查的技術規程,首先確立總體設計方案,主要包括調查的項目要求、調查內容、工作期限、調查資料的收集方式和方法,調查資料整理分析的方法、質量要求以及提交調查結果的形式與圖表等;然後要修訂更為詳細的工作計劃,確定具體工作方法、進度、質量、要求、費用預算等(設計編寫的章節和主要內容參照本書相關附錄)。通過工作計劃的層層落實,以保證調查工作的圓滿完成。該階段值得重視的工作有:
1)認真收集前人工作資料:尤其對涉及圖區內前人建立的全部「組」級岩石地層單位逐一弄清原始定義、層型剖面、岩石組合特徵、區域變化、與相鄰組的識別與區別標志、界線特徵,以及建組的時代依據等,並查明該組後來的沿革變化等。要弄清前人工作中遺留和存在的重要地質問題,對這些地質問題更要做客觀分析與評價,尤其要查明前人是在什麼理論指導下進行該項研究的,重要的數據還要清楚是使用何種儀器利用何種分析方法獲得的,因為不同地質歷史時期由於地質理論的不完善性,必然導致成果中有遺留問題,在分析儀器落後的年代所獲得的數據難免有不足,要客觀並公正分析,無須追究前人,重要的是查清問題的本質與客觀原因,並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可行方案。
2)設計內容重點突出:重點圍繞圖幅下達的主要任務和需要解決的重大地質問題編寫設計,尤其要在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上多下功夫,重點突出。
3)合理分區和部署工作:依據工作區的地質復雜程度、遙感解譯狀況,結合圖幅內前人研究程度、遺留地質問題和項目任務書下達的主要任務等,將調查區劃分為重點工作區、一般工作區和簡單工作區,要體現加強重點區、適度一般區和兼顧簡單區的原則合理部署工作。
4)技術方法與手段要有可行性、可操作性:針對野外最重要的剖面測制和路線填圖兩大過程制定具體的技術方法與手段。剖面設計要明確布設原則、方案、工作量使用、不同比例尺選擇與確定、主要樣品在各剖面的分配等內容。明確各剖面重點解決的問題和實測注意事項等。路線設計要明確不同岩類區和不同工作區的路線部署原則、方案、工作量使用、路線間距、長度、觀測點的大致控制精度與密度等。
5)工作量部署要合理得當:主要工作量的使用與解決重大地質問題相配套。
3.野外現場調查與填圖
野外現場調查與填圖是區域地質調查過程中最為關鍵的環節,主要進行4方面的工作:
1)建立地質填圖單位:在全面收集和研究有關調查區域已有的地質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實地踏勘,並藉助遙感地質解釋,部署實測地質剖面。通過剖面測制合理建立地質填圖單位。將地層、岩體等地質體按其野外宏觀可識別和可劃分的標志劃分為不同的岩層、岩體或岩性段,作為野外地質圖上能夠反映調查區地質特徵的基本組成單位。填圖單位的粗細取決於調查的比例尺,比例尺越大,填圖單位劃分越細。
2)野外地質填圖:填圖路線的布置以能夠控制地質體的邊界線為准則,其疏密程度取決於地質調查比例尺的大小和調查區的地質地貌情況的復雜程度。填圖路線的主要功能是將建立地質填圖單位準確標繪在圖上,並查明各填圖單位間的空間關系。主要有兩種:一是大致垂直於(橫穿)調查區的岩層和構造線的走向布置路線,稱為穿越路線;二是沿各地質體界線或對其他地質現象進行追索觀察,稱為追索路線。在野外填圖過程中一般以穿越法為主,並輔以追索法。將各填圖單位合理地互相連接起來便形成了野外地質圖。此階段中還要注意通過路線調查,補充和彌補原剖面測制中未解決和未發現的地質問題,如發現有比原剖面更好的地質填圖標志層、重要接觸關系、化石層位、礦化線索等,有時還要選擇路線中新發現的好的地段補測地質剖面(或局部短剖面)。
3)野外地質調查質量監控:地質調查以有效控制地質體的產出與分布為根本,以解決地質問題為原則,具體質量監控標准詳見《區域地質調查項目質量檢查要求》等(見附錄)。
4)室內綜合整理與連圖:野外地質調查資料通常作為單線資料標在單幅手圖上(文字記錄於個人野外記錄簿上),或在單個數字填圖掌機上保存,要通過轉繪將各單線編在一張整圖上(或在數字桌面操作系統中編輯於一張圖上),再進行各野外地質界線的合理銜接,才能形成一張完整的地質圖。
4.成果編審
成果編審是在全部現場調查任務完成後轉入室內研究階段,從事資料的系統整理、圖件編繪和報告及說明書編寫、提交最終系列成果。
1)資料整理:首先在野外實地檢查的基礎上,對資料進行鑒別、計算核對和修正,審查資料的適用性與准確性,刪除有錯誤的資料,並補充、修正資料,使其完整、准確、客觀。
2)應用計算機技術:對資料進行編碼與分類、分析處理、編繪圖件。
3)編寫調查報告和圖幅說明書:一份完整的調查報告一般由標題、目錄、概要、正文、結論與建議、附件幾個部分組成(主要內容參見本書後附錄)。
5.提交成果資料
資料是項目成果的主要載體,項目實施形成的成果資料除了按規定向政府有關部門匯交外,必須按照國土資源部的規定匯交。
區域地質調查成果資料、調查原始資料、實物資料均應匯交。匯交形式應以正式印刷的紙介質資料和光(磁)盤數據資料兩種形式匯交。成果社會化服務是區域地質調查的最終目的,應及時向全社會發布工作成果,充分發揮其在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為了向社會推廣應用成果資料,需組織成果資料的轉化,編制綜合性、科普性資料。同時,健全和完善基礎性、公益性國家地學資料庫數據及網路服務工作。
❸ 收集地質資料、擬定踏勘計劃
在開展某一地區的野外基礎地質工作之前,首先應在室內盡可能收集研究區的專必需資料,包括屬航空、衛星照片,地形圖 ( 比例尺按工作需要而定) 以及不同范圍 ( 大區域和研究區) 的地質圖件和說明書。應全面了解研究區的交通、地理、地貌概況及工作程度;熟悉區域地質背景、區內出露主要地質體的特徵; 確定地層的時代、層序、分布及其基本構造、水文地質、不良地質問題等,以此為依據,擬訂野外工作計劃。
路線踏勘及地質填圖設計書的編制,屬於准備工作階段地質技術人員的工作內容。本章主要針對如何做好這兩項工作加以闡明。
❹ 淺談如何高效開展地質測量工作
作為從事地質工程的技術人員,除了應掌握地質勘探工程的專業知識外,還應熟悉勘探工程中的測量工作,尤其是現在測量電子儀器的廣泛使用,測量儀器操作越來越簡單,應具 有參與或組織實施測量業務的能力,合理使用測量資料。
地質勘探測量通常包括地質填圖、勘探工程、地質剖面等測量工作。
第一節 概述
地質勘探是為了詳細查明地下資源,並確定礦物位置、形狀及儲量。地質勘探一般分為普查、詳查和精查三個階段。普查階段是根據在地表上所發現的礦點(礦體露頭)以及配合地表揭露工程和少量的勘探工程等手段所進行的地質觀察。初步查明礦產的品種、礦體的規模、形狀和產狀,確定礦石的品位和儲量。詳查階段亦稱勘探階段,是在普查基礎上對礦區進行更詳細的勘查,目的是查明礦區的地質構造、礦體產狀、礦石品位、物質成份及儲量等獲得更可靠的地質資料。精查是在普查和詳查的基礎上,進一步查明礦產品的埋藏情況,確定礦體的品位、儲量、開采價值、開采方法等,為下一步開礦作好准備。地質勘探工程測量是為地質勘探提供可可靠的測繪資料,配合地質勘探作業以保證任務的完成。
地質勘探工程測量的主要工作任務是:
1.為勘探工程的設計和研究地質構造提供勘探區域的控制測量和各種比例尺的地形圖; 2.根據地質工程的設計,在實地給出工程施工的位置和方向(又稱定位和定線); 3.竣工後測出工程點的平面坐標和高程;
4.提供編制地質報告和儲量計算的有關圖紙資料。
為了進行上述測量工作,應首先在勘探區建立測量控制網,控制網的等級應以《地質勘察測量規程》為依據,並結合勘探區的地形條件和勘探網的密度和精度要求,還應同時滿足礦區所需比例尺地形圖測量的需要,其它測量工作在控制測量的基礎上進行。一般情況下作為地質勘探區首級平面控制網,可根據勘探面積、勘探網密度和地形條件,布設四等或5″級導線網,若有GPS接收機,也可布設相應等級的GPS控制網,在此基礎上再以交會、導線等方法進行加密。高程式控制制網根據不同的精度要求,可採用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或GPS測高。
當勘探區已建立地形測量控制,如果精度能滿足勘探工程測量的需要時,應利用其作為一切勘探工程測量的平面和高程式控制制,不必重新布網。如其密度不夠,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加密。
勘探區的地形測量是為地質勘探工程服務的,測圖比例尺的大小是隨地質勘探對礦石儲量計算的精度要求不同而變化的。儲量計算的越精確,測圖比例尺就越大,隨著勘探工程的進展,勘探工程所需的地形圖比例尺也逐漸變大。一般應滿足大比例尺(1:500~1:5000)測圖的需要。
第二節 地質填圖測量
在礦區勘探工程中,首先要進行地質填圖,通過地質填圖來詳細查清地面地質情況,劃分岩層,確定礦體分布,以便正確了解礦床與地質構造的關系及規律,為下一步的勘探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並作為儲量計算的地表依據。
一、地質填圖的比例尺
地質填圖是用地形圖作為底圖,將礦體的分布范圍及品位變化情況、圍岩的岩性及地層
的劃分、礦區的地質構造類型以及水文地質情況等填繪到地形圖上,即成為一張地質地形圖。在地質工作的各個階段,要填繪不同比例尺的地質圖。在普查階段,要填繪1:10萬或1:20萬的區域地形圖,詳查階段,要填繪1:1萬、1:2 .5萬或1:5萬的地質地形圖。在精查階段,填圖比例尺依據礦床的具體情況而定,若礦床的生成條件簡單,產狀較有規律,規模較大,品位變化較小,則採用的比例尺就小,反之較大。一般規模大、賦存條件簡單的礦床如煤、鐵等沉積礦床,通常用1:1萬至1:5萬比例尺的地質地形圖;對於規模較小、賦存條件較復雜的礦床如銅、鉛、鋅等有色金屬的內生礦床,通常用1:2000和1:1000的地質地形圖;對於某些稀有金屬礦床,還可採用更大的比例尺,如1:500。一般地形圖的比例尺應與地質填圖的比例尺相同,
二、地質填圖的方法
地質填圖測量包括地質點測量和地質界線測量兩個步驟,其中地質點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工作。
地質點是指勘探礦區地表上反映地質構造的點,如露頭點、構造點,岩體和礦體界線點、水文點等。它們是地質人員進行地質調查的地質觀察點,是填繪地形圖的重要依據。這就需要採用適當的方法將地質點測繪在地形圖上。地質點的位置是地質人員在實地觀察確定的,確定後用紅油漆或插一小紅旗作為標記,並編號。
測定地質點前應准備好作為底圖的地形圖,控制點資料,並對控制點進行檢查。要充分利用測區已有的控制點,如果控制點不足,可採用導線測量等方法加密。地質點測量作業方法、程序及要求與地形測圖的碎部點測量完全相同,地質點測量一般由地質人員與測量人員共同完成。地質人員在選擇地質點,描述地質內容和繪繪制地質藍草圖時
❺ 如何開展地質踏勘
1、先確定工區范圍。
2、明確踏勘是為什麼服務的(比如是油氣勘探、還是地質填版圖、還是工程布置等)權。
3、擬定踏勘任務,既本次踏勘要完成什麼樣的任務,了解到哪些地質、地理、交通、環境方面的信息。(這一步里一般都需要借鑒前期資料或是相鄰區域的地質資料來參考,當然,其實在任何一次地質工作開展前,充分了解該區前期工作成果都是必須做的。實際上這不應該算在地質踏勘的工作里。)
4、擬定踏勘路線和需要使用的技術方法,確定踏勘時間安排。
5、准備踏勘需要使用的工具(交通工具、標本採集工具、定位工具等)、圖件、消耗品、人員安排等。
6、出發踏勘~~~
7、處理踏勘時獲得的數據,編寫踏勘報告,基本就這樣了呵呵。
其實踏勘就是去探探風,不是什麼有嚴格規定的程序的.........
不過有一點必須清楚,你的踏勘是什麼工作的踏勘,這決定了踏勘工作的面貌
❻ 地質工作的基本歷程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確定了「努力發展自然科學,以服務於工業、農業和國防的建設」的方針,地質學和地質事業贏得「建設的尖兵」的地位而備受重視,從而開始其大發展的歷程。
(一)地質工作管理機構的建立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成立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任命委員21人,李四光任主任委員,尹贊勛、謝家榮任副主任委員。委員會負責統一規劃全國地質工作,並適當集中全國地質學家解決國家建設的迫切地質問題。同年11月,委員會召開擴大會議,會議討論了四個問題:中央地質機構的組織;中央與地方地質機構的聯系;地質教育;1951年的工作計劃。會議明確提出,應人力物力集中解決煤、鐵、石油和有色金屬的資源問題。並建議地方地質機構應受當地人民政府及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雙重領導。
1951年,300多名地質工作者組成84個地質隊分赴全國各地區調查,其中東北地區仍為工作重點。至1952年,全國地質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包括80多個項目在內的地質工作計劃,對5000多平方千米的國土做了地質調查並繪制出圖件,鑽探進尺總計達到3萬余米。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決定成立地質部,任命李四光為部長,何長工等為副部長,以加強地質工作的領導,使地質工作適應國民經濟建設的迫切需要。地質部成立後,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隨即撤銷。在成立地質部的同期,重工業部、燃料工業部等有關部門,也先後相應地加強了各自的地質機構。中國科學院成立地質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強調理論與實際密切結合開展科學研究;接著成立古脊椎動物研究室。1952年,在院系調整中建立了北京地質學院和東北地質學院;各大學地質系擴大招生;建立專科學校;幾年後又建立成都地質學院。20世紀50年代初,與地質相關的北京礦業學院、北京石油學院等也建立了。從1952年起,先是各大行政區,後來是各省先後建立地質局,組織勘探隊。至此,地質工作管理機構基本完備。
(二)地質工作的大轉變
1952年11月,全國地質工作計劃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地質工作開始大轉變。會議的中心議題是制定1953年地質勘查計劃,這是中國地質工作第一次成為國民經濟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從此地質工作納入了國家計劃的軌道(夏國治,程裕淇,1990)。
1953年,中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執行。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規定的地質工作任務共有四項:第一,保證五年內開始新建企業的設計所必需的礦產儲量;第二,加強對某些以前沒有發現或者很少發現的和目前特別缺乏的資源(例如石油)和地區上分布不平衡的資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第三,有計劃地開展全國礦產的普查工作,進行部分的區域地質調查等工作,保證第二個五年計劃所需的礦產儲量,並為第三個五年計劃所需的礦產儲量准備資源條件;第四,加強水利資源和綜合流域開發的地質勘查工作,保證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重要水利工程和水力發電工程所需的地質資源,並為第二個五年計劃所需的水力資源開發做好准備工作。為此,五年內計劃探明可供設計的煤的礦產儲量202.7億噸,鐵的礦產儲量24.7億噸,計劃完成地質勘探鑽探工作量923萬米,提供地質勘探工作經費16.7億元(夏國治,程裕淇,1990)。
為了順利完成「一五」計劃所規定的地質工作任務,地質部將60%的技術力量保證有色金屬、黑色金屬及煤炭的重點勘探任務,以16%的力量有重點地進行普查。「一五」計劃開局之年,77%以上的地質人員到了野外,即使以科學研究任務為主的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也派出了大量科技人員密切配合。
「一五」計劃期間,共完成了74種礦產的勘查,有64種取得了可供工業設計使用的儲量。與1949年相比,銅的儲量增加了14倍,鉬的儲量增加了50倍,石油的儲量雖然不能滿足國家建設的需要,但仍比1949年增長了32.5倍,而且還開始了200萬平方千米的石油地質普查(夏國治,程裕淇,1990)。
(三)地質普查的全面展開
從1954年開始,地質普查工作全面展開,為此,地質部成立了普查委員會,組織了44個普查隊共2000多人,在20個省(區、市)的120多個縣的范圍內展開普查工作。至1955年,地質部所完成的普查工作量已由1953年的8%增長至20%。到1956年,地質部所屬各地質隊均已將二分之一以上的技術力量投入普查工作中。
1955年,地質部根據國務院決定開始承擔石油普查任務。1955年春節前後,地質部召開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會議,組成5個石油普查大隊,會同燃料工業部分別在准噶爾、柴達木、六盤山、四川等地進行大面積的石油普查,並強調運用地質理論指導探尋石油的重要性。同時,地質部還在華北平原進行了石油普查,並抽調技術骨幹充實各石油普查大隊的力量。1956年,石油普查規模進一步擴大,地質部派出14個大隊與地球物理探礦等隊伍配合,普查了新疆、柴達木、松遼平原、華北平原、四川盆地、鄂爾多斯、貴州、廣西等面積達40多萬平方千米的地區。
1957年,地質部做出石油地質工作戰略東移的決定,將找油的重點從西部轉移到東部各盆地。「一五」計劃結束時,找到的可能儲油構造累計達256個,有的已經鑽探出原油,為大慶等油田的勘探開發奠定了基礎(夏國治,程裕淇,1990)。
除油氣資源外,區域地質調查和其他礦產普查也大規模地展開並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幾十個具有工業價值的新礦區被發現。
(四)地質工作的曲折發展
1958~1965年地質工作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道路。一方面,地質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區域地質調查方面,完成了1:20萬綜合區域地質調查面積43萬平方千米,開展了1:5萬區域地質調查的試點工作,出版了1:300萬全國水文地質圖及其說明書;在礦產勘查方面,全國共發現各種礦產的礦點10萬多個,探明有相應儲量的礦種93種;在工程地質方面,地質部與水電部共同完成了三門峽水利樞紐初步設計階段及壩區施工階段的工程地質勘探任務,完成了長江三峽初步設計所要求的工程地質勘察工作。另一方面,在那一特殊的歷史時期,不尊重客觀規律,盲目追求高速度、大計劃,也使這一時期的地質工作遭受了挫折。1958年,地質部門的23種主要礦產儲量的年計劃指標不斷加碼,分別超過國家批准計劃的1倍,有的甚至達到10倍。1959年和1960年仍然延續了這種躍進的勢頭。與此同時,地質工作出現了不按客觀規律辦事、不講必要的程序忽視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現象。這些都給地質工作帶來了損害。
1960年冬,中央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從1961年至1963年,國民經濟進入連續3年的調整時期。地質部也從1961年起,總結「大躍進」期間地質工作的經驗教訓,部署調整工作,並組織地質工作者對地質工作的性質、特點、規律、內部工作關系進行大討論。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地質工作逐步恢復了正常秩序,並開拓出若干新的工作領域。
這期間,地質部重點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①加強重點礦種和礦區的勘查工作。一是經黨中央和國務院批准,會同石油工業部在大慶長垣組織石油勘探會戰,同時開展外圍地區的普查勘探工作。二是加速勘查鉻礦資源。三是集中力量組織長江中下游各省協作,重點加強銅、鐵礦等礦產的勘查工作。②加強三線戰略後方的地質工作。地質部門根據黨中央關於加強三線建設的指示,對二線、三線地區和戰略後方的地質勘查工作做了相應的加強。③加強與發展農業有關的地質工作。④加強地質科學研究。新建了一批地質科研機構,出版了一批水平較高的科學專著和論文報告,「以任務帶學科」,強化了為國民經濟服務並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學術氛圍活躍,大地構造學領域的地質力學、多旋迴學說、地窪學說、斷塊學說、地殼鑲嵌波浪運動說等學派之間展開了爭鳴。⑤開辟了新的地質工作領域。如海洋地質工作、特種非金屬礦產的找礦勘探工作、地震地質工作以及第四紀冰川和現代冰川、珠穆朗瑪峰地區的地質考察、核爆試驗場工程選址等(夏國治,程裕淇,1990)。
(五)地質工作的艱難前行
「文化大革命」期間,地質工作像國民經濟其他行業一樣遭受了嚴重的挫折,但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地質工作者頂住壓力、排除干擾,地質工作艱難地前行。
一方面,地質工作遭受嚴重挫折,主要表現:地質教育事業損失慘重,北京地質學院先遷湖南石門,再遷湖北江陵,最後落戶武漢,遷徙過程中人才流失、物資毀損,地質院校停止招生達五六年之久;地質工作管理機構合並撤銷,研究機構下放管理,給地質工作帶來巨大損失;探礦機械、地質儀器等工廠長期處於半停滯狀態;地質工作隊伍中技術人員流失嚴重,全國地質工作技術人員由1966年末佔地質職工隊伍總數的19.1%,下降到1976年末的12.5%,雖然絕對數有所增加,但所佔比例急劇下降,造成隊伍結構的嚴重不合理,給地質工作帶來了長期難於解決的負擔(夏國治,程裕淇,1990)。
另一方面,即使是在這樣嚴重的困難局面之中,地質工作仍然在區域地質調查、礦產勘查以及開闢地質工作新領域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地質工作在困境中艱難前行。在區域地質調查方面,先後完成了青海等地的1:100萬區域地質調查面積約100萬平方千米;過半數的省市進行了1:20萬區域地質調查工作;出版了中國第一幅1:5萬區域地質調查正規圖件。在礦產勘查方面,石油、天然氣勘查取得多處突破,分別在隴東、蘇北、任丘以及南黃海、北部灣、珠江口、東海等地或構造見油、見氣,確證這些地區具有良好的油氣遠景,或構造鑽獲日產千噸的高產油井,發現古潛山型油氣藏;鐵礦勘查也獲重要進展,基本摸清了中國貧、富鐵礦的類型、特點、分布規律、儲量及潛在儲量、冶選性能等;其他金屬礦產和非金屬礦產的勘查取得許多新的發現,陸續發現和勘查了一些新的金礦、銅礦、稀土礦、鉑族礦、鉻礦等以及新的鹽礦、重晶石礦、天然鹼礦和許多非金屬礦產的新品種。在水文地質普查方面,一部分水文地質普查隊伍實行「工改兵」的制度,組建了基本建設工程兵水文地質普查部隊,普查部隊完成了350萬平方千米普查面積中工作條件最艱苦的190萬平方千米的任務。在開拓新的地質工作領域方面,地熱地質勘查、航空地質和航空綜合地球物理勘查以及將計算機應用於地質工作之中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在地質科學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包括編制出版1:400萬中國地質圖和1:500萬亞洲地質圖,中國地質礦產圖集,1:300萬中國海上及海域地質圖等,以及稀有元素礦床類型及其成礦特徵的系統總結、三峽工程、寶成鐵路沿線環境工程地質科研工作成果等。在對外交往方面,恢復了中國在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中的會員國地位,對中國學術界參加國際學術組織和學術活動起到了重要的示範作用和促進作用(夏國治,程裕淇,1990)。
(六)地質工作迎來勃勃生機
1978年中共中央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將黨的中心工作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中國迎來了科學發展的春天,也給地質工作帶來了勃勃生機,地質工作真正轉移到了為現代化建設服務,以地質-找礦為中心的軌道上來。
指導思想的撥亂反正。隨著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貫徹落實,地質工作的指導思想進行了撥亂反正,明確提出地質工作要實行以地質-找礦為中心的工作方針,要把根本出發點放在提高地質找礦效果和地質工作的經濟、社會效益上。
地質工作管理體制的調整。為了加強地質工作的領導,1979年,國務院決定,撤銷原國家地質總局,恢復建立地質部,為加強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監督管理,1982年地質部改名為地質礦產部;各省(區、市)地質工作管理體制改為以地質部為主的雙重領導;冶金工業部、煤炭工業部、石油工業部、化學工業部及建材系統下屬的地質隊伍也相繼收回改為相關部委為主的雙重領導。
地質工作隊伍的表彰和激勵。地質部門先後三次評功授獎,表彰勞動模範、找礦有功單位和人員以及模範政治工作者等;為調動知識分子鑽研技術的積極性,地質部門認真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為知識分子評定和晉升技術職稱。與此同時,地質隊伍的結構得到優化,截至1985年底,地質部門隊伍41.8萬人,技術人員的比例由1978年的16%上升為20%,隊伍素質得到改善(夏國治,程裕淇,1990)。
學術交流活動的恢復和發展,地質科研工作得到加強。1982年,中國地質學會舉行學會成立60周年紀念大會和學術報告會,會上為40名從事地質工作50年以上的老地質工作者頒發了榮譽證書。這一年,中國地質學會會員發展到4萬多人。按照中央「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戰略方針,地質部門將科技工作重點放在為解決經濟建設和地質工作的關鍵性項目上,調整不同層次科研機構的分工協調以及地質隊、科研機構和院校之間的橫向聯合。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地質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在區域地質調查和重點礦產的普查方面。在區域地質調查方面,至1985年底,1:20萬地質調查完成了全國應測面積的88%,完成1:50萬、1:20萬區域水文地質普查922萬平方千米。在此基礎上,取得了一批重要基礎地質成果:出版了《中國地層》、《亞洲地質》、《中國古地理圖集》、《中國構造體系圖》等一批高水平的專著和圖集。通過全國范圍內的普查,發現了值得進一步工作的礦產地600多處,其中預計可達大中型礦床的約300處。有97種礦產新增了探明儲量,平均每年擴大規模的礦區135個。在南海珠江口、東海獲得日產291立方米、174立方米的高產工業油流,在塔里木盆地獲得日產1000立方米的高產工業油流,從而為海洋石油鑽探和塔里木盆地石油普查打開了新局面(夏國治,程裕淇,1990)。
❼ 地質工作的計劃管理體制改革
計劃管理體制的變化是地質工作體制和機制變化的重要標志,在地質工作由計劃經濟體制和機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機制轉換期間,計劃管理體制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向:
一、改變地質工作的單一資金渠道,廣泛吸收社會資金多做工作,多出成果
新中國成立30多年來,我國地質工作的經費來源一直採取吃國家預算的單一渠道,既沒有實行礦產資源的有償佔用,也沒有實行地質成果資料的有償使用。這種吃「大鍋飯」的管理體制,直接影響地質工作經濟社會效益的提高。近幾年的實踐證明,單純依靠國家預算進行地質工作,已經不能適應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各方面的需要,也不適應進一步搞活地質隊的需要。因此,改進地質工作的計劃體制,必須變國家預算撥款的單一渠道為國家預算撥款和利用社會資金的多種渠道。
地質工作是一項超前期的基礎工作。地質工作成果要逐步實行商品化,但又不可能全部實現商品化。因此,國家預算撥款今後仍將是我國地質工作的主要資金來源。國家預算撥款主要用於區域性、基礎性調查以及部分普查、勘探、水文地質勘查和科研工作等。
利用社會資金安排的地質工作,主要是接受各方面委託所進行的礦產、水文(包括找水打井)、工程地質勘查和地質技術咨詢服務等。
用國家預算資金安排的地質工作,應根據「吃國家預算不吃大鍋飯」的原則,由承擔任務的單位同上級主管部門按項目簽訂合同,核定經費;利用社會資金安排的地質工作,由承擔任務的單位同委託單位簽訂承包合同,並由委託單位提供所需要的經費。
承包委託單位委託的任務應堅持合理收費。除必需的各項成本費用外,可加收一定比例的不可預見費和管理費。收費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為外資和中外合資企業所進行的地質工作,其收費標准應高於國內項目的收費標准,除考慮地質成果有償使用外,還應考慮礦產資源的有償佔用因素。
兩種資金所進行的地質工作(包括與地質勘探費脫鉤的地質單位和全民所有、集體經營的單位所進行的地質工作),均屬地質工作計劃的組成部分,均應納入計劃,實行分級管理。其中用社會資金安排的工作除少數特別重要的項目納入部、局計劃外,大部分項目納入地質隊計劃。兩種資金來源實行統一核算,取得的社會資金作為其他撥款來源以收抵支。按財政部有關規定,兩種資金來源所進行的地質工作,均免徵營業稅和所得稅。
兩種資金來源捆在一起核算後,將統一計算節約和收益分成,並將節約和收益的大部分留給地質隊。具體分配方式和分成比例由各主管局根據所屬各隊地質找礦效果和經濟效益的好壞,節約和收益的多少,隊伍規模大小等具體情況確定。如有的可採取節約和收益全額分成辦法;有的可採取定額上繳、一定幾年不變的辦法;有的可採取確定留用基數,超基數分成辦法等。局與隊的分成比例,有的可定為「二八」,有的可定為「三七」,有的可定為「四六」,節約和收益較少的也可全部留給地質隊。留隊部分轉入三項基金的比例,仍按「三三四」的規定執行。各局應將所屬基層單位節約和收益總額的4%繳部,邊遠地區特別困難的局(如西藏、青海等)可適當減免。
各地質單位組織富餘人員和利用富餘時間所進行的不屬於地質工作范疇的工作,如開辦小礦山,對外承包建築施工,對外提供運輸、修配服務,以及經營其他服務行業等,作為地質部門的「第三產業」,這部分工作由各地質單位根據市場需要和本身能力自行安排,不納入地質工作計劃,取得的凈收益也不統一計算分成,繼續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或收入分成辦法。
二、調整計劃分級管理許可權,縮小部、局管理的指標范圍,擴大地質隊的計劃自主權
對地質工作計劃根據「簡政放權」和「大的管住管好、小的放開放活」的精神,由部管理的指標確定為以下幾項:
(1)具有重要意義的地質工作項目及其任務。包括與國家重點建設前期准備項目對口的地質項目、重要經濟開發區的重點地質項目、重要成礦區帶的重點地質項目、重要的區域性工作項目、重點科研項目等。
(2)計劃取得的主要地質成果。包括提交可供建設利用的主要地質報告和區域地質成果、科研成果報告,計劃新增探明儲量,計劃新發現和新評價的礦產地等。
(3)各局用國家預算安排的主要實物工作總量。包括鑽探、坑探工作量等。
(4)各局國家預算內的地質勘探費總額。
(5)各局職工總數和工資總額。
(6)地質院校和技工學校招生人數和畢業生分配人數。
各地質單位對部下達的計劃必須保證完成,並在人財物方面予以充分保證。有正當理由確需修改部下達的計劃時,應報部審查批准。完不成部下達的計劃,應扣減或取消節約分成。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礦局,各專業局,根據分級管理的原則和本地區具體情況,可以增列少數局管指標,但要防止指標過多,管得過細過死。務必使地質隊在服從國家計劃和管理的前提下,在計劃安排和經營管理方面,享有國家規定的各種自主權,能夠合理安排地質工作,提高地質找礦效果和經濟社會效益。
三、加強計劃的綜合平衡,搞好中長期計劃
改變地質工作的單一資金渠道,下放計劃管理許可權以後,國家預算內資金的比例將相對減少,利用社會資金的比例將逐步增加。在新的形勢下,各級領導和計劃部門一定要改變過去習慣於單純平衡預算內資金和任務的舊觀念、老辦法,加強計劃的全面綜合平衡,尤其要搞好人力、財力、物力的全面平衡,做到統籌兼顧,確保重點,既要廣泛利用社會資金滿足各方面的需要,又要用好管好國家預算內資金,多做工作,多出成果。確定工作部署,一定要加強經濟觀念和時間觀念,進行充分的技術經濟論證,努力提高地質找礦效果和經濟社會效益。
搞好中長期計劃是地質工作的一件大事。今後部的計劃工作將逐步轉向以抓好五年計劃為主,簡化年度計劃的編製程序和方法。各局除配合部抓好五年計劃外,還應重點搞好年度計劃的平衡安排。五年計劃將確定全國和各個地區、各個專業地質工作的方針任務、主要工作部署和地質成果、重大技術經濟政策和重點科技攻關項目課題、對外開放的重大措施,固定資產投資方向和主要比例關系,以及人才培養、職工人數、技術裝備、基本建設等各項計劃。五年計劃的主要方面要列出分年指標,年度計劃將根據五年計劃的分年指標,結合當年具體情況進行平衡調整。
四、建立健全以承包為中心的各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
為適應地質工作經濟管理體制改革的需要,要加速實行按地質項目管理,建立健全按地質項目承包的經濟責任制。用社會資金安排的地質工作,要按承包項目編制設計和設計預算,同委託單位簽訂承包合同;用國家預算資金安排的地質工作,也要逐步實行按項目承包的辦法。目前可以先對一部分條件比較成熟的項目進行擴大試點。如區域地質調查可以按圖幅承包;初勘、詳勘項目可以按階段任務和預算承包;專業化改組後的鑽探隊可以按工作量承包;測繪、化驗等也可以按工作量進行承包。普查工作項目由於任務彈性較大,變化因素較多,可以繼續按地質項目編制設計預算,實行設計預算包干、節約分成或任務費用包干、節約分成的辦法。各局還可選擇一兩個隊,進行按地質項目招標、投標的試點。
在地質隊內部,應進一步健全各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凡是可以計量考核並有定額的工作,可以廣泛實行作業承包辦法。
科研單位應繼續試行科研基金制、有償合同制和課題承包制。各級行政機關、教學單位等繼續實行經費包干、節約留用的辦法。
五、實行以地質找礦成果為主的多指標考核
地質工作是調查研究工作,科研性,探索性強,地質任務及其最終成果很難完全採用計量考核的辦法。為了適應上述特點,今後應當採用計量考核和對地質工作的質量、成果進行評議相結合的辦法,實行多指標的綜合考核,並把重點放在地質任務、地質找礦成果,經濟效益方面。局對隊、隊對所屬基層的考核指標主要是:
(1)局對隊的考核指標:
1)地質任務:包括地質工作項目是否按計劃開展工作,並達到規定的任務要求;地質報告是否按計劃規定的時間提交;礦產儲量是否按計劃完成。
2)工作質量:包括地質設計和設計預算的質量,野外工作質量,地質報告質量和探礦工程施工質量。
3)找礦效果:包括發現具有工業價值的礦床和經評價提供的後備基地,地質工作的新發現和新進展。
4)節約地質勘探費:按照包干指標,在剔除了結余因素之後,其實際支出是否按計劃執行,並實現了節約。
5)主要實物工作量、工作效率和成本。
6)安全生產。
7)流動資金佔用。
8)職工培訓。
(2)隊對所屬基層分隊、作業組的考核指標:
1)地質任務。
2)找礦效果。
3)工作質量。
4)實物工作量。
5)節約地質勘探費和主要工作成本。
6)生產效率。
7)安全生產。
8)設備利用率。
(3)對於按專業化協作原則將地質和探礦分開的單位,其探礦施工單位或隊內部的鑽探分隊、坑探分隊的考核指標,應以實物工作量、施工質量為主,同時還應考核生產效率、成本、主要材料消耗、設備利用率、安全生產等指標。
六、實行計分考評,按分評等級,按等級確定不同的分成比例
按照上述的考核指標,將每一項指標的具體內容分解為若干小指標,實行指標計分考評辦法,用得分多少來綜合反映一個地質隊或一個地質工作項目的完成好壞。但在確定各項指標的分數標准時,要體現以完成地質任務、地質找礦效果為重點,不能平均計分。地質隊的地質任務和找礦效果指標沒有完成,即使其他指標完成了,也不能實行節約分成。
計分考評,要把計量計分和定性評議結合起來。凡是可以計量的,如實物工作量、節約地質勘探費、各項勘探工程的施工質量和主要材料消耗等指標,都要通過准確的記錄、核算、檢驗進行計量計分;凡是不宜計量考核的地質任務、地質工作質量、地質找礦效果等指標,可以採取評議打分的辦法。計分考評的標准要具體,考核辦法要嚴格,考核指標體系要盡可能完整。考評程序應先由本單位考評計分,然後報上級復查考核,以上級考核為主。
實行計分考評辦法以後,就要相應改變目前的分成比例,實行按考評等級確定不同的分成比例和獎金額度。以體現優者多分多獎,中者少分少獎,差者不分不獎。確定等級一般可分為優、良、中、差四檔。
在計分考評時,各項指標的計分比重以及按照完成任務的好壞劃分等級的具體標准,由各主管局結合本地區,各專業的具體情況自行擬定。
❽ 如何在昆明 深圳 和雄安三類城市開展地質調查工作
這個的話就需要昆明深圳以及其他相連的城市相互合作才能夠完成。
❾ 全球氣候變暖,如何開展環境地質工作
主講人 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員 張麗君
問:全球氣候變暖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全球氣候變暖趨勢勿庸置疑,對全球環境產生深遠影響;人類活動是主要驅動力。主要表現在:一是全球氣候變暖趨勢在過去的50年異乎尋常,全球增溫速率明顯加快。20世紀可能是最近1000年以來增溫最明顯的一個世紀。未來100年的增溫幅度將達到1.4~5.8℃,海平面將上升9~88厘米;二是全球表面溫度升高,導致平均降雨量和地表徑流增加、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三是人類活動是當今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驅動因素。全球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主要是由人類使用化石燃料以及土地利用的變化引起的。
問:全球氣候變化對我國地質和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乾旱與土地退化趨於擴大發展趨勢;水資源短缺,形勢嚴峻;水生生態環境惡化;洪澇災害、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災害有增加趨勢;海平面上升,海岸帶災害加劇;氣候變暖對青藏高原和三江產生重大影響。
問:目前二氧化碳地質埋存體包括哪些?
答:開採的和不經濟的或耗竭的油氣儲集層;深部不可開採的甲烷煤層;陸上/海上深部鹹水含水層;低熱比的地熱儲。前兩種二氧化碳地質埋存方式是「增值」的直接埋存方式。即通過向耗竭的油氣儲和不可開採的煤層注入二氧化碳,可以提高油氣儲和煤層氣的回採率。
問:如何加快地質災害應急指揮系統建設?
答:為加快地質災害應急指揮系統建設,建議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工作:謀劃國土資源應急平台體系的規劃;編制國土資源部應急平台總體設計方案;加強網路基礎支撐平台建設,提高災情速報能力;重視基礎資料庫和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加強地質災害多源遙感信息資料庫建設,提高運用遙感技術手段進行地質災害災情快速評估和預報能力;加強地震災區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和汛期降水誘發滑坡泥石流的預報預警工作;加強野外現場數據的採集與傳輸能力,提高應急指揮與應急處置能力;加強組織保障體系的建立。
問:如何進行地下水飲用水源區劃定與井源保護?
答:應採取源導向戰略,即對供水水源區進行保護。圈定的地下水飲用水源保護區是地下水資源保護和地下水水質加強監測的重點地區。在這些敏感地區,應避免較強烈的土地利用活動;對區域內的污染排放應嚴加控制;在土地利用規劃和城市發展規劃中,應該對地下水污染高風險區設立林地和綠化緩沖帶等措施。在地下水飲用水源保護的核心區,應禁止一切有污染潛力的土地利用活動。對任何新建建設項目不予以發放取水許可。對現有的污染提出治理方案。
第一節
氣候變暖對我國地質環境的影響
中國是世界上受自然災害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每年因各種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數百至上千億元。全球氣候變暖引發和加劇了自然災害,威脅到我國的國家安全。2007年《氣候變化中國國家報告》指出,隨著地球變暖導致較高的蒸發和降水速率,未來50年中國年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趨勢。其中東南沿海增幅最大。高溫、台風、風暴等極端氣候將變得更為頻繁。一方面,南方部分地區大雨日數將有顯著增加,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區、福建和江西西部,以及西南的貴州、四川、雲南部分地區。由於海平面上升,海岸帶災害主要是風暴潮呈現加劇趨勢。極端降雨頻發也將導致洪澇災害、滑坡與泥石流、水土流失加劇。另一方面,中國乾旱區的面積也可能擴大,北方乾旱趨勢仍將延續,乾旱強度加劇。全球氣候變化對我國的地質和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乾旱與土地退化趨於擴大發展趨勢。我國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程度較深的國家之一,據前幾年統計,荒漠化土地面積約262.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7.3%;並且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展,現狀已由「破壞大於治理」進入「治理與破壞相持」的階段。但專家認為治理後的荒漠化地區生態系統未達到穩定狀態,可能出現逆轉。近三成土地受到了荒漠化危害,我國有4億人生活在荒漠化的威脅之中。全球氣候變暖將進一步使我國北方增溫,南方降溫,南北溫差減小,使冬夏季風減弱,導致中緯度地區降水減少,乾旱化與荒漠化呈現擴大發展趨勢。影響最顯著的地區是我國西北和華北地區以及東北地區。20世紀我國旱災的發生頻率是前500年的6倍。
二是水資源短缺形勢嚴峻,水生生態環境惡化。全球增暖帶來氣候帶北移,盡管我國北方部分降水量有所增加,但蒸發和蒸騰量也相應增加,中國乾旱區范圍將擴大,進一步加劇我國乾旱和缺水,使我國華北、西北大部分地區的乾旱形勢難以緩解,水資源短缺形勢嚴峻,特別是黃淮海流域水資源短缺形勢最為突出。研究表明,未來全球氣候變暖將導致我國北旱南澇的發生概率大大增加。氣候變暖還將促使水體污染加劇。氣候變暖後,水體溫度的上升,會促使河流中沉積的污染物重新溶解釋放,使底泥中各種廢棄物分解,進而使水質下降。同時,一些地區由於蒸發量加大,河水中污染物得到「濃縮」,從而加重河流原有的污染程度,特別是在枯水季節。此外,氣候變暖後,由於土壤微生物活動加強,造成肥力下降,促使大量施用氮、磷等化肥。過量施用的氮、磷等化肥淋失而進入水體的數量增加。水體富營養化已成為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三是洪澇災害、水土流失、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災害有增加趨勢。近10年來我國洪水災害的特徵是:流域性大洪水頻發;極端暴雨現象明顯增加;超強台風頻繁出現。未來全球變暖將會使極端降水事件有增多趨勢,從而導致突發性地質災害呈加劇趨勢。特別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也將由於台風、熱帶風暴、風暴潮等災害性天氣的增多,使低山丘陵區的水土流失、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呈增多的趨勢。我國永久凍土約占國土面積的18%。據專家研究,如果未來10~20年間全球平均溫度升高0.5℃,將會造成5%的我國永久凍土融化;若平均溫度上升2℃,將導致10%~15%的永久凍土融化,永久凍土融化將導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發生頻率和強度。
四是海平面上升,海岸帶災害加劇。全球變暖使海洋熱膨脹和冰川擴大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導致發生台風、風暴潮、洪水等災害的幾率增大,造成海岸侵蝕及致災程度加重。有關研究表明,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沿海海平面每年上升了1.4~3.2毫米,其中渤海海面平均上升5厘米,東海平均上升19厘米,南海平均上升20厘米。上升量超過20厘米的省(市)有天津、江蘇、上海和廣東。從地區分布看,未來海平面上升引發海岸帶災害將影響從遼寧至海南島的所有濱海地帶。而華北平原東部、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可能是主要受災區,因為這些地區3~4米高程地區佔了很大面積,加之城市集中,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工農業等用水量大,地下水過度超采,形成大面積的地下漏斗,海岸帶災害在這些地區發生將會給本區和國家造成極大的損失。海平面上升不僅導致許多海岸區遭受洪水泛濫的機會增大、遭受風暴潮影響的程度加重,嚴重影響沿海地區的防洪形勢,也會引起大規模的海水倒灌,導致地下水水質惡化。
五是氣候變暖對青藏高原和三江產生重大影響。保護青藏高原江河源區的生態環境,對於我國這樣一個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國家來說至關重要。近40年來,受全球氣溫升高的影響,青藏高原氣溫平均上升了0.45℃,氣溫呈上升趨勢。20世紀90年代以後,乾旱化趨勢加劇,湖水下降速率明顯加快。氣候變暖還使黃河源區多年凍土明顯退化,這在青藏高原東南的黃河源區尤顯突出,造成大量湖泊乾涸、濕地逐漸消失、多年凍土退化、區域水位下降,引起沼澤草甸大面積沙化和黑土灘化,裸地荒漠面積大幅增加,生態環境惡化趨勢明顯,不僅危害源區牧民的生存,而且還危及黃河源區的生態安全。
第二節
加強海岸帶地質調查評價工作
我國改革開放30年的成就很大程度上體現在沿海城市的飛速發展,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京津冀沿海三大經濟區和山東半島、蘇北沿海、閩中南、北部灣四小經濟區。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正在謀劃上升國家戰略,起勢良好。當前,我國進入新一輪重化工業化時期,掀起新一輪經濟布局沿海化浪潮,在這種大背景下,我國沿海經濟帶的未來發展恰逢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機。如何增強我國沿海經濟帶在國際上的競爭實力,保證我國經濟社會的穩定增長,意義非常。我國沿海經濟的發展資源環境的代價是巨大的。未來的發展必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考慮資源環境的約束條件和適宜性。因此,海岸帶的資源環境地質調查十分重要,是未來我國沿海經濟帶發展的基礎條件。
自1999年「國土資源地質調查」國家專項實施以來,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了環渤海地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北部灣和海南島等沿海地區的環境地質調查評價工作。取得了一批豐碩的成果,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更新了一批海岸帶及沿海城市環境地質調查資料。現已完成了全國海岸帶和沿海城市1∶25萬區域環境地質調查工作。一些沿海省(市)也不同程度地開展了海岸帶地質調查工作。
海岸帶地質調查是以地質、第四紀地質、構造活動性等區域基礎性地質評價研究工作基礎,選擇港口建設、填海工程、城市重大基礎工程建設以及城市空間發展的地質環境適宜性評價因子,如表層地殼結構與岩土力學性質、深部地殼結構構造與深斷裂、地塊升降與現今地殼活動速率、斷裂及活動性、現今地應力與能量、主要內動力地質災害等評價因子,進行地質環境的綜合評價,將綜合評價成果納入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之中。在未來氣候變化的背景研究基礎上,重點關注淡水資源和土地資源承載能力、活動斷裂及地殼不穩定地區、軟土和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質體分布區、海水入侵和地面沉降、海岸帶岸線變化與主要河口區沉積速率變化、重點地段的工程地質穩定性、地下水資源潛力調查和地下水庫地質勘查以及海岸帶水土污染調查與評價。
第三節
開展碳地下埋存調查評價
加強土壤/岩石—水循環中無機碳對全球氣候的「碳匯」作用研究,為荒漠化治理提供科學依據
地下水及其沉積物的物理、化學指標,諸如地下水水位、宏量組分、微量組分、同位素、惰性氣體等可以用作不同時間尺度上環境變化的指示劑。從地下水及其沉積物中識別和提取高解析度的環境變化信息。作為全球水循環的重要部分——地下水是全球環境變化的受體和信息載體,在受環境變化影響的同時,它也會影響環境。當前全球性地下水水位的降低對環境的影響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
全球二氧化碳的源匯不平衡是當前世界碳循環研究的重點內容之一。然而,關於全球二氧化碳匯的位置、大小、變化和機制目前仍不確定。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機碳循環,而對無機部分關注較少。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劉再華與德國專家合作,基於廣西和貴州10餘年的野外觀測數據,經過理論計算探討了全球水循環中溶解無機碳形式對全球碳循環的貢獻。全球水循環、碳酸鹽(岩)的風化溶解和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三者共同構成了對大氣二氧化碳的調節。物理、化學和生物作用過程共同提供了一個負的氣候反饋機制,降低了大氣二氧化碳增加對氣候的影響。該研究發現對碳匯的理論計算作出了一個示範,為尋找遺失的碳匯提出了一個新的方向。這一研究被評為2007年度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發現全球水循環中的溶解無機碳可能是一個重要的碳匯。
二氧化碳的地質埋存場所調查評價,減緩全球變暖進程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和溫室效應各國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共同挑戰是,尋求成本低且有效的方案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其中,二氧化碳捕集和地質埋存是重要手段之一。從全球主要類型的二氧化碳埋存能力來看,地質埋存要比森林和土地捕獲二氧化碳的潛力大,而且後者需要緊缺土地和森林資源的支撐。
為實現東京議定書的承諾目標,各國積極開展二氧化碳地質埋存的調查評價工作。歐盟啟動了《歐洲地質埋存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潛力評價》項目。德國、英國、比利時、希臘、荷蘭、法國、丹麥與格陵蘭以及挪威等國家地質調查機構以及荷蘭能源與環保局參加了該項目的研究工作。該項目的總目標是,評價歐洲地質埋存二氧化碳的潛力,為降低二氧化碳向大氣的排放量而作出重大貢獻,確保歐洲在環境和價格可接受的條件下得到穩定的能源供給。加拿大地質調查局實施了沉積盆地煤層埋存二氧化碳的潛力評價計劃。美國能源部與化石能源辦公室和科學技術委員會在1999年4月聯合擬定了「碳埋存科學計劃」。該計劃旨在到2030年,二氧化碳埋存方案將使美國每年減少1.45億噸的碳排放,使世界每年減少2.7億噸的碳排放。從20世紀90年代初日本就一直進行有關深海封存二氧化碳的技術試驗研究。日本的二氧化碳地質埋存方案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到2020年,二氧化碳地質埋存的費用將減少一半,每年掩埋的二氧化碳數量爭取達到2億噸,這將減少日本1/6的大氣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2005年9月召開的中歐峰會確定了到2020年在中國及歐盟建立碳近零排放的煤發電項目的合作目標。設立了「英國—歐盟—中國燃煤近零排放項目」,該項目總目標是到2020年在中國及歐盟建設示範發電廠並實現碳的近零排放。2005年12月,由中國華電等能源、投資國有大企業聯手組建的以研發、建設、運營我國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近零排放的「綠色煤電」示範電站為最終目標的綠色煤電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新公司計劃對二氧化碳進行收集和封存的煤基能源系統進行研究。我國目前二氧化碳減排形勢嚴峻,應大力提倡二氧化碳的地質埋存,盡快開展碳排放源周圍的二氧化碳埋存地質場所潛力評價,早日使二氧化碳捕集和地質埋存技術在我國步入實用階段,為全球環境的改善發揮作用。
第四節
提高地質災害風險防治水平
加大地質災害調查填圖工作力度,為地質災害風險區劃奠定堅實基礎
全球氣候變暖必將導致我國地質災害風險的加大,政府和社會各界對地質災害相關信息的需求越來越迫切。提供地質災害風險管理決策信息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手段是開展地質災害編目和填圖工作。通過編制地質災害危險性圖或敏感性圖以及風險區劃圖,將這些信息傳遞給有關政府部門和社會,以供決策之用。中國地質調查局自1999年通過地質大調查計劃部署的1000多個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重點調查了威脅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危險點,基本摸清了地質災害發育、分布規律。這項工作為滑坡災害風險評價與區劃奠定了扎實的基礎。當前緊要的任務是查漏補缺滑坡災害調查信息,特別是滑坡災害影響的社會經濟屬性信息。然而,除了有少部分地區在當地政府的資金支持下開展大比例尺滑坡災害填圖外,大部分地區由於資金缺乏,滑坡災害調查精度並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將地質災害區劃納入土地利用規劃,實施地質災害風險地帶管理
將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成果用最通俗的、最實用的表徵方式向土地規劃和開發等部門用戶提供有價值的地質災害風險信息,用於土地利用規劃與審批的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成果表徵。為了強制實施地質災害風險地帶管理,防患於未然,避免不合理的土地開發利用行為加大地質災害發生的風險。國際上一般做法是,開展滑坡災害風險區劃,將土地劃定不同的土地利用地帶,規定不同地帶的不同土地利用行為,並通過立法將之納入土地利用規劃中加以實施。
目前,我們還沒有制定出滑坡災害危險性評估的國家指南,滑坡風險評估剛剛開始進行試點研究,地方政府缺少國家層面上的技術規范/標準的指導,加上各地地質條件的不同,導致其使用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技術方法差異很大。因此,最終的滑坡危險性/風險評價與區劃的結果必將是概略性的成果,與社會經濟發展對滑坡風險管理的期待相比還相差甚遠。當前的重要任務是,製作高質量、實用的滑坡災害評價與區劃信息產品,將其轉化為經濟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建設規劃和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等的編制依據。
完善《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相關土地規劃的配套規章及實施細則
2003年5月12日國務院頒布的《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是我國第一部關於地質災害防治的行政法規,確定了在建設用地審批和土地規劃中開展地質災害評估制度的法律地位。《條例》不僅要求在建設項目審批中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還要在土地利用規劃中重點考慮地質災害風險問題。這樣可以避免因工程選址不當或不恰當的工程活動誘發地質災害,這是預防地質災害發生最有效的手段。
然而,《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是原則性、綱領性文件,如何落實《條例》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這就需要借鑒國外在滑坡災害土地區劃、滑坡災害風險區土地開發利用限制、滑坡災害信息管理以及滑坡災害保險等方面經驗,進一步完善《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相關規章和制度以及實施細則,提升其可操性。目前急需開展的研究包括:一是如何在城市規劃和城鎮規劃中開展地質災害評估制度,並將其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城鎮規劃、交通規劃等各種土地利用規劃中並加以實施;二是將滑坡災害風險區劃的成果盡快落實在《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和《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中,在減少人民生命財產損失、構建和諧社會方面發揮作用;三是要充分考慮《條例》與其他現行國家環境法律法規的銜接和融合。
加快地質災害應急指揮系統建設進程
進入21世紀後,以風險管理為指導,對自然災害預防、准備、響應和恢復進行全流程的風險管理戰略,已成為世界災害管理主流,正在從災後反應型向災前防禦型的綜合減災戰略轉變。構建基於現代通信技術、集現場災害信息採集傳送和後方信息分析預測與決策的地質災害應急指揮系統是進行科學決策支持的關鍵,它可以大大提高地質災害應急處置能力,更能為災後重建以及地質災害的防治提供最有力的支撐。
開展基於全流程風險管理的地質災害管理體系建設,實施綜合管理戰略
災害風險全流程管理是聯合國、世界銀行以及一些國家政府積極倡導的最新的災害管理理念和方式。在這種理念指導下,一些國家調整災害管理的相關法律,完善管理運行體制和機制,適應新形勢下災害管理需求。我國還沒有建立起災害風險綜合管理體系,因此,建議今後加強以下幾方面工作:引入先進的風險管理理念,建立我國地質災害風險管理體系;建立地質災害管理的垂直組織體系,完善橫向協調機制;加強基層地質災害防禦能力建設,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提高群測群防體系的防災水平。
第五節
加大地下水資源勘查力度
地表水庫的弊端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許多國家放棄了修建地表水庫的做法,越來越多地利用地下含水層廣闊的空間,來調節和緩解供水的緊張局面並恢復生態環境,這是21世紀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發展趨勢。在全球變暖趨勢下,我國水資源短缺形勢更加嚴峻,凸顯了地下水資源在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大地下水勘查力度,積極開展水的地下儲備,控制地面沉降
國外經驗表明,含水層人工補給和地下水庫建設是21世紀水資源調控、增大水資源供給、控制地面沉降等環境問題的重要手段。經測算,將地表水轉入地下水庫調蓄,一般條件下能增加30%~40%的地下水資源開采量。目前,建設地下水庫的技術條件已經成熟。因此,我國應借鑒世界上的先進經驗,積極推進含水層的人工補給和地下水庫建設工作,建議重點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天然儲存空間」和因地下水過量開采而「騰出的地下空間」開展地下水庫庫址的勘查和庫容潛力評價;加緊制定修建地下水庫的相關政策,積極推進地下水庫建設的步伐,緩解供水緊張局勢;控制深層水的開采,開展含水層人工補給,防治地面沉降,盡快出台有關深層地下水限采和禁採的政策法規和經濟激勵措施;開展深層地下水的戰略儲備,應對突發水污染事件。開展「水銀行」試點,為含水層人工補給和水的地下儲備建立合理的水權分配和管理機制。
開展地下水資源污染脆弱性評價和風險區劃工作,加強地下水資源保護
國際經驗表明,合理解決未來不斷出現的地下水污染問題以及因地下水開采造成的環境負效應,應採取「以防為主、防治結合、防重於治」的方針。地下水資源保護戰略主要包括地下水水質保護與管理、地下水開采環境負效應防治以及地下水資源涵養等。為此,應加強以下兩方面工作。
一是地下水飲用水源區劃定與井源保護。顯然,對整個含水層進行保護是不經濟的。應採取源導向戰略,即對供水水源區進行保護。
二是農業面源地下水污染防治。調查表明,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威脅來自農業化學品的施用(如化肥和殺蟲劑)帶來的面源污染。其次是來自局部污染的威脅(如來自工業場所、垃圾填埋場等),針對這種廣域的農業面源污染,場地尺度的污染物治理辦法是不現實的。因此,採取區域地下水保護方針才是防治地下水污染經濟有效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