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質一般用什麼基礎
『壹』 基礎地質
12.2.3.1 地層岩性
本調查區基岩地層主要為薊縣系、青白口系、寒武系、奧陶系、石炭系、二疊系。調查區無基岩裸露,全部為第四系覆蓋(圖2.9)。主要地層特徵描述如下:
(1)薊縣、青白口系(Jx-Qb)
分布於調查區西北部,與太古宇呈角度不整合接觸,主要岩性下部為薊縣系燧石條帶白雲岩、白雲質灰岩及泥質白雲岩等;上部青白口系砂岩、礫岩。
(2)寒武系(
分布於調查區北中部及南中部,與青白系平行不整合接觸,厚度700~800m左右,下部灰岩、砂岩、頁岩、中部碎屑岩,上部鮞狀灰岩及竹葉狀灰岩。
(3)奧陶系(O)
分布在調查區中部及東南部,與寒武系呈整合接觸,厚度800m左右,下統冶里組、亮甲山組以竹葉狀灰岩,白雲岩為主;中統馬家溝組為白雲岩,豹皮狀灰岩,上統缺失。
(4)石炭、二疊系(C—P)
分布於調查區中部及東南部向斜核部,與奧陶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觸,厚度400m左右,由一套雜色粉砂岩、細砂岩及頁岩煤系地層組成,石炭系下統、二疊繫上統缺失。
(5)第四系(Q)
調查區缺失古、新近系,第四系地層主要為傾斜平原陸相粗細粒沉積物,受基底起伏變化影響,第四系厚度變化較大,由西北到西南厚度逐漸加大。由下至上可分四個統:
下更新統(Qp1):岩性為黏土、卵礫石,上部為深灰色砂質黏土及淤泥質黏土。
中更新統(Qp2):岩性為黃褐色,灰色砂礫卵石,砂礫石、粗中砂及砂質黏土。
上更新統(Qp3):岩性為黃色,棕黃色砂礫石、中細砂及粉質黏土。
全新統(Qh):厚度小於5~10m,岩性為黏性,淤泥質粉土,粉土及粉細砂。
12.2.3.2 地質構造
調查區隸屬華北地台東北隅之燕山沉降帶南緣,新構造運動極為活躍。基底各時代古老地層經燕山運動形成寬緩褶皺和斷裂,塑造基底構造骨架,調查區新生界沉積東北部較薄,西南部較厚,差異較大。
『貳』 新疆主要環境地質問題及其防治
於慶河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地質環境處,烏魯木齊,830001)
摘要本文系統論述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存在的主要環境地質問題,有突發性地質災害、土地沙漠化、土地鹽漬化和其他環境地質問題等,並分析總結了發育分布特徵。在此基礎上分別對這些環境地質問題提出了防治措施。可供從事相關工作單位人員參考。
關鍵詞新疆主要環境地質問題防治措施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於我國西部邊陲,面積166.49萬平方千米。全疆地形地貌總輪廓是「三山夾兩盆」,即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環繞准噶爾、塔里木兩大內陸盆地。2002年全區共有人口1905.19萬人,主要分布在盆地邊緣的綠洲地帶。新疆地域遼闊,山脈連綿起伏,地形高差懸殊,新構造運動強烈,氣候和自然環境復雜多變。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人類工程活動的增強,突發性地質災害、沙漠化、鹽漬化等環境地質問題已越來越突出,直接影響了國民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安定。從現在起,到2020年是自治區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時期,為合理開發利用資源,保護環境,促進自治區的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研究並解決環境地質問題是十分必要的。
1環境地質問題發育分布特徵
1.1突發性地質災害
新疆有記載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質災害共發生了520起,造成990人死亡,49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3億多元。1998~2003年,新疆共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294起,因災死亡66人,直接經濟損失1.79億元。目前已調查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有1692個,其中,威脅人數在3人以上,潛在經濟損失在10萬元以上的隱患點1013個,威脅人數29127人,威脅資產5.4億多元。
1998~2003年發生滑坡災害241起,佔81.97%,造成48人死亡,占總死亡人數的72.73%,直接經濟損失1.18億元,占總直接經濟損失的66.07%;泥石流災害37起,佔12.59%,死亡14人,佔21.21%,直接經濟損失0.6億元,佔33.27%;崩塌災害10起,佔3.48%,死亡3人,佔4.55%,直接經濟損失58萬元,佔0.32%;地面塌陷災害6起,佔2.04%,死亡1人,佔1.51%,直接經濟損失61萬元,佔0.34%。
1998~2003年災情最重的地區為伊犁州,發生災害232起,佔78.91%,死亡51人,佔77.27%,經濟損失1.17億元,佔65.17%。災害發生的時間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7月份。
突發性地質災害在地域上主要發育分布於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與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相間的中低山丘陵區。其中,崩塌主要分布在山區交通沿線的陡坡、礦山邊坡和自然斜坡的陡崖地段;滑坡主要分布在第四系鬆散堆積物組成的中低山高陡斜坡區,以伊犁谷地黃土型滑坡最為典型;泥石流主要沿中低山區的河流、溝谷發育;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區的採煤工程分布區。突發性地質災害在具有汛期高發,其他時間時有發生,全年呈正態分布的特點,年際具有與大氣候特徵相對應的周期性變化規律。
1.2土地沙漠化
新疆土地沙漠化范圍分布廣,主要沿塔克拉瑪乾和古爾班通古特兩大沙漠周邊分布,除盆地綠洲中部和沙漠區以外,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地沙漠化,而且還在不斷擴大。20世紀70年代和90年代,全疆土地沙漠化面積分別為63627.9km2(其中重度沙漠化面積14553.9km2,中度沙漠化面積11349.6km2,輕度沙漠化面積37724.4km2)和92941.5km2(其中重度沙漠化面積20979.5km2,中度沙漠化面積25043.1km2,輕度沙漠化面積46918.9km2)。20年間,土地沙漠化面積擴大了29313.6km2,平均每年有1465.68km2的土地向沙漠化演變。土地沙漠化造成了土地資源減少、生產力降低、生產成本增加、毀壞建築設施、惡化生態環境等,給當地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多方面的危害。
1.3土地鹽漬化
土地鹽漬化主要分布於山前傾斜平原的扇緣帶、沖洪積平原溢出帶、大河流域沖積三角洲平原的下部、沖積平原的下游地帶。即沿著塔里木和准噶爾盆地傾斜平原地下水溢出帶以下,至盆地沙漠邊緣地帶發育分布。土地鹽漬化是造成農業落後,單產水平低,土地棄耕的重要原因,同時,對交通、建築物等危害也十分嚴重。新疆綠洲灌溉農業經過50多年的發展建設,已經形成相對配套完善的灌溉排水系統,在改良鹽漬土防治土地次生鹽漬化方面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較成熟的土地次生鹽漬化防治方法,次生鹽漬化逐漸得到控制,鹽漬化面積在不斷減小,程度在不斷減輕。20世紀70年代,新疆土地次生鹽漬化面積115729.4km2,其中重度鹽漬化面積6535.5km2,中度鹽漬化面積29957.2km2,輕度鹽漬化面積79236.7km2;20世紀90年代,新疆土地次生鹽漬化面積為97066.2km2,其中重度鹽漬化面積6608.2km2,中度鹽漬化面積20232.1km2,輕度鹽漬化面積70225.9km2;至20世紀初,新疆土地次生鹽漬化面積減少到93986.87km2。30年來,土地次生鹽漬化面積減少了21742.53km2,平均每年減少725km2。
1.4其他環境地質問題
1.4.1煤層自燃
新疆九大煤田幾乎都有火區存在,主要分布於准噶爾盆地南、東緣、焉耆盆地、吐哈盆地、伊犁谷地、塔里木盆地北緣等煤田,總面積135.13km2,涉及9個地區28個縣(市)42個火區。火區面積大、災情重,其中尤以准南和准東煤田最甚。
截至2003年,全疆42處火區中,已治理滅火6處,2處古火區已自然熄滅,面積全計為37.94km2,目前仍在自燃的火區有34處,面積97.19km2,其中明火區面積8.26km2。
煤層自燃造成的危害極大,主要表現為對資源造成巨大浪費(每年因煤層自燃損失煤炭3000t,累計已損失煤炭資源儲量31億t),污染環境(自燃產生大量的硫化氫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影響礦山生產和燒毀草場、破壞植被等。
1.4.2地方病
由於新疆閉流水系發育,部分流域水文地球化學元素交替緩慢和積累過剩,形成了地域性的高氟、高鹽、高砷、高硫酸鹽、高硬度、低碘等地下水化學環境,使新疆地球化學地方病多發,主要有地甲、地克病、地氟病、地砷病及伽師病等,受影響的人員達數百萬。
1.4.3區域地下水水位下降與泉流量減少
區域地下水水位下降與泉流量減少主要是由過量開采地下水造成。新疆區域地下水水位下降主要分布在經濟較發達的天山北麓和吐哈盆地,這些地區地下水開采程度較高,平均達60%以上,個別地區可達80%,甚至已經超采,如烏魯木齊市和哈密市。
地下水超采除引起區域性地下水水位下降外,還引起泉流量減少。新疆平原泉水流量已從20世紀80年代的58.466億m3/年,減少至1999年的17.345億m3/年,減少了約70%。
1.4.4地下水污染
新疆地下水總體質量較好,以未污染為主,個別地區有輕度污染,但范圍不大,中、重度污染僅以點狀出現在較大城市工業區。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和大量施用化肥等。
2防治措施
2.1突發性地質災害防治
堅持「以人為本」,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主線,以地質災害防治機制和體制改革為保障,以最大限度地減輕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為目的,加強地質災害防治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地質災害的防災減災水平,有效遏制地質環境惡化。將地質災害防治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處理好長遠與當前、整體與局部的關系,促進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統一,為自治區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服務。
2.1.1「以人為本」,確定防治重點
地質災害防治要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將受地質災害威脅的城鎮、人口集中居住區、風景名勝區、大中型工礦企業所在地作為地質災害防治的重點。加大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宣傳普及力度,提高公眾防災意識和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2.1.2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
加強地質災害防治法制建設和監督管理,加強地質災害調(勘)查,建立健全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信息系統,將消極被動的應急避災變為積極主動的防災減災,使地質災害防治實現良性循環。在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基礎上,研究地質災害發生發展機制,防止地質災害特別是因工程建設等人為引發的地質災害的發生,充分發揮各級政府的主導作用,調動社會和廣大公眾的積極性,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講究實效,加強預測預報,注重合理避讓,選擇重點治理。
2.1.3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分步實施、全面推進
綜合考慮自治區南、北疆地質災害特點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進行統一規劃,分階段實施。重點抓好對人民生命財產和交通干線、重點水利電力工程等基礎設施有嚴重危害的地質災害的防治,力爭在短時間內有所突破,帶動和推動自治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抓緊地質災害多發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及防治規劃工作,集中資金優先安排基礎性調查、勘查、監測和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治理,做到近期與長遠相結合,重點防治與區域環境保護相結合。
2.1.4「誰引發、誰治理,誰受益、誰出資」
因工程建設等人為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按照誰引發、誰治理的原則由責任單位承擔治理責任和治理費用;對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質災害,確實需要治理的,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由本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治理。同時,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防治投入力度,逐步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社會化防治體系。
2.1.5依靠科技進步與創新,提高地質災害防災減災的能力和水平
應用新理論研究地質災害發生和演變規律,採用「3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遙感系統)等新技術、新方法防治地質災害。建立群測群防、群專結合的監測預警體系,全面提高防災、減災的能力和水平。
2.1.6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各級地方人民政府應對轄區內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全面負責,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目標責任制,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計劃、經費列入預算。
2.2土地沙漠化防治
(1)增加水資源供給、減少盲目開荒、杜絕濫砍亂伐,實施退耕還林、還草是防治沙漠化的關鍵,因此減少河流中、上游地表水引水量,加大下游地表水徑流量,保證植被生長用水,恢復植被,遏制沙漠化發展。
(2)合理規劃,禁止盲目毀林、毀草開荒,杜絕進一步樵採、砍挖和過度放牧,使綠州外圍荒漠植被盡快恢復,防治沙漠化擴展。
(3)開展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以「三北」防護林體系為主體,建立綠州外圍的人工防護林防線及綠州內部的農田防護林網,綠州外圍建立荒漠林保護區,對沙漠化危害嚴重的道路,採取工程治理措施。
(4)通過封育、營造植物等手段,建立人工植被或恢復天然植被等生物措施和建立立體棚欄(牆、障)、引水沖沙造田等工程措施,控制沙漠化(新疆目前使用的有草方格沙障、尼龍網膜棚欄沙障和防風牆,主要用於公路和鐵路),同時,加強水土資源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改善生態環境。
2.3土地鹽漬化防治
(1)水利措施。在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資源統一調配,科學合理開發利用的前提條件下,通過提高扇緣、溢出帶及細土帶渠系防滲系數,減少渠系滲漏補給量,使地下水位不至於持續上升,同時,採用井灌井排、渠排等措施,達到治理土壤次生鹽漬化的目的;另外可以通過改變灌溉方式,變大水漫灌、明渠排水為豎井排灌,降低地下水位從而達到防治土壤次生鹽漬化的目的。
(2)生物措施。通過大地園林化、造林治鹽,牧草綠肥、培肥改良,增施有機肥、推廣秸稈還田,平整土地、精耕細作和多種覆蓋等生物技術措施改良土壤,防治土地鹽漬化。
(3)化學措施。對於鹼化土和蘇打土除採用常用的鹽漬化改良措施外,還需施用如石膏、風化煤和腐殖酸銨等化學改良劑進行土壤改良。
2.4其他環境地質問題防治
(1)煤層自燃。主要採取打鑽注水、注漿或黃土、沙土覆蓋以及打鑽注水注漿與覆蓋聯合等方式進行治理。截止目前,新疆已滅火煤層自燃面積37.9km2,佔全疆火區面積的28.08%。
(2)地方病。主要是通過改水,改善地方病區居民飲用水條件,達到防病的目的,而且目前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3)區域地下水位下降與泉流量減少。通過建立合理的水資源開發利用模式(河流上游以利用地表水為主,中游以地表水、地下水聯合開發,下游以開發利用地下水為主),維持地下水位相對穩定,使水資源達到科學合理與可持續利用的目的。同時,加強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全民節水意識,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4)地下水污染。通過無害化處理,防治工業「三廢」、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及農業施肥等對地下水的污染,同時,加強管理和保護,防治越流污染等。
『叄』 新疆地質隊是干嗎的
你說的地質隊應該是地礦局下屬的地質單位,新疆有1~9隊,9隊1隊最好。。。主要野外區域地質調查,礦調,鑽探,水文等,大多野外工作,辛苦,但待遇好,一年十幾萬輕輕鬆鬆
『肆』 新疆地質單位哪個比較好
新疆地勘局第一地質大隊。這是全新疆最好的地質單位。最近幾年都做了很多國家級項目。也受過很多國家的褒獎。誰如果進去便是一輩子的金飯碗。單位效益好,工資高最低都是5000.如果是礦產地質方面就一定要去。野外作業也少,福利好。
『伍』 地質基礎
中國地處歐亞大陸南部,大陸岩石圈有明顯的分塊性,各塊體的地殼厚度顯著不同[1]。西部有全球地殼厚度最大的青藏高原,厚達60~70Km。東部沿海平原是中國大陸地殼厚度最薄的地區,厚僅33~35Km。介於最厚、最薄兩大區中間的廣大地區是地殼厚度中等區,厚40~50Km。地殼厚度的最厚、中等和最薄三大區與地形的最高、中等、最低三大階梯相對應。青藏高原周邊是一圈規模宏大的地殼厚度陡變帶,南為喜馬拉雅陡變帶,北為昆侖-祁連陡變帶,東為賀蘭-龍門陡變帶。介於地殼厚度中等、最薄兩大區中間是一個規模較大的地殼厚度陡變帶,即興安-太行-武陵陡變帶,總體呈北北東向延伸。東南沿海和台灣東部分別有兩個北北東向延伸,但都屬於規模較小的地殼厚度陡變帶。西北地區有兩個近東西向延伸的阿爾泰、天山地殼厚度陡變帶。這8個陡變帶多為大的塊體的接合部,與地表的高大山系相對應。
中國地殼是構造極其復雜的大陸地殼,既有多個穩定的地台和地塊,地台、地塊之間又有多個不同時代形成的陸間和陸緣褶皺增生帶。華北、揚子、塔里木是我國境內最大的三大地台。新元古代固化的一些地塊較小,主要有準噶爾地塊、柴達木地塊和藏北的羌塘地塊等。中國境內自北而南分布有四大陸間增生褶皺區或陸間褶皺造山帶:准噶爾-興安褶皺區、秦祁昆侖褶皺區、青藏-滇西褶皺區、喜馬拉雅褶皺系。
中國境內有兩類性質不同的新構造活動帶,即晚近期的褶皺(或復活)山區和新生代以來的裂陷盆地。喜馬拉雅山和台灣中央山系是新生代形成的褶皺山系,分別處於板塊碰撞帶和俯沖帶,現代構造活動十分強烈。目前,仍以每年毫米級的速率隆升。地震活動不僅頻繁,且多強烈地震。
西部地區,由於受印度板塊自南而北的推擠,喜馬拉雅山系強烈褶皺之後,於上新世末至第四紀,又產生了以喜馬拉雅山及青藏高原強烈隆升為特徵的新構造活動。青藏高原上的岡底斯山及念青唐古拉山等燕山褶皺山系,也與青藏高原一起迅速隆升。青藏高原以北的西昆侖、祁連、天山、阿爾泰山等印支—海西、以至加里東期的褶皺山系,在此期間也產生了快速隆升,而且強烈隆起的山系與大面積壓陷下沉盆地相間,隆起與下陷間垂向差異運動幅度很大[1]。隆起山系與下陷盆地之間多以逆沖型活斷層為界,這些斷層多為發震斷層。
中國東部地區,新構造活動的強度比西部弱得多,以拉伸、裂陷、地塹系的形成為特徵。晚第三紀至第四紀以來裂陷活動有所減弱,新構造活動總體表現為斷塊之間幅度不大的升降。華北地區是東部新構造活動最強的地區。以太行山、伏牛山為界,以東為大面積沉降區,沉降區在晚第三紀以來大面積沉降,形成了廣泛的新近紀至第四紀的相當厚的沉積蓋層;以西主要為隆起區,與一系列的深裂陷地塹系相伴,鄂爾多斯隆起區邊緣分布著新構造活動期沉降最大的裂陷盆地,包括銀川地塹、渭河地塹、汾河地塹、河套地塹。華北地區是我國東部板塊內地震活動最活躍的地方,強烈地震分布在郯廬斷裂帶、鄂爾多斯周邊裂陷地塹及華北平原內部的局部裂陷內,表明這些裂陷系仍為構造活動帶。東北地區大規模的裂陷作用的起始與結束均早於華北。新構造活動期主要特徵是平原區不大的沉降和周圍剝蝕區的間歇式抬升,並有多期火山活動,地震活動較弱。華南地區的斷陷盆地於早第三紀停止下陷,新構造時期華南呈整體隆升的特點,斷塊差異活動不明顯,地震活動和岩漿活動均較弱。
『陸』 新疆的地質結構
這個題目太大了!怎麼說呀!三山夾兩盆!
『柒』 什麼是基礎性地質工作
為國家宏觀規劃和決策,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土地資源、礦產資源和海洋資源等版方面基礎信息的地質調查和權研究工作。其內容主要包括區域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海洋地質和其他專業國土資源調查及有關方面的基礎性調查研究工作。
『捌』 地質條件很差應該用什麼基礎
不知道主體什麼結構,應根據主體結構綜合考慮。土質差一般可選樁基,樁基類別根據塗層選
『玖』 什麼是基礎地質數據
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公益性基礎地質信息,現階段主要包括區域地質調查、回區域地球物理勘查答、區域地球化學勘查、區域遙感地質調查、區域水文地質調查、區域工程地質調查、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區域海洋地質調查、大洋和極地地質調查,以及地殼深部探測數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