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填圖礦化點怎麼描述
『壹』 區域地質填圖中的礦產調查工作手段
工作手段主要為抄概略檢查。對地襲質填圖中發現的含礦層、礦化帶、蝕變帶和其他重要找礦線索,物化探工作中圈定的具有擴大找礦遠景的礦致異常(甲類)和推斷有找礦前景的物探、化探、遙感異常(乙類異常),已知礦床、礦點及礦化點(包括新發現的以及群眾報礦點)、民采點、老硐等都應進行概略檢查。概略檢查區范圍應考慮各類異常的形態、規模,以及地表礦化和蝕變情況,合理確定,以免漏礦。
『貳』 觀測點的觀察與描述
(一)觀測點觀察與描述的一般工作程序
(1)觀察研究觀測點附近的岩石露頭,確定露頭類型(天然或人工)和露頭可靠性及風化程度,這將決定該觀測點視野范圍內資料的可靠程度;
(2)觀察研究觀測點附近的地層特徵、占生物特徵及地質體的岩石學特徵;
(3)觀察研究觀測點附近地層及各類岩石間的接觸關系,如:角度不整合接觸、平行不整合接觸,斷層接觸、侵入接觸、沉積接觸等;
(4)觀察研究觀測點附近的褶皺、斷裂構造特徵;
(5)觀察研究觀測點附近的礦化現象、蝕變帶及礦體特徵;
(6)測量各種產狀要素,如:地層、斷層、節理、劈理、不整合面、侵入接觸面,捕虜體、岩體內的流面、流線,礦脈或礦體等產狀;測量有關數據,如:岩石中礦物顆粒、礫石大小、岩層厚度、斷層帶寬度、節理及劈理密度、礦層或礦脈的長度與寬度等;
(7)觀察研究觀測點附近的地貌及第四紀地質、水文地質特徵;
(8)繪制地質素描圖、勾繪信手剖面圖或數碼攝影;
(9)採集各類標本、樣品;
(10)在觀測點作經過上述觀測研究後的詳細文字描述記錄;
(11)將觀測點的位置標定在手圖上,並註明觀測點號(注意:在一個工作區范圍內,觀察點號必須按順序統一連續編號,若有數個填圖組在同一工作區工作時,則必須在野外工作前統一分配觀察點號,忌在同一工作區內有重號現象發生);
(12)在野外實地將各類地質界線運用「V」字形法勾繪於手圖上,並標上各類產狀要素與采樣號;
在野外觀察地質現象的過程中,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全面收集第一手資料。工作中做到「五勤」(勤追、勤敲、勤察、勤測、勤記),記錄內容忌帶有主觀性的取捨。加強點間觀察研究,掌握各種地質現象在點間的變化情況。善於運用地質思維方法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觀測路線(點)調查研究的預見性和主動性。
(二)觀測點觀察描述的內容
野外工作中必須將觀察到的各種地質現象,礦產情況以文字或素描圖等形式認真、仔細地記錄描述在野外記錄簿上或攝於數碼照片中。野外記錄簿是極其重要的原始資料,記錄的內容原則上應是所見到的全部地質現象。對重要的或首次觀察到的地質現象要詳細描述,對一般現象或本路線前點上已描述過的內容可簡略些,著重記錄其出現的特殊性或變化情況,做到文字表達准確、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同時,野外記錄中也可適當記述觀察者對客觀地質現象的分析、判斷、推理和綜合歸納的內容。每條路線結束時,必須寫出路線小結。
野外記錄簿不允許隨意塗改,若記錄內容不妥時,只能將原內容劃去,並在其旁側加批註。記錄須用2H~3H 鉛筆書寫,而且做到書寫工整,字跡清晰,不允許用圓珠筆或鋼筆記錄。
觀測點的點性有:界線點、構造點、岩性點、礦產點、地貌點、第四紀地質點及水文地質點等。不同點性觀察點其描述內容各有側重,現介紹如下:
1.地質界線點
地質界線點包括正式填圖單位、組的分界線和非岩石地層單位的界線以及不整合分界,侵入接觸界線、變質帶分界等。對地質界線點的記錄描述應包括其兩側的岩性特徵、產狀要素、褶皺和斷裂等構造特徵;對不整合界線應記錄描述不整合的類型及依據;對侵入體接觸關系記錄描述其侵入接觸、沉積接觸、斷層接觸的依據以及侵入岩產狀、侵入期次和內外接觸變質及交代蝕變、岩相帶等特徵;對變質岩界線記錄、描述變質岩類型、成分、殘余構造,變質相及韌性變形和各種面理構造等。
2.構造點
它包括褶皺、斷層、節理、面理及線理等構造形跡點,其記錄描述包括如下內容:
(1)地貌上的間接標志;
(2)直接標志;
(3)詳細描述各類地質構造類型、形態、產狀、規模、組合關系、分析其形成次序、形成時代以及地質構造與沉積作用、岩漿活動、變質作用及成礦作用等。
3.岩性控制點
當行進路線超過《填圖細則》最大點距要求時要定一岩性控制點。需描述內容有:岩石的顏色(原生、次生色)、物質成分、結構構造、產出狀況及形成時代等。對沉積岩還應描述:層面特徵、層理、層厚、沉積旋迴、化石及其種類、岩相及其變化等;對火山岩則應描述:岩石類型、噴發韻律和噴發旋迴,沉積夾層的情況,特別注意尋找夾層中的化石,它是確定地質年代的有力證據。
4.礦產點
礦產點包括礦點、礦化點及采礦場、老窿、物化探異常點等。
對礦產點的描述包括:含礦岩系或與礦化有關的岩相帶、變質帶的特徵;礦層、礦體或礦化的分布范圍、產狀、形態及其在地表延伸的情況;主要礦石的礦物成分、結構構造、礦石類型、有益組分和有害雜質以及找礦標志等內容。
5.第四紀地質點
第四紀地質點描述內容有:沉積物的特徵、厚度、空間分布(階地類型)、成因類型、新構造運動、沉積物賦存的礦產、古風化殼、古土壤、古文化層(古人類化石和文化遺跡)特徵等內容。
6.地貌點
對地貌點描述的內容有:地貌的形態特徵和分布狀態(屬幾級夷平面),地貌與地質構造、岩性之間的關系及地貌的發展史等。
7.水文地質點
水文地質點包括泉、井、塘、河流等。應描述岩石的富水性、分布范圍、產狀、埋深、地下水的補給及井、泉的類型(上升、下降泉)和水質、河流的流速、流量等內容。
前已敘及,區域地質調查就是點、線、面的集合。除了對地質觀測點按上述標准格式描述外,值得強調的是野外地質路線觀察要求連續和系統,不能僅停留在孤立的點上,而是要將點與點之間的路線內容進行認真、仔細、連續和系統的觀察,並用文字詳細記錄在野外記錄簿中和用各種符號標定在手圖上。為加強路線上地質、礦產的研究,提高填圖質量,應充分利用遙感解譯資料,常繪制信手剖面圖、地質素描圖或拍攝數碼照相。
在調查中除採集必要標本和樣品外,填圖人員要養成採集信手標本的好習慣,通過較系統的信手標本,可發現其空間變化。同時,也利於同相鄰路線對比。對礦點(礦體)需作大比例尺的地質草圖。
此外,在調查中還應注意收集旅遊、環境、地熱、地震地質等其他國土資源方面的資料。
(三)觀察點記錄描述的格式
區域地質調查需要將觀察點及附近所見地質內容記錄在野外記錄簿上,其記錄描述格式與要求如下:
記錄簿左頁為厘米方格紙,供繪制地質素描圖及信手剖面圖(見圖3-1)等使用;右頁則作文字描述記錄之用。首先記錄的項目有:日期、天氣、觀察路線的編號及路線的起訖點和途經地點,並說明工作任務和參加調查的人員等。
其次是觀察點的點號、位置、坐標、露頭性質、點性,接著詳細描述觀察點附近的地質現象、礦產等方面的內容,同時記錄各種測量數據,各種標本和樣品的採集地點和編號等。在點與點之間做點間路線的觀察和描述(表4-1)。
表4-1 觀測點的記錄格式
特別強調如下:
(1)主幹路線或連續性好的路線須有信手剖面圖(在左頁上畫,如圖3-1,有圖名,線條比例尺、方位);
(2)每條路線須有路線小結。內容包括:路線起止點、路線長度、定點數量、岩石及岩石組合,構造、產狀變化、樣品採集以及全面綜合分析等;
(3)所有重要數據要及時著墨;
(4)樣品鑒定結果要及時登記,各種注記、批註要規范、合理;
(5)記錄內容要體現沉積岩、變質岩、花崗岩、火山岩方面的地質新理論;
(6)每本野外記錄簿中的信手剖面和素描圖自成體系,連續編號;
(7)不同地質點間要留有空行,記下一點時盡量另起一頁;
(8)以上工作一定要做到:當日事當日畢。這是地質工作者的優良工作作風。
需要指出:為使野外記錄完整、簡練、准確、迅速,現專業地質隊大部分都在使用野外數據採集器(詳見第七章),使用錄音筆、手提電腦及數碼相機,採用格式化的記錄,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每當野外記錄簿用完後,需在記錄簿的扉頁編寫目錄,列出觀測點的點號、點性、標本樣品採集點的編號等,並註明頁碼。記錄簿封面貼上統一序號標簽,註明由某點至某點號數,以便查閱。
『叄』 求地質問題 要深刻
看來樓主對於填圖是外行。提的問題不恰當。如果是1:10萬區域地質填圖,一般是不劃分到組的,如果是1:5萬的填圖是會劃分到組的,當然是根據填圖的精度來衡量的。如果是1:1萬的填圖應該劃分到組,小層,但是這個不叫區域了,所謂的區域,按照我的理解應該是面積比較大的。幾百平方公里的。
地層的劃分,一般的是參考標志層,在對於一個地區的填圖前,首先要踏勘,然後確定哪個地方在本地區地層出露最完整,再搞一個實測地質剖面,進行地層的劃分,以這個為標志對於該地區進行地層的劃分。
根據需要,如果是填制1:1萬的地質圖,則需要把地層劃分到組,小層,比如侏羅紀上段鵝湖嶺組(江西),(在江西是鵝湖嶺這個地方出露晚侏羅紀火山岩地層最完整的,所以整個江西省的晚侏羅紀地層都是用該套地層作為標志層的)。J3e2-4,這個符號是表示侏羅紀上段鵝湖嶺組第二層第四小層,地質圖上會出現類似的不同層位的符號。把層位細分到組,小層是為了尋找礦藏,因為,礦化的地方不是每一個層位都有的,往往是有選擇性的,細分出來是為了更好的為找礦服務。
區域地質填圖是了解工作區的地層,構造,礦化的情況,對在填圖過程中發現的礦化點,好點還需要進行地表揭露工作,並提出今後的工作意見。
就簡單的說這些吧,地質填圖,熟悉的人不難,不熟悉的人,我說再多你也不會理解。
『肆』 地質圖中怎麼標注礦化點
直接用礦化點符號標注
『伍』 地質觀察點的觀察、描述內容及記錄格式
地質觀察點是野外地質路線上進行觀察、研究地質現象的地點。其布設應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點位的布置以能有效控制各種地質界線和地質要素為原則。
(2)下列位置必須布設地質觀察點:地層分界線上、不同岩石接觸處、岩相變化處、構造點、蝕變帶、礦化及礦點、重要化石點、標志層、代表性產狀要素測量點、取樣點、山地工程以及其他有意義的地質現象觀察部位等。
(3)按實際地質情況,適當布設岩性控制點,一般岩性控制點不超過總地質點數的30%,切忌機械地等距離布點。
3.4.1地質觀察點的一般工作程序及注意事項
(1)用手持GPS定點或利用地形、地物在地形圖上進行定點,註明點號,描述記錄觀察點的地理位置、坐標。在一個工作區范圍內,點號必須按順序統一連續編號。若有數個作業組在同一工作區同時工作,則必須在野外工作前統一分配觀察點號,決不允許在同一工作區內有重號現象發生。
(2)觀察研究觀察點岩石露頭,確定露頭類型(天然的或人工的)和出露的程度(良好、一般、較差或差等),這將決定該觀察點視野范圍及資料的可靠程度。
(3)觀察研究觀察點附近的地層特徵、古生物特徵(化石)及地質體的岩石學特徵及各類岩石間的接觸關系。
(4)觀察研究觀察點附近褶皺、節理、斷層等構造的特徵。
(5)觀察研究觀察點附近的礦化現象、蝕變帶及礦體特徵。
(6)觀察研究觀察點附近的地貌及第四紀地質、水文地質的特徵。
(7)測量各種產狀要素和有關數據(礦物顆粒大小、礫石大小、岩層厚度、斷層帶的出露寬度、礦層或礦脈的長度和寬度等)。
(8)經過上述觀察研究後,進行詳細的文字記錄和描述。
(9)繪制地質素描圖或勾繪信手剖面圖或作必要的地質攝影。
(10)採集各類標本、樣品。
在野外進行地質觀察的過程中,首先,必須堅持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客觀地搜集資料,對觀察內容的取捨不應帶有主觀的隨意性。其次,在工作中必須遵循客觀規律,避免盲目性。還必須多做沿途點間的路線觀察研究,以了解和掌握各種地質現象在點間的變化情況。
3.4.2常見地質觀察點的觀察和描述內容
常見地質觀察點主要有:岩性點、界線點、構造點、礦體(礦化)點、地貌點、第四紀地質點及水文地質點等。對觀察點描述的內容不能限於一個點,而應包括觀察點及其附近一定范圍之內的所有地質現象。觀察點的類型不同,描述的內容應有所側重。
Ⅰ.岩性點(界線點)的觀察描述
岩性的觀察描述是野外地質觀察描述工作的基礎,只有在詳細觀察岩性特徵,正確確定岩石名稱後,才能進一步研究其在空間上的變化及其與其他地質體的關系。岩性描述內容如下:
(1)關於岩石的顏色。為岩石的新鮮面整體顏色(風化顏色加括弧寫於新鮮顏色之後)。
(2)礦物成分及結晶狀態、粒度形態、含量及變化。一般按主要成分在前、次要成分在後的順序描述。注意目估礦物含量總和不能大於100%。對於斑(玢)岩,先描述斑晶成分、含量、形態、大小及其變化情況,後描述基質;碎屑岩、火山碎屑岩按碎屑物、膠結物的順序描述。
(3)結構、構造的描述。
侵入岩:結構如粗粒、中粒、細粒、微粒、斑狀、似斑狀等;構造如塊狀、斑雜、流動、條帶狀等。
火山岩:結構如灰綠、粗玄、球粒、斑狀、集塊、火山角礫、凝灰等;構造如熔渣狀、枕狀、流紋狀、氣孔狀、杏仁狀等。
沉積岩:碎屑岩結構如粗、中、細粒砂狀、粉砂狀、泥質結構等,並描述膠結物成分、膠結類型、層理構造等特徵。
變質岩:結構如變余結構、粒狀變晶結構、鱗片變晶結構等;構造如變余構造,片麻狀、片狀、千枚狀、板狀、條帶狀構造等。
(4)蝕變、礦化的描述。蝕變描述主要指岩石的蝕變情況,包括蝕變部位、蝕變礦物、殘留礦物等;礦化描述主要指金屬礦物種類、目估含量、集合體形式等。
(5)岩層(岩體)空間特徵觀察描述。在岩性觀察的基礎上,向周圍擴大觀察范圍,描述岩層、岩體在空間分布上的總體特徵。描述內容:岩相劃分情況;岩性變化及互層情況;層理、片理產狀及變化;化石產出情況等。
(6)接觸關系觀察描述。描述不同岩層、岩體之間的相互關系。描述內容:①接觸帶類型:按接觸界線的明顯程度分為急變、漸變兩種類型;②接觸關系分為:沉積(超覆)、斷層、侵入(脈動、涌動)、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等;③接觸帶特徵及變化;④接觸帶產狀變化。
Ⅱ.岩性觀察描述實例
黑雲母二長花崗岩:肉紅色、灰白色,中粗粒花崗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石英約佔25%,鉀長石佔30%~35%,斜長石佔30%~35%,黑雲母約佔10%。長石呈板狀自形-半自形晶,大小2~4mm;石英為他形粒狀,大小在2.5~3.5mm 之間;黑雲母呈棕黑色,片狀,大小約3mm。未見礦化蝕變。
伊丁橄欖玄武岩:灰綠色、暗紫色,斑狀結構、杏仁狀構造。礦物成分:斑晶為伊丁石化的橄欖石,斑晶約佔15%,少數被綠泥石和褐鐵礦交代。基質為隱晶質斜長石、輝石,粗玄(間粒)結構(顯微鏡下可見,在較自形的長板條狀斜長石微晶組成的三角形空隙中充填了多個細小的伊丁橄欖石和水雲母化的斜長石及磁鐵礦顆粒)。氣孔呈渾圓或不規則狀,多被白色的次生礦物——方解石礦物充填,成杏仁體。整個岩石遭受後期碳酸鹽化作用強烈。
復成分礫岩:紫紅色,礫狀結構,中厚層狀構造。礫石成分復雜,大多為岩屑,有變質砂岩、石英岩、凝灰岩、長石砂岩、石英砂岩、玄武岩、花崗岩等,含量超過70%。礫石粒徑2~60m m,少量達100~150m m。磨圓度差,次稜角狀-次圓狀;大小混雜,分選性差;基底式膠結,膠結物為泥質、鈣質,抗風化能力弱,礫石易於剝落,岩石表面坑坑窪窪。岩層厚度20~40cm。結合古地理分析,推測為湖泊邊緣河湖相快速堆積。未見礦化蝕變。詳細命名為:紫紅色中厚層狀復成分礫岩。
Ⅲ.構造點的觀察描述
(1)褶皺構造的觀察描述內容。褶皺要素:測量兩翼的產狀、褶皺樞紐產狀、軸面產狀、翼間角大小;組成褶皺的岩性、新老關系等。幾何形態:注意觀察描述轉折端形態、各褶皺層的厚度變化、褶皺的對稱性、空間關系等。
(2)斷裂構造的觀察描述內容。構造岩的描述內容:構造角礫岩著重描述構造角礫岩成分,礫徑大小、形態、排列形式,膠結物成分、膠結程度等;糜棱岩重點觀察結構特徵及變形特徵等。
斷裂構造的描述內容:斷層兩盤的岩層(石)及其產狀變化;斷層面產狀及斷層破碎帶寬度的確定;斷層力學性質及兩盤的相對運動方向:主要根據兩盤地層的新老關系、牽引褶皺、擦痕、階步、羽狀節理、兩側小褶皺、斷層角礫岩等確定;斷層組合、配置形式及其與其他構造的關系等;斷層其他特徵:地形地貌標志、斷層三角面;斷裂中的礦化蝕變現象等。
(3)節理的觀察描述內容。包括:節理的性質及節理面特徵;節理的充填情況(注意含礦性);節理與層理及大構造的關系;節理的分期配套及組合形式(有重點地觀察);節理的產狀,等。
Ⅳ.礦化點(礦體)的觀察描述
首先在地質點或工程中詳細觀察礦石、礦化特徵,並進行礦石、礦化命名。在此基礎上加大觀察范圍,追索觀察礦(化)體的總體特徵。
A.礦石、礦化命名
(1)凡有用元素含量達邊界品位者,一律定位為礦石,作為基本名稱。如黃銅礦≥1%(即Cu≥0.3%),則定名為××岩黃銅礦石;凡含有用礦物,其中有用組分目估含量在某一界限以上又達不到邊界品位時可稱為礦化。命名時以岩石名稱作基本名稱,其前冠以「××礦化」。如黃銅礦化變質粉砂岩(Cu品位在0.1%≤Cu≤0.3%時)。
(2)有兩種以上有用礦物(礦化)時,只選兩種主要的,最多不得超過三種。按「少前多後」的原則冠在岩石名稱之前,其餘在描述中敘述。如黃銅金礦石、黃鐵方鉛閃鋅礦石等。
(3)參與命名的有用元素目估含量范圍:
Cu品位在≥0.3%達邊界品位者,則定名為××岩黃銅礦石;品位在0.1%≤Cu≤0.3%時,定為×銅礦化,如輝銅礦化石英砂岩。
Au品位在≥1×10-6達邊界品位者,則定名為××岩金礦石;0.3×10-6≤A u≤1×10-6時,定為金礦化。
其他礦種一般以邊界品位的三分之一左右數值作為礦化命名的含量下限。
B.礦石、礦化描述內容及順序
礦石岩石:礦石總體新鮮顏色,風化色加括弧寫於後。
結構、構造:主要的放在前面,次要的放在後面。
礦物成分、含量及產狀特徵:先描述金屬礦物的種類及含量百分比、集合體產狀特徵;後描述脈石礦物種類及其含量變化。
礦物共生組合:主要的(含量多的)在前,次要的在後,最後為脈石礦物,並用短線連接。如:次黃鐵礦-黃鐵礦-黃銅礦-石英。
礦化總體特徵:首先概括敘述該礦段的整體礦化程度,包括貧富、均勻程度及其與岩石、構造等的聯系;其次由上到下敘述各段中金屬礦物的組成、含量、產狀等的變化特徵。
礦石的次生變化:有條件時,可根據礦物之間的交代關系,確定主要金屬礦物的生成順序,早生成的在前,後生成的在後,並用箭頭依次連接。如,磁黃鐵礦 →黃鐵礦 →黃銅礦 →褐鐵礦、孔雀石。
C.礦(化)體特徵的觀察
礦(化)體的寬度、產狀的測量;礦(化)體頂、底板圍岩特徵;礦(化)體沿走向在礦化強度、礦體厚度、產狀上的變化情況;礦(化)體賦存構造部位,成礦後構造對礦體的影響等;礦化與蝕變的組合關系。
V.礦石觀察描述實例
透輝石矽卡岩磁黃鐵礦、黃銅礦石:古銅色(褐色),半自形-他形粒狀結構,浸染狀構造,塊狀構造。
礦物成分:金屬礦物有黃銅礦(2%~5%)、磁黃鐵礦(20%~25%)、黃鐵礦(3%);脈石礦物主要為透輝石(40%~50%)、石榴子石(5%~10%)、方解石、綠泥石等。
礦物共生組合為磁黃鐵礦-黃鐵礦-黃銅礦。
黃銅礦呈他形粒狀,星點狀分布於磁黃鐵礦之間,少量呈細脈狀;磁黃鐵礦多呈團塊狀、粒狀集合產出,上部以塊狀為主,下部以團塊狀為主。
金屬礦物礦化不均勻,上部較富,下部較貧。礦石中可見黃鐵礦、黃銅礦細脈穿插磁黃鐵礦,故推測其生成順序:磁黃鐵礦→黃鐵礦→黃銅礦。局部見碳酸鹽化和綠泥石化,綠泥石多沿裂隙面分布。
礦體與上盤岩石界線不清楚,成漸變過渡關系。
Ⅵ.圍岩蝕變的觀察描述
(1)蝕變種類:按主要蝕變礦物類型有:硅化、絹雲母化、綠泥石化等。
(2)蝕變礦物分布特徵:如蝕變礦物呈星點狀分布、帶狀分布、面狀分布等。
(3)蝕變規模及強度:面型蝕變描述其范圍大小,如蝕變范圍500m×400m;帶型蝕變說明蝕變帶長度、寬度等。
(4)蝕變分帶及其與圍岩的關系:例如,斑岩型礦床從斑岩體內部到遠離圍岩,具有鉀化-石英絹雲母化-青磐岩化的分帶等。
(5)蝕變與礦化關系:如蝕變強度與礦化強度具正相關關系,其中黃鐵礦與絹雲母化關系密切,輝鉬礦化與鉀化(黑雲母化)關系密切等。
3.4.3野外記錄描述必須遵守的原則
野外工作中,必須將觀察研究的各種地質、礦產情況及時用文字或地質素描圖或照片等記錄描述在野外記錄本上。野外路線觀察記錄是第一性的原始資料,是開展綜合研究、編寫地質報告的重要基礎資料。野外記錄本是極其重要的野外原始資料,必須認真、細致地記錄,嚴密妥善地保管。
對於地質路線觀察記錄,首先應保證其客觀性,同時還應注意記錄的完整性、連續性、統一性和直觀性。記錄描述的內容原則上應包括所見到的全部地質現象,對重要的或首次觀察到的地質現象要詳細描述,對一般的或多次見到的地質現象,前面已描述過的內容可以簡略一些,著重記錄其出現的特殊性或其變化情況,做到文字准確充實、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同時,野外記錄中還可適當記述觀察者對客觀現象的分析、判斷、推理和綜合歸納的內容。在觀察描述時還應作必要的地質素描圖、信手剖面圖等。對礦點(礦體)應作大比例尺的地質草圖,適當採集標本和樣品。每條路線結束,應做路線小結。
野外記錄本上不允許隨便塗改,更不能把行政事務記入其中。當記錄內容需要修改時,絕不允許將其任意擦掉或塗改,而只能將原內容劃去而另加批註。必須保持野外記錄本的整潔、美觀,書寫要工整,字跡要清晰。一般使用H—3H 型鉛筆書寫,不允許用圓珠筆或鋼筆記錄。
3.4.4野外記錄本的記錄格式
野外記錄本右頁為橫條格,用於文字記錄;左頁為厘米格,用於繪制素描圖、剖面圖或貼照片等。
首先在右頁上部填寫時間、天氣、地點。在右頁兩側向內縮進1cm,各劃一條直線。左側線外記小標題如路線、任務等;兩直線中間記具體內容;右側線外記採集到的標本、樣品號。然後,按下列順序和格式進行記錄:
路線:××——××——××
任務:
1.觀察認識×××岩及×××岩特徵。觀察××岩脈、××脈特徵及其穿插關系。
2.××岩區或×××地層分布區地質填圖;調查××岩體與××圍岩接觸關系;追索××標志層;××地層剖面觀察分層等等。
人員:××記錄,×××掌圖,××測量產狀,××采樣(標本)。
(此間必須空行)
No.001
位置:石灰山村北西700m處山間小路。
坐標:X: 2029.430,Y: 29887.063。
露頭:天然一般或人工良好。
點性:界線點:C1g/Z(或岩性點、構造點,要考慮岩層上下、斷盤上下)。
描述:點北為震旦系(Z)青灰色千枚岩夾變質砂層……無礦化蝕變。產狀:140°∠40°。點南為下石炭統官山嶺組(C1g)灰白色巨厚層狀石英礫岩……無礦化蝕變。產狀:135°∠56°。兩者呈角度不整合接觸。
構造:在不整合以北約5m 震旦系(Z)中見一寬約2m的構造破碎帶,岩石破碎呈透鏡狀定向排列,流劈理構造極發育,地貌上形成負地形——沖溝。推測為逆沖斷層。未見礦化蝕變。產狀:296°∠63°。
褶皺:……
礦化:……
其他:如水文、地貌、第四紀地質等地質情況描述……
標本:直接記在右側線外
B001—1(陳列標本)
GP001—1(光譜樣)
b001—1(薄片)
樣品:H001—1(化學樣)
(此間必須空行)
點間:
(1)D001→NE 50m
為灰白色中厚層狀含礫石英粗砂岩……無礦化蝕變。
(2)50m→NE 150m
為灰白色中厚層狀石英粗砂岩……無礦化蝕變。
在130m 處量測岩層產狀165°∠38°。
(3)150m至D002
為灰白色中厚層狀石英砂岩。無礦化蝕變。
(此間必須空行)
路線小結的內容(另起一頁)
(1)目的:地質填圖(掃面)、專項地質礦產調查或地質認識實習,以及達到與否的程度。
(2)工作量:路線長度、觀察點總數、不同性質觀察點數、樣品種類和個數。
(3)地質成果:各種岩性和岩石組合的特徵及其岩石填圖單位的歸屬、接觸關系、構造、礦化、蝕變等特徵方面及其變化情況的綜合分析;本次實習主要寫對本路線中所見到的地質現象認識上的收獲,包括對地質現象特徵的識別以及與地質作用的因果關系。
(4)建議:如能否作為控制岩石填圖單位的剖面和採集配套樣品地。
(5)存在的主要地質問題:說明有關影響路線地質調查質量方面的天氣、植被、交通、人文、工作等情況。
3.4.5幾點說明
(1)在野外必須用H—3H 型鉛筆書寫和繪圖。經過室內整理後,要將每天記錄的數據(點號、方位、產狀、礦物成分比含量等)用黑水筆著墨。標本要塗上油漆條,寫編號,樣品要整理,並填寫標本簽、樣單。
(2)路線小結、次日的觀察記錄都應另起一頁。記錄本內不得記與野外地質調查無關的內容。
『陸』 哪位高手有1:1萬地質填圖規范
一、1:1000地質剖面
(一)工作方法
1.地質剖面測量是地質填圖工作的基礎,因此在填圖工作之前,測制1-2條完整的地質剖面,比例尺採用1:1000,用以劃分填圖單元,研究地層及構造,為1:10000地質填圖服務。
2.剖面線應垂直地層走向布置,位置應選擇在地層層序較齊全,相帶明顯,構造簡單,接觸關系和標志層清楚,基岩出露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進行。為確保剖面的實測精度,剖面上的地層、礦層界線、構造線若被浮土掩蓋,應予揭露。
3.實測剖面應逐層對岩石和地質礦產特徵進行細致的觀察描述,系統地採集標本,按不同岩石類型分層採集一定數量的樣品。
4.地質剖面用半儀器法測制,採用定地質點的方法進行。分層距離用皮尺丈量,地質體出露寬度在1米以上者在圖上應有表示,小於1米,具有特殊地質意義的地質體應放大表示。
5.實地分層界線用小紅旗作標記。
6.地質記錄內容應全面、准確,地質體產狀及所采各種樣品應按分隊的統一格式標繪於剖面圖相應位置上,並做文字記錄。
7.根據實測地質剖面和其它地質工作所取得的各項地質資料建立較合理的地層層序,查明岩層厚度,岩性、岩石組合特徵,物質成份,岩相組合等。研究地層、岩石的含礦性,盡可能確定其時代,選定標志層,劃分填圖單元。
8.地質剖面圖的內容和布局參照附圖1。要加強導線平面圖的繪制,繪制方法採用展開法,表示內容:導線、導線點、產狀(可選擇表示)、地質界線、地層代號、含礦層、斷層、主要地物等。
9.進行地層厚度計算工作。用統一表格,採用下述公式計算。
D=L(sin α•cosβ•sinγ±cosα•sinβ)
式中:D-岩層真厚度;
L-斜坡距
α-岩層真傾角
β-地層坡度角
γ-剖面線與地層走向線的夾角。
地形坡向與岩層傾角相反時用「+」,相同時用「-」。
10.隨著剖面測制工作的進展,應加強室內整理工作,特別是當日整理、
文字記錄補正、圖件繪制及著墨。
11.編寫剖面地質小結。內容為:
(1)前言
a.剖面測制的目的;
b.剖面線位置、方向、座標、長度、測制方法;
c.工作起始、完成日期、工作單位及主要工作人員;
d.完成主要工作量:剖面長度、標本、樣品件數。
(2)地質成果
a.簡述剖面測制區的區域構造部位及地層、構造特徵;
b.地層描述;
c.岩漿岩及脈岩描述;
d.構造;
e.礦產(應詳述);
f.新進展、新發現和新見解。
(3)存在問題。
(二)質量要求
1.文字記錄質量
(1)記錄格式、描寫內容和順序、記量單位等符合有關標準的要求。
(2)層次分明、重點突出、語言精煉、概念清楚、字跡清楚。
(3)分層合理,各層之間接觸關系敘述清楚。
(4)岩石定名基本准確,岩性描述詳細且與定名相符。
(5)蝕變與礦化、岩(礦)脈、構造和化石等特徵描述詳盡。
(6)各種產狀數據齊全、准確、有代表性。
2.剖面圖質量
(1)比例尺和圖式、圖例等符合有關標准要求,內容齊全、圖面整潔、字跡清晰、花紋美觀。
(2)剖面起點、終點和工程位置、地質界線及各種數據准確,按比例尺要求地質體和重要地質現象無遺漏,各種構造要素表示合理。剖面圖與平面圖吻合,與文字記錄相符。
(3)柱狀圖內容齊全,層序合理,厚度准確,文字綜述合理簡練,化石書寫正確。
3.控製程度
露頭(天然和人工)點密度符合有關標准(相應比例尺)的要求。
4.采樣質量
(1)岩、礦石和化石標本及其鑒定樣品採集系統有代表性,專門樣品採取的種類、數量符合設計要求。
(2)采樣方法和樣品重量、標本規格符合有關標准要求。
(3)按有關標准要求完成采樣編錄,標本樣品位置和編號在文字記錄和有關圖、表中注記清晰,無誤無漏。
5.室內整理
(1)逐日整理野外現場編錄資料(含標本和樣品)。
(2)收到各類實驗結果後,及時完成樣品登記,並注記、補正文字記錄。
(3)文、圖按有關規定要求及時整飾著墨,每一剖面野外工作結束後及時提交有關原始資料。
二、1:10000地質填圖
(一)工作方法
1.1:10000地質草測採用追索法為主,結合穿越法進行。觀測點插統一編號的小紅旗作標記,點線密度不作具體要求,地質點密度為18-20個/km2,以能合理控制主要地質體為目的。對礦化、構造蝕變帶等重要地段視具體情況適當加密,以准確反映其特徵。
2.觀測點用半儀器法(結合GPS)交匯於手圖上,並按觀測點的地質意義實地勾繪成圖,在地質、構造線轉彎處要定點控制。
3.填圖中,對較難辯認的岩石、礦石及其它構造現象須及時採集標本進行鑒定或研究,對具有重要意義的地質現象應做素描或照相。
4.對重要的地質體、構造、接觸帶、含礦層、礦化蝕變帶等須沿走向追索,必要時採用槽探工程予以揭露。
5.填圖時,對大於10米的地質體應標繪於圖上,對小於10米具有意義的地質體應放大表示。
6.地質觀察點的記錄內容及格式:
觀察記錄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基礎工作,因此,應根據各點的具體情況詳盡描述、重點突出,充分收集第一性資料。
其內容及格式如下:
(1).點號:DXXX
(2).點位:利用測量控制點後方交繪。
(3).點義:如岩性控制點、岩性分界點、礦化點、構造控制點等,視具體情況而定。
(4).岩性描述:岩石名稱、顏色、結構構造、礦物成份、顆粒大小、形狀、含量。地質構造、礦化、蝕變、地貌特徵等。
(5).標本及樣品編號。
(6).路線地質:各地質點間的路線地質均應認真細致觀察,做好路線地質記錄,對一些小的地質體及礦化、蝕變現象均應有所反映。
7.地質點的分布應均勻地布設,但應視具體情況而定。野外記錄要求單點描述,不得合並。
8.每天外業工作結束後,須及時校對記錄和手圖,對採取的各種樣品及時核對、登記外送,完成手圖著墨、轉點以及野外記錄本中所有數據的著墨工作。
9.要加強野外手圖、實際材料圖和地質清圖的日常整理,及時著墨。同時,要在地質圖上編繪主要地質剖面圖。
10.要加強地質填圖的室內整理工做,特別是文字記錄補正、圖件整飾著墨等。
11.編寫地質填圖總結。
其內容如下:
(1).概況
a.目的任務
b.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
c.以往地質工作評述
d.完成實物工作量
(2).工作方法及質量評述
(3).測區地質
a.地質
b.構造
c.岩漿岩
d.變質岩
e.圍岩蝕變
f.礦床
(4).結語
a.主要成果
b.存在問題
c.進一步工作建議
(二)地質填圖質量
1.野外地質記錄質量
(1).記錄格式、描寫內容和順序、記量單位等符合有關標準的要求。
(2).層次分明、重點突出、語言精煉、概念清楚、字跡清晰。
(3).岩石定名基本准確,岩性描述詳細且與定名相符。
(4).蝕變與礦化、岩(礦)脈、構造和化石等特徵描述詳盡。
(5).各種產狀數據齊全、准確,有代表性。
(6).接觸關系等重要地質現象繪制必要的素描圖,並作詳細記錄。有50%以上露頭點的路線應作信手剖面。文圖相符,圖式、圖例等符合有關標準的要求。
(7).路線地質記錄連續,界線點控制准確,重要地質現象有詳細記錄。
2.野外手圖質量
(1).內容齊全、准確,並與文字記錄相符。
(2).圖面整潔、字跡清楚。
3.采樣質量
(1).岩、礦石和化石標本及其鑒定樣品齊全,專門樣品採取的種類、數量符合設計要求。
(2)采樣方法和樣品重量、標本規格符合有關標准要求。
(3)按有關標准要求完成采樣編錄,標本、樣品位置和編號在文字記錄和有關圖、表中注記清晰,無誤無漏。
4.實際材料圖質量
(1)比例尺和圖式、圖例等符合有關標准要求,圖面整潔,字跡清晰。
(2)圖面表示內容齊全,符合有關標準的要求。實際材料圖與手圖相符,與文字記錄一致。
(3)圖面地質體間結構合理,代號齊全正確,地質體和地質界線控製程度達到有關標准或設計的要求。
5.室內整理情況
(1)逐日整理野外現場編錄資料(含標本和樣品),及時編寫路線地質小結和轉繪實際材料圖。
(2)收到各類實驗結果後,及時完成樣品登記,並注記、補正文字記錄。
(3)文、圖按有關規定要求整飾著墨,野外工作結束後及時提交有關原始資料。
三、應提交的地質資料
1:10000地質填圖工作總結
地質剖面記錄本
實測地質剖面圖
地質填圖記錄薄
1:10000地質圖(手圖、清圖)及實際材料圖
岩礦樣登記薄、送樣單、鑒定成果
基岩光譜樣登記薄、送樣單、成果表
『柒』 項目三 礦區地質填圖
一、礦區填圖觀察路線布置
1.路線布置原則
填圖工作應遵循從已知到未知的原則。首先將實測剖面及確定的填圖單元界線、斷層線、侵入體界線、礦層頂底板界線、產狀等的位置,繪到手圖上,再從實測地質剖面兩側逐漸展開。
填圖組一般由2~3人組成,組長全面負責填圖工作,具體觀察、記錄、布樣,組員主要負責定位、作圖、取樣等工作。
在礦區大比例尺填圖中,對那些重要地質體,如標志層、礦體、礦化體、蝕變帶、主要斷裂等,應沿其走向進行追索控制。
2.填圖方法
(1)穿越法填圖
以手圖上的實測剖面線為起點,按照填圖精度要求的觀察路線距離,垂直(或大致垂直)岩層走向布置觀察路線。觀察路線要根據填圖精度和基岩出露情況考慮點距和線距(圖2-9)。
本方法主要適用於礦床地質條件較簡單,岩(礦)層層位比較穩定的礦床或相變不大的礦床。
圖2-9 穿越法填圖
(2)追索法填圖
選擇標志層、含礦層或礦體、蝕變帶、主要斷層(或斷裂帶)等,採用沿走向追索填圖。觀察路線一般採用「之」字形迂迴布置,以控制其頂底界線,了解變化情況(圖2-10)。
二、地質點布置
地質點主要分為基本點、加密點、岩性或產狀點三類。
圖2-10 追索法填圖
基本點 為控制測區地質界線和基本構造形態布置的觀察點。基本點應布置在測區填圖單元的地質界線、含礦層或礦體、蝕變帶界線、岩體界線、斷層面及褶皺軸等位置上。基本點要求作詳細的文字記錄(必要時作放大素描圖)。
加密點 為進一步控制地質界線和構造形態的變化,在滿足基本點密度要求的前提下,在基本點之間沿地質界線加密布置的觀察點。加密點只作簡要的文字記錄。
岩性或產狀點 為控制和了解地質界線之間岩層產狀的變化及岩性特徵,滿足基本點密度和數量要求而布置的觀察點、岩性或產狀點只需記錄岩層產狀和岩性特徵。
三、地質點密度及數量
地質點布置的密度及數量應根據填圖比例尺大小、構造復雜程度、基岩出露情況、自然地理條件等因素確定(表2-8)。基本點數與加密點數之和,應大於地質點總數的70%。簡測的地質點密度及數量為正測的70%,草測為50%。
表2-8 地質點密度及數量(正測精度)表
註:地質界線上的點距根據實際情況而定,要求保證對重要地質界線的有效控制。
四、礦區地質填圖技術要求
1.野外地質點定位
現場標注點位 將寫有地質點編號的木樁(竹樁)打入地質點處的基岩裂縫中,或者用紅油漆在基岩上劃「☉」以示點位,並在「☉」旁邊寫上地質點號。若需要儀器定測的地質點,應在地質點附近掛上小紅布條,以方便日後找點。
測量坐標 所有地質點都應用手持 GPS,結合地形圖定位,將點位標注在手圖上,用直徑2mm的空心小圈(○)表示實測地質點,並標注點號。
精確定位 對精度要求很高的重要地質點,須用全儀器進行精確定位。一般的做法是:填圖人員在現場經觀察確定地質點,用GPS測量點位坐標後,將這類地質點及坐標通知礦區專業測量人員進行精確測量定位。
2.地質點記錄
在地質點測量到的坐標數據及觀察到的地質現象都要記錄在地質點觀察記錄表中(表2-9)。如果採用照相、錄音等形式記錄地質現象時,應按表2-7的要求,填寫音像記錄表。
表2-9 地質觀察點記錄表
礦區名稱 用礦區代號(在礦區設計中規定)表示。
點號 指地質點編號。一個礦區如果兩個填圖組最好一組用單號D1,D3,D5……另一組用雙號D2,D4,D6……
位置 GPS的定位坐標及明顯地物地貌的特定位置。
地質點性質 界線點、構造點、礦化點、岩性點等。
地質描述 每個地質點所具有的地質意義不完全相同,在描述地質現象時,應有重點,切忌千篇一律或平淡敘述。內容主要有:岩石名稱、岩石特徵(顏色、風化特徵、礦物成分、結構、構造等)、岩石組合特徵等,古生物及遺跡化石,蝕變及礦化現象,礦脈(層)、岩脈的岩礦石名稱、岩礦石特徵、產狀、厚度、穿插關系,地質體及地質構造(褶皺、斷裂、破碎帶等)的產狀、性質、接觸關系、垂直及水平方向上的變化,地貌及水文地質等。
路線地質 指相鄰兩個地質點之間的觀察路線,如D1—D2表示1號地質點到2號地質點之間的路線。記錄內容主要是描述兩點間先後觀察到的地質現象。但必須滿足以下要求:
·記錄的地質現象要有準確位置(對應某個地質點的方位和平距);
·應記錄地質現象的性質和特徵,並說明與已知地質點有無差異或變化;
·路線上盡可能多地實測岩層產狀,注意產狀變化並分析原因;
·每條路線的觀察記錄具有連續性,必要時可作路線剖面圖或平面圖表示地質體形態特徵和變化規律。
岩礦石標本、樣品編號 地質點及沿途採集的標本、樣品,應在露頭和手圖的相應位置上標注和編號。還應填入標本、樣品取樣記錄表,並填寫標本簽:其中,礦區名稱寫全稱,如樂山金口河鉛鋅礦區,產地填地質點編號,地質位置填寫樣品所處地質體層位或時代,如××群××組×段或γ5等。
除風化樣外,其餘標本、樣品應盡量採取新鮮岩礦石,編上號連同標簽或樣簽一同用標本紙包裝,並在外包裝上編寫同樣編號。
3.地質界線勾繪
地質界線勾繪是指將控制同一地質界線上的相鄰兩個地質點相連接。地質界線勾繪應在野外實地進行,勾繪時應充分考慮兩點間距離的遠近、產狀及變化、有無斷層切割及地形變化(按「V」字形法則勾繪)等因素。實測的地質界線用實線表示,推測界線用虛線表示。
五、礦區地質填圖工作要點
1)點位用GPS測量或根據特殊的地形、地物點確定並記錄於地質點記錄表上,地質點號不允許重復,可以有遺漏。
2)重要地質界線、點位及標本、各種樣品采樣要在實地標注。
3)標本及樣品要在現場編號並填寫標本簽、樣品簽、標本登記表、采樣登記表(填寫的標本、樣品編號可以同於地質點號)。
4)點位、界線、產狀應在現場展繪於手圖上。
5)凡是經過對比,可以初步確定的界線位置,應及時在野外勾繪,勾繪時注意地形與地質體的關系(「V」字形法則),注意斷層的先後關系和不同岩類的地質特徵。
6)文字記錄要注意重點突出,繁簡得當,內容齊全。
7)對具有特殊意義的地質現象應素描或照相(攝像)。
六、礦區地質填圖資料整理
野外填圖中形成的文字、圖件、實物等資料,要求當天內完成整理,不允許多天後累計整理。
文、圖、實物資料的核對 整理文字記錄、手圖、實物(標本、樣品、照相)資料時,應核對點號、層位代號、標本及樣品編號、位置及各種數據等,確認無誤後,再分別進行整理。若發現問題,必須到野外核實,方能補充和修正,不允許回憶補充修正。
地質點記錄表的整理 應檢查地質點記錄表中填寫內容是否齊全,文字是否通順、有無錯漏字、用語是否准確;素描圖是否需要完善;檢查後,給數據和素描圖上墨。
手圖整理 檢查手圖中的地質點、觀察路線、產狀、填圖單元代號、標本、樣品、照片等位置、數據以及界線勾繪有無錯漏,確認無誤後著墨。
編制實際材料圖
(1)編制方法
用與手圖同版的、未折疊、無皺紋、無缺損的地形圖作為底圖,將手圖中填繪的全部內容(地質點、路線地質、標本、樣品、產狀、已施工工程、各種地質界線、斷層線等的位置、編號、代號)轉繪到底圖上,加上圖框、圖名、圖例(按礦區統一圖例)、比例尺、責任簽等,形成實際材料圖。實際材料圖應在野外填圖過程中逐步完成,以保證填圖中出現的遺漏、錯誤、爭議等問題能在野外得到彌補、修正和統一。
(2)實際材料圖轉繪方法與要求
首先丈量手圖上地質點及其他內容的坐標數據,然後依據手圖上各點的位置展繪到實際材料圖上(也可以用燈箱透視將手圖上的內容展繪到實際材料圖上)。展繪過程中做到:①按坐標方格網,依一定順序逐個進行;②先用鉛筆展繪,待自檢和組內檢查無誤後,再上墨。對地質界線或斷層線的推測地段不要急於上墨,要等證據確鑿後再上墨;③在展繪點丈量坐標時,要對手圖經野外使用、折疊出現的圖紙收縮誤差進行平差處理,將誤差消除在每個方格網中,避免產生累計誤差。
『捌』 地質填圖的簡述
在野外實地觀察研究的基礎上,按一定比例尺將各種地質體和地質現象填繪在地理底圖上而構成地質圖的工作過程。簡稱填圖。是區域地質調查的一項基本工作,也是研究區域地質礦產情況的一種重要方法。地質填圖的基本工作程序大致如下: ①全面收集和研究有關填圖區域已有的地質資料,通過實地踏勘,有時還需要進行航空和衛星相片的地質解釋(見遙感地質),選擇和實際測制具有代表性的地質剖面(見地質編錄),以了解和掌握填圖區域的基本地質情況,並根據任務的要求和比例尺的大小,確定填圖單位。將地層、岩體等地質體按其野外標志(如層面、界線)劃分為不同的岩層、岩體或岩性組合(岩性段、岩相帶)作為野外地質圖上能夠反映填圖區地質特徵的基本組成單位。填圖單位的粗細取決於填圖的比例尺,比例尺越大,填圖單位劃分越細,有時可相當於地層的一個「統」或「階」,或為其一部分。 ②根據所布置的路線,進行野外實地填圖。填圖路線的布置以能夠控制地質體的邊界線為准則,其疏密程度取決於地質調查比例尺的大小和填圖區的地質地貌情況的復雜程度。填圖路線的確定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大致垂直於(橫穿)填圖區的岩層和構造線的走向布置路線,稱為穿越法;穿越法:垂直或大角度斜交地層走向(或構造線方向)布置觀察路線進行地質觀察和填繪地質圖的方法。穿越法適用於下列情況:A.露頭好,岩性、厚度變化不大,地層分界清楚;B.構造相對較簡單;C.地形平緩,且溝谷、水系多垂直或斜交地層走向分布。穿越法的優點在於可以很快地了解到岩層的厚度、地層剖面及縱向變化。地質條件適合用穿越法,可以採用以穿越法為主,局部地段選用追索法。野外觀察點的布置與分類。觀察點是地質填圖的基礎,它一般定在:1)不同時代地層分界線上;2)地層厚度變化較大處;3)沉積岩、變質岩和岩漿岩的分界處;4)各類褶皺的轉折端、傾伏端、地層產狀陡緩變化處;5)各類斷層線上;6)具有特殊意義的地質現象,如礦化點、泉等。觀察點的類型因此分為:地層分界點,岩性控制點,構造觀察點等基本類型。觀察點應准確地標定在地形圖上,觀察到的地質現象按記錄格式進行詳細描述,總之是沿各地質體界線或對其他地質現象進行追索觀察,稱為追索法。追索法:在制繪不同時代地層的地質界線時,沿地層走向,或者為了解決某一地質問題(如斷層),而沿著一特定方向進行地質觀察來填繪地質圖的方法。追索法適應下列情況: A.地層岩性、厚度變化大,只有在追索過程中才能准確地了解其橫向變化,掌握地質界線的延伸和分布;B.地質界線不明顯,一定要經過追索才能填繪;C.構造復雜、斷裂發育地區,為了更好的填繪出斷層線而採用追索法;D.山脊、溝谷、水系平行於地層走向分布,地形條件有利於追索性
在野外填圖過程中一般以穿越法為主,並輔以追索法。將各條填圖路線中的各觀察點,根據所觀測到的內容(如岩性)的相似性、地質體產狀及區域地質構造現象等,並按所確定的填圖單位,合理地互相連接起來便圈繪出了填圖區域內的地質體和地質現象,形成了野外地質圖(原始地質草圖)。 ③室內綜合整理工作。在填圖過程中所使用的地形底圖比例尺一般比要求完成的地質圖的比例尺大 1倍。因此,野外填繪的原始地質草圖必須經過縮制轉繪,並進行各野外圖幅之間地質界線的合理銜接,根據要求補充和完善圖面內容,才能形成一份完整的地質圖。
『玖』 礦點和礦化點
在成礦系統的產物中,成礦物質有一定濃集但由於儲量微小或礦石品位較低,在當前經濟技術條件下尚不能被開發利用的礦化地段稱為礦點;僅有某些礦化現象的地段稱為礦化點。在一個含礦區域中,礦點和礦化點的數量經常是遠大於礦床的數量,而且礦點也常是圍繞工業礦床分布的,是一種重要的找礦標志,也是一種潛在的礦產資源。
圖4-1 長江中下游鐵銅成礦系統結構圖
圖中?表示在本區可能存在的過渡型礦床
礦(化)點雖然在目前並無工業意義,但有豐富的內涵:
1.礦點可能是潛在的礦床
有些礦點雖暫時不能利用,但在礦業市場供求關系發生變化,特別急需某種礦產時,可「降格以求」,則該種礦產的有些礦點可升級為礦床。或是有更先進、更廉價的采選冶加工技術時,礦產品位較低的一些礦點也可升級為頗有效益的工業礦床。例如,21 世紀初期,我國鋼鐵企業生產能力巨大,鐵礦石資源明顯不足,過去不被利用的含Fe<15%的礦點也被大量開采,並有經濟效益。例如,冀東地區的鞍山式鐵礦露頭,易采易選,盡管礦石品位只有10%,也曾被廣泛開發,但易造成環境污染。
2.礦點可能是深處礦床的淺露部分
礦床的形態和產狀常是復雜多變的。有些礦體一直是連續的,有些則是成群有序分布,斷續產出,例如雁行狀的礦脈。有些是由於被斷層錯開而一分為二或一分為幾。因此,在地表發現的礦點有的可能是深處礦床的局部露頭,因地質情況復雜和勘查工程量不足而未能揭露其主礦體部分,因而使一個礦床在一段時期內「屈居」為「礦點」,隨著勘查工作的投入有可能查清其全貌而升格為礦床。
人類歷史上的找礦實踐表明,成千上萬個礦床的發現是由先發現礦點開始的。例如,甘肅金川鎳-銅-鉑礦就是在1958年通過當地牧民報礦,由湯中立等經礦點檢查而發現的。正是由於從礦點入手,經過鑽探、坑探,由淺入深,由小到大,以湯中立為代表的甘肅地礦局的地勘專家和職工們才發現這一鎳儲量佔世界第三位的豐碩寶藏。
3.礦點可能是過去某一礦床的殘余
礦床是地質歷史的產物。一個礦床形成後要經受後來地質作用的改造,使礦床發生或多或少的變化。一種常見的變化是礦床在地表被風化剝蝕,剝蝕結果可能是全部礦體都被破壞消失;也可能是大部分消失,只殘餘一小部分(品位不高,或儲量達不到工業礦床規模)。這後一部分則被認為是礦點。面對這種情況,要運用地質、地球化學等方法追尋其被剝蝕礦質的去處,如是重礦物型礦種,則應在其相關水系下游找尋是否存在著砂礦床(金、錫、鎢、金剛石等)。再有,就是要研究該區地質構造發展歷史主要是新構造活動史,以了解整個區域的含礦水準面和被剝蝕程度,以評價該區域內同類礦床的被剝蝕程度和評估礦床的潛力。例如,在河流砂金礦廣泛分布地區,就有可能在其上游的合適地段尋找到原生金礦的殘余礦點,或仍然保留有相當礦量的金礦床。
4.礦點與礦床的時空關聯
礦點與礦床的關系是一個既有找礦意義也有理論意義的研究課題。可試從下列幾點去研究這種關系:
(1)礦化物質組成的異同
礦點與礦床中的有用組分有一致也有差異。如在一個成礦系統中,礦床為銅礦,礦點也是銅礦化,表現出一致性。也有另外情況,如礦床為鐵-銅共生礦,而礦點則只有銅礦化,或只有鐵礦化。根據筆者的研究,在一般情況下,礦床中的有用組分多於相關礦點中的有用組分,這是由於礦床的規模明顯大於礦點,也可能與它們的成礦作用強度及參與成礦有用物質的數量差異有關。
(2)礦化類型的異同
礦床和礦點所屬的成因類型多數是一致的。但也有不同的。例如,在一個成礦系統中形成的銅礦床為矽卡岩型和斑岩型,而生成的礦點則為細脈充填型銅礦化,表現出成礦方式的差別。
(3)礦點和礦床的空間關聯
即二者在產出位置上是否有某些規律性。如斷裂網路帶控制的礦田中,斷裂多級結點上常產出礦床,而在其簡單結點或單一斷裂中則多產出礦點。又如在同心圓狀斷裂系統中,礦床產在圓中心附近,而礦點產在其外圍。在分支狀主斷裂控制的礦化區內,主要礦床產在斷裂交匯處,而礦點則產在外圍(圖4-2 上)。從垂直方向上觀察,同一成礦系統中的礦床和礦點也有一定的分布型式,與火成岩體有關的礦床和礦點的分布見圖4-2下。
從與礦源場的距離看,礦床與礦點的分布也有某些規律,如與礦源場的距離適中處形成礦床,而過近或過遠處則只能形成礦點。
在一個成礦系統的眾多礦床和礦點中,離礦化中心最遠的礦點所在地,可能是該成礦系統的邊緣空間(邊界)或已接近。
(4)礦點和礦床的時間關聯
對這個問題還未見到有關文獻。原因之一可能是當前礦床研究中的成礦年代測定還只限於重要礦床,一般對礦點不再作定年工作。在缺乏直接定年信息的條件下,可以從含礦地質體的時間關繫上加以間接判斷。如包含礦床的主侵入岩體被含有礦點的後期脈岩所切割,則可假定礦床形成時間早於礦點。
礦點與礦床的時間關系有三種情況:一是礦點早於礦床形成,表示是主礦化之前的成礦先兆;二是礦點晚於主礦化期表示是成礦系統的結尾;三是礦點與礦床基本同時形成,不分先後。對礦點群來說,是否也存在著礦化的階段性,即在成礦過程中的某一階段較為集中,或不同階段內礦化類型有差別。礦點形成階段與礦床形成階段是否在時間上一致,也應注意觀察和分析。
圖4-2 礦床、礦點分布與斷裂構造(上圖,平面)和侵入體(下圖,剖面)的關系
總之,礦床與礦點在空間、時間、物質組成和成因上的相互關聯是有意義的研究內容,在中尺度和微尺度礦床研究和評價中尤應加以注意。
由上述可見,礦點只是區域中一種礦化現象,可作為整個成礦系統中的一個「細胞」,分析它存在的意義和未能成為礦床的原因。是成礦諸要素不全具備,還是成礦時間不夠?是成礦的「前兆」未能繼續發展,還是成礦作用的尾聲,「大勢已去」?還是其他尚不了解的原因。這樣對區域中大量礦點資料的分析研究,有可能認識到只形成礦化而未能形成礦床的真正緣由。這對全面認識區域成礦系統,分析工業礦床成因,以及評價資源潛力都有重要意義。
總的認為,一個區域成礦系統是一根鏈條或是一個網路,這個鏈條(網路)上的每一部分,每個「部件」,都有它的研究價值(盡管價值大小不等)。對於主要產物和現象、次要產物和現象都有所認識,才可能建立起對成礦系統的整體認識。這里要說明的是,作為礦點檢查工作,只要求做到科學評價即可。但是作為礦床研究工作,礦點作為一種自然礦化現象,作為區域成礦作用的一種信息,從研究探索的角度是不可以被忽略的。因為,在復雜多變的自然現象中,有些具有本質意義的事物就隱藏在微細的現象中。能做到「見微知著」需要有窮究事理的興趣、毅力與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