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杭州區域地質特徵包括哪些方面

杭州區域地質特徵包括哪些方面

發布時間: 2021-03-09 21:17:45

⑴ 地質特徵是什麼

就是某一區域的地質特點,大到盆地小到某一區塊,一般包括:
區域概況:回構造演化史、沉積發育史答、地表地貌等
地質特徵:
1.構造特徵:包括斷層、圈閉等
2.地層,包括岩性、物性、儲層分布等
3.含油氣特徵
4.油藏特徵:包括油氣層分布、溫度、壓力系統等
5. 資源量

⑵ 區域地質特徵概述

碳酸鹽岩儲層的形成大都與構造運動造成的地殼抬升及斷裂活動有關。地殼抬升使地層暴露地表造成風化剝蝕形成風化殼,斷裂活動形成斷層和裂縫。大氣淋濾作用容易沿著裂縫進行使地層發育溶蝕縫或溶洞,地層溶蝕發育的地方又容易形成裂縫,這樣溶蝕與裂縫相互匹配的結果就使得原來比較緻密的碳酸鹽岩變成了良好的儲油氣層。因此,在此有必要簡述一下研究實例——義和庄區塊的構造特徵。

義和庄凸起位於濟陽坳陷北部,其東、南兩面與沾化凹陷相鄰,北、西兩面與車鎮凹陷接壤(圖2-1)。

義和庄潛山帶的石油勘探始於1955年,1961年5月開始鑽探。1972年10月沾11井奧陶系灰岩發現油氣顯示,試油獲得日產油935 t高產,成為華北地區第一口潛山高產油井,由此拉開了濟陽坳陷潛山油氣藏勘探的序幕。

以盆地基地地層作為儲集層形成的潛山油氣藏是中國東部斷陷盆地中重要的油氣藏類型之一,受盆地內不同次級構造帶控制,它們可以成帶出現,形成「潛山油氣藏體系」。與我國東部其他斷陷盆地相似,濟陽坳陷的構造演化特點決定了它具有較大的潛山油氣藏潛力。

2.1.1 區域構造發展簡史

古生代以後研究區的地質構造不僅十分復雜,而且存在有擠壓、拉張等構造應力場作用,這些作用必然要對地層中的裂縫和溶蝕產生影響。

根據鑽井資料,本區地層發育情況如表2-1所示。

太古宇:為一套巨厚的花崗片麻岩,成分以斜長石、鉀長石為主,石英次之,含角閃石。太古宇頂面為不整合面。

古生界:包括下古生界寒武系—奧陶系海相碳酸鹽岩沉積,及上古生界海陸交互相的石炭-二疊系碎屑岩沉積。上下古生界之間為假整合接觸,中間缺失上奧陶統—下石炭統。下古生界頂面為長期風化剝蝕面,溶蝕縫洞發育,成為很好的潛山儲層。由於風化剝蝕作用,頂部地層殘余厚度不等。

⑶ 區域地質構造基本特徵

綜上所述,各種地質記錄表明,北祁連山加里東褶皺帶實際上是在大陸裂谷體制(〓)的基礎上發展演化而成的古板塊構造體系(O—S)的體現(圖1-8)。其間經歷了自陸裂拉張形成洋盆,而後經洋盆擴張、俯沖—消減,直至海盆閉合碰撞造山的全過程。

1.大陸裂谷體制海相火山活動

以中寒武統下部鈣鹼質酸性火山岩和上部基性火山岩的雙峰式海相火山-沉積岩系為特徵。據火山岩岩漿學研究(夏林圻等,1991、1996),北祁連山東段白銀地區及研究區面鹼溝—清水溝—尕大坂地區所測剖面均為「雙峰式」特徵。其Sr同位素具有殼幔混合的特點,基性火山岩微量元素具有大陸裂谷玄武岩之「穗齒狀」特徵(見圖1-9、1-10)。火山岩主元素、微量元素及Sr同位素的初始比值均具雙峰式或雙端員特徵。代表源岩漿具有幔源與陸殼部分熔融的二元混合成因,為大陸裂谷環境。

2.古板塊構造體制海相火山活動

北祁連山的古板塊構造體制是在大陸裂谷體制的基礎上發展演化而成的。從目前保存的北祁連山「三分構造格局」(鄔介人等,1997、1998),即中間復背斜(

)、兩邊復向斜(O)來看,奧陶紀火山岩系幾乎遍布全區,然而它們的岩石地球化學特徵及礦物學特徵卻存在很大差別,依據前人研究成果(夏林圻等,1996;馮益民等,1996,張瑞林等,1997;鄔介人等,1994、1997)現分述如下。

1)奧陶紀洋脊(洋島)型火山活動

圖1-8祁連山板塊構造體制大洋盆地構造演化模式(據馮益民等,1996)

A—西段;B東段;SS—陸棚淺海;FS裂陷槽;OCEAN—大洋盆地;IA—島弧;IAB—弧間盆地;BAB—弧後盆地;RF—裂谷;R•OCEAN—殘留洋盆;R•SEA殘留海盆;C•M•SEA陸表海;MC—岩漿房;SC—俯沖雜岩(含高壓變質岩岩塊及岩片);M—地幔

作為存在加里東古洋殼的洋脊(洋島)型火山岩帶主要分布於托勒山北坡的玉石溝—川刺溝一帶,以殘存的蛇綠岩洋殼為特徵。該蛇綠岩的組成自下而上為超基性岩、輝長-輝綠岩、枕狀熔岩、硅質岩和凝灰岩。並在其蛇綠岩序列底部變質橄欖岩層中發現有交代型金雲母(夏林圻、夏祖春等,1995),表明此古洋殼火山岩組合源於交代型富集地幔。

2)溝-弧-盆的火山活動

在北祁連山溝-弧-盆體系中,出露完整、分布連續性好的單元屬島弧和弧後盆地及代表

圖1-9郭米寺—下溝細碧岩類微量元素MORB標准化分配型式(據夏林圻等,1995)

1—郭米寺—下溝細碧岩類;2—Rio Grande大陸裂谷鹼性玄武岩

圖 1-10白銀廠細碧岩類微量元素MORB標准化分配型式(據夏林圻等,1995)

1—白銀廠細碧岩類;2—Rio Grande大陸裂谷鹼性玄武岩

這兩種環境的相應沉積物,而代表古海溝環境的地質體則是由大洋板塊俯沖、刨鏟,不斷在弧前增生而形成的以藍閃片岩帶,基性—超基性岩塊、火山岩岩片、混雜堆積岩、放射蟲硅質岩殘片、滑塌堆積、濁流沉積和復理石等組成的俯沖雜岩為特徵(許志琴等,1994)。目前已發現的有兩條:一條規模較大,西起昌馬,向東經石油河—邊麻溝—清水溝—百經寺,直至景陽嶺(吳漢泉,1982、1991);第二條僅出露於白泉門以西九個泉一帶,規模較小。據藍片岩中藍閃石和多硅白雲母的同位素年齡388~459Ma(吳漢泉,1987;肖序常等,1988),以及島弧和弧後盆地型火山岩的Sm-Nd及Rb-Sr等時線年齡486~445Ma(夏林圻、夏祖春等,1996)來看,該俯沖雜岩帶的俯沖作用幾乎貫穿了整個奧陶紀。

島弧火山岩發育於古海溝俯沖帶的北東側,沿走廊南山分布,以早中奧陶世的島弧火山雜岩為主,部分地區與原大陸裂谷系雙峰式海相火山岩或含礦岩系相伴出露(白銀地區、清水溝—尕大坂一帶等),表明從寒武紀到奧陶紀,海相火山岩是由裂谷類型到島弧類型演化而成的。其中研究程度較高,被視為成熟島弧的岩石學標志為甘肅永登石灰溝的島弧火山岩岩石組合(夏林圻等,1991、1996),即下部拉斑玄武岩、中部鈣鹼性岩、上部鹼性岩的岩石組合。反映其島弧火山作用,由早至晚,隨著距離海溝俯沖消減帶由近而遠,呈現非常特徵的遞進式演變。

弧後盆地火山岩帶發育於島弧火山岩帶的北東側,沿走廊南山北坡分布。不僅可以見到來自島弧的直接沉積形成的火山物質,還包括極特徵的,未經固結成岩而再搬運沉積的火山碎屑復理石建造和少量火山熔岩,在少數地段還發現其中尚有源自弧後強力拉張導致洋殼型蛇綠岩在板後侵位而形成的類擴張脊型火山岩(張瑞林等,1997),此類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學研究,證明這種火山岩具有十分清晰的島弧和洋脊火山岩雙重岩石地球化學特點,如TiO2含量一部分大於1%,一部分小於1%,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徵一部分類似於地幔柱型洋脊玄武岩,另一部分類似於島弧拉斑玄武岩。並具有明顯的過渡性特點,這些地球化學的復雜多重性,表明其源區物質組成應當具有多種組分混合的特點。具有來自深部幔源和來自淺部消減帶殼源的不同物質來源不均勻混熔的特色。

到晚奧陶世,大洋擴張脊已不再活動,島弧擴張及弧後擴張不再出現,火山作用的規模和強度急劇收斂,然而大洋板塊通過海溝的俯沖消減仍在進行。其結果導致整個北祁連大洋由擴張狀態轉入收縮狀態。取代火山作用的是由砂岩、千枚岩、板岩夾灰岩和少量火山碎屑岩組成的陸源碎屑岩沉積。僅在門源紅溝一帶發育具雙峰式特徵的細碧角斑岩系火山岩類,據前人研究結果(馮益民等,1996;夏林圻等,1996、1998)屬弧-陸碰撞作用產生的被動陸緣裂谷建造類型。這種被動型裂谷火山作用比較短暫,到志留紀已經夭折。志留紀火山活動十分微弱,主要表現為殘留海盆碎屑岩建造。

⑷ 區域地質特徵

准噶爾盆地是我國大型含油氣盆地之一,面積約13×104km2,盆地四周被褶皺山系所圍限,西北邊界為扎伊爾山和哈拉阿拉特山,東北邊界為阿爾泰山、青格里底山和克拉麥里山,南界為伊連黑比爾根山和博格達山,總體形狀為三角形,東西長,南北窄。

一、構造特徵

准噶爾盆地是歐亞板塊的組成部分,北鄰西伯利亞板塊,西接哈薩克板塊,南依天山造山帶。區域構造位於阿爾泰褶皺帶、西准噶爾褶皺帶和北天山褶皺帶所夾持的三角地帶。盆地內發育較全的上古生界至新生界地層,其中石炭系、二疊系、三疊系、侏羅系、白堊系、古近系、新近系構成了盆地內主要含油氣勘探目的層,在盆地南部其累計厚度最大達18000m,盆地內的一般厚度也在10000m左右。准噶爾盆地自石炭紀以來,經歷了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馬拉雅等多期構造運動,形成了多個不整合面與構造層。斷裂發育主要有三期,即海西期、燕山期和喜馬拉雅期,目前三疊系及以下地層中主要為逆斷層,侏羅系和白堊系中發育正斷層,盆地南緣則以逆斷層和走滑斷層為主。

准噶爾盆地可以劃分出8個一級單元(圖5-1),分別為烏倫古斷陷、三個泉隆起、西北緣沖斷帶、瑪湖-漠區坳陷、中央隆起帶、北天山山前坳陷、博格達山前坳陷及沙-奇隆起區。

二、地層分布及沉積特徵

准噶爾盆地的沉積蓋層發育,在晚海西期褶皺帶基底石炭系火山岩與變質岩之上的沉積層都是盆地的沉積蓋層。自老至新依次為上古生界的石炭系、二疊系,中生界的三疊系、侏羅系和白堊系,新生界的古近系與新近系(圖5-2)。

1.石炭系(C)

屬於准噶爾沉積盆地基底岩性,下石炭統為變質凝灰岩及安山岩;中石炭統為為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主要分布在西北緣、陸梁隆起、克拉麥里山前;上石炭統為邊緣海相碳酸鹽岩,分布局限(僅分布於准東外圍石錢灘凹陷)。

2.二疊系(P)

佳木河組下亞組(P1j1):為一套雜色礫岩、火山碎屑岩夾熔岩,最大厚度可達4000m。

佳木河組上亞組(P1j2):為一套火山熔岩夾火山碎屑岩。在中拐五區、八區為流紋岩、安山岩、凝灰岩及凝灰碎屑岩,未穿視厚度268~350m,風成城地區407m;陸梁地區為紫褐色、紫灰色杏仁狀橄欖安山玄武岩及安山質熔結角礫岩夾棕紅色砂質泥岩、細砂岩,未穿視厚度139m。

圖5-1 准噶爾盆地構造單元分區圖(據鄭和榮等,2007)

風城組(P1f):為一套暗色泥質、凝灰質白雲岩,白雲質泥岩夾砂岩、粉砂岩及薄層灰岩,為滯留海灣或湖沉積,其分布主要在瑪湖-漠區坳陷的北段,以烏爾禾-黃羊泉一帶最厚,厚700~900m。為瑪湖-漠區坳陷內的主力生油層。

夏子街組(P2x):為棕褐色、雜色及灰綠色礫岩夾褐色薄層砂岩,礫石成分復雜,主要為變質岩、火山岩和泥岩等,分選及磨圓度差,砂泥質膠結。夏子街地區變細,出現較多棕色泥質粉砂岩和粉砂質泥岩,未發現任何化石。屬於一套山麓洪積扇體堆積。

下烏爾禾組(P2w):分布於克-烏斷裂、夏紅北斷裂下盤,為灰色、灰綠色礫岩夾同色礫狀砂岩及深灰色、灰黑色泥岩,屬於山麓河流洪積-湖沼沉積。

上烏爾禾組(P3w):僅分布於烏爾禾-夏子街地區的構造低部位,為棕褐色礫岩夾砂質泥岩,為山麓洪積扇體堆積。

3.三疊系(T)

百口泉組(T1b):分布於百口泉-夏子街地區,沉積厚度80~200m,為一套灰綠-棕紅色塊狀礫岩夾薄層透鏡狀砂岩和泥岩,為山麓辮狀河沉積。

下克拉瑪依組(T2k1):分布於百口泉-夏子街地區。岩性為一套灰綠色、棕褐色的厚層礫岩、含礫狀巨-粗砂岩、中-細砂岩、粉砂岩與泥岩的正韻律組合,為洪積相沉積。

上克拉瑪依組(T2k2):分布基本同T2k1,下部為灰白、灰褐色含礫粗砂岩,上部為灰白色中-細砂岩、泥質砂岩及粉砂岩,為洪積相與辮狀河沉積。

圖5-3 准噶爾盆地西北緣油藏分布略圖據方朝亮等,2003)

稠油油藏的地層水類型與水動力條件、岩性條件以及油氣藏的保存環境有關。侏羅系地層水水型以NaHCO3型為主,在車18井和車26井區為CaCl2水型,侏羅系地層水的礦化度表現為白鹼灘地區最低,僅為5000mg/L,夏34井以西地區次之,為7000mg/L,車26井所在地區為最高,達21000mg/L,夏子街地區次高。三疊系地層水的礦化度在烏爾禾以南與克淺28井所在地區最低,僅5000mg/L,外拐和瑪湖兩地區較高。三疊系地層水水型主要為NaHCO3型,在紅43-車002井地區為CaCl2型水(方朝亮等,2003)。

⑸ 杭州的區位特徵

杭州是浙江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科教和文化中心,是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副省級城市。杭州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杭州灣西端,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長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國東南部交通樞紐。

緊鄰長三角中心城市上海給杭州帶來了豐富的投資創業的機會。擬於2009年建成的滬杭快速軌道交通網將使兩地的時空距離縮短到40分鍾之內,3條鐵路以及4條高速公路與上海對接,將進一步增強滬杭的「同城效應」,有助於承接和放大上海的要素輻射,主動接受上海部分產業的嫁接和轉移,形成「優勢互補,錯位競爭」的密切關系。首先,鄰近上海的區位優勢有利於發展杭州
的高新技術產業,打造天堂矽谷。高新技術產業的根本是人才,而上海匯聚了無數全國乃至世界性的各專業各層次的人才,擁有雄厚的人才儲備和科研資源。在杭創業的高新技術企業得以充分利用杭州和上海的科研資源,為自身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從現狀看,杭州業已吸引了全國30%的軟體產業,成為全國十大軟體產業化基地之一,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和國家推進信息化綜合試點。杭州高新技術園區內建有國家級軟體園和留學生創業園,已形成以微電子、信息通訊、生物工程等高科技行業為主的格局,吸引了包括東芝筆記本電腦生產線、諾基亞全球研發中心等在內的世界500強企業中的37家落戶杭州,而且大都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其次,鄰近上海的區位優勢有利於發展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的先進製造業。杭州工業目前以加工工業為主,已形成具有一定規模和優勢的食品加工、機械製造、電子通信和紡織服裝等支柱產業,初步具備向現代製造業基地邁進的條件,完全有可能利用京杭大運河以及緊鄰舟山、寧波、上海港的航運優勢,利用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的航空優勢,利用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和鐵路優勢,以及良好的製造業基礎,成為長三角地區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雖然杭州土地資源稀缺,但是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的先進製造業卻仍可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旅遊休閑城市的明確定位下,杭州大力進行了城市內部和外部的路網建設,形成縱橫交錯的公路內網與外網。市區道路33929工程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建成了復興立交、文暉立交、望江立交和上塘路高架等一大批道路橋梁,連接城市東西部的德勝路快速通路也已經籌建,城區路網布局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而全長100多公里的繞城高速公路則大大方便了人們的出行。此外,杭州還進行了和周邊縣、市乃至安徽省的路網改造,掀起旅遊西進的熱潮。其中,杭千高速公路是杭州建設「一小時半交通圈」,打造「一小時半旅遊圈」,構築「一小時半經濟圈」的重要基礎性工程,它建建後,杭州將與周邊縣市都通上高速公路。同時,杭千高速公路與杭徽高速公路一起,把「三江兩湖一山」旅遊景點連為一體,形成一條快速旅遊通道,大大縮短杭州東西部的距離。杭州旅遊休閑資源和周邊旅遊資源互相捆綁的合作優勢,配合杭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及政府投入2000多億元建造「健康、活力、文明、諧美」的生態城市的決心,共同營造了旅遊業、會展業、物流業和現代服務業良好的投資創業環境,旅遊、會展、休閑、文化產業以及相配套的服裝、食品等都市工業都將在這個被聯合國評為「國際花園城市」的地方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對杭州在長三角南翼中心城市的地位構成強有力競爭的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的興建,該大橋使寧波等地不必繞道杭州,直接和上海聯系,將分流一部分資源。但是杭州擁有深而廣的經濟發展的腹地空間,金華、衢州、建德、淳安,乃至皖南地區,均系杭州經濟發展的更大腹地,隨著發達的高速公路網的建造,杭州對這些城市的「向心力」不斷增長,吸引了源源不斷的次長三角地區各類資本來杭州投資創業。

資料來源於網路,非原創。

⑹ 杭州地質條件怎麼樣

杭州的地質條件是非常優越的。這里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存在有地震問題的。

⑺ 地質特徵包括哪些內容

地質特徵包括哪些內容
簡單的說,所有為找礦開的課程,都包括在地質特徵的范疇內。

包括,地層,構造,岩漿活動,成礦機制,古生物,等都包括在地質特徵范圍。

⑻ 杭州地區主要地形是什麼

丘陵來地區為主,杭州市西部自屬浙西丘陵區,主幹山脈有天目山等。東部屬浙北平原,地勢低平。

杭州有著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環境。全市丘陵山地佔總面積的65.6%,平原佔26.4%,江、河、湖、水庫佔8%,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和以大涌潮聞名的錢塘江穿過。

杭州位於中國長江三角洲南翼,杭州灣西端,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長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是中國東南部的交通樞紐。河網密布,湖泊密布,產品豐富,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杭州地處亞熱帶季風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8)杭州區域地質特徵包括哪些方面擴展閱讀:

杭州歷史文化:

杭州是中國七大古都,中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蕭山區跨湖大橋遺址的發掘,證實了早在8000年前人類就在這里繁衍生息。餘杭良渚文化在5000年前被譽為「文明的曙光」。

秦始皇建縣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五代吳越國和南宋都在這座城市。自古以來就有「人間天堂」的美譽。元朝時,他們被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譽為「世界上最美麗、最豪華的城市」。

⑼ 西湖凹陷地質特徵

1)西湖凹陷是東海陸架盆地浙東坳陷的次一級構造單元,西依海礁凸起,東靠釣魚島隆褶帶,北以虎皮礁斷裂與福江坳陷相隔,南以魚山凸起伸向東部凹陷帶的高帶與基隆凹陷相鄰,面積約5.9×104km2,沉積蓋層最厚約15000~18000m。

區內新生代地層發育齊全,經歷了古新世—始新世(33.7Ma以前)斷坳階段、漸新世-中新世(33.7~5.3Ma)熱沉降坳陷以及擠壓撓曲的構造反轉階段和上新世—第四紀(5.3Ma以來)區域沉降階段。並在每個構造演化的轉折時期都伴隨有重要的構造運動,控制了西湖凹陷的構造演化及油氣成藏歷程。以始新世末的玉泉運動、漸新世末的花港運動、中新世末的龍井運動和上新世末的沖繩海槽運動最為重要,對西湖凹陷演化進程、平湖組煤成烴的生成、運聚、保存都有重要影響(表10-38)。

玉泉運動使西湖凹陷從斷陷階段轉化為坳陷階段;花港運動使西湖凹陷整體升起,遭受強烈剝蝕,最大剝蝕量可達千米,並使盆地從坳陷階段轉化為構造反轉階段,使深凹陷區平湖組含煤岩系有機質開始生烴和開始運聚成藏;龍井運動為一次強烈的抬升、擠壓與反轉構造運動,全區整體抬升,遭受強烈剝蝕,形成了盆地內大量的反轉背斜構造,是區內煤成油氣藏最主要形成時期。

圖10-105 東海陸架盆地新生代沉積分布略圖

(據「75-54-01」天然氣攻關報告)

2)西湖凹陷亦有「東西分帶、南北分塊、帶塊交織」特點,不同構造部位含煤岩系烴源岩的發育特點不同,形成了多個次級生烴凹陷、3 套儲蓋組合和圍繞生烴中心形成了類型眾多的局部構造,決定了區內的油氣分布格局及勘探前景。

3)區內自西向東分為保俶斜坡、三潭深凹、中央背斜構造帶、白堤深凹、天竺低斷階等構造單元(圖10-107),並進一步劃分為10個次級構造帶。其中,保俶斜坡有平湖構造帶、木廣迎構造帶(迎翠軒、木香榭、廣意亭)、初陽-寶石構造帶;三潭深凹有柳浪構造帶、月亭山構造帶;中央背斜構造帶有蘇堤構造帶、西泠構造帶、龍井構造帶;天竺低斷階有靈隱構造帶和北高峰構造帶。

4)保俶斜坡是西湖凹陷西部與虎皮礁、海礁、魚山凸起相銜接的構造單元,勘探程度相對較高,發現了平湖、寶雲亭、武雲亭、孔雀亭等多個煤成氣(油)田;三潭深凹位於保俶斜坡東面,是西湖凹陷沉積厚度最大的深凹,為兩側的保俶斜坡和中央背斜構造帶提供油氣源,是主要的沉降中心和生烴中心;中央背斜構造帶上的背斜構造呈雁行排列,其中,蘇堤構造帶是目前已知的主要油氣富集帶,西泠構造帶及龍井構造帶也鑽獲良好氣流;白堤深凹位於中央背斜構造帶和天竺低斷階之間,古近系最大厚度超過萬米,南厚北薄,凹陷南部斷橋構造帶上的斷橋背斜為中型煤成氣田。

-海底)和「二元」沉積充填階段(始新統及其以前的斷陷型沉積充填階段、漸新統及其以後的坳陷型沉積充填階段),為西湖凹陷形成以平湖組為主力烴源岩、花港組為次要烴源岩含煤成氣(油)系統的發生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地質條件。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