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界線上的地貌點怎麼寫

地質界線上的地貌點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1-03-09 13:42:20

1. 岩土工程勘察報告怎麼寫呀

岩土工程勘察報告是工程地質勘察的最終成果,是建築地基基礎設計和施工的重要依據。報告是否正確反映工程地質條件和岩土工程特點,關繫到工程設計和建築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當、經濟合理。當然,不同的工程項目,不同的勘察階段,報告反映的內容和側重有所不同;有關規范、規程對報告的編寫也有相應的要求。下面著重談一談有關工業與民用建築的岩土工程勘察報告編寫工作,且側重於詳細勘察階段。
1 報告的編製程序一項勘察任務在完成現場放點、測量、鑽探、取樣、原位測試、現場地質編錄和實驗室測試等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即轉入資料整理工作,並著手編寫勘察報告。岩土工程勘察報告編寫工作應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前後照應,順當進行。不然的話,常會出現現場編錄與實驗資料的矛盾、圖表間的矛盾、文圖間的矛盾,改動起來費時費力,影響效率,影響質量。 通常的編製程序是: (1)外業和實驗資料的匯集、檢查和統計。 此項工作應於外業結束後即進行。首先應檢查各項資料是否齊全,特別是實驗資料是否出全,同時可編制測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統計表和勘探點(鑽孔)平面位置圖。
(2)對照原位測試和土工試驗資料,校正現場地質編錄。這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視,從而出現野外定名與實驗資料相矛盾,鑒定砂土的狀態與原位測試和實驗資料相矛盾。例如:野外定名為粘土的,實驗出來的塑性指數卻<17;野外定名為細砂的,實驗資料為中砂,其0.25~0.5mm顆粒含量百分比達50%以上;野外定為可塑狀態粘性土的,實驗出來的液性指數卻<0;野外定為稍密狀態的砂性土,標准貫入擊數卻<10擊;野外定為淤泥或淤泥質土的,實驗出的孔隙比卻<1;野外定為硬塑粘性土的,標貫擊數卻<18擊„„產生諸如此類的矛盾,或由於野外分層深度和定名不準確,或試驗資料不準確,應找出原因,並修改校正,使野外對岩土的定名及狀態鑒定與實驗資料和原位測試數據相吻合。 (3)編繪鑽孔工程地質綜合柱狀圖。 (4)劃分岩土地質層,編制分層統計表,進行數理統計。地基岩土的分層恰當與否,直接關繫到評價的正確性和准確性。因此,此項工作必須按地質年代、成因類型、岩性、狀態、風化程度、物理力學特徵來綜合考慮,正確地劃分每一個單元的岩土層。然後編制分層統計表,包括各岩土層的分布狀態和埋藏條件統計表,以及原位測試和實驗測試的物理力學統計表等。最後,進行分層試驗資料的數理統計,查算分層承載力。
(5)編繪工程地質剖面圖和其它專門圖件。 (6)編寫文字報告。按以上順序進行工作可減少重復,提高效率;避免差錯,保證質量。在較大的勘察場地或地質地貌條件比較復雜的場地,應分區進行勘察評價。
2 報告論述的主要內容 報告應敘述工程項目、地點、類型、規模、荷載、擬採用的基礎形式;工程勘察的發包單位、承包單位;勘察任務和技術要求;勘察場地的位置、形狀、大小;鑽孔的布置者和布置原則,孔位和孔口標高的測量方法以及引測點;施工機具、儀器設備和鑽探,取樣及原位測試方法;勘察的起止時間;完成的工作量和質量評述;勘察工作所依據的主要規范、規程;其它需要說明的問題。報告應附勘探點(鑽孔)平面位置圖、勘探點測量成果表和勘察工作量表。倘若勘察工作量少,可只附圖而省去表。一個完整的岩土工程勘察報告,由下面幾部分組成。 2.1 地質地貌概況地質地貌決定了一個建築工地的場地條件和地基岩土條件,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論述: (1)地質結構。主要闡述的內容是:地層(岩石)、岩性、厚度;構造形跡,勘察場地所在的構造部位;岩層中節理、裂隙發育情況和風化、破碎
程度。由於勘察場地大多地處平原,應劃分第四系的成因類型,論述其分布埋藏條件、土層性質和厚度變化。 (2)地貌。包括勘察場地的地貌部位、主要形態、次一級地貌單元劃分。如果場地小且地貌簡單,應著重論述地形的平整程度、相對高差。 (3)不良地質現象。包括勘察場地及其周圍有無滑坡、崩塌、塌陷、潛蝕、沖溝、地裂縫等不良地質現象。如在碳酸鹽岩類分布區,則要敘述岩溶的發育及其分布、埋藏情況。如果勘察場地較大,地質地貌條件較復雜,或不良地質現象發育,報告中應附地質地貌圖或不良地質現象分布圖;如場地小且地質地貌條件簡單又無不良地質現象,則在前述鑽孔位置平面圖上加地質地貌界線即可。當然,倘若地質地貌單一,則可免繪界線。 2.2 地基岩土分層及其物理力學性質 這一部分是岩土工程勘察報告著重論述的問題,是進行工程地質評價的基礎。下面介紹分層的原則和分層敘述的內容。 (1)分層原則。土層按地質時代、成因類型、岩性、狀態和物理力學性質劃分;岩層按岩性、風化程度、物理力學性質劃分。厚度小、分布局限的可作夾層處理,厚度小而反復出現可作互層處理。
(2)分層編號方法。常見三種編號法:第一,從上至下連續編號,即①、②、③„„層。這種方法一目瞭然,但在分層太多而有的層位分布不連續時,編號太多顯得冗繁;第二,土層、岩層分別連續編號,如土層Ⅰ-1、Ⅰ-2、Ⅰ-3„„;岩層Ⅱ-1、Ⅱ-2、Ⅱ-3„„;第三,按土、石大類和土層成因類型分別編號。如某工地填土1;沖積粘土2-1、沖積粉質粘土2-2,沖積細砂2-3;殘積可塑狀粉質粘土3-1、殘積硬塑狀粉質粘土3-2;強風化花崗岩4-1,中風化花崗岩4-2,微風花崗岩4-3。第二、三種編法有了分類的概念,但由於是復合編號,故而在報告中敘述有所不便。目前,大多數分層是採用第一種方法,並已逐步地加以完善。總之,地基岩土分層編號、編排方法應根據勘察的實際情況,以簡單明了,敘述方便為原則。此外,詳勘和初勘,在同一場地的分層和編號應盡量一致,以便參照對比。 (3)分層敘述內容。對每一層岩土,要敘述如下的內容: ①分布:通常有「普遍」、「較普遍」、「廣泛」、「較廣泛」、「局限」、「僅見於」等用語。對於分布較普遍和較廣泛的層位,要說明缺失的孔段;對於分布局限的層位,則要說明其分布的孔段。 ②埋藏條件:包括層頂埋藏深度、標高、厚度。如場地較大,分層埋深和厚度變化較大,則應指出埋深和厚度最大、最小的孔段。
③岩性和狀態:土層,要敘述顏色、成分、飽和度、稠度、密實度、分選性等;岩層,要敘述顏色、礦物成分、結構、構造、節理裂隙發育情況、風化程度、岩心完整程度;裂隙的發育情況,要描述裂隙的產狀、密度、張閉性質、充填情況;關於岩心的完整程度,除區分完整、較完整、較破碎、破碎和極破碎外,還應描述岩心的形狀,即區分出長柱狀、短柱狀、餅狀、碎塊狀等。 ④取樣和實驗數據:應敘述取樣個數、主要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盡量列表表示土工實驗結果,文中可只敘述決定土層力學強度的主要指標,例如填土的壓縮模量、淤泥和淤泥質土的天然含水量、粘性土的孔隙比和液性指數、粉土的孔隙比和含水量、紅粘土的含水比和液塑比。對敘述的每一物理力學指標,應有區間值、一般值、平均值,最好還有最小平均值、最大平均值,以便設計部門選用。 ⑤原位測試情況:包括試驗類別、次數和主要數據。也應敘述其區間值、一般值、平均值和經數理統計後的修正值。⑥承載力:據土工試驗資料和原位測試資料分別查算承載力標准值,然後綜合判定,提供承載力標准值的建議值。 2.3 地下水簡述
地下水是決定場地工程地質條件的重要因素。報告中必須論及:地下水類型,含水層分布狀況、埋深、岩性、厚度,靜止水位、降深、涌水量、地下水流向、水力坡度;含水層間和含水層與附近地表水體的水力聯系;地下水的補給和排泄條件,水位季節變化,含水層滲透系數,以及地下水對混凝土的侵蝕性等。對於小場地或水文地質條件簡單的勘察場地,論述的內容可以簡化。有的內容,如水位季節變化,並非在較短的工程勘察期間能夠查明,可通過調查訪問和搜集區域水文資料獲得。地下水對混凝土的侵蝕性,要結合場地的地質環境,根據水質分析資料判定。應列出據以判定的主要水質指標,即pH、HCO-3、SO2-4、侵蝕CO2的分析結果。 2.4 場地穩定性 場地穩定性評價主要是選址和初勘階段的任務。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論述: (1)場地所處的地質構造部位,有無活動斷層通過,附近有無發震斷層。 (2)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動峰值加速度。 (3)場地所在地貌部位,地形平緩程度,是否臨江河湖海,或臨近陡崖深谷。
(4)場地及其附近有無不良地質現象,其發展趨勢如何。 (5)地層產狀,節理裂隙產狀,地基土中有無軟弱層或可液化砂土。 (6)地下水對基礎有無不良影響。報告對場地穩定性作出評價的同時,應對不良地質作用的防治,增強建築物穩定性方面的措施提供建議。 2.5 其他專門要求論述的問題 對於設計部門提出的一些專門問題,報告應予以論述,如飽和砂土的震動液化、基坑排水量計算、動力機器基礎地基剛度的測定、樁基承載力計算、軟弱地基處理、不良地質現象的防治,等等。 2.6 結論與建議 結論是勘察報告的精華,它不是前文已論述的重復歸納,而是簡明扼要的評價和建議。一般包括以下幾點: (1)對場地條件和地基岩土條件的評價。 (2)結合建築物的類型及荷載要求,論述各層地基岩土作為基礎持力層
的可能性和適宜性。 (3)選擇持力層,建議基礎形式和埋深。若採用樁基礎,應建議樁型、樁徑、樁長、樁周土摩擦力和樁端土承載力標准值。 (4)地下水對基礎施工的影響和防護措施。 (5)基礎施工中應注意的有關問題。 (6)建築是否作抗震設防。 (7)其它需要專門說明的問題。 以上7個方面的內容,並非所有的勘察報告都要面面俱到,一一羅列。由於場地和地基岩土的差異、建築類型的不同和勘察精度的高低,不同項目的勘察報告反映的側重點當然有所不同。 一般來說,上列概述、地基岩土分層及其物理力學性質、地下水簡述和結論與建議等四項,是每個勘察報告必須敘述的內容。總之,要根據勘察項目的實際情況,盡量做到報告內容齊全、重點突出、條理通順、文字簡練、論據充實、結論明確、簡明扼要、合理適用。
3 圖表編制要點
3.1 主要圖件 (1)勘探點(鑽孔)平面位置圖。表示的主要內容:①建築平面輪廓;②鑽孔類別、編號、深度和孔口標高;應區分出技術孔、鑒別孔、抽水試驗孔、取水樣孔、地下水動態觀測孔、專門試驗孔(如孔隙水壓力測試孔);③剖面線和編號:剖面線應沿建築周邊,中軸線、柱列線、建築群布設;較大的工地,應布設縱橫剖面線;④地質界線和地貌界線;⑤不良地質現象、特徵性地貌點;⑥測量用的坐標點、水準點或特徵地物;⑦地理方位。對於較小的場地,一般僅表示①、②、③、⑥、⑦五項內容。 標注地理方位的最大優點在於文中敘述有關位置時方便。此圖一般在甲方提供的建築平面圖上補充內容而成。比例尺一般採用(1∶200)~(1∶1000)。 (2)鑽孔工程地質綜合柱狀圖。鑽孔柱狀圖的內容主要有地層代號、岩土分層序號、層頂深度、層頂標高、層厚、地質柱狀圖、鑽孔結構、岩心採取率、岩土取樣深度和樣號、原位測試深度和相關數據。在地質柱狀圖上,第四系與下伏基岩應表示出不整合接觸關系。在柱狀圖的上方,應標明鑽孔編號、坐標、孔口標高、地下水靜止水位埋深、施工日期等。柱狀圖比例尺一般採用1∶100或1∶200。 (3)工程地質剖面圖。此圖是作為地基基礎設計的主要圖件。其質量好壞的關鍵在於:剖面線的布設是否恰當;地基岩土分層是否正確;分層界線,尤其是透鏡體層、岩性漸變線的勾連是否合理;剖面線縱橫比例尺的選擇是否恰當。關於剖面線的布設和地基岩土分層原則,此前
已論及,不再贅述。倘若分層正確,一般來說分層線的連接就會自然平順,而不致將產狀平緩的第四系尤其是全新統的土層畫成陡斜狀,或出現新老層位之間的互相穿插等不合理現象。 同一層位間的相變,要用岩性漸變線表示清楚。透鏡狀分層和同一層位中的透鏡狀夾層,在不同的剖面線上要互相照應,顯示其分布范圍。剖面比例尺的選擇,應盡量使縱、橫比例尺一致或相差不大,以便真實反映地層產狀。一般橫比例尺採用(1∶200)~(1∶500),縱比例尺採用(1∶100)~(1∶200)。在剖面圖上,必須標上剖面線號,如6-6′或F-F′。剖面各孔柱,應標明分層深度、鑽孔孔深和岩性花紋,以及岩土取樣位置及原位測試位置和相關數據(如標貫錘擊數、分層承載力建議值)。在剖面圖旁側,應用垂直線比例尺標注標高,孔口高程須與標注的標高一致。剖面上鄰孔間的距離用數字寫明,並附上岩性圖例。 (4)專門性圖件。常見的有表層軟弱土等厚線圖,軟弱夾層底板等深線圖,基岩頂面等深線圖、強風化、中風化或微風化岩頂面等深線圖,硬塑或堅硬土等深線圖等。不言而喻,這些圖件對於地基基礎設計各有用途。有的圖件還可以反映隱伏的地質條件,如中風化頂面等深線圖,可以反映隱伏的斷層;等深線上呈線狀伸展的溝部,往往是斷層通過地段。專門性圖件並非每一勘察報告都作,視勘察要求、反映重點而定。 3.2 主要附表、插表 (1)岩土試驗成果表。按岩、土分別分層,按孔號、樣號順序編制。每一分層之後列出統計值,如區間值、一般值、平均值、最大平均值、最小平均值。
(2)原位測試成果表。分層按孔號、試驗深度編制,要列統計值,並查算分層承載力標准值。 (3)鑽孔抽水試驗成果表。按孔號、試段深度編制,列出靜止水位、降深、涌水量、單位涌水量、水溫和水樣編號。 (4)樁基力學參數表。如果建議採用樁基礎,應按選用的樁型列出分層樁周摩擦力,並考慮樁的入土深度確定樁端土承載力。除上述附表之外。有的分層復雜時,應編制地基岩土劃分及其埋藏條件表。4 努力提高報告的編寫能力 4.1 要具備牢固的地質地貌和工程理論地質基礎 理論方面,主要是岩石學、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和地貌學;工程地質方面,主要是土質學、土力學、工程地質分析、工程動力地質學、工程地質勘察。在丘陵山區,要注意地質構造的觀察分析;在平原地區,要著重於第四系成因類型、岩性組合的分析研究。此外,要時常了解和掌握國際國內的有關岩土勘察方面的新技術新知識,以便不斷更新和提高個人的理論知識。 4.2 要熟悉和掌握有關的規范規程 規范規程既是經驗的總結,又是技術的指南,具有很強的勘察工作指導性。對於國家的、行業的、省和地方的有關規范規程,必須熟悉掌握,並在具體勘察工作中認真執行。 4.3 要了解工作區的地質情況 對於勘察地段的區域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資料,應盡可能地搜集並熟悉。對於鄰近地段已有的工程地質勘察資料,也要盡可能了解,
以便在勘察工作中發揮其參考作用。 4.4 要掌握工程設計的基本要求和基礎施工的技術要點 只要明確了工程設計的基本要求和基礎施工方法,作出的工程地質評價才能有的放矢、正確客觀,提出的建議才能合理適用。 4.5 要切實保證第一手資料的質量 岩土工程勘察報告是工程地勘察的最終成果。一份高質量的勘察報告,必須來自於高質量的第一手原始資料。由此可知,現場勘察和實驗資料的質量好壞,對報告的編寫影響極大。因此,必須認真抓好第一手資料的質量,而鑽探工作又是第一手資料的重點。為此,報告的編寫者,必須常到現場掌握有關的勘察情況,最好是參與現場的地質編錄工作。 4.6 提高綜合知識技能 除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外,還要提高綜合知識方面的技能。如基本的數理統計知識、文字表達能力、編圖技巧、綜合分析能力(特別是現場地質編錄的綜合判定能力)。俗話說:熟能生巧、觸類旁通。只要多干多學,善於思考,並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提高,就能逐步地編寫好每一份勘察報告。

2. 怎麼寫一篇關於一個地方地質地貌考察的論文,要詳細步驟,不用內容,就是相當於一個提綱

一、實習概況1、實習目的與任務地質地貌實習是專業教學實習環節。此次實習,使地質地貌學的原理,學習並野外地質地貌調查的方法和技能,對課堂理論知識的理解,完整的學科理論教學體系,為學習課程打下必要的基礎。
野外考察實習使對地質地貌學有感性直觀地認識,鍛煉了探究的能力和野外勘查實驗的能力。
對地質地貌的觀察,認知並典型的地質地貌特徵,能對野外的地質地貌構象的解釋,並能的推算當地的地質演變歷史。2、實習概況
(1)實習地點(其一):貴州關嶺花江大峽谷
花江大峽谷:關嶺花江大峽谷風景名勝區,位於貴州省中部偏西南,安順市西部,貴州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縣城西南面。東北與鎮寧縣接壤,西南以北盤江為界和晴隆、興仁、貞豐三縣相鄰。花江大峽谷風景名勝區西北起崗烏鎮的毛草坪,東南至板貴鄉的三江口。全長79公里,平均寬3.8公里,面積300平方公里。共分為5個景區,即夾山景區、鐵索橋景區、下瓜寨景區、盤江橋景區和古生物化石景區。
花江大峽谷風景名勝區主峰舊屋基大坡海拔1850米,景區最低點是北盤江和打邦河的交匯合處,海拔僅370米。山高、峽深、水急、壯美的自然景觀與古樸濃郁的民族風情、神秘久遠的海百合、龍化石構成「雄奇、宏大、險峻、神秘」的鮮明,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碳酸岩石出露分布,岩溶面積92。岩溶極為發育,形態類型多樣,峰林、峰叢、孤峰、石林、溶洞、溶丘、瀑布、暗流、伏流、窪地、漏斗、奇石和千姿百態的鈣質一應俱全,貴州喀斯特地貌類型最為齊全的的亞熱帶岩溶景觀博物館。
(2)實習:09級環境與生命科學系地理科學專業一班 姓名:王斌 學號:08120901003
(3)實習:2010年6月5號——2010年6月10號
(4)實習器材;地質羅盤,地質錘;放大鏡,皮尺等
(5)老師:莫世江教授、丁衛紅老師等
(6)實習分組:09地理(1)班組
(7)實習路線;畢節學院——安順市——黃果樹瀑布——關嶺縣城——關嶺地質公園——花江大峽谷——興義市——萬峰林——石林——織金洞——畢節學院二、實習內容
1、花江大峽谷地質地貌概況
地球的裂縫——花江大峽谷地處貴州高原南部,向廣西低山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在地質構造上位於楊子台褶帶中的黔南古斷褶來之西部,出露地層中三疊紀地層分布,岩性以碳酸岩層為主,這是岩溶地貌的基礎。多次造山運動,地殼隆升,海水消退,出露的海沉積物中碳酸鈣含量高,經水的溶解和風化剝蝕,發育成奇觀,如溶洞、奇石等,奇觀主要是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奇。
花江大峽谷經歷了漫長的地質演變過程,燕山運動奠定了其發展演化的基礎。一系列的造山運動,了大峽谷的地形地貌和獨特的地質構造,是其獨特的地質遺跡,較的揭示了該區域的白堊紀古地理的原貌及其發展過程。
該區域地層的形早白堊紀早期,其岩石類型分別由沉積岩和火山岩組成,了集沉積岩、火山岩、接觸變質岩、古生物化石等多種地質為一體的綜合性地質寶庫。
2、喀斯特發育情況
花江大峽谷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碳酸岩石出露分布,岩溶面積92,號稱貴州省境內喀斯特地貌類型最為齊全的的亞熱帶岩溶景觀博物館。岩溶極為發育,形態類型多樣,峰林、峰叢、孤峰、石林、溶洞、溶丘、瀑布、暗流、伏流、窪地、漏斗、奇石和千姿百態的鈣質一應俱全,貴州喀斯特地貌類型最為齊全的的亞熱帶岩溶景觀博物館。
3、該地區喀斯特地貌條件和發育的主要因素
(1)岩石的透水性:水滲入可溶性岩石內部是加速岩石溶解和地質作用的因素.
(2)地下水的運動: 地下水排水條件好,交替作用強,喀斯特發展速度快;地下水運動緩慢,則情況相反,溶解的碳酸鈣帶走,停滯的地下水很快飽和溶液而失去再溶蝕能力。
(3)水的溶解能力:凈水溶解能力是低的,當水中合有碳酸時,溶解能力。 自然界碳酸的來源,主要來自空氣中的二氧化碳(CO2)和雨水的化合,土壤層中生物化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與水的化合。此外,氣候和岩石成分、結構、產狀、厚度等,對喀斯特的發育也有的。
4、沉積構造
在大峽谷的山體上隨處可見的沉積構造遠古時期地殼活動留下的印記。當時湖泊流水中攜帶的泥沙一層層沉積下來,現在的岩石,不同的層理交織在一起,看上去好像一幅幅渾然天成的山水畫。早期的沉積岩與火山噴發的岩漿接觸後,在高溫高壓的環境條件下變質,又了顏色、妖嬈多姿的接觸變質岩。5、地質構造
在花江大峽谷一帶實地的考察,觀察該區域的初露岩石的形狀,書本已學的地質學知識,可以形象的如下概括:
地質構造主要分為兩大類,四小類:
褶皺,包括背斜和向斜兩種形態;岩層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向下彎曲的是向斜。
斷層,包括地壘(斷層上升岩層)和地塹(斷層下降岩層)兩種。 6、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在使用前磁偏角的校正。 地磁的南、北兩極與地理上的南北兩極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線與地理子午線不相重合,地球上任一點的磁北方向與該點的正北方向不,這兩方向間的夾角叫磁偏角。 地球上某點磁針北端偏於正北方向的東邊叫做東偏,偏於西邊稱西偏。東偏為(+)西偏為(-)。 地球上各地的磁偏角都按期計算,公布以備查用。若某點的磁偏角已知,則一測線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關系為A等於A磁加減磁偏角。應用原理可磁偏角的校正,校正時可旋動羅盤的刻度螺旋,使刻度盤向左或向右轉動,(磁偏角東偏則向右,西偏則向左),使羅盤底盤南北刻度線與刻度盤0--180度連線間夾角等於磁偏角。經校正後測量時的讀數就為真方位角。 (二)目的物方位的測量 是測定目的物與測者間的位置關系,也測定目的物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從子午線順時針方向到該測線的夾角)。 測量時放鬆制動螺絲,使對物覘板指向測物,即使羅盤北端對著目的物,南端靠著,瞄準,使目的物,對物覘板小孔,蓋玻璃上的細絲,對目覘板小孔等連在一直線上,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待磁針靜止時指北針所指度數即為所測目的物之方位角。(若指針一時靜止不了,可讀磁針擺動時最小度數的二分處,測量其它要素讀數時亦同樣)。 若用測量的對物覘板對著測者(此時羅盤南端對著目的物)瞄準時,指北針讀數表示測者位於測物的方向,此時指南針所示讀數才是目的物位於測者方向,與前者這是兩次用羅盤瞄準測物時羅盤之南、北兩端正好顛倒,故測物與測者的位置。 時而讀指北針,時而讀指南針,產生混淆,放應以對物覘板指著所求方向恆讀指北針,此時所得讀數即所求測物之方位角。 (三)岩層產狀要素的測量 岩層的空間位置決定於其產狀要素,岩層產狀要素包括岩層的走向、傾向和傾角。測量岩層產狀是野外地質工作的最的工作方法,熟練。 1. 岩層走向的測定 岩層走向是岩層與面交線的方向也岩層任一上線的延伸方向。 測量時將羅盤長邊與緊貼,然後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的水泡居中,讀出指針所指刻度即為岩層之走向。 走向是代表一條直線的方向,它可以兩邊延伸,指南針或指北針所讀數正是該直線之兩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與SW210度均可代表該岩層之走向。 2.岩層傾向的測定 岩層傾向——是指岩層向下最大傾斜方向線在面上的投影,恆與岩層走向垂直。 測量時,將羅盤北端或接物覘板指向傾斜方向,羅盤南端緊靠著並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讀指北針所指刻度即為岩層的傾向。 假若在岩層頂面上測量有因難,也可以在岩層底面上測量仍用對物覘板指向岩層傾斜方向,羅盤北端緊靠底面,讀指北針即可,假若測量底面時讀指北針受障礙時,則用羅盤南端緊靠岩層底面,讀指南針亦可。 3.岩層傾角的測定 岩層傾角是岩層與假想面間的最大夾角,即真傾角,它是沿著岩層的真傾斜方向測量的,沿其它方向所測得的傾角是視傾角。視傾角恆小於真傾角,也說岩層上的真傾斜線與面的夾角為真傾角,上視傾斜線與面之夾角為視傾角。野外分辨之真傾斜方向甚為它恆與走向垂直,此外可用小石於使之在上滾動或滴水使之在上流動,此滾動或流動之方向即為之真傾斜方向。 測量時將羅盤直立,並以長邊靠著岩層的真傾斜線,沿著左右移動羅盤,並用中指搬動羅盤底部之活動扳手,使測斜水準器水泡居中,讀出懸錐中尖所指最大讀數,即為岩層之真傾角。 岩層產狀的記錄通常採用下面的: 既方位角記錄,測量出某一岩層走向為3100,傾向為2200 ,傾角350,則記錄為NW3100/SW∠350或3100/SW∠350或2200∠350。 野外測量岩層產狀時需要在岩層露頭測量,在轉石(滾石)上測量,要區分露頭和滾石。區別露頭和滾石,主要是多觀察和追索並要善於判斷。 測量岩的產狀時,岩層凹凸不平,可把記錄本平岩層上當作以便測量。
7、花江大峽谷石漠化情況及其治理方案
(1)石漠化
石漠化即喀斯特荒漠化或石化,與我國西北一帶沙漠化現狀相似,是土地劣化演變的極端。廣西和貴州等地原本就有大面積的碳酸岩分布,又地開荒種地,破壞了原有植被,需千萬年才能的瘠薄土層經風吹雨打迅速流失,最後地表只剩下種任何植物的石塊。我國西部石漠化速度快,廣西碳酸岩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37.8%,石漠化以每年3%—6%的速度遞增。石山地區不但「山光人窮,窮山惡水」的惡性循環,且土壤稀薄、缺水易旱,造林綠化中最難啃的「硬骨頭」。花江大峽谷地區也與此類似,治理石漠化當務之急!
(2)成因機理
一、花江大峽谷區域碳酸鹽岩系的抗風蝕能力強,成土過程緩慢。據資料顯示,每1 cm厚的風化土層需要4000餘年,慢者需要8500年,較非岩溶區慢1O~80倍,這是西南岩溶山區土層淺薄、易石漠化的客觀背景條件和原因。
二、山多坡陡的地表結構不利於水土資源的保存。西南岩溶山區地表崎嶇破碎,山多坡陡。山多坡陡的地表結構加劇了斜坡體上水、土、肥的流失,某些人類活動擾動的激發下,使大片岩溶山地變成石漠化。
三、岩溶山區特殊的土體剖面結構加 劇了斜坡上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岩溶山區土壤剖面中通常C層(過渡層),在基質碳酸鹽母岩和上層土壤之間,著軟硬不同的界面,使岩土之間的粘著力與親和力大為降低,一遇降雨激發便極易產生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四、降水的。西南岩溶山區年均降雨量多在900~1 300 mm,暴雨在春季(約佔4O )和夏季(佔55%)。春季和初夏季的暴雨正是大面積坡耕地的中耕播種季節,農作物(玉米、油菜、綠肥等)正幼苗階段,疏鬆的坡土得的覆蓋,故春季和初夏季暴雨加劇了石漠化的發展。
五、人口增長過快,農業人口多,土地負荷大。西南岩溶山區是民族聚集區,農業人口比重大,增長速度快。人口增長快、密度大,加上素質低,使西南岩溶山區陷人人口一過度開墾一土壤侵蝕性退化一石漠化擴展一經濟貧困的惡性循環中。
六、對土地掠奪式經營,耕種落後。亂砍濫伐、濫墾濫耕、鏟草皮、挖樹根、燒秸稈等在山區經常,對土地掠奪式經營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此外,耕種水分環比泥沙環比山地石率環比西南岩溶山區三分的旱耕地仍採用落後的順坡耕種,加劇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3)的治理方案
砌坎培土的,土層厚度;林農混種的,以耕代撫;興修蓄水池,林竹生長供水需要;四是封山禁牧的,禁止人畜踐踏,林草植被;五是有條件的地方,土壤改良、施肥,林竹生長。四、多聯動。石漠化綜合治理是系統工程,關繫到貧困山區生態環境的、的脫貧致富和新農村建設,僅靠林業一家的努力難以。,把林業、國土、財政、農業、糧食、水利、畜牧等的力量整合,多聯動治理。林下種草。當地發展以花椒為種植的在石漠化綜合治理地區林下種情況下,種草養畜,了農戶收入,調動了石漠化綜合治理性。配套改土工程。該區域的石漠化治理區域主要在立地條件較差的陡坡耕地富集區,要投入。農村能源建設。岩溶區生產生活能源主要靠薪材,長期隨意樵採是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治理的難點。三、實習心得
此次教學實習在實習老師的下,了教學實習的安排,了實習的目地和要求。為日後從事工作了難得的鍛煉機會。
此次教學實習,了的理論知識,而且的鍛煉了的實踐操作能力。實習中有許多知識課本上是沒,學到了可行的操作技術和應用理論。如何靈活課堂知識操作,鍛煉的實踐操作能力,這次教學實習給了鍛煉的的機會。
著此次教學實習,了的理論知識,而且的鍛煉了的實踐操作能力。走出校園,走進大自然的懷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這次野外實習不但欣賞了xx秀美的自然景色,調查馬地質地貌的類型和地質,而且學習並了野外地質地貌實習的調查方法,了的知識應用與實踐能力。在野外實習的過程中,非常的勞累,但看到如此的美麗的自然景色,實習後的心裡非常愉悅。這次教學實習讓受益匪淺。
但在調查過程中也xx旅遊開發不,著不少問題。例如北部的大山,南部的、寶安山、團山,長期墾殖,過度放牧及人類經濟活動綜合,水土流失嚴重,土壤乾旱貧瘠,岩石裸露,原生植被破壞殆盡,赤松、櫟類稀疏分布,河流及山溝兩側有零星楓楊、槐樹等等。如何xx天然的資源優勢,經濟、社會、生態的大豐收是開發者應慎重考慮的。
花江大峽谷旅遊開發剛剛拉開了序幕,相信開發者會花江大峽谷的天然自然資源和人類的智慧,讓自然保護區煥發出新的樂章,經濟、社會、生態三發展,造福人類。

3. 地質觀察點的觀察、描述內容及記錄格式

地質觀察點是野外地質路線上進行觀察、研究地質現象的地點。其布設應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點位的布置以能有效控制各種地質界線和地質要素為原則。

(2)下列位置必須布設地質觀察點:地層分界線上、不同岩石接觸處、岩相變化處、構造點、蝕變帶、礦化及礦點、重要化石點、標志層、代表性產狀要素測量點、取樣點、山地工程以及其他有意義的地質現象觀察部位等。

(3)按實際地質情況,適當布設岩性控制點,一般岩性控制點不超過總地質點數的30%,切忌機械地等距離布點。

3.4.1地質觀察點的一般工作程序及注意事項

(1)用手持GPS定點或利用地形、地物在地形圖上進行定點,註明點號,描述記錄觀察點的地理位置、坐標。在一個工作區范圍內,點號必須按順序統一連續編號。若有數個作業組在同一工作區同時工作,則必須在野外工作前統一分配觀察點號,決不允許在同一工作區內有重號現象發生。

(2)觀察研究觀察點岩石露頭,確定露頭類型(天然的或人工的)和出露的程度(良好、一般、較差或差等),這將決定該觀察點視野范圍及資料的可靠程度。

(3)觀察研究觀察點附近的地層特徵、古生物特徵(化石)及地質體的岩石學特徵及各類岩石間的接觸關系。

(4)觀察研究觀察點附近褶皺、節理、斷層等構造的特徵。

(5)觀察研究觀察點附近的礦化現象、蝕變帶及礦體特徵。

(6)觀察研究觀察點附近的地貌及第四紀地質、水文地質的特徵。

(7)測量各種產狀要素和有關數據(礦物顆粒大小、礫石大小、岩層厚度、斷層帶的出露寬度、礦層或礦脈的長度和寬度等)。

(8)經過上述觀察研究後,進行詳細的文字記錄和描述。

(9)繪制地質素描圖或勾繪信手剖面圖或作必要的地質攝影。

(10)採集各類標本、樣品。

在野外進行地質觀察的過程中,首先,必須堅持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客觀地搜集資料,對觀察內容的取捨不應帶有主觀的隨意性。其次,在工作中必須遵循客觀規律,避免盲目性。還必須多做沿途點間的路線觀察研究,以了解和掌握各種地質現象在點間的變化情況。

3.4.2常見地質觀察點的觀察和描述內容

常見地質觀察點主要有:岩性點、界線點、構造點、礦體(礦化)點、地貌點、第四紀地質點及水文地質點等。對觀察點描述的內容不能限於一個點,而應包括觀察點及其附近一定范圍之內的所有地質現象。觀察點的類型不同,描述的內容應有所側重。

Ⅰ.岩性點(界線點)的觀察描述

岩性的觀察描述是野外地質觀察描述工作的基礎,只有在詳細觀察岩性特徵,正確確定岩石名稱後,才能進一步研究其在空間上的變化及其與其他地質體的關系。岩性描述內容如下:

(1)關於岩石的顏色。為岩石的新鮮面整體顏色(風化顏色加括弧寫於新鮮顏色之後)。

(2)礦物成分及結晶狀態、粒度形態、含量及變化。一般按主要成分在前、次要成分在後的順序描述。注意目估礦物含量總和不能大於100%。對於斑(玢)岩,先描述斑晶成分、含量、形態、大小及其變化情況,後描述基質;碎屑岩、火山碎屑岩按碎屑物、膠結物的順序描述。

(3)結構、構造的描述。

侵入岩:結構如粗粒、中粒、細粒、微粒、斑狀、似斑狀等;構造如塊狀、斑雜、流動、條帶狀等。

火山岩:結構如灰綠、粗玄、球粒、斑狀、集塊、火山角礫、凝灰等;構造如熔渣狀、枕狀、流紋狀、氣孔狀、杏仁狀等。

沉積岩:碎屑岩結構如粗、中、細粒砂狀、粉砂狀、泥質結構等,並描述膠結物成分、膠結類型、層理構造等特徵。

變質岩:結構如變余結構、粒狀變晶結構、鱗片變晶結構等;構造如變余構造,片麻狀、片狀、千枚狀、板狀、條帶狀構造等。

(4)蝕變、礦化的描述。蝕變描述主要指岩石的蝕變情況,包括蝕變部位、蝕變礦物、殘留礦物等;礦化描述主要指金屬礦物種類、目估含量、集合體形式等。

(5)岩層(岩體)空間特徵觀察描述。在岩性觀察的基礎上,向周圍擴大觀察范圍,描述岩層、岩體在空間分布上的總體特徵。描述內容:岩相劃分情況;岩性變化及互層情況;層理、片理產狀及變化;化石產出情況等。

(6)接觸關系觀察描述。描述不同岩層、岩體之間的相互關系。描述內容:①接觸帶類型:按接觸界線的明顯程度分為急變、漸變兩種類型;②接觸關系分為:沉積(超覆)、斷層、侵入(脈動、涌動)、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等;③接觸帶特徵及變化;④接觸帶產狀變化。

Ⅱ.岩性觀察描述實例

黑雲母二長花崗岩:肉紅色、灰白色,中粗粒花崗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石英約佔25%,鉀長石佔30%~35%,斜長石佔30%~35%,黑雲母約佔10%。長石呈板狀自形-半自形晶,大小2~4mm;石英為他形粒狀,大小在2.5~3.5mm 之間;黑雲母呈棕黑色,片狀,大小約3mm。未見礦化蝕變。

伊丁橄欖玄武岩:灰綠色、暗紫色,斑狀結構、杏仁狀構造。礦物成分:斑晶為伊丁石化的橄欖石,斑晶約佔15%,少數被綠泥石和褐鐵礦交代。基質為隱晶質斜長石、輝石,粗玄(間粒)結構(顯微鏡下可見,在較自形的長板條狀斜長石微晶組成的三角形空隙中充填了多個細小的伊丁橄欖石和水雲母化的斜長石及磁鐵礦顆粒)。氣孔呈渾圓或不規則狀,多被白色的次生礦物——方解石礦物充填,成杏仁體。整個岩石遭受後期碳酸鹽化作用強烈。

復成分礫岩:紫紅色,礫狀結構,中厚層狀構造。礫石成分復雜,大多為岩屑,有變質砂岩、石英岩、凝灰岩、長石砂岩、石英砂岩、玄武岩、花崗岩等,含量超過70%。礫石粒徑2~60m m,少量達100~150m m。磨圓度差,次稜角狀-次圓狀;大小混雜,分選性差;基底式膠結,膠結物為泥質、鈣質,抗風化能力弱,礫石易於剝落,岩石表面坑坑窪窪。岩層厚度20~40cm。結合古地理分析,推測為湖泊邊緣河湖相快速堆積。未見礦化蝕變。詳細命名為:紫紅色中厚層狀復成分礫岩。

Ⅲ.構造點的觀察描述

(1)褶皺構造的觀察描述內容。褶皺要素:測量兩翼的產狀、褶皺樞紐產狀、軸面產狀、翼間角大小;組成褶皺的岩性、新老關系等。幾何形態:注意觀察描述轉折端形態、各褶皺層的厚度變化、褶皺的對稱性、空間關系等。

(2)斷裂構造的觀察描述內容。構造岩的描述內容:構造角礫岩著重描述構造角礫岩成分,礫徑大小、形態、排列形式,膠結物成分、膠結程度等;糜棱岩重點觀察結構特徵及變形特徵等。

斷裂構造的描述內容:斷層兩盤的岩層(石)及其產狀變化;斷層面產狀及斷層破碎帶寬度的確定;斷層力學性質及兩盤的相對運動方向:主要根據兩盤地層的新老關系、牽引褶皺、擦痕、階步、羽狀節理、兩側小褶皺、斷層角礫岩等確定;斷層組合、配置形式及其與其他構造的關系等;斷層其他特徵:地形地貌標志、斷層三角面;斷裂中的礦化蝕變現象等。

(3)節理的觀察描述內容。包括:節理的性質及節理面特徵;節理的充填情況(注意含礦性);節理與層理及大構造的關系;節理的分期配套及組合形式(有重點地觀察);節理的產狀,等。

Ⅳ.礦化點(礦體)的觀察描述

首先在地質點或工程中詳細觀察礦石、礦化特徵,並進行礦石、礦化命名。在此基礎上加大觀察范圍,追索觀察礦(化)體的總體特徵。

A.礦石、礦化命名

(1)凡有用元素含量達邊界品位者,一律定位為礦石,作為基本名稱。如黃銅礦≥1%(即Cu≥0.3%),則定名為××岩黃銅礦石;凡含有用礦物,其中有用組分目估含量在某一界限以上又達不到邊界品位時可稱為礦化。命名時以岩石名稱作基本名稱,其前冠以「××礦化」。如黃銅礦化變質粉砂岩(Cu品位在0.1%≤Cu≤0.3%時)。

(2)有兩種以上有用礦物(礦化)時,只選兩種主要的,最多不得超過三種。按「少前多後」的原則冠在岩石名稱之前,其餘在描述中敘述。如黃銅金礦石、黃鐵方鉛閃鋅礦石等。

(3)參與命名的有用元素目估含量范圍:

Cu品位在≥0.3%達邊界品位者,則定名為××岩黃銅礦石;品位在0.1%≤Cu≤0.3%時,定為×銅礦化,如輝銅礦化石英砂岩。

Au品位在≥1×10-6達邊界品位者,則定名為××岩金礦石;0.3×10-6≤A u≤1×10-6時,定為金礦化。

其他礦種一般以邊界品位的三分之一左右數值作為礦化命名的含量下限。

B.礦石、礦化描述內容及順序

礦石岩石:礦石總體新鮮顏色,風化色加括弧寫於後。

結構、構造:主要的放在前面,次要的放在後面。

礦物成分、含量及產狀特徵:先描述金屬礦物的種類及含量百分比、集合體產狀特徵;後描述脈石礦物種類及其含量變化。

礦物共生組合:主要的(含量多的)在前,次要的在後,最後為脈石礦物,並用短線連接。如:次黃鐵礦-黃鐵礦-黃銅礦-石英。

礦化總體特徵:首先概括敘述該礦段的整體礦化程度,包括貧富、均勻程度及其與岩石、構造等的聯系;其次由上到下敘述各段中金屬礦物的組成、含量、產狀等的變化特徵。

礦石的次生變化:有條件時,可根據礦物之間的交代關系,確定主要金屬礦物的生成順序,早生成的在前,後生成的在後,並用箭頭依次連接。如,磁黃鐵礦 →黃鐵礦 →黃銅礦 →褐鐵礦、孔雀石。

C.礦(化)體特徵的觀察

礦(化)體的寬度、產狀的測量;礦(化)體頂、底板圍岩特徵;礦(化)體沿走向在礦化強度、礦體厚度、產狀上的變化情況;礦(化)體賦存構造部位,成礦後構造對礦體的影響等;礦化與蝕變的組合關系。

V.礦石觀察描述實例

透輝石矽卡岩磁黃鐵礦、黃銅礦石:古銅色(褐色),半自形-他形粒狀結構,浸染狀構造,塊狀構造。

礦物成分:金屬礦物有黃銅礦(2%~5%)、磁黃鐵礦(20%~25%)、黃鐵礦(3%);脈石礦物主要為透輝石(40%~50%)、石榴子石(5%~10%)、方解石、綠泥石等。

礦物共生組合為磁黃鐵礦-黃鐵礦-黃銅礦。

黃銅礦呈他形粒狀,星點狀分布於磁黃鐵礦之間,少量呈細脈狀;磁黃鐵礦多呈團塊狀、粒狀集合產出,上部以塊狀為主,下部以團塊狀為主。

金屬礦物礦化不均勻,上部較富,下部較貧。礦石中可見黃鐵礦、黃銅礦細脈穿插磁黃鐵礦,故推測其生成順序:磁黃鐵礦→黃鐵礦→黃銅礦。局部見碳酸鹽化和綠泥石化,綠泥石多沿裂隙面分布。

礦體與上盤岩石界線不清楚,成漸變過渡關系。

Ⅵ.圍岩蝕變的觀察描述

(1)蝕變種類:按主要蝕變礦物類型有:硅化、絹雲母化、綠泥石化等。

(2)蝕變礦物分布特徵:如蝕變礦物呈星點狀分布、帶狀分布、面狀分布等。

(3)蝕變規模及強度:面型蝕變描述其范圍大小,如蝕變范圍500m×400m;帶型蝕變說明蝕變帶長度、寬度等。

(4)蝕變分帶及其與圍岩的關系:例如,斑岩型礦床從斑岩體內部到遠離圍岩,具有鉀化-石英絹雲母化-青磐岩化的分帶等。

(5)蝕變與礦化關系:如蝕變強度與礦化強度具正相關關系,其中黃鐵礦與絹雲母化關系密切,輝鉬礦化與鉀化(黑雲母化)關系密切等。

3.4.3野外記錄描述必須遵守的原則

野外工作中,必須將觀察研究的各種地質、礦產情況及時用文字或地質素描圖或照片等記錄描述在野外記錄本上。野外路線觀察記錄是第一性的原始資料,是開展綜合研究、編寫地質報告的重要基礎資料。野外記錄本是極其重要的野外原始資料,必須認真、細致地記錄,嚴密妥善地保管。

對於地質路線觀察記錄,首先應保證其客觀性,同時還應注意記錄的完整性、連續性、統一性和直觀性。記錄描述的內容原則上應包括所見到的全部地質現象,對重要的或首次觀察到的地質現象要詳細描述,對一般的或多次見到的地質現象,前面已描述過的內容可以簡略一些,著重記錄其出現的特殊性或其變化情況,做到文字准確充實、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同時,野外記錄中還可適當記述觀察者對客觀現象的分析、判斷、推理和綜合歸納的內容。在觀察描述時還應作必要的地質素描圖、信手剖面圖等。對礦點(礦體)應作大比例尺的地質草圖,適當採集標本和樣品。每條路線結束,應做路線小結。

野外記錄本上不允許隨便塗改,更不能把行政事務記入其中。當記錄內容需要修改時,絕不允許將其任意擦掉或塗改,而只能將原內容劃去而另加批註。必須保持野外記錄本的整潔、美觀,書寫要工整,字跡要清晰。一般使用H—3H 型鉛筆書寫,不允許用圓珠筆或鋼筆記錄。

3.4.4野外記錄本的記錄格式

野外記錄本右頁為橫條格,用於文字記錄;左頁為厘米格,用於繪制素描圖、剖面圖或貼照片等。

首先在右頁上部填寫時間、天氣、地點。在右頁兩側向內縮進1cm,各劃一條直線。左側線外記小標題如路線、任務等;兩直線中間記具體內容;右側線外記採集到的標本、樣品號。然後,按下列順序和格式進行記錄:

路線:××——××——××

任務:

1.觀察認識×××岩及×××岩特徵。觀察××岩脈、××脈特徵及其穿插關系。

2.××岩區或×××地層分布區地質填圖;調查××岩體與××圍岩接觸關系;追索××標志層;××地層剖面觀察分層等等。

人員:××記錄,×××掌圖,××測量產狀,××采樣(標本)。

(此間必須空行)

No.001

位置:石灰山村北西700m處山間小路。

坐標:X: 2029.430,Y: 29887.063。

露頭:天然一般或人工良好。

點性:界線點:C1g/Z(或岩性點、構造點,要考慮岩層上下、斷盤上下)。

描述:點北為震旦系(Z)青灰色千枚岩夾變質砂層……無礦化蝕變。產狀:140°∠40°。點南為下石炭統官山嶺組(C1g)灰白色巨厚層狀石英礫岩……無礦化蝕變。產狀:135°∠56°。兩者呈角度不整合接觸。

構造:在不整合以北約5m 震旦系(Z)中見一寬約2m的構造破碎帶,岩石破碎呈透鏡狀定向排列,流劈理構造極發育,地貌上形成負地形——沖溝。推測為逆沖斷層。未見礦化蝕變。產狀:296°∠63°。

褶皺:……

礦化:……

其他:如水文、地貌、第四紀地質等地質情況描述……

標本:直接記在右側線外

B001—1(陳列標本)

GP001—1(光譜樣)

b001—1(薄片)

樣品:H001—1(化學樣)

(此間必須空行)

點間:

(1)D001→NE 50m

為灰白色中厚層狀含礫石英粗砂岩……無礦化蝕變。

(2)50m→NE 150m

為灰白色中厚層狀石英粗砂岩……無礦化蝕變。

在130m 處量測岩層產狀165°∠38°。

(3)150m至D002

為灰白色中厚層狀石英砂岩。無礦化蝕變。

(此間必須空行)

路線小結的內容(另起一頁)

(1)目的:地質填圖(掃面)、專項地質礦產調查或地質認識實習,以及達到與否的程度。

(2)工作量:路線長度、觀察點總數、不同性質觀察點數、樣品種類和個數。

(3)地質成果:各種岩性和岩石組合的特徵及其岩石填圖單位的歸屬、接觸關系、構造、礦化、蝕變等特徵方面及其變化情況的綜合分析;本次實習主要寫對本路線中所見到的地質現象認識上的收獲,包括對地質現象特徵的識別以及與地質作用的因果關系。

(4)建議:如能否作為控制岩石填圖單位的剖面和採集配套樣品地。

(5)存在的主要地質問題:說明有關影響路線地質調查質量方面的天氣、植被、交通、人文、工作等情況。

3.4.5幾點說明

(1)在野外必須用H—3H 型鉛筆書寫和繪圖。經過室內整理後,要將每天記錄的數據(點號、方位、產狀、礦物成分比含量等)用黑水筆著墨。標本要塗上油漆條,寫編號,樣品要整理,並填寫標本簽、樣單。

(2)路線小結、次日的觀察記錄都應另起一頁。記錄本內不得記與野外地質調查無關的內容。

4. 地質觀測線和觀測點的布置

選擇一定的路線和控制點進行野外觀測,是地質填圖的基本方法。一方面,便於對野外地質現象進行全面系統的觀察和編錄;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點和線的密度來控制地層、構造及其他地質現象在平面上的展布,以滿足相應比例尺地質填圖的精度要求。

(一)觀測線的布置

觀測線是進行地質填圖的野外工作路線,又稱填圖路線。一定圖幅內觀測線的間距和長度,以及觀測線的布置方法,主要取決於填圖比例尺的大小。此外,工作區的地質、礦產復雜程度、前人工作的精度、航衛片解釋程度、基岩出露情況和自然地理條件等,也是應該考慮的因素。填圖之前,應充分分析研究以上諸因素,選擇適宜的觀測線布置方法,設計出工作區的地質觀測路線。觀測線的布置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1.路線穿越法

觀測線以一定的間距大致垂直於岩層走向或構造線方向布置的方法稱路線穿越法,簡稱穿越法。路線穿越法的優點是:①能在較短的路線上觀察到較多的地質內容,連續有效地查明工作區內出露的全部地層及其厚度;②有利於查明地層在縱向上的變化規律,如各地層單位間的接觸關系及沉積相剖面結構;③有利於對地質構造基本形態的認識和走向斷層的控制。其缺點是:①兩條觀測線之間的地段研究程度低,有可能遺漏某些小型的地質體,如岩脈、小岩體和橫向斷層等;②對地層厚度、岩性和岩相在橫向上的變化了解少;③觀測線之間的地質界線一般是根據地層走向和「V」字形法則填繪,填繪出的地層界線可能與實際有出入。當比例尺越小,線距越寬,這些缺點就越明顯。因此路線穿越法一般適用於露頭良好、構造簡單、地層或岩性橫向變化小和溝谷水系垂直地層走向的地區,且用於中小比例尺的地質填圖。

2.走向追索法

觀測線沿地質體、地質界線或構造線方向布置的方法稱走向追索法,簡稱追索法。走向追索法主要用來追蹤地質界線、標志層、煤層及其他有用礦層的露頭、斷層線及褶皺軸跡等。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填繪出的地質界線准確,能有效地查明岩層在橫向上的變化;有利於確定地層的接觸關系和橫向斷層。其缺點是:工作量大,對地層的縱向變化了解較差,有時會遺漏一些走向斷層,甚至因受地形的影響而無法進行追索。追索法一般適用於露頭較差、構造復雜、橫斷層發育、岩性和岩相及厚度沿走向變化較大,且溝谷水系平行於地層走向發育的地區和大比例尺地質填圖。

3.露頭圈定法

露頭圈定法又稱全面踏勘法。這種方法一般沒有嚴格規定的路線,常常是在填圖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或穿越或追索較為靈活。露頭圈定法的優點是填繪出的地質界線精確度高,缺點是野外工作量大且費時費力。它主要適用於大比例尺地質填圖,或用於圈定侵入體與圍岩的界線、不規則礦體的界線及構造復雜的地區。

以上三種觀測路線的布置方法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和一定的適用范圍,在實際工作中,常常需互相配合使用,以一種方法為主,另一種方法為輔。例如在路線穿越時,為了確定接觸關系的橫向變化,經常要向觀測線兩側做短距離追索。應用走向追索法時,也常常穿越走向,以了解縱向變化及地層層序特徵,所以在具體設計或進行觀測的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採用靈活的路線布設方法。如在岩層走向穩定的地區,將一系列觀察路線垂直於岩層走向布置,可構成平行狀穿越路線;在地質界線不呈線狀分布,而呈近等軸狀分布的地區,觀察路線可布置成「十」字狀或「米」字狀的交叉路線;在構造復雜或大比例尺填圖時,可布置成放射狀或梅花狀;在第四系覆蓋較嚴重的地區,觀察路線可沿水系、溝谷等基岩出露處布置成樹枝狀路線。由此可知,觀測路線的布置,要在保證填圖比例尺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情況精心設計,使之既能獲取較多的地質資料和數據,又能減少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二)觀測點的布置

觀測點是了解控制地質界線、礦層或礦體,以及其他地質要素的空間位置而在野外進行重點觀察、描述和編錄所布設的地點。

野外填繪地質圖時,為了控制基本構造形態和地質界線而布置的觀測點稱為基本觀測點。基本觀測點一般布置在填圖單位的分界線、標志層的露頭線、斷層線、褶皺軸線、侵入岩體與圍岩的接觸線,以及泉水的出露點等位置上。在實測地質圖時,為了進一步控制構造形態和地質界線,在基本觀測點之間,常沿地質界線或觀測線加密布置的觀測點(如岩性觀測點、產狀觀測點等),稱為加密觀測點或測圖觀測點,統稱為控制點或輔助觀測點。

按照觀測點的性質和重點觀測的內容,可將觀測點分為地層分界點、構造點、水文點、地貌點、岩性控制點等類型。不同性質的觀測點,應使用不同的符號表示在野外手圖上和野外記錄本上。

在野外填圖時,布置的每一個觀測點都必須有明確的目的,同時盡可能提高觀測點的利用率,做到一點多用。不要機械地等間距布點,防止重要地質現象未布點和觀測點偏離地質界線的現象發生。

(三)觀測線和觀測點的精度要求

觀測線的布置方法、線距、單位面積(每平方千米)內觀測線的長度和觀測點的數量等,是衡量地質填圖質量和精度的標准之一,在進行地質填圖時,應嚴格按照規范要求,根據填圖比例尺大小、工作區構造復雜程度,結合工作區內基岩出露情況、交通條件、航衛片解譯程度和前人工作程度綜合確定。

5. 地質上說的地質地貌共分幾種

新手做任務,不好意思。。。分為五種

6. 地貌地質

構造地貌

由地球內力作用直接造就的和受地質體與地質構造控制的地貌。從宏觀上看,所有大地貌單元,如大陸和海洋、山地和平原、高原和盆地,均為岩石圈變動直接造成。但完全不受外力作用影響的地貌,如現代火山錐和新斷層崖是罕見的,絕大多數構造地貌都經受了外力作用的雕琢。故不論從構造解釋地貌,或從地貌分析構造,都必須考慮外力作用的影響。構造地貌分為3個等級:第一級是大陸和洋盆;第二級是山地和平原、高原和盆地;第三級是方山、單面山、背斜脊、斷裂谷等小地貌單元。第一級和第二級屬大地構造地貌,其基本輪廓直接由地球內力作用造就;第三級是地質構造地貌,或稱狹義的構造地貌,除由現代構造運動直接形成的地貌(如斷層崖、火山錐、構造穹窿和凹地)外,多數是地質體和構造的軟弱部分受外營力雕琢的結果。如水平岩層地區的構造階梯,傾斜岩層被侵蝕而成的單面山和豬脊背,褶曲構造區的背斜谷和向斜山,以及斷層線崖、斷塊山地和斷陷盆地等。

7. 地質界線的確定及標繪

(1)地質界線的確定

准確地標定地質界線是保證圖幅符合地質現象實際出露客觀存在的前提。在基岩出露的地區,可直接根據填圖單位的標志及地質體的接觸關系來確定地質界線的位置。但在森林、平原、草原戈壁等植物或現代堆積物、沉積物發育區則給地質界線的確定帶來了難度。除了關鍵部位需採用人工揭露外,更多則是藉助間接標志或其他方法來確定地質界線。

利用殘坡積物判斷地質界線的方法是,以低處分布的某種岩屑的最高出現位置作為其與不同岩性的界線所在地。此方法在已經確立標准地層剖面、對主要界線性質和構造狀況都基本搞清的情況下具有較大可靠性。

利用地貌特徵判斷地質界線,特別是利用遙感圖像進行現場地質解譯是間接確定地質界線的重要手段。

利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學資料亦可在某些情況下有助於地質界線的判斷或確定。但實際情況往往比較復雜,因此,要多種手段結合,相互驗證,以保證地質界線確定的可靠性。

(2)地質界線的標繪

前述有關地質調查類型及圖件編制中已涉及此方面內容,現綜合不同比例尺的技術要求給予概括。即在填圖過程中,在圖上僅填繪按比例尺折算直徑大於2mm以上的閉合地質體和寬度大於1mm及長度大於3mm以上的線狀地質體。如果小於以上限度,但具有特殊意義的地質體或斷層,可按比例尺誇大至1mm×3mm表示在圖上,但要注意盡量反映其真實的平面形態和產狀。

地質界線的標繪應在現場據其出露情況直接填繪在地形圖上。採用方法是以觀察點為基點,測量地質體產狀後,根據「V」字形法則將地質界線沿地層走向向兩側延伸1/2線距。露頭好且視野開闊的地段,除由觀察點控制的一段地質界線外,還可選擇地質構造轉折部位、地質界線通過山脊及溝谷的位置等處,按目測標定觀察點的方法遙測一些輔助控制點,然後根據「V」字形法則將整段地質界線連繪出來。

8. 地質圖上怎樣看出地質界線

邊界線兩邊的岩性不一樣,具體表現在 顏色不一樣,岩性符號不一樣。比如界線兩邊 一邊是C(石炭系) 一邊是D(泥盆系)

9. 地質數描圖怎樣畫

地質素描地質素描,是以野外地質物象為對象,用素描技法描繪出地質客觀實體的空間形態及相互關系。如地貌景觀、地質構造、岩石礦物等內容。往往用許多文字還表達不清的地質現象,而一張素描圖卻表達得十分清楚,這對提高工效和工作質量起著重要作用。
地質素描工作分為外業和內業兩部份,第一步先要對井巷現場地質情況進行收集,包括岩性、產狀、構造、位置關系等,第二步進行內業整理,對外業工作所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上圖,按一定比例繪制地質情況,必要時附上文字說明,如有條件,對一些地質特殊地段還可採用井下攝影技術。
一、透視法在野外素描中的應用
按近高遠低、近大遠小、近寬遠窄、近前遠後、近彎遠直的透視法原理,將地質景觀反映到素描圖面上
二、塊面的應用法
為了將復雜的地貌形態反映到面上,就需要先簡單的幾何體將類似的地形形態逐塊進行勾繪,構成與素描對象近似的塊面,以及各部分相對大小和結合關系,組成景物的整體關系。塊斷面是構面形體的基本單位,不論地景形態多麼復雜多變,但均可劃分成理想的幾何形體,有利於分析、對比和素描。
三、素描圖中線條的運用
(一)、輪廓線條:它概括了物象外形特點,相當於逆光照片中物體周邊線.
(二)、塊面分割線條:表現物象表面起伏變化的線。在輪廓像中反映物體次級形態的一種線條,使物體具有立體質感,以表示物體的(豎面、平面、斜面、波狀面和弧形面)五大塊面。
(三)、陰影線條:用於反映物體明暗差別的線條或點。
運用線條時根據五大塊面,可選用水平線、直立線、斜線、弧線和曲線分別表示地形、物體形態的變化。在素描中,運用各種線條要注意其反映物具體部位特徵:弧線、曲線一般附合物體起伏變化特徵,線條宜均勻柔滑,如緩山坡地形。陡坡、陡崖用直豎線,線條一般平行,不要相互斜交呈網。
四、野外常用的幾種地質素描圖
(一)、剖面素描:野外地質工作者經常在穿越主要地質路線時勾繪地質隨手剖面,以反映所觀察到的各種地質現象(地層、構造、侵入岩形態及穿插關系等),但多是和平常的剖面測制圖相同,沒有反映路線所通過的地形地貌和在不同高程上地質現象的變化,缺乏立體感。剖面素描應畫出地貌形態特徵,和不同高程上的地質現象,並勾連其地質構造,標注產狀要素和岩性花紋。
(二)地景素描:主要是對地貌景觀的大視域描繪,以此反映地質作用或不同性質的岩石形成的特有地形地貌特徵。描繪時要認真觀察地貌特徵,進行塊面勾繪,用透視原理及恰當的線條反映出明暗和地形陡緩變化關系。(三)、具有代表意義的地質現象素描。此素描選取范圍不宜過大,一般常用於露頭素描。用精細的描繪手法,將其地質構造特徵較真實形象的反映出來,也可稱作特寫(圖Ⅵ-8、9、10)
五、地質素描步驟
地質素描圖從取景到成圖,要有一個過程和步驟,首先要目的明確,就是畫這一張圖時要明確它要表現什麼主要地質內容(如地貌特徵、褶皺構造、接觸關系等),取景時要將主要反映的地質現象放置在圖的中心突出部位,同時考慮圖面布局的合理美觀。其素描圖主要步驟可分為以下五個:
(一)、取景:確定控制點(滅點、最低點、最高點)、視平線、景觀范圍。
盡管范圍,初學者常用「取景框」取景框用硬紙板或塑料片,中間為正方形或長方形窗框,中間拉十字線,在圖紙上也畫上同樣的十字線,邊框上應刻上尺寸,當選好取景范圍時,將突出的景觀輪廓線在邊框上和十字線的相交點確定在圖上,以免相互比例和位置關系的失調。
(二)、勾畫大體輪廓線及主要地質界線
先畫出大體輪廓再畫局部,先畫主要再畫次要,由簡單到復雜,由直線到曲線。輪廓線和主要地質界線,首先用直線進行大致勾繪,再著意其位置和相互比例進行准確描繪。
(三)、畫細部輪廓線和次級地質界線:在大塊面上進一步畫次級和小塊面,然後再按物體形態特徵將大體輪廓線勾成形態曲線,並將次級界線進行形態勾繪,即成為一幅白描圖。
(四)、畫明暗以增加質感,突出地址特徵,檢查整飾全圖:在白描圖上按小塊面和明暗交界線畫出明暗,有些還要畫陰影。從而使物象具有質感,也突出了地質體的形態特徵。
(五)、標明內容要素:圖名、比例尺方位、主要地名、地質產狀要素、地質代號、作者、日期。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