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最具特色的地質面貌是什麼
1. 張家界的地質地貌有什麼價值呢
到張家界旅遊,抄遊人無不對武陵源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和九天洞、黃龍洞神奇的地下喀斯特景觀感到驚奇,並被它驚人的魅力所傾到。張家界境內的地質與地貌有哪些奧秘和神奇?
張家界的地層,發育都較為齊全,特別是張家界境內發育完好的岩性引起海內外學者的重視,經常有考察者前來。
張家界地下喀斯特溶洞景觀形成,石灰岩層是先決條件。石灰岩中的鈣被水溶解帶走,經過幾十萬、百萬年,甚至上千萬年的沉積鈣化,石灰岩地表就會形成溶溝、溶槽,地下就會形成空洞,所以有落水洞、溶洞、暗洞等,形成石鍾乳、石筍、石柱等自然景觀。
2. 張家界地貌類型多樣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什麼地貌
張家界地貌類型多樣,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我國的地貌類型多樣,大江回南北,沙答漠草原,河流海洋。張家界的這種地貌稱之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是中國最具特色也是世界極為罕見的地貌。
這種有大片砂岩的地方,在幾億年前都曾是地質歷史上的海洋。滄海桑田,經過幾億年的沉積變成了傻眼,然後隨著地殼運動上升成為陸地。
如果上升的幅度很大,就變成丘陵山地,或者山峰,經過雨水億萬年的沖刷,形成今天我們所看到的的砂岩峰林地貌。
這種地貌尤其在霧中更為壯觀,彷彿置身於外星球。《阿凡達》就在此取景,夢幻一般的雲霧中的砂岩峰林,猶如身在世界之外。
3. 張家界的地質類型
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湖南張家界市,佔地總面積3,60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砂岩峰林地貌、岩溶洞穴。
地質公園分布區內出露泥盆紀(距今3.5億~4億年)厚層石英砂岩,由於岩層產狀平緩,垂直節理發育,受後期地殼運動抬升,重力崩塌及雨水沖刷等內外地質動力作用的影響,形成了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觀.在園區內有3,000多座拔地而起的石涯,其中高度超過200米的有1,000多座,金鞭岩竟高達350米,石峰形態各異,優美壯觀,是世界上極為罕見的砂岩峰林地貌,有重大科學價值。其它尚有方山、岩牆、天生橋、峽谷等造型地貌以及發育在三疊紀石灰岩中的溶洞景觀。
園內森林茂密,並有銀杏、珙桐、紅豆杉、鵝掌揪等珍稀植物,為研究生物演化提供了實物例證。
4. 張家界的地質類型
選A: 砂岩峰林地貌,岩溶洞穴
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湖南張家界市,佔地總面積專3600 平方公里,主要地質屬遺跡類型為砂岩峰林地貌、岩溶洞穴。
地質公園分布區內出露泥盆紀(距今3.5億~4億年)厚層石英砂岩,由於岩層產狀平緩,垂直節理發育,受後期地殼運動抬升,重力崩塌及雨水沖刷等內外地質動力作用的影響,形成了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觀.在園區內有3000多座拔地而起的石涯,其中高度超過200米的有1000多座,金鞭岩竟高達350米,石峰形態各異,優美壯觀,是世界上極為罕見的砂岩峰林地貌,有重大科學價值。其它尚有方山、岩牆、天生橋、峽谷等造型地貌以及發育在三疊紀石灰岩中的溶洞景觀。
園內森林茂密,並有銀杏、珙桐、紅豆杉、鵝掌揪等珍稀植物,為研究生物演化提供了實物例證。
參考文獻:http://www.cgp.gov.cn/dzyj_rea
5. 什麼是「張家界地貌類型」
是指張家界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他是怎樣形成的呢?
張家界在區域構造體版系中,處權於新華夏第三隆起帶,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內,大致經歷了武陵——雪峰、印支、燕山、喜山及新構成了本區域的基本構造地貌格架,而喜山及新構造運動是形成張家界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觀的最基本的內在因素。面外力地質活動作用的流水侵蝕和重力崩塌及其生物的生化作用和物理風化作用,則是塑造張家界地貌景觀必不可少的外部條件。因此,它的形成是在特定的地質環境中內外力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
晚古生代中晚泥盆紀時期,湖南西北地區殼下降,發生大面積海浸,成為一片汪洋。張家界處於「川湘凹陷地帶」之深海處,靠近古陸,接納了由流水源源不斷地從鄰近古陸搬遷來的大量鬆散碎悄物質,經過沉積和漫長而又復雜的成岩過程,形成厚達500多米的石英砂岩。經過漫長的流水切割、差異風化、重力崩塌等外營力作用,便形成了現在所看到的怪誕詭譎的峰林峽谷。石英砂岩峰林景觀標新立異,獨樹一幟,具有極高的旅遊觀光價值和科研價值。
6. 張家界是什麼地貌
張家界地貌是砂岩地貌的一種獨特類型,它是由石英砂岩為成景母岩,以流水回侵蝕、重力答崩塌、風化等作用力形成的以稜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為主的地貌景觀。
它是「在中國華南板塊大地構造背景和亞熱帶濕潤區內,由產狀近水平的中、上泥盆統石英砂岩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蝕、重力崩塌、風化等營力形成的,以稜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為主,以及深切嶂谷、石牆、天生橋、方山、平台等造型地貌為代表的地貌景觀」。張家界在區域構造體系中,處於新華夏第三隆起帶,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內,大致經歷了武陵——雪峰、印支、燕山、喜山及新構成了本區域的基本構造地貌格架,而喜山及新構造運動是形成張家界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觀的最基本的內在因素。面外力地質活動作用的流水侵蝕和重力崩塌及其生物的生化作用和物理風化作用,則是塑造張家界地貌景觀必不可少的外部條件。因此,它的形成是在特定的地質環境中內外力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
7. 張家界地貌的特點
在市域另一個突出的表現是由於地殼上升,溪流向下切割作用加大,來不及將河流拓寬,而使河谷形成隘谷、峽谷。河的谷底極竄成線形,兩壁陡峻,灘多水急。張家界市澧水源頭、婁水上游、茅岩河段,就是這種河谷地貌。
地理上,張家界地處雲貴高原隆起與洞庭湖沉降區結合部,地圖坐標介於東經109度40分至111度20分、北緯28度52分至29度48分之間。臨近的縣(市):東鄰石門縣、桃源縣,南接沅陵縣,北界湖北省的鶴峰縣、宣恩縣。全市東西最長167公里,南北最寬96公里,總面積9653平方公里。
地貌上張家界有山地、岩溶、丘陵、崗地和平原等,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76%,地勢西北高,沿澧水向東南傾斜。中部沿澧水兩岸呈北東向緩低,南部山地向沅水遞降。武陵山脈自貴州雲霧山分支進入本市,又分三支。北支由湖北來鳳龍山入本市的桑植縣歷山,、桂英山、青龍山;中支沿澧水之北有天星山、紅溪山、朝天山、青岩山和茅花界。南支行於澧水,沅水之間,有七星山、崇山、天門山,延入慈利縣的大龍山,天合山。三支均到東到洞庭湖沖積平原而消失。本區最高點海拔1890.4米,最低點海拔75米。城區平均海拔183米,景區平均海拔1000米。
張家界屬中亞熱帶山原型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歷年平均日照為1440小時、平均氣溫16度、年均降水量約為1400毫米、歷年平均無霜期在216天至269天。由於受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響,境內氣候復雜多變,乾旱與洪澇、大風冰雹等自然災害也比較頻繁。
近年來學術界也稱岩溶地貌,也是張家界地貌的另一突出的特點。約佔全市面積百分之四十左右,且種類,不論地表、地干,其堆積物均發育齊全,是我國湘西北喀斯特地形發育地區的一個組成部分。桑植縣、慈利縣大部,武陵源區、永定區東南部是這一地形發育的地區。地表喀斯特地形的溶溝、溶槽、石芽、干谷、石丘、石陵市內各地可見,唯石林在市區少見,在天門山風景區能見到一些單個石柱,但很少成林。湘西北地區只有在自治州花垣縣小排吾一地,有一片石林,俗稱「石欄柵」,頗引人注意, 也吸引了不少遊人學者觀光考察。
張家界市地處武陵山脈腹地,武陵山脈自貴州雲霧山分支 入張家界市,又分三支。北支由湖北來鳳龍山入市轄桑植縣歷山,桂英山,青龍山;中支沿澧水之北有天星山,紅溪山,朝天山,青岩山,茅花界。南支行於澧水,沅水之間,有七星山,崇山,天門山,延入慈利縣的大龍山,天合山。三支均到東到洞庭湖沖積平原而消失。張家界市境內山巒重疊,地表起伏很大,最高點海拔1890.4米,最低點海拔75米。
盤踞湖南的西北角,屬雲貴高原雲霧山的東延部分,山系呈北東向延伸,弧頂突向北西,新華夏構造帶之隆起,海拔在1000米左右,峰頂保持著一定平坦面,山體形態呈現出頂平,坡陡,谷深的特點,最高峰壺瓶山海拔2098.7米。武陵山脈山原土地地貌發育自關向南分為3支。北支:分布於湘、川、鄂邊境的八面山、八大公山、青龍山、東山峰、壺瓶山;中支:沿澧水幹流北側,有天星山、紅星山、朝天山、張家界、白雲山等;南支,從貴州省境延伸過來,進入湖南省有臘爾山、羊峰山、天門山、大龍山、六台山等,為武陵山脈的主脈,是澧水與沅水的分水嶺。上述三支山脈均消失於洞庭湖平原。武陵山脈縱貫湖南省西部,成為東西交通的屏障,但局部地段有較低的山隘、如洞口等地,構成東西交通的通道。
8. 張家界是什麼地貌
張家界抄地貌是砂岩地貌襲的一種獨特類型,它是由石英砂岩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蝕、重力崩塌、風化等作用力形成的以稜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為主的地貌景觀。
它是「在中國華南板塊大地構造背景和亞熱帶濕潤區內,由產狀近水平的中、上泥盆統石英砂岩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蝕、重力崩塌、風化等營力形成的,以稜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為主,以及深切嶂谷、石牆、天生橋、方山、平台等造型地貌為代表的地貌景觀」。張家界在區域構造體系中,處於新華夏第三隆起帶,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內,大致經歷了武陵——雪峰、印支、燕山、喜山及新構成了本區域的基本構造地貌格架,而喜山及新構造運動是形成張家界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觀的最基本的內在因素。面外力地質活動作用的流水侵蝕和重力崩塌及其生物的生化作用和物理風化作用,則是塑造張家界地貌景觀必不可少的外部條件。因此,它的形成是在特定的地質環境中內外力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
9. 張家界地質形成原因
地形地貌
張家界市位於湖南省西北部,地處雲貴高原隆起與洞庭湖沉降區結合部,介於東經109度40分至111度20分、北緯28度52分至29度48分之間,東接石門、桃源縣,南鄰沅陵縣,北抵湖北省的鶴峰、宣恩縣。市界東西最長167公里,南北最寬96公里。全市總面積9653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4.5%。張家界市的地層復雜多樣,造化了當地的特色景觀。 在張家界市區境內,由於受地理、地層、構造、氣候等諸多條件的影響,便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貌奇觀。從地勢上來看,張家界市西接雲貴高原,東臨洞庭湖,北與鄂西山區接壤,南又與雪峰山毗連。其總的地勢是:東南與中部低,四周高,沿澧水河流兩岸,又有一塊一塊的沖積土平原。該市境內一年四季,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溪流發育,各條溪流的均匯集到澧水河,然後從西向東,一直流進八百里洞庭湖。湖內,沉積著幾十米幾百米厚的泥沙。與洞庭湖相反,從東向西,地勢又逐漸升高,到市區中心地段,便出現了海拔高達1500餘米的天門山、七星山等高山峻嶺。有高山峻嶺,又有低谷平原,這就是本區獨特的流水侵蝕地貌。 武陵源景區內的巨厚的石英砂岩,產狀平緩,使岩層不能沿層面薄弱部位滑塌,覆蓋在志留系柔性的頁岩之上。重力作用,使得剛性的石英砂岩垂直節理發育,在水流強烈的侵蝕作用下,岩層不但解體、崩塌,流水搬運,殘留在原地的便形成雄、奇、險、秀、幽、曠等千奇百怪的峰林,是武陵源風景區的主體。慈利縣五雷山風景勝地,同樣也是由同一層位的石英砂岩組成,岩層產狀也平緩。五台山頂部有黃綠色的頁石、泥灰岩覆蓋,它是隔水岩系,可以保護下伏砂岩免受流水侵蝕。
流水侵蝕地貌
在市域另一個突出的表現是由於地殼上升,溪流向下切割作用加大,來不及將河流拓寬,而使河谷形成隘谷、峽谷。河的谷底極竄成線形,兩壁陡峻,灘多水急。張家界市澧水源頭、婁水上游、茅岩河段,就是這種河谷地貌。
喀斯特地貌
近年來學術界也稱岩溶地貌,也是張家界地貌的另一突出的特點。約佔全市面積百分之四十左右,且種類,不論地表、地干,其堆積物均發育齊全,是我國湘西北喀斯特地形發育地區的一個組成部分。桑植縣、慈利縣大部,武陵源區、永定區東南部是這一地形發育的地區。地表喀斯特地形的溶溝、溶槽、石芽、干谷、石丘、石陵市內各地可見,唯石林在市區少見,在天門山風景區能見到一些單個石柱,但很少成林。湘西北地區只有在自治州花垣縣小排吾一地,有一片石林,俗稱「石欄柵」,頗引人注意, 也吸引了不少遊人學者觀光考察。 地下喀斯特溶洞、喀斯特堆積物形態。在張家界,更是堪稱一絕。其溶洞規模,桑植縣的九天洞能列入世界洞穴學會會員洞,也真不愧為亞洲第一洞的響亮稱號,可見不是一般。九天洞和位於武陵源區的黃龍洞,是張家界地下喀斯特地形的代表。它們集溶洞、溶洞河、暗河、落水洞、漏斗為一體。其洞內喀斯特堆積物,石鍾乳、石筍、石柱更是千姿百態,變化萬千,可以說,想什麼,像什麼,極大地拓展了遊人想像的空間,往往使人很難找到恰當的詞彙和語言來贊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