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為什麼要建地質文化村

為什麼要建地質文化村

發布時間: 2021-03-09 00:59:55

① 地質文化的概念、屬性和總體框架

馬伯永 徐紅燕

中國地質圖書館 北京 100083)

摘要 地質文化是全體地質人的精神家園,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地質文化建設的根本目標,就是服務國家地質工作,推動保障行業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提高地勘行業支撐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與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地質文化具有行業性、科學性和大眾化的屬性,是由行業精神、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等一系列元素組成的文化體系。本文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構建了地質文化建設的基本框架,提出了事業引領,產業跟進,重點突破,全面發展的工作思路,以期為我國地質文化的建設、創新發展提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 地質文化 行業文化 科學文化 大眾文化 發展思路 總體框架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關鍵因素,文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偉大目標。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地質文化是地質人的精神家園,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美麗中國夢的重要支撐。加強地質文化建設對於服務國家地質事業,保障行業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筆者從宏觀戰略角度,對地質文化概念、屬性和發展思路進行了研究和闡述,提出了地質文化建設的基本框架。

1 地質文化的概念和特徵

從文化的綜合定義和演化歷史來看,「文化」一詞包含了很多內容,也可以做多種劃分。廣義上講,文化是指人類在長期的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文化專指知識、信念、道德法則、風俗、藝術及一切意識形態在內的精神產品。近年來,地質文化建設的使用頻率日漸提高,但它的內涵目前還沒有達成明確共識。詮釋地質文化建設概念,應該遵循「地質」+「文化」→「地質文化」→「地質文化建設」的路徑。與文化的概念相對應,地質文化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地質文化應包括精神層面、制度(行為方式)層面、物質層面,狹義的地質文化僅包括精神層面。准確理解地質文化的內延和外涵至關重要,理解的太寬就會顯得不著邊際,失去重點;理解的太窄,又不能充分發揮地質文化的功能。

筆者認為,地質文化是以國家地質工作為背景,以地質科學為內涵,以全國地勘行業職工群眾為重點並面向全社會公眾傳播,以推動地勘行業發展為基礎,以培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價值理念為根本,具有鮮明的行業特色、時代特徵、實踐特點的一種文化形態,它始終與國家地質事業發展相生相伴,與社會公眾社會生活息息緊密相關,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地質文化的基本屬性有以下三個方面(圖1):

圖1 地質文化的三層次模型圖

1.1 地質文化的行業屬性

地質文化屬於行業文化,是地勘行業在長期的發展實踐中,所產生、凝結、積淀和形成的價值觀念、精神力量、道德規范、行為方式等內容。地勘行業職工既是地質文化的創造者、參與者,也是地質文化的傳承者、享受者。地質行業文化著眼於服務行業建設,在統一目標、凝聚力量、約束行為、激發能量、形象美化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的「三光榮」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奉獻的「四特別精神」就是傳統地質文化的核心與精髓。有了這種精神支撐,我國地質事業才能永葆生機與活力。

1.2 地質文化的科學屬性

地質學是關於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構造、外部特徵、各層圈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演變歷史的知識體系。地質文化就是研究地球,調整人與地球的關系,在開發利用地球的社會實踐過程中形成的,由一系列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科學知識組成的地質科學文化體系。科學精神是人們在長期的科學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共同信念、價值標准和行為規范的總稱。科學思想是科學知識和方法的概括和提升。科學方法是人們在認識和改造世界中遵循或運用的、符合科學一般原則的各種途徑和手段,包括在理論研究、應用研究、開發推廣等科學活動過程中採用的思路、程序、規則、技巧和模式。地質文化的科學屬性的傳承和弘揚,是地質科學事業創新發展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1.3 地質文化的大眾屬性

大眾文化是一種以文化產業為特徵,以現代科技傳媒為手段,以市場經濟為導向,以社會公眾為對象的社會型、大眾化的文化形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地質工作已由主要為礦山建設和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服務,擴展到同時為地質災害防治、生態環境保護、城鎮化、農業和旅遊業發展等服務。社會公眾也對生存環境、地質災害、資源國情等方面相關的地學知識與信息日益關注。因此,地質工作的基礎性支撐作用,不僅體現在地質找礦上,而且滲透於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當前,學習了解地質文化知識成為社會公眾越來越迫切的需求,這也為地質文化的大眾化普及和傳播創造了條件。縱觀全球,以地質科學內涵的地質文化產品和文化作品的創意、創作浪潮風起雲涌,文化創意產業取得巨大成功,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地質文化已經成為社會大眾的「身邊文化」,其大眾化屬性越來越顯現。

1.4 地質文化與其他文化的辯證關系

加強地質文化建設,正確界定與其他文化的關系是前提,這關繫到地質文化建設的方向、目標和效果。地質文化與國土資源文化、地球科學文化之間既緊密聯系,又在內涵和外延上進行區分。國土資源文化與地質文化都具有行業性、科學性和大眾化的屬性,但覆蓋范圍不同,體現著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系,地質文化是國土資源文化的一部分。而地球科學文化只具有科學性和大眾化的屬性,不具有行業文化特性,但其內涵和外延要大於地質文化和國土資源文化(圖2)。

圖2 地質文化與國土資源文化、地球科學文化的相互關系示意圖

2 地質文化的基本框架

2.1 地質文化建設的基本框架

近年來,關於地質文化的研究成果不少,但大多數停留在理論探索層面,對地質文化建設的基本框架的研究鮮有提出。依據質文化具有的行業性、科學性和大眾性三個基本屬性,本文嘗試提出了地質文化建設的基本框架。但由於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繁雜、龐大的系統工程,受多種因素限制,本文難以提出具體的實施細節,只能提出一個基本框架,以作拋磚引玉之用,見圖3。

2.2 地質文化建設的核心要素

2.2.1 地質文化資源

文化資源是人們從事文化生產、生活的前提准備。隨著地質工作與經濟社會結合越來越緊密,使得地質文化資源逐步擴展到地質科學、人文地理、經濟社會的所有領域。地質文化資源泛指人們從事地質文化作品創作、文化產品製作、文化產業開發,以及文化普及、傳播活動所能利用或有利用潛能,並由此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自然因素和其他任何因素的總和。大體上可以分為精神類和物質類資源兩種形式。地質文化資源具有全球性、共享性、產業性、永續利用性的特徵,在地質文化建設中居於基礎性地位。

圖3 地質文化建設的基本框架圖

2.2.2 地質文化載體

地質文化載體是指以各種物化和精神的形式承載、傳播地質文化的媒體和傳播工具,它是地質文化得以形成與擴散的重要途徑與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組織載體,指行業內外部,正式或非正式的組織團體、職工及有關社會公眾;②內部環境載體,指行業內部各單位的外觀和內在環境,如生產辦公環境、人際氛圍等;③文化設施,指教育設施、文化場地、體育及娛樂設施;④文化活動,指文娛、體育、競賽、知識性和趣味性活動;⑤文化媒體,指各種文化產品、作品、標識等。無論是發展地質文化事業,還是創新培育地質文化產業,都離不開地質文化的載體的支撐,但由於兩者的生產目的、資本來源、機構性質、運營機制的不同,在載體建設上既有共性部分,又有不同的側重點。

2.2.3 地質文化隊伍

地質文化隊伍是指在地勘行業內部、外部從事地質文化資源建設、文化隊伍教育培訓、地質文化產品創作、製作,以及從事文化管組織理、市場運作的專職、兼職人員,是地質文化的創造者、生產者、傳播者和接受者。目前我國地質文化隊伍的總量不足,結構有待完善,創作及創新能力有待提高。培養一支品德優良、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具有創新精神,能夠勝任地質文化建設不同管理工序需要的專職或兼職地質文化隊伍是地質文化建設創新發展的根本保證。

2.2.4 地質文化機制

地質文化機制是制度、工作程序、規則的有機聯系和有效運轉,貫穿於地質文化建設工作的各個環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組織領導,包括行業管理部門、各種學會、協會之間的聯系和組織協調;②機制建設,包括發展規劃的制定和落實,表彰和獎勵機制,地質文化建設的評價機制,地質文化的創業與扶持機制;③經費投入,政府投入力度、社會資金投入渠道。沒有科學有效的地質文化建設體制機制,地質文化建設就難以形成整體合力。

3 地質文化建設的總體思路

加強地質文化建設,應堅持行業統籌、資源先行、事業引領、產業提升、重點突破,全面發展的戰略舉措,逐步構建我國地質文化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

3.1 行業指導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後做出加強文化建設的重要決策部署,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制度亦相繼出台,為文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隨著外部發展環境日益成熟,地勘行業內部在地質文化建設中發揮的作用日益重要。作為行業管理部門,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等始終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在新形勢下應當充分運用行政管理、項目部署、業務聯系、技術指導等手段,科學指導和有效引導地勘行業加強地質文化建設,打造協調互動、融合發展的整體合力。①加強組織領導。建議國土資源部明確文化建設歸口管理的司局,統一協調指導全國地質文化建設,並提供咨詢和建議;②實施政策引導。重點健全完善加強地質文化資源挖掘集成整合、文化隊伍教育培養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夯實上游文化發展的基礎,為下游的文化產業發展創造條件;③項目安排部署。依託文化項目的規劃部署,引導全國地質文化建設合理布局,引領地質文化建設發展方向;④組織開展行業精神、核心價值理念共性等問題的總結凝練,提升行業社會形象。組織開展地質文化建設理論研究,為地質文化實踐提供指導。

3.2 資源先行

地質文化資源是地質文化建設和研究的主要對象,也是地質文化建設與發展的重要載體,沒有地質文化資源的積累和豐富,地質文化作品、文化產品的創作、製作就無從談起,地質文化建設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國是地質文化資源大國,加強地質文化建設,必須堅持資源先行的原則,只有文化資源先豐富起來,才能使文化資源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文化發展優勢。一是要加強地質文化資源的專業性調查研究工作,使其成為重大地質文化建設工程的先導;二是加強地質文化資源的挖掘與集成整合,建設地質文化資源專題資料庫,為文化產品開發提供基礎信息平台;三是發掘提煉地質工作成果的文化元素,著力做好技術成果資料向地質文化資源的提煉轉化工作。

3.3 事業引領

文化事業是為國家政治、經濟、方針政策的制定和實施起服務作用的,具有基礎性的特質,是引導整個文化進步的先鋒性文化。新中國成立以來,發展文化事業一直是社會主義建設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地質文化事業的引領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實現社會公眾基本文化權益的保障。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則為社會公眾提供基本文化服務;二是引領地質文化的發展方向,起到聚焦熱點領域,發揮弘揚、引領主旋律的特殊作用;三是發揮文化發展的基礎性、先行性作用,為下游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資源基礎、隊伍保障、方向指引、技術支撐和精神動力。

3.4 產業提升

文化產業是以創新、創造、創作為根本手段,以文化內容和創意成果為核心價值,以知識產權實現和消費為特徵,為社會公眾提供獨特文化體驗的具有內在聯系的產業或行業集群,它與高科技性、新興性和現代生產、生活方式密切相關,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文化產業,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亮點,是提高國民素質,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根本途徑,還可以引入競爭機制,有於增強文化發展的生機和活力。一是提升文化產品的科學內涵、科技含量,盡快形成一批原創性的地質文化精品;二是加強文化產品的市場化運作和推廣,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成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三是提高文化產品的吸引力,不斷滿足社會公眾多樣化精神文化的需求,加快推動地質文化的普及傳播。

3.5 重點突破

一是行業精神文化的突破。凝練行業精神與核心價值理念,在新形勢下賦予「三光榮」、「四特別」精神以新的內涵,增強地勘行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自豪感;二是地質文化產業化的突破。要緊密圍繞行業生產生活、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地質問題、社會公眾普遍關心的地質現象,創意、創作一批技術含量高、內涵深刻,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巨大的地質文化產品;三是理論成果的突破。地質文化理論研究取得顯著成效,以科學理論指導地質文化建設新的實踐,為地質文化建設提供理論支持。

3.6 全面發展

通過不斷加強地質文化資源建設、隊伍建設、載體平台建設、管理體系建設,為地質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內外部發展環境,調動和引導全國地勘行業幹部職工和社會公眾關心、關注和積極投身地質文化創作、傳播,特別是通過文化產業能力的提升、重點領域的突破,帶動地質文化建設的全面發展,使其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成為全國地勘行業幹部職工共有的精神家園。

參考文獻

段怡春,陳萍.2007.地球科學文化產業發展的潛在優勢和對策,9(1):27~30

馬伯永.2009.地球科學文化資源的概念、特徵及發展對策.中國地學哲學委員會論文集

張中偉.2007.地球科學文化肩負的三大使命,中國地質教育,32(10):102~108

② 新時期地質文化建設的必要性和途徑淺析

章陽陽 王曄 朱曉芳

(有色金屬華東地質勘查局 南京 210007)

摘要 地質文化是推動地質事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是地質人在艱苦的工作環境中凝練的崇高精神和寶貴財富。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地質找礦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對地質文化也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在指出現有地質文化建設中的不足之處的基礎上,提出構建新時期地質文化的重要意義、建設目標和具體途徑,希望對地質找礦戰略行動有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 地質文化建設 必要性 途徑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水平的加快,對礦產資源需求日益擴大,地質工作愈加重要。為了實現新的突破,2011年,國土資源部發布了《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2011—2020年)》,目標是建立重要礦產資源儲備體系,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有力的資源保障和產業支撐。而要實現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就必須解決機制問題,從行業文化角度來說,就是要實現制度文化創新。在此背景下,作為與地質事業相輔相成的地質文化也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應隨著經濟體制、地質工作管理體制的變化而隨之變化,因此,要對「三光榮」精神予以總結、提煉、傳承和弘揚,進行改革創新,與時俱進。

1 我國地質文化發展的歷史沿革

地質文化是地質事業發展的血脈和靈魂,它是地質人在長期艱苦創業過程中形成的主人翁精神,也是民族傳統文化中那種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意識和責任感在地質工作領域的具體體現。地質文化不是空洞和抽象的,而是推動地質事業發展的重要動力。

地質文化的產生是有深厚的歷史底蘊的,從目前來看,主要有兩個重要的時期。第一次是新中國成立後的頭15年。由於我國的地質事業起步於落後、混亂的近代中國,因此從一開始就帶著自強不息與科技強國的精神追求。新中國成立後,地質事業發展迅猛,地質文化也在行業隊伍建設、地質找礦、科學研究等各項事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這期間,產生了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的「三光榮」精神,很多影視作品也對此做了反映,在群眾中產生了廣泛影響。第二次地質文化的高潮產生於改革開放後的10年間。改革開放後,地質行業精神有了新的內涵,出現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四特別精神」,激發了地質工作者吃苦耐勞、拼搏進取、開拓市場、在艱苦的環境中立於不敗之地的信心和勇氣。「三光榮」和「四特別」精神是無數地質人凝練的崇高精神和寶貴財富,是地質人代代相傳的優良傳統。

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地質文化也被賦予了新的要求。國務院在《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中強調:「繼承和發揚『三光榮』的優良傳統,在新時期地質工作中再創輝煌」,這實質上是從繼承和發展的角度,指出了新時期地質文化建設的方向。而在地質找礦取得重大突破之際,特別是出現反映地質隊員艱苦奮斗的「青藏精神」之後,地質文化發展有望迎來第三次高潮。

2 當前地質文化建設中的不足之處

2.1 文化氛圍比較封閉

地質行業相對封閉,從業人數也少,導致社會上大多數人對地質行業了解甚少,地質工作者的大量感人事跡由於缺少宣傳而鮮為人知,這種狀況對地質行業的發展十分不利。不僅使行業缺少社會的廣泛理解與支持,也不利於鼓勵地質工作無私奉獻的精神。因此,應當要盡力解決目前地質文化建設的局限,擴大宣傳,吸引全社會了解地質行業。

2.2 文化依附性太強

依附性的經營模式造成地勘單位自主經營文化條件的缺失,所屬二級單位大都是主營業務的延伸、衍生體,依賴思想仍然存在。實體盯著地勘單位,地勘單位盯著地勘局,遇事有問題習慣找上級,「攀上情結」難以根除。自主經營、開拓奮進、改革創新的意識相對薄弱。

2.3 創新動力缺失

傳統的管理模式造成地勘單位創新經營文化條件的缺失,管理機構龐大,管理程序繁雜,地勘單位承擔著太多的社會責任。地勘單位一方面要面對市場競爭,一方面要接受非市場化的羈絆,在市場競爭中表現為機制不活、動力不足、適應性差的弱點。

2.4 自信力缺乏

曾經的地質年代創造了巨大的成就,而在今天轉型發展的時刻,懷舊造成了自信力不足。過去享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較好的收入待遇,致使地勘單位容易留戀過去的好時光。雖然從國家發展趨勢來看,地質工作開始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地勘隊伍自信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但重新樹立仍需時日和努力。

2.5 管理體制需改革

地質工作是國家能源工業的先行者,按其經濟屬性劃分為公益性地質工作和商業性地質工作。商業性地質工作在經營管理和運行機制上完全轉型為市場經濟體制,這就要求地質工作單位的經營管理觀念要轉移到符合市場規律和現代管理科學的軌道上來,同時,相應的管理機制、人事制度、分配製度、福利制度等必須配套改革。顯然,傳統的地質文化已不能解決地勘單位職工思想問題,需要建設符合新形勢下地質行業變化的行業文化來加以轉變和引導。

2.6 思維方式需轉變

地質工作管理體制改革後,地勘經濟全面融入區域經濟、市場經濟之中,人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精神面貌、道德水準、行為准則及工作的運行機制、法人的治理結構、行業的核心文化等等發生了深刻了變化。尤其是近年來,伴隨著單位經營企業化、經濟來源多元化、生產經營市場化、勞動用工社會化等,地勘單位職工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差異性也明顯增加,價值觀念呈現多元化。從單純重思想、重榮譽到重實際、講實惠;從國家、集體利益至上到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兼顧,從平均主義到平等競爭、優勝劣汰。這種經濟社會多元化所引發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的變革,也必然推動地質行業中企業文化的重塑與創新。

3 構建新時期地質文化的意義

3.1 保留和吸引優秀人才

文化是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地質文化建設將滿足地質工作者的精神需求,有利於地質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地質工作的創新。因此,加強地質文化建設,相當大程度的地統一了地質工作者的意志,規范地質工作者行為,有力地凝聚了地質工作者力量,促進地質事業的健康和諧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對礦產資源、能源的需求擴大,地質工作任務越來越重。地質工作者要適應新的工作任務要求和飛速發展的科接進步潮流,就必須不斷更新知識,拓寬知識面,以提高自身的政治文化素質、業務水平和工作技能。而開展地質文化建設,則能使地質工作者在潛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和自我發展的探索過程中,認識自身價值。發揮聰明才智,更好地確立努力方向,以積極向上的個人行為推進團體素質提升,形成合力,增強戰鬥力,從而營造一種豐富而有感召力的地質文化,喚起地質工作者的認同感,增強凝聚力,克服地質工作中的枯燥乏味,並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加入地質行業。

3.2 地質文化建設是地質行業改革的助推器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地質行業中傳統單一的計劃經濟體制逐漸被多元化的經濟形勢所替代,生活方式、就業形勢等也日益多樣化。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國對地質行業提出「走出去」等戰略,而地質工作者的工作大多在野外,物質文化生活相對貧乏,很難理解現行的制度和經營管理理念,而新時期地質文化建設的大力實施能夠有效地幫助地質工作者跟上改革的浪潮,支持國家的政策,從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上實現根本的變革,促進我國地質事業向現代化、國際化邁進。

3.3 推進地質事業可持續發展

地質文化是地質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地質事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我國的地質文化建設從一開始便追求自強不息與科技強國的精神,並在行業隊伍建設、人才培養、地質找礦、科學研究等發面發揮重要作用。近幾年,我國的地質事業迅猛發展,「三光榮」和「四特別精神」,更是激發了地質工作者吃苦耐勞、拼搏進取、開拓市場、在艱辛環境中立於不敗之地的信心和勇氣。正是這種精神的傳承支撐著我國地質事業的發展,才使得我們的地質事業能夠永葆生機與活力,不斷適應新形勢,創造新的輝煌。

4 新時期地質文化建設的目標和途徑

4.1 新時期地質文化建設的目標

地質文化是地質事業的血脈,是地質工作者的精神家園。新時期,我們需要建設一種既要繼承傳統地質「三光榮」精神,又要緊貼當前地質工作實際、貼近地質工作者生產生活,並且面向地質事業未來發展的全新的地質文化。它必須反映長期以來地質事業發展的規律和成果,從地質工作者的勞動創造中汲取營養,又以其精華服務於地質工作者和社會大眾。它必須能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地質事業的前進不斷發展進步、不斷豐富充實,為一代代地質人歌頌傳承。

因此,新時期的地質文化建設,將不再僅僅是傳統地質精神方面的建設,它應具有更豐富的內涵,應該是集思想精神文化建設、物質生活文化建設、科研教育文化建設、推廣傳播文化建設一體的整體建設。

4.2 新時期地質文化建設的主要途徑和內容

4.2.1 思想精神文化建設方面

思想精神文化建設仍然是地質文化建設的核心,在新時期地質文化建設中仍居於主導地位,它影響和決定著地質物質生活文化建設、科研教育文化建設和推廣傳播文化建設。新時期,我們不僅要繼續發揚地質「三光榮」精神所提倡的樂於奉獻、吃苦耐勞、勇於探索的傳統地質工作者的優秀品質,還要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培養新時期地質人解放思想、改革創新、開拓市場的精神。在具體工作中,可以組織年輕地質工作者參觀地質歷史資料,邀請老一代地質工作者講述當年經歷。同時還要強化業務培訓、提高業務素質,舉辦講座、論壇等傳播地質行業最新科技前沿和重大成果,鼓勵地質工作者與時俱進,關注國內外地質工作突破和行業市場動向,對於在工作中具有突破思維和創新精神的個人和集體給與支持,樹立典範。

4.2.2 物質生活文化建設方面

新時期地質文化建設還應體現在改善職工工作環境、生活條件等方面,即物質生活文化建設。地質工作者特別是戰斗在野外一線的地質找礦人員,長期工作生活在邊元貧瘠地區,除了吃穿用度條件艱苦,更重要的是缺少文化娛樂活動,忍受身體勞累的同時還要經受心靈的寂寞。因此要特別重視改善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建設或改造必要的文化活動場所等基礎設施,定期舉辦各類文體活動,豐富大家的生活。同時,要將野外地質工作者對工作生活環境改善的建議和需求及時收集反饋,並根據實際盡可能滿足他們的願望。例如,華東有色地勘局在2012年構建了一套基於幸福感測評的地勘行業動態激勵系統,以定期及不定期幸福指數測量跟蹤地勘從業人員心理感受、內在需求及價值觀的動態變化,根據測量結果實施激勵方案,消減了激勵措施的盲目性、提高了激勵措施的針對性,在全局廣大職工中引起較好的反響,提高了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了單位和地質隊伍的和諧發展。

4.2.3 科研教育文化建設方面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地質科技成果在地質事業中也是最重要的生產力,因此科研教育文化建設是地質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要營造良好的科研環境,推進地質理論的研究和創新,推動地質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可以經常匯聚地質行業專家組織地質學術文化交流,形成濃郁的地質學術文化氛圍,吸引地質科研人員參與其中。同時要加強高等院校地質學科建設,合理設置博士碩士點,培養地質學高精尖人才;在中小學廣泛開展地質教育,普及地球科學、資源環境、地質災害等相關地質知識,引起中小學生對地質學的濃厚興趣,鼓勵他們將來報考地質類專業,從事地質工作。

4.2.4 推廣傳播文化建設方面

有了思想精神、物質生活、科研教育等方面的地質文化建設成果,還需要建立有效的傳播機制將其廣泛宣傳、發揚光大,這就是推廣傳播地質文化建設。當前對地質文化的傳播還僅僅局限於行業內部人員之中,而社會大眾對地質行業的發展情況以及其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還知之甚少。因此新時期的地質文化建設要努力將地質文化推廣傳播到全社會。一旦取得地質學重大科技突破和成果,要及時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等新聞媒體進行宣傳,讓人們及時了解國內外地質行業發展動態,引起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還可以通過開展公益科普活動,開放地質公園、地質博物館,讓群眾參與其中,身臨其境地領略地質世界的精彩;通過拍攝紀錄片、公益廣告等讓人們了解我國地質行業的發展歷程和地質勘探工作者鮮為人知的工作生活經歷等等,拉近社會大眾與地質行業人員的距離。

構建一個適應新時期發展要求的地質文化,是在新形勢下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現地質找礦「358」目標的必然要求。我們必須積極創造條件、改善環境,充分發揮廣大地質工作者的作用,建設一個源於地質人實踐又為地質人服務的,在思想精神、物質生活、科研教育、推廣傳播等各方面全面發展的,具有科學性、時代性、大眾性的現代地質文化。它必將會在我國地質事業中發揮引領風尚、教育群眾、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讓我們所有地質工作者開創思維、積極探索,興起地質文化建設的新高潮,實現我國地質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

參考文獻

高煥毅.地質文化建設「三論」[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2,4:52~53

吳顯佳.地質大隊地質文化建設初探[J].建材與裝飾,2012,15:190~191

張先余.弘揚「三光榮」精神 塑造地勘隊伍核心價值理念[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2,7:16~19

王學軍.淺談勘探企業文化的培育[J].勝利油田黨校學報,2005,18:109~111

蘭書慧.塑造地質文化 提升單位核心競爭力[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2,8:50~53

趙鵬大.提高中國地質調查戰略地位若干問題的思考[J].地質通報,2003,22:861~862

李德連.整體推進核地質文化建設[J].中國核工業,2005,8:39~40

③ 為什麼要保護文化遺址 保護文化遺址的本質是什麼

文化遺址是文化遺產的有機組成部分,文化的發生、演進、發展、傳承乃至毀滅都是在文化遺址上上演的,因此文化遺址不可避免的含有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保護好了會給將來進一步的研究提供完好的基礎條件,今天我們弄不明白的也許後人就給弄明白了。
假如我們把遺址都弄沒了,我們的子孫想研究也沒得研究了,可憐的他們只好去空手套白狼了。
另外,文化遺址包括地質地貌、地理環境等等,這些都是寶貝,它們可以提供本地的歷史氣候變遷、地貌的變化,這些都太有意義了,不研究這些,樓蘭古國的真相是難以揭開的。
再說,我們總該給子孫後代以及這個世界留下點什麼,別讓什麼都毀在我們這一代的手中,否則那不成敗家子了嗎。
保護動物是個很簡單的深奧問題。保持生物鏈的穩定肯定是最基本的功能,維護生物圈不出現大問題,是現在大多數人對保護動物的共識。
這是最基本的看法,往更深里說,保護動物最本質的是維持生物基因的多樣性。每一種生物都是歷經一萬年考驗而生存下來的,都有對付環境中各種危險的高招,一代一代傳承下來,都沉澱在基因之中,說不定哪天對人就有用。
聽說過鐮狀紅細胞的故事吧,據說鐮狀紅細胞產生在非洲,本身就是不正常的東東,說是一種病也未嘗不可,但具備鐮狀紅細胞的可以抗瘧疾。這就是大自然對基因的篩選。當然,大自然不光篩選人,還篩選動物植物,適者生存,動植物的生存方式指不定哪天就會成為人類學習的對象。
生物基因的多樣性更深的意義是,沒有多樣性就沒有繁榮,多樣的生物各具不同的生存方式,分散了環境的壓力,減少了生存環境因難以承受而崩潰的可能。要不信,咱們自己率領全世界的動物一起都去吃一樣東西而不吃別的,估計不出兩年,統統餓死了事。
我們對世界的認識還淺得很,又許多天材地寶我們人類還沒意識到。先說發現的吧,動物中的有牛黃、羚角、蛇毒、蜂毒、膽紅素、胰島素……多了去了,這些可都是能救命的東西,假如我們的老祖先把牛都吃干凈了,羚羊都打獵玩給獵光了,毒蛇全當階級敵人給消滅了……我們就算知道了那些東西有用又能怎麼辦?
就說眼下弄得全世界束手無策的艾滋病來說,就說你知道吃恐龍的腦子能治好,可你上哪找恐龍去?

④ 淺議新時期的地質文化建設

劉倩

(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 西安 710054)

摘要 隨著新中國的誕生而組建的地質隊伍,經過幾十年的拼搏,已發展成為一支具有優良傳統和作風、技術過硬、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隊伍,形成了「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的「三光榮」精神和「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四特別」精神,創造了地質系統所特有的文化——地質文化。如何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展地質文化建設,是目前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 地質文化 文化建設 思考

隨著新中國的誕生而組建的地質隊伍,經過幾十年的拼搏,已發展成為一支具有優良傳統和作風、技術過硬、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隊伍,形成了「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的「三光榮」精神和「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四特別」精神,創造了地質系統所特有的文化—地質文化。它是地質單位具有自身個性特徵的企業精神、經營理念、價值觀念、行為准則,以及文化道德觀念的總和。是地質單位的靈魂和精神支柱,是地質單位發展的原動力。加強新時期地質文化建設,對於增強地質單位的凝聚力和創造力,提高地質單位的核心競爭力,推動地質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新時期地質文化建設的原則

地質文化具有物質和精神雙重屬性,可以凝聚職工心力,提高單位的知名度,增強單位形象的輻射力。包含政治思想文化、安全生產文化、科學管理文化、職業道德文化和文化娛樂等諸多方面。地質文化建設是地質單位可持續發展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地質文化建設應遵循以下原則。

(1)把握時代,面向未來。有超前意識,體現時代感,以先進文化來引領地質文化建設,努力反映地質文化的時代要求和社會特徵。

(2)以人為本,全員參與。人不僅是地質文化的創造者,也是地質文化發展的豐富者。地質單位活動的目的是盈利,但這不是唯一目標或宗旨,而應把「人」的自由、幸福(包括單位盈利、個人收入等)作為地質單位發展的最高目標。

(3)突出特色,個性鮮明。在打造高品質的地質文化時,必須堅持地質的個性特徵原則,緊緊圍繞本單位的特點和具體情況,建設具有本單位突出特色地質文化模式,做到個性鮮明。在地質文化建設的各個主要內容上,一定要擺脫模仿和照搬,力求自我塑造、自我發展、自成一家。西安地質調查中心多年來不斷努力,形成了敢於擔當、開拓創新的企業文化,鑄造了一隻敢打硬仗、戰則必勝的地質調查鋼鐵雄獅,成為中國地質調查局系統的標兵單位。

(4)領導垂範,大力倡導。地質單位領導既是地質文化的倡導者,又是組織者和締造者,決定了其在地質文化建設中必須發揮倡導、策劃、培育和垂範作用。西安地質調查中心歷屆領導班子,向來重視地質文化建設,發展業務的同時對單位文化建設常抓不懈。在中心營造了欣欣向榮,和諧發展的單位文化。

(5)優化建設,努力創新。地質文化是不斷發展的。地質文化重在建設,而建設一定要優化,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這是地質文化建設的必由之路。一要觀念創新,有價值的觀念是成功的先導,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二要制度創新,一種先進的文化制度可以給企業帶來超出一般水平的長遠利益。三要管理創新,積極倡導創建學習型企業,進行人性化管理,使管理效率提高到最大。四要形式創新,追求地質文化建設形式多樣化,優化人文氛圍,發揮地質文化「黏合劑」、「潤滑劑」的作用,達到地質文化「人事合一」的最高境界。

2 關於新時期地質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地質文化是地質單位的精神靈魂,是凝聚職工、推動發展的力量源泉。地質文化靠積淀,也要靠建設、培育。地質文化建設是一項匯集了物質的、精神的、文化的、思想的、人文的系統工程,建設新時期地質文化要在繼承優秀的傳統地質文化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地質單位的發展實際,吸收各類優秀文化,特別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精華,構建和培育起具有新時期地質特色的文化框架體系,用地質文化凝聚職工,推動發展,提升地質單位的核心競爭力。

2.1 地質文化建設要突出 「以人為本」

地質文化建設的目的在於實現文化與管理的融合,通過在管理中體現文化對人的尊重和對人的潛能的開發,實現以人為本的整體優化管理。因此地質文化建設的實質是以人為中心,以文化引導為手段,以激發職工的自覺行為為目的的一種經營管理思想。首先要研究人的需求,要對人的本性有一個准確、科學地把握。現代人既不是單純的經紀人、社會人,也不是單純的自我實現人和復雜人,他們具有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社會交往、理想信仰、當家做主、自我實現等方面的要求,掌握人的需求是實現人本管理的基礎。其次要從人的需求出發,把關心人、尊重人、激勵人、發展人作為最高目標和工作中心。把握「人的需求決定動機,動機產生行為,行為實現目標」這一人的行為產生發展的規律,實現人與目標兩個維度的結合,構築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按照這一思想制定的文化和制度才能為職工所接受並自覺執行。

2.2 地質文化建設關鍵在於 「化」

地質文化建設過程是一個修煉「化育之功」的過程。一要「內化於心」。就是讓廣大職工對地質文化的理念體系尤其是核心價值觀念入腦入心,有著強烈的心理情感和高度的心理認同,形成共同的價值理念和目標願景。二要「固化於制」。地質文化的執行需要用制度體系來保證和支持,要使地質文化的活力持久而穩定,就必須把地質文化理念具體化、物質化、規范化為制度體系,形成先進的制度文化,用制度規范職工的行為。三要「外化於行」。先進的文化需要人們去執行,地質文化最終表現為一定的行為模式。要通過加強地質文化建設,把單位的宗旨、理念、目標和利益納入職工個人的思想體系中,使職工對單位產生認同感、使命感、歸屬感,並自覺地付諸行動。

2.3 地質文化建設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與時俱進

地質文化建設是一個文化積淀的過程,新時期地質文化建設離不開傳統地質文化的深厚底蘊。新中國地質勘探工作50多年的發展歷史,不僅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也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地質行業的「三光榮」、「四特別」精神,集中體現了傳統地質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是地質行業的精神品牌,是凝聚地質職工的精神靈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地質單位仍然需要這種精神,要保持自己的個性和特色文化,同時要融匯時代精神,堅持與時俱進,根據發展變化的實踐來豐富和發展地質文化。首先要確立與整個社會的正確價值導向相符合的核心價值理念,培育富有時代特徵和鮮明個性的地質精神,塑造良好的職工形象和單位形象,把地質文化建設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之中;其次要積極融入市場經濟意識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著力培養職工的市場觀念和競爭意識,加強團隊建設,打造地質品牌,創新管理理念,大膽吸收、借鑒優秀的企業管理文化,賦予地質文化新的內涵,構建適合地質單位發展需要的新時期地質文化模式,從而更好地推動地質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

地質文化建設事關地質事業的興衰榮辱,事關地質經濟發展的快與慢,對提高地質單位的知名度、品牌、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進一步加強地質文化建設,服務於地質經濟與發展應是地質隊伍不懈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葉慶生.1999.閃光的足跡[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

張雲初等.2005.企業文化資源[M].深圳:海天出版社

⑤ 漫談地礦文化的底蘊和底氣

楊伯軒 趙標

(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 鄭州 450012)

摘要 本文列舉了地礦行業文化的外化特性,從地質工作從業的動因、感恩心理、探索奧秘的慾望、進取精神、行業本色等方面,論述了地礦文化的豐厚底蘊和底氣。

關鍵詞 動因 感恩心理 探索慾望 行業特質 豐厚底蘊

「是那山谷的風吹動了我們的紅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們的帳篷……」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無論是在地質事業大發展時期,還是在勘查找礦的蕭條期,一代代地質人吟唱著《勘探隊員之歌》,以國家建設和社會需要為己任,成年累月地跋涉在崇山峻嶺、荒原大漠,默默奉獻在找礦立功和地質服務的戰場上,用智慧和赤誠、熱血和汗水抒寫了一幅幅壯麗的人生畫卷,為建設美麗中國勘探資源和提供多樣化的地質服務成果,受到了全社會的關注和尊重,也鑄就了以「三光榮」傳統和「四特別」精神為代表獨具特色的地礦文化,豐富了地礦文化的底蘊,成就了地礦文化的底氣。

地礦行業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在地礦行業的實踐應用,是地礦職工內心共同認可的基本信念、價值觀念、道德規范,以及由此產生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品牌效應的綜合體現。在社會各職業階層中,地質工作者的行業文化烙印十分突出:大步流星走路、大嗓門說話、簡約化生活,體現的是一種效率和豪放的陽光心態;大鍋吃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折射的是一種同事間的相互依存和豪爽個性;「天下地礦是一家」代表的是團隊精神和行業價值認同;「天當房,地當床,夜幕作蚊帳」,是一種為理想奮斗的樂觀和豁達之情;等等。發黃的黑白照片記載著的創業激情,手柄磨得鋥亮的地質錘訴說著跋涉歷程,見證多個找礦突破的帆布地質包……這些地質文化元素俯拾皆有,信手拈來。憑著這腔豪情、這份執著、這樣浪漫,幾代地質人背井離鄉、拋妻別子、跋山涉水、風餐露宿,用簡朴的地質錘、用轟隆隆的鑽探聲,叩開了一扇扇寶藏之門,300多座礦業城市拔地而起。是什麼讓他們秉承執著的信念勇往直前,這種濃厚的文化底蘊和底氣源自何處?翻開歷史的記事本,我們不難找到答案。

——來自為國分憂、科技報國的愛國情愫。地質工作是經濟建設的基礎性、先行性工作,這正是毛澤東同志所說的「一馬擋路,萬馬不能前行」的序列關系。新中國成立初期,百業待興。1956年3月,在新中國經濟建設最需要礦產資源的時候,以地質部第一任部長李四光和黨組書記何長工為首的地質部高層領導積極響應黨中央提出的「向科學進軍」的號召,順應時代需要,吹響了全國勘探大會戰的集結號。無數年輕的地質工作者,滿懷報國之志,急國家建設之所急,意氣風發地走進大興安嶺的茫茫林海、攀西高原的崎嶇小道,踏上神秘莫測的高山之巔、大漠深處,打響了大慶石油勘探會戰、攀枝花釩鈦鐵礦找礦會戰、許昌鐵礦會戰等一場場找礦攻堅戰役。「鐵人」王進喜的事跡集中代表了當時無數地質工作者的心境。他在北京開會時,看到首都的汽車因為沒有汽油而不得不背著煤氣包時,他內疚地掉下了眼淚。當他帶領鑽井隊來到現在的大慶油田時,面對「頭上青天一頂,腳下荒原一片」的惡劣環境,喊出了為國家建設「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口號,在沒有大型機械的條件下,他們硬是用撬杠,靠人拉肩扛,盆端桶提的方式與時間賽跑,提前組織了鑽井生產。「寧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把貧油國的帽子丟進太平洋去」、「礦產資源在哪裡,我們的腳步就延伸到哪裡!」等響亮的誓言是當時地質人報國心切的集中表達,也譜寫了一曲曲善打硬仗、敢於勝利的壯麗詩篇,大慶油田、大冶鐵礦、欒川鉬礦、德興銅礦,等等,取得的一個個重大找礦突破,有力地支撐了新中國的工業化發展之路,也為新中國的地質工作贏得了地位和榮耀。

——來自國家重視、社會尊重的感恩心理。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初期這三十年時間里,地質工作得到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實行的是「大一統」計劃經濟管理模式,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物給物。地質隊員是全社會工資標准高、福利保障最好的職業之一,地質工作成為當時令人羨慕的職業,以地質生活為背景的《年青的一代》塑造了新一代知識分子肖繼業的形象,是當時許多年輕人的偶像。手拿地質錘和放大鏡、肩挎帆布地質包,成為許多年輕人追求的時尚,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部」字樣的工作證更是增加了地質人的歸屬感和行業自豪感。「黨和國家這樣重視地質工作,我們沒有理由不好好乾」是那時大多數地質隊員的內心獨白。雖然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出現了投資效益下降、工作效率低下等問題,但懷揣著對國家重視的感恩和感激之情,這支「建設時期的游擊隊」,以無比豪邁的激情,在那個時期累計提交各類礦產地近萬處,強有力地支持了共和國的工業體系建設,並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盡管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10多年時間里,整個地質工作陷入低潮。國家對地質勘查的投入幾乎「斷奶」,地勘隊伍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就是在這十分困難的時候,生性頑強又朴實憨厚的地質人沒有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也沒有完全放棄地質找礦事業,而是艱難地保留了部分地質找礦人才,滿心希望地期待著在第二個春天到來時大顯身手、再展作為。

——來自崇尚自然、破解奧秘的探索沖動。在地球46億年的漫長歷史中,有著無窮奧秘。人類對地球的認識也有著這樣那樣的神話故事、猜想、假說。直到有了現代地質學,科學家們把它從古到今劃分成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個「地質年代」,不同的地質年代有著不同的特徵。但直到今天,地球的絕大部分秘密還沒有揭開,人類對承載著自己並賴以生存、似乎熟悉而又十分陌生的家園,總有著「一探究竟」的沖動。地質行業的特質決定了我們是自然和地球奧秘的探求者,正是懷著這種意識和沖動,幾代地質人採用了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學、遙感解譯、深層電測、鑽探驗證等多種手段,試圖對地球的認識更近一步,也希望地球能給我們奉獻更多的寶藏和驚喜,永遠做我們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寶庫。神秘的雅魯藏布大峽谷,被視為地質科學研究的「聖地」。那裡谷深、林密,相對高差達5000餘米;氣候多變、環境惡劣。無論懸崖絕壁、雪山冰川,還是原始森林、急流險灘,所有路線都要徒步行進。河南省地質調查院的30多名地質隊員經過兩年多艱苦奮戰,在艱險和生死考驗中行程26000餘千米,完成1∶20萬化探掃面7938平方千米;採集各類樣品2102件,取得基本數據63252個。首次獲得了大峽谷地區控制密度最大、研究程度最高的基礎地質資料,從地球化學角度解讀了雅魯藏布江縫合帶和「南迦巴瓦構造結」演化特徵及分布位置。這是我國乃至人類歷史上首次對大峽谷地區進行的大規模、深層次、網格式、系統性國家級地質科學考察,為大峽谷地區基礎地質研究、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珍貴的基礎資料,成果經專家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由地質隊員自己完成的《走進雅魯藏布大峽谷》攝影畫冊仍是地勘界的經典之作。

——來自不甘落後、勇創一流的進取精神。現代意義的地質工作是一種「舶來品」。鴉片戰爭以後有外國人進入中國開展地質調查,也有中國留學生到比利時、德國等學習礦業知識。1913年,章鴻釗、丁文江、翁文灝等創辦的北平地質調查所,培養了中國第一批地質人才。在此後戰事不斷、政局長期動盪的惡劣環境中,憑著對科技救國的信念,原隸屬中央地質調查所的地質學家,以常人之軀承受著超常的生存條件,堅守者地質調查找礦的責任,並取得了雲南祿豐恐龍、淮南煤礦、雲貴地區的磷礦等重大地質成果,更確立了「登山必到峰頂、移步必須步行」和「近路不走走遠路、平路不走走山路」的地質調查准則。「搜羅多少箱圖籍、整理端緒仔細求」(翁文灝贊丁文江語),正是這些地質前輩們敬業精神的真實寫照。新中國成立後,在地質事業大發展時期,更是有數以萬計的地質工作者,不畏艱難、勇挑重擔,不甘落後,憑借頑強的意志和驚人的毅力,長期奮戰在野外一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找礦突破,探明儲量的礦種達160種,其中20多種礦的探明儲量位居世界前列,為我國完善工業體系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地質力學理論、地窪學說、第四紀地質研究等,多項重大地質理論創新成果,大大縮短了我國與發達國家地質工作的差距。特別是近10多年來,國家組織實施了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危機礦山找礦、青藏專項、新疆「358」等重大地質專項,取得了大批地質找礦突破和理論創新。尤其是,歷時10年的「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項目,獲得了全球最全面、最系統的青藏高原基礎地質資料,創造性地提出青藏高原地質演化和成礦理論,並得到國際權威的認可,是中國地質工作的里程碑。通過攻克一批重大科學難題,實現了找礦重大突破,對完善我國礦產資源戰略格局,促進青藏地區科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成功摘得2011年度的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是全國地質工作者的至上榮耀。

——來自志存高遠、革故鼎新的行業本色。地質工作貫穿於經濟建設的整個活動,服務於經濟社會的諸多方面。地質工作在緩解資源約束、維護能源資源安全、推進城鄉建設、開展國土整治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以資源保障為主的傳統地質工作正在轉變為資源、環境保障並重的多目標、多功能地質工作,地質工作的服務領域不斷擴大。近年來,河南省地勘局所屬地勘隊伍在這方面進行了很好的探索:實施的「地質環境保障工程」,一方面研究中原經濟區建設的環境容量問題,加強地質環境調查評價、地質災害防治,減少地質環境的破壞和地質災害發生。另一方面是,對已形成的地質環境問題,如礦山環境、水土污染,進行恢復治理、生態修復。完成了黃淮平原農業地質調查、重點城市淺層地熱資源評價和環境地質調查評價、沿黃城市後備地下水水源地普查、地質公園規劃建設、礦山環境和地質災害調查治理等一大批重大項目,積極參與應急抗旱找水打井行動、四川災後重建工作、高鐵客運、南水北調、鄭州地鐵等大批重點項目建設,推進多目標地質服務在專業化基礎上向社會化、市場化發展。地質工作服務領域的擴大,大大加快了與其他學科的交流和融合,使我們比以往變得更加從容和自信,也給地質文化的進步提供了全面的營養。

行走在高山荒野,探尋於地心深處。回顧新中國成立64年來的地質工作,有青春燃燒的激情歲月,也有刻骨銘心的難忘時光;有找礦慶功酒會上的酩酊大醉,也有蕭條時期生活無著的窘迫困境;有同事兄弟間生死相托的手足之情,也有夜深人靜時思念妻兒的離別之怨;有找礦立功戴紅花的光鮮和榮耀,更有遠離鉛華心底寧靜的堅守和承受……這一切的一切,積淀為厚重的地礦行業文化底蘊,生生不息,薪火相傳,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地質人凝聚精氣神,唱響主旋律,為夢想而奮斗,成為我們的精神家園。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地質工作還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挑戰和問題,我們還會繼續堅守「三光榮」和「四特別」的精神高地,義無反顧地開拓進取,不離不棄地求索奮斗,用青春和激情譜寫地質工作新的篇章,為實現中國夢創造新的業績!

參考文獻

中國地質學會21世紀中國地質研究分會.2010.中國地質工作發展規律研究[M].北京:地質出版社

張先余等.2013.加強新時期地勘文化建設初探[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1:17~20

朱訓主編.2010.中國礦業史[M].北京:地質出版社

⑥ 從地質文化角度推進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設

呂金波

(北京市地質調查研究院 北京 102206)

摘要 北京是世上罕見的具有山區、平原和盆地的城市,兩大山脈(燕山和太行山)交匯之地,兩大古代人類工程(長城和大運河)交匯之地。目前,北京有1個世界地質公園、6個世界文化遺產地。建議將溫榆河—大運河沿線作為未來北京發展的中心線。

關鍵詞 地質文化 世界城市 長城與大運河交匯 溫榆河—大運河規劃中心線 北京

北京有1個世界地質公園、6個世界文化遺產地。歷史上京杭大運河、元大都和明北京對世界的影響深遠,這些都與北京的地學背景有關系。北京的世界文化遺產地與世界地質公園分布見圖1。

圖1 北京世界文化遺產地與世界地質公園分布圖

北京位於北緯40°,東經116°附近,是世界上少有的燕山與太行山兩大山脈交匯之地,少有的長城與大運河兩大古代人類工程交匯之地,少有的具有盆地、山地和平原的城市,少有的具有鐵礦、煤礦和地熱的城市。最高峰門頭溝區東靈山,海拔2303m,最低通州區柴廠屯,海拔8m,高差達2295m。西山產煤,北山產鐵,盆地和平原產地熱。最明顯的地學特徵為維理士描述的山前「北京灣」,「北京灣」東南口為永定河、溫榆河和潮白河形成的北京平原,永定河從西山流出,潮白河從北山流出,中間的溫榆河由西北部山區分水嶺內水系匯集而成。

1 對地質文化概念的理解

地球有46億年的歷史,人類(以非洲查德的托麥人Toumai為例)最多有700萬年的歷史,人類文明僅有5000年的歷史,人類史與地球史相比約等於零,太短了。所以人類文化必須納入到地球這本大書中去解讀,解讀地質大書與人類文化的關系稱為地質文化。

地質文化研究的是地質與文化的關系,這種關系的核心就是地質現象對人心理產生美的作用。美是人類特有的感覺,人類經過幾百萬年的演化,裸露的歷史遠比穿衣的歷史長得多,出現了以古希臘為代表的裸體藝術,人類對自身器官的欣賞由來已久,文學作品幾乎是人類自畫像的描述,地質景觀的擬人化是地質文化研究的對象。人類進入文明後,達到了孔子所說的:智者樂山、仁者樂水。喜歡高山大川是對男性美欣賞的結果,喜歡江河湖海是對女性審美的結果,喜歡植被是古人類對毛發欣賞的物化,喜歡洞穴是對人類最早家園的依戀。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對高山流水和諧美感的贊譽。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是對人類社會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歌頌。

以地質為基礎、以文化為目標、以美學為對象,推進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設,是地質文化學科建設在北京的具體體現。

建議成立地質文化研究會,宣傳46億年地球史對5000年人類史的作用,從現代地質學角度弘揚中國古代的科學著作(如《山海經》、《水經注》和《徐霞客游記》);從地質學角度開啟對四大名著的研究(如黛玉為炭質頁岩,桃源結義在拒馬河洪積扇溢出帶涿州,水簾洞為岩溶洞穴、花石綱為經岩溶作用的石灰岩運輸);凸顯名山大川的地質科學內容(泰山為太古宙變質岩,黃山為燕山期花崗岩,峨眉山為玄武岩),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地質公園(丹霞地貌,雅丹地貌,桂林岩溶)。

2 北京是中國地質文化的搖籃

北京是中國地質文化的搖籃,誕生了「震旦系」和「燕山運動」等中國特有的地質學術語,培養了兩位總理(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翁文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溫家寶),成就了影響青年毛澤東的地質學家楊鍾健,豎起了中國科技界的一面旗幟李四光,走出了眾多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

地質文化影響了共和國的締造者。1921年9月29日,時年28歲的毛澤東同志給住在北京三眼井胡同的楊鍾健寫信,申請加入「少年中國學會」。楊鍾健研究過馬蘭黃土,對周口店猿人遺址沉積物(①—⑩層)進行過劃分,時為「少年中國學會執行部主任」。

共和國締造者指導了中國地質工作的方向。1950年2月17日,毛澤東出訪蘇聯,在莫斯科接見中國留蘇學生代表,並題詞:「開發礦業」。

3 長城與大運河兩大古代人類線性工程在北京交匯

長城長約6000千米,按照緯向展布於中國北方的山脈中,是世界上最長的牆。京杭大運河長約1794千米,按照經向展布於中國東部的平原上,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兩大工程一緯一經交匯於北京,體現了剛柔相濟之美,增添了北京世界城市的內容。

3.1 長城

長城沿著緯向,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約6000千米,橫跨中國北方7個省、市、自治區,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牆,體現了陽剛之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3.2 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沿著經向展布於中國東部2市4省,全長約1794千米,有2500多年的歷史,長度是蘇伊士運河的16倍、巴拿馬運河的33倍,是世界上最長和最古老的人工運河,體現的是陰柔之美。雖然大運河尚未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但掩蓋不了對世界文化的影響力。

北運河上游稱溫榆河水系,即發源於十三陵盆地的東沙河、關溝的北沙河、寨口的南沙河和玉泉山的清河。地質上處於潮白河洪積扇與永定河洪積扇的交匯處,兩個洪積扇的溢出帶水源豐富,成就了京杭大運河的最北段,是大運河的起點。

4 北京是第一個具有世界地質公園的首都城市

2006年9月17日,在英國北愛爾蘭首府Belfast召開的第2屆世界地質公園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房山為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成員,使北京成為全球第一個擁有「世界地質公園」的首都城市。

房山世界地質公園與門頭溝、石景山、海淀和昌平等山區並稱為中國地質工作的搖籃。1867年,美國學者Pumpelly R.發表了第一篇有關中國地質的論文[1],1882年德國學者Richthofen F.V.提出了「震旦系」地層名稱[2]。1918年瑞典人J.G.Andersson發現了周口店園區,1929年12月2日裴文中在周口店洞穴碎屑堆積物中發現了第一顆完整北京猿人頭蓋骨。

地質公園北部大石河流域有百花山-白草畔園區、聖蓮山園區和石花洞園區。大石河源頭的堂上村誕生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曲,大石河北岸煤層之上為侏羅紀火山岩構成的亞高山草甸景觀百花山-白草畔園區,大石河北岸煤層之下為北方罕見的小型岩溶盆地景觀——聖蓮山園區。石花洞園區發育岩溶洞穴群,洞層最多(8層),裂隙滲透水沉積的石盾最多(200多個),為世界之最;毛細滲透水沉積的石毛(銀狐)稀有,滴水沉積的石筍疊置關系和微層理明顯,流水沉積的石旗美麗,池水沉積的月奶石發育好,有被鈣華掩蓋的唐代題字,有《水經注》中記載的孔水洞[3]

地質公園南部拒馬河流域有白石山園區、野三坡園區、十渡園區和雲居寺-上方山園區。拒馬河源頭的白石山園區發育大理岩峰叢地貌,野三坡園區發育岩溶峽谷地貌,十渡園區發育華北地區最為典型的房山地貌(新近紀石林與第四紀岩溶陡壁的組合形態)[4]。石門花崗岩體的熱力變質作用,烤白了高庄的漢白玉大理岩,成為紫禁城、明清皇陵和皇家園林的唯一石料區;烤白了雲居寺-上方山園區所在的雲帶山,故有雲水洞、雲居寺之名[5]

5 北京世界文化遺產的地質背景

目前北京的世界文化遺產有長城、故宮、周口店「北京人」遺址、頤和園、天壇和明十三陵。挖掘這些遺產的旅遊地學背景,對北京建設世界城市有深遠的意義。

5.1 長城(北京段)

長城北京段東起金山嶺、中過慕田峪、西至八達嶺,地質構造托起了長城,體現了陽剛之美,使得長城(北京段)沿線最為壯觀。

登上金山嶺,你會發現長城內外無論山嶺,還是河流,都是東西走向。長城腳下的沉積岩層,長城南側的火山岩和古北口侵入岩體,也都是東西向延長的,這是因為本區為印支東西向構造帶的組成部分。

慕田峪長城呈西北—東南走向,1.5億年前形成的長圓閃長岩體使得東南長城低緩。越過16號敵台後,12.2億年前形成的霧迷山組硅質條帶白雲岩使得長城腳下岩石變得陡峭,直上牛犄角,高差達500米。

八達嶺海拔1015米,地質背景為花崗雜岩,岩石上的長城最為雄偉。八達嶺地區為中生代燕山期侵入岩,包括侵入體120個,出露面積540.45平方千米。在八達嶺城關拐角處的岩壁上,一條基性岩脈沿山而下,恰似一條青龍,故名「青龍橋」。

長城沿著緯向,隨著火成岩體上下起伏,達到了自然與人類工程完美統一的效果。

5.2 故宮

故宮是北京城區的中心,稱紫禁城,始建於明永樂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紫禁城的名稱借天空的紫微星壇而來,體現了天子居中的思想。故宮西靠中南海,南臨通惠河,是在元大都高梁河之陽修建的,地質上位於永定河沖洪積扇的中部。

5.3 周口店 「北京人」遺址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為房山世界地質公園的一個園區,體現了人類最早的家園,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洞穴,沿著馬家溝組灰岩走向發育,裴文中和賈蘭坡各發現3顆猿人頭蓋骨。周口店猿人的發現結束了自19世紀末荷蘭軍醫E.Dubois發現爪哇猿人以來,猿人是人還是猿的爭論,確立了猿人在人類演化史中的地位。

5.4 頤和園

頤和園以萬壽山為中心,佔地2.9平方千米,其中湖泊面積約佔3/4,體現了剛柔相濟的湖光山色,1998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萬壽山的造景岩石為堅硬的紅廟嶺組砂岩,是在距今2.4億年前的二疊紀形成的,形成了萬壽山的山色。

昆明湖底部為奧陶紀馬家溝組石灰岩含水層,遇到萬壽山二疊紀紅廟嶺組砂岩的阻隔,極易形成泉水,形成了昆明湖的湖光。

1996年12月28日,昆明湖進行了240年以來的第一次清淤,通過取樣研究獲知,昆明湖水起始於3500年前,3000年前穩定成湖,水生植物開始繁衍,公元1750年前屬於天然湖泊。1750年對湖區進行開挖,形成了今日的景觀,湖水的面積和深度增加了1倍,湖區從此變為人工湖[6]

5.5 天壇

天壇體現了中國人的宇宙觀,1998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天壇位於北京城東南,地質上處於永定河洪積扇的溢出帶,地下水的流動速度減緩,水源豐沛,溢出地表,所以在天壇的東面形成了龍潭湖,北面形成老舍描寫的《龍須溝》,西面建設天橋。濕地般的地質環境為建造天人合一的天壇創造了不可多得的自然條件。

5.6 十三陵

明清皇家陵寢是我國明、清兩朝皇帝營建的文物建築,體現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生死觀。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按照地靈獸說,十三陵後靠為玄武,盆地南面的紅泥溝龍虎台(中更新世黃土)為朱雀,西面的卧虎山為白虎,東面的龍山為青龍。東面的龍山為元古宇龍山組的命名地,形成了突出的龍脊。1934年,張文佑在龍山東坡的石灰岩中發現了三葉蟲化石,把這套灰岩作為寒武系的底部,建立了華北顯生宙的第一套地層「昌平組」[7]。西面的卧虎山岩石為元古宇霧迷山組白雲岩,含有大量的硅質條帶,白雲岩風化後顯出白色條帶,看起來很像虎皮紋。

6 古代北京曾為世界城市的證據

古代北京曾為世界城市的證據有三,即,馬可波羅描述的元大都,鄭和下西洋傳播了以北京為首都的中華文化,哥倫布首次西航時曾攜帶致中國北京大汗的國書。

6.1 馬可波羅描述的元大都

《馬可波羅游記》第二卷,把元大都稱為汗八里(Kanbalu,突厥、蒙古語,帝城)。書中對元大都的宮殿、園林、城市、商業、人口、紙幣、石炭、天文等進行了詳細描述,使得元大都成為東西方歷史中最為輝煌的世界城市[8]

6.2 鄭和下西洋傳播了以北京為首都的中華文化

明朝的永樂皇帝定都並命名了「北京」。從永樂三年(1405年7月11日)到宣德八年(1433年),鄭和一共7次下西洋,先後到達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30多個國家,最遠達非洲東海岸。

定都並命名「北京」的永樂皇帝和航海家鄭和是世界大航海時期的開拓者,鄭和船隊縱橫西洋,加強了明初中國政府與海外各國的聯系,說明當時的北京對亞洲和非洲的影響巨大。

6.3 哥倫布首次西航時曾攜帶致中國北京大汗的國書

哥倫布認為從歐洲西航可達東方中國。在西班牙國王的支持下,先後4次遠航(1492—1504)到達了美洲大陸,誤認為到達印度,形成了「印第安人」的錯稱。

現藏西班牙巴塞羅那阿拉貢王室檔案館內的拉丁文手稿,包括1492年簽發的通行證(Salvoconctos)和王室介紹公函(La Carta de comendaticia)2個文件。通行證書寫:「我等現派遣哥倫布率快帆艇三艘,取海路駛向諸印度地域……」。王室介紹公函書寫:「自我等某些臣民及其它來自貴國之人士得知……」的下文,正是《馬可波羅游記》中有關中國的話,是哥倫布反復向西班牙王室宣傳「大汗契丹」的情況,因此,王室介紹公函就是哥倫布在《航海日記》中所說的致中國大汗的「國書」。

根據年代考證,筆者認為,這位中國大汗就是明朝弘治皇帝朱祐樘,即葬在明十三陵泰陵的明孝宗,說明北京在明朝中期對歐洲影響巨大。

7 溫榆河—大運河為未來發展中心的建議

構成北京發展的地學要素為「北京灣」和「溫榆河—大運河」。北京從古至今一直沿著南北中軸線建設,北京要建設世界城市,應該以地學為背景,實現科學發展觀。未來若以溫榆河—大運河為發展中心,一方面可以保護西部古都風貌,發展東部新型經濟區;另一方面依託華北大平原,將環渤海經濟區連為一體。向西可以連接歐亞大陸,向東溝通環太平洋諸多國家,將北京建設成為發展空間廣闊的世界城市。

參考文獻

[1] Raphael Pumpelly.Geological researches in China,Mongolia and Japan[J].1867

[2] Richthofen Ferdinand von.China[M].Berlin:Verlag von Dietrich Reimer.1882

[3] 酈道元.水經注(卷十二)[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197

[4] 呂金波等.北京西山岩溶洞系的形成及其與新構造運動的關系[J].地質通報2010,29(4):502~509

[5] 呂金波.北京房山世界地質公園岩溶景觀特色[J].城市地質2007,2(3):26~30

[6] 黃成彥等.頤和園昆明湖3500 余年沉積物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

[7] 張文佑.中國北部震旦紀與寒武紀地層之分界問題[J].國立北京研究院院務報1935,6(2)

[8] 馬可波羅.馬可波羅游記[M].北京:外文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8

⑦ 地質文化產業:領域寬 基礎厚 前景廣

關鳳峻

(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北京 100812)

摘要 本文從地質文化產業角度闡述了地質環境領域工作,分析了地質公園等文化建設的現狀、發展前景和存在的問題,對進一步加強地質環境文化產業建設提出建議。

關鍵詞 地質文化 地質環境 前景

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指導下,國土資源部黨組作出了在全系統開展國土資源文化建設工作的重大部署,從地質文化產業角度出發,通過對地質環境領域工作的初步梳理,筆者認為,地質文化產業是一個領域寬廣、基礎雄厚,越來越有發展前景的既古老又現代、既深邃又科普、既傳統又朝陽的產業。

1 地質文化產業領域寬,群星璀璨

談及地質文化產業,首先就會想到地質公園,與之非常類似的還有礦山公園。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地質公園、礦山公園已走出了一條保護地質遺跡、保護礦業遺跡、與世界通行規則接軌,又具有中國特色的地質文化產業發展道路。與地質公園建設密切相關的是地質遺跡保護,從2001年開始,我國開始安排專項資金用於地質遺跡保護,數額逐年增加。現在,寶玉石產業、觀賞石產業等已經是社會知名度很高的傳統地質文化產業;溫泉產業、礦泉水產業,也發展為名副其實的地質文化產業;古生物化石保護近年來也開始探索走產業化發展的保護道路。

其實,地質文化產業遠不止上述這些,換個角度來看,地質環境工作很多都具有文化色彩,也都有產業化發展的趨勢。例如,地質災害防治是地質環境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社會和廣大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的提高,對地質災害的認識和防治知識的掌握程度,都需要持續不斷的宣傳、培訓和教育,從而形成廣泛而深入人心的地質災害防災減災文化氛圍,這是更重要和更緊迫的任務。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是近年來國家投入不斷增大的領域,從實物工作來看,這項工作是把過去開采造成的地質環境破壞再恢復起來,或改造得更好。從最終目的看,這項工作仍可歸屬於地道的文化建設,無論怎樣恢復和改造,都是讓環境變得更好。至於地下水監測、地面沉降防治、城市地質、農業地質、旅遊地質等,也都頗具文化色彩。

2 地質文化產業基礎厚,蓬勃發展

2.1 地質公園,已成國土資源系統最亮麗的名片

目前,全國有140個國家地質公園,其中26個是世界地質公園。公園內建有地質博物館近200個,全部免費向遊客開放,並承擔著接待地學夏令營和向當地中小學生進行地學科普宣傳教育的任務。地質公園現有專職導游6481人,兼職導游9515人,其中地學導游1751人,占導游總人數的11%。全國300餘個地質公園(包括省級地質公園)已成為開展地質科普教育活動的最重要場所,在科學普及、破除迷信、弘揚地學文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改變了似神似鬼的傳統解說內容,提高了旅遊景區的科學品味。而且,各地質公園近年來共建立科研基地200餘個,累計投入科研經費27.61億元,完成科研項目540個,正在實施的科研項目有175個,在地學科研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據統計,截至2010年,國家級和世界級地質公園累計接待遊客達5億人次,門票收入達200多億元,旅遊總收入逾千億元,極大拉動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地質公園還帶動了交通、商業、服務業、城鄉建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2.2 賞石文化,正走向空前繁榮的產業化發展道路

據統計,目前我國的觀賞石石種已達480種,從業者超過300萬人,收藏和愛好者超過1000萬人。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成立了省級觀賞石協會,建立各類賞石社團組織600多個。觀賞石市場迅猛發展,全國已形成以廣西柳州、安徽宿州、內蒙古阿拉善、山東臨朐、雲南昆明五大市場為重點,以星羅棋布的各地市場為依託的觀賞石市場網。專業評審委員會經過嚴格評審後命名了30個觀賞石之鄉(城),11個觀賞石基地。近年來,全國每年舉辦的較大規模的賞石展、賞石節達200多次,已形成了「中國觀賞石博覽會」「柳州國際奇石節」「宿州靈璧石文化節」「昆明泛亞奇石博覽會」等多個業內知名展覽會品牌,全國觀賞石年交易額已達200多億元人民幣。各地政府和企業家投資建設了一大批公益性、經營性賞石文化設施,政府投入建設的專業性大型石館就有30多個,收藏家、企業家投入建設的各種賞石館、賞石園達1000多個。

2.3 溫泉之鄉(城、都),漸成溫泉文化產業的領頭羊

我國東南沿海、台灣、藏南、滇西、川西、膠遼半島等地區,分布著豐富的對流型溫泉地熱資源,松遼平原、華北平原、蘇北平原、淮河平原、江漢平原、銀川平原、河套平原、汾渭盆地、西寧盆地、四川盆地、鄂爾多斯盆地等中、新生代沉積盆地中,分布著豐富的傳導型溫泉地熱資源。全國有溫泉3700多處,1600多處已開發利用。全國溫泉地熱資源分布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地熱能儲量摺合8530億噸標准煤,在現有技術經濟條件下,每年可利用量相當於6.4億噸標准煤,開發利用潛力巨大。

目前,已被命名的中國溫泉之鄉有25個、中國溫泉之城有8個、中國溫泉之都有3個。這些中國溫泉之鄉(城、都)都設立了溫泉旅遊文化節,有的還多次舉辦了(國際)溫泉養生博覽會。從各地的實際效果看,溫泉之鄉(城、都)的建設,使我國珍貴的溫泉地質遺跡得到了有效保護,並帶動了溫泉文化產業、溫泉旅遊業的大發展。溫泉之鄉(城、都)正逐漸成為溫泉旅遊的勝地和溫泉文化產業發展的領頭羊。據統計,2011年,全國溫泉旅遊達到2530多萬人次,收入約50億元,溫泉文化產業鏈價值約為550億元。另外,我國溫泉地熱資源的商業開采還用於房屋供暖、溫室種植、水產養殖、農業乾燥和工業利用等,每年創造經濟效益數千億元。溫泉開發利用不僅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還產生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我國現有溫泉從業人員有81000多人,溫泉開發每年使全國二氧化碳減排約700萬噸。

2.4 古生物化石,風頭正健的地質文化產業新寵兒

我國古生物化石資源豐富,分布廣泛,是世界上少有的古生物化石種類齊全、數量眾多的國家,是名副其實的古生物化石大國。如遼寧、河北、內蒙古的熱河生物群、山東的山旺生物群、雲南的澄江動物群、貴州的關嶺生物群等,都產出了眾多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受到國際上的廣泛關注。截至2010年,我國已建立了5個國家級古生物化石自然保護區、17個古生物類國家地質公園、23個與古生物化石有關的國家地質公園、22個省級古生物自然保護區、7個古生物類省級地質公園。隨著近年來《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的發布,中國古生物化石基金會的成立,古生物化石保護的宣傳、展覽、科普和教育等活動空前活躍,吸引了大批民間和社會資金投入保護事業。據初步統計,目前在古生物類保護區、地質公園、博物館的直接從業人員有5萬餘人,每年遊客量在8000萬人次左右,創造直接收益約每年240億~300億元。

3 地質文化產業前景廣,任重道遠

盡管我國地質文化產業群星璀璨,蓬勃發展,但主要還是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地質環境保護的「副產品」,主要靠社會需求拉動產業成長,市場規則主動適應國家產業政策。我們的管理工作已經明確自己是為地質勘查產業服務,為礦產資源開發產業服務,但仍未明確意識到也要為地質文化產業服務,地質文化產業任重道遠。筆者認為,自發的「副產品」尚且能達到如此巨大的產業規模,倘若再加上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一定會有更加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馬伯永.中國地質公園文化資源特徵及建設與發展構想[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9(1)

元重舉.努力發展賞石事業 為促進文化大區建設做貢獻[J].寶藏,2012(9)

鄭利.溫泉旅遊文化內涵探析[J].資源調查與環境,2008(2)

⑧ 為什麼現在鄉鎮不允許自建房

不是所有的鄉鎮不允許自建房,不讓自行建房存在以下幾種原因:

1、該地區已被納入政府規劃

(1)部分農村地區因為發展的需求而被納入了城市的規劃,進行拆遷徵收。

(2)有些農村地區已經在實行統一規劃建房了,當地政府都已經進行了規劃,所以農戶也沒必要進行建房,自然其建房的行為不予通過。

(3)河道旁、被納入公路和通信管線控制范圍內等等區域都是不允許進行建房的,若是申請建房的區域是這類不允許建房的區域,其建房申請也將不予通過。

2、保護該地區的耕地資源

(1)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但是每年的耕地總數量在不斷地減少,為了保護耕地,農村加強了對建房的審核。

(2)可以有效的避免因為農戶私佔耕地進行建房的行為而造成的耕地資源較少,可以堅守耕地紅線,保護耕地資源。

3、一戶一宅的原則

(1)我國土地實行一戶一宅的原則,我國不少農村地區都還存在一戶多宅的現象,為了規避這種現象,現在不少農村地區加強宅基地的審核。

(2)以前的進城熱,導致農村存在不少長期被閑置的房屋,按政策規定,閑置超過兩年,該房屋將被村集體進行收回。

(3)我國不少農村地區嚴重存在違法違規建房的現象,對於這類地區而言,嚴格控制建房才能有效的保護土地資源。

4、保護農村環境

(1)部分農村地區仍然存在臟亂差的問題,所以不少農村地區建房都有一定的要求,對建房的審核會更加的嚴格。

(2)不少農村地區建房要求要因地制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建設與當地民族和地域特色相符的房屋,要節約土地等等,所以不少農村地區也不讓隨意建房了。

5、宅基地有限

(1)農村建房需要有宅基地,但是宅基地都是村集體進行分配的,村集體手中的宅基地也是有限的。

(2)當該村集體宅基地的數量不能滿足農戶的申請需要時,而且也沒有新的宅基地審批規劃了,那麼也就意味著該農村地區不能在進行建房了,也不會允許農戶進行建房了。

⑨ 古代的地層為什麼會在下面是什麼原因

泥沙一層層累積上來的

⑩ 客家人為什麼要建土樓

列入「世遺」名錄的福建土樓由「六群四樓」共46座土樓組成,包括永定縣初溪、洪坑、高北土樓群及衍香樓、振福樓,南靖縣田螺坑、河坑土樓群及和貴樓、懷遠樓,華安大地土樓群。福建土樓是今年中國唯一的一項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至此,福建省已擁有兩處世界遺產,分別是武夷山文化與自然遺產和福建土樓文化遺產。

世界遺產大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例會,每年召開一次。本屆世界遺產大會二日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省會魁北克城的會議中心開幕,將於十日閉幕。

土樓建築起源於先民抵禦匪盜侵襲和野獸威脅
在福建西部或南部的崇山峻嶺里,隱藏著各式各樣的供人居住的土樓,據估計,永定縣有2萬多座,南靖縣有1.5萬多座,平和縣、漳浦縣、詔安縣、華安縣等,也各自有千座有餘。土樓的出現,緣為千百年前,在蠻荒、動亂的年代,福建先民歷盡千辛萬苦,南遷落腳福建境內,為了抵禦匪盜的侵襲和野獸的威脅,他們用當地生土、砂石、竹木,將房子夯築成一個渾然一體、精巧奇特的龐大建築,兼具安全防衛、通風採光、抗震防火、防潮保溫、隔音隔熱、冬暖夏涼等種種功能,是他們生存居住的理想「樂園」,並以豐富的文化內涵、獨特的聚居方式、合理的布局及與自然環境相融合的選址理念備受世界矚目。

永定土樓
福建土樓第一次在國際揚名源於「美國衛星發現土樓」之說,這個故事為永定人所津津樂道:六十年代初,美國中央情報局在衛星照片中發現福建西部崇山峻嶺間,有類似核反應堆的東西,引起白宮一陣恐慌。後來,美國情報人員親赴土樓探訪,解開疑團。從此,已經存在千百年的客家土樓,揚名天下。它的方圓世界,它的神奇、古樸、壯觀、美麗,震撼人心,博得了 「神秘的東方古城堡」、「中國古建築奇葩」等種種贊譽。

據了解,「世遺」土樓中最古老和最年輕的均在永定初溪土樓群,直徑66米的集慶樓已屆600歲「高齡」,直徑31米的善慶樓則剛到「而立之年」。以下是永定10個最具有代表性,最獨特的土樓:土樓王子-振成樓、土樓之王-承啟樓、最大方樓-遺經樓、仙山樓閣-裕隆樓、布達拉宮式-奎聚樓、富麗堂皇-福裕樓、袖珍土樓-如升樓、古樸方樓-光裕樓、防震巨堡-環極樓、秀麗商庄-振福樓、書香門第-衍香樓。其中振成樓、承啟樓、遺經樓是永定土樓的代表。

漳州土樓
漳州土樓是福建土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歷史悠久、分布廣闊、類型眾多、數量驚人、內涵豐富,在福建土樓中的價值地位已獲得一致共識。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地的華安大地土樓群,南靖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和貴樓及懷遠樓即是漳州土樓的典型代表作。華安大地土樓群由二宜樓、南陽樓、東陽樓組成,其中二宜樓被譽為「土樓之王」,是福建土樓中綜合價值最高的單體建築,也是最早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土樓;南靖的田螺坑土樓群由5座土樓組成,如飛碟從天而降,是福建土樓中最富有視覺沖擊力的土樓群;河坑土樓群的13座土樓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谷河道間,構成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絕景;和貴樓建在沼澤地上,是建造地質最奇特的土樓,懷遠樓則是最具備崇禮重教等文化內涵的土樓。

漫長艱難的「申遺」歷程
2000年4月,福建省人民政府確定由南靖、華安、永定三縣的「六群四樓」共46座土樓,以「福建土樓」的名義正式參加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期間「申遺」之路歷經曲折,至2004年才列入世界遺產預備名單。在去年10月圓滿完成了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對土樓遺產申報項目的現場評估考察後,今年上半年又順利通過了正式評估,成為提交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表決的全球47項申報世界遺產項目之一,這也是代表2008年我國參評的唯一的文化遺產審議項目。

十年申遺路 土樓保護長足進步
1998年5月,永定率先成立客家土樓申報世遺委員會。2000年4月,福建決定把永定、南靖、華安三縣土樓聯合起來,以福建土樓的名義申報世遺。福建省於日前出台了《福建省「福建土樓」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福建土樓》申報文本的編寫出版和《福建土樓保護規劃》的編制也相繼完成。近年來,福建土樓所在的縣市投入數億元,對土樓及其周邊環境進行了全面的保護整治,完善了相關道路改建等配套設施,從而真實展現了土樓的歷史風貌,大大改善了土樓區域的人居環境。與此同時,福建有關方面採取措施增強群眾的土樓保護意識。各地編寫專門的土樓系列鄉土教材,從幼兒起即進行土樓保護教育。去年5月,永定縣申遺辦意外收到湖坑鎮一位農民的200元捐款,主任鄭新彩備感欣慰:「可以看出,經過10年整治,保護土樓的意識已深入人心。」

申遺成功將使土樓維護擺上重要議程。土樓營造技藝及傳承人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土樓需不斷維修,才能住上幾百年。」徐松生說,他曾參與維修了集慶樓和廣東的一些土樓。「今後我們要依法依規保護好、維護好這些世界文化遺產。」永定縣縣長余德輝說。許多不在世遺名錄之列的土樓進入了地方政府重點保護名錄。「我們已著手維修建於1371年的齊雲樓。」華安縣縣長柯志宏說。福建省客家土樓旅遊發展公司營銷部經理林志成也是客家人,他告訴記者,「我們對土樓的保護開發,不僅包括居住環境的保護,細致到木頭、土和竹片,更要保護土樓里的居住生活形態、客家先民的生活方式,這是與城市生活完全不同的體驗。」

中國「福建土樓」申報「世遺」項目優勢明顯
對於中國此次申報世界遺產的項目,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ICOMOS(國際古跡理事會)中國委員會副主席羅哲文此前表示了極大的信心。他認為,福建土樓在建築上是屬於特殊類型,既非漢族風格,也非當地風格,但又非常符合建築美學上「實用、美觀、經濟」的三原則,冬暖夏涼,而它的成因則與西晉時的戰局有關,「當時著名的歷史事件是『五胡亂華』,中國出現了大動盪,以漢族為主的士大夫紛紛南遷,集中至福建、廣東、江西交界地帶,利用當地的地形建築土樓,以後歷朝歷代遇動亂則南遷,都紛紛形成土樓群,同時也形成特殊的文化現象——客家文化。這裡面有一種民族交融,也有一種文化交融。」土樓申遺的優勢還在於地處山區,保留得相對完好一些,周圍也沒有什麼高樓和新建築。

出席「世遺」大會的專家們指出,「福建土樓」造型獨特,規模宏大,結構奇巧。土樓文化根植於東方血緣倫理關系,是聚族而居傳統文化的歷史見證,體現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型生土夯築的建築藝術成就,具有「普遍而傑出的價值」。

南靖-永定最快車程僅十幾分鍾
據最新消息,交通方面,南靖縣距永定縣最近車程僅十幾分鍾,是從南靖縣書洋鎮塔下村(省歷史文化名村)出發至永定縣土樓之王-承啟樓。

相關鏈接

世界遺產委員會由世界遺產大會締約國聯合推選,任期為六年。每年委員會都負責審定新的遺產名單。並由兩個權威機構負責審議:文化遺址由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負責。自然遺產由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委員會負責。兩大機構將對遺產地錄入或推遲錄入甚至不予錄入做出建議。而國際文化財產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ICCROM),則對遺產地保護和培訓、修復技術等提供一系列專家意見。
目前,全世界共有141個國家和地區的851處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文化遺產660處,自然遺產166處,另有25處為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

文化遺產
《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規定,屬於下列各類內容之一者,可列為文化遺產:
①文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建築物、雕刻和繪畫,具有考古意義的成分或結構,銘文、洞穴、住區及各類文物的綜合體;
②建築群: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因其建築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觀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單獨或相互聯系的建築群;
③遺址:從歷史、美學、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人造工程或人與自然的共同傑作以及考古遺址地帶。
凡提名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項目,必須符合下列一項或幾項標准方可獲得 批准。
①代表一種獨特的藝術成就,一種創造性的天才傑作;
②能在一定時期內或世界某一文化區域內,對建築藝術、紀念物藝術、城鎮規劃或景觀設計方面的發展產生過大影響;
③能為一種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一種獨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見證;
④可作為一種建築或建築群或景觀的傑出範例,展示出入類歷史上一個(或幾個)重要階段;
⑤可作為傳統的人類居住地或使用地的傑出範例,代表一種(或幾種)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轉之變化的影響下變得易於損壞。
⑥與具特殊普遍意義的事件或現行傳統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學藝術作品有直接或實質的聯系。(只有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或該項標准與其它標准一起作用時,此款才能成為列人《世界遺產名錄》的理由。)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