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中國三大地質板塊是什麼

中國三大地質板塊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3-08 09:29:07

『壹』 中國的地質構造復雜,處於什麼板塊

我國大部分地區位於亞歐板塊,還有部分位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西藏、雲南西部),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台灣、福建沿海)。

『貳』 中國三大自然區是什麼,詳細說明

東部季風區 (一)特點1海拔較低 有廣闊的平原 2風向和降水均隨季節有明顯的變化 3河流為外流河 4植被以森林為主 部分為草原森林 5處極少數地方外 天然植被已經不復存在 (二)范圍 大興安嶺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廣在地區。 (三)簡介 我國三大自然地理區劃之一。東部季風區是指大興安嶺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以東的廣大地區。本區背靠高原,面向海洋,夏季受海洋季風影響顯著,普遍高溫多雨,冬季受北方冷氣流影響,大部分地區寒冷乾燥,風向與降水均隨季節而有明顯的變化和更替。本區包括地形上屬於第二級階梯的黃土高原、四川盆地、雲貴高原、橫斷山區,以及第三級階梯的沿海廣大平原和丘陵地區。這一區濕潤程度較高,溫度因緯度變化而變化,由此向南,氣候逐漸變暖。本區的秦嶺—淮河一線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此線以北四季變化明顯,冬季寒冷,河流、土壤凍結。降水較少,且集中在夏季。此線以南,一年四季水綠山清,變化不明顯,降水豐富,氣候濕潤、溫暖。 西北乾旱半乾旱區 (一)特點 1海拔較高但差別顯著 2氣溫年較差、日較差大 多大風天氣 3植被大部分為荒漠 一部分為草原 4大部分地區屬於內流區 5水是農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二)范圍 內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格爾盆地等地貌單元 (三)簡介 在晚近地質時期,有顯著的差異上升運動,大部分地區上升幅度不大,一部分上升很大,形成廣大的高平原和橫亘於高平原中的很顯著的山脈。高平原海拔大多在1000米左右,其中也有較低的部分,如准噶爾盆地不少地域在250—5O0米之間。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竟在海平面以下155米。許多山地的高度超過3000米,具有明顯的垂直分異。也有不少山地高度較低,景觀的垂直分異不明顯。地處內陸且四周多山嶺。來自海洋的水汽很少,夏季風難以到達。植被大部分為荒漠,一部分為荒漠草原和乾草原。在高山的垂直分帶中則有森林、山地草原等,以及與之相應的土壤類型。地貌外營力主要是乾旱與半乾旱氣候下的微弱風化、微弱的物質移動、微弱的水力侵蝕和堆積以及廣泛的風力侵蝕、搬運和堆積。但暴雨之後,水力侵蝕可產生強烈的破壞作用。風力作用雖然很廣泛,但只能對顆粒較細的鬆散沉積物起作用,並在風力變緩的時候發生堆積。在高大的山嶺中,以冰川作用以及冰緣條件下的寒凍風化、物質移動和流水侵蝕為主。全區絕大部分屬內陸流域,在平地上產生的地表水幾乎全屬雨水補給的短暫水流。湖泊較多,大多是鹹水湖。山地徑流是重要的資源,其補給來源以冰雪融水為主。 青藏高寒區 (一)特點 1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2空氣稀薄 氣溫低 凍土廣布 太陽輻射強 風力大 3植被為荒漠 草原 與高山草甸灌叢森林很少 土層薄弱 4是許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 5以畜牧業為主 (二)范圍 青海、西藏兩省區的全部和四川省西部 (三)簡介 我國三大自然地理區劃之一,處於我國地形的第一階梯。青藏高原地區海拔較高,有地球的第三級之稱,本區高原地勢作用超過了緯度的影響。它與同緯度的黃河、長江中下游景觀差別極大,表現為中、低緯度內獨特的大面積高寒環境。高原上空氣稀薄,大氣乾燥,風力強勁,降水稀少,太陽輻射強烈,氣溫低而且年較差、日較差很大,冰川凍土發育,寒凍風化和融凍作用十分普遍。湖泊眾多,除少數淡水湖外,大部分是鹹水湖和鹽湖。氣候由東部溫暖濕潤向西北寒冷乾旱遞變,植被也相應呈森林帶、草甸區、草原區、荒漠帶依次更迭。青藏高寒區由於自然條件限制,居民稀少,經濟尚不發達,所以保留了比較完整的原始自然狀態,是人類探索自然奧秘的寶

『叄』 中國處於三大板塊交界處,它們分別是()()()

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

『肆』 中國地質板塊劃分是什麼

好像是六大板塊。七小版塊。。。具體的小版塊名字好詭異的說~~~
幫你頂一下吧

『伍』 中國的三大地震帶包括哪些省市縣

我國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發育。20世紀以來,中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貴州、浙江兩省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國地震活動頻度高、強度大、震源淺,分布廣,是一個震災嚴重的國家。1900年以來,中國死於地震的人數達55萬之多,佔全球地震死亡人數的53%;1949年以來,100多次破壞性地震襲擊了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涉及東部地區14個省份,造成27萬餘人喪生,佔全國各類災害死亡人數的54%,地震成災面積達30多萬平方公里,房屋倒塌達700萬間。地震及其他自然災害的嚴重性構成中國的基本國情之一。我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五個地區的23條地震帶上。這五個地區是:①台灣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區,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雲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區,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天山南北麓;④華北地區,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⑤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等地。我國的台灣省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西藏、新疆、雲南、四川、青海等省區位於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上,其他省區處於相關的地震帶上。中國地震帶的分布是制定中國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的重要依據。

『陸』 中國三大砂岩地貌是什麼

中國三大砂岩地貌是由砂岩形成並命名的地貌類型分別是張家界地貌、丹霞地貌和嶂石岩地貌。

『柒』 中國地理分那幾板塊

華東,華西,華南,華北,華中,東北三省,

『捌』 中國地質分布

中國處於歐亞板塊的東南緣,與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板塊相接,各地區地質環境差異較大,發展歷史很不相同,區域地質各具特色,這為我國類型多樣、數量巨大的金屬礦床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鐵礦:我國分布有各時代的從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鹼性各類岩漿岩,沉積了從太古宙到第四紀各個時代的地層,從而形成各種各樣的鐵礦床。

沉 積變質型鐵礦床主要產於前寒武紀古老的區域變質岩系中。岩漿晚期鐵礦床與基性、基性-超基性岩漿作用有關。接觸交代-熱液型鐵礦床主要賦存於中酸性-中基 性侵入岩類與碳酸鹽類岩石的接觸帶或其附近。與火山-侵入活動有關的鐵礦床與富鈉質的中性、基性火山岩侵入活動有關。沉積鐵礦床產於新元古代以後各個地質 時期的地層中,其中時代最老的是早震旦世沉積鐵礦床,分布最廣的是泥盆紀「寧鄉式」鐵礦。

錳礦:我國錳礦絕大多數產於地台區,只有少數產於地槽中,從成礦時代看,以前寒武紀和泥盆紀的錳礦儲量為最多,分別佔32%和30%。

鉻礦:我國鉻鐵礦均直接產於超基性岩或基性-超基性雜岩體中,有工業價值的含鉻基性-超基性岩體主要為海西期和阿爾卑斯期,其次是前寒武紀和加里東期。

鈦 礦和釩礦:產於釩鈦磁鐵礦中的這兩類礦產主要受四川攀西地區和河北北部的基性-超基性岩控制。鈦鐵礦砂礦床有濱海沉積、殘坡積和河流沉積等多種成因類型, 成礦時代多屬第四紀。沉積型釩礦多產於揚子地台和秦嶺-祁連褶皺系的所謂「下寒武統黑色岩系」(即廣義的「石煤」)中。

銅 礦:我國復雜多樣的地質環境形成了多種銅礦類型:斑岩型銅礦和夕卡岩型銅礦產於會聚板塊邊界;海相火山岩塊狀硫化物型銅多金屬礦在離散板塊邊緣和會聚板塊 邊緣以及島弧環境等均有產出;海相沉積岩塊狀硫化物型銅礦產於大陸殼海西-印支期海相斷裂拗陷帶環境;海相沉積(變質)岩型銅礦產於穩定大陸邊緣裂谷或類 似張裂構造的早期階段;鎂鐵質-超鎂鐵質岩型銅鎳礦產於大陸邊緣和增生褶皺帶邊緣深大斷裂環境;陸相火山岩銅金礦產於活動大陸邊緣火山帶環境。從成礦時代 看,主要是中生代、中—新元古代和新生代,其中燕山期成礦作用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鉛鋅礦:分布廣泛、規模巨大的碳 酸鹽岩型鉛鋅礦床多數產於地台區,少數分布在冒地槽區,主要分布在湘、桂、粵、滇、川、黔、遼吉、塔里木西北及西南邊緣。鉛鋅礦分布的地層時代以泥盆紀— 二疊紀為主(46%),其次是前震旦紀(19%)、寒武紀—志留紀(15%)、震旦紀(11%)。

鋁土礦:我國古風化殼鋁土礦都與侵蝕間斷面的古風化殼有關,主要形成於石炭紀,其次是二疊紀。

鎳礦:我國鎳礦除雲南墨江一處屬風化殼礦床外,其餘皆為岩漿熔離礦床。該類礦床主要分布在准地台內部區、過渡區和地槽內部區,以過渡區為主,與超鎂鐵質-鎂鐵質岩體有關,元古宙和海西期是兩個主要成礦期。

鎢礦:我國鎢礦分布在三個成礦帶:濱太平洋鎢礦帶、秦嶺-祁連山和天山鎢礦帶、三江-喜馬拉雅鎢礦帶。鎢礦與燕山期的中、早期花崗岩關系最為密切,其中尤以燕山早期至關重要。

錫礦:中國錫礦主要分布在晚古生代天山-大興安嶺褶皺區、古生代華南褶皺系、中新生代濱太平洋褶皺系,以及特提斯-喜馬拉雅褶皺帶,許多大、中型錫礦床均產在燕山晚期重熔-再生岩漿作用形成的小岩株、岩枝的內外接觸帶。

鉬礦:我國鉬礦分布於兩個成礦帶:東部的環太平洋鉬成礦帶和西部的三江褶皺系銅-鉬成礦帶。絕大多數鉬礦床和銅鉬礦床均為中生帶燕山期的產物。

銻礦:我國銻礦類型主要有:碳酸鹽岩地層中的層控礦床;不規則脈狀銻礦床;中低溫熱液充填交代多金屬礦床,及火山岩層中似層狀、脈狀銻礦床,成礦圍岩多為泥盆系和元古宇,其次是二疊系和三疊系。

金 礦:我國岩金礦與三個時代的岩漿岩有關:一是加里東期花崗岩;二是海西期的斜長花崗岩、花崗閃長岩和二長花崗岩;三是燕山期中酸性小侵入體。由於成礦物質 主要來自古老基底的礦源層,東部地區金礦層控性明顯;而西部地區岩控及深斷裂控制明顯,成礦物質主要來源為基性-超基性岩。

銀礦:我國銀礦形成於元古宙到中生代的各個地質時期,其中尤其是燕山期,礦床的數量和規模都居於首位。在空間上,銀礦床主要分布在地槽褶皺帶、地台凹陷盆地,以及活化地台的火山-沉積斷陷中。

稀 土金屬礦:內蒙古白雲鄂博稀土-鐵-鈮礦床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礦床,位於華北地台與大興安嶺褶皺系交界處,賦礦層位為中元古界淺海相沉積淺變質的白雲岩、 板岩和石英岩,與礦化作用有關的岩漿活動為海西期黑雲母花崗岩。近年來在我國南方發現的風化殼型稀土礦床具有重要意義,含礦原岩是富含稀土的花崗岩、混合 岩及火山岩,礦床受含礦原岩和地形地貌條件控制,根據稀土元素的賦存狀態,可分為單礦物型和離子吸附型兩種,後者是一種新類型稀土礦床,目前成為我國稀土 的重要來源之一。

『玖』 誰能分析一下中國的地質

中國地質構造的基本格局
關於中國地質構造的基本格局,李四光(、1973)、黃汲清等(1977)、任紀舜(1990、1997)、程裕淇等(1994),分別從構造體系和構造域兩個方面進行過概括和客觀描述。借鑒前人成果,結合此次編圖所取得的資料,認為中國的地質構造格局主要是板塊間相互作用與陸內構造活動的綜合反映,而板塊活動與陸內塊體再活動總是有一定的方向、方式和涉及一定地域,從而形成一定的構造體系域。這與構造體系和構造域的原義和范疇已不盡相同。強調板塊相互作用與板內構造活動都具有重要意義。現從構造形變的綜合形態、主體構造帶展向、復合關系及其動力體系角度,將全國劃分為古亞洲、特提斯、華夏—濱西太平洋、賀蘭—康滇等4個主要的構造體系域,它們東西橫亘、南北縱貫,東西約略對稱,並以上揚子地塊為中心構造結,構成了一幅大中華構造格架。
我國地質構造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斷裂構造十分發育,所編1:250萬地質圖上最主要的區域斷裂(表5-1)計89條(圖5-2),有45條屬發生過6級以上地震的活動性斷裂,他們分屬於不同的構造體系域,其中包括6條板塊結合帶和6條重要的微板塊結合帶和10條地殼拼接帶,多數有蛇綠岩帶、構造混雜岩帶發育。不少伴有規模較大的韌性剪切帶,其中有16條已發現有藍片岩帶。而含柯石英榴輝岩的超高壓變質帶主要在中央造山系發現。由於絕大部分具有較長的發育歷史和復雜的力學轉變過程,地質圖未能區分其屬性。
古亞洲構造體系域
該域包括任紀舜(1997)所劃分的古亞洲構造域,但范圍、時限更為廣泛,主要是還考慮了板塊拼合後的陸內造山作用。以李四光(1973)所劃分的3條巨型緯向帶為主體,還包括其間所鑲嵌的東西向排列的陸塊或地塊。這些構造形體總體循近東西向展布,中部約略向南彎曲或形成規模不等向南凸出的弧形彎滑構造,如淮陽弧、廣西弧等,並相伴有NEE、NWW向一對X型剪切構造。
該體系域主要發育於我國中北部,包括發育於晚元古代以來,定型於華力西期的天山—興蒙造山系和定型於印支期的中央造山帶以及其間的塔里木、華北陸塊。形成於燕山期發育於特提斯與華夏構造域之上的南嶺構造帶也是該域的新成員,以隆起—花崗岩帶為特徵,是陸內造山的產物。除此尚有一些規模較小的構造帶。
特提斯構造體系域
特提斯構造體系域為華力西、印支、燕山、喜馬拉雅期,特提斯洋迭次關閉,岡底斯—印度板塊多次相對向N或NNE方向聚合、碰撞造山形成的一個主體為NW向、中段為近EW向、東南段約略向南東撒開的反S狀弧形擠壓地帶,是總體為EW向的特提斯造山系在特定邊界條件下發生的構造畸變。其地域主要在中央造山帶之南,揚子陸塊以西的青藏高原地區,NW向的右江造山帶也屬該域組成部分。主體由一系列造山帶間夾羌北—昌都、羌南、岡底斯等長條狀弧形微陸塊組成,其中有一系列巨大的斷裂帶,亦呈反S狀,長達1 000~3 000 km余,多數伴有蛇綠岩帶、外來混雜岩塊或藍片岩帶,他們一般具有拉張、逆沖擠壓等復性特徵。東段兼有左行走滑和旋轉,南段顯示右行,其間的塊體有向SE擠出的趨勢。多數斷裂活動性較大,為地震多發帶。
金沙江-紅河斷裂帶全長3 000 km以上,北西段呈NWW向分為兩支:一支為羊湖—金沙江斷裂,發育西金烏金蛇綠岩帶,並有榴輝岩分布,在蛇形溝新發現有早二疊世深海放射蟲硅質岩;另一支為郭扎錯—若拉崗日斷裂,在藏北青南沿帶發育二疊—三疊系復理石、硅質岩、基性火山岩及二疊系灰岩外來岩塊,且有蛇綠岩殘塊及藍片岩。中段折向NNW至SN向,由金沙江蛇綠岩及含志留系—二疊系灰岩外來岩塊的泥礫混雜岩組成寬達30~40 km的強變形帶,以逆沖兼有右行剪切為特徵。南段經哀勞山延出國境,與越南黑水河消減帶相連,以逆沖兼有左行剪切為主,是一條對接於印支期的微板塊結合帶。甘孜-理塘斷裂帶為金沙江-紅河斷裂帶的NNW向分支,北段為逆沖左行剪切,南段以右行剪切為主,帶內有理塘蛇綠混雜岩和藍片岩、志留系二疊系灰岩的外來岩塊。
龍木錯—瀾滄江斷裂帶:西起龍木錯,過青海後轉沿瀾滄江南下,出境後與泰國清萊—馬來西亞結合帶連接。境內長2 800 km。西段於藏北加錯見蛇綠岩;雙湖地區也有藍片岩帶發育,南段有昌寧—孟連二疊紀蛇綠岩帶。可能是一條二疊紀晚世微板塊結合帶。
班公錯—怒江斷裂帶:前已述及,該斷裂帶西起班公錯,經改則、丁青轉怒江南下出境,中國境內長2 500 km。北西段分布有班公錯、改則、丁青、碧土、滇西三台山等三疊紀—白堊紀蛇綠岩帶和改則藍片岩帶;南段與瀾滄江之間的昌寧—孟連二疊紀蛇綠混雜岩帶,現歸於瀾滄江帶,但與怒江帶有何聯系,還值得研究。除此,伴有木嘎崗日群(J)含放射蟲硅質岩—復理石,顯示洋殼自北而南俯沖,岡底斯向北仰沖。結合帶最終對接於侏羅紀至早白堊世初。該斷裂帶南側此次新釐定的噶爾—納木錯斷裂帶,沿帶有6處蛇綠混雜岩和放射蟲硅質岩—復理石分布(K1),還可能與波密地區迫龍藏布蛇綠岩帶相連。小洋盆閉合於早白堊世末,斷裂帶顯示自南向北俯沖。
雅魯藏布江斷裂帶:沿印度河—雅魯藏布江河谷展布。自薩嘎以西分為南北兩支。東端在墨脫形成大拐彎出境,中國境內長1 700 km,寬幾至幾十千米。其北為岡底斯白堊紀—始新世火山弧,以南發育弧前盆地復理石楔。有雅魯藏布江蛇綠岩帶、放射蟲硅質岩、泥礫混雜岩和藍片岩分布。最近在林芝玉門有三疊紀蛇綠岩帶發現,說明洋盆在三疊紀已經出現,對接於白堊紀未。斷裂帶為自南向北俯沖。
道孚—康定、紫雲—南丹、右江等NW向斷裂以擠壓兼有左行走滑為特徵。道孚-康定斷裂帶也稱鮮水河斷裂帶,自二疊紀以來長期活動,中新世後左行走滑總距達80~100 km(許志琴,1997),南延有可能與小江斷裂帶相接,是一條地震活動頻發帶。
在喜馬拉雅造山帶有定日—洛扎斷裂、喜馬拉雅主中央斷裂和主邊界斷裂,為一組向南凸出的逆沖推覆斷裂系。喜馬拉雅主中央斷裂向北緩傾,傾角30°左右。主邊界斷裂帶北側的古老地層向南逆沖於山前的西瓦里克群(N+Q)之上,顯然是印度陸塊向北俯沖的產物,其形成時代為10 Ma~22 Ma(潘桂棠面告)。同時伴有強烈的伸展作用:高低喜馬拉雅之間的藏南拆離帶,大規模向NE滑脫,向東至墨脫與雅魯藏布江斷裂帶疊接,形成時代為12 Ma~21 Ma(潘桂棠面告)。沿北喜馬拉雅構造帶由拉軌崗日群組成一條穹隆群,最近區調證實是伸展環境下發展起來的一串變質核雜岩構造。在岡底斯地區垂直造山帶有多條近於等距的SN向地塹或張裂帶,最近區調發現,其中當窮錯—許如錯地塹有中新鹼性世火山岩、侵入岩(26.1 Ma),申扎打個隆弄巴溝口SN向斷裂,為一強地震活動帶,它們也與印度陸塊的嵌入、高原隆升背景下的陸內伸展有關。
華夏—濱西太平洋構造體系域
任紀舜等將中國東部劃歸由在太平洋—太平洋動力體系形成的環太平洋構造域。程裕淇等則分為由揚子、華夏兩個古板塊相互作用形成的古華夏構造域和燕山期以來由歐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相互作用形成的濱西太平洋構造域。根據1∶250萬地質圖編圖資料,對古太平洋構造所知尚少,故在前人劃分基礎上稱為華夏—濱西太平洋構造體系域。華夏構造域地域限於中國東南部地區,濱西太平洋構造域則擴及整個東亞地區。華夏古板塊與揚子古板塊的相互作用,主要由南向北和由東向西以及由南東向北西的擠壓碰撞,自四堡運動至加里東運動完成拼合。印支、燕山運動時期兩個古板塊又發生強烈的陸內擠壓嵌合作用。加里東造山運動時期華南造山帶先自南向北不均一仰沖推覆,後自東向西仰沖拼貼,奠定了該區構造輪廓。形成了總體為NE向、中段為EW向的反S狀的江南地塊和反S狀欽—杭結合帶以及反S狀羅霄—北武夷—會稽山加里東期前緣褶沖帶,也可能是EW向構造帶在特定條件下的一個變種。除此,還發育有稍晚的近南北向疊加褶皺和一些更晚的NE向的褶皺帶、斷裂帶。該構造體系域的NE向反S構造帶與特提斯構造域的NW向反S構造帶在中國南部圍繞四川盆地,約略呈犄角之勢,只是前者規模略小,不完全對稱。
燕山運動以來,由於陸內收縮和歐亞板塊與古太平洋板塊相互作用,形成了東亞濱西太平洋構造體系域,主要包括遼闊的中國東部陸緣活化帶、完達山造山帶和台灣造山帶以及東南海域,在東部陸區疊加改造中國東部的華夏構造體系域與古亞洲構造體系域,形成了一系列NNE向的隆起—岩漿帶和松遼、華北等大型盆地,其間發育一系列的NNE向巨大的斷裂帶,包括大興安嶺—太行山、嫩江—青龍河、濟寧—團風、鎮江—廣州、麗水—海豐、長樂—南澳、台東縱谷、台灣中央山脈、台西山麓等斷裂帶,也捲入了狼山、彌勒—師宗、撫州—遂川等NE向斷裂,重要的有30條,不少斷裂的一些段落並不連續,呈左行側列排列,其性質以逆沖兼有左行走滑為主,且以自SE向NW仰沖居多。他們在晚白堊世時大部分轉化為正斷層,局部發生位移不大的右行走滑,其中以汾渭斷裂帶控制的「之」字狀地塹系最為特徵。台灣的一束NNE向斷裂在新近紀以來作疊瓦式向西逆沖,至今仍有活動。
該域著名的郯廬斷裂系縱貫中國東部,它是中生代以來在一些古斷裂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郯廬斷裂帶為主幹,南北均有一些分支,形成一個具有成生聯系的斷裂系統。居於中段的郯廬斷裂帶由一束平直的走滑斷裂組成,斷面向E陡傾,在其兩側變形特點有明顯不同。東盤以長距離牽引拖曳為主,斷續出露的青白口紀張八嶺群、南華—震旦系及古生代地層,在廬江、張八嶺一帶呈NNE走向,向北逐漸向東偏轉,至蘇北宿遷—泗洪、響水—淮陰一帶轉為NE、NNE向。總體呈NE—NNE向大型弧形構造,其間可能有一些規模較小的拉斷現象,顯然具牽引弧特點。至於肥東地區出露於郯廬帶中的闞集岩群、肥東岩群等中深變質構造岩片,這些古老硬脆的塊體,很可能是走滑錯斷的碎片。還需要說明的是在郯廬斷裂帶的南部廣濟、宿松等地斷裂兩側的震旦紀及早古生代地層大致呈由NWW向轉為NE向的弧形,平移錯動不顯著,說明郯廬斷裂帶南部是在一個向南凸出的弧形構造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最大走滑拖曳部位在郯城、廬江一帶,向南逐漸減弱消失。郯廬斷裂帶的西盤構造帶與構造線主要為NWW至EW向,與走滑斷裂帶直交,不具拖曳特點,出現巨大斷距。郯廬斷裂帶南端達長江北岸,與揚子陸塊北緣逆沖斷裂帶以及大別推覆體前緣斷裂帶同時終止廣濟附近,即他們具有共同終點。由此不難設想郯廬斷裂帶西側的深層俯沖和大推覆與郯廬斷裂帶的大平移有密切的成生聯系。平移作用導致和加強了西側華北陸塊的深層俯沖和大別塊體向南擠出與推覆效應。而推覆與俯沖是以郯廬斷裂帶為邊界條件,並使走滑斷裂帶隨推覆同步發展延伸。這種走滑與推覆的聯動現象在中國東南部已有多處見到。郯廬斷裂系南延部分的廬江—懷寧斷裂,平移距離很小,該斷裂在湖口與贛江斷裂帶相接後,因九嶺疊瓦式逆沖推覆帶沿其西側向SSW方向推移,使其平移特徵得到顯著加強,以後形跡斷續零星,至粵西地區主要是遷就利用了較古老的四會—吳川斷裂帶,又有所加強。郯廬斷裂系北段為舒蘭—依蘭斷裂帶和敦化—密山斷裂帶,斷裂走向也向NE偏轉,左行走滑作用明顯減弱,敦化-密山斷裂後期右行走滑則比較明顯。根據地質依據和大量定年數據,郯廬斷裂帶啟動於三疊紀末(2088Ma~245 Ma)(王小風等,2000),強烈走滑於侏羅紀—早白堊世(100 Ma~208 Ma),晚白堊世至古近世為伸展期,新近紀又有一些擠壓或右行走滑。斷裂帶西側大約也在印支期發生了華北陸塊向南俯沖,處於中下地殼的大別山「山根」受到擠壓深層發生超高壓變質,開始擠出,在中部層次形成低溫高壓藍片岩帶。於侏羅紀時岩塊大規模向南逆沖推覆,在白堊紀時大別山體開始隆升,周邊斷陷。東南沿海的長樂—南澳斷裂帶走滑剪切的時限集中於100 Ma~120 Ma(舒良樹,2000)。所以中國大陸東部的NNE向走滑作用啟動時間有所不同,但均結束於100 Ma前後。
除此,在東南陸緣還發育一組NW向張裂帶,斷裂形跡斷斷續續,向陸內逐漸閉合,沿帶發育中新生代火山、斷陷盆地和成串的火山機構及小型侵入體,沿九江-寧德、會昌-雲霄斷裂帶有中酸性同熔型斑岩、次火山岩或晶洞花崗岩分布,具深張斷裂特點。沿海的晶洞花崗岩沿九江-寧德斷裂帶達贛東北的靈山。
賀蘭—康滇構造體系域
該域主體縱貫我國中部,包括賀蘭山、康滇、黔中一帶的褶皺帶和斷裂帶,以及近SN向的鄂爾多斯盆地,松潘—甘孜造山帶東部以及四川盆地。該體系域居我國地質構造的中軸,而上揚子古陸塊(現四川盆地),則是多體系聚合施壓的穩定核心,構成中國的中心構造結。其西面是「北、西雙向」擠壓而成倒三角形的松潘—甘孜褶皺區(許志琴,1997),北、東、南三面為大巴山、江南、川南等弧形褶皺帶所圍繞。從深部構造看我國地殼西厚東薄,西南特厚、東南特薄,而該域地殼厚度為38~45 km,大致代表我國地殼的平均厚度,恰為「中性」的過渡帶(程裕淇,1994)。
該域有7條重要的斷裂帶,均為地震活動的敏感地帶。北端的鄂爾多斯斷裂帶,走向SN,向西陡傾,晚侏羅世—早白堊世時向E逆沖,東部相對下降,最大降幅可達800 m。中南段有著名的龍門山、箐河和小金河逆沖推覆斷裂帶,屬松潘—甘孜造山帶的前陸逆沖推覆系統。南段於康滇地塊發育3條近SN向斷裂帶,長度均為500~600 km。自西向東依次為綠汁江、安寧河以及小江斷裂帶,同為左行逆沖推覆斷裂帶,都是二疊紀玄武岩的噴溢通道,地震活動由西而東依次減弱。
上述格局說明該構造體系域主要是陸內近東西向擠壓和特提斯構造動力體系與華夏—濱西太平洋構造動力體系復合聯合作用的結果,同時還受到了古亞洲構造動力體系的復合影響。
以上四大構造體系域各具特點,同時又互相遷就、互相改造、互相干涉、互相疊加,形成我國復雜而有規律的構造面貌。
除此,近期限的一些調查資料表明千山帶內部先後的褶皺變形可以平行造山帶發生疊加,但也可以近乎直交。如江南地區四堡期限第1期褶皺帶為近SN向,第2期即主體褶皺為近EW向;贛中武功山區加里東期第1期褶皺帶為近EW向,第2期即主體褶皺為近SN向;湯家富也報導了(2003)安徽滁州、和縣、巢湖一帶印支期限早期褶皺為NWW向,後期為NE向,均近直交。這也可從板內構造活動和板塊碰撞兩種作用得到期解釋,是否如此,值得進一步研究。

漂移的大陸(2)(圖)

擴張的海底和活躍的板塊
30年後,隨著人類認識大陸向大洋挺進,地質學在洋底資料方面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進展。大陸漂移學說也從中獲得了強大的生命力,以新的姿態煥發青春,終於戰勝了固定論,成為現代地質學的理論支柱。
50年代以來,科學家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海底地貌進行了廣泛而精確的測量,發現大洋底並不像以前所想像的是平坦的,而是在存在著貫穿洋底的巨大海底山脈即洋中脊,它綿延各大洋達幾萬公里。在洋中脊的頂部為一連續的破裂帶。此外還發現了深海溝、斷措帶、海底平頂山及其分布特徵:深海溝與洋中脊大致平行,斷措帶垂直切割洋中脊,海底平頂山則按年代在垂直洋中脊的方向上排列成行。
面對這些新發現的科學事實,美國地質學家赫斯和迪茨分別於1961年和1962年借用地幔對流理論提出了海底擴張學說,認為地幔物質從洋中脊的破裂帶上涌冷卻形成了洋中脊。由於地幔對流,牽引著大洋地殼從破裂帶兩側向相反的方向運動、擴張,當遇到大陸地殼時就插入大陸地殼底下重又形成地幔物質,參加下一個循環的運動。當大洋地殼與大陸地殼碰撞下插時,使大洋地殼消減而形成深海溝,使大陸前緣受擠壓抬升而形成山脈或島嶼。據推測,大洋地殼全部更新一次約需1.5億年時間。所以海洋不是永存的,大陸也並非固定不動。比如,大西洋就是形成於聯合古陸內部的新生大洋,擴張著的洋底推動鄰接大陸向兩側漂移,大西洋便不斷展寬。而太平洋原來是聯合古陸以外的古老大洋,岩石圈一邊在脊頂生長,一邊在海溝俯沖潛沒,不斷的更新。古老的太平洋具有年青的洋底。聯合古陸的的分裂與大陸四散漂移,實際上是大西洋、印度洋新生和擴張的結果。大陸不是獨立地沿著洋底漂移,洋底與大陸一樣也在移動。海底擴張是大陸漂移的新形式。
對於這種學說,洋底廣泛發育的條帶狀磁異常現象提供了重要的證據。對古地磁的研究,是五十年代後期興起的一門新學科。它是從在億萬年前形成的岩石中保存下來的剩餘磁性,分析出大量有價值的地球運動資料。因為磁性有穩定的方向性和強度,對它的研究可以推斷出遠古時地塊的位置。1963年,科學家瓦因和馬修斯在海底擴張說的基礎上提出解釋海底條帶狀磁異常的新模式。他們認為在地幔物質沿著脊軸上涌,冷凝成新洋底的過程中,新生岩石圈會沿當時地球磁場的方向被磁化。大量調查表明,洋底正、負磁異常條帶的寬度與地磁場轉向年表中正極向、反極向期的時間間隔成正比關系,從而證實了海底擴張學說與他們自身提出的模式的正確性。
海底擴張說的提出,不僅使大陸漂移學說以新的形式重新活躍起來,而且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興趣。它為大陸漂移提供了動力的解釋。海底擴張說的提出以及深海溝的事實向人們提示,地球表面的岩石圈即地殼並不是完整的連續體,而被分隔成若干塊體。1965年,加拿大科學家威爾遜建立了「轉換斷層」概念,並首先指出,連綿不絕的活動帶網路將地球表層劃分為若干塊剛性的板塊。1967年到1968年期間,法國地質學家勒皮維和美國的摩根、麥肯齊及帕克將轉換斷層概念外延到球面上,定量的論述了板塊運動,確立了板塊構造說的基本原理。1968年,美國的艾薩克斯、奧利弗和塞克斯進一步闡述了地震與板塊活動之間的聯系,並將這一新興理論稱作「新全球構造」。按照這種學說具體說來,板塊是指由地震帶所分割的內部地震活動較弱的岩石圈單元。由於板塊的橫向尺度比厚度大的多,因此而得名。狹長而連續的地震帶勾劃了板塊的輪廓,它是劃分板塊的首要標志。全球地殼共分為六大板塊:歐亞板塊、美洲板塊(有人將它進一步劃分為北美板塊和南美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板塊(或稱為印度洋板塊、澳大利亞板塊)、太平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同時,根據地震帶的分布及其它標志,人們還繼續劃分了納斯卡板塊、科科斯板塊、加勒比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等次一級板塊。板塊的劃分並不遵循海陸界線,也不一定與大陸地殼、大洋地殼之間的分界有關。大多數板塊都包括大陸和洋底兩部分。太平洋板塊是唯一基本上由洋底岩石圈構成的大板塊。
板塊學說較為成熟的解釋了一些原先大陸漂移學說面臨的難題。板塊底下是處於半熔融狀態的上地幔物質,稱為「軟流層」,「軟流層」的對流為板塊運動提供了動力。當兩個板塊相遇碰撞時就擠壓隆起形成山脈,如喜馬拉雅山就是古印度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隆起而形成的。板塊之間的相互作用就是全球地殼構造運動的基本原因。板塊構造理論認為,不同的板塊可以結合為一體,同一板塊也可以分裂向不同方向移動,中間形成新的大洋,例如大西洋就是這樣形成的,而且人們預測,紅海、東非裂谷和加利福尼亞灣都在不斷分裂,正孕育著新的大洋,而太平洋則正在縮小。
實質上,板塊構造理論就是大陸漂移理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的表現形式,它為經典大陸漂移學說提供了新的理論根據。它從大陸和大洋的全球規模來研究地球歷史,將人們傳統上加以割裂的大陸和海洋研究統一起來,不再是單一的以大陸的研究來推測海洋的發展,克服了經典理論的局限性。板塊構造理論能夠很好的解釋一些地質現象,不僅在說明地球基本面貌的形成和發展中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且為人們建立新的地球史觀開辟了廣闊的前景,最終確定了人們地球史觀的活動論,徹底摧跨了固定論的束縛,成為現代地質學和地球史觀的理論基礎。
有力的證據
大陸漂移學說、海洋擴張學說和板塊學說事實上是辨證統一的學說。作為本世紀最重要的學說之一,它們從問世至今雖然在全球范圍內得到肯定,但仍受到少數人的質疑。然而有許多的發現可以為它們提供強而有力的證據。
首先是這一學說較好的解釋了地震的成因,即岩石圈板塊之間的相互運動造成了地震。地震活動也似乎支持這種觀點。科學家們認為,太平洋板塊向周圍大陸板塊的俯沖,印度和阿拉伯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的碰撞,形成了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喜瑪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事實上,全球發生的大地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來自於這兩大地震帶。
其次,這一學說還可以用來解說其它地質現象。如本世紀日本和菲律賓的火山爆發,科學家們就說都是由地殼板塊運動引起的。大洋板塊同大陸板塊在太平洋的邊緣部分發生碰撞,大洋板塊被推向地殼下面,而大洋板塊里的固體物質被地幔里的高溫熔化或煮沸而變輕,再被推向上面以灰塵、煙霧和熔岩噴發到大氣里。還有,科學家們通過測定發現了一些數據。比如,科學家們發現,大陸板塊每年都以一定的速度在移動著,並且這一速度可以達到每年20厘米;還有我國和日本應用發自宇宙的電波進行的聯合研究揭示,日本茨城縣鹿島町與中國上海市的距離,由於地殼變動每年縮短2.9厘米;而科學家們發現歐亞大陸板塊在與鄰近板塊互相碰撞、擠壓作用下,每年平均上升約0·2——0·5厘米。據此可以推測,台灣海峽約在1.5萬年後變為陸地,祖國的寶島台灣將與祖國大陸在地理上合為一體!
世紀末的1999年,我國科學家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首次發現了一種環境敏感度極強的甲殼動物--新型介形蟲活體。介形蟲具有不遷移性,特定的介形蟲只適合在特定的環境中生存。而這些被稱為「馬氏唐古拉介」的小蟲被發現的位置,正好位於青藏高原的第二縫合帶——班公錯-怒江縫合帶上,這條縫合帶是大約在1億多年前的大陸碰撞、小洋盆地消亡後形成的,橫亘在西藏中部。因此,新型介形蟲的發現,很可能是大陸碰撞的「活證據」。也就是說,1億多年前,這些現存介形蟲的「祖先」就隨著印度板塊從非洲大陸分離並來到這里「定居」。
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大陸漂移理論從其經典形式到海底擴張說,再發展成為板塊構造理論,經過幾代人不懈的努力,走過了大半個世紀,完成了它理論發展的三部曲,終於實現了地質學和地球史觀的偉大變革。它在探討山脈和海洋的成因、地震活動、礦帶分布、古氣候狀況、生物演化等各個領域都發揮著巨大的指導作用。然而歷史是不可逆轉的,人類在其短暫的歷史中無法親歷地球上動輒上億年形成的地質現象。站在青藏高原這一世界屋脊上,我們感慨曾經波濤洶涌、一望無際的大海在地殼劇烈運動中一去不復返,只能通過一塊塊海洋生物化石,一群群斷裂扭曲的山脈和一堆堆大大小小的鵝卵石,來領略昔日大海的風采。
面對滄海桑田的變遷,人類不能不為大自然的力量所折服。大自然用它的巨筆不停的在地球上作出了一幅幅令人嘆為觀止的畫卷,無時不刻的改變著地球的容顏。誰能知道,明天的地球將會是怎樣的呢?

『拾』 中國可劃分為幾個板塊

指的是中國的板塊分布,中國可以分為三個板塊階梯。

地勢自西而東構成三級階梯:西部有世界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地勢最高,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由極高山和高原面組成,有「世界屋脊」之稱,是第一級階梯,以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與第二級階梯為界。

青藏高原以東至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之間為第二階梯,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組成;中國東部寬廣的平原和丘陵是第三階梯。

(10)中國三大地質板塊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脈多成東西和東北—西南走向,主要山脈有阿爾泰山脈、天山山脈、昆侖山脈、喀喇昆侖山脈、大興安嶺山脈、武夷山脈、長白山脈、台灣山脈、巫山山脈等。

全世界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9座,而坐落在中國境內和國境線上的就有7座,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分布著許多高大山脈。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