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地質狀況怎麼樣
1. 未來<<日本>> 的地質情況!
日本為什麼被人們稱為「火山國」和「地震國」?為什麼說富土山是日本國的象徵? 日本是亞洲大陸東緣、太平洋西北部的一個島國。由於日本列島正處在環繞太平洋的褶皺帶上,地殼極不穩定,因此,多火山、地震成了日本地理上的一個突出特點。全國共有8個火山帶,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幾佔三分之一;火山噴出物掩蓋著日本四大島的四分之一土地。可謂火山遍布,故被稱為「火山國」。阿蘇火山曾多次噴發,其火山口南北長達27公里,東西寬18公里,周圍長114公里,口壁相對高度達900~1,1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至今還常噴煙。日本的火山以富士火山帶為中心,向各方延伸。富士山為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據記載,歷史上已噴發過20多次,最後一次是在1707年,現在仍有噴氣現象。「富士」一詞原是日本土著民族的語言,意為「火之山」,說明他們見過這座火山噴發的情形,所以給這座山起了「富士」的名字。富士山是一座形狀優美的圓錐形山體,山頂終年積滿白雪,日本人稱為「萬年雪」,山間有瀑布、溫泉,山的北麓有著名的「富士五湖」,春天櫻花盛開,湖水碧綠,雪峰皚皚,湖光山色交相輝映,風景十分優美。日本人民把富士山稱為「聖岳」,他們總是把美好的願望和理想同這座雄偉秀麗的富士山聯系在一起,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作家、詩人、畫家歌頌和描繪它的壯麗景色,也不知有多少神話故事都以富士山來作題材。富士山聞名世界,日本人民崇敬它,成了這個國家的象徵。 日本也是一個有名的「地震國」,公元六世紀就有地震記錄。全國每年平均有一萬多次地震,有感地震平均每天約有4次,五級以上的大地震在近百年中發生過100多次。火山和地震對日本來說,首先是帶來破壞力極大的自然災害,但另一方面也促使日本人民因地制宜、趨利避害地利用和改造自然 1 不要妄想再日本人大地震的時候去侵犯他們,這是老師告訴我們的。 日本人由於「生於憂患」,故他們的地震的防震措施及災後的工作,都是世界一流的。日本也有海嘯,但不見得憂對他們多大的打擊。 我們要超過日本人,必須要靠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力量。在我估計,在未來幾年內,如果中國的刺激消費、生產的的方針能使得我國的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話,再過2代人,在所有實力上絕對能與日本持平。 2 「火山之國」 日本是世界著名的多火山和地震的國家,素稱「火山之國」。據統計,全國約有大小火山270座,佔世界火山總數的十分之一,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火山帶——環太平洋火山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地理分布特徵來看,日本火山廣布全國,但又相對集中,呈現出明顯的地帶性。270座火山,主要分布於日本列島的本州、九州、北海道等大島以及伊豆諸島、南西諸島和千島群島等較大的島嶼帶或島鏈上。大體上自西南問東北方向分別形成七個火山帶(個別火山帶呈南北方向)。它們是:以阿蘇山和霧島山為主的霧島火山帶(從九州島中部向西南延伸至沖繩諸島);以白山、大山為主的大山火山帶(在本州島西部內側日本海沿岸);以乘鞍岳、立山為主的乘鞍火山帶 (在本州島中部);以富土山等為主的富士火山帶(從本州島中部經太平洋上的大島至伊豆七島);以鳥海山等為主的鳥海火山帶(在本州島東北部日本海一側);以樽前山等為主的那須火山帶(從北海道島西部經本州島東北部至中部);以十勝岳、硫黃山等為主的千島火山帶(從北海道島中部向東北延伸至千島群島)。 在日本火山群中,約有80座是活火山,幾乎佔全國火山總數的30%。其中三分之二以上較為活躍或相當活躍,有程度不同的危險性,從安全、科學研究以及旅遊和經濟等角度來看,它們都受到人們的注意。 分級管理 有關部門統計、目前歸日本政府管理的活火山,是根據其活動情況與噴發的可能性的大小來進行分級管理的。其中屬於「A」級的有4座;「B」級16座(甲組12座、乙組4座);「C」級40座,共計58座。(應改為60座─編者注)對於「A」級活火山,由政府設立專門研究機構,有些大學也在現場設立觀察站,配合政府機構進行經常觀察和嚴密監視;在「B」級活火山中,則視情況分別採取不同措施進行管理。如對屬於B級甲組的12座活火山,其管理措施與A級大體相同,設立觀測站或觀測研究站,經常進行觀測,而對屬於「B」級乙組的4座活火山,在管理上則要放鬆一些,不設經常觀測站,只是組織有關人員定時前往火山所在地進行觀測;對屬於C級的40座活火山,管理措施同B級乙組大體相似,不設專門觀測站,只是定時前往觀測。 火山災害與化害為利 近200多年來,日本的火山爆發多為A、B兩級火山。
麻煩採納,謝謝!
2. 日本主要的地質災害及其成因有哪些
滑坡、山體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地震
3. 日本列島在地質構造上存在了多少年
這個從大尺度上說不超過兩億年!中國大陸是由多個小陸塊拼接而成最老的局部地方可達40億年!
4. 日本多地質災的根本原因是
是因為日本位於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多火山和地震。
5. 日本大地震的烈度是多少、還有是什麼地質原因引發的
時間:北京時間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3月11日
震中:日本本州島仙台港以東130公里處3月內11日
震級:9級(容日本地震廳)3月11日
震源深度:24千米3月11日
學者稱斷層移位是造成日本大地震首要原因:斷層發生移位是造成日本大地震的首要原因。該斷層帶長500公里,寬200公里,從日本岩手縣一直綿延至茨城縣。斷層以0.13米/秒的速度持續運動150餘秒,整個過程移動距離達20米。
6. 學地質的話哪個國家比較好(日本怎麼樣)
學地質的話日本不怎麼樣,歐洲的大學地質專業比較好,比如德國、英國、俄羅斯,美國一些大學地質專業也很好的,香港大學的地質也可以
7. 日本地理的地質地貌
日本國土約75%屬山地丘陵地帶,小規模的山間盆地及平原散布全國,成為民居、耕種、經濟活動集中之處。山地面積占土地面積最大的四國,為79.9%,其次九州佔64.8%,本州有63.6%,北海道最低,為49%。日本全國最高峰則是位於太平洋沿岸山梨縣及靜岡縣交界的富士山,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國土地理院山嶽標高資料, 富士山的海拔高度達3,776米。富士山自1708年之後就沒有再大規模噴發過,不過仍然是一座活火山。
日本國內平原面積不大,大多都是小規模的沖積平原、海岸平原和洪積台地。當中最大的是首都東京所在的關東平原,面積約13,000km²。其他規模較大平原則包括愛知縣名古屋市一帶的濃尾平原、大阪及京都兩府附近的近畿平原、本州東北部宮城縣的仙台平原,以及北海道西部的石狩平原。因日本地狹人稠,在許多沿海的平原地區,日本通過開山填海以增加土地面積。
日本自北至南的四大島嶼是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北海道位於日本列島的最北端,南隔津輕海峽與本州相對。北海道舊名蝦夷,原住民族為愛努族,當地的很多地名也來自愛努語。北海道的主要山系有南部的日高山脈和東部的石狩山地,西部的夕張山地等。北海道內的最高山峰是旭岳,海拔2291米。在山脈的中間有富良野盆地、上川盆地、名寄盆地、北見盆地等盆地。北海道東海岸平原較少,較大的平原有十勝平原。西海岸的平原面積較大,其中最大的石狩平原也是北海道人口最為集中的地區。較低的人口密度使得北海道是日本森林面積最大的地區,森林面積佔全道面積的71%,也是日本木材生產量最多的地區。和日本其他地區相比,北海道的湖泊數量頗多,主要湖泊有阿寒湖、屈斜路湖、支笏湖、洞爺湖等。
本州島是日本最大的島嶼。北美板塊和歐亞板塊在本州北部擠壓太平洋板塊,形成了縱貫本州北部的奧羽山脈。發源自奧羽山脈及其他山脈的河流在其中游形成盆地,下游則形成平原。奧羽山脈西側的日本海沿岸地區有大量火山景觀,主要火山有岩木山、鳥海山、月山。而奧羽山脈東側的太平洋沿岸地區的主要山脈有北上山地,高度相對較低。日本海溝位於本州東部的海域,海溝西側發生過多次巨大地震。奧羽山脈的南側是日本面積最大的平原關東平原,日本的首都東京也位於這里。關東平原人口密集,也是地震的多發地區。中央地塹帶在關東地方一帶縱貫本州的中部,而日本最高峰富士山也位於中央地塹帶。中央地塹帶以西則是連綿險峻的高山,自東向西分別是赤石山脈、木曾山脈和飛驒山脈,三條山脈合稱為日本阿爾卑斯山脈,山脈匯集的長野縣也因此成為日本地勢最高的地區。而日本阿爾卑斯山脈以西的山勢則比較平緩。以鈴鹿山脈為界,以西是近畿地方。近畿地方沒有太高的山脈,位於平緩山脈之中的京都盆地和奈良盆地是日本歷史最為悠久的地區。近幾地方以西是中國地方。中國山地橫貫了中國地方,山脈北側是山陰地方,南側是山陽地方。山陰地方平原較少且面積狹小,人口密度也較低。而山陽地方則人口密集,氣候溫暖,是日本重要的工業地區。
四國位於日本西南部,北隔瀨戶內海和本州相望,南為太平洋。是日本四大島中最小的一個。四國山地橫貫四國島中部且山勢險峻,也是四國各縣和主要水系的分界線。由於四國山地的存在,四國南北氣候差異很大,北部的瀨戶內海沿岸溫暖乾燥,南部則高溫多雨。四國地方地形崎嶇多山,交通不便,經濟也欠發達。
九州是日本四大島嶼中位置最南的。九州的中部是九州山地,其核心阿蘇山周邊為少見完整位於陸地上的的破火山口。九州的地形可大體分為三個地區:北部和中部的界線是松山-伊萬里構造線;中部和南部的界線是臼杵-八代構造線。北部地勢較平,而南部山地較多。中部則在數十萬年之前都曾是瀨戶內海的延伸部份,因阿蘇山的數次噴發而逐漸與其他陸地相連。九州是日本距離中國和朝鮮半島最近的地方,也是中國大陸文化傳入日本的重要地點。
日本國土的最南部是琉球群島,范圍包括了沖繩縣和鹿兒島縣南部的島嶼地區。沖繩地方古為琉球國,二戰後為美軍接管,直到1972年日本重新統治沖繩。這里的人民獨立性強,與日本本土其它地方的風俗迥然不同。沖繩地方自南向北主要的群島有吐噶喇群島、奄美群島、沖繩群島、先島諸島。 日本地處四個板塊的交界處,地震和火山活動十分活躍。世界上每年發生的大小地震中,有約10%都是在日本附近發生。1996年到2005年期間,世界上發生的里氏6級以上的地震中,有20%都是發生在日本。20世紀以來,在日本發生並造成重大損失的大地震有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這場地震導致超過10萬人死亡,是日本史上死者最多地震。地震給日本首都東京帶來毀滅性打擊)、1995年的阪神淡路大地震(此次地震都之後都市的地震對策和建築基準法的修訂及防災意識產生了重大影響)和2011年的東北地方太平洋沖地震(地震所帶來的海嘯給東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區帶來重大災害,其引發的核電站事故帶來的嚴重影響至今仍未消除)。而在沿海地區,地震之後引發的海嘯常帶來遠超過地震的影響,英語中的海嘯(Tsunami)一詞就是來自於日語。1896年發生的明治三陸大地震引發的海嘯最高達38米,超過22,000人遇難或失蹤。2011年發生的東北地方太平洋沖地震引發的海嘯最高浪高達40.5米,約2萬人遇難或失蹤。
除了地震和海嘯之外,火山引發的災害在日本也不少見。1708年富士山寶永大噴發時,江戶市內也堆積了大量火山灰。1986年伊豆大島三原山噴發,島上所有居民都被迫離島避難。1991年發生在長崎縣的雲仙普賢岳噴發也導致43人遇難。而近年日本較為活躍的火山有有珠山、淺間山、三宅島、阿蘇山和櫻島等。日本其他的主要自然災害還有山體滑坡、泥石流、洪水、台風、雪災和低溫災害等。
8. 日本地質結構穩定嗎
肯定不穩定,你看新聞上動不動日本就要地震,所以他們國家防地震的措施做得很周全,就是因為整天震,所以說日本的地質結構十分不穩定。而且,日本富士山也是火山,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噴發。。。。真的很不穩定啊。
9. 日本的地質結構如何
日本的地質構造,打個比方,水面上的兩條船靠一起了,日本就在那兩個船幫子挨著的地方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