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畫金山鎮地質剖面圖視頻
『壹』 地質剖面圖怎麼畫
專業地質剖面圖軟體
『貳』 金山鎮AB地質剖面圖
望採納。。。。
『叄』 哪裡有教畫地質圖的視頻,地層剖面圖,褶皺剖面圖
一般都是用地質軟體來實現,不同軟體有不同的用法
『肆』 求金山鎮的地質剖面圖...謝啦~
你到當地的地礦部門找找,
『伍』 金山鎮A-B地質剖面圖沒等高線怎麼畫誰能說一下方法,不要只放一張圖上來。
從圖上可以找出幾個山峰的高程值,勾繪出大致的地形走勢,然後繪制地質界線等內容。
『陸』 急需金山鎮地質剖面圖及地質報告!!謝啦各位!!!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
金山鎮地區地質構造概述
陳雨林
第一章引言
通過對金山鎮地區地質圖的綜合讀圖分析,可以基本了解金山鎮地區的地質概況,包括地貌起伏、構造類型、構造地層、形成時期等。在這些方面的分析過程中,我們可以進一步明確地質圖的概念,了解地質圖的圖式規格,溫習閱讀地質圖的基本步驟。加強了對地質圖上岩層產狀要素的理解和應用,尤其是在把岩層展繪在構造綱要圖和地質剖面圖方面,特別強調空間想像能力和知識靈活運用能力。其中包括岩層整合關系、岩漿侵入關系、褶皺幾何關系、斷層幾何關系和倒轉幾何關系,這要求我們合理把握平面和立體思維的轉換,培養地質興趣和思考方式。
我們的分析基於《金山鎮地質圖》。這幅地質圖屬於小比例尺地質圖(1:100000),圖上1厘米相當於自然界1公里。該地質圖長18.5厘米,實際長度18.5公里,寬14厘米,實際長度14公里,覆蓋實際面積259平方公里。整個地區北高南低,海拔高度位於700米-1800米的范圍內,北部以渚嶺最高,達1800米,南部以安村最低,接近750米。在沿NW-SE方向上,該地區地貌有三次大的起伏,伏牛山,雨峰,孤峰所在山脈位於起伏瞰點。
基於《金山鎮地區地質圖》,我們編制了同比例尺的《金山鎮地區地質構造綱要圖》和《金山鎮地區A-B剖面圖》,這給我們分析金山鎮地區地質構造提供不同的視角,帶來極大的幫助。
在綱要圖上容易發現該地區地質構造現象相當豐富。根據岩層的接觸關系可將該地區地層可以劃分為3個構造層:D2-P2,T2,K1-E,其中D2-P2與T2平行不整合,D2-P2與K1-E角度不整合,T2與K1-E接觸關系不明顯。(如圖1)從西向東依次有9條走向一致的褶皺,包括5條背斜和4條向斜;有14處斷層,包括4處平移斷層,5處正斷層,5處逆斷層;3處岩漿侵入體,2處斑岩侵入體和1處花崗岩侵入體。此外,該地區還有一處倒轉構造,一處構造窗和兩處飛來峰。(如表1)
構造名稱
數目 構造名稱 數目
向斜 5 正斷層 5
背斜 4 逆斷層 5
倒轉構造 1 平移斷層 4
斑岩侵入體 2 構造窗 1
花崗岩侵入體 1 飛來峰 2
圖1表1
第二章地層與構造
根據地層出露界線分析,金山鎮地區地層沉積時間從古生界到新生界,包括中泥盆統到老第三系的一系列岩層,但缺失上、下三疊統岩層。在《金山鎮地質圖》可以明顯發現,東南部出露地層較老,其中上、中泥盆岩層發育完好,而西北部出露地層較新,典型代表是發育廣泛的白堊紀岩層,並且在該地區更西北處出露部分第三系岩層。
在地質圖上可以發現D2-P2岩層產狀近似一致,走向NE-SW,岩層整合接觸,因此D2-P2岩層為一個構造層;T2岩層上出現大斷層,它也呈NE-SW走向,但它與D2-P2岩層之間並未出露T1地層,可知它與D2-P2岩層平行不整合,因此T1地層為一個獨立構造層;K1-E地層產狀近似一致,為整合接觸,可是它與D2-P2地層產狀差異大,岩層出露交錯明顯,尤其是在該地區伏牛山附近,K2地層傾角為10°,而C3傾角為50度,因此T2與D2-P2岩層角度不整合接觸關系。於是在綱要圖上有三個構造層:D2-P2,T2,K1-E,其中D2-P2與T2平行不整合,D2-P2與K1-E角度不整合,T2與K1-E接觸關系不明顯。
斷層構造在該地區發育廣泛並且種類多樣。為使綱要圖的編制方便,我們把斷層依次編號F1-F14,並且在綱要圖上紅色線條表示。首先我們可以在地質圖上發現兩條大的逆斷層線F8和F14,都呈NE-SW走向。其中F14逆斷層線出露在一處褶皺的東坡,斷層傾向SW320°,傾角20°-30°,為走向斷層,斷層穿越了P1、C3、C2、C1的一系列地層,北端止於K2地層,可知此處斷層P1之後,K2之前。根據剖面圖分析,F14上盤為C2、C1地層,在上盤中發生了一次向斜和一次背斜褶皺;下盤主要為為T2、P1、P2地層,由於下盤發生了倒轉並且和上盤相對應的地層剝蝕嚴重,因此此斷層的斷距不好分析,但可以確定此處斷層發生在上盤褶皺之後。在F14斷層線中部,有兩條平移斷層線F12、F13與之相交。兩條平移斷層均主要發生C1地層,F12處於雨峰西南附近,為左行平移斷層,它把C1地層完全錯開,部分延伸在C2地層,並且切割F14逆斷層,由此可以推測F12平移斷層發生在F14逆斷層之後。位於奇峰附近的平移斷層F13,為右行平移斷層,斷層延伸於C1、C3、P1地層,它和F12一樣發生在F14逆斷層之後。
F14逆斷層的東南方有一處更為復雜的逆斷層——F8。F8斷層線主要出露在P1、P2、T2地層,貫穿整個金山鎮地區,斷層傾向SW320°,傾角20°-30°,為走向斷層。由A-B剖面圖知,F8的上盤是F14的下盤,其中C2、C3、P1等地層發生明顯的倒轉,比如該盤C2兩側傾向相同,傾向NW130°,左側傾角40°-45°,右側大約75°。F8的下盤岩層組成種類多,包括泥盆到三疊的系列岩層,下盤有一個緊閉向斜、一個開闊向斜,以及一個中常背斜,雖然下盤並未出露白堊系地層,但根據緊閉向斜處岩層厚度推測,該緊閉向斜核部可能存在白堊系地層。構造由於倒轉構造受到斷層後期不同程度的地表剝蝕,在此斷層上體現出一處構造窗和兩處飛來峰。構造窗位於五里河附近,透過此構造窗可以看到下盤的P2、T2岩層,兩嚴層厚度相當,向NW方向傾斜。飛來峰可以構成獨特的自然景觀,一處位於安村西南方不遠處,飛來峰規模小,另一處位於孤峰周圍,規模比前者大,兩處均由P2、T2岩層組成,岩層產狀近於一致,向NW方向傾斜,傾角在30°-40°的范圍內。
該地區除了以上兩處大的逆斷層,還在西南邊陲河北村周圍發育了一系列規模不大的正斷層,在地質圖上共標記了5處,在綱要圖上編號為F1-F5。這5處正斷層大多出露在D2岩層,均為發生在一條大的背斜褶皺構造上的橫向斷層,而這些斷層的傾向大小皆在80°-85°的范圍內,近於直立,只是傾向不同而已,可以推測這5處斷層是發育在同一個時期,是該處褶皺形成之後,繼續受到NW-SE方向的主應力場而發生的脆性斷裂。這些斷層出露的岩層為中泥盆系砂岩、礫岩,它下部岩層為下石炭系砂岩、砂礫岩,都是典型的脆性岩層,由於岩石之間粘度u值小,所以在背斜逐漸隆起的過程中,岩層發生了剛性破裂,估計伴隨背斜的進一步發育,這種近於直立的斷層數目會增多,並且可能延伸到C1層。離河北村最近兩處和最東邊一處向東北方向傾,其餘兩處向西南方向傾。此外,5處正斷層形成於同一時期,同一構造應力場的還有P1、C2岩層間的兩處平移斷層F6和F7。
金山鎮地區是發育斷層的溫床,也是發育褶皺的樂園。該地區褶皺發育完好並且出露明顯的有9條,向斜5條,背斜4條。在該地區的構造綱要圖上,由西向東依次編號為f1-f9。f1處於最西段,褶軸走向NE-SW,綿延十數公里。褶軸主要由C1、C2、P1岩層組成,西側岩層傾角40°-50°,東側岩層傾角50°-70°,為開闊褶軸。f1西鄰白堊系地層,與白堊系地層角度不整合。因此此褶軸形成在白堊系以前。f2為一個狹長向斜,走向和f1一致。f3褶軸規模比f1略大,連接雨峰和奇峰,主要由C1、C2、C3、P1岩層組成,西側岩層傾角20°-30°,東側岩層40°左右,為開緩背斜。f3褶軸上發生了兩處平移斷層,並且與逆斷層F14毗鄰。
f4褶軸位於金山鎮中部,是構造最為復雜的褶軸。褶軸主要由C1、C2、C3岩層組成,形成一個鞍狀背斜。南部有一處構造窗F11,可以看到P2、T2地層的出露。在A-B剖面圖上可見,褶軸東西兩側岩層傾向相同,西側傾角40°-45°,東側岩層傾角70°-80°,發生明顯的倒轉。f4褶軸北端止於K2地層,而又被包夾在兩斷層之間,並且斷層以外難覓該褶皺影跡,因此它形成於兩處主斷層和白堊系岩層之前
f6褶軸緊鄰F8逆斷層,有兩座飛來峰,它南部的P1地層還有一對內部小褶軸。它南部偏西處有一處斷裂的向斜褶軸f5,它處於F8逆斷層下盤,P1地層的內部小褶皺應該是褶軸f5的翼部延伸構造。在f6褶軸的東南不遠處有一條狹長的向斜褶軸f7,所涉地層基本上是二疊系地層。這些褶皺走向大致相同,應該是同一構造應力場下形成的,並且形成時間相差不遠。
該地區西南部有另一處復雜褶軸f8。一方面,f8褶軸岩層組成種類豐富,包括D2、D3、C1、C2、C3的系列岩層,褶軸左右兩側岩層產狀對稱,左側傾向NW330°,傾角35°-50°,右側傾向SE150°,傾角40°-45°,為開緩褶皺。另一方面,該褶皺上發育眾多的平移斷層,共7處。平移斷層分布有兩個規律,一是沿著褶軸方向的轉折點分布,另外是沿著褶軸方向的拐點分布,由此獲取褶皺的相關性質,轉折點和拐點受力比其他處大。
金山鎮地區的正西部和東北部出現斑岩侵入體,正西部斑岩侵入體依次透切中白堊統砂岩、頁岩,下白堊統砂岩、礫岩,下石炭統砂岩、砂礫岩,以及部分侵入中石炭統粉砂岩、頁岩。東北部陵庄處斑岩斑岩侵入體依次透切花崗岩侵入體,中三疊統泥灰岩、灰岩,上二疊統灰岩、頁岩,以及部分侵入下二疊砂岩。在這兩類侵入體中,斑岩侵入體呈細長的脈狀,穿插能力強;花崗岩侵入體沿著T2岩層內斷層線和T2與P2的地質交界線,發生整體侵入,范圍相對較大。由於兩類侵入體切割的最新地層為T2地層,可知侵入體是T2後期形成的。根據花崗岩的侵入特徵可知,斷層可為岩漿侵入提供天然通道。
第三章構造發展簡史
金山鎮地區構造運動相當復雜。它在中泥紀開始沉積砂岩、礫岩,經過兩次海進和兩次還退,一直穩定地沉積進行到上二疊紀。伴隨沉積厚度的增加,岩層之間的粘性差異累加作用顯著,重力分布更加趨於不均勻,二疊紀時該地區出現明顯的褶皺。
隨著褶皺的不斷發育,岩層受到NW-SE方向的最大主應力越來越大,在上二疊紀可能就行成了該地區中部的倒轉地層,並發生了一系列的斷層,包括兩處大的逆斷層和東南部一系列平移斷層。斷層的發生緩解了岩層之間的緊張氣氛,但也改變了原來的沉積環境,致使後來的三疊紀沉積岩層不能夠和老岩層很好的整合。在下三疊紀和上三疊紀,該地區抬升出露海平面,因此該地區缺少下三疊和上三疊岩層。但是這種情況持續並不久。
由於三疊紀沉積事件的缺失,以及地表風化剝蝕,和褶皺進一步發育,使地表的情況發生了巨大改變。正因為如此,白堊紀的沉積岩更加不能夠和老岩層整合了,這就是我們看到的白堊系地層和其它老地層角度不整合的原因。白堊紀該地區地殼基本穩定下來,後期的沉積岩層都能夠很好整合。
可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地殼深處的地幔熱流不堪日益沉積的重荷,它向地殼岩層侵入。下白堊紀,在該地區東北部出現花崗岩侵入體,在上白堊紀後期,該地區西部和東北部都出現了斑岩侵入體,並且東北部斑岩侵入在花崗岩侵入體中。
岩層在沉積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地發生風化剝蝕。如中部的逆沖超覆剝蝕留下的飛來峰和徹底剝蝕的構造窗,東南部的河流主幹道在水的不斷沖刷下逐漸形成。正是由於岩層的不斷沉積和自然地持續風化,再加上岩漿的緩慢侵入,才形成今日構造神奇的金山鎮。
『柒』 如何畫地質圖剖面圖啊
首先在地質圖上畫一條直線,便是你即將要畫的剖面,剖面圖的長度便是內這條直線的長度。
將這條容線經過地區的地貌投影到你的圖上。剖面圖上的關鍵點便是地質圖上的各條地層界線。而地質圖上的向斜、背斜、斷層等也必須要表現在剖面圖上。
你說的角度就看地質圖上一般有向斜、背斜或者斷層的地層界線旁邊都有一個T,短豎線的方向就代表地層的傾向,T旁邊有個角度便是地層的角度。這個角度和傾向便是你剖面圖中要畫出來的。
你拿長全面點的地質圖,上面一般都附帶一個剖面圖,比照一下就知道了
『捌』 1,分析金山鎮地質圖並劃分構造層。
2分析圖區主要構造抄特徵,並簡要描述典型構造的幾何形態
5簡述圖區地質構造的演化歷史
我是手寫板的
沒有電子檔的!
我是更具以上內容加自己知識邊寫的
大概如下:
D2--P2 連續沉積
T1 地殼抬升(沉積停止)
T2--T3地殼下降 接受沉積
J1----J3 地殼抬升 構造運動--褶皺,斷層,岩漿活動
D2--T3褶皺
右行剪切應力---NE-SW逆沖斷層,疊瓦式
NW-SE正斷層形成地塹,地壘
平移斷層切割逆斷層所以
平移斷層發生在逆斷層之後
還有刨面圖 已經發到你郵箱 請注意查收!
大概 就這些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玖』 沒有等高線的地質構造圖怎麼畫剖面圖
可能是粗略地畫圖,要求畫出變化趨勢.
『拾』 怎樣畫地質剖面圖
其實不難,首先根據這十個點進行直接插值生成高程圖,或者加入斷層等地質要素,再插值生成構造圖,然後再作剖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