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判斷地質災害隱患
『壹』 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地質災害危險區的區別
地質災害隱患點按危害程度和規模大小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質災害險情專和地質災害災屬情四級。而地質災害危險區是指已經出現地質災害跡象,明顯可能發生地質災害且將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區域或者地段。
『貳』 [高中地理]如何根據地形判斷地質災害
泥石流1、成因:自然:①山區地形坡度大 ②地表多輸送堆積物③植被覆蓋率低 ④充足的水(強降水、潰壩、冰雪融水)
滑坡1、成因:①山區地勢起伏大,岩體、土體不穩定,有滑動面②重力作用(降水、地震、人類活動加劇滑坡發生)
沙塵暴
1、發生時間:冬春季
2、成因:①春季降水少,乾燥多風,土壤疏鬆,植被未形成,難以抑制沙塵
②全球氣候變暖,冷空氣活動頻繁,多大風,提供了動力
③人類過度放牧、樵採等造成土地沙化
④部分工程建設等破壞地表,地表裸露
3、分布:乾旱與半乾旱地區(沙漠廣布、地表裸露、植被稀疏)
4、冷鋒對沙塵暴的影響:冷鋒風力大,吹揚沙塵,並使沙塵隨鋒面移動
5、危害:破壞草原,加速荒漠化,污染環境,造成呼吸道疾病多發
地震災害
1、成因:地殼運動(構造地震)
中國多地震原因:臨近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與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
2、破壞程度大小原因:自然:震級大小;距震中距離;震源深度人文:發生時間;人口密度、城市經濟發展狀況;建築物抗震程度;人員防震自救意識
3、引發的次生災害:泥石流、滑坡(地表破碎)、堰塞湖、工廠有毒物質泄露造成的環境污染、瘟疫(人員死亡)
4、損失:嚴重人員傷亡;破壞建築物;引發次生災害(如上)
這已經是最簡單的了。
『叄』 怎樣監測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監測來方法地質災源害的監測方法可用簡易監測和儀器監測。
簡易監測方法:變形位移監測法、裂縫相對位移監測法、目視檢查監測法等。
(1)變形監測法:通過監測點的相對位移量測,了解掌握地質災害的演變過程。
(2)裂縫相對位移監測法:通過監測災體中拉裂兩側相對張開、閉合變化,了解地質災害體的動態變化和發展趨勢。
(3)目視檢查法:通過定期目視監測地質災害隱患點有無異常變化,了解地質災害演變特徵,及時發現斜坡地面開裂,剝脫落,地面鼓脹,泉水突然渾濁,流量增減變化,樹木歪斜,牆體開裂等微觀變化,及時捕捉地質災害前兆信息。
重要危險隱患點應採用儀器監測。
『肆』 怎麼判斷滑坡地質災害。從哪些方面考慮其特徵
識別滑坡
掌握滑坡的基本特徵
1、必須有一定的滑坡邊界和滑坡床( 即滑動面、帶) 以下的岩土體。"
2、 必須要改變原有山體斜坡( 或邊坡) 的地形地貌, 形成獨特的「 滑坡地貌」。"
3、 必須要破壞組成山體斜坡的岩土體的構造及其原始水文地質條件。形成有別於"
4、其外圍坡體內部的岩土體結構和構造, 並改變地下水的滲流通道和排泄條件。
識別滑坡的標志
1、地形地物"
在山體斜坡地帶, 滑坡區常形成圈椅狀地形和槽谷狀地形, 或造成斜坡上出現異常
的台坎及斜坡坡腳「 侵佔」 河床、耕地、房屋場地、道路邊緣等現象。
在滑坡體上, 常有鼻狀凸丘或多級平台。平台的高程和特徵與外圍河流階地不同。
在滑坡體外兩側, 常形成溝谷, 常有雙溝同源現象。可見到線形地物( 如道路、耕
地邊界等) 被錯斷位移的現象。
在滑坡體上, 常有積水窪地、地面裂縫、「 醉漢林」、「 馬刀樹」 和房屋開裂、傾斜、
沉陷、隆起、冒水等現象。
2、岩土體結構構造"
滑坡體范圍內的岩土體常有擾亂、松動、擠壓揉皺、受水浸潤、擦痕等現象。基岩
的層位、產狀和斷層特徵與外圍不一致, 常見有被泥土、石屑充填或未被充填的張性裂
縫, 張扭性裂縫( 兩側邊緣) 及壓性裂縫。土體趨向鬆散, 其層序正常或倒置, 傾向異
常, 普遍出現小型坍滑現象。
3、 水文地質"
滑坡區內含水層的原有狀況( 含水層位、水位、泉水流量等) 常被破壞, 致使滑坡
體特別是滑坡群成為復雜的水文地質綜合體。在具有隔水作用的滑動面( 帶) 的前緣
( 出露點) 常有成排、成群的泉水溢出。在滑體後緣的斷壁上, 常有泉水出露或滲水現
象。有時, 在滑坡體兩側或前緣, 會形成特殊的「 泥球」 現象。
4、 滑坡邊界及滑坡床"
滑坡後緣斷壁上帶有順層擦痕。滑坡前緣土體常被擠出或呈舌狀凸起, 常伴有揉
皺、褶曲或斷裂( 非構造) 現象 在滑動的岩土體周邊兩側, 常有溝或裂面( 或張扭性"
羽狀裂縫帶), 甚至線狀地物被剪斷等現象。
滑坡床常具塑性變形帶。帶內多由粘粒物質或粘粒夾磨光角礫組成。滑動面一般很
光滑。其上擦痕方向與滑動方向一致。應注意滑坡擦痕的這種單層性特徵( 即只有表面
一層才具有), 據此可與構造成因的疊成性擦痕相區別。
上述的滑坡外貌及其內部結構構造標志應是滑坡作用的統一產物。其外貌常可反映
實質。然而, 經過長期的剝蝕破壞後, 滑坡外貌特徵常遭到改變乃至消失。有時還伴有
其它成因的假象, 給調查研究工作造成了困難。
『伍』 怎麼判斷滑坡地質災害.從哪些方面考慮其特徵
識別滑坡
掌握滑坡的基本特徵
1、必須有一定的滑坡邊界和滑坡床( 即滑動面、帶) 以下的岩土體."
2、 必須要改變原有山體斜坡( 或邊坡) 的地形地貌,形成獨特的「 滑坡地貌」."
3、 必須要破壞組成山體斜坡的岩土體的構造及其原始水文地質條件.形成有別於"
4、其外圍坡體內部的岩土體結構和構造,並改變地下水的滲流通道和排泄條件.
識別滑坡的標志
1、地形地物"
在山體斜坡地帶,滑坡區常形成圈椅狀地形和槽谷狀地形,或造成斜坡上出現異常
的台坎及斜坡坡腳「 侵佔」 河床、耕地、房屋場地、道路邊緣等現象.
在滑坡體上,常有鼻狀凸丘或多級平台.平台的高程和特徵與外圍河流階地不同.
在滑坡體外兩側,常形成溝谷,常有雙溝同源現象.可見到線形地物( 如道路、耕
地邊界等) 被錯斷位移的現象.
在滑坡體上,常有積水窪地、地面裂縫、「 醉漢林」、「 馬刀樹」 和房屋開裂、傾斜、
沉陷、隆起、冒水等現象.
2、岩土體結構構造"
滑坡體范圍內的岩土體常有擾亂、松動、擠壓揉皺、受水浸潤、擦痕等現象.基岩
的層位、產狀和斷層特徵與外圍不一致,常見有被泥土、石屑充填或未被充填的張性裂
縫,張扭性裂縫( 兩側邊緣) 及壓性裂縫.土體趨向鬆散,其層序正常或倒置,傾向異
常,普遍出現小型坍滑現象.
3、 水文地質"
滑坡區內含水層的原有狀況( 含水層位、水位、泉水流量等) 常被破壞,致使滑坡
體特別是滑坡群成為復雜的水文地質綜合體.在具有隔水作用的滑動面( 帶) 的前緣
( 出露點) 常有成排、成群的泉水溢出.在滑體後緣的斷壁上,常有泉水出露或滲水現
象.有時,在滑坡體兩側或前緣,會形成特殊的「 泥球」 現象.
4、 滑坡邊界及滑坡床"
滑坡後緣斷壁上帶有順層擦痕.滑坡前緣土體常被擠出或呈舌狀凸起,常伴有揉
皺、褶曲或斷裂( 非構造) 現象 在滑動的岩土體周邊兩側,常有溝或裂面( 或張扭性"
羽狀裂縫帶),甚至線狀地物被剪斷等現象.
滑坡床常具塑性變形帶.帶內多由粘粒物質或粘粒夾磨光角礫組成.滑動面一般很
光滑.其上擦痕方向與滑動方向一致.應注意滑坡擦痕的這種單層性特徵( 即只有表面
一層才具有),據此可與構造成因的疊成性擦痕相區別.
上述的滑坡外貌及其內部結構構造標志應是滑坡作用的統一產物.其外貌常可反映
實質.然而,經過長期的剝蝕破壞後,滑坡外貌特徵常遭到改變乃至消失.有時還伴有
其它成因的假象,給調查研究工作造成了困難.
『陸』 什麼是地質災害隱患點
地質災害隱患點,包括可能危害人民生命或財產安全的不穩定斜坡、潛在滑坡、潛在崩塌、潛在泥石流和潛在地面塌陷,以及已經發生但目前仍不穩定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柒』 什麼是地質災害隱患區
地質災害隱患區,是指在強降雨或人類工程活動的作用下,發生地質災害可能性較大且可能造成人員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區域或地段。
『捌』 地質災害隱患點和不穩定斜坡的區別
地質災害隱患點按危害程度和規模大小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版型地質災害險情和地質災權害災情四級。而地質災害危險區是指已經出現地質災害跡象,明顯可能發生地質災害且將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區域或者地段。
學術界對潛在不穩定斜坡還沒有權威定義。可以理解為處於臨界狀態即將失穩的斜坡。不穩定斜坡與滑坡最大的區別在於:滑坡有明顯的滑動面,不穩定斜坡則不一定有。
『玖』 什麼叫中型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
預案將地質災害按危害程度和規模大小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質災害險情和地質災害災情四級。
特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Ⅰ級)
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0人以上或潛在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的為特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因災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的為特大型地質災害災情。
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Ⅱ級)
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為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因災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為大型地質災害災情。
中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Ⅲ級)
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的為中型地質災害險情。因災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為中型地質災害災情。
小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Ⅳ級)
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下的為小型地質災害險情。因災死亡3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的為小型地質災害災情。
地質災害預警級別共分為5級,1、2級預警不發布
有可能發生中型以上的地質災害的地方 即叫做中型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