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沈陽地質調查中心司機怎麼樣

沈陽地質調查中心司機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1-03-06 19:58:25

㈠ 六大地調中心是什麼

1、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中國地質調查局沈陽地質調查中心;

2、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

3、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

地質調查局是根據國家國土資源調查規劃,負責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基礎信息資料,並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的自然資源部直屬的副部級事業單位。

地質調查局是地質調查、科學研究和信息服務機構,是擁有專業化地質調查隊伍的事業實體,是國家地質基礎信息資料等公益性產品的生產者和提供者。

國家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的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者,通過地質調查、地學科技創新和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為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1)沈陽地質調查中心司機怎麼樣擴展閱讀

開展基礎地質數據採集與更新,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地質基礎支撐。廣泛採用新的地球探測技術和數據採集技術,全方位、多角度獲取地質信息,開展區域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遙感地質、環境地質和海洋地質調查,不斷提高我國基礎地質工作程度,填補和更新基礎性地質圖件。


開展重要礦產資源遠景評價和戰略性礦產勘查,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資源基礎保障。進一步加強戰略性礦產資源前期調查工作,科學評價我國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資源、重要固體礦產資源潛力,逐步摸清礦產資源家底。

開展全國重要成礦區帶礦產資源遠景調查以及重要地區、重點礦種的大型、超大型礦床勘查,引導和促進商業性地質勘查工作,不斷提高礦產資源保障能力。

開展地質環境與災害調查評價,為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提供地質環境保障。開展全國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系統查明地下水的數量、質量和變化規律,建立監測網路。

開展重點地區地質災害調查和區劃,建立全國地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系統,提高地質災害監測預報和應急反應能力。組織實施國家交辦的重大工程建設前期地質勘查工作。

㈡ 請問沈陽哪裡有珠寶檢測的機構

遼寧省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地址: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北陵大街26甲3號。

遼寧省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是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沈陽地質調查中心依法設立,遼寧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依法授權的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的法定珠寶玉石及貴金屬產品的專業質量監督檢驗機構。

檢驗中心有高級以上職稱技術人員六人,中級職稱五人,二人獲得英國寶石學會珠寶鑒定師(FGA),六人獲得國家注冊珠寶玉石質量檢驗師資格(CGC),二人獲得GIC鑽石分級資格,多人具有珠寶玉石貴金屬中高級檢驗員資格。

(2)沈陽地質調查中心司機怎麼樣擴展閱讀

52014年10月28日,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沈陽珠寶檢測咨詢服務站在中國黃金北方國際珠寶城啟動,該站將為整個東北特別是遼沈地區提供專業的珠寶檢測服務。

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是國家質檢總局授權於1993年成立的,在管理體系、技術力量上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沈陽站,主要承擔進出口珠寶玉石首飾的檢驗;

為各珠寶公司、加工廠、批發商、零售商等近百家商戶提供批量檢驗服務;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委託檢驗服務;為社會各界免費提供珠寶知識的咨詢及培訓服務。

㈢ 實現大區地質資料信息為地方經濟有效服務的思考——以東北大區為例

董佩信

(沈陽地質調查中心沈陽110034)

摘要本文通過國家對地質資料信息在大區的服務定位,介紹了東北大區的工作性質和特點、當前服務的現狀,分析了當前地質資料信息的社會需求,明確了社會化服務的定位,提出了如何與地方經濟發展有效對接的思考。

關鍵詞地質資料信息職能定位有效服務

近年來,國家為了加強基礎性、公益性地質工作在原有6個區域地質礦產研究所的基礎上,成立了區域地質調查中心(簡稱為大區中心)。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政府宏觀管理職能的強化。以區域地質為研究對象的大區中心,對區域內地方經濟發展和規劃部署顯得尤為重要,大區館藏地質資料信息的開發利用更是必不可少的決策參考。

東北大區的工作范圍包括了東三省及內蒙古自治區的東部四盟,總面積126萬平方千米的地域。大區地質資料信息是歷史上形成的以區域地質礦產研究為內容,按照國家劃定的工作區域開展多年工作所積累的地質資料。這些資料涵蓋了1949~2009年內區域地質、礦產、水文、礦床、地層、古生物等內容。2008年,國家又將遙感、航磁、重力、化探、重砂等信息資料庫下放至大區實行分級管理,隨著今後一個時期國家對基礎地質、環境地質的日益重視,進一步投入資金探明資源,對於地方經濟的規劃和發展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東北大區中心的地質工作及其特點

東北大區中心的前身是地礦部沈陽地質礦產研究所,成立於1963年,是集中了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地質局科研人員組建的研究所,研究的范圍在東北地區,研究的內容包括區域地質、礦產、地層、古生物、非金屬礦產。經過幾十年的工作,積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豐富的地質資料。進入20世紀80年代,該所又開展了全國性的黃金礦產的研究和找礦,進一步拓寬了工作領域。1999年國家成立中國地質調查局後,該所承擔了東北地區國家地質大調查項目,經歷了從事基礎研究、區域地質、地質找礦、承擔國家大項目的歷史演變。

2006年,按照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安排和部署,調整和增加了工作職能,賦予了其地質調查、地質科研、項目監管、信息服務4項職能。2008年,中國地質調查局又進一步明確了大區中心要承擔起國家地質調查項目、區域地質科學研究、地質資料信息社會化服務、大區項目監理等職能,從而使區域內國家地調科研項目與地方項目關系得到了理順,解決了以往工作形成的地質資料匯交時限、圖文質量、社會化服務等諸多方面的問題,為大區地質資料及信息能夠為區域經濟服務創造了條件。

2 大區地質資料服務的現狀

2.1 館藏資料豐富

為做好地質資料信息服務工作,沈陽大區中心對館藏資料、紙質圖件進行了全面清理,根據專業類別劃分為區域地質、礦產地質、物探、化探、遙感、水文工程環境地質、地質綜合研究等。截至2009年,共計清理出地質資料和圖紙32.494份/張,其中:地質成果資料8398份、各種比例尺地形圖23700張、地質科研資料及研究報告10215件,以上資料均以紙介質為主。國家開展地質大調查項目以來,大區共收到國內地勘單位在東北地區工作的地質成果報告187份,全部為電子文檔,接收了中國地質調查局、全國地質資料館分發的數字地質圖資料庫、東北地區礦產地和工作程度資料庫、同位素地質測年、全國岩石資料庫,還接收了東北地區重砂、重力、地球化學、航磁、遙感等重要的基礎資料庫。此外,大區還在通過以往地質考察、學術交流等活動收集了俄羅斯遠東地區、蒙古、朝鮮等周邊國家的地質資料,以及美國、日本、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亞等國家相關地質、礦產資料。以上這些都為東北地區地質調查、地質找礦提供了必要的基礎資料。

2.2 服務體系不健全

目前,由於沈陽地調中心組建的時間較短,以往館藏的地質資料正處於清理、整理階段,尚需要較大的投入對紙質文檔進行數字化工作,後期形成的電子文檔和全國地質資料館提供的各類基礎資料庫還存在著綜合分析、研究、加工直至為社會服務的組織機構和服務體系建設問題,直接服務社會的電子信息平台還沒有完全建立,還沒有與大區內各省(區)、市(地)地方政府實行有效的科學對接。諸如大的成礦區帶尋找新資源、國家商品糧基地農業地質調查、城市經濟帶地表地下水及環境污染問題的防範、生態保護、西部找水、老礦山外圍找礦等問題都需要與地方政府高層達成共識。

3 大區地質資料服務定位與社會需求

國家設立大區地調中心,就是要把繁雜集中的事務劃分為獨立的區域,代表國家開展基礎性服務。東北大區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的定位,就是要以東北地區國民經濟發展規劃為目標,圍繞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建設任務提供基礎地質、環境地質和礦產資源、水資源現狀、資源可利用程度、資源可持續發展遠景等資料,為政府領導宏觀決策、科學決策提供第一手資料。其總的要求如下。

3.1 提供油氣資料和基礎數據,尋找新的資源接續地

東北地區是我國石油的主產區,大慶油田、吉林油田、遼河油田生產的石油佔了全國陸上石油產量的三分之一,是國家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隨著石油開采年限的增加,資源接續問題已經納入國家和地方領導的工作議程,近年來,國家與石油管理部門已經出巨資開始尋找新的油氣資源,東北大區利用區位的優勢,已經向國家申請了前期基礎地質工作經費,開展了調查工作。在黑龍江,內蒙古、吉林等尋找儲油構造含油盆地方面已經有了重大進展,與大慶油田聯合開展進一步找礦工作已經啟動。

3.2 提供找煤信息資料,鞏固東北能源基地地位

東北一直是全國的主要煤炭產區,遼寧、吉林兩省曾經為新中國建設提供了大量的煤炭資源。隨著多年開采資源量逐年減少,深部、外圍找礦將作為國家新一輪找礦的重點,礦山塌陷將是煤炭生產老區地質環境研究的重點。黑龍江產區作為服役期的煤炭基地是東北的重要產區,將承擔起全區經濟發展的資源供給;新興的蒙東區的煤炭基地是東北地區今後經濟發展的重要能源補充。煤電聯產、煤氣化將是今後一個時期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建設的重點。隨著國家基礎地質工作的加強,建設大區地質資料信息網路平台為加強能源基地、老區的改造和新區投入及時提供信息服務,將是今後一個時期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的重點。

3.3 提供農業地質信息資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東北地區是中國的米糧倉。多年來,松遼平原一直是全國糧食的主產區。「十一五」期間,國家把商品糧基地建設納入了國家糧食安全的范疇,投入了巨大的資金對農業基礎設施進行了改造和完善。2004年,東北地區開展過局部的農業地質調查,對糧食主產區土壤、土質化學成分進行了化驗分析,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後續的綜合研究、土質改造、調養補充元素、土質與種植物的研究工作尚未開展。如若要保證國家糧食主產區產量、質量的提高,這項工作必不可少。因此,農業地質資料信息的更新和及時提供,有利於國家投資政策的制定,有利於地方經濟的發展。

3.4 提供水資源、環境地質、城市地質信息,助推東北城市經濟圈的發展

東北地區水資源豐富,但分布不均勻且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嚴重。近年來,地表水水質污染情況嚴重,地域內松花江區、遼河區經監測評價,一二類水質河只有10%;三類水質河佔34%;四類以上水質河佔56%。而地表這些水源是整個東北中部城市經濟圈(包括哈爾濱、長春、沈陽)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條件。保護好水資源,搞好地質環境即是保證國家商品糧基地建設的需要,也是保證70%城市人口生產、生活的需要。做好沈陽、長春、哈爾濱等大中城市城市地質基礎信息的提供,建設安全穩定的中國汽車產業基地、裝備製造業基地、現代農產品加工基地,將成為這一城市經濟圈的重要內容。這個經濟圈將是東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核心。

3.5 為尋找新的礦產資源和老礦產地找礦服務

大興安嶺和遼吉東南部兩個成礦帶在「十一五」期間被國家列為東北重要的成礦區帶。大興安嶺成礦帶隨著國家基礎地質調查項目的深入,金屬礦產、能源礦產找礦已初露端倪;遼吉東南部深部和老礦山外圍找礦也已取得突破。對照總結,深入研究以往地質工作程度和前人地質資料,藉助國家在以上地區開展的其他基礎地質、地理信息將對該區的地質找礦意義深遠。

4 實現大區資料信息服務與地方經濟發展的有效對接

4.1 圍繞自然資源和地方發展目標開展綜合研究

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規劃以礦產、森林、資料為依託,確定了二十一個基地建設目標。圍繞這些目標沈陽地調中心提出了「兩區一邊」的礦產資源工作戰略和「一帶兩廂」的水環地質工作戰略。「兩區一邊」就是把大興安成礦區、遼吉南部成礦區、東北周邊國家資源區作為地質找礦工作的重要區域,「一帶兩廂」就是把中部城市經濟帶、東廂水資源基地生態區、西廂生態屏障建設區作為水環地質工作的重點。通過爭取國家專項工作資金,通過與區帶涉及的省(區)市(地)縣(市)政府達成共識,開展礦產、水資源、環境等基礎地質調查評價工作,提高基礎地質工作程度,服務於地方經濟,為可持續發展服務。具體工作內容:①編制工作計劃,有針對性結合國家批準的基地建設目標提出基礎地質工作任務書,申報國家地質專項,爭取省(區)市(地)政府專項資金。②組織不同研究小組開展專項研究。依靠國家科研機構的技術支撐以大區中心為核心組織省(區)地勘部門、環境監測部門、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的專家學者參與專門課題組,根據以往地質資料和科研成果,對照近年來國家地質調查項目取得的成果,利用新近完成的國家航磁、遙感、重力、化探等基礎數據信息,對重點成礦區帶、深部外圍老礦區、糧食主產區土壤、地表、地下水資源進行深層次的研究,提出有利於地方政府宏觀決策、制定產業政策的結論性意見,將資料信息服務落到實處。

4.2 准確定位,為地方經濟發展規劃提供科學依據

根據中國地質調查局為全國大區中心確定的地質調查、地質科研、資料信息服務、大區項目監管4項職能,圍繞國務院振興老東北工業基地的目標,大區中心的定位要在宏觀目標區內開展好綜合地質調查,加強礦產資源區域評價,促進東北地區新的礦產資源接替基地建設,提高對中部城市經濟圈水資源和環境地質的調查評價和地質保障能力;進一步開展糧食主產區的農業地質調查工作,不斷提高重點地區的基礎地質調查程度;充分挖掘原有的地質成果資料和地質科研成果,提高研究程度實行老資料二次開發;充分利用國家基礎資料庫和信息系統,開發和利用圖形、數字軟體,向社會提供地質找礦、基礎地質、水環地質信息服務,為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服務。

4.3 實現資源利用與地方經濟發展的「雙贏」

大區中心建立礦產資源分布、儲量、品種、品質信息系統,建立基礎地質、水資源、地質環境數據查詢系統;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地質構造單元,提供不同的礦產資源、信息和基礎數據,建立公共信息服務網站,開展網上信息服務;建立專業專家咨詢小組,對不同區域、不同礦產、不同地質條件提出專家意見供政府宏觀決策參考。地方政府可以提出研究課題和工作項目,邀請專家小組開展工作,在國家公益性地質投入的框架內充分利用國家的地質資料和信息資源,以最小的經濟成本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張允平.對東北地區國家公益性地質工作的思考

㈣ 就業:沈陽地質調查中心、遼寧省地質礦產調查院待遇、福利、發展前景怎麼樣

不要只看待遇,要看發展和單位層次。
沈陽地質調查中心是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六大地調中心,正廳級單位,遼寧省地質礦產調查院和它不在一個檔次上。

㈤ 中國地質調查局沈陽地質調查中心的組織結構

綜合管理部門:辦公室、黨委辦公室(紀檢監察審計室)、人事教育處、財務資產處、總工程師室、科技與裝備處、項目監督管理處
技術業務部門:綜合研究室、東北亞地質礦產研究室、信息資料室、東北實驗測試中心(國土資源部東北礦產資源監督檢測中心)、基礎地質室、礦產資源室、水文地質環境地質室、勘查技術室
其他部門:經營開發部、離退休管理處、物業管理部(後勤服務中心)、地質勘查院、隆豐賓館、寶玉石檢測站
單位規模:中央編制辦批准沈陽地質調查中心(沈陽地質礦產研究所)編制為275人。截止至2006年12月,現有職工440人,其中在職247人,離休16人,退休177人,具有各類高級專業技術任職資格人員包括基礎地質、資源調查評價、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物化探、遙感地質、GIS、測試分析等專業領域共111人,其中研究員和教授級高級工程師56人,副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55人;具有博士後3人,博士19人,碩士25人,在東北地區國家地質調查工作的實施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單位佔地面積5400平米,房屋建築面積8621平米。中心實驗室包括有國土資源部東北地區實驗測試中心及遼寧省技術監督局授權的遼寧省寶玉石檢測站,擁有各種大型檢測儀器50餘台(套),主要包括X射線衍射儀、X-熒光光譜儀、激光拉曼儀、紅外光譜儀、電子探針能譜儀、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氣相色譜質譜儀、光柵光譜儀、等離子體質譜儀、全普直讀等離子體光譜、原子吸收儀、原子熒光儀、偏反光顯微鏡、離子色譜儀、元素分析儀、地球物理測試及水文地質探測等儀器設備;同時,擁有海事衛星通訊設備、GPS定位儀、全站儀、大型列印機、大型掃描儀等等。中心圖書館藏各類地學專業圖書、刊物近8萬冊,積累了有關我國東北地區區域地質和全國貴金屬地質調查研究方面的大量資料,並存有1999年以來完成的東北地區國家地質調查成果信息。

㈥ 沈陽的地質單位

這個問題有點專業,建議不要到網路知道上尋找答案

不妨直接上門問一問 哪怕問問門口的保安呢

地質:沈陽市黃河北大街1號,16號樓

㈦ 中國地質調查局 沈陽地質研究所 這個單位怎麼樣。。

是中國地質勘查局下屬的沈陽地研所,你要考事業單位公務員嗎?待遇自是回不錯,發展當然好了,要知道溫答總理 以前是地礦部部長,現在當總理了對地質部的下屬單位還差事兒嗎。工資,待遇,福利你不用擔心,只要你是正是職工3000還是能保證的,獎金就要看你所在處室的情況了,一般有項目的話獎金會很高的。這個回答現實,實際一點不?

㈧ 以往地質工作程度

一、以往基礎地質工作程度

大興安嶺地區由於植被覆蓋嚴重,人煙稀少,交通欠發達,地質工作程度較低,尤其是大興安嶺中北部地區地質工作程度更顯不足。新中國成立前僅有少數中、外地質工作者沿交通線做過少量路線地質調查,曾有俄國人、日本人在鐵路沿線和免渡河一帶進行過地質礦產概查,並發現了鉛鋅礦和煤礦。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一直對大興安嶺地區地質工作非常重視,使得該區地質工作得到飛速發展。

新中國成立初期,專門成立了大興安嶺區測隊,首先完成了1∶100萬區域地質調查工作,填補了本區地質工作的空白,對本區進行了第一次區域性的地質總結。1951~1953年劉國昌、姜春潮等在大興安嶺進行了1∶50萬地質調查。1980年內蒙古地質局116隊完成了呼倫貝爾盟1∶50萬地質圖、礦產圖、構造體系圖、成礦遠景區劃圖及相應的文字報告和說明書。

20世紀80年代前,在國家的統一布置下(計劃經濟時期),相繼開展了全區1∶50萬航磁測量、1∶100萬區域重力測量和大面積的1∶20萬區域地質測量工作,相當一部分地區還進行了1∶20萬重力及1∶10萬和1∶5萬航磁測量,少數地區1∶5萬區域地質和1∶2.5萬航磁測量工作也開始起步,取得了極為豐富的基礎地質資料,並發現了一大批有地表露頭的大中型礦床。1∶50萬地質編圖和區域地層表的編制及有關專家學者的專題研究等,使本區的地質工作步入系統化階段,認識也逐步深入。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本區先後開展了以礦產地質調查為主的1∶20萬區域地質測量。研究區共涉及其中68幅圖,其中14幅尚屬空白。少數地區開展了1∶5萬區域地質調查(圖1-2)。其中1990~1993年黑龍江省地質礦產局第二區域地質調查大隊開展了M-51-10(六十林場幅)和M-51-16(阿里河幅)區域地質調查,1994年7月通過驗收。合理地建立了區內地層層序,對測區侵入岩進行了劃分,確定了吉峰-環宇韌性推覆構造,並對區內礦床(點)、異常進行了詳細調查、登記,在初步總結成礦規律的基礎上,結合重砂、化探資料,圈定了6個成礦遠景區。20世紀80~90年代,國家計委、國家科委、地礦部和中國地質科學院組織有關研究所、高等院校和內蒙古自治區及相關省的地礦局等單位完成了「中國北方板塊構造及成礦規律的研究」、「我國北方前寒武紀成礦地質背景及找礦遠景預測」、「華北地塊北緣礦化集中區控礦因素及成礦預測」以及「緊缺礦產的勘查與評價研究」等項目,對包括大興安嶺在內的中國北方廣大地區地質、構造和成礦規律進行了系統研究,發表了一系列專著。

圖1-2大興安嶺中北段區域地質調查工作程度

1995~1997年地質礦產部第一物探大隊陸續完成了大興安嶺北段阿南林場、喀喇林場、克一河鎮、興安里、阿里河、六十林場等圖幅1∶20萬區域化探掃面工作,發現了一些有找礦價值的異常。

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隨著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的全面實施,大興安嶺地區又一次迎來了地質工作的春天。1∶20萬區域化探掃面全面展開,1∶25萬區域地質測量工作填補了1∶20萬區調的空白,至2005年1∶20萬化探可掃面積全部完成(圖1-3)。重要成礦帶還進行了1∶5萬區域地質和化探掃面工作,新發現了一大批物化探異常和礦產地。

與此同時,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地質科學院牽頭,聯合內蒙古自治區有關部門進行了大量綜合研究:20世紀80~90年代,在本區開展了各類綜合研究,先後有許多單位和學者對大興安嶺中北段及鄰區地質構造、火山岩和礦床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先後完成了「區域地質志」、「地層單元清理」、「大興安嶺中南部中生代地層火山岩及成礦規律」等綜合研究。「七五」、「八五」期間該區又作為科技攻關重點研究區,先後提交了「內蒙古興安盟地區與火山-侵入活動有關的銅多金屬礦床成礦條件和成礦預測」、「大興安嶺及其鄰區銅多金屬礦產的勘查與評價研究」等科研報告,對大興安嶺地區板塊構造運動的特點、多旋迴和疊覆造山作用的總體特徵、成礦規律等進行了較系統的總結。通過對大量地質礦產資料的整理,對區內地層、岩漿岩、構造、有色金屬成礦地質條件及成礦模式進行了系統總結和歸納;以板塊構造理論為指導,論述了本區大地構造演化及其與成礦作用的關系;通過研究重點礦床,闡明了該區金屬礦床成礦系列和成礦規律,劃分了成礦帶、圈定了找礦靶區;特別是近年來,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和中國科學院等單位有關專家帶著隊伍和先進設備,對主要成礦帶和重要礦床(點)進行了詳細工作,對該區成礦條件和賦礦規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不僅確立了中生代火山-岩漿活動對成礦的重要作用,而且認識到古生代構造-岩漿活動對區域礦產形成的重要作用;認識到成礦類型也是多元化的---不但矽卡岩型和熱液型礦床不斷被發現,而且與潛火山作用和海底火山-噴流作用有關的礦床類型也正在被人們認識;通過新理論、新觀點的引進,發現了多處新類型礦床(點),通過新方法和技術的使用,使多數礦床擴大了遠景。這些工作使大興安嶺中北段地區顯示出巨大的資源潛力,為後續基礎地質研究和隱伏金屬礦床找礦勘查工作提供了理論依據和信息。

圖1-3大興安嶺中北段區域物化探工作程度

2001~2003年東北地區地質調查中心(沈陽地質礦產研究所)和吉林大學承擔了地質大調查科研項目「大興安嶺北部地區成礦規律與找礦方向綜合研究」,對金、銅、鉛鋅礦床控礦構造、礦產分布特徵及礦床成因進行了研究。研究認為,礦床具有北東成帶、北西成行的分布特徵,成礦作用主要集中在燕山晚期,與燕山晚期火山岩、次火山岩具有內在的成因聯系;劃分出2種成礦類型、3個成礦帶,並建立了多金屬礦床成礦模式。

二、礦產資源勘查研究狀況

大興安嶺中北段正規的礦產勘查工作始於20世紀60年代,70年代以來在1∶20萬區域地質調查及面積性物化探工作的基礎上,相繼開展了地質普查和礦床勘探工作,對發現的重要礦點(礦產地)和物化探異常進行了普查和勘探工作。大興安嶺中北段已發現金屬礦產地332處(含砂礦),其中經過不同層次地質勘查工作的大、中、小型礦床27處,合計每萬平方千米(中、北段面積按20.2×104km2計)平均有1.34個礦床,是大興安嶺地區(25處/萬平方千米)的1/18.6,是全國(200處/萬平方千米)的1/149。大興安嶺中北段有色金屬礦產勘查工作程度見圖1-4。

1966~1970年原黑龍江省地質五隊、地質八隊、物探隊在環宇地區進行普查找礦和物化探工作,完成磁法、自然電場法、化探測量22.8km2,發現花崗岩接觸帶矽卡岩中的多金屬礦化。1973年編寫了環宇礦點普查報告。

1970~1971年原黑龍江省地質五隊對嘎仙多金屬、鎳鈷礦點進行了普查。1972年對吉峰十一支線多金屬礦點進行了普查,同時對吉峰九支線多金屬礦點和超基性岩進行了普查。

1987~1988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黑龍江地質勘查局同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金屬礦業事業團合作,在吉源林場、吉峰林場、三十六林場和西陵梯林場西部地區開展了1∶5萬地球化學普查、異常查證和礦產普查工作,完成1∶5萬化探5000km2,1∶5萬地質調查605km2,1990年2月提交了《黑龍江西北部基礎地質調查報告書(日文)》。1988~1989年黑龍江有色地質勘查局703隊對西陵梯林場Au、As異常區、三十六林場Cu、Pb、Zn異常區進行了檢查。

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國土資源大調查成果的不斷取得,特別是1∶20萬化探掃面和重要成礦帶上1∶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工作的開展,在大興安嶺地區發現了大量成礦元素綜合異常,為進一步普查找礦和擴大遠景指明了靶區。在國家和內蒙古自治區各級政府的支持下,該區礦產勘查工作又取得突破性進展,近年來在大興安嶺西坡陸續又發現和評價了一批礦床(點)和具一定前景的礦產地,礦種主要有銅、鉛、鋅、銀、金等。拜仁達壩富鉛鋅、銀礦已評價為大型,並有望成為特大型。同時,與大興安嶺相鄰的蒙古、俄羅斯的邊境地區也相繼取得找礦重大突破。

總的來看,無論基礎地質工作程度,還是礦產資源勘查研究現狀,大興安嶺中北段地區由於植被覆蓋嚴重,工作條件較差,且受以往傳統勘查技術的限制,許多成礦有利地區未開展系統的地質找礦工作。從圖1-2和圖1-3可以看出,大興安嶺中北段地區只是圍繞一些勘查程度相對較高的礦區周圍做過一些零星小面積的大、中比例尺的礦產勘查工作,大部分地區工作程度比較低,至今在本工作區僅發現2處大型礦床(六一硫鐵礦、嘎羅索鈦鐵砂礦)、4處中型礦(謝爾塔拉鐵鋅礦、紅旗溝鐵鋅礦、梨子山鐵鉬礦、蘇呼河三號溝鐵鋅礦)、32處小型礦床(其中含7處砂礦)。

圖1-4大興安嶺中北段有色金屬礦產勘查工作程度

2001~2005年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在鄂倫春自治旗八岔溝鉛鋅礦、吉峰林場、西陵梯、嘎仙、牙克石市扎敦河、扎蘭屯市碰頭嶺等地區開展了地質、物探、化探綜合找礦工作,完成1∶5萬化探483km2,1∶2萬土壤測量53km2,1∶1萬地質測量40km2,地質、物探、化探剖面37km。通過上述工作認為八岔溝鉛鋅礦、吉峰林場AS-5Pb-Zn-Ag異常、西陵梯AS-8

Cu-Mo-Ag異常、嘎仙鎳鈷鉛鋅礦點、扎蘭屯碰頭嶺金銀礦化異常區具有較大找礦前景。綜上所述,大興安嶺中北段區域地質、礦產地質和地質科研工作程度均比較低。區域地質僅限於小比例尺航空磁測、1∶20萬區域地質測量、1∶20萬區域化探,1∶5萬地質測量開展尚少。礦產地質勘查投入工作量較少,主要是20世紀60~70年代對個別礦點的檢查和普查,工作沒有取得重大進展。此後的較長時間內投入的有效找礦工作較少,致使該地區至今已發現的大中型礦產地甚少。

在勘查技術方面對特殊景觀地區(森林沼澤區、戈壁沙漠區等)找礦方法進行了試驗研究,總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技術,使大興安嶺地區基礎地質工作更加系統,找礦方法、技術日臻成熟,思路更加明確。2001~2005年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北京礦產地質研究所)承擔了國土資源調查技術方法類研究項目「得爾布干成礦帶北段森林沼澤景觀中大比例尺化探方法研究」(2001~2002年)和「森林沼澤景觀異常查證方法研究」(2003~2005年),對森林沼澤區元素遷移集散規律、異常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制定了該類景觀地區中大比例尺化探方法和異常查證評價技術,並在示範測量中取得很好的地質效果。

在地球物理勘查方面,應用航空物探發現了一批電、磁異常,1999年在海拉爾、滿洲里地區又進行了1∶5萬航空物探(電/磁)綜合測量,為研究本地區構造格架、地層及岩體分布、普查找礦等提供了高質量的地質、地球物理信息,其成果經三級異常查證,取得了一定的地質找礦效果。

高解析度電磁測深、大深度的脈沖瞬變電磁測深、大功率激電、高精度磁法等新技術、新方法及多種方法的組合應用,為尋找隱伏、半隱伏礦床及解決大興安嶺中北段找礦中的一些技術難點問題提供了新的技術和手段。

近年來遙感技術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多平台、多光譜解析度和多空間解析度的遙感技術為找礦勘查提供了基礎數據。在森林沼澤特殊景觀區,如何有效地應用遙感技術開展區域地質研究及找礦靶區優選工作,尚處於探索研究階段。

三、鄰國鄰區礦產資源發展狀況及可借鑒經驗

大興安嶺與近鄰的俄羅斯、蒙古國的相鄰地域均處於同一構造單元,是銅、金、鉬、鋅、稀土、鈾等金屬礦床集中分布區(圖1-5)。據統計,在俄羅斯、蒙古國境內已發現規模不同的礦床500多個,其中超大型、大型礦床43處,有色及貴金屬佔80%以上,已探明的儲量中,鉛鋅大於700×104t,銀大於14000t,金在2000t以上,鈾大於20×104t,另有螢石礦2000×104t以上。在距我國僅10km的額爾古納河以西,俄羅斯境內別列佐夫已發現4.47×108t的大型富鐵礦,礦石品位達50.33%;同樣距我國僅20km處有魯戈卡因大型銅金礦床,銅儲量達169.8×104t,金儲量167t;另有諾依昂-塔洛格鉛鋅礦,金屬儲量達300×104t以上;斯特列措夫超大型鈾鉬礦,其中鈾儲量大於20×104t;已生產150年之久的巴列依金礦,已採金在1500t以上;達臘松金礦采砂金已有150年的歷史,1927年進行原生礦勘探後變成一超大型金礦;舍爾洛夫戈爾大型錫鎢鉬礦床距滿洲里僅120km。同樣,在與我國毗鄰的蒙古國境內的東方省已知有吉爾萬布拉克超大型鈾礦,烏蘭、查布、巴彥烏拉等大型鉛鋅礦,肯特省阿倫努爾大型鎢礦,愛爾得尼-托洛加大型銅礦,莫蘇蓋胡都格特大型稀土礦等。這些礦床距我國內蒙古地區一般均在200km以內。

在我國大興安嶺的呼倫貝爾地區也相繼發現了斑岩型烏奴格吐山大型銅鉬礦、額仁陶勒蓋大型銀多金屬礦、查干布拉根及甲烏拉等銀鉛鋅多金屬礦。在內蒙古東部的黑龍江境內先後發現了斑岩型多寶山、銅山、三礦溝、小多寶山等大中型銅鉬金礦;在緊鄰工作區北部的黑龍江境內也發現了小伊諾爾蓋、沙寶斯、東安等大、中型金礦及一批大、中型砂金礦,如烏瑪、韓家院子、興隆溝等。在大興安嶺南部地區也先後發現了一批大、中型有色金屬礦,如白音諾爾超大型鉛鋅銀礦、科爾沁右翼前旗的超大型巴爾哲稀土礦、巴林左旗浩布高大型矽卡岩型鉛鋅銅多金屬礦、克什克騰旗黃崗大型矽卡岩型鐵錫鎢多金屬礦等。這些礦床的發現說明在我國大興安嶺地區有尋找和發現有色、貴金屬等礦產的巨大潛力,尤其是在中北部地區,佔地面積與已發現的礦床規模和數量遠不如鄰國及鄰區。選擇俄羅斯、蒙古國與毗鄰地區的代表性礦床進行比較,見表1-1,從中可以汲取一些寶貴經驗。

圖1-5大興安嶺及鄰區礦產分布示意(據趙一鳴等,1997,有修改)

表1-1 大興安嶺及周圍地區大型以上代表性礦床主要特徵及控礦因素

續表

1)研究表明許多大型-超大型礦床在空間的分布,首先受控於大型成礦域的有利位置,近年來在新疆東天山發現的土屋斑岩型銅礦,蒙古國境內發現的奧玉陶勒蓋斑岩型銅礦、查干蘇布爾加斑岩型銅鉬礦、納林呼都克銅礦、洪古特-黑德銅礦等與大興安嶺西部的烏奴格吐山和東部的黑龍江多寶山斑岩銅鉬礦帶,均處於東西向古生代古亞洲成礦域,它們受西伯利亞古板塊南緣古生代活動大陸邊緣島弧系的控制,因此在大興安嶺尋找與斑岩型有關的銅鉬金多金屬礦重點應考慮與古生代基底岩層有關的東西向構造中分布的淺成斑岩體及與之有關的礦化和蝕變。

2)大興安嶺的鄰區已發現的許多大型-超大型礦床,主要與北東向、北西向和東西向3個斷裂系統組成的區域構造的復雜網格狀斷裂有關,它們決定了中生代岩漿活動和成礦作用的空間范圍(閻鴻銓等,2000)。尤其是近東西向構造向北東向構造轉彎處(在俄羅斯境內北部地區及蒙古國的南部由於受西伯利亞古板塊牽制,構造表現為從東西向向北東東向轉彎)是成礦密集區。區內成礦帶的分布和若干礦田的成礦位置,主要受控於北東—北北東向與北西向或近東西向斷裂的交匯部位,如諾依昂-塔洛格鉛鋅礦、舍爾洛夫戈爾錫鎢礦、烏蘭鉛鋅礦、烏奴格吐山銅鉬礦、多寶山銅鉬礦等均受北東向深斷裂和北西向或近東西向斷裂交匯構造控制。

3)巨型火山-深成岩漿隆起帶內次級相對隆起區或向沉降區過渡地帶是大型成礦區帶最重要的構造環境。分布在岩漿隆起區不同級別的次一級構造,如破火山窪地(斯特列措夫鈾鉬礦)、斷陷火山盆地邊緣(諾依昂-塔洛格鉛鋅礦)、次火山-侵入穹窿(烏奴格吐山銅鉬礦)、近岩漿穹窿核部(達臘松金礦)等,往往是形成大型-超大型礦田的重要構造條件。這是在大興安嶺地區尋找大型-超大型礦床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4)從俄羅斯、蒙古國和大興安嶺地區已知的礦產組合可以看出,其成礦元素及組合十分相似。大致可分為3類:鐵及多金屬組合(如鐵-鋅、鐵-錳等)、有色金屬及貴金屬組合、稀土-放射性元素組合。如蒙古國有大型圖木爾廷敖包鐵鋅礦,大興安嶺地區有謝爾塔拉中型鐵鋅礦;俄羅斯有超大型魯戈卡因銅金礦,大興安嶺地區嫩江有三礦溝銅金礦;俄羅斯有超大型貝斯特里銅鉬礦,大興安嶺地區有烏奴格吐山、多寶山銅鉬礦等,說明大興安嶺地區與俄羅斯、蒙古國有相同的成礦基底,並有相似的成礦機理,只是在工作區目前只發現礦化顯示或小型礦床,如扎蘭屯市敖尼爾河僅發現鎢錫礦化點,而在俄羅斯已發現大型舍爾洛夫戈爾錫鎢礦;蒙古國肯特省阿倫努爾已發現大型鎢鉬礦,而大興安嶺地區鄂倫春衛江東山、博克圖鎮川嶺等地僅有礦化顯示。研究境外大型-超大型礦產的組合,對我們在大興安嶺中北段類似成礦條件下尋找相關的礦產組合會有一定的啟示。

㈨ 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財務考核指標體系研究

一、概述

1.研究背景

建立中國地質調查局局屬單位財務考核指標是不斷完善局屬單位管理體系,提升管理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的需要。2005年中國地質調查局對有關財務指標考核進行初步研究,通過對不同類型局屬單位進行調研和投入產出的對比分析,分析其產出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但由於各單位自身特殊性,現有的考核指標不能准確、科學地評價局屬單位財務管理與經濟發展情況,需要進一步針對不同類型單位、補充與設置相應的考核指標。局屬單位財務考核指標體系,是加強部門財務管理,提高單位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當前,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財務考核工作正在開展,有很多具體問題需要深入研究。

指標是考核的尺度,影響局屬單位財務狀況的指標很多,每個指標只能描述某一方面的屬性,要對局屬單位的財務管理與經濟效益進行綜合分析,僅僅測算幾個簡單的財務比率顯然不能得出科學的評價結果,這就需要把多種指標綜合起來組成一套合理的指標體系進行考核。

2.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

(1)有關財政支出評價。我國的財政支出評價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財政支出評價工作由於起步晚,缺乏系統性研究,尚不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與財政改革的客觀需要,主要存在以下問題:①缺乏統一的法律保障;②沒有明確的管理機構;③缺乏科學、規范、合理的方法指標體系;④評價內容不完整;⑤評價結果約束乏力;⑥評價工作缺乏持續能力。

國外財政支出效益評價始於20世紀30年代美國新政時期。60年代後,財政支出評價方法體系逐步成熟和完善,並在歐美主要國家及一些發展中國家被廣泛運用,成為政府加強宏觀調控,促進財政投資科學化,增強財政支出效果的關鍵手段。

(2)有關企業財務考核評價。改革開放以前,國內對企業的考核評價,且只側重對工業經濟的運行效果進行考核。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與完善,開始重視和研究企業考核評價問題。國內主要是從財務效益、資產安全、資產流動和發展能力等內容進行考核評價,指標體系以財務性指標為基礎。

但對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單位財務考核指標體系的研究不多,再加上局屬單位所處行業和單位性質的特殊性,不可能按照上述其他國內的指標體系及權重和標准值進行考核。

3.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類型的劃分

根據中國地質調查局隊伍結構調整方案對局屬單位性質及職責的規定,結合單位考評需要,將局屬單位分為4類:地質調查機構、非營利科研機構、轉企所和公共服務機構。

(1)地質調查機構。包括天津地質調查中心、沈陽地質調查中心、南京地質調查中心、宜昌地質調查中心、成都地質調查中心、西安地質調查中心、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

(2)非營利科研機構。包括中國地質科學院機關及所屬7個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

(3)轉企所。包括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鄭州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勘探技術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探礦工藝研究所、北京探礦工程研究所。

(4)公共服務機構。公共服務機構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中國地質圖書館等構成。

二、指標體系設計研究

1.設計原則

為了建立一個可行的財務考核指標體系,首先要明確設計原則,之後依據這一設計原則合理地設計局屬單位財務考核指標體系的框架構結和指標內容,最後根據這一框架結構和指標內容確定具體的指標計算方法和數據的獲取方式,設計局屬單位財務考核指標體系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

(1)科學性原則。財務考核指標的設計既要考慮到評價研究的任務,也要符合客觀現象本身的特點、性質及其運動規律。要注意指標的代表性及體系的完整性,要求指標之間不重復、不遺漏,指標之間既相互獨立,又互為補充。

(2)可比性原則。財務考核指標在設計中要注意指標的口徑和方法具有動態可比性,並在空間范圍內也可比。

(3)可操作性原則。設計財務考核指標,既要考慮財務考核的目的和需要,也要照顧到客觀條件的可能性。要使所有指標使用的數據均可從現有的財務資料和會計核算數據中獲得,以這些可驗證的資料為基礎。

(4)統一性原則。財務考核指標設計要注意會計核算、業務核算的聯系和統一的原則。

(5)尊重歷史慣例原則。在長期的財務管理、會計核算、經濟統計以及經營管理過程中,已經形成一些理論和實踐證明能夠對特定內容予以反映的若干指標。

2.指標設計注意的問題

局屬單位財務考核指標體系不是一些指標的簡單堆積和隨意組合,而是根據實際情況而建立起來並能反映一個中國地質調查局局屬單位財務管理狀況的指標集合,在設計局屬單位財務考核指標中,我們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局屬單位財務考核指標體系中,單位財務經濟指標、單位財務管理狀況等方面都應該得到體現,而且應得到同樣的重視,否則就不能成為真正的局屬單位財務考核指標體系。

(2)局屬單位財務考核指標體系應當充分反映和體現局屬單位財務經濟與管理的內涵,從科學的角度去系統而准確地理解和把握局屬單位經濟發展的實質。

(3)局屬單位財務考核指標體系應當相對地比較完備,即指標體系作為一個整體應當能夠基本反映局屬單位經濟發展的主要方面或主要特徵。

(4)局屬單位財務考核指標體系中的指標數量不宜過大,在相對比較完備的情況下,指標的數目應盡可能地壓縮,以易於操作為限。指標數目過大將會使人們難以把握和採用。

(5)局屬單位財務考核指標體系應具有獨立性,即指標體系中的指標應當互不相關、彼此獨立。這樣,一方面可以使指標體系保持比較清晰的結構,另一方面可以保證指標體系中的指標數目得到壓縮。

(6)局屬單位財務考核指標體系中的指標應具有可測性和可比性,定性指標也應有一定的量化手段與之相對應。另外,這些指標的計算方法應當明確,不要過於復雜,計算所需數據也應比較容易獲得和比較可靠。

(7)對於一些難於量化的指標採用專家問卷等調查方式。鑒於專家調查方式存在一些困難及可能產生的隨意性,在設計指標體系時,應盡可能減少難於量化或定性指標的數量。

(8)局屬單位財務考核指標體系中的指標內容在一定的時期內應保持相對穩定,這樣可以比較和分析局屬單位經濟發展和財務管理情況。當然,絕對不變的指標體系是不可能的,指標體系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情況的變化而有所改變。

3.指標體系設計

財務指標是以簡明的形式,以數據為語言,來傳達財務信息並說明財務活動情況和結果。綜合考慮財務分析內容和「事業單位會計通則」中規定的事業單位財務分析的指標設置,由於中國地質調查局屬單位的類型不同,單位所負責內容不同,各類型單位指標體系設置也不相同。

(1)地質調查機構指標設置。包括預算執行率、人均完成總貨幣工作量、資產負債率、對外收入增長率、財務管理水平。

(2)非營利科研機構指標設置。包括預算執行完成率、人均完成總貨幣工作量、資產負債率、對外收入增長率、財務管理水平。

(3)轉企所指標設置。包括預算執行率、人均完成總貨幣工作量、資產負債率、對外收入增長率、人均對外收入、財務管理水平。

(4)公共服務機構指標設置。包括預算執行率、人均完成總貨幣工作量、資產負債率、對外收入增長率、財務管理水平。

4.指標的解釋

(1)預算執行率。預算執行率是衡量單位財政預算資金(不含國債、基建撥款)執行情況的指標,為當年財政預算資金支出數與當年財政預算資金收入數的比率。

預算執行率=財政預算資金支出數/財政預算資金收入數

其中:財政預算資金支出數是指當年由財政預算安排支出的總額(是報表《局屬單位行政類財政撥款收支決算表》中「用財政撥款收入安排的支出合計」)。財政預算資金收入數是指當年財政預算資金的總額,包括當年財政預算批復數修正值和上年結余數之和,各項當年財政預算批復數修正值=各項當年財政預算批復數×(12-財政預算批復月份)/12,12月份批復不參與考核。

(2)人均完成總貨幣工作量。人均完成總貨幣工作量是衡量單位開展業務活動效率的指標,為當年單位總支出數與在職職工人數之比。

人均完成總貨幣工作量=總支出數/在職職工人數

其中:總支出數是指單位當年全部支出數的總額,包括基本支出、項目支出、事業單位經營支出和其他支出。

(3)資產負債率。資產負債率是衡量事業單位利用債權人提供資金開展業務活動能力的指標,以及反映債權人提供資金的安全保障程度。該指標反映一定時期負債占事業單位資產總額的比例。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4)對外收入增長率。對外收入增長率是衡量單位對外創收的能力變化的指標,為當年對外收入與上年對外收入的比率。

對外收入增長率=(當年對外收入/上年對外收入)×100%

其中:對外收入包括事業收入、事業單位經營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入和其他收入,獨立核算經營企業的收入(轉企所包括獨立核算經營企業的收入,其他單位不包括獨立核算經營企業的收入)。

(5)人均對外收入。人均對外收入是衡量單位對外創收能力的指標,為當年單位對外收入與在職職工人數的比。

人均對外收入=當年對外收入/在職職工人數

其中:對外收入包括事業收入、事業單位經營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入和其他收入,獨立核算經營企業的收入(轉企所包括獨立核算經營企業的收入,其他單位不包括獨立核算經營企業的收入)。

(6)財務管理水平。財務管理水平是衡量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的指標,其考核內容包括:財務機構是否獨立、財務規章制度是否健全、預算、財務決算、統計報表資料質量、審計財務檢查情況等方面。

三、考核指標權重的設置研究

確定考核指標後,為能夠體現考核對象的代表性,同時兼顧差異性,需要確定各指標之間以及各類型單位的權重,以便通過一系列加權計算,得出考核結果。本研究運用「德爾菲」法對考核指標體系進行賦權,「德爾菲」法是一種主觀定權法,其本質是由專家對考核指標直接賦權,通過均值和方差分析,反復測算,消除權重系數的可能誤差,是目前較為常用的權重系數確定法。

在專家賦權時考慮到為能夠客觀評價單位財務管理與經濟發展狀況,應該以可以計量的財務數據為主要考核依據。因財務數據本身固有的局限性,有時不能完全揭示評價對象全貌,因此採用計量與評議相結合的評價方法,首先確定計量指標權重為90%,非計量指標權重為10%。指標具體權重,見表10-2。

四、考核評分標准研究

制定客觀准確的考核評分標準是局屬單位財務指標考核工作標准化、規范化和科學化的需要。

1.Kane和Lawler的6條標准與Smith的3條標准

J.S.Kane與E.E.Lawler(1980)從可測量的角度提出了6條選擇評價指標的標准,即不確定性原則(Uncertainty)、可能性原則(Likelihood)、可觀察性原則(Observability)、非污染性原則(Noncontamination)、排他性原則(Exclusiveness)和可驗證性原則(Verfiiability)。

Pat ricia C.Smith則認為:需要覆蓋的時間范圍(the time - span tobe covered)、所需要的確定性水平(the speciifcity desired)及與個體、組織需達成目標的吻合度(the closeness to organizational goals to be approached)是確定標准時必須加以考慮的3個方面。具體地說,評價指標應當滿足3個條件:第一,是與個體、組織或社會需達成的某些重要目標有關。這包括兩個方面:①是指被認為是重要目標的效度,即對評價指標的測量既不應受到無關方差的污染,也不應不能充分解釋組織和個體欲實現的重要目標;②是指目標實現測量的效度,即測量不應是有偏差的或微不足道的。第二,是可靠性。即在不同時期採用不同的(或可能明顯類似的)測量方法所做出的評價的一致性。第三,是實用性。即將要使用評價指標做決策的人必須認為評價指標是現實的、合乎情理的和可接受的。

2.考核評分標準的屬性

考核評分標準的屬性包括:①與單位和組織有關;②穩定的或可靠的;③能夠區分出好與差;④實用的等4個方面。

3.考核評分標准建立

根據上述有關理論,對考核評分標准進行研究,見表10-2。

表10-2 中國地質調查局局屬單位財務指標考核評分標准一覽表

說明:分值中有「()」的為基準分,滿分為100。

(1)財政資金完成率的考核評分標准。該項得分=標准分×財政資金完成率。

(2)人均完成總貨幣工作量的考核評分標准。與同類型直屬單位的平均數比較,達到平均數得滿分。人均完成總貨幣工作量低於平均數的,該項得分=標准分×(人均完成總貨幣工作量/同類型直屬單位人均完成總貨幣工作量平均數)。

(3)資產負債率的考核評分標准。地質調查機構、非營利科研機構、公共服務機構:低於20%(含20%)得滿分。大於20%,該項得分=標准分×[1-(資產負債率-20%)],最低為0。

轉企所:低於30%(含30%)得滿分。大於30%,該項得分=標准分×(1-(資產負債率-30%)),最低為0。

(4)對外收入增長率的考核評分標准。未達到上年80%的該項不得分,達到上年80%的得基準分,達到上年80%~110%的,該項得分=基準分+(標准分-基準分)/(110%-80%)×(實際完成率-80%),超過上年110%的得滿分。

(5)人均對外收入的考核評分標准。與同類型單位人均對外收入的平均數比較,達到平均數得滿分。人均對外收入低於平均數的,該項得分=標准分×(人均對外收入/同類型直屬單位人均對外收入平均數)。

(6)財務管理水平的考核評分標准。由於該指標為定性指標,其考核主要是運用綜合考核影響單位考核的相關非定量因素,對單位財務管理整體狀況進行定性分析判斷。具體為第一,財務機構是否獨立,滿分為2分;第二,財務規章制度是否健全,滿分為2分;第三,預算、決算、統計報表資料質量,滿分為4分;第四,審計、財務檢查情況,滿分為2分。

五、考核結果的類型判定

綜合考核結果依據考核指標體系得分產生,以最終考核得分和考核類型加考核級別表示,並據此編制考核報告。考核類型用字母表示,包括優(A)、良(B)、中(C)、低(D)、差(E)5種。考核級別是指對每種類型再劃分級次,採用在字母後標注「+、-」號的方式表示。

1.類型判定

考核類型以指標體系的綜合考核得分為依據,按85、70、50、40四個分數線作為類型判定的資格界線。

優(A):綜合考核得分達到85分以上(含85分);

良(B):綜合考核得分達到70分~85分(含70分);

中(C):綜合考核得分達到50分~70分(含50分);

低(D):綜合考核得分在40~50分(合40分);

差(E):綜合考核得分在40分以下。

2.級別標注

每種評價類型再劃分級別,分別是:

優:A++,A+,A;

良:B+,B,B-;

中:C,C-;

低:D;

差:E。

當綜合考核得分屬於「優」、「良」類型時,以本類分數段最低限為基準,每高出5分(含5分,小數點四捨五入),提高一個級別;

當綜合考核得分屬「中」類型,60分以下用「C-」表示,60分以上(含60分)用「C」表示,當綜合考核得分屬於「低」、「差」類型,不分級別,一律用「D」、「E」表示。

六、指標測算驗證情況

為了檢驗指標的合理性和實用性,以《中國地質調查局2006年度財務情況報告》數據為依據,對2006年度的局屬單位包括財政資金完成率、資產負債率、對外收入增長率、人均對外收入、財務管理水平等5個財務考核指標進行了測算。測算結果比較符合實際,說明該考核指標體系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以用來對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進行跟蹤評價。

㈩ 遼寧本溪大台溝鐵礦

大台溝鐵礦位於遼寧省本溪市橋頭鎮,距本溪市南16km,行政區劃屬於本溪市平山區橋頭鎮。礦區距橋頭火車站約2km,距橋頭鎮4km,距沈丹高速公路橋頭站5km,交通十分方便(圖2-2-1)。

圖2-2-1 大台溝鐵礦區交通位置示意圖

1935~1938年日本侵華初期,以日本人為首的滿鐵地質調查所、滿鐵調查部在該區進行過區內金屬礦、非金屬礦的地質調查工作。

新中國成立初期(1950~1960年),地質部沈陽地質局、遼寧煤田系統和冶金系統所屬地質隊及長春地質學院先後在工作區內開展了鐵礦的普查工作。1958~1959年地質、冶金部門在長白山南部地區開展過1∶10萬航空磁法測量,為鐵礦找礦工作奠定了基礎。

1970年,遼寧省地質局物測大隊在本溪橋頭地區針對大台溝磁異常(88號航磁異常)進行地面檢查工作,完成了1∶1萬地面磁測46.8km2,推斷88號航磁異常是由鞍山式磁鐵礦引起。經定量計算,礦體上緣埋深為800m左右,中心埋深為2000m左右,寬度為1600m,沿走向長2500m左右,傾向北東,傾角近於直立。建議布置4個驗證孔,孔深1500m。1974年,本溪地質大隊先後施工3個孔驗證,均未達到見礦目的。最深的ZK1孔孔深1213.96m,終孔於遼河群浪子山組絹雲母千枚岩中。經該隊物探組再推斷,認為異常中心處平均深度在1150m左右。ZK1孔附近礦體上緣埋深為1300m。

1973年,冶金航測二隊在鞍本地區開展1∶2.5萬航空磁法測量工作,於1974年12月提交了「鞍本地區航空磁測報告」,對1959年發現的1∶10萬航磁異常進行了分解,提出多處有意義的磁異常。1973年、1974年遼寧省鞍鋼地質公司四○一隊對其中歪頭山-北台地區航磁異常進行了普查和詳查工作,發現了一大批鐵礦床和礦點。

1976年冶金部冶金地質會戰指揮部第二物探大隊對大台溝磁異常開展了綜合研究工作,完成磁異常測量204.8km2的數據處理、800m×100m網度的重力剖面測量11條,圈定磁異常面積10km×5km,強度Za高達6000nT。根據重磁同源異常特徵,推斷異常由鞍山式鐵礦引起,其埋深1450m,異常南部塊段具高磁性、高密度特徵,可能為富礦部位,並布設了兩個驗證孔,當年沒有實施。

1980年冶金地質勘查局利用引進的日本新型深孔鑽機在大台溝鐵礦4線基線部位施工了ZK3號鑽孔,在1525.15m深度見到了隱伏的鞍山式鐵礦,鑽進172.55m仍未穿透礦體;但礦體品位不高,一般TFe在16%~22%之間,個別可達26%。證實了大台溝航磁異常由鞍山式鐵礦引起。由於埋藏太深,沒有進一步工作。

事隔20年後,進入21世紀。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對鐵礦資源需求量的增加,鐵礦勘查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給深部找礦帶來了機遇,此地區鐵礦勘查工作才有新的發展。2005年成立了項目組,組織專家認真分析研究了遼寧省鐵礦資源狀況,選定鞍山-本溪-遼陽地區為尋找深部盲礦體重點區域。通過大面積的地質調查、磁法檢查驗證和篩選工作,最終選擇了本溪橋頭地區作為重點驗證地段。2006年國土資源大調查在該區設立了《遼寧鞍山吳家台-遼陽孫家營一帶鐵礦評價》項目,通過對本溪大台溝磁異常的深部驗證,進一步證實了大台溝鐵礦的存在。

一、大台溝鐵礦地質特徵

大台溝鐵礦位於鞍山—本溪鐵礦成礦帶上,地處新太古代鞍山—本溪火山-沉積盆地的南西端。在區域上分布有櫻桃園組、大峪溝組含鐵礦層位,是目前已知鞍山式鐵礦床規模最大、資源量最多的地區,也是我國特大、大型鐵礦床聚集區。已探明齊大山、東西鞍山、南芬、弓長嶺等大型礦床10處,中型礦床2處,礦點數十處。在該區只要對航磁異常區驗證,就會發現鐵礦床,是尋找大型鐵礦床理想區域。

礦區出露的地層主要為新元古代細河群釣魚台組、南芬組、橋頭組,震旦系康家組,寒武系鹼廠組、饅頭組等。太古宙鞍山群含鐵岩系地表沒有出露,含鐵岩系及礦體頂部埋藏於地表以下1100~1200m。已竣工的17個鑽孔所見層位岩性(自上而下)綜合如下:

1)鹼廠組:灰岩夾薄層粉砂岩,厚27~102m;

2)康家組:薄—中厚層泥灰岩、灰岩,厚17~48m;

3)橋頭組:含海綠石石英砂岩與黑色頁岩互層,厚約100m;

4)南芬組:蛋青色泥(灰)岩、紫色泥岩,厚約500m;

5)釣魚台組:石英砂岩、石英岩、石英砂岩夾黑色頁岩,厚約200m;

6)遼河群浪子山組:硅化大理岩、綠泥絹雲石英片岩,厚300~700m;

7)鞍山群櫻桃園組:條帶狀磁鐵石英岩、赤鐵石英岩、赤鐵磁鐵石英岩、綠泥片岩。

從各鑽孔見到的鐵礦層岩(礦)石組合特徵,與鞍本地區已知鐵礦類比,大台溝鐵礦礦石特徵、夾石特徵等與鞍山齊大山鐵礦相似;其層位應屬鞍山群櫻桃園組,為受變質沉積-火山沉積鐵礦,即「鞍山式」鐵礦。

目前在異常中心部位,共施工20個鑽孔,鑽孔控制礦體延長2000m,控制礦體走向長2000m,礦體頂界面埋深1100~1200m(標高-900~-1000m),寬度578~1152m,平均寬度870.68m,控制礦體最大垂直延伸809m。礦體呈單斜層狀產出,厚度變化小,變化系數19.67%。礦石成分簡單,礦石礦物主要為磁鐵礦、假象赤鐵礦和赤鐵礦,脈石礦物主要是石英,含鐵礦物粒度呈中細粒-微細粒不均勻嵌布;垂向上,上部為赤鐵礦、中部為復合礦、下部為磁鐵礦,礦石品位均勻,礦化連續,品位變化系數20.2%。礦床勘查類型屬第Ⅰ勘查類型,基本控制網度為400m×400m。

三種礦石類型實驗室選礦試驗表明,礦石屬易選礦石,選礦指標較好。推薦選礦試驗流程為:階段磨礦-弱磁-強磁-反浮選工藝,鐵精礦品位可達65%以上,回收率大於70%。礦區水文地質條件、工程地質條件中等—復雜。礦床采選工程可行性預研究表明,在當前經濟技術條件下,進行地下規模化開采是經濟可行的。

此次大台溝礦區15~4線估算鐵礦石量339493萬t,礦體平均品位TFe33.07%。其中赤鐵礦石62293萬t,復合礦石152144萬t,磁鐵礦石125057萬t。其中(332)類資源儲量佔15%。根據磁異常特徵,預測整個礦區鐵礦資源量可達100億t。

二、地球物理特徵

(一)區內航磁異常特徵

大台溝1∶20萬航磁異常具有明顯正負異常(圖2-2-2),以大台溝為中心,北側為負異常,南側為正異常,異常形態呈北西向橢圓狀展布,具明顯的異常中心,異常值很高(ΔT最高>4000nT)。該異常以1000nT等值線圈定,異常形態的主體部分呈橢圓形,異常北西走向,長軸約7000m,短軸約4500m。

1976年冶金部冶金地質會戰指揮部第二物探大隊,根據大台溝1∶5萬磁異常形態、產狀和場源埋深特點,採用「三度體選擇法」在電子計算機上對磁異常進行了正演計算,並將磁異常劃分為三個磁性體;對每個磁性體賦予不同的形態參數和磁參數後,模擬地面磁測異常值。當其模擬值與實測值在一定的允許誤差范圍內時,該模型體的大小就代表了磁性體的大小。通過正演後,礦區Ⅰ號磁性體位於大台溝磁異常中心部位,即3線~12線之間,異常中心部位磁場強度為3000~6000nT,推斷磁性體中心點埋深1755m,寬度1315m,長度1670m,延深3500m。Ⅱ號磁性體位於Ⅰ號磁性體的北端,分布於2線~23線之間,其南端與Ⅰ號磁性體中心部位相重疊,異常強度為2000~6000nT,推斷磁性體中心點埋深1430m,寬度1266m,長度2760m,延深350m。Ⅲ號磁性體位於大台溝磁異常的北西端,即19~47線部位,異常中心部位磁場強度為1000~1400nT,推斷磁性體中心點埋深1352m,寬度935m,長度2563m,延深300m(圖2-2-2)。

圖2-2-2 大台溝鐵礦區磁異常等值線ΔT(nT)模擬推斷磁性體參數圖(據杜維本、黃仲湘)

前人通過地面檢查對該異常進行計算和分析認為,該異常是由磁性體(「鞍山式」鐵礦)引起,上緣埋深800m左右,寬度1600m左右,沿走向長2500m左右。該異常主要分布在古生界地層及震旦系、青白口系地層之上,推斷深部可能存在太古宙鞍山式鐵礦。

(二)物性測量結果

物性測定依據高精度磁法測量、電法測量中關於岩礦石物性測定的相關規定進行。本次物性測定有磁化率κ、剩磁強度Mr、視電阻率ρS、視極化率ηS四個參數。這一地區的物性資料,從遼寧省冶金地質勘查局地質勘查研究所收集的岩性(見表2-2-2)及對ZK001鑽孔岩心樣測量(見表2-2-1),除磁鐵石英岩磁性較強、鑽孔岩心礦樣具有一定磁性外,其餘磁性較弱或無磁性,所以具備用磁法尋找鐵礦的地球物理前提。

表2-2-1 井中岩(礦)物性參數表

表2-2-2 收集的鄰區岩(礦)石物性參數表

磁參數採用高斯第一位置進行測量。經計算得出磁化率κ和剩磁強度Mr的平均值、變化范圍。電性參數測量得出視電阻率ρS、視極化率ηS的平均值,及其變化范圍。

大台溝勘查區以往物性資料較少,本次工作物性參數來源有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勘查區鑽孔岩心採取一定數量的礦體和圍岩的標本進行參數測定(表2-2-1),二是收集鄰區以往物探工作中所測的物性數據。資料來源主要是遼寧省冶金地質勘查局地質勘查研究所(表2-2-2)。

1.磁性參數特徵

分析表2-2-1、表2-2-2物性參數特徵可見,無論井中還是鄰區磁性參數變化具有一致性,總體上磁鐵石英岩的磁性較強外,其他均為弱磁或無磁性。因此,判定勘查區引起磁異常的因素比較單一,由鐵礦產生的可能性最大。這一明顯的磁性差異為磁法尋找鐵礦提供了有效的地球物理依據。

2.電性參數特徵

分析電性參數(表2-2-1)認為:條帶狀磁鐵石英岩和赤鐵石英岩具有明顯的低阻高極化特徵,其他岩性之間視極化率相差不大;而電阻率變化較大,平均變化范圍1843~13362Ω·m之間,顯示出良好的電性差異,為電法(剖面)測量確定斷裂構造形態提供了一定的地球物理前提。

三、物探勘查方法技術運用

(一)高精度地面磁測

通過2008年、2009年兩個年度的工作,共完成地面高精度磁測剖面57條,總長度40km,測量面積28.5km2,物理點7402個。工作目的是通過地面高磁測量,圈出磁異常范圍,為進一步工程勘查提供依據。

1.磁異常特徵

由ΔT異常平面等值線圖可見(圖2-2-2),異常呈橢圓狀,中心部位異常值近6000nT,以1500nT等值線范圍算,其長軸為約6000m,短軸4000m,長短軸之比為3∶2;異常走向為北西。異常兩側較對稱,梯度變化不大,北部出現負值,並向北西方向逐漸變窄,異常值逐漸降低。

2.地面高精度磁測解釋與推斷

從物性數據分析,該區除磁鐵石英岩和磁赤鐵礦具有較強磁性外,其他岩礦石為弱磁或無磁性,故推斷磁異常為鐵礦所致。從異常的總體形態和往年解釋結果認為,引起異常的磁性體是一近厚板狀體,以延深較大、產狀較陡為主要特徵。

為了解磁性體的特徵,對132剖面、140剖面、148剖面和156剖面採用切線法做了定量計算。這里只對140線做定量解釋圖(圖2-2-3)。其他剖面的計算結果如下表(表2-2-3)。由上述各剖面計算可以得出:推斷礦體頂端平均埋深1103m,平均寬1029m,由異常形態推斷礦體長1440m。

圖2-2-3 大台溝鐵礦140線ΔT切線法計算磁性體埋深剖面圖

表2-2-3 磁性體切線法定量計算結果表

(二)地面重力測量解釋

本區重力資料來源於1976年冶金部冶金地質會戰指揮部第二物探大隊。對橋頭磁異常區開展800m×100m網度10條重力剖面測量。經地形校正和區域地質背景校正後,重力異常形態與磁異常形態相吻合,均為橢圓形分布,認為屬於一個高磁性(κ,Mr均高)高密度的異常體,常稱之為重磁同源異常(圖2-2-4)。這表明深部存在鐵礦體,重磁異常中心部位也是礦體的中心部位。

圖2-2-4 大台溝鐵礦地面磁異常與重力異常對比圖

(三)EH-4電磁剖面測量

EH-4連續電導率剖面儀是美國EMI公司和Geometrics公司聯合研製的雙源型電磁-地震系統。利用地球這個大的天然電磁發射源,EH-4是一個接收器。高頻時接收的是淺地表地質信息,低頻時接收深部地質信息。本次共布設3條剖面,分別為0線、3線、7線,測線方向為NE45°。

採用EH-4方法對該區部分地段進行勘測。通過電阻率的空間分布,結合地質資料,對可能的礦體產狀、空間展布特徵進行研究,為鑽探工程設計、施工提供依據。

綜合分析本區地質資料,繪制了本區的地質解釋成果圖(圖2-2-5、圖2-2-6、圖2-2-7)。說明該方法能較好地確定隱伏礦體頂面的邊界問題,而提出解決這一問題的技術關鍵是如何根據物性資料和剖面異常特徵確定頂面邊界電阻率值。對此通過三個剖面 ( 0 號,3 號,7 號線) 的情況予以分析。

圖 2 -2 -5 大台溝鐵礦區 0 號勘探線控制礦體邊界與 EH -4 推斷礦體邊界對比圖

「0 線」剖面 ( 圖 2 -2 -5) : 在深部 ( >1000m) ,電阻率在縱向上逐漸變小,在橫向上向北東變大,反映有礦體存在的可能。異常較寬大,其頂部向北東緩傾,呈現出一種不規則厚板狀體趨勢,並向南西陡傾,寬度 800m 左右。推斷的邊界與礦體的實際鑽孔控制的邊界有一定的差別。

從縱向看,礦體的頂界面上為硅化白雲質大理岩和灰白色石英砂岩層,其岩石電阻率分別為7918Ω·m 和 12229Ω·m,而赤鐵礦體電阻率為 3165Ω·m 為相對低電阻率,因此在剖面圖上,上部出現高阻區,下部出現低阻區,分界處就應是礦體的頂界面,在此剖面上反映得較清楚。同樣,礦體的南西邊界為太古宙混合花崗岩,也為相對高電阻率區域,在高、低電阻率過渡區應為礦體的分界線。如按 3500Ω·m 值作為判斷礦與非礦的邊界可能更好。礦體的北東邊界圍岩為綠泥石英片岩,電阻率為 13362Ω·m,也為相對高阻區,如果按小於 4500Ω·m 值推斷的礦體邊界,則與礦體的實際邊界相差較大。如何確定邊界電阻率值,是推斷的礦體邊界准確性的關鍵。另外,從 EH -4 連續電導率剖面曲線分布形態看,如果曲線形態走向呈水平分布,表明地質體在垂向上電阻率有差異,該區地質體呈近水平層狀分布; 如呈直立的曲線分布,表明地質體在水平方向上的差異性大於垂向方向,反映出地質體的產狀較陡。如 0 線上的 ZK003、ZK002、ZK004 號 3 個鑽孔 1300m 以下見礦部位曲線,其特徵就很好地反映出深部鐵礦體 ( 條帶狀磁鐵石英岩) 這一產狀 ( 見圖 2 -2 -5) 。

圖 2 -2 -6 大台溝鐵礦區 3 號勘探線控制礦體邊界與 EH -4 推斷勘探邊界對比圖

圖 2 -2 -7 大台溝鐵礦區 7 號勘探線控制礦體邊界與 EH -4 推斷勘探邊界對比圖

3 線剖面 EH - 4 連 續 電 導 率 剖 面 ( 圖 2 - 2 - 6 ) ,總體 上 反 映 了 礦 體 的 大 致 邊 界,在 深 部( 1000m 左右以下) 反映可能有礦體異常。異常頂部近水平,南西陡傾。厚度在 800 ~ 1000m 。礦體的南西邊界如果按 2000 ~3500Ω·m 值確定,其邊界更接近實際控制位置。但此線上的南西邊界與 0線剖面上的南西邊界其異常變化特徵很相近,低阻區為礦體邊界線分布位置; 而北東邊界與 0 線剖面也很相似,電阻率有逐漸增高趨勢。如以小於 4500Ω·m 圈定礦體邊界,能更切合實際。

7 線 EH - 4 剖面 ( 圖 2 - 2 - 7) ,其淺部橫向變化較大,明顯反映有斷層存在; 在深部有低阻異常區存在,反映有疑似礦體異常,異常頂部近水平,略向南西方向緩傾,推斷礦體總體厚度比 0 線、3 線減小,600m 左 右。推斷的礦 體 南西、北 東 邊 界 與 實 際 控 制 相 差 較 遠。但 南西 邊 界 的 低阻 區( 2000 ~ 4000Ω·m) 曲線特徵卻能很好地反映出礦體邊界,尤其是向東電阻率曲線陡傾斜,而礦體南西邊界有緩傾斜的特徵。推斷礦體邊界位置與實際控制 ( 如 ZK709、ZK705) 礦體的空間位置有一定差距,其主要原因是受礦體磁場強度較大幹擾所致。

通過上述分析認為,EH-4方法在大台溝礦區能較好地反映出深部大的隱伏鐵礦的頂面邊界,以4500Ω·m的等值線作為低阻與高阻的分界線,並以此數值圈定礦體異常總體范圍,而進一步推斷出礦體的邊界。這一方法具有快速方便,對於指導深部鑽探工程驗證具有重要意義。

(四)綜合物探測井

選擇相應探管與JGS-1B型智能工程測井系統主機配合,採用下放電纜連續測量方式(點距為0.5m)。為檢驗數據的准確性,每個探管下降和上升分別測量一次。本次工作竣工10個鑽孔。現將三種方法測量結果解釋如下。

1.三分量磁測井

在覆蓋層ΔZ數值有增大趨勢,ΔH和ΔT矢量方向和大小無變化。在覆蓋層與礦體的分界面處ΔZ出現明顯異常,反映出明顯的磁性分界面(深度在1153m處),ΔH和ΔT矢量的方向和模長發生變化。從曲線特徵可以看出(圖2-2-8):磁鐵石英岩區間,ΔZ異常值為負值且產生跳躍變化,雖然形成鋸齒狀異常,但其幅度不大,ΔH和ΔT的方向、大小雜亂無章,顯示內部磁場變化特徵。在赤鐵石英岩區域(深度在1746m處)ΔZ曲線變化平穩,異常值300~600nT,ΔH和ΔT無變化。

2.磁化率

從測井曲線(圖2-2-8)上可以看出:在套管區域磁化率穩定形成干擾異常,在無礦區域為磁化率變化范圍在400~1000SI(κ)單位;在磁鐵石英岩上,變化區間20000~38500SI(κ),在赤鐵石英岩區域磁化率1200~1500SI(κ)。礦體與圍岩磁性差異明顯,以此可劃分出礦石類型。

3.自然伽馬

自然伽馬測井主要測量鑽孔中地層的天然放射性強度。地層是由不同類型岩石組成的,岩石是由不同礦物組成,而每種礦物對放射性的吸附能力也不同,往往泥質礦含量高的岩石,其吸附放射性物質能力就越強,岩石的放射性就越強。因此,可以依據自然測井曲線特徵,對地層的岩性進行分層與對比。

圖2-2-8 大台溝鐵礦ZK002綜合測井成果圖

大台溝礦區由地表向下,依次為震旦系、新元古代青白口系、古元古代遼河群和新太古代鞍山群地層。從岩性特徵上看,有砂岩、頁岩、泥灰岩、大理岩、片岩和鐵礦組成。其井中自然伽馬值最高的為黑色頁岩,其次是泥灰岩、片岩、砂岩、大理岩,最低的為鐵礦(見圖2-2-8),尤其是1750m以下的條帶狀磁、赤鐵石英岩含量接近零值。

從自然伽馬測井曲線(圖2-2-8)特徵看出,鐵礦自然伽馬值平均變化范圍在0~6API,圍岩變化較大且不穩定,變化范圍40~120API,明顯高於礦體。由此說明,大台溝鐵礦放射性極低或不含放射性,對找鐵礦作用不大。

(五)主要成果

通過大台溝鐵礦勘查物探工作,經過綜合研究和分析,做出了比較符合實際的地質解釋;在空間上論述了鐵礦體有關重磁電異常的分布特徵和范圍,為該區鐵礦勘查提供有效的地球物理依據,並取得了一定的地質成果和認識。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地磁測量

通過高精度磁法測量,詳細地圈定了測區內磁異常的位置和范圍。根據異常特徵,定性推斷為鐵礦體引起,並進行了定量計算。推測礦體頂部平均埋深1103m,水平寬1029m,礦體走向長約6000m(Ⅰ、Ⅱ、Ⅲ號)。

2.EH-4電磁剖面測量

本區礦床橫向規模和縱向延深顯示具有良好的找礦前景,具備大型—特大型礦床的潛力。但礦床埋深較大,礦體在地下約1100m以下。

EH-4方法在大台溝礦區能較好地反映出深部大的隱伏鐵礦的頂面邊界,大致推斷礦體的邊界,且快速方便,對於深部鑽探工程布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從本次EH-4電磁法測量成果看,該方法也有其局限性:一是受當地氣候條件變化的干擾,測量結果的重現性較差;二是在強磁礦體的上方,受地磁影響反演出低阻異常區相對於礦體的真實位置產生了「漂移」,給礦體真實位置的確定帶來了困難。

為改變上述兩種情況,建議在工作區內設置一個已知的基準點。在每天工作開始前,先到基準點上測量一次,並記錄數據,作為對照參考值,便於施工後可以對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剔除干擾,正確推斷地質體。因此,在強磁性地區工作時,要結合地磁測量成果,綜合分析推斷。

四、驗證結果

一種物探方法解釋具有多解性,為了能准確地為鑽孔布設提供靶位,綜合物探方法能很好地確定異常的中心,同時又能確定異常的邊界及異常的深度延伸,更為重要的是能夠較准確地分析異常的形態結構。

本區的主要的工作方法是地面高精度磁測、大地電磁測深測量(EH-4)。大台溝工作區的磁異常在20世紀90年代通過航磁已經發現,由於礦體埋藏較深,2008年前先後布設3個鑽孔沒有發現礦體。2008年通過地面磁法檢查後,推測磁異常是磁性岩石所引起。磁法只能推測礦體的頂端埋深和底端,不能推測不同深度的地質體的物性信息;EH-4能很好反映地質體不同深度的信息。如用電阻率變化的邊界值劃分異常體邊界范圍。這樣兩種物探方法可以很好地確定隱伏的地質體的形態,可以在減少鑽孔資金的情況下又能增加發現找礦的准確性。

通過地面磁法測量、大地電磁測深測量,結合礦區的地質背景布設21個鑽孔,除309、709和水文孔沒有見到礦體外,其餘的18個鑽孔均見到礦體。綜上所述,綜合物探尋找隱伏礦體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本節供稿人:張紅濤馬力佟成野王長峰)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