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什麼樣的地質容易地震
⑴ 什麼地質容易發生地震
一般來說版塊交界處容易發生地震.板塊的張裂拉伸和碰撞擠壓活動都能造成地殼的專不穩定。地殼中的岩石承受屬過大的應力的時候,就會超過形變極限,從而發生斷裂,大規模的斷裂就會形成地震。其他如建水庫等也會使岩石發生這種形變從而引發地震。
⑵ 什麼地質的地方不會地震
洛陽不會地震。歷史13個王朝在這里。有時候風水學問科學也無法解釋專。古人都能屬作到。相信前輩留下的文化遺產。
關天文。太陽風暴。每次都影響地球
關地理,山脈交界。地球70%是水,陸地其實都在水上飄,現在冰山融化。水不穩定。陸地就有碰撞。
關人和,古人遺留。風水學。我不太清楚。不過皇帝定都那裡一定那裡就好。不要忘了皇帝還想長生不老。
⑶ 我國近年的地震
地震是地球表層的震動,包括天然地震、誘發地震和脈動三類。天然地震指自然發生的地震;誘發地震指爆破、核試驗等人類工程活動引起的地震;脈動則是指由於大氣、海浪等因素引起的地球表面的經常性微動。
天然地震是地球構造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被稱為「活的地質現象」。一次強烈地震的發生通常伴隨大規模的地震斷層或其它地表破壞現象的出現。同時,地下岩層所積累的應變能以彈性波(地震波)的形式向外傳播,造成地面劇烈振動,從而引起建築物倒塌和人畜傷亡。天然地震又可按其成因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和塌陷地震三類。構造地震主要是指由於地質構造力的作用造成地下岩層斷裂或錯動而引起的地震。這類地震為數最多,約佔全球天然地震的90%以上;其破壞力也最強,幾乎所有的強烈地震均屬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就是伴隨著火山的噴發或由於地下岩漿的沖動而引起的地震,它佔全球地震總數的7%左右。塌陷地震是指由於地層陷落或山崩引起的地震,約佔全球地震總數的3%。
學術爭鳴》萬有引力-潮汐與地震
韋閩峰 航天自動控制研究所 北京 100854
段 靜 中煤國際設計研究總院 北京 100111
王 鎮 阜新嘉隆電子有限公司 123000
謝學樞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123000
王金甲 阜新嘉隆電子有限公司 123000
摘 要:本文針對地震的頻繁發生,結合天地間存在的萬有引力與潮汐現象,大膽突破傳統觀念,提出了獨特的研究地震需結合天文地理的「天地學」。萬有引力普遍存在,這已被世界科學界所認同。日月兩天體對地球萬有引力的存在引起了水與岩漿潮汐現象的發生。質量輕的地殼,腹背雙面都存在著潮汐的涌動作用。月亮與地球自轉軸不垂直的引力關系,使地殼弦動從而導致如地殼磁場逆轉,南極有煤,非洲有冰川期等許多自然之謎的發生,更使得地球每年有500多萬次大小地震的頻繁發生。
< ACADEMIC DISPUTE >: GRAVITATION、TIDE AND EARTHQUAKE
Abstract:This paper which aims at the continual occurrence of the earthquake and existence of the universal gravitation and the tide phenomenons has established the special theory-- cosmography, which considers that earthquake research should study both geography and astronomy, exceeding the traditional idea bravely.It is approved by the science field of world that universal gravitation has already widely existed. The existence of the universal gravitations between the sun and the moon and the earth has caused the occurrence of the tide phenomenon of water and magma. There exist the ground swell effect of tide both on the light earth's crust and under the crust. the gravitation relation which the axis of rotation between moon and earth is out of the vertical has make the earth's crust move in sine curve and result in many mystery,such as reversion of magnetic field of the earth's crust, coal in South Pole, ice age of Africa, furthermore the continual earthquake which has occurred for more than 5,000,000 times on the earth.
關鍵詞:萬有引力 板塊構造 地殼弦動 地殼腹背潮汐
key words: universal gravitation、plate tectonic、sinusoidal motion of the earth's crust、tide on the earth's crust and under the crust
一,由秋風掃落葉得到的啟示
一年一度秋風掃落葉我們已司空見慣。但「秋葉」被刮到池塘的水面上就顯現出與落在陸地上有不同的另一番景象。「秋葉」不論大小輕重平鋪在水面上各自佔有自己位置。可西北陣風一起,「秋葉」被浪涌擁擠在一起,因落水時間,葉片大小,葉片自重,腐爛程度的不同,有的「秋葉」被涌立了起來,其下部被水腐蝕腐爛,其上部被風雨侵蝕削減鋒芒。重的被疊壓下去,被疊壓下去的秋葉,葉面上浮土與微生物同時被掩蓋了起來。換成東北風向「秋葉」便向西南方漂移。不禁使人浮想聯翩。我們地球的地殼與秋風掃落葉的現象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地殼與地核有液體岩漿相隔,也就是小質量的地殼板塊因岩漿的存在而漂浮在大質量的地核上,如同秋葉漂浮在水面差不多,它們的差異是秋葉在水平面上漂浮,而地殼板塊在球面上漂浮。地球傾斜的自轉和日月引潮力,就象永遠不會改變風向的西北風一樣作用在腹背受液體涌動的地殼上。地殼上有水層,下有岩漿層,腹背都受與自轉軸不垂直的涌動作用。強大的日月潮汐涌動作用使漂浮的地殼與地核產生涌動差速,也就是天文學家發現的「地球自轉不勻速」。不垂直的涌動作用使地殼弦動而使大陸板塊漂移獲得了動力。涌動加之地球傾斜旋轉,使地殼表面產生了復雜的弦動揉搓。有的板塊被揉搓而立起因承重面積減小,而帶著板塊的表面物質下沉被地熱熔融,後隨著岩漿升到地表,形成了今天的「超高壓變質岩」被揉搓擁擠立起板塊的上部被風,雨,冰凍,氧化,泥石流所侵蝕。被疊壓下去板塊表面的動植物因有覆蓋形成今天的石油,氣田與煤礦。
地球可以看作由一系列的同心層組成。地球內部,有核、幔、岩漿、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還有磁層,形成了圍繞固態地球的外套。磁層和大氣圈阻擋著來自空間的紫外線、 X射線、高能粒子和眾多的流星對地面的直接轟擊。因地球自轉離心力的原因使得同心層由內到外越來越橢圓
二,發現地殼與地核的差速
太陽系的行星擁有衛星,這是自然現象,但是我們的地球卻擁有一個大得「不自然」的衛星 — 月球,也就是說做為一個衛星,月球的體積和其行星 — 地球相比實在是太大了。 我們來看看下列數據:地球直徑12,756公里,衛星月球直徑3,467公里,是地球的27%。火星直徑6,787公里,有二個衛星,大的直徑有23公里,是火星的0.34%。木星直徑 142,800公里,有13個衛星,最大的一個直徑5,000公里,是木星的3.5%。土星直徑120,000公里,有23個衛星,最大的一個直徑4,500公里,是土星的3.75%。看一看,其它行星的衛星,直徑都沒有超過母星的百分之五,但是我們 月球卻大到百分之二十七,這樣比較之後,是不是發現月球實在「大得不自然了」。這個資料,又在告訴我們月球對地球的引力的確不尋常。
1966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宋曉東博士和Paul Richards發現了地球內核差速旋轉的驚人的地震學證據。地球內核以約每年1度 (或1.1度) 的差速旋轉速率相對於地幔向東旋轉,估計自1900年到1996年的96年間,內核已旋轉了1/4圈多。大約每300-400年,內核就要相對地幔和地殼多轉一圈。在內核赤道面上,內核自轉速率與地殼自轉速率的差,相當於數量級約為20km/a的線速率,這一線速率要比大陸板塊運動的線速率的最大值 (20cm/a)快10萬倍。這一發現對於地球磁場的起源,倒轉,以及地球地質,地貌的演化,地震預報的研究等諸多問題意義重大[2]。月亮引力與地球自轉軸的不垂直,使得殼與核的差速有一個正弦角,我們把有正弦角的差速運動叫「地殼弦動」[3]。就是因地殼的弦動使地球每年有500多萬次的大小地震頻繁發生。
英國地質學家霍姆斯(a.holmes)為了解釋魏格納的大陸漂移的動力源問題,在1928年提出了地幔對流的假說。可是他沒有想到的是:有地幔對流的情況下那泛大陸能形成嗎?我們認為大陸漂移的真正動力是萬有引力引起的地殼上面的水和地殼下面岩漿共同潮汐涌動的結果(地殼自轉不勻速也是此因),地震的頻繁發生是大陸板塊吸收引力能量再釋放的結果[4],吸收多少能量就釋放多少能量。只要計算出所吸收的能量和釋放出的能量,對於以後建立全球地震計算預報將為期不遠了。
三,天--地結合研究地震
萬有引力與天體運動產生 潮汐現象。 潮汐是海水周期性漲落。因白天為朝,夜晚為夕,所以把白天出現的海水漲落稱為「潮」,夜晚出現的海水漲落稱為「汐」。這種現象曾使古人很納悶,不知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後來細心的人們發現,潮汐每天都要推遲一會兒,而這一時間和月亮每天遲到的時間是一樣的,因此想到潮汐和月球有著必然的聯系。我國古代地理著作《山海經》中已提到潮汐與月球的關系,東漢時期王充在他所著的《論衡》一書中則明確指出:「濤之起也,隨月升衰」。但是直到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拉普拉斯才從數學上證明潮汐現象確實是由太陽和月亮、主要是月亮的引力造成的。
萬有引力定律表明引力的大小和兩個物體質量的乘積成正比,和它們之間的距離平方成反比。太陽對地球的引力比月球對地球的引力要強大得多,但太陽的引潮力卻不到月球的1/2。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引起海水漲落的引潮力(或稱起潮力)雖然起因是太陽和月球的引力,但卻又不是太陽和月球的絕對引力,而是被吸引物體所受到的引力和地心所受到的引力之差。引潮力和引潮天體的質量成正比,和該天體到地球的距離的立方成反比。因為太陽的質量是月球質量的2710X104倍,而日地間的平均距離是月地間平均距離的389倍,所以月球的引潮力是太陽的引潮力的2.17倍,因而從力學上證明潮汐確實主要由月球引起。打個比喻,如果某地潮水最高時有10米高,差不多7米是月球造成的,太陽的貢獻只有3米,其他行星不足0.6毫米。
太陽的引潮力雖然不算太大,但能影響潮汐的大小。有時它和月球形成合力,相得益彰,有時是斥力,相互牽制抵消。在新月或滿月時,太陽和月球在同一方向或正相反方向施加引力,產生高潮;但在上弦或下弦時,月球的引力作用對抗太陽的引力作用,產生低潮。其周期約半月。從一年看來,也同樣有高低潮兩次。春分和秋分時,如果地球、月球和太陽幾乎在同一平面上,這時引潮力比其他各月都大,造成一年中春、秋兩次高潮。此外,潮汐與月球和太陽離地球的遠近也有關系。月球的公轉軌道是個橢圓,大約每27.55天靠近地球和遠離地球一次,近地潮要比遠地潮大39%,當近地潮與高潮重合時,潮差特別大,若遠地潮與低潮重合時,潮差就特別小。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軌道也是橢圓,在近日點太陽引力大,潮汐強,遠日點,引力小,潮汐弱。
月球的引潮力不僅會在地球上產生海潮,還會引起大氣潮。但是大氣潮遠沒有海潮這樣驚天動地,氣勢磅礴。又因為我們身在其中所以是很難察覺的。除此之外,引潮力還會使地球的本體,包括地表(大陸和洋底以下各部分)產生潮汐,這種潮汐稱為固體潮,固體潮引起地表的起伏很小,只有用精密的儀器才能測出來,這可能對地球的引力場有細微影響。地球內部有一部分是液態的,因此那裡也會產生潮汐,我們認為地殼腹背的潮汐涌動是誘發地震的原因。
力的作用總是相對的,有作用力便有反作用力。月球對地球有引潮力,反過來,地球對月球同樣也有引潮力。按理說,地球的質量比月球大80多倍,地球對月球的引潮力應是月球對地球引潮力的20多倍,然而,由於月球上沒有水,所以地球的引潮力無法在月面上「興風作浪」,但對月球的自轉起了制動作用,使月球變成一顆同步自轉的衛星,所以月球總以一面對著我們。而月球也通過與此相同的潮汐摩擦使地球自轉變慢,使每日時間變長,同時地月之間的距離變大。
參考文獻:
[1]:[法]拉普拉斯.宇宙體系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8
[2]:柴東浩 陳廷愚.新地球觀 山西.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3]:謝學書 大陸板塊漂移的真正動力,科學學報,中國國際聯合出版有限公司2005-1
[4]:張慶明,安東輝 建立全球地震預報系統的設想,科學學報,中國國際聯合出版有限公司2005-2
作者簡介:
韋閩峰 1977年4 月22 日 男漢族 北京航天自動控制研究所2000年 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 現任:工程師 主攻方向:航天自動控制
段 靜 女 1978年 6月 漢族中煤國際設計研究總院 2004年 畢業於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現任:工程師 主攻方向:工程管理
王 鎮 男 1975年 2月 漢族阜新嘉隆電子有限公司
謝學樞 1940年 男 漢族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付教授 1964年 畢業於四川大學
王金甲 1948年2月 男 漢族 阜新嘉隆電子有限公司工程師本文聯系人
地震是地球表層的震動,包括天然地震、誘發地震和脈動三類。天然地震指自然發生的地震;誘發地震指爆破、核試驗等人類工程活動引起的地震;脈動則是指由於大氣、海浪等因素引起的地球表面的經常性微動。
天然地震是地球構造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被稱為「活的地質現象」。一次強烈地震的發生通常伴隨大規模的地震斷層或其它地表破壞現象的出現。同時,地下岩層所積累的應變能以彈性波(地震波)的形式向外傳播,造成地面劇烈振動,從而引起建築物倒塌和人畜傷亡。天然地震又可按其成因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和塌陷地震三類。構造地震主要是指由於地質構造力的作用造成地下岩層斷裂或錯動而引起的地震。這類地震為數最多,約佔全球天然地震的90%以上;其破壞力也最強,幾乎所有的強烈地震均屬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就是伴隨著火山的噴發或由於地下岩漿的沖動而引起的地震,它佔全球地震總數的7%左右。塌陷地震是指由於地層陷落或山崩引起的地震,約佔全球地震總數的3%。
地震震動的發源處稱為震源;地面上與震源正對著的地方(即投影點)稱為震中;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離稱為震源深度;震中附近震動最大、一般也就是破壞最嚴重的地區,叫極震區;地震時的震動,是以波動的形式以震源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的,這種因地震而產生的波動就是地震波。
1.什麼是地震?
地球內部緩慢積累的能量突然釋放引起的地球表層的振動叫地震。
2.地球上一年大約發生多少次地震?
地球上每天都在發生地震,一年約有500萬次,其中約5萬次人們可以感覺到;可能造成破壞的約有1000次;7級以上的大地震,平均每年有十幾次。
3.按地震的成因,可以分為哪幾種類型?
(1)構造地震:由於地下深處岩層錯動、破裂所造成的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約佔全球地震總數的90%以上,破壞力也最大。
(2)火山地震:由於火山作用,岩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火山地震一般影響范圍較小,發生的次數也較少,約佔全球地震總數的7%。
(3)陷落地震:由於地層陷落引起的地震。例如,當地下溶洞支撐不住頂部的重量時,就會塌陷引起振動。這類地震更少,約佔全球地震總數的3%,引起的破壞也較小。
(4)誘發地震:地下核爆炸、水庫蓄水、油田抽水和注水、礦山開采等活動引起的地震。
4.構造地震可分為哪幾種類型?
(1)孤立型地震:沒有前震,餘震小而少,且與主震震級相差懸殊,地震能量基本上是能過主震一次性釋放的。
(2)主震----餘震型地震:一個地震序列中,最大的地震特別突出,所釋放的能量佔全序列能量的90%以上。這個最大的地震叫主震,其他較小的地震中,發生在主震前的叫前震,發生在主震後的叫餘震。
(3)雙震型地震:一個地震活動序列中,90%以上的能量主要由發生時間接近、地點接近、大小接近的兩次地震釋放。
(4)震群型地震:一個地震序列的主要能量是通過多次震級相近的地震釋放的,沒有明顯的「老大」,幾次地震(震群)所釋放的能量佔全序列的80%以上。
5.為什麼會發生地震?
地球內部的情況很復雜。從地表到地球中心主要可分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地殼平均厚度約3.3公里。大多數不地震發生在地殼和地幔上部邊緣的岩石里。伴隨地球運動的過程中,地殼的不同部位受到擠壓、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在那些比較脆弱的部位,岩層就容易破裂,引起斷裂、位錯等變動,於是就發生地震,這類地震叫構造地城。地球上90%以上的地震是構造地震。
6.什麼是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
震源:地球內部直接發生破裂的地方。
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離。
震中距:在地面上,從震中到任一點的距離叫做震中距。
7.什麼叫極震區?
破壞程度最嚴重的地區叫極震區。
8.什麼是震級?
震級反映地震釋放的能量大小,只跟地震釋放的能量多少有關,它是用「級」來表示的。
震級是通過地震儀器的記錄計算出來的,地震越強,震級越大。震級相差一級,能量相差約30倍。
9.地震按震級大小可分為哪幾類?
弱震:震級小於3級的地震。
有感地震:震級等於或大於3級、小於或等於4.5級的地震。
中強震:震級等於4.5級,小於6級的地震。
強震:震級等於或大於6級的地震。其中震級大於或等於級的又稱為巨大地震。
10.什麼叫破壞性地震?
破壞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地震災害。一般震級大於5級,會造成不同程度地震災害,通常稱為破壞性地震。
11.目前世界上有儀器記錄的最大地震是哪一次?
1960年5月22日發生在智利的8.9級地震。
12.什麼是地震烈度?影響烈度的因素有哪些?
烈度是表示地面受到地震的影響和破壞的程度,它用「度」來表示。一般而言,震級越大,烈度就越高。同一次地震,震中距不同的地方烈度就不一樣(一般情況下,震中地區受破壞的程度最高,其烈度值稱為震中烈度,隨著震中距的增加,地震造成的破壞逐漸減輕)。烈度的大小除了震級、震中距外,還與震源深度、地質構造和岩石等因素有關。
13.震級和烈度有什麼不同?
震級只跟地震釋放的能量多少有關,是表示地震大小的度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而烈度表示地面受到的影響和破壞程度,則各地不同,但震中烈度只有一個。多數淺源地震的震中烈度與震級的關系如下表:
震 級 2 3 4 5 6 7 ≥8
震中烈度 1~2 3 4~5 6~7 7~8 9~10 11~12
14.按震源深度,地震可分為哪幾類?
世界上大多數地震的震源分布在地下5~20公里這一帶,也有比較淺和更深的。按照震源深度,可將地震分為下列三類:
淺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內。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為70~300公里。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超過300公里。
一年中全世界所有地震釋放的能量約有百分之八十五來自淺源地震;百分之十二來自中源地震;百分之三來自深源地震。
15.世界上震源最深的地震有多深?
目前世界上記錄到的震源最深的地震是1934年6月29日發生於印度尼西亞蘇拉威島東的地震,震源深度720公里,震級為6.9級。
16.什麼是地震帶?世界上最主要的是哪兩大地震帶?
地震發生較多又比較強烈的地帶,叫地震帶。世界上兩個最主要的地震帶是:
(1)環太平洋地震帶;(2)喜馬拉雅山----地中海地震帶(簡稱歐亞地震帶)。
17.為什麼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
我國地處世界上兩大地震帶之間,有些地區就是這兩個地震帶的組成部分,受它的影響,我國地震活動不僅頻度高,強度大,而且地震活動的范圍很廣,幾乎全國各省均發生過強震。據統計,我國大陸地震約佔世界大陸地震的三分之一;本世紀以來全球大陸7級以上強震,我國約佔35%。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
18.我國最早有記載的地震是哪一次?
中國堯舜時代(公元前23世紀),發生在蒲州(現稱)的地震。
19.廣東省歷史上發生的最大地震是哪次?
1918年2月13日南澳7.3級地震。
20.自有記載以來,我國最大的水庫誘發地震發生在哪裡?
1962年3月19日在廣東河源新豐江水庫壩區發生了迄今為止我國最大的水庫誘發地震,震級為6.1級。
21.新中國成立以來對廣東省影響較大的地震有哪些?
新中國成立以來對廣東省影響較大的地震有:1962年廣東河源新豐江6.1級地震、1969年廣東陽江6.4級地震、1994年台灣海峽7.3級地震、1994年和1995年北部灣6.1和6.2級地震。
22.世界上第一台地動儀是誰發明的?
世界上第一台地動儀(候風地動儀)是公元132年我國東漢科學家張衡發明的,並於公元138年記錄到隴西大地震。
近代的地震儀約在18世紀九十年代才製成,其原理與候風地動儀基本相似。地震儀發展很快,有各種類型,靈敏度很高,並已實現了無線遙測、數字化記錄等。
23.我國自建最早的地震台和遙測台網分別在哪裡?
1930年我國第一年自建地震台----北京西山鷲峰地震台,在李善邦和秦馨菱先生主持下建成,1937年日寇發動侵華戰爭後停止觀測。1966年北京遙測台網建成,有8個子台。
24.地震有前兆嗎?
地震前,在自然界發生的與地震有關的異常現象,稱為地震前兆,它包括微觀前兆和宏觀前兆兩大類。常見的地震前兆現象有:(1)地震活動異常;(2)地震波速度變化;(3)地殼變形;(4)地下水異常變化;(5)地下水中氡氣含量或其它化學成分的變化;(6)地應力變化;(7)地電變化;(8)地磁變化;(9)重力異常;(10)動物異常;(11)地聲;(12)地光;(13)地溫異常等等。
當然,上述這些異常變化者是很復雜的,往往並不一定是由地震引起的。例如地下水位的升降常與降雨、乾旱、人為抽水和灌溉有關。再如動物異常往往與天氣變化、飼養條件的改變、生存條件的變化以及動物本身的生理狀態變化等等有關。因此,我們必須在首先識別出這些變化原因 的基礎上,再來考慮是否與地震有關。
25.地震前地下水有什麼異常變化?應當注意哪些干擾?
地下水位升降及變色、變味、翻花、冒泡及溫泉水溫的突然變化等,都有可能是地震前兆。但是,地下水的變化是一種很復雜的現象,必須注意排除降雨、乾旱、河水漲落、台風、人為抽水及灌溉、環境污染等多種因素的干擾。
26.地震前魚類有哪些異常反應?
魚類如鯰魚、鯽魚、青魚、草魚、鏈魚、鏞魚、泥鰍、金魚、鯊魚及某些深海里的魚均有反應。其表現為翻騰跳躍、打漩、狂游、成群漂游水面,有的發出叫聲,有的呈昏迷狀態,魚肚朝天,甚至死亡。
27.哪些地面動動物在地震前有異常反應?異常表現形式如何?
地震前,兔、貓、雞、狗、羊、豬及牛、馬、驢等大牲畜均有異常反應,大致有狂躁型和憂郁型兩種。前者表現為狂吠、嗅地、扒地、亂咬、亂跑、亂鬧,警犬不聽指令,豬羊和大牲畜不進圈、不吃東西、鬧圈、有的掙脫韁繩逃跑;後者表現為呆滯、不吃食,貓則驚恐外逃,亂抓亂鬧,有的叼著小貓搬家,有的震前跑失,震後又回來。
28.什麼是地震預報?地震預報的三要素是什麼?
地震預報是對破壞性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震級以及地震影響的預測。地震預報的三要素是指所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震級。
29.什麼叫做地震長期、中期、短期和臨震預報?什麼叫地震年度趨勢預測?
(1)地震長期預報,是指對未來10年內可能發生破壞地震的地域的預報;(2)地震中期預報,是指對未來一二年內可能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地域和強度的預報;(3)地震短期預報,是指對3個月內將要發生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的預報;(4)臨震預報,是指對10日內將要發生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的預報;(5)年度地震趨勢預測是由中國地震局每年組織專家對下一個年度國內可能發生破壞地震的地點所作的趨勢性預測。
30.地震預報難度大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地震預報難度大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地震現象本身的復雜性;二是地震多發生在地下深處,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難以直接探測震源深處的情況;三是強地震(尤其7級以上大地震)發生較少,因此預報實踐機會少。
31.目前我國地震預報處於什麼水平?
我國目前的地震預報水平和狀況,大體可以這樣概括:對地震孕育發生原理、規律有所了解,但遠沒有完全認識;在一定條件下能夠對某些類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預報,但還不能預報所有的地震;以年為度量的中期預報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以天為度量的短臨預報的成功還只限於極少數特殊類型的地震。
32.世界上每一次取得明顯減災實效的成功地震預報是哪次?
我國地震工作者成功地預報了1975年2月4日發生在遼寧海城的7.3級地震,被世界科技辦稱為「地震科學史上的奇跡」。
33.為什麼1966年被稱為中國地震預報的里程碑?
1966年3月8日和3月22日在河北省邢台地區先後發生6.8級和7.2級強烈地震,造成重大損失。周恩來總理幾次赴地震現場,指導抗震救災工作,並且廣泛聽取地震學家和各方面專家的意見,向地震工作者發出要搞地震預報的偉大號召。因此,1966年被稱為中國地震預報的里程碑。
34.如何判斷地震謠言和誤傳?
(1)帶有封建迷信色彩或離奇的傳說,如某地要沉為大海等這些沒有科學根據的「地震信息」純屬地震謠言。
(2)傳說某外國機構或某專家權威人士提出的「預報意見」,這種通過非正規渠道,不符合國家關於地震預報規定的信息不可相信。
(3)傳說地震震級很大(8級、12級等)或發震時間、地點和震級十分具體(如某日、某時、某區、某村或幾級等),這種脫離科學實際、脫離當前預報水平的信息都應視為謠言或誤傳。
地震常識
地震的產生和類型
地震就是地球表層的快速振動,在古代又稱為地動。它就象刮風、下雨、閃電、山崩、火山爆發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引起地球表層振動的原因很多,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為以下幾種:
1.構造地震
由於地下深處岩層錯動、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稱為構造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破壞力也最大,約佔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作用,如岩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動區才可能發生火山地震,這類地震只佔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於地下岩洞或礦井頂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稱為塌陷地震。這類地震的規模比較小,次數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發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區或大規模地下開採的礦區。
4.誘發地震
由於水庫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動而引發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類地震僅僅在某些特定的水庫庫區或油
⑷ 什麼樣的地質容易形成泥石流、滑坡、地震。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個基本條件:有陡峭便於集水集物的適當地形;上游堆積有豐富的鬆散固體物質;短期內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來源。
地形地貌條件:在地形上具備山高溝深,地形陡峻,溝床縱度降大,流城形狀便於水流匯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為形成區、流通區和堆積區三部分。上游形成區的地形多為三面環山,一面出口為瓢狀或漏斗狀,地形比較開闊、周圍山高坡陡、山體破碎、植被生長不良,這樣的地形有利於水和碎屑物質的集中;中游流通區的地形多為狹窄陡深的峽谷,谷床縱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瀉;下游堆積區的地形為開闊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階地,使堆積物有堆積場所。
產生滑坡的主要條件:一是地質條件與地貌條件;二是內外營力(動力)和人為作用的影響。第一個條件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 (1)岩土類型:岩土體是產生滑坡的物質基礎。一般說,各類岩、土都有可能構成滑坡體,其中結構鬆散,抗剪強度和抗風化能力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質能發生變化的岩、土,如鬆散覆蓋層、黃土、紅粘土、頁岩、泥岩、煤系地層、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軟硬相間的岩層所構成的斜坡易發生滑坡。 (2)地質構造條件:組成斜坡的岩、土體只有被各種構造面切割分離成不連續狀態時,才有可能向下滑動的條件。同時、構造面又為降雨等水流進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種節理、裂隙、層面、斷層發育的斜坡、特別是當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傾角構造面及順坡緩傾的構造面發育時,最易發生滑坡。 (3)地形地貌條件:只有處於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備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發生滑坡。一般江、河、湖(水庫)、海、溝的斜坡,前緣開闊的山坡、鐵路、公路和工程建築物的邊坡等都是易發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度大於10度,小於45度,下陡中緩上陡、上部成環狀的坡形是產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4)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活動,在滑坡形成中起著主要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現在:軟化岩、土,降低岩、土體的強度,產生動水壓力和孔隙水壓力,潛蝕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對透水岩層產生浮托力等。尤其是對滑面(帶)的軟化作用和降低強度的作用最突出。
地震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兩大類。此外,某些特殊情況下也會產生地震,如大隕石沖擊地面(隕石沖擊地震)等。引起地球表層振動的原因很多,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為以下幾種:
構造地震
由於地下深處岩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搖地動稱為構造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破壞力也最大,佔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作用,如岩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動區才可能發生火山地震,這類地震只佔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塌陷地震
由於地下岩洞或礦井頂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稱為塌陷地震。這類地震的規模比較小,次數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發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區或大規模地下開採的礦區。
誘發地震
由於水庫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動而引發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類地震僅僅在某些特定的水庫庫區或油田地區發生。
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葯爆破等人為引起的地面振動稱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後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
⑸ 什麼樣的地質條件容易引發地震,火山,泥石流呢
地震一般是火山口的地方,尤其是活動活躍的火山
火山就不用說了吧
泥石流那,一般感覺應該是土質疏鬆的高山
⑹ 什麼地方最容易發生強烈地震
1.板塊的邊緣地帶比較容易發生地震。我國處於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回處,是地震答比較多發的國家之一。我國及附近比較容易發生地震的區域有:河北唐山-邢台地震帶、新疆伊犁地震帶、雲南西雙版納地震帶、福建沿海地震帶、台灣省地震帶、南海地震帶、日本列島地震帶。 2.火山比較活躍的地區也容易發生地震。這種地震與板塊撞擊產生的地震不同,是由於火山活動產生的地質變化造成的地殼運動,相對來說規模比較小,造成的損失也較小。比較著名的火山地震帶有:日本列島、菲律賓、義大利西西里、安第斯山脈國家等
⑺ 中國哪些地方最容易發生地震中國的地震帶都在哪些地方
中國何處可能發生地震?遷徙的青蛙和地震雲都是沒法給出答案的。要想對地質事件進行最靠譜的解釋,必然還得依據地質科學本身。看看專門研究地球動力機制與活動的科學——板塊構造學,給出的是什麼意見?
地震是地殼內能量的突變性釋放。地震發生時,隨著地震波而向外輻射的能量,對人類生命和財產的安全造成了致命的威脅。而除了地震那巨大的破壞力外,它的不可預測性,也讓人們對它的恐懼再次上升了一個數量級。人們並無法像其他地質災害那樣,能夠顯而易見地觀察到地震的直接誘發源。如果你想避免火山災害,你可以遠離火山;想避免泥石流災害,你可以離開高落差的山區,想避免海嘯,你不呆在海邊就行。但是地震呢?翻閱人類自古至今留下的地震記錄,無論城市、海邊、山區、平原…一切人類可能居住的地方,似乎留下了這地下惡魔的淫威。地震,就彷彿撒旦手中的骰子一樣,那隨機的災難,說不定一不小心就甩到了哪裡。
在這致命的破壞性和不確定性面前,人們對地震的恐懼異化為了高度的警覺與敏感,一些事實上與地震並沒有太多聯系的現象,便會因為人們的恐懼與敏感而聚焦起了大眾的視線。但是,地震發生在哪裡真的就毫無規律可言嗎?這樣的說法同樣極端。雖然我們並沒有讓撒旦不擲骰子的本領,也依然無法知道那骰子隨機落在哪裡,落出多大的點數,但最起碼,經過地質學家們不懈的努力,我們至少知道了骰子必須灑在棋盤里。而棋盤在哪裡——在板塊構造學這門研究地球運動形態及其動力機制的科學面前——便是一個確定性的命題了。
板塊交界處的棋盤
板塊構造學(PlateTectonics)是一門全新的地球科學理論。它的誕生甚至比量子力學還要年輕幾十年。雖然它的源頭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初大陸漂移假說的提出,但其核心理論體系的建立,卻是在上世紀中葉隨著海洋磁異常條帶的擴張、洋中脊及熱點的發現才予以完成的。板塊構造學說的理論框架主要立足於三個確定的事實以及兩個基本的假設。其中,【軟流圈的確定存在】、【星球級板塊的確定存在】、以及【岩石圈確定可以發生大規模水平運動】這「三大事實」給了板塊構造學一個基本的圖景,而【地球總表面積不變】、以及【力在板塊中以剛性傳遞】這兩假設,則為板塊構造學所進行的一切解釋給出了一個基本的前提條件。
如果要形象地描述建立在「三大事實」上的基本圖景,簡單地說便是這樣的:在地核這個燃料爐的的加熱下,具有流動性特徵的軟流圈產生滾滾對流環。而最上部的板塊呢,則是飄在「軟流圈之海」上的七巧板,隨著前者的對流,隨波逐流地運動在地球的最表面。
圖景畫出來後,為了描述問題,我們還得讓它動起來。這就需要用到「兩大假設」了。
雖然板塊在對流環上是移動的,但地球表面卻被板塊完全覆蓋,並沒有絲毫未被板塊填充的空間來容許這些板塊自由地移動。根據第一假設【地球的總表面積不變】,這就相當於站在一輛擠滿了人的公交車上一樣,車廂的體積是一定的。如果你要進行一點位移,但同時卻又擴不出來額外的自由空間,那麼你的移動將必然同周圍接觸者產生作用:對前方人的擠壓、相對側面人的平移、以及相對身後的人的空間拉張。板塊之間也一樣,只不過板塊之間所進行的卻是星球級的擠壓、平移以及拉張。在直接接觸的條件下進行大規模的相對移動,可想而知,必然會伴隨著大量能量的釋放與轉移。再根據第二假設【力的剛性傳遞原則】,由於板塊是剛體,廣袤的板塊內部,並不會受到太多力的作用,它們相對運動時的能量釋放及力學效應,便被集中在了板塊之間針鋒相對的接觸邊緣。
於是,板塊邊緣集中了最為劇烈的力的作用,使得擠壓邊緣由於強烈的撞擊而形成宏偉的造山系,使得俯沖邊緣由於深深陷入地下而形成深邃的海溝,使得平移邊緣由於強烈的剪切摩擦而產生平直綿延的走滑斷裂帶,使得拉張邊緣由於破裂形成深大的裂谷或中脊…人們便是根據這些地貌學上的特徵反映,將板塊的邊界一點一點地勾勒出來,繪製成了如下所示的全球板塊分布圖。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
圖片來源:godeyes.cn
答案自然不言而喻,除了一些早已經失活的造山帶(譬如秦嶺-大別、東中亞造山帶)外,其他的造山帶都以其尚不穩定的力學機制而在印度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作用下鋪開了自己的棋盤。這是沒有奇怪的。但是,仔細分析中國的地震分布圖,我們發現,在上面第一部分結尾時提出的問題,隨著板塊尺度的縮小,不僅沒有順利地解決,反而如同分形般,同樣再更次一級的尺度上出現了。這個現象明顯表現在華北板塊的內部,「為什麼次級板塊的內部,還是分布著如此之多的地震投影點呢?」
繼續回答「二級板塊的下面還有三級板塊」?不,已經不行了。大量研究表明,在數億年前太古代時,當單位陸塊拼貼形成統一的華北板塊後,顯生宙中的華北板塊,已然是一個無法再進行詳細劃分的整體了。
當然,我們還是心存僥幸,板塊之間的作用力【主要】集中在板塊的邊緣嘛,在內部,偶爾發生一些小規模的應力場調整,也是情有可原的…..等等,情有可原?
1668年,郯城大地震,里氏8..5級,約5萬餘人死亡,山崩地裂,泉涌三丈…
1975年,海城大地震,里氏7.3級,官方統計傷亡共18308人…
1976年,唐山大地震,里氏7.8級,官方統計24.2萬人死亡,16.4萬人重傷…
在上面這些撼動人心的數據面前,板塊構造學家們好不容易用半個世紀建立起來的限定地震高發區的一點希望,便會隨著華北大地上地震之魔的狂舞,而如同震中的建築一樣,瞬間歸於崩塌嗎?在大自然無處不在的隨機性面前,難道我們就真的只能用混沌學那「測不準」三個字來敷衍萬事萬物?變幻莫測的造化胎動,難道就容納不下一點確定的回答?
不。要知道,地質學人所著眼的那個世界,並不是量子世界。
[ThinningofN.C.Craton]華北蘇醒!
這么說吧,我們知道,在時光的長河中,沒有什麼東西是一成不變的。地質學對滄海桑田的回答,已經使得地史變遷的這種印象早已深入人心。那麼換位思考一下,對於一個穩定的板塊來說,暫且不談別的板塊對其的作用,我們能不能想像它自己會漸漸地活躍起來,逐步成為一個構造活動的高發區域呢?答案,是會的。
我們那從隱生宙時期形成以來便經歷著數億年滄桑,穩定地接受著時間洗禮的華北板塊,在如今,已經從開始一點一點地失去它往日的厚重與沉穩,在時間中睜開了它沉睡的雙眼,一點點地活躍了起來,使得內部孕育了頻繁的地質活動。這種作用被稱為板塊的活化(Reactivation),研究表明,板塊的活化往往與板塊的減薄(Thinning)有關。而經過了岩石地球化學、地震波、地熱梯度等等諸方面的驗證,華北克拉通確實也有著減薄的事實。無論從其機制在板塊構造理論中的特殊性考慮也好,從地震預測及礦產勘探等應用方面考慮也罷,華北板塊的減薄,都註定將引來地學界的重視。2007年,我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推出了為期8年的「華北克拉通」重大研究計劃,便是與華北板塊減薄相關方面的研究成為當前地學界熱點的一個有力佐證。
根據相關研究,雖然華北版塊內劇烈的地震活動並非直接來自相鄰板塊(太平洋板塊)的推擠,但太平洋板塊確實也難逃干係。由太平洋板塊俯沖所造成的擠壓應力場的直接波及區域是日本島弧的范圍,而朝向大陸的方向,隨著俯沖板塊向下運動,在較靠後的區域的地表范圍內,卻往往會發生拉張應力。我們有這樣的生活經驗,對一塊橡皮泥或者面團,對它進行拉伸將不可避免地減少其厚度。板塊也一樣。在拉張應力場下,岩石圈同樣將遭受不可避免的減薄。只不過,對於剛性的板塊,我們卻無法像面團一樣使之柔和地伸展。伴隨著巨量的正斷層和相關的岩漿活動,拉張應力在地表的突然釋放,便成為了一次又一次地震活動的第一推動力。而這,也正是太行山-燕山地震帶的緣起之由了。
綿延萬里的華北平原內部,還有一條橫貫南北的大型平移斷層,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郯廬斷裂帶——它北起遼吉黑,南抵鄂東,波及河北、山東、江蘇,並與燕山地震帶「共振」於京津,直接如同一把鋒利的刻刀,在華北大地上留下百萬年的傷痕。郯廬斷裂帶本來是中生代時由華北板塊和華南板塊碰撞而形成的,然而,在隨後太平洋俯沖作用下,伴隨著太平洋俯沖所帶來的巨大走滑分量,這條古老的斷裂帶重新活躍,成為了橫插在板塊內部的大地之刃。
當然,太行山正斷層系以及郯廬斷裂帶,只是華北板塊內部兩條比較宏觀的地震帶,事實上,在太平洋板塊俯沖作用中,俯沖入地幔的板塊必然會受到地幔的加熱,從而產生脫水相變。脫水過程中新生物質的浮力上升,以及體積擴大,都成為了華北克拉通減薄的積極貢獻因素,而對於人類來說,則又平添了諸多地震的隱患。最直觀的便是漫步在上述兩大地震帶之間的,深埋在地下的數以萬計的斷層與裂隙。記得不知是哪位地質學家說過,「華北板塊的構造樣式,就如同一個將盤子在地上摔粉碎,」他這樣形象地描述,「然後再踢上一腳。」
地震災害的防護,要建立在對地質客觀事實的承認上。我們無法改變華北板塊內部地質背景異常復雜的客觀事實,但是,這並不代表人們每天都要敏感到風聲鶴唳,看到一些稍微不正常的自然現象就「草木皆兵」。對地質現象的解答,主要還是要依據現代地質科學的成型理論。何況,在升級抗震設施技術上,在優化抗震機制建設上,我們確實還有很大可以去努力的空間。踏踏實實地依靠專業科學理論的進展,實實在在地著手於抗震工程技術的提高,才是人類——這個以理性和智慧而立身的種族——在亘古不滅的地質災害面前能夠給出的最有底氣的,也是的唯一的答案。
資料來源於:果殼網《「震」在哪裡——細數中國地震帶》一文
⑻ 我國主要地質災害的分布與我國地形,地勢特徵的什麼有關
地震(七條地震帶)
滑坡(坡度較陡,以黃土高原,橫斷山脈山區多發生)
泥石流(地質構造破碎,多雨區)
我國地形分區比較多,西南泥石流,東南海嘯台風,板塊交界處,山區多發地震,西北比較旱沙化嚴重.近幾年我國乾旱洪水也比較嚴重.我國地質災害多發區當然是山地,尤其是藏南地區以及川滇黔三省交界的山區,地殼不穩,岩石破碎,多地震.後者山區加上植被破壞,多暴雨,常引發滑坡和泥石流.我國地形分為三個階梯,第一階梯是西南部,第二階梯是中部和西北部,第三階梯是東部平原,一、二階梯地形崎嶇,易發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⑼ 在地形圖上,什麼樣的地形圖是易發生地震的
樓主,你錯了,無論是什麼樣的地形圖都不可能發生地震。
如果是地質專圖,還屬可以根據地質特徵分析地質構造的大地特徵,分析容易發生地震的地帶。可以根據歷史地震發生的特點,和地質構造的特點,進行綜合的、中長期的地震預測。當然,如果是臨震預報則需要根據儀器監測的結果來分析預報。
⑽ 中國有哪些地方是容易發生地震的
我國地處歐亞大陸東南部,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地震帶之間,有些地區本身就是這兩個地震帶的組成部分。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的擠壓作用,我國地質構造復雜,地震斷裂帶十分發育,地震活動的范圍廣、強度大、頻率高。在全球大陸地區的大地震中,約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發生在我國。自1900年至20世紀末,我國已發生4¾ 級以上地震3800餘次;其中,6~6.9級地震460餘次,7~7.9級地震99次, 8級以上地震9次。
我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5個地區的23條地震帶上,這5個地區是:
①台灣省及其附近海域;
②西南地區,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雲南中西部;
③西部地區,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
④華北地區,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
⑤東南沿海地區,廣東、福建等地。
我國的台灣省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西藏、新疆、雲南、四川、青海等省區位於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上,其他省區處於相關的地震帶上。
從我國的寧夏,經甘肅東部、四川中西部直至雲南,有一條縱貫中國大陸、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地震密集帶,歷史上曾多次發生強烈地震,被稱為中國南北地震帶。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級地震就發生在該帶中南段。該帶向北可延伸至蒙古境內,向南可到緬甸。
"華北地震區"。包括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江蘇、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區。在五個地震區中,它的地震強度和頻度僅次於"青藏高原地震區",位居全國第二。由於首都圈位於這個地區內,所以格外引人關注。據統計,該地區有據可查的8級地震曾發生過5次;7-7.9級地震曾發生過18次。加之它位於我國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經濟、文化、交通都很發達的地區,地震災害的威脅極為嚴重。
華北地震區共分四個地震帶。
(1)郯城-營口地震帶。包括從宿遷至鐵嶺的遼寧、河北、山東、江蘇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區。是我國東部大陸區一條強烈地震活動帶。1668年山東郯城8.5級地震、1969年渤海7.4級地震、1974年海城7.4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地震帶上,據記載,本帶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60餘次。其中7-7.9級地震6次;8級以上地震1次。
(2)華北平原地震帶。南界大致位於新鄉-蚌埠一線,北界位於燕山南側,西界位於太行山東側,東界位於下遼河-遼東灣拗陷的西緣,向南延到天津東南,經濟南東邊達宿州一帶。是對京、津、唐地區威脅最大的地震帶。1679年河北三河8.0級地震、1976年唐山7.8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帶上。據統計,本帶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級地震5次;8級以上地震1次。
(3)汾渭地震帶。北起河北宣化-懷安盆地、懷來-延慶盆地,向南經陽原盆地、蔚縣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靈丘盆地、太原盆地、臨汾盆地、運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國東部又一個強烈地震活動帶。1303年山西洪洞8.0級地震、1556年陝西華縣8.0級地震都發生在這個帶上。1998年1月張北6.2級地震也在這個帶的附近。有記載以來,本地震帶內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級地震7次;8級以上地震2次。
(4)銀川-河套地震帶。位於河套地區西部和北部的銀川、烏達、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區。1739年寧夏銀川8.0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帶上。本地震帶內,歷史地震記載始於公元849年,由於歷史記載缺失較多,據已有資料,本帶共記載4.7級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級地震9次;8級地震1次。
"青藏高原地震區"。包括興都庫什山、西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賀蘭山-六盤山、龍門山、喜馬拉雅山及橫斷山脈東翼諸山系所圍成的廣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寧夏、四川、雲南全部或部分地區,以及原蘇聯、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緬甸、寮國等國的部分地區。
本地震區是我國最大的一個地震區,也是地震活動最強烈、大地震頻繁發生的地區。據統計,這里8級以上地震發生過9次;7-7.9級地震發生過78次。均居全國之首。
此外,"新疆地震區"、"台灣地震區"也是我國兩個曾發生過8級地震的地震區。這里不斷發生強烈破壞性地震也是眾所周知的。由於新疆地震區總的來說,人煙稀少、經濟欠發達。盡管強烈地震較多,也較頻繁,但多數地震發生在山區,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失與我國東部幾條地震帶相比,要小許多。
值得一提的是"華南地震區"的"東南沿海外帶地震帶",這里歷史上曾發生過1604年福建泉州8.0級地震和1605年廣東瓊山7.5級地震。但從那時起到現在的300多年間,無顯著破壞性地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