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學上的牛眼是指什麼
1. 什麼是哈克圖(地質學)
哈克圖是可視化地球化學數據的最古老的方法之一,由英國地質學家A.Harker 於1909年提出。一般以二氧化硅作為橫坐標,其它氧化物作為縱坐標用以描述岩石系列中元素變化特徵。
2. 界,系,統,階在地質學中是什麼單位
年代地層單位,用來描述地層,例如:中上元古界
3. 問幾個地質學里的名詞意思
這三個名字指的是這三次構造運動發生的時期
而這三次構造運動
加里東運動發生在早古生回代答 並以它的結束作為早古生代的結束
加里東期泛指早古生代
海西運動發生在晚古生代 並作為晚古生代結束的標志 所以海西期也泛指晚古生代
喜山運動泛指新生代以來的構造運動 所代表的時期也是晚白堊紀末期和新近紀 甚至可以延伸到現在
4. 地質學上的膝折區域是什麼意思
膝折帶抄(kink band)又稱扭折帶。膝折帶的規模可大可小,大者可以形成中、小型褶皺,如尖棱褶皺、箱狀褶皺;小者可到手標本的規模,相當褶劈理及其形成的小皺紋;顯微尺度則如雲母的晶內扭折。在野外常見兩組傾斜不同的膝折帶以固定角度相交,稱為共軛膝折(conjugate kink)或共軛褶皺(conjugate fold)。在某種意義上可以把膝折帶看作具一定寬度的剪切帶。膝折帶有四種主要類型。
5. 地質學上盤下盤怎麼區分
首先,上盤下盤是指你所在區域地層在立體空間上的上下關系,就是垂直位置上的上下關系內,在上面就是上盤容,在下面就是下盤……在解決正斷層逆斷層,正斷層就是所謂的上盤向下滑動了,或者是相對下盤向下運動了,這里的相對可能是下盤向上動了而上盤沒動,所以用相對,相反逆斷層就是反過來哦,希望能幫助你……
6. 地質學中三大岩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主要區別是成岩的物理和化學條件機理.
三大岩石:沉積岩、岩漿岩和變內質岩,就其成岩物質礦容物來說,雖有變化,但變化不大,他們的很多組成元素是相同的,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三大岩石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因此,三大岩石的主要區別就是他們成岩條件的不同:火成岩必須在地殼一定深度,經受高溫高壓形成岩漿,岩漿流出或噴出、溢出才能形成火成岩;沉積岩則是被風化的其他岩石礦物經過搬運、侵蝕等物理化學作用,最終沉積下來形成的,他的形成所需的溫度和壓力等和玄武岩喲很大不同;變質岩則是以沉積岩和岩漿岩剝落的礦物為成岩的物質基礎,經過變質作用而形成的,其中的成岩物理和化學條件及機理和其他兩種岩石是不相同的.
7. 地質學中相的定義
沉積相:地史學、地層學中常把反映沉積環境的原生岩性和生物群的綜合特徵,稱專為沉積相。屬
生物相:反映一定沉積環境的生物群的生態特徵,稱為「生物相」。
岩相:指沉積岩相。為反映一定沉積環境的岩性特徵,包括所有物理的化學的(礦物和岩石的)以及生物的特徵。
礁相:以造礁生物為特徵的生物相,稱為「礁相」。
殼相:以含有豐富的具有厚重外殼的底棲生物為特徵的生物相,稱為「殼相」。
筆石相:指以含有豐富筆石而很少底棲生物為特徵的生物相。
8. 地質學中的剖面圖是什麼意思
就是你把一個物體從上到下切開,然後看他的剖面。
地質學中作的剖面圖大多是為了觀察地層從最深處到地面(或是觀察頂點)的垂直方向上的變化才製作的。
沒什麼,這東西。
再就是有一些作圖規范之類的。
9. 地質學是什麼意思
地質學(geology)是關於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構造、外部特徵、各層圈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演變歷史的知識體系。是研究地球及其演變的一門自然科學。 地球自形成以來,經歷了約46億年的演化過程,進行過錯綜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同時 雅丹地貌
還受天文變化的影響,所以各個層圈均在不斷演變。 約在35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生命現象,於是生物成為一種地質應力。最晚在距今200~300萬年前,開始有人類出現。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一直在努力適應和改變周圍的環境。利用堅硬岩石作為用具和工具,從礦石中提取銅、鐵等金屬,對人類社會的歷史產生過劃時代的影響。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越來越大,地質環境對人類的制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地球資源、維護人類生存的環境,已成為當今世界所共同關注的問題。
編輯本段發展回顧
人類對地質現象的觀察和描述有著悠久的歷史,但作為一門學科,地質學成熟的較晚。地質學的研究對象是龐大的地球及其悠遠的歷史,這決定了這門學科具有特殊的復雜性。它是在不同學派、不同觀點的爭論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地質學的萌芽時期
(遠古~公元1450年) 人類對岩石、礦物性質的認識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在中國,銅礦的開採在兩千多年前已達到可觀的規模;春秋戰國時期成書的《山海經》《禹貢》《管子》中的某些篇章,古希臘泰奧弗拉斯托斯的《石頭論》都是人類對岩礦知識的最早總結。 在開礦及與地震、火山、洪水等自然災害的斗爭中,人們逐漸認識到地質作用,並進行思辨、猜測性的解釋。我國古代的《詩經》中就記載了「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的關於地殼變動的認識;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提出,海陸變遷是按一定的規律在一定的時期發生的;在中世紀時期,沈括對海陸變遷、古氣候變化、化石的性質等都做出了較為正確的解釋,朱熹也比較科學的揭示了化石的成因。
地質學奠基時期
(公元1450~公元1750年) 以文藝復興為轉機,人們對地球歷史開始有了科學的解釋。義大利的達·芬奇、丹麥的斯泰諾、英國的伍德沃德、胡克等等,都對化石的成因作了論證。胡克還提出用化石來記述地球歷史;斯泰諾提出地層層序律;在岩石學、礦物學方面,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200多種礦物、岩石和化石;德國的阿格里科拉對礦物、礦脈生成過程和水在成礦過程中的作用的研究,開創了礦物學、礦床學的先河等等。
地質學形成時期
(公元1750~公元1840年) 在英國工業革命、法國大革命和啟蒙思想的推動和影響下,科學考察和探險旅行在歐洲興起。旅行和探險使得地殼成為直接研究的對象,使得人們對地球的研究從思辨性猜測,轉變為以野外觀察為主。同時,不同觀點、不同學派的爭論十分活躍,關於地層以及岩石成因的水成論和火成論的爭論在18世紀末變得尖銳起來。 德國的維爾納是水成論的代表,他提出花崗岩和玄武岩都是沉積而成的,並對岩層作了系統的劃分。英國的赫頓提出要用自然過程來揭示地球的歷史,以及地質過程「即看不到開始的痕跡,也沒有結束的前景」的均變論思想。水火之爭促進了地質學從宇宙起源論、自然歷史和古老礦物學中分離出來,並逐漸形成了一門獨立的學科。在中國,出現在17世紀的《徐霞客游記》也是對自然考察所獲得的超越時代的成果。至1840年,底層劃分的原則和方法已經確立,地質時代和地層系統基本建立起來。 而此時的礦物學沿著形態礦物學和礦物化學方向發展,美國丹納的《礦物學系統》標志著經典礦物學的成熟;1829年,英國的尼科爾發明了偏光顯微鏡,使得顯微岩石學的迅速發展成為可能;法國博蒙於1829年提出地球冷縮造山的收縮說,對近百年來的構造理論產生重大影響。 這樣,有關地球歷史的古生物學、地層學,有關地殼物質組成的岩石學、礦物學,和有關地殼運動的構造地質理論所組成的地質學體系逐漸形成了。 19世紀上半葉,有關災變論和均變論的爭論,對地質學思想方法產生了歷史性的影響。居維葉是災變論的主要代表,他提出地球歷史上發生過多次災變造成生物滅絕的觀點。英國的萊伊爾是均變論的主要代表,他堅持「自然法則是始終一致」的觀點,並提出以今論古的現實主義方法。在爭論中,地質均變論逐漸成為百餘年來地質學及其研究方法的正統觀點。
地質學的發展時期
(公元1840~公元1910年) 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各工業國家都開展了區域地質調查工作,是地質學從區域地質向全球構造發展,並推動了地質學各分支學科的迅速建立和發展。 其中重要的有瑞士阿加西等人對冰川學的研究,以及英國艾里、普拉特提出的地殼均衡理論;有關山脈形成的地槽學說,經過美國的霍爾和丹納的努力最終確立起來;法國的貝特朗提出造山旋迴概念;奧格對地槽類型的劃分使造山理論更加完善;奧地利的休斯和俄國的卡爾賓斯基則對地台作了系統的研究;休斯的《地球的面貌》是19世紀地質學研究的總結,同時休斯用綜合分析的方法,從全球的角度研究地殼運動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關系,預示了20世紀地質學研究新時期的到來。 我國地質學家李四光
現代地質學的發展
(公元1910~) 進入20世紀以來,社會和工業的發展,使得石油地質學、水文地質學和工程地質學陸續形成獨立的分支學科。在地質學各基礎學科穩步發展的同時,由於各分支學科的相互滲透,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科學與地質學的結合,新技術方法的採用,導致了一系列邊緣學科的出現。 地震波的研究揭示了固體地球的圈層構造以及洋殼與路殼結構的區別;高溫高壓岩石實驗研究,為人們認識地殼深處地質過程提供了較為可靠的依據。所有這些都促進了地質學研究從定性到定量的過渡,並向微觀和宏觀兩個方向發展。 20世紀50~60年代,全球范圍大規模的考察和探測,使地質學研究從淺部轉向深部,從大陸轉向海洋,海洋地質學有了迅速發展。同時古地磁學、地熱學、重力測量都有重大進展,為新的全球構造理論的產生提供了科學依據。在這個基礎上,德國的魏格納於1915年提出的與傳統海陸固定論相悖離的大陸漂移說得以復活。 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的赫斯、迪茨提出的海底擴展理論較好地說明了漂移的機制。加拿大的威爾遜提出轉換斷層,並創用板塊一詞。60年代中期美國的摩根、法國的勒皮雄等提出板塊構造說,用以說明全球構造運動的基本理論,它標志著新地球觀的形成,使現代地質學研究進入一個新階段
10. 攝影 牛眼指的是什麼
牛眼 這個詞沒什麼印象,但是魚眼鏡頭,魚眼效果很多。
主要是焦段特別廣,以至於邊緣成像會有明顯的形變。
你可以搜搜關於魚眼鏡頭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