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雷達找溶洞怎麼樣
『壹』 地質雷達是干什麼的,能找到地下電線
地質雷達利用超高頻電磁波探測地下介質分布,它的基本原理是專:發射機通過發射天線發射中屬心頻率為12.5M至1200M、脈沖寬度為0.1 ns的脈沖電磁波訊號。當這一訊號在岩層中遇到探測目標時,會產生一個反射訊號。直達訊號和反射訊號通過接收天線輸入到接收機,放大後由示波器顯示出來。根據示波器有無反射汛號,可以判斷有無被測目標;根據反射訊號到達滯後時間及目標物體平均反射波速,可以大致計算出探測目標的距離。
由於地質雷達的探測是利用超高頻電磁波,使得其探測能力優於例如管線探測儀等使用普通電磁波的探測類儀器,所以地質雷達通常廣泛用於考古、基礎深度確定、冰川、地下水污染、礦產勘探、潛水面、溶洞、地下管纜探測、分層、地下埋設物探察、公路地基和鋪層、鋼筋結構、水泥結構、無損探傷等檢測。
能,但要看技術員的水平了。
『貳』 地質雷達和金屬探測器有什麼不同
地質雷達利用超高頻電磁波探測地下介質分布,它的基本原理是:發射機通過發射天線發射中心頻率為12.5M至1200M、脈沖寬度為0.1 ns的脈沖電磁波訊號。當這一訊號在岩層中遇到探測目標時,會產生一個反射訊號。直達訊號和反射訊號通過接收天線輸入到接收機,放大後由示波器顯示出來。根據示波器有無反射汛號,可以判斷有無被測目標;根據反射訊號到達滯後時間及目標物體平均反射波速,可以大致計算出探測目標的距離。
由於地質雷達的探測是利用超高頻電磁波,使得其探測能力優於例如管線探測儀等使用普通電磁波的探測類儀器,所以地質雷達通常廣泛用於考古、基礎深度確定、冰川、地下水污染、礦產勘探、潛水面、溶洞、地下管纜探測、分層、地下埋設物探察、公路地基和鋪層、鋼筋結構、水泥結構、無損探傷等檢測。金屬探測器利用電磁感應的原理,利用有交流電通過的線圈,產生迅速變化的磁場。這個磁場能在金屬物體內部能感生渦電流。渦電流又會產生磁場,倒過來影響原來的磁場,引發探測器發出鳴聲。金屬探測器的精確性和可靠性取決於電磁發射器頻率的穩定性,一般使用從80 to 800 kHz的工作頻率。工作頻率越低,對鐵的檢測性能越好;工作頻率越高,對高碳鋼的檢測性能越好。檢測器的靈敏度隨著檢測范圍的增大而降低,感應信號大小取決於金屬粒子尺寸和導電性能。
『叄』 有師傅知道這溶洞與隧道位置關系怎麼算嗎急,在線等
處理措施:
隧道在溶洞堤段施工時,根據設計文件有關資料及現場實際,查明溶洞分布范圍、類型情況(大小、有無水、是否在發育中、充填物)、岩層的穩定程度和地下水流情況(有無長期補給來源、雨季水量有無增長)等,分別以引、堵、越、繞等措施進行處理。
(一)引排水
1、當暗河溶洞有水流時,宜排不宜堵。查明水源流向及其與隧道位置的關系後,用暗管、涵洞、小橋等措施,渲泄水流或開鑿引水洞,將水排出洞外。
2、當水流位置在隧道上或高於隧道時,應在適當的距離外,開鑿引水斜洞(或引水槽)將水位降低到隧道底部的位置以下,再行引排。
(二)堵填
1、對已停止發育、徑跨較小、無水的溶洞,可根據其與隧道相交的位置及其充填情況,採用混凝土、漿砌片石活干砌片石予以回填封閉,根據地質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加深邊牆基礎。
2、拱以上的空溶洞,可視岩石的破碎程度採用噴錨支護加固,或加設護拱及拱頂回填的辦法處理。
(三)跨越
當溶洞較大較深時,可採用梁、拱跨越。但梁端或拱座置於穩固可靠的基岩上,必要時用圬工加固。
隧道在不同部位遇到溶洞的跨越措施;
1、當隧道一側遇到狹長而深的溶洞,可加深該側的邊牆基礎通過。
2、當底部遇到較大溶洞並有流水時,可在隧底以下砌築漿砌片石支牆,支撐隧道結構,並在支牆內套設涵管引排溶洞水。
3、當隧道邊牆部位遇到較大、較深的溶洞,不宜加深邊牆基礎時,可在邊牆部位或隧底以下築拱跨越。
4、當隧道中部及底部遇有深峽的溶洞時,可加強兩邊牆基礎,並根據情況設置橋台架梁通過。
5、溶洞上大下小,且有部分充填物時,可將隧道頂部的充填物清除,然後在隧道底部標高以下設置鋼筋混凝土橫梁及縱梁,橫梁兩端嵌入岩層。
6、隧道穿過大溶洞,情況較為復雜時,可根據情況,以邊牆梁及行車梁通過。
(四)繞行施工
施工遇到一時難以處理的溶洞時,可採用迂迴導坑繞過溶洞區,繼續進行隧道施工,再行處理溶洞。
溶洞地段施工注意事項:
1、施工期對地表進行詳細勘查,通過地質雷達探明岩溶狀態,估計可遇到溶洞的地段。
2、了解地表水,出水地點的情況,並對地表進行必要的處理,以防止地表水下滲。
3、當施工達到溶洞邊緣,各工序應緊緊銜接。同時設法探明溶洞的形狀、范圍、大小、充填物及地下水等情況,據以制定的施工處理方案及安全措施。
4、當在下坡地段遇到溶洞時,應准備好足夠的排水設備。
5、施工中注意檢查溶洞頂板,及時處理危石。當溶洞較高較大時,應設置施工防護架或鋼筋網。
6、在溶蝕地段的爆破作業,應盡量做到多打眼、打淺眼,並控制裝葯量。
7、在溶洞充填體中掘進,如充填物松軟,可用超前支護法施工,如充填物為極鬆散的礫、塊石堆積或有水,可與開挖前採取預注漿加固。
8、溶洞未做出處理方案前,不要將碎渣隨意傾填於溶洞中。
9、處理情況復雜的溶洞,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安全措施,以保證施工安全。
http://www.docin.com/p-1423206793.html
『肆』 私自闖入未開發溶洞的驢友被找到,將面臨怎樣的處罰
一、由於這個水溶洞還沒有作為旅遊景點開放,當地政府為了保護,便對洞口進行了上鎖,而且還立著警示牌,其目的就是阻止遊客不得進入這個溶洞。無論是行政罰款也好,有償救援也好,是為了督促旅遊者遵章守紀,減少人為險情,避免公共資源的無端耗費和透支。
無論是哪一種處罰,都是為了懲戒他們這一行人也造成了公共資源的浪費,是一種不可取的行為。雖然在此次事件中,沒有人員傷亡。但是對於公共資源浪費卻已經造成,那麼這個救援所產生的費用可能需要他們承擔。
『伍』 已經知道一山上有個溶洞怎樣找到溶洞位置
1、問當地老鄉,最簡單的方法。
2、山不大的話自己瞎找。
3、如果有水流從山上下來,順著水流找,找到的可能性比瞎找大。
『陸』 誰有超前地質雷達IDS K2 40MHz的問題解決方案。
你首先要保證設置參數正確,另外口袋裡的手機掏出來,避免干擾。處理數據時可以調大增益試試。
『柒』 地質雷達探測儀為什麼不能用在牆上
地質雷達探測抄初期支護縱向襲布線採用連續測量方式,測量點距不宜大於50米。
地質雷達(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是探測地下物體的地質雷達的簡稱。
地質雷達利用超高頻電磁波探測地下介質分布。
它的基本原理是:發射機通過發射天線發射中心頻率為12.5M至1200M、脈沖寬度為0.1 ns的脈沖電磁波訊號。當這一訊號在岩層中遇到探測目標時,會產生一個反射訊號。直達訊號和反射訊號通過接收天線輸入到接收機,放大後由示波器顯示出來。根據示波器有無反射汛號,可以判斷有無被測目標;根據反射訊號到達滯後時間及目標物體平均反射波速,可以大致計算出探測目標的距離。
由於地質雷達的探測是利用超高頻電磁波,使得其探測能力優於例如管線探測儀等使用普通電磁波的探測類儀器,所以地質雷達通常廣泛用於考古、基礎深度確定、冰川、地下水污染、礦產勘探、潛水面、溶洞、地下管纜探測、分層、地下埋設物探察、公路地基和鋪層、鋼筋結構、水泥結構、無損探傷等檢測。
『捌』 10多名驢友在溶洞失聯後被找到,所消耗的救援費用該由誰來承擔
2020年12月5日19時左右,10多名驢友將自駕的三輛四川牌照小車停在黔西縣水西洞旁一戶農家院壩後,便前往了溶洞探險。該溶洞面積很大很深,全長超過10公里,洞內無信號,尚未完全開發,為了防止擅自進入發生安全事故,當地政府部門對洞口上鎖並立上了警示牌。但是10多名驢友仍偷偷撬鎖進入,隨後與外界失聯。 為了避免發生意外事故,黔西縣成立了由公安、應急、消防等部門組成的搜尋工作對開展搜救工作。經過全力搜尋,終於在於2月8日凌晨5時將15名擅自進洞的人員找到,身體正常。
對此,不少網友評論道:“浪費公共資源!”“先交錢,後救援!”那麼,驢友探險被困,救援費用到底該由誰承擔呢?
『玖』 如何通過地質雷達圖像換算溶洞截面半徑
在被測來區域,橫向,縱向源布置多條測線覆蓋,觀察每條測線同相軸異常的位置 、 深度 。
找出每條測線中同相軸剛好沒有異常的臨界點位置,以及所有同相軸有異常的點它的同相軸恢復正常的深度。大概就能模擬出溶洞的整體情況,不過地質雷達觀測依靠電磁波在深部信號不太好,所以結果只能作為參考。
『拾』 地質雷達
3.3.7.1 方法簡介
3.3.7.1.1 基本原理
地質雷達也稱探地雷達,是利用高頻電磁波束在界面上的反射來探測目標物,由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組成。發射天線向地下發射高頻短脈沖電磁波,接收天線則接收來自地下介質交界面的反射電磁波。由於電磁波向地下傳播速度主要受地下介質電性控制,在介質電性發生變化的界面,電磁波會發生反射。通過研究電磁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介質對電磁波的吸收及介質交界面的反射,並用時間剖面圖像表示出地下各分界面的形態,從而推測地下地質體及地層結構的分布規律。
3.3.7.1.2 應用范圍及適用條件
地質雷達是一種高解析度探測技術,可以對淺層地質問題進行詳細的地質填圖,淺層埋藏物進行無損探測。由於電磁波能量在碳酸鹽岩區衰減快,勘探深度較淺主要適用於碳酸鹽岩裸露或覆蓋層淺的地區,目前廣泛用於地基探查、地下空洞、岩溶、破碎帶、斷層等地質構造探測。
要求發射的電磁波能量必須足夠大,探測距離能夠達到目標體,並能返回地面被系統接收;目標體阻抗差別足夠大,有足夠的反射或散射能量為系統所識別;目標體的幾何形態必須盡可能了解清楚,正確選用天線中心頻率;測區干擾不足以影響目標物的反射信息。
3.3.7.1.3 工作布置原則與觀測方法
主測線應垂直地下目標體走向,輔助測線平行目標體走向,可更好地反映目標體形態,測線應盡量通過已有的井位,以利於地層的對比。
目前常用的觀測方法有剖面法和寬角法兩種。
剖面法: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以固定間距沿測線同步移動的一種測量方式。
寬角法:發射天線固定在地面某一點上不動,而接收天線沿測線逐點移動,記錄地下各個不同界面反射波的雙程走時的測量方式。
3.3.7.1.4 資料整理及成果解釋
檢查驗收合格的原始數據,經濾波及二維偏移歸位等處理,經過反射層的拾取,編繪探地雷達圖像剖面,最終形成推斷成果圖等。
由於雷達反射界面是電性界面,與地層分界面並不一致,如相鄰地層有相近的波阻抗、同一岩層中的含水帶界面、多個薄層的地質界面組合等。同時雷達時間剖面轉換為深度剖面的精度,解析度的限制,旁側界面反射波的影響等因素,給雷達資料帶來很多假象,使雷達剖面解釋存在多解性。因此成果解釋必須結合地質、鑽探資料,根據反射波組的波形與強度特徵,通過同相軸的追蹤,確定反射波組的地質意義,建立測區地質—地球物理模型,構築地質—地球物理綜合解釋剖面。
3.3.7.2 試驗情況
本次實驗主要選擇了表層帶富水塊段納堡村地區、天然出露的岩溶水源地皮家寨工區,目的是為了查明地表至30m深度的蓋層結構、完整穩定性、水文地質結構、岩溶發育特徵及富水性。對裸露型隱伏的岩溶水源地大衣村和萬畝果園及覆蓋型隱伏的岩溶水源地三家村和大興堡實驗區擬實施鑽孔位置也布置了少量地質雷達剖面。共布置剖面94條,總長3.4km,其中納堡村實測66條剖面,長1635m。
本次試驗使用SIR-20型地質雷達,天線類型SIR-100MHZ,掃描時窗250~600ns,工作方法為連續剖面測量。
3.3.7.3 主要成果
納堡村探測結果,表層結構大致分為兩層:第一層為第四系覆蓋層,岩性為粘土,厚度在2~6m,時窗為0~100ns,表現為能量強、頻率較高,連續性較好的波組特徵;第二層為個舊組風化灰岩,厚度8~16m,時窗為50~300ns,表現為能量較弱且變化大、頻率較低,連續性差的波組特徵;向下則表現為無明顯反射或雜亂零星反射的「平靜帶」波組特徵,表明已進入基岩(完整灰岩)層。
圖3-18為納堡小學L20線的測量結果,雷達反射波大致分為三層,第一層時窗0~80ns,為能量強、頻率較高的波組特徵,深度約5m,反映了第四系覆蓋層;第二層時窗80~300ns,為能量弱、變化大、頻率較低的波組特徵,深度約5~16m,反映了風化灰岩層;第三層時窗300ns以上,為無明顯反射或雜亂零星的波組特徵,推斷已進入完整的灰岩層。在剖面10~15m處,時窗范圍160~200ns,深度約9~12m范圍內,地質雷達記錄出現明顯的強反射波異常,推斷解釋為岩溶裂隙含水層。經施工的淺鑽驗證,覆蓋層厚5.15m,5.15~15m岩溶發育,以溶隙、溶洞、溶孔為主,為主要含水層段,涌水量36m3/d,15m以下岩溶不發育,富水性弱,與推斷結果吻合。
圖3-18 瀘西小江流域納堡村納堡小學L20線地質雷達曲線
納堡村賓珍紅商店地質雷達測量未發現異常,反射波為明顯的兩層,頂部覆蓋層為高能量波特徵,時窗0~100ns,厚度約6m,下部為基岩的平靜弱反射波特徵,經ZK2淺鑽驗證,基岩埋深6.7m,孔深30.3m未見水,探測結果與驗證結果一致。
納堡村實驗點共圈出8處地質雷達異常,經鑽孔驗證4處,除1處水量小外,3處表層岩溶水較豐富。
圖3-19為皮家寨大泉旁實測地質雷達剖面,大致可分為兩層,第一層時窗0~60ns,波組連續穩定,反映出第四系覆蓋層厚度為1~3m;時窗60~300ns,地質雷達曲線顯示為雜亂反射、振幅變強、頻率變低的異常現象,推斷該區地下3~16m之間的個舊組灰岩中岩溶裂隙較為發育,局部存在較大充填或未充填的溶洞,如L73線7m、28m、55m處推斷為岩溶含水區,與高密度電法38線100~110點的低阻異常對應。經鑽孔驗證,溶洞,溶孔發育,與推斷結果吻合。
圖3-19 瀘西小江流域皮家寨L73線地質雷達曲線
3.3.7.4 結論
地質雷達反射波組特徵:岩溶裂隙含水層為明顯的強反射波異常;第四系覆蓋層為能量強、頻率較高,連續性較好的反射波;風化灰岩層為能量較弱且變化大、頻率較低,連續性差的反射波;完整灰岩層為無明顯反射或雜亂零星反射的「平靜帶」特徵。
地質雷達在探測深度0~30m范圍內,解析度較高,對表層岩溶裂隙發育帶探測效果較好,劃分的覆蓋層厚度較接近,誤差均小於1m。推斷的岩溶發育異常帶,准確度很高,是表層岩溶找水的有效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