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圖褶皺怎麼畫
⑴ 實習六 讀褶皺區地質圖並繪制剖面圖
一、實習目的
認識褶皺在地質圖上的出露特徵,掌握讀褶皺地區地質圖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二、實習要求
1) 學會從地質圖上認識和分析褶皺的形態、組合特徵及形成時代。
2) 學會在褶皺區地質圖上繪制圖切剖面圖。
三、實習內容
首先從地質圖的圖例或地層柱狀圖上了解圖區出露的地層時代、層序和接觸關系; 然後瀏覽一下地質圖,概略地認識圖區新老地層的分布和延伸情況,了解其地貌特徵,並結合比例尺分析地形對地層露頭分布形態和出露寬度的影響。
從地質圖認識褶皺,先要看地層分布是否有對稱重復現象,並結合地層新老關系和地層產狀,分辨出背斜和向斜,再進而分析褶皺的形態和組合特徵。認識褶皺形態的關鍵是確定褶皺兩翼、軸面和樞紐產狀。
(一) 對單個褶皺形態的認識和分析
1. 區分背斜和向斜
先從一個老地層或新地層著手,橫過地層總的延伸方向觀察,如老地層兩側依次地分布著新的地層,為背斜; 反之,在新地層兩側對稱地分布著老的地層則為向斜。通常是一個背斜兩側毗鄰著向斜,一個向斜的兩側發育著背斜。
2. 確定兩翼產狀
褶皺兩翼產狀及其變化,主要是從地質圖上的地層產狀符號直接去認識和分析。在一定情況下,也可以根據同一岩層在褶皺兩翼露頭寬度的差異,定性地對比兩翼的傾角大小。這種分析是以岩層厚度基本穩定、地形起伏不大或褶皺兩翼的地面坡度相似為前提 (岩層露頭寬度只與岩層傾角大小有關) ,露頭寬度窄的一翼傾角大,寬的一翼傾角小。
3. 倒轉翼的確定
通常在褶皺傾伏端的岩層層序和產狀總是正常的 (圖1) 。如果有倒轉翼,則倒轉翼的岩層從翼部向傾伏端方向,傾角一般由緩變陡 (圖1 中從 C'到 E') ,到傾伏端轉折附近岩層會出現產狀直立 (圖1A 處) 。在褶皺傾伏端和翼部,岩層露頭寬度一般比在傾伏端附近的直立產狀部分露頭寬度大。因此,如果褶皺岩層露頭從翼部向傾伏端追蹤,在傾伏轉折附近,露頭寬度有出現特別變窄的現象,則該翼可能是倒轉翼 (圖1) 。
上述判斷兩翼產狀的方法適用於形態和產狀比較簡單的褶皺,對傾豎褶皺、平卧褶皺和斜卧褶皺或地形變化復雜時則不適用。
圖1 倒轉褶皺
4. 判斷軸面產狀
要較准確地確定褶皺軸面的產狀,可以通過系統地測量兩翼同一岩層產狀,用極射赤平投影方法或幾何作圖法來確定。在地質圖上,也可以從兩翼產狀大致判斷出軸面產狀。如兩翼傾向相反,傾角大致相等,則軸面直立; 兩翼傾向、傾角基本相同,則軸面產狀也與兩翼產狀基本一致 (即為等斜褶皺) 。對於兩翼產狀不等或一翼倒轉的褶皺,無論背斜或向斜,其軸面大致是與傾角較小的一翼的傾斜方向近於一致,除平卧褶皺和等斜褶皺外,軸面傾角一般是大於緩翼傾角,而小於陡翼傾角。
5. 樞紐產狀和軸跡的確定
當地形平坦且褶皺兩翼傾角變化不大時,兩翼地層界線基本上平行延伸,可認為褶皺樞紐水平; 如兩翼岩層走向不平行,或兩翼同一岩層界線呈交會或弧形轉折彎曲,可認為褶皺樞紐是側伏的,在傾伏背斜兩翼同一岩層界線在樞紐傾伏處交會成 「V」形或弧形的凸側或 「V」形尖端指向樞紐傾伏方向; 向斜則反之。另外,沿褶皺延伸方向核部地層出露的寬窄變化也能反映出樞紐的產狀,核部變窄或閉合的方向是背斜樞紐傾伏方向,或向斜樞紐揚起方向。通過褶皺各層界線轉折端點的連線,即為軸跡。
上述確定樞紐產狀和軸跡的方法只適用於軸面近直立或陡傾斜的傾伏褶皺及地形比較平緩的情況。對於軸面呈中等或緩傾斜的傾伏褶皺,或地形起伏復雜的情況下,在大、中比例尺地質圖上,褶皺岩層界線彎曲轉折端點的連線既不能代表樞紐傾伏方向,也不一定是軸跡。因此,在閱讀褶皺區地質圖時,要多從褶皺兩翼產狀、褶皺岩層界線的分布形態與岩層產狀和地形的關系等方面綜合起來分析,才能對褶皺有正確的認識。根據兩翼產狀用極射赤平投影方法或幾何作圖方法是確定樞紐和軸面產狀的可靠方法。
在倒轉褶皺中,岩層呈直立處 (一般在轉折端的附近) 的岩層走向的一端反映了樞紐的傾伏方向,其走向與樞紐方向呈直交處的岩層傾角等於樞紐傾伏角。
6. 轉折端形態認識
在地形較平緩的情況下,軸面直立或陡傾斜的傾伏褶皺,在地質圖上褶皺傾伏的地層界線彎曲形態大致可以反映褶皺在剖面上轉折端的形態 (圖2) 。
7. 褶皺形態的描述
一般描述內容包括褶皺名稱 (地名加褶皺類型) 、地理位置及其所在區域構造部位、分布延伸情況、核部位置及組成、兩翼地層產狀及轉折端形態、軸面及樞紐產狀、次級褶皺分布及特徵、褶皺被斷層或侵入岩體破壞情況等。
現舉例描述如下,以供參考 (摘自 1∶20 萬南江幅地質圖說明書) :
「大兩會背斜: 位於漢王山復式向斜南側,西起於彭家溝,往東經大兩會,於王家坪傾伏,長約 49 km; 背斜走向近東西向,開闊對稱,兩翼地層傾角約 50°~60°; 樞紐具波狀起伏,傾伏角 3°~15°。核部在大兩會一帶出露寒武系,兩翼依次為奧陶系至三疊系。在東、西兩端樞紐傾伏處,次級褶皺發育,成指狀分支,延伸不遠,一般達 8~9 km,隨主褶皺一起傾伏消失。」
圖2 褶皺轉折端形態
圖3 根據角度不整合確定褶皺形成時代
(二) 褶皺組合型式的認識
在逐個分析了圖區的背斜、向斜之後,再根據地質圖上對同一構造層諸褶皺的軸跡型式和剖面上的褶皺組合特徵,確定和描述褶皺的組合型式,如雁行式、穹盆構造、侏羅山式 (隔擋式、隔槽式) 或阿爾卑斯式 (復背斜、復向斜) 等。
(三) 確定褶皺形成的時代
主要根據地層間的角度不整合接觸關系確定。處於不整合面以下的褶皺形成於不整合面以下的最新地層時代之後、不整合面以上的最老地層時代之前。如圖3 所示的褶皺形成於中志留世之後、中泥盆世之前。
(四) 褶皺地區圖切剖面的繪制 (圖4)
1. 分析圖區地形和褶皺特徵
分析時應注意地層界線的彎曲是與岩層產狀和地形的影響有關還是與次級褶皺有關,如與次級褶皺有關,在剖面上應反映出來。
圖4 褶皺構造剖面圖的繪制
2. 選定剖面位置
剖面線應盡可能垂直褶皺軸跡延伸方向,且能通過全區主要褶皺構造,剖面線應標繪在地質圖上。
3. 繪出地形剖面
繪制方法見實習三。
4. 繪出褶皺形態
將剖面線切過的地層界線的交點和褶皺 (包括次級褶皺) 的轉折端位置均投影到地形剖面上。在繪褶皺構造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剖面切過不整合界線時,應先畫不整合面以上的地層和構造,然後再畫不整合面以下的地層和構造,被不整合面所掩蓋的地質界線和構造,可順其延伸趨勢延至剖面線上(如圖4 中的 m 點) ,再將該點投影到不整合面,從此點繪出不整合面以下的地層界線和構造。
2) 剖面切過斷層時,先畫斷層,然後再畫斷層兩側的地層和構造。
3) 繪褶皺構造應先從褶皺核部地層界線開始,逐次繪出兩翼,並要注意表現出次級褶皺。
4) 剖面線與地層走向斜交時,應將地層傾角換算成剖面方向上的視傾角畫入剖面,如剖面切過的地點無岩層產狀數值,可按同一翼最鄰近的產狀數據來畫。
5) 褶皺同一翼相鄰岩層的傾角相差較大,上、下岩層又是整合接觸關系,這可能是岩層傾角局部變陡或變緩的表現,可根據兩翼同一岩層厚度基本不變的假設,在地表處的岩層傾角可按測量值繪,向深處加以適當修正,使之逐漸與主要產狀協調一致 (圖5) 。
圖5 根據同一岩層厚度不變校正同翼岩層產狀
6) 軸面直立或近於直立的褶皺轉折端的形態與它在平面上的傾伏露頭形態大致相似,在繪轉折端形態時也可根據樞紐傾伏角作縱向切面,求出到所作剖面處核部地層樞紐的深度,然後結合該層兩翼傾角及樞紐位置繪成圓弧 (圖6) 。
圖6 褶皺轉折端形態的繪制方法
最後按構造部分實習一圖1 地質剖面圖內容和格式進行整飾。
四、作業
1) 先確定圖7 中各套地層的走向、傾向、傾角,判斷褶皺的類型; 然後作一條從 X到 Y 的剖面。
2) 讀暮雲嶺地形地質圖(圖8) ,先確定圖中存在的褶皺,作 A-B 地質剖面圖,並選擇某一典型褶皺進行描述。
圖7 褶皺讀圖練習
圖8 讀圖練習(C 現為二分,本圖所用為此前資料)
⑵ 1.如何在地質圖上識別斷層及褶皺(背斜和向斜)
老弟,你這一下問了這么多問題,還不如去翻書了,沒時間碼那麼多字。去看看岩土勘察規范吧,你的問題在裡面都有詳細的解答,做工程,一切都得按規范來。給你傳個附件吧,你看看去。。。。只能傳一個附件?
⑶ 地層的接觸關系,褶皺,斷層怎麼分析,地質地形剖面圖怎麼畫。求詳細的方法
接觸關系可以分為整合、不整合接觸。整合就是岩層層序沒有間斷。不整合就版是岩層的層序有權間斷缺少中間的一段時期的岩層。不整合可以分為: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之類的。
褶皺主要分析的是他的兩翼、內部岩層、向斜、背斜、產狀變化、空間擺放形狀等。
斷層主要分析的是他的上下盤。斷層面的分析。斷層的走向、傾向、傾角、斷層的岩層地質年代、斷層兩盤的岩性變化、有無斷層泥、斷層角礫岩等標志。
剖面圖需要在地形圖上畫一條剖面線,量出剖面方向標在剖面圖左上角。然後再根據每個點所在的位置在剖面圖上標出高程,然後連接起來。最後還要畫出岩層的產狀等,寫出地質年代符號等。
有些地方描述不太清楚的再查點資料吧。
⑷ 怎麼看地質圖啊!
全面的地質圖應該有圖例,不同類型的褶皺和斷層有不同的符號表示。如果是為了專考試要自己判斷,屬如果沒有圖就這么和你說估計我說得你也不會明白的。可以多看一些別人標好的圖,觀察地層線的變化,從中總結出經驗就好了。
再簡單些練習:將一組平行線標上年代代表各個地層界線,如由上至下地層變新。
向斜:這組線向上突;背斜:這組線向下凹。
構造發展史的判斷原理:老的構造被新的構造錯斷、彎曲等。比如兩條斷裂,肯定是一條(1號)錯斷另一條(2號),那麼2號是老的,1號是新的。再看這些構造包含那些地層,又被什麼地層所覆蓋,就可以判斷出他們產生的大致年代了。
有些東西自己實在不知道怎麼表達,不好意思了。
⑸ 哪裡有教畫地質圖的視頻,地層剖面圖,褶皺剖面圖
一般都是用地質軟體來實現,不同軟體有不同的用法
⑹ 褶皺和斷層在平面地質圖上如何區別
正規的圖紙有圖例顯示,懂行的都能看懂。斷層在地質圖上是以線形表示,一看就能明白。至於你說的褶皺是不是指的沉積岩的產狀?通過區域填圖測量產狀是可以分出背斜、向斜,統稱亦叫褶皺。不知是否滿意哦
⑺ 野外和地質圖上確定褶皺的存在
研究某一地區褶皺構造,首先應分析研究區內已有小比例尺地質圖,航、衛片特徵及其他有關資料。選擇露頭條件好、交通便利的地帶進行橫穿區域構造走向的剖面觀察,了解全區的地層層序與總體構造特徵。如區域構造走向及變化,背、向斜發育特點,研究區構造在區域構造中的位置以及與區域構造的關系,以便指導對區內構造的詳細研究。
1.查明層序,確定標志層,野外填圖與構造詳查
查明地層層序是研究褶皺和區域構造的基礎,根據古生物化石與岩性特徵、沉積特徵,選擇標志層是關鍵。所謂標志層是指岩性、厚度穩定,厚度較小,並有易於識別的特殊標志(如岩性、化石等),區域上分布廣泛,橫向變化小的岩層。它們是野外地質填圖與研究的重點對象。野外填圖是露頭區褶皺研究最直接的重要手段,通過地質填圖,可以了解褶皺的地面形態、規模大小、組成地層及分布規律。
油氣田勘探中的構造詳查和細測可以進一步研究局部構造形態,通過較為精密的測量儀器,精確地測出標志層的標高、產狀,繪制出構造等高線圖,以准確地反映褶皺形態、規模及高點位置。
2.觀察分析褶皺的出露形態
褶皺的地面出露形態不僅與褶皺本身形態、產狀和規模大小有關,而且還受到地形特徵的影響,即地形效應。如圖4-24所示的一個簡單褶皺,在不同方向上的切面上所出露的形態很不相同。因此,地面或其他任何剖面上褶皺的出露形態都不一定是褶皺形態的真實反映。應當盡可能地從不同位置、不同方向的出露形態綜合觀察分析,才能夠正確判斷褶皺形態。
圖4-24 同一褶皺在不同方位的切面上出露形態示意圖
在露頭不好的情況下,某些地形可以幫助識別褶皺的存在,褶皺兩翼往往是傾斜岩層組成的單面山,緩坡方向為岩層的傾斜方向;褶皺核部侵蝕常較強烈,往往形成橫谷或河流及泉水出露。軸面和樞紐產狀是確定褶皺形態和產狀的基本要素,對於露頭良好的小褶皺,有時可以從露頭上直接量得該褶皺的軸面和樞紐產狀。但對露頭不完整、規模較大的褶皺來說,往往需要系統地測量兩翼同一岩層的產狀,用幾何作圖或赤平投影方法才能確定其軸面和樞紐產狀。
轉折端的研究有助於褶皺形態的確定,因為平面上轉折端的形態與剖面上的形態往往一致,或者是近似的。而且,無論褶皺兩翼岩層層序正常與否,在轉折端處岩層層序總是正常的。據此,有利於建立正常的岩層層序。
褶皺在地質圖上的分布是褶皺在地面出露形象的平面投影。在地質圖上分析褶皺,也要注意地形的影響,地質圖的比例尺越大,地形影響越大。一般來說,地面起伏小、軸面近直立、樞紐傾伏較緩的對稱褶皺,地質圖上各岩層出露界線轉折端點的連線,可以代表褶皺的軸跡,其方向大致反映樞紐傾伏方向。但是,對於歪斜傾伏褶皺,尤其是斜卧褶皺和變形較復雜的褶皺,或地形復雜、起伏較大時,兩翼岩層出露界線轉折端點的聯線與樞紐的方向不一致。圖4-25表示一個斜卧褶皺,從地面(假設無起伏)上看,岩層出露界線轉折端的聯線是南北向的,而樞紐的真實傾伏方向卻正東。兩者方位相差90°。
圖4-25 斜卧褶皺立體示意圖
A—為岩層露頭線轉折端點連線;B—箭頭所指為樞紐傾伏方向
3.編制褶皺橫剖面圖
褶皺通常具有復雜的立體形態,僅從地面或平面圖上觀察分析其形態是不夠的。地質工作者通常利用褶皺的橫剖面(即鉛直剖面)配合平面地質圖,表示褶皺在剖面上的形態特徵和在一定深度內的變化。某些方法的成果,如地震勘探,首先得到的就是沿一定方向部署的剖面圖。
在編制剖面圖的過程中,必須考慮褶皺形態的某些變化規律,推測其深部的可能變化。例如,等厚褶皺岩層曲率向深部有變化,但整個褶皺不可能延伸很深;相似褶皺在一定深度范圍內,褶皺形態可能不變。
另外,利用附近不同高程的天然剖面,可以直接觀察褶皺向深處的變化趨勢,推測其更深部的形態。例如,北京周口店太平山向斜,在太平山(高程303m)山頂剖面上為一正常向斜構造,而在周口河附近(高程80m)的剖面上卻變為扇形向斜(圖4-26)。這種觀察要求剖面相距要近,否則,就會將褶皺縱向上的變化誤認為是在不同深度的變化。
圖4-26 周口店太平山向斜不同高程剖面圖
對於樞紐傾伏方向與傾伏角變化復雜的褶皺,可以按樞紐傾伏特點劃分不同的區段,以詳細反映褶皺形態變化。在確有必要時,還可以編制褶皺的縱剖面圖(平行軸跡)。把縱、橫剖(截)面及平面圖綜合起來,就能充分反映褶皺在三維空間內的整體形態及在不同區段內形態變化。
⑻ 地質構造圖要怎麼判斷,比如說褶皺、斷層怎麼看
看到地質圖你首先分析一些大概的走向和傾向。看看地質年代等等,當然首先你必須版了解這些構權造的定義吧,形成機制吧。比如拿斷層來說;它主要分為正斷層,逆斷層和平移斷層。走向斷層和傾向斷層等等。根據斷層盤的相對運動方向,確定它的類型。如果斷層被切斷。你就要看看他切斷的年代,再看看相對位移再確定類型。一句兩句也講不完,給你介紹本書吧。成都理工大學編的《構造地質學》編的比較好,你有興趣可以看看去,希望能幫到你
⑼ 畫出褶皺構造和斷層構造
兩個是不同的
⑽ 如何准確在地質圖上確定褶皺呢
我不知道你這個問題是什麼意思,因為你的圖裡面沒有任何褶皺,你說「左邊回這情況為什麼畫出來這么像褶皺答」,我是一點都沒有看出來。
在實際工作中褶皺的判斷一般看兩邊地層,最基本的就是中間老、兩邊新為背斜,中間新、兩邊老為向斜,還有看產狀,這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