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條件脆弱包含哪些
A. 地質環境脆弱性評價指標
對於脆弱性,生態學、環境學、災害學等不同的學科具有不盡相同的含義[11]。這里所指的地質環境脆弱性,其含義是地質環境本身所固有的、先天的、易於對人類經濟社會產生災害或負面影響的程度,即地質環境系統及其組成要素在外界條件作用下易於產生地質環境問題或地質災害的程度。人類活動、氣候變化、地表植被等因素雖然對地質環境脆弱性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這些因素屬於地質環境的外界條件,並非地質環境本身所固有。所以,影響地質環境脆弱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地質構造、地形地貌、地表組成物質等。從區域尺度來看,決定區域地質環境脆弱性的關鍵因素是地質構造和地形地貌。定量刻畫地質構造和地形地貌的指標分別為區域地殼活躍度和地表起伏度。
(一)區域地殼活躍度
區域地殼活躍度用於表徵區域地殼運動的現今活動情況與活躍程度,區域地殼穩定性的負面表述。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依據區域地質單元性狀、構造活動、垂直地形變、地殼厚度異常及布格重力異常、地震震級、地震烈度和地質災害等指標,對中國區域地殼穩定性按照100Km×100Km的網格進行了分單元評價[12]。按照評價指標,各個單元的地殼穩定性劃分為4個等級:穩定、基本穩定、次不穩定、不穩定。結果表明,中國國土面積的24%屬於穩定區,56%屬於基本穩定區,17%屬於次不穩定區,3%屬於不穩定區。
以上述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結果為基礎,區域地殼活躍度採用下式計算:
中國地質環境變化與對策研究
式中:S1———不穩定區佔地區總面積的百分比;
S2———次不穩定區佔地區總面積的百分比;
p1、p2———權重;
G———區域地殼活躍度。
(二)地表起伏度
地表的起伏,影響著地表物質的侵蝕、搬運、堆積等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滑坡、崩塌、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地質災害的易發程度。它從宏觀上決定了一個地區地質環境的脆弱程度。衡量地形地貌對地質環境脆弱度的影響,可採用地表起伏度這一指標來表達。其計算公式為
中國地質環境變化與對策研究
式中:max(h)———地區的最高海拔高度(m);
min(h)———地區的最低海拔高度(m);
max(H)———全國的最高海拔高度(m);
min(H)———全國的最低海拔高度(m);
P(A)———地區平地所佔的面積(Km2);
A———地區的陸地總面積(Km2);
RDSL———地表起伏度。
採用比較簡便的加權線性累積法計算區域地質環境脆弱度。總體上,可以認為區域地殼活躍度和地表起伏度對地質環境脆弱性的貢獻是相同的,在計算區域地質環境脆弱度時這兩個指標的權重均為1/2。由於區域地殼活躍度、地表起伏度的地區差異很大,選用標准差形式對數據進行規范化處理。
B. 什麼叫工程地質條件包括哪些內容
工程地質條件是對工程建築有影響的各種地質因素的總稱。
主要包括地形地內貌、地層岩性、地質構造、地震容、水文地質、天然建築材料以及岩溶、滑坡、崩坍、砂土液化、地基變形等不良物理地質現象。
工程建設前需對建築物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進行調查研究,包括:該場地以往建築經驗,已發生過的工程事故的原因、防治措施和後果,建築物沉降、變形及地基地震效應等;分析和解決主要工程地質問題; 選擇工程地質條件優良的地點; 提出保證建築物的穩定性和正常使用的地基處理措施等。
拓展資料
自然條件是因地而異的,建築物類型和性質也各不相同,因而在不同的情況下作為重點研究對象的工程地質條件也是因地因工程而異,如在山區建築,與場地穩定性有密切關系的地質現象(地層褶皺、斷裂、滑坡、岩溶等)往往是重要的地質條件。
對地下建築來說,地質構造對建築物的穩定性有很大影響,而岩石產狀、斷層、節理和破碎帶的性質與分布等是重要的地質條件。
已有的工程地質條件在工程建築和運行期間會產生一些新的變化和發展,構成威脅影響工程建築安全的地質問題稱為工程地質問題。
由於工程地質條件復雜多變,不同類型的工程對工程地質條件的要求又不盡相同,所以工程地質問題是多種多樣的。
C. 請問世界上 地質最脆弱的地區有哪些
你好:地質脆弱也就是頻發地震很海嘯的地區。.板塊交界處,如日本(日本沉沒是有可回能發生的),.板塊內答部微地塊交界處。如京津塘地區,地質條件較差就是多發泥石流和洪災地區,如汶川、松潘。
再給你籠統的介紹下全世界外圍內地質情況:1)環太平洋地震帶:包括南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和從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經千島群島日本列島南下至我國台灣省,再經菲律賓群島轉向東南,直到紐西蘭。 (2)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從印度、尼泊爾經緬甸至我國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區,越帕米爾高原,經中亞細亞到地中海及其附近。 以上兩個地震帶釋放的能量,約佔全球所有地震釋放能量的98%,我國正好介於兩地震帶之間,是個多地震國家。
D. 地質環境脆弱性內涵與特徵
地質環境是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所依託的由岩、土及包含於其中的水、油、氣等自然要素組成的地殼表層地質系統。在各種內、外動力地質作用下,我們人類所處的地質環境不斷發生著變化,並與社會經濟之間形成了互為影響的動態平衡。人們通常說一個地區地質環境脆弱,往往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指地質環境先天條件惡劣,如地勢險峻、地質災害頻發、水資源貧乏等,不適宜經濟社會生存與發展;第二層含義是指地質環境對外界因素影響反應敏感、穩定性差,易於發生不利於經濟社會發展的變化,甚至對經濟社會產生毀滅性的破壞。所以,脆弱性應是地質環境本身所具有的屬性,而這一屬性是相對於經濟社會而言的。地質環境對經濟社會所產生的制約作用和不良影響根源在於其所具有的脆弱性。按照Füssel的脆弱性分類,地質環境脆弱性屬於內在的、自然的環境脆弱性。
基於上述理解,我們將地質環境脆弱性定義為地質環境本身所固有的、先天的不利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和外界干擾下易於對經濟社會產生負面影響的程度。首先,脆弱性是地質環境的固有屬性,具有客觀性;其次,地質環境對外界干擾或脅迫具有敏感性,易於產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或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質量降低等地質環境問題;最後,地質環境脆弱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地質環境安全性的另一面,地質環境脆弱程度越高,經濟社會為保障地質環境安全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就越大。
地質環境脆弱性的外在表現,可歸納為:①環境容量小,生態承載力低,當人類活動強度超過其承載力時容易引起環境惡化、生態退化;②抵禦外界干擾能力差,在外界干擾時極易發生物理、化學或生物過程平衡失衡,引發環境突變;③敏感性高,穩定性差,對外界干擾表現出較大的敏感性;④自我恢復能力差,在外界干擾打破其平衡後,往往難易恢復其原先所具有的功能。
E. 各等級地質環境脆弱區空間分布
(一)極度脆弱和重度脆弱區
區域地質環境極度脆弱和重度脆弱區主要分布在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的過渡地帶、青藏高原東西向呈弧形展布的高大山脈和南北向密集分布的橫斷山脈以及新疆的天山山脈和阿爾泰山脈,包括天山、阿爾泰山、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塔拉昆侖山、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以及陝甘寧活動構造區、青藏高原東北隅活動構造區、川西活動構造區、川滇菱形塊體活動構造區和滇西南活動構造區等南北活動構造帶。這些地區普遍位於高海拔山地和高原地區,高山和深切河谷極為發育,山高谷深,地形起伏度大,地形切割破碎,是滑坡、崩塌等突發性地質災害的高易發區,地質災害多發頻發。同時,這些地區地質構造復雜,構造活動和地震活動活躍,是我國地震烈度Ⅷ度及以上的主要分布區,西北地區有六盤山帶、天水–蘭州帶、河西走廊帶、塔里木南緣帶、南天山帶、北天山帶等地震帶,西南地區有武都–馬邊帶,康定–甘孜帶,安寧河谷帶,滇東帶,滇西帶,騰沖–瀾滄帶,西藏察隅帶,西藏中部帶等地震帶。近年來發生的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樹地震、四川魯甸地震等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地震次生地質災害對災區災後重建與經濟發展構成了嚴重威脅。
(二)中度脆弱區
區域地質環境中度脆弱區主要分布在我國地勢第三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西部地區,廣泛遍布於賀蘭山—六盤山—邛崍山—烏蒙山一線以西的山地和高原地區,尤以藏北高原、塔里木盆地邊緣及周邊、哈順戈壁—北山地區、阿拉善高原分布最為集中,內蒙古陰山、山西太行山和山東南部低山地區也有分布。這些地區多位於較高海拔的高原和山地地區,地形復雜、地表起伏較大,植被覆蓋度低,易於引發滑坡、崩塌等突發性地質災害;地質構造復雜,構造活動和地震活動也很活躍,地震烈度Ⅶ度區成片分布。西北地區降水稀少,地表濕潤度低,土地荒漠化嚴重。西藏和西南地區地勢險峻,活動斷裂密集,內動力地質作用活躍,冰川型泥石流、凍融泥石流發育。在賀蘭山—六盤山—邛崍山—烏蒙山一線以西的廣大地區,擁有全國80%左右的重點生態功能區,是我國生態服務的主陣地,是決定國家生態安全的戰略區。在空間分布上,地質環境中度脆弱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具有很大的重疊性。例如,藏西北羌塘高原荒漠生態功能區、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等多屬於地質環境中度脆弱區。由於這些重點生態功能區的地質環境比較脆弱,資源開發、工程建設等人類活動易於破壞原有的自然環境而導致其生態功能受損,在這些地區需要高度重視地質環境保護,最大限度地減少人類活動對地質環境的干擾。
(三)輕度脆弱區
區域地質環境輕度脆弱區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度脆弱—極度脆弱區以外的地區、西北內陸乾旱盆地區、黃土高原地區、內蒙古中部和西北部、鄂爾多斯盆地、山西與河北的山地丘陵區以及雲南、貴州、四川、湖北、陝西等省的山地丘陵區,在遼東丘陵、山東中南部丘陵、福建和廣東沿海等地區有零星分布。西部乾旱內陸盆地包括柴達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伊犁河谷、吐哈盆地等地區降水稀少,多戈壁沙漠,土地荒漠化嚴重,植被難以生長;這些大型盆地地質結構本身相對穩定,但是自然地理條件惡劣,在氣候、人類活動等外界因素的干擾下,易於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特別是黃土高原地區、西南山地丘陵區在降雨和人類活動共同影響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多發頻發。西北大型內陸盆地乾旱少雨,蒸發強烈,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主要來自高山冰川與冰雪融水,地下水是盆地內涵養生態的重要水源。近幾十年以來,由於人類活動不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導致了鄂爾多斯盆地、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等地區出現了區域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湖泊萎縮或乾涸、生態環境退化等地質環境問題。
(四)輕微度脆弱區
區域地質環境輕微度脆弱區主要分布於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地區,特別是賀蘭山—六盤山—邛崍山—烏蒙山一線與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之間尤為集中,南方山地丘陵區、山東半島、遼東半島、長白山、新疆綠洲地區、西藏與青海交界地區等區域也有輕微度脆弱區分布。這些地區海拔多在500~2000m之間,地貌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形起伏度遠小於西部地區,但是在暴雨和高強度人類活動下也易於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總體上構造活動和地震活動不活躍,但是有大型活動斷裂穿過的地區,例如華北構造區的NNE向夏墊斷裂、唐山斷裂、向郯城一廬江斷裂等穿過的地區存在發生強震的可能。
(五)微度脆弱區
區域地質環境微度脆弱區集中分布於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以東地區以西地區除四川盆地有成片分布外其他地區僅有零星分布。這些地區一般為海拔低於500m的平原地區或丘陵地區,地表起伏小,地勢平坦,不易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但在岩溶地貌發育的南方地區如珠江三角洲、湘中地區存在發生岩溶塌陷的可能。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平原盆地區是我國大型地下水含水層的主要分布區,地下水長期過量開采和不合理開發會導致地面沉降、地裂縫等緩變性地質災害的發生。例如,長江三角洲地區和華北平原是我國因開采地下水而發生地面沉降的主要地區,沿海地區還引發了海水入侵問題。微度脆弱區地殼穩定性好,活動斷裂不發育,非常有利於國土空間開發和工程建設。目前所存在的地質環境問題主要是由於人類活動的不合理或超過了其承載力而引起的。我國的優化開發區域、重點開發區域和農產品主產區主要集中分布於微度脆弱區。
F. 地質構造脆弱什麼意思
往大了說是因為地殼內部進行能量釋放,而能量是從構造帶的薄弱部分內釋放出來的,所容以會形成各種地質運動。往小了說,由於地質結構會因為層面、硬性結構面、裂隙面等形成貫通性結構面,會將岩體切塊,進而造成不穩定因素。還有一些不穩定的因素造成的各種異發的地質災害。
G. 區域地質環境脆弱性評價指標體系
根據上述的地質環境系統界定與脆弱性內涵,地質環境脆弱性是由其系統結構的不穩定性引起的,通過與人類經濟社會的相互作用而表現出來。影響地質環境系統結構不穩定性的因素可歸納為三類:第一類是與內動力地質作用相關的地質構造、地質結構與地質過程,例如構造活動、地震活動越活躍的,一般地質環境就越脆弱;第二類是與外動力地質作用相關的地表形態與過程,例如地勢越險峻的,地質環境往往越脆弱,地表是經濟社會與地質環境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界面,對經濟社會的影響最為直接;第三類是與地質環境實體相關的組成物質的性質與分布,例如,土壤越易於侵蝕、侵蝕強度越大的,地質環境往往也越脆弱。因此,地質環境脆弱性可進一步細分為地質構造方面的脆弱性、地表形態方面的脆弱性和組成物質方面的脆弱性。
基於以上分析,表徵地質環境脆弱性的指標選取應遵循3個基本原則。一是綜合性原則,影響地質環境脆弱性的因素很多,所選擇指標能夠綜合反映和衡量地質環境的脆弱程度,便於為國土空間規劃、區域發展規劃等直接採用或納入。二是主導因子原則,通過綜合分析篩選出數量較少的主導因子,能夠反映地質構造、地表形態、組成物質等3個方面的脆弱程度。三是區域差異性原則,所選指標能夠反映地質環境的空間差異,從而為區域地質環境管理與保護提供依據。
根據指標選取基本原則,採用「層次分析法」構建評價指標體系,由目標層、准則層和指標層構成。目標層為單一目標——區域地質環境脆弱度,其數值越大,說明地質環境越脆弱。准則層包括3個子目標——地質構造脆弱度、地表形態脆弱度、組成物質脆弱度。地質構造脆弱度表徵地質環境與地質構造、地質結構與地質過程相關的脆弱程度。地表形態脆弱度表徵地質環境與地表形態與過程相關的脆弱程度。組成物質脆弱度表徵地質環境與組成物質性質、分布相關的脆弱程度。指標層由9個一級指標組成(表3–1)。
表3-1 區域地質環境脆弱性評價指標
H. 地質條件包含哪些
基本包括以下幾項:地層、構造、岩漿岩、區域地球物理特徵、區域地球化學特徵、區域礦產概況、構造運動及地質發展史。
I. 中國地質環境的先天脆弱性
(一)地勢落差顯著,山地丘陵多
地理統計數據表明,世界大陸平均海拔高度950m,中國大陸平均高度為1495m,是世界平均高度的1.57倍。除無固定居民的南極洲以外,中國大陸平均海拔高於其他大洲和地區(表2-1)。中國海拔在3000m以上的陸地面積248.3萬Km2,占國土面積的25.86%;海拔1000~3000m的陸地面積307.5萬Km2,占國土面積的32.03%;海拔在500m以下的陸地面積241.7萬Km2,僅占國土面積的25.18%。全球超過8000m的山峰共有12座,中國境內就有7座。最高的珠穆朗瑪峰與最低的吐魯番盆地垂直高差達9000m,如此巨大的高程落差,世界上絕無僅有。據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組研究成果,以世界大陸平均海拔高度為基準,每增加100m的高度,區域發展成本將提高2.2%~2.4%[2]。據此推算,中國平均狀況下的區域發展成本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5倍。
表2-1 中國與主要地區海拔高度對比表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國際統計年鑒(2008)》
高海拔意味著地形的傾斜度、切割度、起伏度高於其他地區,也意味著重力侵蝕程度高於其他地區,易於誘發水土流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據2008年水利部、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聯合普查,中國土壤侵蝕面積356.92萬Km2,占陸地面積的37.2%,其中水流侵蝕面積161.22萬Km2,風力侵蝕面積195.70萬Km2。我國年均土壤侵蝕總量45.2億t,主要江河的多年平均土壤侵蝕模數約3400t/Km2。按照水土流失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例及流失強度綜合判定,中國現有嚴重水土流失縣646個,四川、山西、甘肅、內蒙古、陝西5省嚴重水土流失縣佔全國總數的50%以上[3]。
(二)內動力地質作用活躍,地質災害多
中國地處歐亞板塊的東南部,位於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菲律賓海板塊的交匯處,構成了中國構造活動與地震活動的動力背景。根據國家地震局中國地震烈度分布圖,中國Ⅶ度及Ⅶ度以上地震烈度區面積約312萬Km2,占陸地面積的32.5%,遠高於美國的12%[4]。位於Ⅶ度及Ⅶ度以上地震烈度區的城市約佔全國城市總數的50%。67%的100萬人口以上城市、71%的50萬人口以上城市位於Ⅶ度及Ⅶ度以上地震烈度區。高地震烈度區基本上是沿活動斷裂帶分布的,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天山地區、河西走廊、鄂爾多斯周邊、華北平原、松遼平原、東南沿海地區和台灣島等多地震區。據聯合國國際災害資料庫統計,2001~2009年中國發生重大地震災害43次,佔世界總數的17.3%;死亡人數87939人,佔世界總數的19.6%;受災人數5276.7萬人,佔世界總數的62.8%(表2-2)。
表2-2 2001~2009年世界主要地區重大地震與滑坡災害統計表
數據來源: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機構(UN/ISDR)OFDA/CRED國際災害資料庫
受高海拔和內外動力地質作用的影響,中國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變型地質災害發生頻繁,分布廣泛。據統計,滑坡與崩塌災害中、高易發區面積346.7萬Km2,佔中國陸地面積的36.1%,主要分布在中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過渡地帶和第二、三級階梯過渡地帶[5]。泥石流災害中、高易發區面積262.4萬Km2,占陸地面積的27.3%,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東南緣山地、四川盆地周邊以及隴東-陝南、晉西、冀北等以黃土高原東緣為主的地區。地面塌陷災害中、高易發區面積167.3萬Km2,占陸地面積的17.4%,主要分布在雲貴高原和華南丘陵、盆地、平原區可溶岩連片分布的地區。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高易發區197.6萬Km2,中易發區面積388.0萬Km2,總計覆蓋了中國陸地面積的61.0%(表2-3)。
表2-3 我國突發性地質災害易發程度分區面積統計表單位:萬Km2
數據來源: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2008.全國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研究.北京:地質出版社
(三)水資源時空分布極不均衡,涉水環境問題多
中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極不均衡。年降水量在東南沿海地區最高,逐漸向西北內陸地區遞減。從黑龍江省呼瑪到西藏東南部邊界的這條東北-西南走向的斜線,大體與年均降水量400mm一致,是東南部濕潤半濕潤地區和西北部乾旱半乾旱地區的分界線。東南部的濕潤和半濕潤地區也是暴雨洪水的多發區。全國水資源有80.4%分布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人均水資源量3481m3。長江流域以北的黃淮海與東北地區水資源僅佔全國的14.7%,人均水資源量747m3。全國地下水淡水可開采資源量為3527.78億m3,主要分布在各大平原盆地。其中,黃淮海地區地下水可開采資源量最多,為512.10億m3,佔全國的14.52%;其次是黑松流域,佔9.31%。
中國水資源的時間分布很不均衡。受季風氣候影響,各地降水主要發生在夏季。大部分地區每年汛期連續4月的降水量佔全年的60%~80%,不但容易形成春旱夏澇,而且水資源量中大約有2/3是洪水徑流量,形成江河的汛期洪水和非汛期的枯水。而降水量的年際劇烈變化,更造成江河的特大洪水和嚴重枯水,甚至發生連續大水年和連續枯水年。
受變異很大的水文過程、地質過程、自然地理過程的影響,地球化學元素遷移分布在空間上極不均勻。北方許多地區不僅分布著大片鹹水,而且還分布著各類由原生環境形成的對人體有害的劣質水,如沼澤水、高鐵錳水、高氟水、高砷水、低碘水、含腐殖酸軟水等,從而導致各類地方病的發生,常見的地方病有甲狀腺腫大、大骨節病、克山病及高氟病等。在北方16個省份1062個縣中有800多個縣發現有地方病。北方地區土壤中的鹽分分布也很不均勻,在松嫩平原、黃淮海平原下游、銀川平原、內蒙古河套平原、新疆、青海等地區分布著大面積的鹽鹼地,嚴重製約了當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J. 區域地質環境脆弱性分布總體特徵
根據地質環境脆弱度數值,將區域地質環境脆弱程度劃分為6個等級:微度脆弱、輕微度脆弱、輕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和極度脆弱。各級脆弱度面積與所佔比例如表3–5所示,全國區域地質環境脆弱性分布圖如圖3–11所示。總的來看,我國區域地質環境脆弱性分布具有以下特徵:
表3-5 全國區域地質環境脆弱性分布情況
圖3-11 全國區域地質環境脆弱性分布圖
(1)總體脆弱是我國地質環境的突出特徵。根據區域地質環境脆弱性評價結果,重度脆弱和極度脆弱區面積達105.4×104km2,占我國國土面積的11.4%;中度脆弱區面積達181.1×104km2,佔19.6%。中度脆弱—極度脆弱區面積約佔全國國土面積的1/3,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所依託的自然基礎的基本特徵之一。地質環境總體脆弱,這一基本特徵是由我國所處的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和地質構造所決定的。自然地理方面,我國地勢落差顯著,山地丘陵多,陸地最高與最低高程落差達9000m,山地丘陵佔全國面積的43.2%;地質構造方面,我國位於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菲律賓海板塊的交匯處,構造活動和地震活動活躍,VII度及以上地震烈度區面積佔全國面積的32.5%[29]。
(2)我國區域地質環境脆弱程度呈現西北高東南低、西南高東北低的總體格局。大致以賀蘭山—六盤山—邛崍山—烏蒙山一線為界,此線以西地區地質環境脆弱程度高,集中分布了主要的重度脆弱和極度脆弱區;此線以東地區地質環境脆弱程度低,集中分布了主要的微度脆弱和輕微度脆弱區(圖3–11)。地質環境脆弱性空間格局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具有框架性的制約作用。利於承納人類耕作、居住與建築活動的較理想的地質環境區,主要集中在賀蘭山—六盤山—邛崍山—烏蒙山一線以東地區。該線以西的廣大地區,分布著大面積的人類活動不適宜區,北部是土地沙漠化的重災區,中南部或者是大江大河發源的高山峻嶺區或者是地質災害、水土流失的高易發區。我國國土空間開發格局需順應區域地質環境脆弱性分布的空間特徵,以降低國土空間開發的地質環境風險和經濟成本。
(3)成片分布低脆弱區中含有脆弱程度高的斑塊,成片分布高脆弱區中含有脆弱程度低的斑塊。例如,在微度脆弱和輕微度脆弱的鄂爾多斯盆地與華北平原之間,分布有狹長的中度脆弱—重度脆弱的太行山脈地帶,存在著發生強震活動和突發性地質災害的潛在風險,對於區域經濟發展和國土空間開發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在中度脆弱—重度脆弱的天山與准噶爾盆地之間,零星分布著一些輕微度脆弱的區域,這些區域為新疆推進工業化、城鎮化提供了寶貴的國土空間,應加倍珍惜和科學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