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剖面線位置怎麼確定
㈠ 如何精確畫地質剖面圖
可以用樣條曲線話咯 ,然後有多行文字可以標出上邊的東西,顏色在圖層管理里邊可以設置的,要精確點的話就要用坐標咯 ,
㈡ 請問學地質學的各位大蝦們,地質剖面圖里,岩層產狀的方向怎麼確定順便告知一下角度的計算方法。謝謝啦
是關於地殼,地幔,地核,兩個斷層界面,岩石層,背斜,向斜的問題么,最好有原題。
㈢ 怎樣畫實測地質剖面圖呢 主要是怎樣確定地形線急
這個有2種:1、是要根據實測地質剖面記錄表上面的數據;
2、是圖切的。
不知道你屬於那一種,如果想更為詳細的,你可以再網路問下我。
㈣ 求地質勘探線剖面的詳細畫法
剖面圖 實質上就把一系列的鑽孔資料按照規定的比例畫到同一張圖上去專
具體的 1 繪制屬剖面坐標網格(x,z)此處注意如果勘探線與平面坐標軸斜交 則剖面上坐標網格在x方向間距與數值差不一致。
2 將鑽孔位置投到剖面圖上,按比例畫出鑽孔深度,標出地層分界位置。
3按個鑽孔地質分界點圈出地層界線。
下方的平面圖作用:1是可以直觀看出勘探線與平面坐標軸的相交關系。
2可以進行簡單的標注平面上的工程布置。
下方平面圖的畫法 1將各工程鑽孔位置畫在原始平面圖上
2沿勘探線方向採取適當寬度的長方形圖形
3將其旋轉直到勘探線打到水平為止
4按照坐標移到剖面圖下方對應位置
㈤ 怎樣看地質剖面圖
看地質剖面圖的話,主要看高度等高線就是同一個高度。
㈥ 地質剖面圖識別
如果你來懂地質,不用叫就能看懂!自如果不懂,那有點難,首先你需要知道地質坐標系,按上北下南來說,北是(0°、360°)東(90°)南(180°)西(270°),剖面圖或其他地質圖上都有個方位,一般表示方法是一個箭頭(上面有個數,就是方位,比如170°就是南偏東),如果沒有特意指出方位,就是上北下南。
舉個例子:一張剖面方位是230°那麼它的另一頭就是50°(相差180)讓後你在在一張平面地質圖上量出他的相應位置(按上北下南,230°在南偏西)你就可以對照地表的東西了,當人前提是比例尺要一樣!
說了半天也不知道你聽懂沒!
㈦ 請問地質剖面圖上的方位角(也就是剖面方向)咋確定
地質剖面在平面圖上與N的夾角既是剖面圖的方位角
㈧ 地質剖面的剖面選擇和布置原則
野外工作一般需要5-8人。人員大致分工為:
地質觀察、分層兼記錄1人
作自然剖面、掌平面圖(航片)1人
前測手兼填記錄表1人
後測手兼標本採集1人
放射性測量1人
若人員充足時,記錄和樣品採集均可由專人負責。若測制古生物地層剖面,最好古生物鑒定人員參加,變質岩地層剖面最好岩礦鑒定人員參加,以指導化石、薄片的採集工作。 1.剖面比例尺:根據剖面所要研究的內容、目的、岩性復雜程度等,精度要求診實際情況具體對待。一般情況下比例尺為1/500~1/10000。
2.剖面上分層精度的要求:原則上在相應比例尺圖面上達1毫米的單位(厚度)均需表示。但一些重要或具特殊意義的地質體,如標志層、化石層、含礦層、火山岩中的沉積夾層等,其厚度在圖上雖不足1毫米,也應放大到1毫米表示,並在文字記錄中說明。分層間距按斜距丈量。
3.剖面的平移:剖面通過區如遇有大片覆蓋、天然障礙或因構造破壞造成測制意義不大的地段,則需要平移。平移應依一定的標志層或實測的順層追索為准。一般平移距離不大於500米,否則應分開另行測制剖面。 1.地形剖面線的測量:有儀器法和半儀法兩種,儀器法有測量人員負責測制;半儀器法由地質人員測制,以羅盤測量導線方位和坡度,以皮尺或測繩丈量斜距。注意將皮尺或測繩盡量拉緊。方向和坡角要用前、後測手測量的平均值,且要求兩人測量數據差值不能過大。
2.將測量數據和分層位置及時記入剖面記錄表,並表示在平面上,二者相互對照互相吻合。
3.根據剖面測制的目的,按需要配合以物探、化探工作。
4.剖面上樣品採集工作:應根據剖面研究的目的,系統採集岩石薄片樣、各類標本、岩石化學、人工重砂、古生物樣等。特別注意礦化地段樣品的採集,嚴防漏礦現象發生。
5.沿剖面線用定地質點的方法控制剖面起點、終點、轉折點、重要地質界線、接觸關系、構造關鍵部位和礦化有利的地段等。地質點和分層號、化石及主要樣品應用紅漆在實地標記,並准確標繪在圖上。
6.居民點、河流、地形制高點、主要地物及探礦工程等,應適當標注於平面圖和剖面圖上。
7.在剖面通過部位,遇到有意義的地質現象應畫素描圖或拍照地質照片,並在記錄上記明地點、時間和要說明的內容、遇到構造、特別是可說明大褶皺構造的次級褶皺構造,應在小構造具體出現位置的剖面圖上方,用特寫方式附上小構造形態特徵特徵素描圖。 剖面圖的繪制常用的有展開法和投影法兩種。到導線方位比較穩定多用展開法,當導線方位多變、轉折較多時宜用投影發法。
1.展開法:展開法是將各次所拉的不同方向的導線按其水平長度移成統一方向的直線,也就是說將不同方向導線沿線觀察的地質現象。當成是整個在一條統一直線剖面線上的觀測。
具體方法是據斜距和坡角(±°)把各段導線園滑連接而成。在導線方向與地層走向不完全垂直(交角小於75°)時,需要將直傾角換算成視傾角在剖面上表示。次法宜用於導線方位變化不大。比較穩定的情況下。該法比較簡單,便於在野外繪制,缺點是將轉折的導線展開,在剖面圖上誇大了地質體的實際寬度,以至歪曲了地質構造的實際形態。因而地層厚度只能用公式計算求得。在作剖面中,每次導線方位應在剖面上方予以表示。剖面下的展開導線沒有多少意義,成圖中可不表示。
2.投影法:首先繪出導線平面圖,並把各地質要素標繪到相應的位置上,構成路線地質圖。投影基線方位與總導線方向(剖面總方位)一致。將地層沿走向延長到投影基線上,形成各地質要素與投影基線的交點,再將各交點垂直投影到與投影基線相平行的剖面圖上,即為剖面上各地質素的界線點。地形線是將各導線點位投影到基線上,再以基線的某已知高程據各導線點的累計高程勾繪而成,此法有人稱作二次投影法。
採用地層厚度換算公式計算
D=L(Sinα·Cosβ·Sinr±Cosα·Sinβ)
式中:D-岩層直厚度
L-斜坡距
α-岩層直傾角
β-地層坡度角
r-剖面線與地層走向的夾角
地形坡向與岩層傾向相反時用+相同時用-
地層厚度應分層計算。比例尺小於1∶1000的剖面,分層厚度取整數,大小1∶1000的剖面,厚度數值取小數點後一位。
地層厚度計算時應注意的問題:
(1)產狀的有效控制距離要求在野外施測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加以確定,以便室內計算厚度用。
(2)脈岩的剔除:一般情況下,在圖上出露寬度<1毫米的脈岩不必剔除其影響厚度;超過1毫米時,則應剔去,採用岩脈兩側分別代表的厚度。若某一地段岩脈雖小,但很發育,且對此地段地層厚度影響較大,可依據岩脈在地層中含量比(線統計法:岩脈厚度與整個統計線段長度的比值),按比率求地層厚度。
(3)同一向、背斜中,地層厚度採用地層較發育的一翼進行計算(柱狀圖中可表示岩性相變或說明厚度的變化,不可採用兩翼岩層中較大厚度的單層建立柱狀圖)。
4.地層真傾角換算為視傾角
在剖面圖中,地層走向與剖面線方向不垂直時,在剖面圖上地層產狀以視傾角表示,見傾角換算表(表Ⅲ-2)。其產狀數字表示仍為真傾向、傾角。
5.實測剖面圖中表示的主要內容
(1)導線平面圖表示內容:導線、導線點、地質點、產狀(可選擇表示)、地質界線、地層代號、含礦層、斷層、主要地物等。
導線長度以平距表示。
(2)剖面上表示內容:岩性(以花紋表示)、產狀(花紋表示視傾角,下方數字表示真產狀)、地質點、導線點、樣品代號、層號及地層代號、斷層、褶皺、居民點及山峰水系名稱等,在剖面上方按需要附構造特寫素描圖。分層界線可適當劃長。產狀指引線應指在量取產狀的實際位置處。
(3)剖面圖必須和投影基線相平行。
(4)剖面圖擺法:剖面的左端應為西、北西、南西、南。相應在右端為東、南東、北東、北。
(5)如剖面徑平移,則導線平面圖上按平移方向、距離另作起點。而剖面圖僅按兩點的高差決定起點的標高,水平方向酌情斷開1-2厘米,以作圖方便互不重疊為原則。
(6)如剖面測制中並進行有電、磁測量、伽瑪測量等工作,若種類少,或僅一種,可在剖面圖上部作曲線圖表示,為了減輕圖面負擔,這些曲線圖可另作圖表示,但圖中地質剖面圖應互相一致。 1.前言
(1)剖面測制的目的
(2)剖面線位置、方向、坐標、長度、測制方法。
(3)工作起始、完成日期、工作單位及主要工作人員。
(4)完成主要工作量:剖面長度、工程工作量、標本××件、樣品××件。
2.地質成果
(1)簡述剖面測制區的區域構造部位及地層、構造特徵。
(2)依不同時代,由老到新分別對剖面所見地層進行敘述。
每一時代中地層可按地層組合單元總述其組合特徵,再按不同岩性層詳述其岩性、顏色、礦物成分、結構構造等岩石岩性特徵,應詳細述明岩層之間的關系,特別是不整合接觸關系。
(3)岩漿岩及脈岩的描述。
(4)構造:斷裂構造、褶皺構造。
分別描述其類型、性質、規模、形態特徵、斷層對地層連續性的影響,控礦產構造特徵。
(5)礦產:對礦產應詳述。
(6)新進展、新發現和新見解。
3.存在問題
㈨ 地質剖面圖中岩層線的角度是怎麼確定的
地質剖面圖中的岩層是由產狀決定的,根據傾向和傾角覺可以畫出岩層的剖面線,岩層線是出露界限,是根據登高線或者是已知點高程畫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