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分界線位置是什麼關系
⑴ 地質界限是什麼
就是指地層吧!
附:
地層(stratum[ 'streitəm ])
【地質歷史上某一時代形成的層狀岩石成為地層,它主要包括沉積岩、岩漿岩以及由它們經受一定變質的淺變質岩。】地層是指在某一地質年代因岩漿活動形成的岩體及沉積作用形成的地層的總稱。(所謂的地層是指在地殼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各種成層和非成層岩石的總稱。從岩性上講,地層包括各種沉積岩、岩漿岩和變質岩;從時代上講,地層有老有新,具有時間的概念。)地殼中具一定層位的一層或一組岩石。地層可以是固結的岩石,也可以是沒有固結的堆積物,包括沉積岩、火山岩和變質岩。在正常情況下,先形成的地層居下,後形成的地層居上。層與層之間的界面可以是明顯的層面或沉積間斷面,也可以是由於岩性、所含化石、礦物成分、化學成分、物理性質等的變化導致層面不十分明顯。
地層系統的單位是如何劃分
我國地層委員會採用宇、界、系、統、階、亞階等六個地層單位術語。
地質年代
地質年代是地球演化過程中某一時間階段的劃分方法。
地質年代的單位的劃分
地球的歷史按等級劃分為:宙、代、紀、世、期、亞期等六個地質年代單位。
地質年代共分五個代,為:
1)太古代
2)元古代
3)古生代
4)中生代
5)新生代
其中,古生代共分六個紀: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
中生代分為三個紀: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
新生代分為三個紀,分別是古近紀、新近紀、第四紀。
相對地質年代
相對地質年代指地層的生成順序和相對的新老關系。它只表示地質歷史的相對順序和發展階段,不表示各個地質時代單位的長短。
絕對地質年代
絕對地質年代是指通過對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含量的測定,根據其衰變規律而計算出該岩石的年齡。
地層和地質年代的關系
每個地層代表著它形成時相應的地質年代。
⑵ 工程地質讀圖
1.讀圖判斷斷層性質
地層分界線延伸方向為南南東(SSE),各系地層呈條帶狀分布;中間條帶為內奧陶系(O),向兩側依次對稱容出現石炭系(C)、二迭系(P)、三迭系(T)、白堊系(K);老地層在中間,向兩側地層變新,判斷為背斜構造。
斷層F切割O、C、P地層,斷層面傾向為北北西(NNW),且斷層北側即上盤的地層露寬度變大,斷定是本盤上升所致,即上盤上升。由此,斷層F為逆斷層。
2.畫剖面圖
畫A-A的高程網(高程為400、500、600、700、800);
讀出剖面線與地形線交點的高程,並標注到剖面圖對應的位置上,用光滑線連接得到地形線;
讀出剖面線與斷層線交點的高程,並標注到剖面圖對應的位置上,根據斷層傾向、傾角畫出斷層線;
讀出剖面線與地層分界線的高程,並標注到剖面圖對應的位置上,根據岩層傾向、傾角畫出地層分界線。(注意分析背斜與斷層的關系)
清圖上色。
不復雜的,試一二次,就能做好。
⑶ 地質界線有一段是虛線是什麼意思
虛線是推測地質界抄線。
經實地觀察依據充分的,為實測地質界線,地質圖上用實線表示;根據一定資料推測的,為推測地質界線,地質圖上用虛線表示。劃分和確定地質界線,是地質填圖或有關地質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地質圖上所填繪的地質界線,可以反映出一個地區的地質構造輪廓。
⑷ 花崗岩類的接觸關系和地質填圖界線
花崗岩類填圖中,最根本的是要根據露頭尺度可識別(並可區別)的宏觀岩性特徵及變化內容建立填圖單位,填繪各侵入體,再逐級進行歸並研究,因此接觸關系是確定花崗岩類空間關系的主要依據,客觀真實的圖示花崗岩類空間關系、分布與變化特徵,就要查明花崗岩類的全部接觸關系,而這些全部接觸關系的界線實際上就是野外地質填圖中最主要地質填圖界線。花崗岩類就位後與圍岩間可出現斷層關系、不整合關系(岩體被抬升和遭剝蝕後,新的沉積層覆蓋於其上,也稱超覆接觸),但這些關系都是後期地質作用的結果。涉及花崗岩類原生的接觸關系主要有侵入、突變、漸變和相變4大類。地質填圖中要准確表達界線信息以及界線兩側地質體的岩性特徵。
1.侵入接觸關系
產生於岩體與非岩體間,指花崗岩類與沉積岩、火山岩、變質岩(包括變質深成岩,如花崗質片麻岩和片麻狀花崗岩),圖面上用實線「——」表示,與傳統的侵入表達方法相同。圖3-8花崗岩與片麻狀花崗岩侵入關系,前者花崗結構清晰,岩石總體呈塊狀,後者片麻狀構造發育,岩石變質較深。
圖3-8 花崗岩與片麻狀花崗質岩侵入關系圖
(轉引自莫宣學PPT,2002)
2.突變接觸關系
突變接觸關系在花崗岩類岩體中極為常見,界線位置准確,露頭尺度清晰可辨,界線兩側地質體在成分上或是結構上明顯有別,圖面上用「―·―·―」表示。突變接觸關系主要見於以下幾種情況:
圖3-9 花崗岩類突變接觸關系
(據李永軍等,2005)
1)不同岩體間(相當於《花崗岩類區1∶5萬區域地質填圖指南》中所確定不同超單元間,原稱其為超動關系),圖3-9西秦嶺三疊紀大堡二長花崗岩(Tdηγ)突變侵入志留紀百花閃長岩(Sbδ)中,圖3-9b、c侏羅紀吳砦岩體侵入於二疊紀太碌岩體中,野外見吳砦淺肉紅色似斑狀中粗粒正長花崗岩(Jwξ)侵入於太碌灰色細粒二長花崗岩(Ptηγ)中,並在中粗粒正長花崗岩中見太碌灰白色細粒二長花崗岩捕虜體(李永軍等,2005)。圖版Ⅱ-c中的圖二疊紀其那爾薩依序列二長花崗岩與石炭紀庫勒薩依序列石英閃長玢岩間的突變關系(李永軍等,2007)。
2)同一岩體中的不同侵入體間(相當於《花崗岩類區1∶5萬區域地質填圖指南》中所確定同一單元內部的不同單元間,原稱其為脈動關系),如廣西六萬大山江口單元花崗岩與永安單元花崗閃長岩為突變關系,接觸處界線清晰,江口單元侵入體邊部有永安單元的包體,且江口單元侵入體邊部岩石有明顯的細粒化邊(圖3-10)。
圖3-10 花崗岩類突變、漸變接觸關系
(據高秉璋等,1991,有改動)
a—江口花崗岩與永安花崗閃長岩突變關系;b—玉林市橫沖南東225m周田單元與橫沖單元涌動關系
3)岩漿混合花崗岩中的MME與寄主岩石間,既有清晰可見的突變關系,又有二者強烈混合表現出的漸變關系(圖3-11)。
圖3-11 糜署嶺MME與寄主岩石的突變與漸變接觸關系
(據李永軍等,2003)
3.漸變接觸關系
漸變接觸關系在花崗岩類岩體中也極為常見,界線的確切位置相對模糊(一般在兩次侵入體間有數厘米到不足1m表現為一涌動漸變帶,圖版Ⅲa、b)。在野外露頭,盡管涌動漸變是一個位置相對模糊的帶(而不是一條細線),但兩側的花崗岩類在成分上或是結構上明顯有別,圖面上用虛線「――」表示。漸變接觸關系主要見於以下幾種情況:
1)同一岩體中的不同侵入體間(相當於《花崗岩類區1∶5萬區域地質填圖指南》中所確定同一單元內部的不同單元間,原稱其為涌動關系),因上侵時的時差較小,成分差異較小,僅在接觸界面上可見不同活動性的差異性岩漿流,發育混雜帶或混合帶,有時界線極不清晰,但界線兩側的花崗岩類在成分上或是結構上明顯有別。如圖3-11b中的周田單元(Tz)涌動侵入橫沖單元(Th)。圖版Ⅲ中新疆新源闊爾庫岩體中的細粒閃長岩與細—中粒閃長岩間及淺肉紅色二長花崗岩與灰白色二長花崗岩間均表現為涌動關系。
2)岩漿混合花崗岩中的MME與寄主岩石間發生強烈的混合表現為漸變關系(圖3-11)。
突變和漸變是相對的,漸變是突變的一種不明顯的表現形式。在岩漿脈動快速聚集的地方,脈動的次數極難分辨,接觸界線不清,表現為漸變關系。有時一個侵入體與另一個侵入體接觸,此處表現突變關系,在另一處又表現漸變關系。
4.侵入體內部的相變「接觸」關系
所謂接觸關系,是指兩兩侵入體間發生接觸事件而形成的關系。因此,侵入體內部,包括只有一次分異的獨立(單次)岩體內部事實上不存在接觸關系。但侵入體內部(包括單次岩體內部)還存在另一種客觀的界線,即相變線。相變是侵入體內部由於結晶條件(主要是溫度等)的變化而表現出來的岩石在粒度上的變化,這些變化大多是微弱的,極不清晰的。但有時還較為明顯,如岩體與圍岩的內接觸帶常見的冷凝邊。圖3-12f中的岩體由中心向邊部依次為粗粒二長花崗岩→中粒二長花崗岩→細粒二長花崗岩,這種界線的確切位置實際上是人為的,甚至還可劃出更多的相變過渡類型,如中粗粒二長花崗岩就是粗粒二長花崗岩和中粒二長花崗岩的相變過渡類型,中細粒二長花崗岩就是中粒二長花崗岩和細粒二長花崗岩間的過渡類型。
相變是單向性的,從一個點出發,無論是前行或是後退相變一直在發生,可以人為劃出許多條。漸變無論在成分上還是粒度上,漸變線兩側(各自可能也會有相變)是各自獨立的。圖面上用點線「…………」表示,與傳統的相變表達相同。
相變線是相帶法填圖中最多見的填圖界線,而這類界線中的其中一部分被新的譜系法填圖修訂為漸變線。將原來的相變線重新識別和修訂為漸變線,意味著將原來所認識的一個單次岩體重新解體為兩個侵入體,確認是兩次岩漿分異的產物,這一新認識就是對原岩體的再解體。要強調的是,相變是同一侵入體內部的特有界線,而漸變是不同侵入體間的接觸關系,這也是嚴格區分漸變與相變的本質所在。
花崗岩類的各種接觸關系特徵對比見表3-1,各種接觸關系在剖面圖和平面圖上的習慣性表達如圖3-12所示。
表3-1 花崗岩類各種接觸關系對比表
續表3-1
圖3-12 花崗岩類接觸關系及界線類型平面及剖面示意圖
這里再對《花崗岩類區1∶5萬區域地質填圖指南》中確定的「涌動」「脈動」和「超動」三種接觸關系做一簡單討論。
「涌動」「脈動」分別被用來描述單元間(不同侵入體間)的漸變和突變接觸關系。單元是岩石譜系中的基本單位,因此,同一單元的各侵入體必須是同源岩漿演化的產物,即來自同一岩漿房,同一熔融事件形成,空間上緊密共生,時間上基本相同,成因上具有演化關系。但對於岩漿混合花崗岩來說,同樣具有空間上緊密共生,時間上基本相同,成因上密切相關(因為成分的混合必然出現成因上密切相關的漿混岩),但不是來自同一岩漿房,由於岩漿混合的方式(mixing和mingling)和強度不同,也會出現漿混岩間的漸變和突變兩種接觸關系,按照指南中的明確定義,漿混岩間的突變關系不能稱脈動關系(因不是源序列),但也不能稱超動關系,因為超動主要是指同一超單元間的突變關系,但漿混岩中會出現非常多的漸變接觸關系。
漿混岩是較普遍存在的一種岩石類型,因而,漿混岩間的漸變和突變兩種接觸關系也普遍存在,但作為指導花崗岩填圖的指南,沒有理由對這種普遍存在的接觸關系不做出規定。而事實上,在現行的指南中是迴避這一關系的。而套用「涌動」「脈動」關系是不符合這兩個術語的基本原則的。
「超動」多是指不同時代的深成岩體之間的急變式非常明顯的接觸關系。但漿混岩只有同時代並同在岩漿狀態下才能化學混合和成分雙擴散,因而,漿混岩間的突變關系也不能用「超動」描述。
總之,漸變和突變兩種接觸關系是花崗岩類中的自然現象,包容了全部花崗岩類間的接觸關系,不含有成因性、解釋性等非客觀的描述和限定,因而才有廣泛的使用價值。相反,「涌動」「脈動」和「超動」在使用中有不確定性和概念上的不相容性。因此,描述花崗岩類間的接觸關系只能用漸變和突變兩種接觸關系。
⑸ 地質界線的確定與勾繪
基岩露頭來良好地段,可根自據填圖單位的分層標志和地質體間的接觸關系,確定地質界線的確切位置。露頭不好的地段,可利用山坡地層碎塊出現的最高位置,或土壤顏色分界處,或植被的不同,或地貌差異等特徵判斷地質界線位置。
地質界線必須在野外現場進行勾繪、連接,不準在野外只定點卻不繪制地質界線而回到室內才進行地質界線的勾繪連接。
露頭良好地段,可根據視域范圍內地質界線在地表的實際延伸情況,從所定觀測點向兩側在地形底圖上進行勾繪。露頭不好的地段,可根據岩層產狀,按照「V」字形法則,結合地貌特徵、植被和土壤顏色等,進行勾繪。每個觀測點兩側至少應勾繪出可視范圍內可確定的和按走向延展判別的地質界線(數字填圖儀中應畫Boundary)。相鄰的地質路線調查中,應在野外現場將路線間的地質界線逐一連接,勾繪在地形底圖上。
⑹ 下圖為岩層地質界線和等高線示意圖(圖4—10),讀圖回答: (1)從地貌形態來看,該地屬於 ...
(1)山脊向斜岩層中心新,兩翼老
(2)向斜部位受擠壓,岩石堅硬,不易被侵蝕,所以成為山專脊(或山屬)。 (3)地殼運動、岩漿活動 ⑺ 地質觀測線和觀測點的布置 選擇一定的路線和控制點進行野外觀測,是地質填圖的基本方法。一方面,便於對野外地質現象進行全面系統的觀察和編錄;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點和線的密度來控制地層、構造及其他地質現象在平面上的展布,以滿足相應比例尺地質填圖的精度要求。 (一)觀測線的布置 觀測線是進行地質填圖的野外工作路線,又稱填圖路線。一定圖幅內觀測線的間距和長度,以及觀測線的布置方法,主要取決於填圖比例尺的大小。此外,工作區的地質、礦產復雜程度、前人工作的精度、航衛片解釋程度、基岩出露情況和自然地理條件等,也是應該考慮的因素。填圖之前,應充分分析研究以上諸因素,選擇適宜的觀測線布置方法,設計出工作區的地質觀測路線。觀測線的布置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1.路線穿越法 觀測線以一定的間距大致垂直於岩層走向或構造線方向布置的方法稱路線穿越法,簡稱穿越法。路線穿越法的優點是:①能在較短的路線上觀察到較多的地質內容,連續有效地查明工作區內出露的全部地層及其厚度;②有利於查明地層在縱向上的變化規律,如各地層單位間的接觸關系及沉積相剖面結構;③有利於對地質構造基本形態的認識和走向斷層的控制。其缺點是:①兩條觀測線之間的地段研究程度低,有可能遺漏某些小型的地質體,如岩脈、小岩體和橫向斷層等;②對地層厚度、岩性和岩相在橫向上的變化了解少;③觀測線之間的地質界線一般是根據地層走向和「V」字形法則填繪,填繪出的地層界線可能與實際有出入。當比例尺越小,線距越寬,這些缺點就越明顯。因此路線穿越法一般適用於露頭良好、構造簡單、地層或岩性橫向變化小和溝谷水系垂直地層走向的地區,且用於中小比例尺的地質填圖。 2.走向追索法 觀測線沿地質體、地質界線或構造線方向布置的方法稱走向追索法,簡稱追索法。走向追索法主要用來追蹤地質界線、標志層、煤層及其他有用礦層的露頭、斷層線及褶皺軸跡等。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填繪出的地質界線准確,能有效地查明岩層在橫向上的變化;有利於確定地層的接觸關系和橫向斷層。其缺點是:工作量大,對地層的縱向變化了解較差,有時會遺漏一些走向斷層,甚至因受地形的影響而無法進行追索。追索法一般適用於露頭較差、構造復雜、橫斷層發育、岩性和岩相及厚度沿走向變化較大,且溝谷水系平行於地層走向發育的地區和大比例尺地質填圖。 3.露頭圈定法 露頭圈定法又稱全面踏勘法。這種方法一般沒有嚴格規定的路線,常常是在填圖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或穿越或追索較為靈活。露頭圈定法的優點是填繪出的地質界線精確度高,缺點是野外工作量大且費時費力。它主要適用於大比例尺地質填圖,或用於圈定侵入體與圍岩的界線、不規則礦體的界線及構造復雜的地區。 以上三種觀測路線的布置方法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和一定的適用范圍,在實際工作中,常常需互相配合使用,以一種方法為主,另一種方法為輔。例如在路線穿越時,為了確定接觸關系的橫向變化,經常要向觀測線兩側做短距離追索。應用走向追索法時,也常常穿越走向,以了解縱向變化及地層層序特徵,所以在具體設計或進行觀測的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採用靈活的路線布設方法。如在岩層走向穩定的地區,將一系列觀察路線垂直於岩層走向布置,可構成平行狀穿越路線;在地質界線不呈線狀分布,而呈近等軸狀分布的地區,觀察路線可布置成「十」字狀或「米」字狀的交叉路線;在構造復雜或大比例尺填圖時,可布置成放射狀或梅花狀;在第四系覆蓋較嚴重的地區,觀察路線可沿水系、溝谷等基岩出露處布置成樹枝狀路線。由此可知,觀測路線的布置,要在保證填圖比例尺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情況精心設計,使之既能獲取較多的地質資料和數據,又能減少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二)觀測點的布置 觀測點是了解控制地質界線、礦層或礦體,以及其他地質要素的空間位置而在野外進行重點觀察、描述和編錄所布設的地點。 野外填繪地質圖時,為了控制基本構造形態和地質界線而布置的觀測點稱為基本觀測點。基本觀測點一般布置在填圖單位的分界線、標志層的露頭線、斷層線、褶皺軸線、侵入岩體與圍岩的接觸線,以及泉水的出露點等位置上。在實測地質圖時,為了進一步控制構造形態和地質界線,在基本觀測點之間,常沿地質界線或觀測線加密布置的觀測點(如岩性觀測點、產狀觀測點等),稱為加密觀測點或測圖觀測點,統稱為控制點或輔助觀測點。 按照觀測點的性質和重點觀測的內容,可將觀測點分為地層分界點、構造點、水文點、地貌點、岩性控制點等類型。不同性質的觀測點,應使用不同的符號表示在野外手圖上和野外記錄本上。 在野外填圖時,布置的每一個觀測點都必須有明確的目的,同時盡可能提高觀測點的利用率,做到一點多用。不要機械地等間距布點,防止重要地質現象未布點和觀測點偏離地質界線的現象發生。 (三)觀測線和觀測點的精度要求 觀測線的布置方法、線距、單位面積(每平方千米)內觀測線的長度和觀測點的數量等,是衡量地質填圖質量和精度的標准之一,在進行地質填圖時,應嚴格按照規范要求,根據填圖比例尺大小、工作區構造復雜程度,結合工作區內基岩出露情況、交通條件、航衛片解譯程度和前人工作程度綜合確定。 ⑻ 中國地質構造分界線是東經多少度
中國地質構造分界線是東經105度. ⑼ 地質界線的確定及標繪 (1)地質界線的確定 准確地標定地質界線是保證圖幅符合地質現象實際出露客觀存在的前提。在基岩出露的地區,可直接根據填圖單位的標志及地質體的接觸關系來確定地質界線的位置。但在森林、平原、草原戈壁等植物或現代堆積物、沉積物發育區則給地質界線的確定帶來了難度。除了關鍵部位需採用人工揭露外,更多則是藉助間接標志或其他方法來確定地質界線。 利用殘坡積物判斷地質界線的方法是,以低處分布的某種岩屑的最高出現位置作為其與不同岩性的界線所在地。此方法在已經確立標准地層剖面、對主要界線性質和構造狀況都基本搞清的情況下具有較大可靠性。 利用地貌特徵判斷地質界線,特別是利用遙感圖像進行現場地質解譯是間接確定地質界線的重要手段。 利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學資料亦可在某些情況下有助於地質界線的判斷或確定。但實際情況往往比較復雜,因此,要多種手段結合,相互驗證,以保證地質界線確定的可靠性。 (2)地質界線的標繪 前述有關地質調查類型及圖件編制中已涉及此方面內容,現綜合不同比例尺的技術要求給予概括。即在填圖過程中,在圖上僅填繪按比例尺折算直徑大於2mm以上的閉合地質體和寬度大於1mm及長度大於3mm以上的線狀地質體。如果小於以上限度,但具有特殊意義的地質體或斷層,可按比例尺誇大至1mm×3mm表示在圖上,但要注意盡量反映其真實的平面形態和產狀。 地質界線的標繪應在現場據其出露情況直接填繪在地形圖上。採用方法是以觀察點為基點,測量地質體產狀後,根據「V」字形法則將地質界線沿地層走向向兩側延伸1/2線距。露頭好且視野開闊的地段,除由觀察點控制的一段地質界線外,還可選擇地質構造轉折部位、地質界線通過山脊及溝谷的位置等處,按目測標定觀察點的方法遙測一些輔助控制點,然後根據「V」字形法則將整段地質界線連繪出來。 ⑽ 地質作者原圖的布局和內容 9.1.2.1 地質作者原圖的布局 1:5萬地質作者原圖是地質圖的編稿原圖,由平面地質圖、綜合地層表(綜合地層柱狀圖)、岩石地層(填圖)單元說明及圖例、圖切地質剖面圖、角圖、接圖表等內容組成。有關規定要求,平面地質圖放在中間,平面地質圖圖框外左側從上到下依次擺放綜合地層柱狀圖和角圖,平面地質圖圖框外右側從上到下依次擺放岩石地層(填圖)單元說明、圖例和接圖表,圖切地質剖面圖則放在平面地質圖圖框外下方正中的位置(圖9.1)。 圖9.1 地質作者原圖的圖面布局示意圖 9.1.2.2 地質作者原圖的內容 (1)平面地質圖的內容 地質作者原圖中的平面地質圖放置在圖的中央,其內容有各種地質界線、地質符號、地質代號、地質數據、地貌標志以及其他構造要素等反映客觀地質現象和特徵的要素。 地質界線用規范的線條表示各種地質體之間的接觸界線,包括實測和推測的地層整合接觸界線、平行不整合界線、角度不整合界線。岩漿岩體中的岩相界線;岩漿岩體與圍岩的接觸界線,包括超動、涌動、脈動接觸界線等。變質岩中的混合岩化接觸界線。構造界線主要為實測和推測的各種性質的斷層線、大節理等。此外,圖切剖面線也要繪制在圖中相應部位。 地質代號用規范的代號注記圖中各種地質體,沉積岩層的代號(包括成層有序的變質岩)應包含其年代地層和岩石地層單元;岩漿岩體的代號應包含其年代和單元;成層無序的變質岩的代號應包含其年代和岩石地層單元。 產狀符號用規范的產狀符號繪制在圖中產狀測量的位置。其中原生面理產狀包括地層產狀(傾斜岩層產狀、水平岩層產狀、直立岩層產狀、倒轉岩層產狀)、岩漿岩體中的流面產狀等;原生線理產狀包括岩漿岩體中的流線以及生長線理產狀。次生面理產狀包括片理產狀、片麻理產狀;次生線理產狀包括拉伸線理產狀、皺紋線理產狀、交面線理產狀等。此外,對於斷層面產狀以及岩漿岩體侵入界面產狀也要用規范符號注記在相應斷層線和侵入界線上。 重要樣品和化石符號用規范的樣品和化石符號繪制在圖中採集樣品處。 地質數據其中包括各種地質產狀數據注記在相應的產狀符號處;各種測年數據以及測年的方法也要標記在相應的位置處。 岩性花紋測區內出露的岩漿岩體需用規范的岩性花紋符號進行注記;此外,對於一些非正式填圖單元,也可用岩性花紋符號標記在裡面。 地貌標志其中包括岩溶地貌的標記,如溶蝕窪地、漏斗、溶洞等;湖泊和冰川地貌的標記,如湖積階地、現代冰川、冰斗、冰蝕U 形谷、凍土界線等;火山地貌的標記,如火山口、熔岩谷、熔岩被等;河谷侵蝕地貌的標記,如河谷侵蝕階地及梯級、沖擊扇、洪積扇等。 水文符號主要為泉水類型及其分布情況,包括溫泉、冷泉、礦泉、上升泉、下降泉等,用規范的符號標記在圖中相應的位置。 地質災害符號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用規范的符號標記在圖中相應的位置。 (2)綜合地層表的內容 綜合地層表又稱綜合地層柱狀圖,放置在平面地質圖圖框外的左邊。綜合地層柱狀圖是選取一個合適的比例尺,按測區出露的所有地層由老到新自下而上水平疊置起來,放在一個豎直柱子中,只列地層,不列岩漿岩。地層柱中所有地層要根據其岩性特徵分別繪上岩性花紋,並用規范的符號來標記各個地層之間的上下接觸關系(如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在地層岩性柱的左邊要標明年代地層系統(界、系、統)以及岩石地層系統(群、組、段),以及地層柱中相應岩石地層單元的代號。在地層岩性柱的右邊要標記各個岩石地層單元的厚度(包括群的厚度、組的厚度和段的厚度)。此外,還需在地層岩性柱的右邊介紹各個岩石地層單元內的生物地層特徵、沉積相等內容(圖9.2)。 圖9.2 綜合地層柱狀圖示例 如果測區地跨不同地層分區,則需要將不同地層分區分別繪制綜合地層表,並加以文字說明。 (3)岩石地層(填圖)單元說明的內容 放置在平面地質圖圖框外的右邊。它是以一個表格形式,按測區出露的所有地層由老到新自下向上列出年代地層(系)和岩石地層填圖單元(組、段)。表格的左側第一列為年代地層「系」,其後為岩石地層填圖單元(組、段)的代號。各個岩石地層填圖單元之間的接觸關系用規范的線條符號來標記。在表格的右側,用文字說明岩石地層填圖單元(組、段)的名稱,並將各個岩石地層填圖單元的岩性組合特徵在其後邊加以敘述(圖9.3)。 圖9.3 岩石地層單元說明示例 (4)圖例的內容 放置在平面地質圖圖框外的右邊,岩石地層(填圖)單元說明之下。圖例內容要全面,應該包含地質圖、圖切地質剖面圖、綜合地層柱狀圖的所有內容和圖式說明。圖例內容包括: (a)岩性花紋,作者原圖中所出現的所有岩石類型的花紋符號; (b)各種線條,包括地質界線、角度不整合界線、平行不整合界線、推測地質界線-實測地質界線; (c)構造要素,包括斷層性質、推測斷層、實測斷層; (d)地貌、水文、地質災害等。 圖例為按規范大小的長方形方框,從左到右,從上到下排列。它們的排列還應遵循岩性→地質線條→地貌的順序。 在岩性及其花紋圖例的排列中,按沉積岩→岩漿岩→變質岩的順序排列。在沉積岩圖例中則按碎屑岩(粗→細)→碳酸鹽(粗→細、簡單→復雜、灰岩→白雲岩)順序放置。在岩漿岩圖例中按岩體活動時代由新到老排列,同一時代的岩漿岩體還要按從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的順序排列。 在地質界線圖例排列中,按照地質界線→構造要素的順序。地層接觸地質界線圖例按實測→推測地質界線→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界線排列。岩漿岩體接觸界線圖例則按超動→涌動→脈動接觸界線的順序排列。 在構造要素圖例的排列中,按斷層→產狀的順序放置。在斷層圖例中則按斷層類型→斷層性質的順序排列。斷層類型圖例按脆性斷層→脆-韌性斷層→韌性剪切帶的順序排列;而在斷層性質圖例中按正斷層→逆斷層→平移斷層的順序排列。產狀圖例按正常岩層產狀→倒轉岩層產狀→流面產狀→線理產狀→劈理產狀的順序排列。 在地貌等其他圖例的排列中,按地貌→水文→地質災害的順序放置。 (5)圖切地質剖面圖的內容 地質作者原圖需要附有一幅或多幅切過圖區主要構造的剖面圖,放置在平面地質圖圖框外的下方。它(它們)與平面地質圖相結合,有助於人們從三維空間去認識和恢復圖區內地質構造的形態特徵、組合特徵、產狀特徵。圖切剖面線應橫跨全區,盡量全面反映測區地層、構造面貌,圖切剖面圖的剖面線方向一般要求垂直或盡量垂直所切過地區的地層走向線方向和構造走向線方向。剖面線在平面地質圖上的位置用一細線標出,剖面線兩端註明剖面代號,例如,A-B。剖面圖的放置應遵循北端放在左邊,北西和南西端也放在左邊;南端放在右邊,北東和南東端也放在右邊的原則。 圖切剖面圖的比例尺與平面地質圖的比例尺一致,但剖面圖除了水平比例尺外,還要有垂直比例尺,垂直比例尺標注在剖面兩端豎直的直線上,然後在豎直線上註明海拔高程數。 (6)角圖的內容 角圖一般放置在平面地質圖圖框外的左側綜合地層表的下方或放置在平面地質圖圖框外的右側圖例下方的的空白地方。角圖是一種地質認識模式圖,是對測區地質現象的綜合概括或理論認識的升華,可根據測區地質特色進行選擇。例如,在沉積岩區可選作地層格架圖、沉積模式圖、沉積環境變化圖等;在岩漿岩區可選作岩漿侵位模式圖、岩漿演化模式圖、構造-岩漿演化模式圖等;在構造方面,可選作構造格架-柵狀圖、構造模式圖、構造演化序列圖、地質構造演化模式圖等。 (7)接圖表的內容 放置在平面地質圖圖框外的右側圖例下方或角圖下方的空白地方。其內容為以測區圖幅為中心畫出一矩形框,並繪制出其上、下、左、右相鄰的8個圖幅的矩形框,在這9個圖幅的矩形框內分別注記各個圖幅的名稱和分幅編號。 (8)作者原圖的其他內容 包括平面地質圖外框上方正中擺放的圖名、圖幅編號;平面地質圖外框下方正中擺放的數字比例尺和線條比例尺;平面地質圖外框上方右側擺放的秘級;平面地質圖外框下方左側擺放的責任人員;平面地質圖外框下方右側擺放的制圖單位、測圖時間和地理底圖的有關信息等。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