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的地質條件是什麼
『壹』 貴州的地貌是那一種
貴州地貌的形成
1、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指可溶岩(主要是分布最廣的碳酸鹽岩)經以溶蝕為先導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發育的特殊地貌。
喀斯特一詞取自南斯拉夫西北部喀爾斯高原地名,19世紀中葉被引進為喀斯特區一系列作用與現象的總稱,現已成為國際通用術語。中國喀斯特現象的文字記載,可追溯到2400年前。距今約300多年前徐霞客已專門研究並記述了南方喀斯特地形與洞穴。
喀斯特地地貌特別受岩性為主的地質背景及氣候為主導的地理環境的控制。其基本類型,按岩性分為碳酸鹽岩喀斯特、石膏和鹽喀斯特;按存在形式分為裸露型、覆蓋型和埋藏型喀斯特;按發育程度分為全喀斯特、半喀斯特或流水喀斯特;按氣候地貌分為熱帶、亞熱帶、溫帶和寒帶喀斯特;按垂直動力帶分為滲流(充氣)帶、淺潛帶(飽水)帶和深部喀斯特。
喀斯特地貌特殊性又在於它不僅有地表的,而且有與其成因聯系的地下喀斯特形態——洞穴。喀斯特地貌是長期發育的產物。地表形態類型屬正地形的主要有峰林、孤峰、殘丘、喀斯特丘陵和石芽。負地形主要類型有落水洞、斗淋、豎井、盲谷、干谷、喀斯特窪地、波立谷、喀斯特平原、喀斯特峽谷、溶溝和溶隙等。地表正、負地形間及地表與地下喀斯特類型間常有成因聯系,構成一定的地貌組合。
中國僅裸露型喀斯特即約90萬平方公里以上,是喀斯特分布最廣、類型最全的國家。因喀斯特地貌特殊,使其區域經濟開發和工程建設的問題也很突出。如干谷是一種因侵蝕基面和地下水位下降,使地表河轉為地下河,遺留乾涸的滲漏河谷。它在水利上劃為懸托谷,一般不宜建水庫,即使建水庫也要採取鋪蓋和帷幕灌漿等防滲措施。
喀斯特地貌因形態奇特和地下洞穴,以及一些洞穴空氣和水的特性與有益成分而成為旅遊資源。
『貳』 貴州的地質條件為什麼不能形成鹽
貴州的氣候溫暖濕潤,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為典型夏涼地區。降水較多,雨季明顯,所以導致可以溶解的鹽類較少!
『叄』 貴州地質的介紹
貴州省位於雲貴高原東部,全省地勢由西向東降低。在地質上屬揚子地台及回其東南大陸邊緣,以答碳酸鹽岩廣布、喀斯特景觀普遍發育為特徵,地台基底中最老的中元古界四堡群只出露在東南黔、桂兩省交界處;黔東北的梵凈山群是一套裂谷型沉積,淺變質碎屑岩中夾有不止一個層位的枕狀基性熔岩和幔源變鎂鐵 超鎂鐵質岩。新元古界下部有兩處:黔東南廣泛出露的下江群是一套變余砂岩、炭質板岩夾凝灰岩系;喀斯特地質所含有的大量碳酸鹽在地下水的作用下逐漸溶解,從而在地下形成大量溶洞,這也是中國西南一帶容易出現地陷、「天坑」地質災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肆』 請問貴州是什麼地形
貴州是喀斯特地形,屬於雲貴高原。
貴州地貌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個海拔較高、緯度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發育的山區。貴州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呈三級階梯分布。第一級階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第二級階梯海拔800~1500米;第三級階梯平均海拔800米以下。貴州地勢起伏較大。從面上來看:最高地區是西部的威寧,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地區是東部的玉屏,平均海拔541米;兩地相差1625米。再從點上來看:最高點在赫章縣的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點在黎平縣水口河出省處,海拔只有148米。最高點與最低點海拔相差達到2753米。
『伍』 貴州地質的地質介紹
新元古界下部有兩處抄:黔東南廣泛出露的下江群是一套變余砂岩、炭質板岩夾凝灰岩系;黔東北的板溪群是紅色板岩夾灰岩凸鏡體,分別代表被動大陸邊緣和陸緣內側沉積。從南華繫到下志留統層位齊全,以淺海碳酸鹽岩為主,從地台內部向東和向南可以看到沉積深度加大、構造活動性增強的變化趨勢。地台內部中志留統至石炭系缺失,上石炭統至中三疊統保持碳酸鹽為主的淺海相沉積,二疊紀中期的峨眉山玄武岩噴發也波及本省。羅甸以南的中三疊統有較厚的碎屑濁積岩。上三疊統缺失,以後轉為陸相沉積。
『陸』 貴州是什麼地質
紅土地
『柒』 貴州省地質災害有哪些特點
貴州省地質地理條件特殊,地質環境脆弱,按照國家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劃分,全省均為地質災害易發區,是全國地質災害的重災區之一,具有「全、重、多」的特點。根據貴州省已完成的74個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資料分析研究結果,全省有高易發區8個,面積3.8萬km2,中易發區16個,面積11.5萬km2,低易發區10千,面積2.3萬km2。目前己查明地質災害點8905處,其中,對人和財產構成威脅的隱患點6618處。據統計,2003~2007年,貴州全省共發生地質災害1933起,直接經濟損失約2.65億元。成功避讓了71起地質災害,避免3429人傷亡和8292萬元的經濟損失。
貴州省是一個地質災害嚴重多發的地區,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種類多:由於貴州省地處雲貴高原向廣西丘陵平原過渡的斜坡地帶,地質災害中常見的類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等。而貴州的地裂縫常常是崩、滑、塌在地表的一種反映。其中,對人民生命財產危害最嚴重的地質災害類型主要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貴州省地質災害以中小規模為主(佔90%以上),大型或巨型較少。但幾乎每年都有重大級以上的地質災害發生。一般情況是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質災害規模較小,而人為誘發的地質災害產生的規模則相對較大。1993年以來全省共發生重大級以上的地質災害58起,其中死亡30人以上或經濟損失l000萬元以上的特大級災害有18起,而且或多或少都有人為因素的影子。
(二)分布廣:在地域的分布上,貴州全省9個地(州、市)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質災害發生,但最頻發的主要集中在遵義、畢節、六盤水、黔西南和銅仁地區,其分布與地理地貌、地質構造、岩土結構、氣候等有著密切的關系。經統計分析,全省突發性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5—9月,平均每月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40—60起,佔全年發生地質災害總數的35—90%,是地質災害高發期;其次是4月和10月,平均每月發生地質災害10起左右,佔全年發生地質災害總數的5—l0%左右,是地質災害中發期;1—3月、11—12月兩個時段,每月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1—3起,佔全年發生地質災害總數的0.5—1.0%,是地質災害低發期。
(三)易誘發:根據資料統計,地質災害發生的主要誘發因素有大氣降水自然因數和人類工程活動影響的作用。由於貴州境內多屬山地,受地形地貌的影響,降雨在區域和季節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性。除普降暴雨誘發群發性地質災害以外,因為局地暴雨而誘發的突發性地質災害也是貴州省的一大特徵。在工程施工建設中,由於防災意識不強,人們在工程建設中常不自覺地出現一些不合理的工程活動,例如不合理的規劃選址、不切實際的工程設計、不合理的切坡、采砂、採石、地下水開采等人為誘發地質災害現象也較為突出;隨著礦產資源開發強度的增加,采區內地表移動變形迅速發展;再加上陡坡墾植,植被破壞等原因,導致地質體失穩因素增加或加劇,地質災害隱患呈高速增長的趨勢。特別是貴州省煤炭等礦產資源豐富,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對資源開發力度高速增長,采空區導致的地面不均勻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縫等地質災害日漸突出,甚至還進一步導致邊坡失穩,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產生。在各大礦區各種地質災害在迅速增長,無論在災害隱患點的數量、規模、危險性、危害性都在呈指數級增長的趨勢,受脅人口、受脅的工程設施和財產在不斷增多,危害很大。
(四)影響大:一是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經濟損失。據不完全統計,自1993年以來,貴州全省共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5012起,其中造成有人員傷亡的237起,造成1090人死亡,29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23.98億元。平均每年發生地質災害358起,造成人員傷亡的約17起,死亡80人左右,直接經濟損失接近2億元。二是破壞城鎮、礦山、企業。地質災害的頻繁發生,摧毀了大量城鄉建築設施、耕地、工廠和交通干線。如烏江源頭的大方縣城滑坡、中游地段的思南、石阡、沿河等縣城滑坡,印江縣城的岩口、杉樹完小滑坡,赤水大同滑坡等,滑坡體規模大,危害嚴重。三是破壞鐵路、公路、航道,威脅交通安全。如1996年6月1日,黃平縣重安江泥石流致死22人,失蹤13人,毀橋1座,經濟損失1000萬元;2003年5月11日1時55分,黔東南州三穗縣台烈鎮台烈村三穗至凱里高速公路平溪特大橋3號橋墩附近發生滑坡,造成35人死亡,1人受傷,16間工棚被毀,直接經濟損失大於1000萬元;2003年12月14日13時05分,黔西南州望謨縣在建的岜饒鄉鄉村公路在岜饒鄉頂棚村隴逛組梨樹坪路段發生山體滑坡,造成民工死亡10人,重傷7人,輕傷12人。四是破壞水利、水電工程。如1996年9月19日凌晨1時,印江縣岩口發生山體滑坡,方量260萬m3,造成3人死亡,2人失蹤,滑體阻斷印江河,形成堰塞湖,上游10餘公里的朗溪鎮l座小型電站、2個提水站、4個村1830戶居民房屋及3000畝良田被淹沒,直接經濟損失達1.5億元。五是影響資源開發,阻礙山區經濟發展。隨著經濟工程建設活動的加速發展,與工程建設活動有關而發生人員死亡的地質災害有加劇的趨勢。如2003年發生與工程建設有關的地質災害死亡人數較2002年上升了4.7倍(2002年5起13人,2003年是8起62人)。2004年12月3日凌晨3時40分左右,貴州省納雍縣騌嶺鎮左家營村岩腳組N側400米處陡崖臨空面發生一起山體基岩崩塌事件,造成44人死亡,13人受傷的特大地質災害。造成騌嶺一帶煤礦停采達半年,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捌』 貴州地理地貌特徵是什麼
貴州省簡稱「黔」或貴」,位於中國西南的東南部,介於東經103°內36'-109°35'、北緯24°37'-29°13'之間,東毗容湖南、南鄰廣西、西連雲南、北接四川和重慶,是一個山川秀麗、氣候宜人、民族眾多、資源富集、發展潛力巨大的省份。
全省東西長約595千米,南北相距約509千米,總面積為176167平方千米,佔全國國土面積的1.8%。地理環境獨特。
貴州位於雲貴高原,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貴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種基本類型,其中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
(8)貴州的地質條件是什麼擴展閱讀:
行政規劃:
貴州省簡稱「黔」或「貴」,位於我國西南地區東南部,東毗湖南、南鄰廣西、西連雲南、北接四川和重慶。
全省國土面積17.62萬平方公里,截止2018年底,貴州省共有9個市、州(其中:6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88個縣、市、區、特區(其中:9個縣級市、52縣、11自治縣、1特區、15個區);1381個鄉、鎮、街道(其中:837鎮、124鄉、193民族鄉、227個街道)。
『玖』 貴州地質的概述
貴州省位於雲貴高原東部,全省地勢由西向東降低。在地質上屬揚子地台及內其東南大陸邊緣,以碳酸容鹽岩廣布、喀斯特景觀普遍發育為特徵。地台基底中最老的中元古界四堡群只出露在東南黔、桂兩省交界處;黔東北的梵凈山群是一套裂谷型沉積,淺變質碎屑岩中夾有不止一個層位的枕狀基性熔岩和幔源變鎂鐵 超鎂鐵質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