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環境變化對健康有什麼影響

地質環境變化對健康有什麼影響

發布時間: 2021-03-05 04:23:14

㈠ 自然環境對健康有什麼影響

想了解環境與健康的關系,首先要明確環境與人的關系。人類是自然環境進化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環境造就了人類,人類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也在不斷地改善它。大自然為人類提供了一切必需的生活和生產資料,一旦自然環境遭到天然或人為的破壞,例如污染,那將會失去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人類的健康必將遭受危害。一般造成環境污染的因素有三:即化學、物理學和生物學因素。

化學因素

某些單質元素或其有機、無機化合物進入環境,經人體接觸發生毒害。如鋁、砷、汞、氦、酚、苯並芘和各種農葯等。

物理學因素

如粉塵、塑料、放射物質、靜電、電子塵、氡、臭氧和噪音等,皆可直接間接對人體造成危害。

生物學因素

例如病毒、細菌、真菌等歷來屬於人類的致病因素。

由以上三種因素形成的污染源或污染物,可直接或間接污染環境,影響人類健康。不但個人身受其害,更有甚者波及子孫後代。

健康的生存是人類基本權利之一。翻開人類的發展史,就是人類一部與天斗與地斗與疾病搏鬥的血淚史。今天為了人類的健康,人們不斷地利用現代科學知識,改造環境,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家庭、社會和自然環境。旨在維護整個宇宙空間的生態平衡。

遺憾的是,自人類走入「文明世界」以來,卻出現了一些令人觸目驚心的景象。由於人口繁衍過多,城市拔地而起,綠色植被大面積減少,工廠林立,日夜排放污煙濁水;礦山四起,粉塵彌漫;機聲隆隆,嗓聲震耳;車輛賓士,尾氣四溢;人們自身整日為生活奔波,工作節奏加快,人際關系緊張,這些客觀存在莫不在生理和心理上形成污染,都是人們心身健康的大敵。

單就每個家庭小環境的實際情況而論,就污染程度和對健康影響,也是值得人們關注的。例如每個家庭成員,可在生活活動中,不知不覺地通過雙手、衣物和食品給家人帶來粉塵、細菌或農葯的污染因素。如果有人在室內吸煙,可對吸煙者本人,周圍的被動吸煙者,特別是孕婦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如果是家庭主婦,可因廁房煙霧、煤氣或二氧化碳的吸入而引起呼吸道疾病,若過多地使用鋁質炊具,可引發鋁中毒或缺鐵性疾病。如果使用家用電器不當,則可遭受電視機、收錄機和電風扇等的紫外線、電子波、磁場等的襲擊。寵物飼養者,要當心動物的一些疾病可直接傳播於人類,而且動物本身還是經常帶菌者,可隨意感染於人類。當然,對家庭成員中的傳染病患者如結核、肝炎或性病等也應經常保持警惕。

㈡ 環境對健康的影響有哪些

環境的構成

環境是人類和生物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因素的總和。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環境與人相互對立又相互制約,相互依存又相互轉化。環境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一切必要的條件,而人類通過調節自身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外界環境;同時也不斷地改造環境,創造有利於自身生存、發展的環境條件。人類對環境的改造能力越強,環境對人類的作用就越強。人類在改造環境的同時,也將大量的廢棄物帶給了環境,造成了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產生了不良影響甚至危及生命。

(1)自然環境

人類的自然環境又稱物質環境,可分為兩類,一類指天然形成的原生環境,如空氣、水、土壤等;另一類是由於工農業生產和人群聚居等對自然施加的額外影響,引起人類生存條件的改變,稱次生環境。它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環境因素。

(2)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又稱非物質環境,是指與社會主體發生聯系的外部世界。其主體包括個人和群體。社會環境是由政治制度、經濟文化、教育水平、人口狀況、人的行為方式等要素構成的,是人類通過長期有意識的社會勞動,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質所創造的物質生產體系、積累的物質文化等所形成的環境體系。

環境與健康

(1)大氣污染對健康的危害

① 空氣污染物在短時間內大量進入人體,會導致急性危害。產生的原因,一是污染地區的氣象條件發生了變化,大量污物積聚在低空,擴散不開;另一種是事故排放使大量有害物質短時間內進入大氣,造成嚴重污染。

② 慢性危害

長期生活在低濃度污染的空氣環境中,機體可受到慢性潛在性危害,使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增高。如目前吸煙引發肺癌、石棉引起石棉肺、二氧化硅致矽肺等已為人們所共知。

③ 致癌作用

空氣污染物的致癌作用是慢性危害的又一表現,是現代肺癌發病率增高、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實驗證實,有30餘種空氣污染物具有致癌作用,其中最突出的是多環芳烴化合物,以3,4-苯並芘為代表。它是煤炭、石油、天然氣、木材等燃燒不完全所形成的一種高活性致癌物,在煤煙、煤焦油、汽車廢氣、飛機尾氣、柏油路灰塵中都能分離出3,4-苯並芘。某些元素如砷、鉛、鎘、鉻、鈹的致癌性已在動物實驗中被證實。

(2)水體污染對健康的危害

水是人體的基本成分,也是生命活動、工農業生產不可缺少的物質,水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水體是以陸地為相對穩定邊界的天然水域。如果外界許多物質被混入天然水源,降低了水質,通過稀釋、混合、揮發、沉澱等物理方法,氧化、還原、酸鹼中和、化合、分解等化學方法,以及水生生物對有機物的降解作用過程,使雜質下降,這就是水體的自凈能力。當排入水中的物質量超過水體的自凈能力,使水質物理與化學性質發生改變,水質變壞,降低了水的使用價值,稱之為水體污染。

(3)土壤污染對健康的危害

土壤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後,由於土壤的機械作用和物理、化學、生物化學作用,使病原體殺滅,有機物質被分解和合成,在衛生學上無害且能被植物利用的腐殖質和無機鹽,這就是土壤的自凈作用。當土壤被有機性廢棄物或毒物所污染,其含量超過土壤本身的自凈能力,就形成了土壤污染。土壤被污染後,對人體產生的影響大都是間接的。主要通過土壤——植物——人體或土壤——水——人體這兩個基本環節對人體產生影響。對健康的影響有如下幾個方面:

① 引起中毒

工業「三廢」中排出的廢水含有鉛、鎘等重金屬毒物,灌田後可以通過稻米造成慢性鎘中毒(疼痛病)和鉛中毒;含砷、汞農葯污染土壤引起慢性砷中毒和汞中毒;「三廢」和農葯污染土壤後,再經雨水沖刷而污染地面水和地下水,人們通過飲水、食物以及家畜通過飼料都可引起中毒。

② 誘發癌症

近年來的研究進一步證實,鎘、苯氧除草劑和氯酚農葯等對人有致癌作用。土壤受到放射性污染,通過對人體的外照射和內照射(經呼吸道和消化道)操作,除誘發癌症外,還會導致頭昏、乏力、脫發、白細胞減少或增多等病症。

③ 傳播疾病

被含有病原體的糞便、垃圾和污水污染的土壤,可成為有關疾病的傳播媒介,如傷寒、副傷寒、痢疾、結核病等。還有破傷風、氣性壞疽、肉毒桿菌等能在土壤中長期生存,成為人們感染這些疾病的重要來源。

(4)雜訊對健康的影響

凡是干擾人們正常休息、睡眠和影響人們正常工作、學習、思考和談話等不協調的聲音,均屬雜訊。我國規定每天工作8小時崗位的雜訊強度:新建企業不得超過85分貝,現有企業適當放寬至90分貝。生活生產中主要雜訊源有:

① 工業雜訊:來自工廠各種機械和高速設備的撞擊聲和馬達轟鳴聲,如織布機、風動工具、冶煉設備、球磨機、鍛壓、電鋸以及建築工地的攪拌機、打樁機等產生的雜訊。

② 交通雜訊:主要來自各種車輛、火車、飛機、輪船等在發動和運行中產生的雜訊。

③ 生活雜訊:主要來源是集貿市場的嘈雜聲,娛樂、體育場所和宣傳工具的高音雜訊,家庭的收錄機、電視機、洗衣機和縫紉機等發出的雜訊。

雜訊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可體現在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和消化系統幾方面,但對神經系統的作用最直接。長期接觸雜訊對人體神經系統產生不良影響,主要表現為聽力下降;雜訊還可引起頭痛、頭暈、耳鳴、心悸及睡眠障礙等神經衰弱綜合症;對心血管系統損害主要表現出心率加快或減緩、血壓不穩;對消化系統可引起胃腸功能紊亂、食慾減退、消瘦、胃液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慢等。

(5)社會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社會環境對人們健康的影響、制約作用是巨大的,作為社會人口中正經歷著生長發育和社會化過程的高中學生這一群體來說,也毫不例外地深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和制約。我國現有80多萬所中小學校和1 000多所高等院校,在校學生2億多人,約占我國人口的1/5以上。他們不僅在社會人口比例中數量大,更重要的是代表著人類的未來,是民族振興、國家富強的希望所在。因此,研究影響他們健康成長的各種社會因素,特別是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同輩群體和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的影響,為其在走上社會以前打下良好的身心健康素質基礎,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㈢ 地質環境對疾病產生有何影響

有很多種重金屬元素會直接導致你產生疾病,比如鉻,如果人體攝入過量,就會產生變異。
更直觀的就是放射性物質,比如核物質,日本地震鬧的人心惶惶就是這個原因。

㈣ 簡答題自然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有哪些因素

人類跨入世紀,世界發生了多少驚人的變化。在人們為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欣喜之餘,又經歷了更好的不安甚至災難。除了對高科技尤其是生物科技的發展所帶來的恐慌之外,戰爭和疾病似乎直接將人類帶到了地獄之門。 2003年SARS的流行,包括對SARS的所有猜測,都直接和人們日益關注的全球問題相關聯: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是對生物危害的檢測、評價、監測、防範和治理的科學技術體系,是研究各種生物因素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應用已有的理論知識,技術、工程設計和設備等,防止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實驗室和環境受到具有潛在傳染性的物質和生物毒害物質的危害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生物安全問題至少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傳染病的巨大危害 傳染病包括人、動物、植物傳染病,尤其是人類傳染病是最重要的生物安全問題,傳染病仍是全球死亡病因的首位,在我國,傳染病仍然嚴重威脅人民健康和國家安全。SARS的流行是一個強有力的證明。另外肝炎、結核、流感等傳染病每年仍在全國部分地區、世界部分國家和地區流行或暴發 生物武器和生物恐怖的潛在威脅 20世紀整個國際社會為禁止生物武器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些進展。然而,進入21世紀,生物武器的潛在威脅卻已大大增加,一些國家和地區可能仍在繼續研製和發展生物武器,另外生物技術的迅速發展大大增加了生物武器的潛在威脅,以美國「炭疽事件」為標志的生物恐怖對國際安全已經構成了現實威脅。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主任袁國勇是首位分離出冠狀病毒,並發現冠狀病毒變種是SARS病原的學者。SARS病毒屬於RNA病毒,這種病毒的特性就是非常容易與其他病毒基因進行重組,進而變成為新病毒。且許多實驗結果也顯示,以這改變方式產生的新病毒,毒性會比親代病毒更強。許多動物身上都可以不可以找到冠狀病毒,而這種病毒又非常容易出現變種,極具危險性。因此,袁國勇認為SARS病毒非常有潛質,成為除了天花以外製作生化武器的病原。 生物技術的負面作用 生物技術的負面作用主要表現為:一是人們在開發利用生物技術時,會有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安全問題。正如目前廣受關注的各類轉基因活生物體環境釋放後對生物多樣性所構成的危害。此外,基因工程葯物、疫苗,轉基因食品,基因治療等都可能存在類似問題。生物技術的誤用以及生物技術的非道德應用也可能帶來非常大的安全隱患。體細胞克隆人的研究使是突出一例。 生物資源及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 從生物安全的角度來講,外來物種的入侵、生物資源的流失會有可能給國家利益造成巨大損害。轉基因生物體環境釋放對生物多樣性帶來非常大威脅。 微生物學實驗室的安全隱患 有些其他理化實驗室或其他各類實驗室而言,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是一個特殊的實驗室,在其中工作的每一個人以及與其接觸的周圍環境,都存在非常高的患有感染性疾病或影響身體健康的危險。微生物實驗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僅可以不可以導致實驗室工作人員的感染,也可造成環境污染禾垠面積人群感染。國內外實驗室意外感染的事故並不少見,嚴重者不得不宰殺成千上萬只實驗動物,甚至導致實驗室工作人員死亡。 目前隨著生物技術的迅猛發展,生物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影響整個國家、整個世界政治、經濟、安全與和平的大命題。近年來,尤其是美國「炭疽感染事件」後,生物安全問題備受國內外關注,生物安全術語也總是見諸於政府或非政府組織文件,見諸於各類媒體。SARS的全球流行無疑會使全世界各國更加關注生物安全問題,並將其作為國家安全的組成部分。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增強,塑料的用量 與日俱增。1996年,我國的塑料包裝用量達243萬噸,年平均增長率超過 20%,尤其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線、旅遊景點的垃圾中塑料廢棄物迅速增加。 據調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產量已達300萬噸,其中廢塑料約佔3%,年增 長率達48%。沿海地區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達8-10%。這些廢 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若以體積計算,已達三分之一以上,且大大增加了 垃圾處理的難度和費用。 由於廢塑料幾百年都難以降解,若丟棄在自然環境中,會給蚊子、蒼蠅和 細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溫床;若埋藏在地下,則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礙植物根 系生長,破壞土壤品質,影響作物收成;若用火焚燒處理,將產生多種有毒氣 體。「白色污染」已成為當前危害我國社會環境的一大公害,嚴重阻礙了我國 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一次性餐具的年消費量約100億只,主要為發泡塑料製品,要禁 止生產和銷售使用這些量大面廣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就要開發生產其替代 用品,綠色一次性餐具由此應運而生。有關專家認為,綠色一次性餐具的開發 與生產正在成為我國新興的環保產業。 處理及整形的設備,使生產出的餐飲用品具有防水、防油、耐熱的功能等。蘇笑 海做了個生動的比喻:就好比是建築材料中的鋼筋水泥,紅薯澱粉是那水泥,而 切碎攪拌進去的各種乾草和植物的根莖就是那鋼筋,這樣才能使餐具的強度明顯 增強。 遠東綠世界生產的以澱粉為原料的餐具產品,委託德國SGS機構參照國際食品 包裝標准進行測試,盛裝在攝氏100度的熱水及熱油二小時以上完全不變形,保 溫性能優異。由於澱粉及添加劑均為天然植物原料,產品降解性能優異,經國家環 境測試中心測試表明,10天前後可降解90%以上,一個月內可以不可以完全降解。 據介紹,由於該項目採用的是植物澱粉和植物纖維,成本有些低,每一個有蓋飯 盒成本為0.12元前後,無蓋飯盒及碗、盤成本為0.07元前後,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目前,遠東綠世界公司擬投資1.6億元,興建年產50億雙一次性筷子、35億只各類 碗、盤、盒等產品的大型全降解綠色一次性餐具生產基地,項目達產後,每年可以不可以 新增產值6.25億元,新增利稅約1.3億元。基地的土建工程已於現在3月動工, 已建成標准廠房2萬平方米,如果後續資金能得到保證,預計1999年底即可達產. 蘇笑海說:我們的科技優勢是明顯的,今後能創造的社會效益也是明顯的:用澱粉 製作的一次性衛生筷子,其功能指標完全可以不可以代替一次性木筷,僅此一項,每年即 可為國家節約木材資源近50萬立方米;集團如果能達產,每年預計要使用20萬噸 以上的紅薯,加工成澱粉原料10萬余噸,還可以不可以使貧困地區10多萬人口脫貧,促 進老區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汕頭綠恆實業有限公司從前幾年開始,對稻殼制綠色一次性餐具進行開發,目 前也初步具備了工業化規模生產的能力,公司生產的稻殼制的一次性包裝容器,特 別是提供超級市場使用的食品包裝器皿等產品,已經開始試銷日本、台灣、美國等 地。 綠恆公司生產的綠色一次性餐具,是將稻殼粉碎過篩,然後與幾種可食性的有 機高分子粘接劑加水混合,再經沖壓成型、烘乾、噴塗等工藝,生產出不同形狀的 盤、碗等器皿。 綠恆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紀曉鵬說:一次性餐具以稻殼為原料,不但在我國資 源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且它使用後可迅速在土壤里降解,可謂一舉兩得。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 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是可以不可以生存的這個生態環境 為何在其他我們所知道的那麼多星球上沒有生物的存在 人類的誕生乃至於生命的誕生都有他的客觀原因的存在 地球上的環境越來越惡劣 非常多的疾病也隨之產生,自然災害,面對大自然人類是如此的渺小 但是我們還是要依賴他 他是我們生活的基礎 生態環境和人類之間的關系是密切相關的。

㈤ 地質環境與人類健康的關系

中國的地質環境通過地球化學、水文和生物作用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影響人類健康。從幾種全國性的情況看,克山病和大骨節病帶的分布,大體上同東北到西南以溫帶森林和森林草原土系為中心的低硒帶相吻合(方克定,2002)。在全國半數以上縣分布的高氟病,明顯地與含高氟的岩石、泉水、含水層和煤層有關(蔡宏道,1995)。
氣候等環境因素,以及人類活動和生活習慣,會加深地球化學背景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例如在貴州省西部的砷中毒病,不但同二疊系煤層中高砷含量(100mg/kg)有關,而且還同高原區的潮濕氣候和漫長的寒冬有關。在這樣的環境里,當地居民多喜歡吃辣椒,並在沒有裝煙囪的屋子裡燒煤取暖。同時,他們還常在屋中懸掛辣椒和玉米將其晾乾。此種生活習慣使煤中的砷可通過升華作用而附在玉米、辣椒的表面,從而進入人體(鄭寶山,1996)。在有些地區,致肺癌的氡可通過屋基土壤岩石直接釋放,或通過由含氡的礦渣製成的磚而侵入室內。
有些健康問題還與特殊的土地——資源分布格局有關。如在山西,因其豐富的煤炭資源而成為中國的主要能源基地。但那裡石炭系的含煤地層蓋在寒武、奧陶系碳酸鹽岩含水層上。後者常是當地的重要水源。通過煤炭工業,及與煤有關的化工產業,導致一些岩溶大泉受到SO42-,Pb,CN, Fe, COD的污染,危害人類健康。血吸蟲病的分布,多在中國東南部的濕地區。在中國的西南部,石灰岩的分布超過50萬km2。缺碘症常在石灰岩地區分布。同時,由於強烈的岩溶化,主要水資源都集中分布在2,836條總長度1,3919km,總流量1,428m3/s的地下河中。另一方面,主要的土地資源多分布在地下河的匯水區,並以後者為排水系統。很明顯,任何方式的土地利用,不論是城市建設、礦山開發、農業、工廠或公路建設都會對地下河水質和人類健康帶來問題。

㈥ 地質環境與人體健康

組成人體的化學元素約60多種,這些化學元素的平均含量和地殼中化學元素的平均含量有明顯的相關性,表明人體的組成與地球化學環境有密切的關系(圖13-8)。此外,不同元素在人體中的含量有明顯的差別。構成人體生命的元素可分為三類:①生命不可缺少的主要組成元素,由氧、碳、氫、鉀、鈉、鈣、鎂、氮、硫、磷、氯共11種元素組成,占人體元素含量的99.95%;②生命所必需但稍為過量或缺少就有害的微量元素,如鉬、鐵、鋅、銅、碘、氟、錫等;③生命不需要但易被人體吸收的有害元素,如鎘、汞、鉛、鈾等。

圖13-8 人體血液和地殼中元素含量的相關性

(據陶世龍等,2010)

微量元素保持適當的濃度對人體健康是有益的,但如果缺乏或過量又會引起疾病或死亡。例如缺鐵會引起貧血疾病,但鐵的含量過多,則會引起急性鐵中毒、嘔吐、胃腸道出血,甚至死亡。有害元素如砷、汞、鉛、鋇等,當它們超過一定濃度時,就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人體中某種微量元素或有害元素的多少,與飲水、食物及空氣中的元素有關,而它們又與地殼表層岩石及土壤的化學成分有密切的關系,即與各地區的地質環境有關。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地質環境下,人體健康狀況有明顯差異。有些疾病的分布有顯著的區域性,特別是地方病的發生、發展明顯地受自然地球化學環境的控制,具有強烈的地帶性分布特徵。在地質環境中,以沉積岩為母岩形成的土壤,通常化學組分較全,而以岩漿岩為母岩形成的土壤,則往往缺乏某些必要的元素。在同一岩類地區的發病率,則與元素的遷移聚集有關。這是造成地方病的根本原因。

現已查明,有20多種地方病是由於原生地質環境中某些微量元素過多或不足所造成的。黑龍江、陝西等省流行的克山病,是一種病因尚未完全了解的地方性心肌病,主要發生在山區吃當地自產糧的農業人群中。20世紀70年代對發病區小麥、玉米和稻米的分析表明,有些病帶內這三種糧食的含硒量明顯偏低,一般都小於0.025×10 -6(非病帶則大於0.025×10 -6),說明克山病有些病帶處於低硒環境。1981年,曾對15個克山病區150萬人採取補充硒的辦法,使發病率幾乎降低為零。河南省食道癌發病率高的地區,多在安山岩和中更新統洪積層出露區,這些地區土壤和岩石中的銅、鋅、釩、鋯等元素含量偏高,人體過多地吸收了這些元素,使體內元素含量比例失調,從而導致食道細胞癌變。

由於工業生產或其他活動而造成的環境污染也會嚴重損害人體健康,受污染的環境可稱為次生地質環境。在日本富山縣神通川河上游鉛鋅礦附近的一座煉鋅廠曾經排出大量未經處理的含鎘廢水,用這種水灌溉稻米引起「骨痛病」,患者體內的含鎘量比正常人高出100倍,病情嚴重者竟達到咳嗽都會使肋骨折斷。

早在17世紀中葉,就有人提出某些地方病的病因學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我國開始廣泛重視地質環境與健康和疾病的相關問題。近些年來,我國環境地質工作者與醫學界相結合,在防治地方病和環境污染引起的疾病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今後,研究原生或次生地質環境中化學元素的分配狀況對人體健康的關系,仍然是必須高度重視的科學內容。

㈦ 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有哪些

環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後果是使人類環境的質量下降,影響人類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和生產活動.例如城市的空氣污染造成空氣污濁,人們的發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環境質量惡化,飲用水源的質量普遍下降,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引起胎兒早產或畸形等等.嚴重的污染事件不僅帶來健康問題,也造成社會問題.隨著污染的加劇和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由於污染引起
的人群糾紛和沖突逐年增加.
由於人們對工業高度發達的負面影響預料不夠,預防不利,導致了全球性的
三大危機
: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
.人類不斷的向環境排放污染物質.但由於大氣、水、土壤等的擴散、稀釋、氧化還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質的濃度和毒性會自然降低,這種現象叫做
環境自凈
.如果排放的物質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環境質量就會發生不良變化,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存,這就發生了
環境污染
.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近年來出現的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

㈧ 自然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有哪些因素

自然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有因素太大了。比如說你住的是青山綠水的地方,每天肯定呼吸的空氣新鮮。那身體自然就會大大的好。再比如你住的是化學工業區,呼吸的空氣都是有害氣體,你的身體能大大的好就怪了。

㈨ 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有哪些

1社會的發展人口的增多2了防治環境污染,我國相繼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1983年,我國政府宣布把環境保護列為一項基本國策,提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的戰略方針。1994年,我國政府制定了今後中國環境保護工作的行動指南——《中國21世紀議程》,指出「通過高消耗追求經濟數量增長和『先污染後治理』的傳統發展模式已不再適應當今和未來發展的要求,而必須努力尋求一條人口、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相互協調的、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對滿足後代人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可持續發展的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在防治環境污染方面做了許多方面的工作,諸如:成立環境保護部;頒布實施政策法規;制定科技標准;控制、治理污染;保護自然生態;進行環境評價;開展宣傳教育;發展國際合作;進行環境監察等等。政府有關部門在防治環境污染方面也做了許多方面的工作,象財政部、化工部、國家海洋局、國務院辦公廳、最高人民法院、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都頒發過相關法規和規章。例如:2006年6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91次會議通過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有關環境污染犯罪行為,規定了 「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或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處罰。再如:2008年2月6日國家環境保護部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局(廳),副省級城市環境保護局,計劃單列市環境保護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解放軍環境保護局頒發了:《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關於加強防範應對雨雪冰凍災害次生環境污染事故的緊急通知》;2008年5月13日環境保護部向各有關地區省環境保護(廳)局頒發了:《關於防範和應對地震災害次生環境污染事件的通知》。為了做好環境污染的防治工作,我們每一個公民必須努力增強環境意識:一方面要清醒地認識到人類在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的過程中,往往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另一方面要把這種認識轉變為自己的實際行動,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態度積極參加各項環境保護活動,自覺培養保護環境的道德風尚。防治環境污染的措施很多,其中與生物科學密切相關的有利用生物凈化來消除環境污染和發展綠色食品等。 答案補充 3影響 1.大氣污染十分嚴重 據20個統計資料較全的大中城市分析,每年因大氣污染所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為150萬人,呼吸系統疾病死亡人數為2.3萬人,肺心病患者17.7萬人,肺心病死亡人數1.3萬人。
2水污染 全國七大水系中近一半河段污染嚴重,86%的城市河段水質普遍超 33.雜訊和固體廢物污染 全國2/3城市居民在雜訊超標環境下工作和生活。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