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為什麼要做地質資料匯交

為什麼要做地質資料匯交

發布時間: 2021-01-18 11:15:51

『壹』  地質資料匯交管理

地質資料是人們通過勞動對客觀地質體和礦產資源進行勘查、開發的成果反映,是國家的重要檔案資料。法律規定由國家實行統一管理。地質資料匯交管理是地礦行政管理的重要內容。本節按現行法規介紹了管理內容,並提出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改革的設想。

一、地質資料匯交管理現狀

根據礦產資源法第14條的規定,我國對礦產資源勘查成果檔案資料實行統一管理。國家設立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制度的目的:一是為了維護礦產資源國家所有權益,地質資料作為礦產資源最詳細的說明書,國家必須要對其進行統一管理,以實現國家管理礦產資源的需要;二是通過向社會提供借閱使用地質資料,更好地發揮它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是通過對匯交資料的二次開發,為政府管理決策和企業經營決策提供信息和依據。

地質資料匯交管理的現行依據是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地礦部發布的《全國地質資料匯交管理辦法》(部令第1號)以及1989年地礦部制定的《全國地質資料匯交管理辦法實施細則》(部令第5號)。

(一)地質資料匯交管理機構

全國地質資料匯交管理機構是統一管理全國各種地質資料的國家機關,是國家地質資料匯交管理的一級機構,主管全國地質資料匯交工作;負責全國地質資料匯交工作的統籌規劃、組織協調和統一管理;負責對省級地質資料管理機關工作的監督和指導;歸口管理全國地質資料館業務;並協調、指導地勘行業有關部門地質檔案資料機構的工作。

各省(區、市)地質資料匯交管理機構是統一管理本省(區、市)各種地質資料的國家機關,是國家地質資料匯交管理的二級機構,在全國地質資料匯交管理機構的指導下主管本省(區、市)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工作;負責本行政區內地質資料匯交的督促、檢查,並依法履行行政執法職能;歸口管理本省(區、市)地質資料館業務;並協調、指導本省(區、市)地勘行業有關部門地質資料機構工作。

全國和省(區、市)地質資料館是國家集中管理地質資料的事業機構,負責接收、收集、整理和保管匯交的地質資料,並提供借閱使用。全國地質資料館負責接收、保管全國范圍內重要的、具有全局性意義的地質資料;省(區、市)地質資料館負責接收、保管本行政區內應予匯交的所有地質資料。

(二)地質資料的匯交范圍

根據資料匯交辦法的規定,下列各類地質資料應予匯交:

(1)區域地質調查資料,包括各種比例尺的區域地質調查報告及圖件;

(2)礦產地質勘查資料,包括普查、詳查、勘探以及礦山基建、生產勘探和閉坑地質報告;

(3)各類石油、天然氣地質資料;

(4)各類海洋(含遠洋)地質調查、礦產調查資料;

(5)各類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查資料;

(6)各類環境地質、災害地質調查資料;

(7)地震地質資料,包括自然地震地質調查、宏觀地震考察、地震烈度考察報告等;

(8)地球物理、地球化學、遙感地質勘查資料;

(9)地質科學研究成果及綜合分析資料;

(10)其他地質資料,包括天體地質、火山地質、極地地質、第四紀地質、新構造運動、冰川地質、黃土地質、凍土地質以及土壤、沼澤調查等地質資料。

(三)地質資料匯交義務人及其權利

地質資料匯交義務人是指礦產資源的探礦權人、采礦權人以及其他從事地質工作的單位和個人。按照資料匯交辦法的規定履行了資料匯交義務的單位或個人,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對其匯交的地質資料享有如下權利:佔有、使用、轉讓和收益的權利;申請保護商業性秘密的權利;申請科技成果獎的權利;在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四)地質資料匯交的有關要求

1.地質資料匯交期限要求

從評審驗收合格之日起,區域地質調查,區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調查,區域物探、化探,遙感地質調查和大中型礦區的勘探地質資料,須在2年內匯交。其他地質資料,須在1年內匯交。

2.地質資料匯交份數要求

除小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資料以及遠洋地質、極地地質、天體地質的地質資料可匯交一式二份外,其他屬於匯交范圍的地質資料,一律要求匯交一式四份。

3.地質資料匯交的受理機關

地質資料的匯交一律由工作區所在地的省級地質資料管理機關受理。要求匯交四份的項目,其中兩份由受理機關轉送全國地質資料館。在遠洋、極地從事地質工作的項目,其地質資料的匯交由全國地質資料館負責受理。

工作區跨省級行政區的,其地質資料應分別向工作區所涉及的省級地質資料管理機關匯交(一式兩份)。其中,屬於應向全國地質資料館匯交的項目,其地質資料(兩份)由主要工作區所在地的省級地質資料管理機關負責轉送。

(五)違反地質資料匯交管理法規的處罰

1.不按規定匯交地質資料行為的處罰

根據資料匯交辦法第18條的規定,不按期匯交地質資料的,由資料管理機關提出警告、通報,並限期補交;無正當理由不按期補交的,可處以10000元以下的罰款,並停止其借閱地質資料,直至補交為止。

2.有關侵權行為的處罰

未經地質資料匯交權利人同意,擅自將其匯交的屬於有償使用范圍的地質資料,用於非法轉讓或其他營利活動,屬於侵權行為,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依據資料匯交辦法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對擅自將全國地質資料館或省(區、市)地質資料處(館)館藏的或借閱復制的有償使用范圍的地質資料,用於非法轉讓或其他營利活動的單位或個人,地質資料管理機關除責令其交回資料外,應停止其借閱地質資料的權利1~3年,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50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應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3.管理機關工作人員違反有關規定的處罰

地質資料管理機關工作人員違反規定不按期或不按規定提供館藏地質資料借閱使用的,或玩忽職守,造成地質資料損失的,應當給予責任人員行政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給予經濟處罰,直至追究其刑事責任。

(六)匯交地質資料的利用

為了使匯交的地質資料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根據資料匯交辦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兩級資料管理機構對匯交的地質資料:一是及時提供社會借閱使用,並定期公布各自館藏的地質資料目錄。如1996年度,全國和各省(區、市)資料館共接待查閱資料219635人次,借閱資料510899份次、2723703件次;二是針對不同需要,採取多種方式,組織資料信息的二次開發,為政府管理部門的決策和社會經濟活動提供有關信息和依據。

二、地質資料匯交管理的改革

我國現行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制度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設立的。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由於地質資料全部是由國家投資形成的,所以,國家為了避免各部門的資料封鎖,充分發揮地質資料的作用,減少和避免重復性地質工作,建立了地質資料的統一匯交制度,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提供全社會使用,提高國家礦業投資的效益。同時,通過行政命令設立了匯交機制。但進入市場經濟體制以後,特別是隨著我國礦業權制度的建立,礦業投資出現了多元化局面,地質資料與礦業權的依附關系已越來越清晰。因此,地質資料全部提交政府並無條件地提供社會使用的前提已不復存在。通過行政命令建立匯交機制的效力,也在發生動搖。具體表現是地質資料的匯交一度出現了滑坡現象,特別是近些年來,欠交、拒交現象十分嚴重。究其根本原因是匯交人擔心因匯交資料的泄密而影響其自身利益。

實際上,在國外市場經濟國家,地質資料的匯交管理也是地礦行政管理部門的重要職責之一。但他們的管理方式與我國現行管理制度有很大區別:其一,資料的匯交執行礦業權管理制度的有關規定。在這些國家的礦業法中,都明確規定匯交資料是礦業權人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匯交內容不僅包括項目最終報告,而且還包括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年度報告。匯交目的,既是政府監督與管理礦業權的需要,又是政府為支持國家決策、促進企業投資而進行的礦產資源信息分析工作的需要;其二,嚴格界定公開文檔系統與保密文檔系統。在市場經濟國家,由於礦業權制度的建立,一般匯交的資料絕大部分要進入公開文檔系統,向社會提供公開服務,但必須以不損害匯交義務人的利益為前提。對於匯交義務人的專有信息,一般應礦業權人要求在礦業權有效期內予以保密,有的國家在礦業權終止後,還可適當延長保密時間。如英國王室礦產機構對金礦資料的管理,通常在許可證終止後,如果企業認為有必要,還可以保密4年。

因此,無論從與國際慣例接軌的角度看,還是從我國礦產資源管理需要的角度講,我國地礦行政主管部門對地質資料實行統一的匯交管理還是十分必要的。但為了確保地質資料的全面匯交,更好地為政府管理部門和礦山企業提供信息服務,必須加大對我國現行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制度改革的力度,以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和建立礦業權管理制度的新情況。

首先,地質資料匯交管理要與礦業權管理制度相銜接。一方面,地質資料匯交的要求要符合礦業權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匯交地質資料應作為礦業權人的法定義務,納入礦業權監督管理內容。

其次,要區分不同出資者匯交的資料以及公益性資料和商業性資料。對於國家出資形成的資料,應在匯交要求和管理方式上與非國家出資形成的資料有所區別。屬於公益性的地質資料應無條件提供社會使用;商業性資料應根據礦業權管理的有關規定予以適當保密。

第三,要界定政府、出資人和勘查技術勞務公司保存資料的范圍。政府要求匯交的資料應以滿足政府管理、統計的需要為前提,適當減少匯交內容。

第四,要強化資料管理的服務意識。在為社會提供信息檢索、查詢、借閱的基礎上,加大信息資源的二次開發力度,更好地為政府部門管理決策和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服務。

第五,要加快資料信息管理的現代化進程,進一步提高信息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

『貳』 成果地質資料匯交中存在的問題、解決方法及建議

崔艷榮李艷

(甘肅省地質資料館,蘭州730000)

摘要 本文結合成果地質資料驗收工作的實踐,分析了成果地質資料驗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有效的解決方法,並對今後的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 成果地質資料;問題;方法;建議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地質資料數字化已成為地質資料生產、管理、保存和社會化服務的必然。

1 存在的問題

1.1 報送單

不同行業的各地勘單位,填寫的資料報送單五花八門,大小不一,顏色各異,內容欄目不同,填寫不規范,造成歸檔保管參差不齊,給查找利用帶來困難。

1.2 紙質報告質量

①紙質報告裝訂應採用膠裝或線裝,並整飾美觀。現在有些匯交單位採用的是簡易文件夾裝訂、條裝訂。②勘查資質及采礦許可證應縮印為A4規格,與報告中其他內容規格一致。不要A3、A4的都有,參差不齊。③報告後附件,附表過厚,不清晰,有的缺頁碼,太厚的應另裝成冊。④匯交報告應為評審修改後最終全部成果,所提交成果報告的電子文件登記表、單位資質、審批文件、正文、附圖、附表、附件等應與電子文檔一致。有的單位匯交的報告紙電不一致,內容不齊全。⑤近幾年為礦權延續登記所形成的各種礦產復核報告,由於工作周期短,投入工作量小,質量普遍較差。

1.3 電子文檔中存在的問題

1.3.1 存儲介質

各單位所用的CD、DVD質量好壞不一,普遍質量較差,有的甚至沒有外包裝盒;有的採用了多區段刻錄、粘貼錄制。基層單位由於辦公條件限制,沒有及時更新殺毒軟體,致使匯交的電子文檔攜帶病毒。

1.3.2 掃描文件質量

勘查資質證書、采礦許可證及審查意見、附圖、附件、附表中的掃描文件,掃描後應用P HOTO-SHOP,SCANSMITH PREDITOR等軟體整飾美觀,擦除無用信息,再插入電子文件中。現匯交的報告普遍存在掃描文件質量較差,掃描時圖上有多餘黑線沒有擦除,也沒有糾斜。存儲文件佔用空間太大。

1.3.3 電子文件製作中存在的問題

著錄表:備份數據過多,有時多達十幾條。有的列印出的紙質著錄表沒有加蓋單位公章。作者之間應為「,」隔開,主題詞之間應為「、」隔開,製作人特別容易混淆。關鍵詞著錄不準確,對於在資料類別、工作程度、礦產代碼及行政區劃中已著錄過代碼的片語將自動進入關鍵詞,在關鍵詞中不再反映。有些匯交單位普遍存在用報告題名中片語作關鍵詞,與前幾項重復。載體的單位、數量、規格應為二級著錄,製作時一定要認真負責,特別是對於頁碼項,不要錯漏。內容提要著錄普遍存在不完整,不簡練。提要應反映其報告主要內容、成果及重要技術參數等。提要項字數長度應在300個漢字(包括標點符號)左右。很多單位是簡單地復制報告前言及審查意見而來,沒有經過推敲。

電子文件登記表:電子文件登記表是自動生成的,一定要在生成電子文件登記表前認真仔細檢查所著錄內容。因為生成後如果對電子文檔進行了修改,添加或刪除文件,需重新生成,有些報告內容比較多,重新生成特別耗費時間。電子文檔說明項中,用於對該份電子文檔進行必要的說明,說明的內容主要有:該項電子文檔製作、使用時的各種注意事項和必要的參數(如坐標系、比例尺、投影方式,投影參數等),有些單位匯交時,沒有詳細說明。有些內容較多的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登記表直接從電子文件登記表.html文件列印出來的紙質文件續表頁沒有續表頭。應從電子文件登記表.pdf直接列印。

審查意見電子文件中存在的問題:有些是在復制其他報告審查意見基礎上修改製作而成,由於製作人不細心,造成紙電不一致,甚至遺失信息。以掃描方式形成的審批文件,其柵格圖形文件應插入到文本文件中,不得以柵格圖形文件的形式形成審批類電子文件。

正文電子文件中存在的問題:有些報告修改後目錄未更新頁碼,造成紙電不一致。定義標題時越級、錯漏章節、定義了多餘的內容。

附表:使用EXCEL軟體製作附表類電子文件,原則上不對表格做分割,同一冊附表中的每張表要使用工作簿中的一個工作表來表示,工作表的標簽用其表名的簡稱來命名,如封面、內封,目錄,計算說明,儲量估算結果表等。對於沒有切割的表格最好在分頁預覽下瀏覽利用,便於快速查詢。

附圖:匯交資料中附圖的圖號命名不一致。新的電子文件匯交格式應用後,附圖類存檔電子文件應嚴格按「順序號-圖號、圖名(區調報告為圖幅名和圖幅號)、比例尺」規范命名。存檔電子文件文件題名不應省略,要詳細填寫。有些匯交單位沒有按規范詳細填寫,只是簡單填寫了 T01_0001、T01_0002等。附圖檢查驗收中常見的問題是不按順序添加附圖,致使瀏覽順序混亂;平面圖中地質界線不閉合,多圖例、少圖例等。按「新匯交格式」製作附圖類源文件時,當依次從已整理好的每張附圖工程文件夾添加第一張附圖源文件時,生成的 T01_0001 文件夾中有時會包括所有的附圖文件夾,並且在電子文件登記表中的文件夾佔用空間也很大,所以在添加附圖源電子文件時,一定要注意文件位元組數,如果位元組數字過大,肯定是有錯誤了,需重新添加。

插圖文件:插圖文件夾用於存放插圖、插照、圖版等插入前的源圖形文件。優選格式是 GIF、JPEG、WMF、CDR和CCITT tiff G4等,而不是MPJ、WP、WL、WT、DXF等工程文件。有些匯交單位把工程文件等也一並存儲了。源插圖文件的文件名應與該插圖在報告中的名稱一致,有些製作者簡化了名稱。

2 電子文檔製作的幾點建議

2.1 插圖文件

插圖文件是新電子文檔格式中新增項,製作電子文檔添加源插圖文件夾時,電子文件名直接為添加的文件夾的名稱,且不能修改。因而在添加前請按標准對文件夾進行命名,添加後在電子文件登記中也沒有此項,添加後又多了一級目錄。

2.2 CLIB 庫、SLIB 庫

建議對於CLIB庫、一份報告含多個SLIB庫及CAD中的字體庫最好單獨放一個文件夾置於源電子文件下,以便於驗收和利用,不要每幅圖源文件夾中都帶庫文件,不但繁瑣而且佔用存儲空間也大。在電子文件登記表的電子文檔說明和附圖備注中詳細說明後,驗收時只要對照電子文件登記表設置就行了,不用再逐張設置,省時省力。製作時,直接拷貝在源電子文件下即可。

2.3 附件附圖

附件附圖建議製作成分冊,如正文附圖為T01,附件的附圖則為T02,T03等。並在附圖備注中註明,便於清楚快速驗收和利用。

3 解決辦法

3.1 加強對地質資料管理人員的崗位培訓

鑒於目前我國地質資料管理實行的是國家和省兩級管理的格局,國土資源部地質資料主管部門與全國地質資料館每年定期組織省級館藏單位技術人員培訓班,就地質成果資料製作的規范要求、紙質成果資料及電子文檔的匯交驗收、保密資料的管理、地質資料的利用等進行培訓。省級地質資料主管部門與資料館藏機構每年不定期的組織資料匯交單位負責人、資料匯交直接製作人、本館管理驗收人員進行培訓。從地質資料管理匯交的法規、電子文檔的製作格式要求、地質資料管理的專業知識及計算機等方面進行培訓,以增強匯交單位負責人地質資料匯交的法律意識、資料匯交製作人的專業知識和責任心,並提高館藏機構在職人員的專業技術、管理水平。

3.2 重視人才選拔,優化地質資料管理人員結構

隨著信息化進程的推進,地質資料數字化、操作電腦化、信息傳遞網路化,對管理人員技能、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運用競爭機制,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把懂業務、掌握專業知識、又具備計算機技能的同志通過競爭選調到地質資料管理崗位上,以適應新形勢下對地質資料管理復合型人才的需求。

3.3 提高地質資料管理人員的素質

努力提高地質資料管理人員自身的業務素質。地質資料管理工作是一項業務要求比較高的工作,除了要有很強的工作責任心以外,還要有開拓進取、與時俱進的精神,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管理知識、地質基礎知識,還要具有熟練的計算機操作技能才可以勝任。要改變傳統的觀念,加強自身的專業學習,努力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叄』 對當前地質資料匯交制度的思考

梁敘

(廣東省國土資源檔案館廣州510080)

摘要地質資料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資源,具有巨大的潛在價值,但我國目前地質資料的匯交工作仍存在不足。本文通過對當前地質匯交制度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其環境因素影響進行分析,針對如何完善匯交制度,在制度的原則、框架、制定和執行、當前工作重點等方面進行闡述,以進一步促進我國地質資料匯交工作的順利開展,更好地服務於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

關鍵詞地質資料匯交制度

地質資料是人們在了解認識和利用地球過程中開展的各種科學研究、生產實踐技術活動及地質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等工作中獲得的科學成果,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資源。無論是為國家擴大內需項目提供服務、地質找礦工作,還是實現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和產業化,都是以齊全、完整、豐富的地質資料信息為基礎。但現行地質資料匯交制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資料匯交仍存在不及時、應當匯交的沒有匯交、部分匯交資料質量不符合要求等問題,有待於通過完善現行地質資料匯交制度,以促進匯交工作的順利開展。

1 現有地質資料匯交制度的局限性

在對各省市地質資料匯交情況的了解中發現,由於制度本身的局限性及環境因素的影響,現行的地質資料匯交制度難以很好地為地質資料匯交工作服務。

1.1 制度本身的局限性

目前的地質資料匯交制度,一是缺乏針對地質資料的法律條文;二是《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和《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並沒有對地質資料的匯交范圍作詳細的規定及嚴格的懲處措施;三是各省市制定的地質資料匯交規章沒有強大的約束力。

可以說,現行的匯交制度中,無論是國家出台的條例或各省市制定的規章,都缺乏強制性規定,只對資料館所在部門存在微弱的約束力,對於匯交難度大的地礦系統外單位和部門,約束力微乎其微。

1.2 環境因素的影響

地質工作覆蓋面廣,地質資料除了存在於地礦部門,地礦系統外的建設單位和部門也擁有大量的地質資料,有的地方甚至是地礦系統內部的地質資料只佔少數,而行業利益的沖突往往阻礙了地礦系統外單位主動匯交相關地質資料。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各界對地質資料的需求日益加大,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由供給驅動轉變為需求驅動。社會的發展要求提高地質資料的社會化服務功能,匯交訴求加大成為大勢所趨,地質資料匯交成為緊急而困難的任務。特別是有的建設工程項目,只有獲得詳細的項目建設地的地質情況才能安全合理地進行工程建設,同時詳細、規范、嚴謹的地質資料也為項目承擔單位免去重新進行地質勘測的工作,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

可以說,無論從地質資料匯交制度本身來看,還是從環境的轉變和需求來看,現行的地質資料匯交制度已無法進一步促進地質資料的匯交工作。由於缺乏嚴格的懲處制度,這一漏洞已成為越來越多的單位不主動匯交的原因。面對我國社會對地質資料需求不斷加大的狀況,地質資料匯交制度到了必須加以完善的地步。

2 對地質資料匯交制度完善的思考

地質資料是社會潛在的財富,地質資料服務體現了國家礦業發展環境的優劣。充分的地質資料有利於礦業的發展,也有利於推動地球科學的研究和國民科學素質的提高。因此,在制定地質資料匯交制度的過程中,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在解決中央統一制定匯交制度基本問題的前提下,充分調動地方各相關部門的積極性,因地制宜地制定適合本地區的匯交制度,共同促進地質資料的匯交工作。

2.1 完善制度的原則

在完善地質資料匯交制度的過程中,應該遵循以下4個原則。一是整體性原則,從唯物主義系統論的角度來說,做任何事情一定堅持整體、聯系的原則。二是可操作性原則,任何制度具有可操作性是實際執行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則。三是漸進性原則,構建新的地質資料匯交制度是一個長遠的工作。對現行制度進行梳理,解決制度的局限性和現實環境影響造成的問題,提出解決辦法並付諸實施。四是精簡原則,在制定製度時,盡量避免兩個制度存在重復的地方。

2.2 制度的框架

國家制定有關公共信息或針對地質資料管理的法律。國土資源部除《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和《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以外,通過制定相關的地質資料匯交懲處辦法或激勵辦法,針對各省市的具體情況提出目標,按照完成情況加以通報表揚或批評。各省市針對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更加詳細、嚴謹的匯交管理規定、懲處措施、激勵手段。國家制度注重原則和基本問題,地方規定應側重於細化、符合自身實際,中央和地方相輔相成,從而有效地促進地質資料的匯交工作。

2.3 制度的制定及實施

首先,多方徵求意見、集思廣益。通過邀請各個環節的專家和負責人、地質資料匯交工作管理部門的領導,研討制度的制定細節。例如建設單位如不匯交相關地質資料,可在審批或上市某個環節做出限制。同時可以賦予各地方一定的自主權,使得各省市相關負責機構能夠針對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更可行的規定。其次,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不管是匯交責任人或地質資料匯交管理人員,很多人存在「能不交則不交,能省事則省事」的思想,要讓地質資料匯交工作做得更好,必須發揮激勵機制的作用。例如,上海市制定的《地質信息共享合作協議》,明確了匯交地質資料給上海市地質資料館的單位就可以享受獲得上海市地質資料館其他地質資料的權利,這一做法值得借鑒。再次,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在制度制定後加以執行的過程中,應注意各個部門的大力協作和配合。例如,上海市2006年6月,為貫徹落實《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加強實施工程地質勘察報告資料統一匯交工作,建立工程地質勘察報告資料匯交機制,由市建設交通委法規處牽頭,會同市建管辦、市建築建材業受理服務中心、市招投標辦、市房地資源局法規處、礦管處及市地質資料館等單位和部門多次召開專題協調會,就有關問題進行溝通、協商和研究,達成共識。這極大地提高了建設單位匯交地質資料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了制度執行的力度。

2.4 當前做好匯交工作的重點

推進地質資料的匯交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各級地質資料匯交管理的工作人員要從思想上加以重視,充分認識地質資料匯交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加大宣傳力度。社會大眾對地質資料的重要作用並非十分了解,更談不上對地質資料相關工作的監督。在公共信息的社會服務工作中,發揮效用最大的監督力量就是社會大眾了。因此,應加大宣傳力度,讓社會公眾知曉地質資料的重要作用,知曉它們對地質資料這類公共信息的知情權和使用的相關權益,提高對地質資料工作的關注度,以公眾輿論的力量促進相關匯交責任單位主動匯交。

二是要深入調研,摸清總量。提高地質資料匯交工作,制定詳細的匯交制度,首先要摸清地質資料的總量及分布,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制定具體匯交制度。大多地方地質資料匯交負責部門都不清楚本地區有多少種地質資料,具體分布在哪些單位,這導致地質資料匯交管理人員處於被動地位,只能等著匯交責任人主動來上交。只有進行主動深入調研,摸清本地區地質資料的總量及具體分布,才能為進一步促進地質資料匯交工作打好基礎。

三是要推進標准化建設。地質資料涉及范圍廣,不同類別的地質資料文件標准各異,同類別的有的也是各式各樣。盡管國土資源部已頒布了《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匯交格式要求》,但這只是總綱式的規定,具體到地質資料匯交文件,仍千差萬別,造成了入庫及管理工作的難度。因此,從制度層面來看,各地區應該組織相關人員根據本地區地質資料種類的特點制定更加詳細的地質資料匯交的格式規定,針對電子文件和文本文件,從字體、用紙、圖標等各個方面各個角度進行詳盡規定,提高地質資料匯交水平。

四是要制定工作流程。在制定地質資料匯交工作制度時,首先制定詳細的計劃和流程圖,從哪一點做起,具體怎麼做,一環銜一環,分階段有步驟地實施,才能最後贏得地質資料匯交工作的良好局面。

3 結束語

由於地質資料匯交制度缺乏匯交范圍的詳細規定、缺乏具有約束力的措施,公眾對地質資料認識尚需提高。因此,必須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促進我國地質資料匯交工作的順利開展。要不斷完善地質資料匯交制度,加大宣傳,提高公眾認識,從摸清地質資料總量做起,加強標准化建設,制定工作流程,不斷落實地質資料匯交工作,進一步提高地質資料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王燕.新形勢下的地質資料管理工作思考.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9,(12)

辛繼升.試論地質資料管理與社會化服務.國土資源情報,2008,(11)

『肆』 地質資料的匯交與利用存在問題淺析

鄭志文

(廣東省國土資源檔案館,廣州510080)

摘要 本文總結了《地質資料管理條例》 實施5年多來,地質資料匯交與開發利用取得的成績,並針對新形勢下的地質資料匯交和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 地質資料;匯交;利用;問題

1 地質資料匯交及利用現狀

《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和《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實施5年多來,廣東省地質資料管理工作以資料匯交管理為基礎,以信息化建設為突破口,以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為目標,突出加強了館庫建設,數字化建庫和地質資料網路化服務體系建設,地質資料的接受、整理、歸檔、管理、數字化、提供利用工作走上了更規范化和現代化的道路,地質資料管理工作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全省的地質資料電子文檔匯交率達到100%。

《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決定》明確將「推進地質資料開發利用」作為新時期地質工作六大任務之一,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地質資料工作的高度重視與親切關懷,反映了經濟社會發展對地質資料信息的迫切需求。地質勘查投入生產出的直接產品是反映地質礦產信息的地質資料(包括原始的、成果的和實物的)。這些地質資料在獲取礦權和工程施工等經濟活動中起到極其重要的決策參考和憑證作用,具有非常大的經濟價值。開發利用地質資料信息,是擴大找礦成果的捷徑。幾年來,我館積極做好地質資料的二次開發利用工作,承擔了省廳下達的工作項目:是否壓覆礦產資源的審查,申請勘查范圍內以往地質勘查工作程度核查,礦產資源儲量表,礦產資源登記、統計資料庫建設等專項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正積極參與承擔「廣東省金土工程」中的地質礦產資源儲量資料庫更新、地質資料資料庫建設、地質工作程度資料庫、礦產資源儲量資料庫更新、館藏地質資料目錄資料庫更新等項目。

2 地質資料匯交及利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地質資料匯交量不多,面不廣

(1)匯交執法缺乏剛性,缺乏有效制約拒交、欠交的機制。除涉及辦理「兩權」(探礦權、采礦權)的礦產勘查地質資料外,其他成果地質資料欠交比較嚴重。如工程勘察報告、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上表礦區停采、閉坑報告(含煤炭政策性關閉礦區資料)等基本未能匯交。如果以後要進行重新的工程建設或礦區開采,需投入大筆的資金去探明,造成巨大的浪費。

(2)省級館藏機構缺乏足夠的信息對匯交的整套地質資料的完整性進行檢驗,無法掌握匯交資料的各類文件具體數量。有些匯交的成果地質資料與評審時提交報告有出入,匯交資料不完整,如有的礦產勘查報告前期已開展物化探工作的,不匯交前期的物化探報告;有的報告已進行野外驗收的,不匯交野外驗收記錄;有的報告甚至連附圖都未匯交完整;有的報告為節省經費,匯交的是送審稿,而不是經專家評審後的審定稿。

(3)電子載體類地質資料(主要為資料庫、軟體類)匯交較少。地質資料的物質表現形式從傳統的紙質為主。目前很多資料庫資料已經成為用戶的需求熱點。在全國地質資料館電子數據存儲中,地質大調查成果數據約佔全館數據的1/3。大部分資料庫、空間庫的區調大項目資料,如1:20萬、1:5萬區域地質圖資料庫等,項目承擔單位在向各區調所匯交的同時,未能及時向所在省級館藏機構匯交,影響了地質資料的集中保管與應用。另一方面,省級館資料接收人員缺乏對相關資料庫應用軟體操作培訓,不能做到全面對資料庫進行驗收,制約著電子載體類地質資料的匯交驗收工作。

2.2 地質資料利用率不高,綜合開發程度低

領導重視是做好地質資料工作的關鍵。近幾年來,從各省地質資料管理年報,每年成果地質資料利用情況(利用人次、利用份次、利用件次)看,利用率並不高,有的省級館一年下來每個工作日平均不到1人(件)。這樣,領導就有些不理解了,一方面在強調資料的寶貴,一方面利用率如此之低下,我們的工作就難以獲得領導的支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統計數據不準確。近年來,地質資料的常規服務發生了很大變化,不僅包括傳統的來館服務,還包括網路服務、電話、信函服務、專題服務、代借閱服務、項目研究服務等。在地質資料管理年報中,統計數量局限於來館查閱服務,對於其他類型的服務利用,未加於統計。以廣東為例,在網路服務方面,用戶可從廣東省國土資源廳、廣東省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廣東省國土資源檔案館網站相關欄目查閱館藏地質資料目錄,內容包括檔號、電子檔號、題名、編著者、形成(提交)單位、形成時間、批准機構、批准時間、資料類別、工作程度、起始時間、終止時間、起始經度、終止經度、起始緯度、終止緯度、內容提要等共十幾項,從2006年10月至2007年底,點擊率超過10000次。此外,我館還承擔了省廳下達的建設項目是否壓覆礦產資源的審查、申請勘查范圍內以往地質勘查工作程度核查、礦產資源儲量表等專項工作,這些項目每年利用成果地質資料均超過1000件。而這些利用數量,在地質資料管理年報中未有反映。

(2)館藏資料陳舊,二次開發程度低。館藏資料陳舊,大部分資料為20世紀90年代前形成的。資料更新慢,數字化(矢量化)程度低,二次、多次綜合開發利用程度低,服務范圍窄等,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用戶的需求,用戶到資料館查詢的自然就少了。

3 幾點建議

(1)不斷完善實施辦法,盡快修訂、細化地質資料匯交細目,加快出台相關法規。如《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中對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礦產資源規劃、礦山環境評價等重要成果資料未列入或未明確列入匯交范圍,造成此類資料欠交。通過出台全省的地質資料匯交與利用辦法,將工程勘察資料、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等報告匯交與國土資源行政部門主管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資質年審、用地審批工作聯系起來,實行匯交憑證「一票否決制」。

國土資源部部儲量司在2008工作要點第五條「強化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里有四項內容:實物地質資料清理、原始地質資料清理、涉密地質資料借閱復制細則、規范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工作辦法。我們期待上述辦法的早日出台。

(2)為保證資料及時匯交及匯交資料的完整性,評審機構或備案機關(如地質災害評審機構、儲量評審中心、市國土局、地勘局等)應定期(如半年一次)將通過評審的成果地質資料的目錄(或開展地質工作的任務書)以及包含的各類文件(正文、審批、附表、附件、附圖、其他、原始資料目錄、資料庫和軟體類等)的數量、匯交時限等抄送省級館藏機構,供省級館藏機構查驗。

建立館(檔案館、資料館)處(礦管處)聯動機制,省級館藏機構及時將匯交情況上報主管處室,以便及時催交。建議在報告評審環節增加館藏機構人員參加,掌握報告的各類文件具體數量,指導成果資料歸檔匯交和電子文檔製作。

(3)制定電子載體類地質資料(重點是資料庫類資料)匯交規范,組織相關資料庫應用軟體操作培訓,為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提供數據源保障。

(4)在地質資料管理年報中完善地質資料利用情況統計,內容應包括網站點擊率、電話、信函服務、專題服務、代借閱服務、項目研究服務等項目利用數量的統計。通過規范的統計標准,真實反映地質資料利用的情況,用數字說話,以引起領導的重視,爭取得到領導的支持。

(5)由全國地質資料館牽頭就資料的二次開發利用報專題項目,制定方法、標准,組織省級館藏機構開展館藏資料編研、開發工作,部、省兩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從礦產資源補償費中列出專項經費給予支持,推進館藏資料的開發利用,不斷挖掘其歷史價值和利用價值。

(6)制定地質資料管理專業的技術職稱評定標准,設立地質資料管理專業的技術職稱評定機構,改變地質資料管理人員既不屬「檔案專業」,也不屬「地質專業」,無從評審專業職稱的現狀,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和社會地位。人員素質、專業水平的提高,有利於館藏機構開展地質資料的二次、多次綜合開發,生產出高質量、附加值高的「產品」,不斷滿足社會各行各業的需要,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使地質資料的開發利用步入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全國地質資料館.第五屆全國地質檔案資料學術研討會文集.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2007.

[2]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司編.地質資料管理工作手冊.北京:地質出版社,2003.

『伍』 淺談成果地質資料匯交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張敬斯

(廣東省國土資源檔案館)

摘 要 成果地質資料是地質工作成果的重要體現,是國家重要的檔案資料,是國民經濟建設和進一步開展地質工作、科學研究等的依據和基礎,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本文從地質資料匯交驗收工作中總結經驗,找出不足,提出建議,旨在為匯交工作提供相關指導性意見,發揮地質資料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 成果地質資料 匯交 存在問題 建議

1 廣東省成果地質資料匯交現狀

截至2012年3月,我館館藏地質資料共8682宗,涵蓋了區域地質調查、海洋地質調查、礦產地質調查、水工環地質勘查、物化遙感地質勘查、地質測繪、地質工程技術、地質科學研究等,包括以紙張和以磁、光碟為存儲介質的電子地質檔案資料兩大類。

2 成果地質資料匯交存在的問題

2.1 紙質材料

2.1.1 文字部分存在的問題

(1)文字報告的扉頁未加蓋形成單位的印章(審批文件未加蓋審批單位的印章)或者未採用原印章。

(2)文字報告未採用線裝訂或膠裝訂,而是採用金屬裝訂。

(3)文字報告未採用雙面列印,缺頁亂頁,頁碼沒有朝外裝訂。

(4)文字報告的目錄沒有與實物一一對應,出現缺章缺節或是跳節跳頁,甚至是章節序號和頁碼錯亂。

(5)正文報告沒有審批、附圖、附表、附件及其他的目錄。

(6)正文報告缺摘要。

(7)單獨成冊的文字報告沒有相應的目錄,附件合訂一冊時沒有細目。

(8)報告性質的附件未單獨成冊,沒有細目。

(9)附圖或過厚的附件、附表與正文合訂一冊。

(10)采礦許可證、探礦許可證、委託書等沒有原樣掃描並整飾干凈。

(11)缺實物地質資料目錄清單、地質檔案文件目錄和匯交地質資料涉密情況登記表等。

(12)電子登記表填寫不規范,如電子文檔說明裡面沒有說明圖件採用何種制圖軟體,制圖軟體所需的系統庫、漢字型檔和字體線型庫的存放位置。

2.1.2 附圖部分存在的問題

(1)附圖缺圖簽,或是圖簽信息不完整。

(2)附圖圖名(比例尺)、圖簽圖名(比例尺)、正文附圖目錄中的圖名(比例尺)三者不一致。

(3)附圖實圖、圖例內容缺失、缺色,實圖與圖例不一致(主要是顏色和岩性)。

(4)附圖中的一些數據和符號,因字體過小而造成模糊不清,甚至是數據重疊導致無法閱讀。

(5)附圖採用糨糊、膠水或雙面膠拼接。

(6)附圖未按規定比例印刷。

(7)附圖印刷質量不過關,甚至採用復印圖、曬藍圖和水彩圖。

2.2 電子文件

2.2.1 文字部分存在的問題

2.2.1.1 排版方面

頁碼混亂,特別是插入整頁圖版(照片、圖、表格)時,頁碼變得不連續或者頁碼出現重復;插圖或插照出現遺漏、放錯位置、與文字重疊在一起的情況;插圖、插表、插照顯示方向不正立;有的電子文檔沒有去除修訂標記,導致文字不居中。

2.2.1.2 色彩方面

主要出現在插圖和圖版上,如電子文件中的圖版為彩色,但是紙質資料中的圖版則為黑白,或是紙質圖片與電子圖片顏色相差太遠。

2.2.1.3 內容方面

紙質和電子文件的內容無法一一對應,如紙質資料中文字描述是完整的,但在電子文件中卻缺少了其中一段;或者是電子文件能夠正常瀏覽閱讀,但紙質資料缺少一頁;插入的插圖、圖版數據不清晰;電子文件中的目錄不是用 word 自動生成,而是人工錄入的,或者雖然用 word 自動生成,但頁碼與實際內容頁碼不符;審批類文件、部分附件類文件及其他類文件掃描後未進行編輯和整飾。

2.2.2 附圖部分存在的問題

(1)圖件的製作不符合國家或國土資源部的制圖標准(如:第四紀沒有採用黃色,或是同一種地質體採用兩種顏色),或者出現紙質圖件、附圖源電子文件、附圖存檔電子文件三者在顏色、圖案上不一致。

(2)附圖源電子文件缺少矢量化數據文件及相應的系統庫、漢字型檔和字體線型庫;所附系統庫、漢字型檔和字體線型庫與所交圖件不匹配,導致源電子文件無法正常瀏覽或與存檔電子文件不一致。

(3)附圖存檔電子文件在打開時找不到任何信息,查看電子文件的屬性,其容量很小,可能是因為轉換時出了問題。

(4)附圖電子文件缺少圖名、圖號、順序號或比例尺;附圖電子文件與紙質圖件的圖名、圖號、順序號或比例尺不一致。

(5)所匯交的源電子文檔不是最終的矢量文件。

(6)存檔電子文件附圖清晰度差,解析度達不到 300dpi。

(7)用制圖軟體製作的圖件在轉換成光柵圖件時,存在丟色或嚴重偏色現象,附圖源電子文件、存檔電子文件與紙質圖三者顏色不一致。

2.2.3 附表部分存在的問題

(1)用 word 製作的附表中續表缺少表頭,表名未用標題命令定義,未用 word 自動生成目錄;使用excel 製作的附表未在工作表標簽用其表名的簡稱來命名。

(2)附表的目錄與實際附表的表序號、表名和頁碼不一致;附表內的數據電子文件和紙質材料不一致。

2.2.4 存檔電子文件存在的問題

主要是格式轉換後出現的問題:①插圖、插照不能正常顯示;②缺字、缺頁、缺數據;③版面縮小;④沒有書簽。

2.2.5 電子登記表和載體外標簽存在的問題

(1)電子文件中缺少電子文件登記表和載體外標簽,或者電子文件登記表載體外標簽未採用製作軟體直接生成而是使用 word 文檔直接錄入。

(2)電子文檔說明一欄,未按規定做說明,有的做了說明但是不正確。例如沒有標注附圖源電子文件所用制圖軟體的版本及其對應的系統庫,或是說明文件中有系統庫文件,但在源電子文件中卻沒有。

(3)沒有標注電子文檔製作的環境或所用軟體的版本。

(4)審批類文件的文件題名錄入不正確(如缺少審批文號;無審批文號的,未以審批機構簡稱和審批形式作為文件題名)。

(5)附圖類文件目錄中,缺附圖的圖號—順序號,圖名不完整,比例尺未用漢字表示。

(6)文件題名中的上、下角標不符合標准要求。按照規定:以符號「^」表示上角標;以符號「ˉ」表示下角標。角標後有非角標內容時用符號「–」表示。如Ⅲ 2E+B Ⅱ表示為:「Ⅲ ^2ˉ(E+B)– Ⅱ」。

3 匯交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1 匯交不及時

按照《地質資料管理條例》第十條規定,地質資料匯交人應當在規定期限匯交地質資料。但部分地質資料匯交人意識淡薄,未認識到向國家匯交成果地質資料是其法定的義務,往往到了需要地質資料匯交憑證時才想起匯交地質資料;或是匯交人認為不匯交地質資料是保護自身權益的一種手段。

3.2 返工效率低、效果不明顯

一是各匯交人對不合格退回修改的地質資料不能及時修改好並重新匯交;二是各匯交人匆匆忙忙修改後再次匯交,導致漏改或出現新的問題;三是通知各匯交人返工,卻長時間未來領取資料回去返工,造成資料積壓。

3.3 部分匯交人意識淡薄,責任心不強

部分匯交人認為地質資料匯交是一項很簡單的工作,只需將地質工作的成果稍作整理即可,但事實上遠遠達不到地質資料匯交的要求。不少單位的地質資料匯交工作採用項目誰負責誰匯交的模式,並未安排地質資料匯交管理人員統一匯交地質資料,造成地質資料質量參差不齊,問題五花八門。此外,有的匯交人主要考慮其單位的發展和經濟效益,對地質檔案資料管理這類不產生直接經濟效益的基礎工作不夠重視,認為「地質資料匯交」就是只要把地質資料送到館藏單位即可;不少地質資料匯交管理人員把未經檢查的地質資料直接匯交,大大增加了館藏單位驗收人員的檢查工作量。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作出如下建議。

4 建議

4.1 不斷完善匯交制度,健全地質資料匯交管理法制體系

新時期地質資料匯交工作因法規不適應、不配套而產生了許多問題,導致不少匯交人擔心成果資料外借後,其自身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因而推遲或不匯交資料。建議盡快出台地質資料匯交規范,使各匯交人依照規范製作成果地質資料,同時館藏單位的驗收工作也變得有據可依。此外,還應充分發揮地質資料匯交監管平台的作用,對未在規定時間匯交地質資料或者未按要求匯交地質資料的,給予相應的處罰。

主管部門應對按時匯交地質資料並且匯交質量優秀的單位、個人予以表揚,以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對匯交質量差、返工次數多、返工周期長的單位予以通報。另外,還可以將地質資料匯交情況納入各單位年度考核。

4.2 提高相關人員的專業水平,加強培訓,建立上崗責任制

由於基層地質資料管理人員和製作人員常常存在「專業知識缺乏」「流動較快」「兼職過多」以及新老人員交接不力和接替人員不熟悉業務等狀況,因而定期、有效地開展崗位培訓,實行地質資料匯交人員考核上崗制度,就成為了社會的迫切需要。

定期對地質資料管理人員和製作人員進行崗位培訓,宣傳新的規章制度,指出匯交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強調匯交的注意事項,促進相關人員的溝通交流,以提高其業務綜合能力。

地質資料匯交驗收人員也要加強業務知識學習,提高自身素質,針對匯交驗收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使地質資料匯交工作再上新台階。

4.3 各匯交人要做好地質資料的自查工作,嚴格執法,發揮匯交人的作用

自查工作的內容包括:地質資料質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配備了專職的地質資料管理人員,是否有資料庫房和必備的硬體設施,地質資料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按《涉密地質資料管理細則》管理涉密地質資料。

做好自查工作是提高地質資料匯交合格率的重要保障,各單位領導要督查指導本單位的地質資料檢查工作,形成檢查報告,提出相關整改措施,狠抓落實,不斷提高地質資料匯交工作水平。

『陸』 成果地質資料製作與匯交工作之探討

方敏吳丹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430074)

摘要 針對高校地調院的特點,通過採取把好成果報告初審關;編寫成果資料匯交提綱;快速、簡要的指導與培訓管理等措施,保證我院匯交工作順利進行。

關鍵詞 創新管理;質量把關;編寫提綱;指導培訓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檔的製作與匯交已成為地質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2002年國務院頒布的《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將地質資料的匯交以法定責任的形式賦予了每個匯交人。高校地調院作為從事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應該理所當然地認真履行匯交義務,依法向國家匯交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的成果資料。如何整理製作電子文檔並按期匯交成為我院匯交工作的難題,資料部門必須對現存的問題採取有效措施,保證匯交工作順利進行。

1 把好成果報告初審關

為了保證匯交的成果資料完整、准確,資料部門必須參與項目成果報告的初審工作,對提交的技術文件材料進行認真清查,重點解決兩個問題:①將只需歸檔而不必匯交的文件材料剔除;②檢查同一份文件材料提交的與實際名稱有無不符,如有則及時糾正。提前消滅可能出現的問題,為匯交工作掃清障礙。

2 編寫成果資料匯交提綱

成果報告評審工作結束後(不必等到《評審意見書》正式下達),檔案人員就可以根據《工作項目任務書》和「提交的技術文件目錄」,按照國土資源部《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匯交格式》的要求,將必須匯交的所有文字、圖件(JPG格式和MAP GIS)等文件材料的名稱編寫成提綱,在此基礎上做一份「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檔組織示例」,便於製作人員直觀理解。編寫的目的在於:①提前進入整理製作和匯交工作,盡早發現和解決問題,同時也為科技人員分擔一部分工作;②理清思路、明確目標,化解科技人員在製作電子文檔和匯交工作中的困惑;③把繁雜工作程序化、條理化,提高效率和質量;④給資料人員驗收電子文檔工作留下依據。

3 快速、簡要的指導與培訓

高校地調院的另外一大特點是依託了高校豐厚的人才資源。研究生便是人才資源之一,應該充分發揮研究生的作用,由他們來完成電子文檔製作工作。成果報告評審工作結束後由各項目組指派一名參加本項目的研究生,檔案人員根據《格式要求》對其進行簡明扼要的個別指導與培訓(因為每個項目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內容、類型、數量都不相同,需要匯交的文件材料也就不相同),然後對照事先所做的「組織示例」整理好所有電子文件材料,完成電子文檔,這是一種很實用的辦法。其優點是:①研究生對項目進行過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比較熟悉,又具有相當高的計算機操作水平,更重要的是很多研究生都掌握了MAP GIS文件的操作技術,這給製作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因為MAP GIS文件在項目里佔有很大比例;②研究生年輕氣盛,時間相對充裕,能快速掌握製作方法而且做得既快又好,大大提高了效率,有利於按時匯交;③通過這項工作能夠培養研究生的歸檔和匯交意識;④掌握匯交程序和製作方法,有利於他們在今後的工作崗位上更好地發揮作用;⑤緩解了人手不夠的矛盾。

4 先刻盤後列印,寫好列印備忘錄

完成製作只是匯交工作的一部分,現行的匯交制度要求除電子文檔外必須匯交與電子文檔一致的紙介質文件材料,所以列印和裝訂工作也不容忽視。

(1)刻盤成本低,列印成本高,列印一份紙質成果報告的資費均在百元以上,多則上千元(彩色插圖多),列印地質圖的價格相對就更高些。刻盤後如果發現錯誤立即糾正損失趨於零,而等到列印出來再發現錯誤,即使是丁點小錯都可能導致一份紙質報告或一張圖紙完全作廢。因此,在刻盤之前之後都不妨多仔細檢查幾遍,盡最大可能把錯誤消滅在列印之前。科研經費來之不易,應該讓有限的經費做更多的事情。

(2)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列印、裝訂之前寫一份備忘錄,主要是記錄列印和裝訂的注意事項。內容有:應該列印哪些文件,每份文件需要列印幾份;復印哪些附加文件及其份數;哪些頁碼需要臨時調整位置;哪些文件需要蓋章;裝訂時各文件的前後排列順序。列印和裝訂發生錯誤,也是拖延匯交期限的因素,同時還會產生一定的經濟損失。

5 管理創新,提升效率

製作和匯交電子文檔是一項繁瑣細致的工作,在以往的製作和匯交工作過程中,出現過各種各樣的問題,在未來的工作中也還可能出現許多新的問題。在2008年全國地質調查工作會議,中國地質調查局對成果地質資料匯交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加大了對匯交工作的管理力度,嚴格規范了匯交時限,增加了資料工作者的緊迫感。這就要求資料部門必須不斷改進工作,管理創新,提升效率,不負重託,為國家的地調事業作更大貢獻。

『柒』 地質資料匯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王尚貴曹陽孟 莉

(四川省國土資源資料館,成都610081)

摘要 地質資料是地質工作服務於社會的重要載體,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提高地質資料的管理和服務水平,可以直接影響礦業投資環境,從而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由於種種原因,目前地質資料匯交管理中還存在法規不配套、匯交不及時、資料內容不真實、信息不完整等主要問題,原因在於領導重視不夠、沒有嚴格執法以及資料館基礎設施較差、人員素質有待提高等,建議完善有關法規、加大資料匯交管理力度、加強資料館藏機構建設、加強業務培訓和學術交流。

關鍵詞 地質資料;問題;建議

地質資料是地質勘查成果的載體,提高地質資料的管理和服務水平,是實現地質資料潛在價值、促進地質勘查成果轉化應用的重要途徑。《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中明確提出,要嚴格執行地質資料匯交制度、依法及時向社會提供地質信息服務等。

1 地質資料匯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有關法規不配套、部分條款難落實

在地質資料管理方面,我國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法規。國務院於2002年3月19日頒布了《地質資料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國土資源部於2003年1月發布了《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2008年發布了《實物地質資料管理辦法》。自《條例》頒布6年以來,在成果地質資料的匯交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如不願意匯交、不按規定匯交、紙質載體和電子文件的質量不符合規范要求。在實際工作中,盡管有這個《條例》,但執行起來難度是很大的,必須有相應配套的法律法規的支持。

特別是《實物地質資料管理辦法》的頒布,表明了國土資源部對礦產資源的管理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是一次管理工作的飛躍。但是也存在難以落實、難以操作的問題。

1.1.1 機構不落實

因為各級必須建立實物地質資料館藏機構,就需要有相應工作的人員編制。而建立館藏機構、解決人員編制僅靠國土資源部的一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辦法》是難以落實的。筆者認為:要真正把實物地質資料的管理工作正常運轉起來,國土資源部還須與勞動人事等部門聯合下文明確機構及人員編制等一系列問題。

1.1.2 經費不落實

(1)館藏建設費不落實。第一,新建一個省級的「實物地質資料庫」,這和組建「成果地質資料庫」或「原始地質資料庫」完全是兩個概念。其建築結構、承重量、抗震強度都比較特殊,建設成本是很高的;作為一個省館,除了向國土資源部匯交資料以外,其館藏量也十分龐大。如此大的建設規模,所需要的建設費用不是一個小數。第二,大的設備設施費用難以落實。如運輸、裝載、篩選加工等設備設施費用。第三,地方財政不可能僅憑一個部門的《辦法》立項撥款,更何況四川省在地震後財政十分緊張。

(2)運行費用無法落實。就目前看來,機構、人員等一系列問題均無依據解決,一旦工作啟動,所發生的大量運行費用也是必然無法解決的。

1.1.3 一些具體條款在操作中難以掌握

(1)如何界定「國家重大工程」和「標志性建築」,用什麼標准來衡量?

(2)「國家館藏機構」、「省級館藏機構」和「從事地質工作的單位實物地質資料庫」,各自具體應管哪些實物地質資料?

(3)對於中央財政出一部分資金、地方財政出一部分資金、單位自籌一部分資金的「拼盤項目」,其實物地質資料又如何管理?

(4)個人出資所獲得的特別有價值的實物地質資料該如何管理?

1.2 一些地質資料內容不真實、信息不完整

1.2.1 內容虛假無法利用

目前,在匯交的地質資料中,有的是假報告;有的是對部分內容造假;也有的根據甲方意圖編寫地質報告。礦權人將要轉讓礦權,就盡量多算儲量,以利多收轉讓費;礦權人如果繼續開採下去,就少算儲量,以便今後少交「價款」等。因此,造成了成果地質資料內容不真實、數據不可靠的問題。

1.2.2 匯交的電子文檔不符合規范要求

(1)解析度太低,圖像不清晰。

(2)匯交人出於某種目的,不願匯交有關資料庫成果;也有的不匯交相關的管理系統或相關信息。如匯交的電子文檔有時缺少附圖的有關系統庫、漢字型檔等。

1.2.3 偽造成果地質資料

盡管類似問題只是極少數,但仍然說明有空子可鑽。四川省曾在2005年就發生過這類問題,雖下決心追查過,但仍不能保證四川省國土資源資料館近幾年接收的所有地質資料都是真實可靠的。

1.3 紙質資料印製、裝訂質量下降,電子文件組織不合規范

1.3.1 紙質載體在編輯、排版、印製等方面,至今還存在很多問題

圖面設計不科學,甚至無圖簽;插圖、附圖縮印後的文字及符號等太小,模糊不清,不利於使用者利用;有的紙質資料採用易銹蝕的鐵釘進行裝訂,不利於長期保存。

1.3.2 各類電子文件的組織方式不符合規定

存檔電子文件、源電子文件存放不規范。

1.4 匯交不及時

根據地質資料性質的不同,匯交期限也不同,在《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中早已詳細規定。由於種種原因,仍有些匯交單位不在匯交期限內匯交地質資料,這也是地質資料的管理和利用長時間不能上新台階的重要原因。2008年4月18日,國土資源部發出了《關於限期匯交地質資料的通知》,將對不及時匯交的單位起到一個清理和督促作用。

2 原因分析

2.1 領導重視不夠

部分領導對地質資料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個別領導對如何保護地質資料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2.2 沒有嚴格執法

到目前為止,相關部門沒有出台一套規范可行或是較為完善的制約制度。

2.3 資料館編制少,人員業務能力有待提高

從目前看來,各省級資料館人員編制較少,在編人員有限,很多省館都存在一人多崗現象,這無疑也削減了資料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在現有人員中,由於地質資料管理工作要求的業務水平不斷提高,人員素質也有待提高。新進人員中地質專業的人不多,業務知識和管理水平都尚待提高。

2.4 軟硬體基礎設施較差

雖然近幾年國家加大了地質資料經費開支的撥付,但仍然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基礎設施需求。

2.5 對地質資料依法匯交的宣傳力度不夠

目前四川省國土資源資料館成果地質資料近15000種,共37萬余件。這些資料在礦產勘查開發、工程建設和地質災害防治、抗震救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地質資料盡管聽起來很專業化,實際上跟老百姓也是直接有關系的,只要加大宣傳力度,就一定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擴大更大的社會影響。如這次汶川大地震,在第一時間,各級抗震救災指揮部、四川省地震局、省交通廳、省測繪局等部門,先後到四川省國土資源資料館收集復制了大量的成果地質資料,為救災搶險、為災區人民重建家園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3 對策建議

3.1 完善法律法規

進一步明確和細化地質資料匯交的范圍,提高資料匯交工作的可操作性。建議盡快制定《原始地質資料管理辦法》。

3.2 強化匯交管理

要進一步強化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加大監督管理力度,擴大地質資料匯交的覆蓋面。

3.3 加強館藏機構建設

理順管理體制,建實建強各級資料館藏機構,切實做好地質資料的管理和社會化服務工作。改善資料館藏機構的基礎設施條件,配備現代化的保管和服務設備,提高資料的現代化管理和服務水平。

3.4 加強業務培訓和學術交流

加強資料人員培訓,逐步提高地質資料工作人員的素質。加強對相關法律知識的培訓,明確地質資料管理的法律規定,明確地質資料匯交的范圍和要求。加強地質資料業務知識培訓,特別是電子文檔管理、檔案管理知識的培訓。定期開展學術交流和舉辦業務培訓班。地質資料作為地質工作服務於社會的重要載體,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地質資料匯交工作的現實需要,即一次性匯交驗收合格率低下等原因,使地質資料電子文檔匯交培訓工作顯得十分緊迫和必要。培訓班在這樣的形勢下召開,意義重大。

4 結束語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地質資料的匯交、管理和利用,必然受到重視,但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到:各級各部門管理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必然是一個從初級到高級的漫長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有失敗有不足才能有改進。由此可見,我們從事地質資料管理工作的人應該努力提高和加強自身的業務知識、業務技能,多方面掌握地質資料管理專業知識,以適應社會對地質資料管理的需要,從而更好地做好服務,為社會提供利用。

『捌』 地質資料匯交前期現狀分析與對策

潘桂花 徐向琴

(江蘇省地質資料館)

摘 要 地質資料是地質工作成果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地質專家的智慧結晶,是地質工作服務社會的主要載體。地質資料匯交單位應按照有關匯交的法律法規做好匯交工作,對於匯交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匯交單位應該給予足夠重視,並從自身抓起,不斷提高匯交數量,保證匯交質量,從而為推進地質資料集群化、產業化這項重點工作做好地質資料信息服務。

關鍵詞 地質資料匯交 現象 想法

地質資料是地質工作成果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地質專家的智慧結晶,是地質工作服務社會的主要載體,也是調查、規劃、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礦產資源的重要依據。地質資料的匯交,使地質資料得到合理利用,從而減少重復勞動、減少資金浪費、提高工作效率,也使老一輩地質工作者的成果得以延續。將地質資料匯交工作做好是我國地質事業發展的需要,是我們每一個匯交人應盡的義務。

1 匯交前期存在的現象

筆者就職江蘇省地質資料館,主要從事匯交驗收工作。在驗收過程發現,導致開展地質資料匯交工作難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1 地質資料欠匯交情況多

《地質資料管理條例》上明確規定:工程建設項目分期、分階段進行竣工驗收的,自竣工驗收之日起 180 日內匯交地質資料;其他地質工作項目形成的地質資料,自該地質項目評審驗收之日起 180 日內匯交;無需評審驗收的,自野外地質工作結束之日起 180 日內匯交。地質資料匯交人需要延期匯交地質資料的,應當在匯交期限屆滿前15日內,向負責接收地質資料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延期匯交申請。但由於各種原因,有些單位仍不能按時匯交,一直拖延,個別單位甚至拖延兩三年,到最後為了拿到省廳的礦權到期變更、延續等需要開具匯交憑證時才匆匆忙忙匯交,因此匯交質量就可想而知了。有些單位甚至拒不匯交,能在規定時間內匯交的地質資料少之又少。日積月累,地質資料欠匯交數量越積越多。

1.2 對地質資料匯交的認識程度不夠

長期以來,相當一部分人員包括部分領導幹部對地質資料匯交工作的認識存在一些誤區,認為資料匯交不是單位的主要工作,不能給單位創造經濟效益,還浪費人力和資源,對省廳下達的催交通知不予理睬,採取拖延戰術;而有的單位的項目經費來源於本單位自籌,單位人員則會認為是我單位花的錢,資料就應該是我單位的,不願意匯交。

1.3 製作人員不夠專業

有些製作人員沒有經過匯交方面的知識培訓,對國土資源部針對地質資料匯交制定的規范SZl9990022001《〈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匯交格式〉試行》和國土資發 [2006]210 號《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匯交格式要求》( 即新規范 ) 不甚了解,還有的單位因為人員編制有限,大多數製作人員身兼數職,精力投入不足;有的單位甚至沒有固定的製作人員,為了應付匯交,今天換一個人,明天又換一個人,導致地質資料匯交驗收過程中錯誤率較高,修改周期較長。

1.4 設施不齊全

正常情況下一個項目驗收合格之後,應把有關地質資料全部交由各單位的資料室,由資料室整理、製作,再匯交至省地質資料館。但有的單位沒有資料室。由項目人員在項目驗收合格後繼續負責匯交工作,因為沒有專業的列印製作、出圖等設備,也有基於項目經費考慮的,在匯交方面馬虎應付,採用外面低成本列印及出圖,直接導致文本不清楚、圖件顏色失真等現象,殊不知這樣反而會浪費更多的人力和財力。

2 對策

筆者認為,這些現象出現在地質資料匯交的前期工作時,如果給予足夠的重視,有較好的措施,有些現象將是可以避免的,可大大減輕後續的工作量。筆者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1 創新方式促進匯交

對地質資料欠交的,按照《地質資料管理條例》以及《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強地質資料匯交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規定,對未在規定的期限內匯交地質資料的,由負責接收地質資料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發出限期匯交通知書。如果在限期匯交通知書的時間內仍未匯交的,就不辦理其礦權延續和變更,也不批准新的礦權;每年年底對匯交質量好的製作單位予以表揚及獎勵,對匯交質量差、返工次數多、返工周期較長的製作單位予以通報批評。

2.2 加強培訓提高質量

每個單位資料室至少應該有一名專業從事地質檔案製作人員,並且通過採取人員考核上崗制等措施,保證匯交質量,保證人員的穩定。每年定期開展培訓工作,組織交流和學習好的經驗方法,提高地質資料管理人員和製作人員的水平,從而提高資料匯交質量,這樣匯交至省館的地質資料合格率將會有極大提高。

2.3 選擇變通確保匯交

對於沒有資料室的單位,筆者建議匯交單位可以變通一下,可確定一名工作人員專門負責地質資料匯交與合格檢驗。在設備方面,對於 A4、A3 這些常規的文本尺寸來說,普通的列印機都不成問題,單位都可自行列印,主要是圖件的列印,一般較好的出圖設備價格也高,設備又大,既需要場地,又需要經費,對有些單位來說可能會存在困難,但如果隨隨便便拿到外面去出圖的話,又會有一定的風險,因為這些圖件沒形成完整報告之前都沒進行過定密處理,如果導致泄密,損失將是不可估量的,還有可能觸犯法律法規。匯交單位可以考慮委託當地正規的具有保密性質的單位進行列印,這樣既消除了泄密風險,又能確保報告的印製質量。

3 結語

做好地質資料匯交工作,確保入庫地質資料的質量至關重要。各單位需要持續重視這項工作。有了高質量的館藏地質資料,才有底氣說有力推進地質資料集群化產業化這項重點工作,才能不斷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好支撐服務。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