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太行山是什麼地質地貌

太行山是什麼地質地貌

發布時間: 2021-03-04 17:06:06

Ⅰ 太行山是哪個地形區分界線 寫平原和高原可以嗎

太行山是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東側是華北平原,西側是黃土高原.所以,華北平原與黃土高原的分界山是太行山.
故選:b.

Ⅱ 太行山其他區域的層狀地貌特徵

圖3-3 華北地區第四紀構造-地貌簡圖

(據袁寶印等,1980,修改)

1—強烈隆起的中山;2—中度隆起的中低山;3—輕微隆起的高原;4—輕微隆起的低山;5—玄武岩台地;6—強烈斷陷盆地;7—中度坳陷平原;8—輕微坳陷平原;9—海洋;10—第四紀活動斷裂

太行山整體上屬於走向北北東向的山脈,其西界為「S」形的山西裂谷帶,東側邊界是河北平原(圖3-3)。對橫跨太行山的地形剖面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太行山地區的三期夷平面結構非常明顯,除了北台期夷平面僅見於五台山的北台頂外,太行面和唐縣面在不同地區幾乎都可見到。但由於北北東向斷裂兩側的垂直差異運動,太行山的東西兩側明顯不對稱。根據現今地勢高低和夷平面的海拔高度變化,大致以紫荊關斷裂帶為界,可以被分為東、西兩部分(圖3-4)。其中西部山地海拔較高,屬於中山區,太行面的海拔為2100~1800m。而東側山地較低,為中低山區與低山區,太行期夷平面海拔600~1000m(圖3-4,圖3-5)。唐縣面的拔河高度相近,都為90~150m,靠近山麓地區比較小,為50~60m。宏觀上,兩個地貌單元之間被高度達300~500m不等的地形梯度帶所分割,這在南太行地區最為明顯;北太行地區,由於後期的侵蝕切割致使地形變緩而不太顯著。雖然存在內部差異,但在不同的地貌單元中都具備前述的太行山地區基本的地貌結構和特徵,並且從山麓到山地腹地或河谷上游,可以依次觀察到由河流階地、唐縣面和太行面等層狀地貌面所構成的典型的層狀地形。如位於太行山東麓的唐河流域的馬耳山及其東西兩側(圖3-5),太行面分布於海拔700~1000m的山峰附近和河流上游的分水嶺地帶。其中在分水嶺一帶夷平面保存最好,常構成面積數平方千米或數十平方千米的山塬面。而靠近山麓地區,隨著水網密度的增加以及相應的河流侵蝕活動的加劇,該期夷平面或被侵蝕切割為山樑面和山峁面,或被破壞殆盡而不復存在。進入盆地區,由於斷陷作用,該期夷平面被埋藏於盆地中。在切割太行期夷平面的谷地中充填了後期的沉積物,並發育了唐縣期夷平面。這在山麓地帶海拔350~500m的高度和河谷中拔河60~120m的高度上可以觀察到,常構成一些比較低緩的山頂、山坡埡口和古河道。在山前地帶,唐縣面也被多被侵蝕切割分解為山樑面和山峁面。在太行面和唐縣面之間發育的是正在被侵蝕的山樑、山脊和陡崖狀的地形陡坎。切割唐縣面則是深數十米至上百米的「U」形或「V」形峽谷。在峽谷中又發育了階地、裂點和岩坎等地貌。

圖3-4 橫切太行山的地形剖面及其中的層狀地貌面

圖3-5 太行山東麓的地形剖面所揭示的層狀地貌面

上述層狀地貌結構在太行山的許多景區都可以觀察到,典型的如臨城的天台山和邢台峽谷群景區。前者位於泜河流域內,是臨城水庫西北一小型河流支谷溝頭溯源侵蝕所形成的一套地貌景觀組合。該區地層產狀平緩,並具有明顯的層狀結構。其中山體下部出露太古宇的變質基底,中上部為元古宇的紫紅色砂岩地層,頂部為寒武系的灰岩地層。在山體頂部海拔500m左右高度可見殘余古夷平面形態,其下為近水平的石英砂岩地層構成的高200m左右的陡崖地貌,再下是拔河50~60m的唐縣期侵蝕面,再下是切入石英砂岩地層中的「V」形峽谷或嶂谷地貌,並發育河流裂點。此處岩層的分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地貌的形態,如石英砂岩發育區,谷坡常呈現陡峻形態,而變質岩地帶,谷坡則多為渾圓狀。在邢台峽谷群景區則屬於略有差異的層狀地貌組合。後一景區位於邢台縣路羅鎮西北,屬沙河流域,也是該河一條支流溝頭附近河流溯源侵蝕過程中所形成的地貌景觀區。該區河谷底部局部出露太古宙變質岩,其他大部分區域主要分布元古宇石英砂岩。由於太行期夷平面在該區已被河流侵蝕作用剝蝕殆盡,目前分布於山頂附近的是剝蝕山脊面,向下是高聳的陡崖地貌,再下局部有唐縣面殘余,但大多都處於剝蝕狀態,唐縣面之下是峽谷地形,當河流切入砂岩中時多形成隘谷和嶂谷,切入變質岩中則常形成寬谷。由於唐縣期之後的多期侵蝕旋迴作用,在砂岩區的唐縣面之下,還常見在垂向上上、下嵌套的「谷中谷」層狀地貌形態,上部是較寬的「V」形谷或「U」形寬谷,向下是極窄的峽谷或隘谷、嶂谷,顯示了最近一期河流強烈下切的跡象。

河南關山位於雲台山東側,也是雲台地貌的典型代表。

古近紀東亞裂谷使山西高原迅速抬升至海拔2000m,相對於海拔較低的華北平原,其階梯狀地貌特徵十分明顯。

中—新元古界,紅色石英砂岩厚達1000m,濱淺海相沉積特徵保存完好,其上為厚層狀下古生界碳酸鹽岩,強烈的新構造運動,造成岩石的斷裂,流水冰劈形成崩塌區內峽谷縱橫,砂岩、灰岩形成峰牆、峰柱、峰林,峰叢。長崖斷壁發育層狀階梯,懸泉瀑布從谷中谷噴涌而下,裝點著怪石深潭和瓮谷,近山頂處亦見碳酸鹽岩形成的岩溶地貌,這些地質景觀都是雲台山十分常見的。

從關山向北至林州、壺關一帶的太行大峽谷也如雲台山一樣,下部為紅色石英砂岩,上部為厚層狀灰岩,在太行山前斷裂差異升降和垂直節理的控制下,其層狀峽谷地貌的發育十分完好,也是雄偉壯觀奇險峻拔的雲台山地貌的典型區域之一。

圖3-6 河北贊皇嶂石岩

河北贊皇嶂石岩地貌成景主要地層是中元古界長城系石英砂岩(圖3-6),層理水平,紅色層面波痕,泥裂典型,保存完好。巨厚水平岩層斷崖長牆高聳入雲。分三層赤羿峰屏,每層高100~300m,有萬丈紅綾,綿延10km。蓤層頁岩夾層形成天然棧道,最頂一層為寒武系厚層灰岩,「U」形谷發育,發育眾多垂直溝壑,沿節理裂隙發育,岩石稜角尖銳。因頂部碳酸鹽岩層有一定含水性,地下水常沿岩石裂隙噴涌,有時形成懸泉飛瀑,經年不竭。其南的武安、邢台,其北的臨城、天台山,特徵亦似於此,雖規模大小各異,但從地貌形態組合與配置,地形演化歷史和進程,以及地貌的層狀峽谷特徵是基本可以與修武雲台山地區的典型地貌特徵和演替進程一致的,是可以歸入雲台山地貌這一類型的。

豫西洛陽黛眉山地區,也有一多峽谷群,組成岩石時代、岩相特徵、岩石類型也都與雲台山近似,古近紀末形成的太行期夷平面,後約相當於雲台上升,河谷下切,分割肢解太行面的夷平面,於上新世—更新世初形成唐縣期夷平面,更新世太行山一帶上升加劇,開始了紅石峽期切割,破壞了原唐縣面的完整性,並在原「U」形谷或盤谷底部形成谷中谷,谷底流水。因岩性差異,在不少河谷裂點上形成瀑布激流和深潭,沿河谷又產生了新的一線天、隘谷、側壁石門、瓮谷崖廊、天然棧道眾多,壺穴、沖蝕槽痕也十分常見。根據地質背景的分析對比,本區的形成地質背景和地形特徵與雲台地貌十分類似。

綜上所述,太行山地區的地貌特徵主要體現在不同類型和不同世代的地貌面或地貌體在垂向上相間分布的層狀地貌組合特點,或不同類型的地貌形態組合在河谷縱向上進行有序交替變化的特徵,並且上述地貌發育特徵在太行山區的各個景區內往往有不同形式的表現。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夷平面、階地和山谷等地形-地貌在垂向上呈層狀分布外,該區的岩溶洞穴也同樣顯示出層狀分布的特點。綜合不同景區的岩溶洞穴可以發現,它們常常集中出現在上述的「盤狀」、「U」形或「V」形等谷地的谷壁下部或谷肩部位,大致相當於海拔1100~1200m、700~800m和200~500m高度附近。另外,在多數景區內常見的發育在河谷縱剖面上、有序排列的岩坎與跌水和裂點與瀑布等地貌景觀,實際上也是一種獨具特色的縱向上的層狀地貌組合。

Ⅲ 雲南太行山古代是什麼地形

太行山是山東和山西的分界線,山以東為山東,山以西為山西
同時也是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的分界線:山以東華北平原、山以西為黃土高原

Ⅳ 太行山以東是什麼地貌類型

以東是華北平原,以西是黃土高原,所以地貌類型為平原

Ⅳ 太行山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其主要成因是什麼

約在抄240萬年前開始大幅度隆起並逐漸形成。

在六億年以前,太行山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後來經過了頻繁的地殼活動,地面上升下降,海水時進時退,當海退時,這里沼澤廣布,氣候溫暖潮濕,生長著茂密的森林,因此形成了太行山區豐富的煤炭資源。

以後的一次次地殼活動,使太行山脈逐漸隆起。後又與東西的華北大平原斷裂,形成太行東部陡峭、西部徐緩的地貌形態。

(5)太行山是什麼地質地貌擴展閱讀:

地質地貌:

太行山脈的地質基底是復式單斜褶皺。東側為斷層構造,相對高差達1500~2000米,山前發育典型的洪積扇以及沖洪積平原。從北向南有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太白山、白石山、狼牙山、南坨山、陽曲山、王莽嶺等山峰。

山西高原東部河流多切過太行山進入河北平原,匯入海河水系。只有西南部的沁河水系向南匯入黃河。

太行山是中國東部的一條重要地理界線。東部的華北平原是落葉闊葉林地帶,西側的黃土高原是森林草原地帶和乾草原地帶,兩側的植被、土壤垂直帶特徵也存在明顯差異。

Ⅵ 太行山的地形圖

太行山地形圖:復

太行山制,地理位置是北緯34°34'—40°43'、東經110°14'——114°33',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媧山,是中國東部地區的重要山脈和地理分界線。

太行山脈位於山西省與華北平原之間,縱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脈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與山西交界地區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東臨華北平原,呈東北—西南走向,綿延400餘公里。它是中國地形第二階梯的東緣,也是黃土高原的東部界線。

(6)太行山是什麼地質地貌擴展閱讀

太行山是中國東部的一條重要地理界線。東部的華北平原是落葉闊葉林地帶,西側的黃土高原是森林草原地帶和乾草原地帶,兩側的植被、土壤垂直帶特徵也存在明顯差異。

太行山脈多東西向橫谷,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商旅通衢。古時有著名的「太行八陘」。

太行山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河北的小五台山、靈山、東靈山、白石山,山西的太白魏山、南索山、陽曲山等。北端最高峰為小五台山,海拔高2882米;南端高峰為陵川的佛子山、板山,海拔分別為1745米、1791米。

Ⅶ 太行山脈和太行山的區別

太行山脈是地質構造和地理形態上的說法,屬於自然地理
太行山指的一個地區的總的概括,屬於人文地理

Ⅷ 請幫忙找一下關於太行山地質方面的資料

太行山是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線。北宋時代傑出的科學家專沈括看到太行山的山崖之間屬「怯怯御螺貝殼及石子如鳥卵者,橫亘石壁如帶」,他經過研究指出:「此乃昔日之海濱,今東距海已近千里。」現代地質研究證實了他的論斷。在六億年以前,太行山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後來經過了頻繁的地殼活動,地面上升、下降,海水時進時退,當海退時,這里沼澤廣布,氣候溫暖潮濕,生長著茂密的森林,因此形成了今天太行山區豐富的煤炭資源。以後的一次次地殼活動,使太行山脈逐漸隆起。後有與東西的華北大平原斷裂,形成太行東部陡峭,西部徐緩的地貌形態。

Ⅸ 太行山地形圖

Ⅹ 太行山東西兩側地形地貌不同的原因

太行山是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東側地形區是華北平原,西側地形區是黃土高原.故答案為:華北平原;黃土高原.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