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學上什麼是什麼變質作用
❶ 變質作用的基本概述
變質作用絕大多數與地殼演化進程中地球內部的熱流變化、構造應力或負荷壓力等密切有關,少數是由隕石沖擊月球和地球的表面岩石所產生。變質作用是在岩石基本上保持固體狀態下進行的。地表的風化作用和其他外生作用引起岩石的變化,不屬於變質作用。
促使沉積物轉變成為沉積岩的成岩作用,通常也是在地下一定深度和一定的溫度、壓力等條件下進行的,它與變質作用有相似之處,但成岩作用所要求的深度、壓力和溫度都較小,在作用的過程中物質發生的變化不十分明顯;而變質作用所要求的溫度與壓力較高、深度較大,在作用過程中原岩變化顯著。一般來說,成岩作用的溫度小於150~200℃,圍壓低於100~200MPa;而變質作用則要高於這一數值。因此,可以說成岩作用與變質作用具有過渡關系。變質作用雖與溫度有重要關系,但溫度並未使原岩熔融,即原岩基本上在固態下發生變質,一旦溫度高到使原岩熔融,那麼,就進入到了岩漿作用的范疇,因此變質作用與岩漿作用從發展上來看也是有聯系的。對於大多數岩石來說,變質作用的高溫界限大致為700~900℃。
早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歐洲的一些地質學家就發現有些沉積岩逐漸過渡為礦物成分和結構構造都不同於原來岩石的地質現象。在野外觀察,發現沉積形成頁岩變成了雲母片岩,原來的黏土礦物變成了新生成的白雲母和綠泥石。但是在這些被改變的岩石中,還可以找到原來岩石殘余的一些特徵,比如有層理、甚至可以見到化石殘片。於是,1883年英國學者萊伊爾在他的著作《地質學原理》一書中,首創「Metamorphism」一詞,提出了變質作用的概念,泛指人們觀察到的岩石變質現象。
Metamorphism 由兩個希臘詞根構成,meta意為變化,morph意為形狀、結構。總體含義意為結構形式發生了變化,但成分基本不變。
在地殼形成發展過程中,早先形成的岩石,包括岩漿岩、沉積岩和先形成的變質岩,為了適應新的地質環境和物理化學條件的變化,在固態情況下發生礦物成分、結構構造的重新組合,甚至包括化學成分的改變,這個變化過程稱為變質作用。當然,由於變質作用形成的岩石就稱為變質岩。
從早太古宙至現代,都有變質作用發生。在非洲和前蘇聯測得侵入變質岩中的岩漿岩的年齡為35億年,在中國的冀東地區測得斜長角閃岩的年齡為35億年,在格陵蘭測得變質岩的年齡為38億年,說明在早太古宙時期,已有變質作用發生。在現代島弧底部和大洋中脊,由於有較高的地熱梯度,也正在發生變質作用。
❷ 變質的意思是什麼
變質的意思是:
1、事物的本質變得與原來不同。
2、指事物的本質向壞的方面轉變。
3、病理學名詞。炎症時局部組織的一種變化,主要表現為組織細胞的各種變性和壞死。
❸ 地質學部分基礎問題
填空部分:
1按作用方式之不同,可將外動力地質作用分為風化作用、侵蝕作用、白雲作用、沉積作用和硬結成岩五中 。
2按作用方式之不同,可將內動力地質作用分為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和地震四種。
3早古生代共分三個紀,按由老而新的順序,其名稱和代號分別是寒武紀E、奧陶紀N、志留紀S。
4晚古生代共分三個紀,按由老而新的順序,其名稱和代分別是泥盆紀D、石炭紀C、三疊紀P。
5中生代共分三個紀,按由老而新的順序,其名稱和代分別是三疊紀T、侏羅紀J、白堊紀K。
6Kz新生代共分二個紀,按由老而新的順序,其名稱和代分別是第三紀R、第四紀。
7前古生代共分二個紀,按由老而新的順序,其名稱和代分別是大古代Ar和早無古代Pt1。
8一般來說,在河流的上游及地殼上升的地區,以向源侵蝕和相下侵蝕作用為主。:二在下游及地殼穩定與緩慢下降地區,以向旁侵蝕和沉積作用為主。
9第四季地質歷史的主要特徵有人類的出現與發展、第四紀冰川後出現幾多期性和新構造運動。
10我國的第四冰川,按期發展的先後順序,共分龍川冰期、潘陽冰期、大姑冰期、廬山冰期和大理冰期五期。
11岩漿岩的主要造岩礦物有:鉀長石、斜長石、石英、橄欖石、輝石、角閃石、黑雲母和白雲母。
12中生代的構造運動共分為二期,其中法生在三疊紀中、晚期的構造運動叫印支運動,而發生在晚侏羅紀至白堊紀期間的構造運動叫燕山運動。
13古生省帶的構造運動分為二期,其中發生在早古生代期間的構造運動叫做加里東運動,發生在晚古生生代期間的構造運動叫作海西運動。
14Kz新生代的構造運動共分二期,其中發生在早第三紀末期的構造運動叫喜瑪拉雅運動,發生在晚第三紀以來的構造運動叫新構造運動。
15按變質岩的構造特徵和物質成分之不同,可將變質岩分為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角岩和蛇紋岩等八大類。
16按沉積岩物質的沉積方式和結構特點之不同,可將沉積岩分為碎屑岩類、粘土岩類和化學岩及生物化學岩類三大類。
17我國的黃土地曾按期形成的時代先後順序分別為午城黃土、離石黃土、馬蘭黃土和全新世黃土。
18根據斷層兩盤相對移動的方向之不同,可將斷層分為正斷層、逆斷層和平移斷層三種基本類型。
19按組成岩漿的礦物成分之不同,可將岩漿岩分成純橄欖岩、輝長岩、閃長岩、正長岩和花崗岩五類。
20根據底層接觸關系的形成過程的不同,將底層的接觸關系分為整合接觸、平行整和不整合三種。
21按水在礦物中的存在位置、形態和所起作用之不同,可將礦物中的水分為吸附水、層面水、沸石水、結晶水和結構水五類。
22斷層要素主要包括斷盤、斷層破碎帶、斷層線或斷層面。
23褶曲要素主要包括軸面、翼、核、樞紐和 。
24由於火山活動造成的湖泊叫火山湖。其中又分為兩種:一種叫火口湖,是由火山口形成的;另一種叫堰塞湖,是由火山岩流 塞河流形成的。
25根據硅氧四面體的連接方式不同,將硅氧鹽礦物分為島狀構造硅酸鹽亞類、孤立環狀、連續鏈狀、連續層狀和連續架狀五個亞類。
26根據地下水的埋藏條件之不同,可將地下水分為保期待水、潛水和層間水三種。
27根據地表流水的來源充足與否是否有固定流路,將地表流水分為片流、溝谷流和河流三種。
28按礦物在岩漿岩中的含量多少及其在岩漿岩分類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將元生礦物分為主要礦物、次要礦物和副礦物三類。
29礦物的光學性質包括礦物的透明度、光澤、顏色和條痕。
30礦物的力學性質主要包括礦物的解理、斷口、硬度、密度、磁性和彈性等。
31根據碎屑顆粒的大小之不同,場將隨寫岩類分為礫石類、沙岩類和粉砂岩類三種。
32根據臉塗鹽的丫姑程度和構造特徵之不同,常將粘土岩類分為黏土、泥石和頁岩三種。
33根據框五的成因不同,可將礦物分為岩漿礦物、表生礦物和變質礦物三大類。
34地質年代單位根據由大而小的順序分別為宙、代、紀、世和期。
35地層單位根據由大而小的順序分別位宇、界、系、統和階。
36根據組成地球物質成分和存在狀態之不同,可將地球的外部圈層分為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內部圈層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
❹ 燕山期接觸熱變質作用
北京西山典型的接觸熱變質作用見於周口店侵入體周圍的圍岩中。研究表明 ( 劉國惠等,1977; 《中國地質學》擴編委員會,1999) ,周口店岩體的圍岩經歷了復合變質作用,即在伴隨燕山期地殼運動所形成的低級區域變質的基礎上,由於岩體的侵入又疊加了本區最主要的一次變質作用,兩次變質作用的時間間隔不長或基本上是連續的,同屬燕山期。發生接觸熱變質作用的顯生宇圍岩包括薊縣系、青白口系、寒武系和下奧陶統以及石炭系、二疊系、三疊系和下侏羅統。主要的岩石類型以發育有定向片理構造為特徵,為角岩類、大理岩類、接觸片岩類、接觸片麻岩類等。
5. 4. 2. 1 兩期疊加的變質作用
從古生代以來,本區和華北廣大地區一樣,經歷了相對穩定的發展階段。至侏羅紀,地殼又重新劇烈活動,發生強烈坳陷,堆積了巨厚的陸相含煤建造和火山-沉積建造。由於隨後的燕山運動及其伴隨的區域性應力和熱力等作用,使北京西山某些地段發生第一次中低壓、低溫區域變質作用,侏羅系及前侏羅系變質為板岩、千枚岩和片岩,出現硬綠泥石、綠泥石變質帶。第一期區域變質作用帶在北京西山分布較廣,達數百平方千米,而與侵入體無依存關系,形成的變質礦物組合如表 5. 12 所列,此外,尚有方解石參加的組合。從變質礦物組合看,第一期區域變質作用應屬綠片岩相的石英-鈉長石-白雲母-綠泥石亞相。
表 5. 12 第一期區域變質作用的變質礦物組合
( 據 《中國地質學》擴編委員會,1999,綜合)
隨著燕山運動的深入發展,該區褶皺和斷裂進一步發育,為岩漿上侵提供了通道和空間,以周口店花崗閃長岩體為代表的岩漿岩得以逐步侵入,並在岩體圍岩中形成了該區最主要的一次變質作用。由於圍岩已遭受過第一期低級區域變質而具有板狀、千枚狀、片狀構造,並在原區域應力場繼續作用下經歷第二次變質作用,又因周口店岩體規模較小 ( 實為一岩株) ,冷卻較快,給予圍岩的熱力不很大。因此變質岩石的礦物組合雖有改造,但一般並不產生岩石組構的根本改變,很少具有塊狀和角岩狀特徵,這與常見的熱變質作用生成的岩石構造有一定差異。對於這種中低壓、中高溫的變質作用,《中國地質學》擴編委員會 ( 1999) 稱之為動力-熱變質作用。
依據代表性變質礦物和礦物組合的不同,劉國惠等 ( 1977) 和 《中國地質學》擴編委員會 ( 1999) 將該區第二期區域動力熱流變質作用從遠離岩體到近岩體劃分為黑雲母帶、紅柱石帶、鐵鋁榴石 - 十字石帶、矽線石帶 4 個帶。周口店幅區調報告中將其歸並為紅柱石-黑雲母帶、鐵鋁榴石-十字石帶、矽線石帶 3 個帶。Wang et al. ( 1996) 認為應該為紅柱石-黑雲母帶、紅柱石-十字石帶和紅柱石-鉀長石帶。不管如何劃分,它們大致都是與熱變質的 3 個變質相相當的,其形成的礦物組合特徵可綜合為表 5. 13。
表 5. 13 第二期區域動力熱流變質作用形成的礦物組合
5. 4. 2. 2 第二期變質作用的漸進變質帶
研究表明,該區不僅存在兩期變質作用,而且後期區域動力熱流變質作用產生的 4 個漸進變質帶亦非同時形成,它們經歷了一個逐漸遞進和疊加的過程,歸納起來可分為 4 個階段 ( 《中國地質學》擴編委員會,1999) 。
( 1) 第一階段: 形成黑雲母帶
在區域變質已形成硬綠泥石、綠泥石帶之後,周口店花崗閃長岩體逐漸上侵時,產生第一期區域變質的區域應力和熱力,仍在一定程度上起著作用,而圍岩又遭受岩體早期帶來的熱流影響,於是在變質砂岩、板岩和千板岩中,形成相當寬廣的黑雲母帶,顯微鏡下可見黑雲母取代綠泥石和硬綠泥石的現象。在離岩體較遠處,黑雲母為綠黃色、褐黃色的小鱗片,隨著離岩體越近,色澤變濃、變深,成為黃褐色、紅棕色的大鱗片。在這一階段,碳酸鹽岩石只有很輕微的變質,還不能產生鈣硅酸鹽類變質礦物。
( 2) 第二階段: 形成紅柱石帶
隨構造運動發展,岩體上侵到較高的位置,側壓力相應增大,熱流溫度升高,圍岩發生進一步變質,出現熱變質作用的典型礦物———紅柱石。這一階段的紅柱石,在顯微鏡下無色,結晶不好,常具篩孔結構,含有較多量的細粒石英和少量黑雲母,有時含硬綠泥石。紅柱石中黑雲母包片,比基質中的黑雲母小 1 ~3 倍,而且前者的排列方向,與基質中黑雲母構成的片理成大角度斜交,這都說明包片中黑雲母與基質中黑雲母不是同時形成的,前者較早,後者較晚,而紅柱石的形成則應晚於早期黑雲母。紅柱石帶的寬度因地而異,但總的是小於黑雲母帶的寬度。同時,碳酸鹽岩石變為結晶灰岩或大理岩,出現少量白雲母,構成白雲母帶,與泥質岩石中的紅柱石帶相當。
( 3) 第三階段: 形成鐵鋁榴石-十字石帶
這是熱流和應力影響最明顯的階段,以片岩和角頁岩中出現鐵鋁榴石和十字石為主要特徵,兩者共生或分別產出。顯微鏡下,鐵鋁榴石包含無色細粒紅柱石,十字石含硬綠泥石。在含十字石和鐵鋁榴石的岩石中,常有紅柱石伴生,本階段的紅柱石已變為淺紅色、粉紅色、結晶完好的空晶石。這種顏色轉變,是由於溫度升高,Fe3 +置換了 Al3 +或 ( 和)部分 Fe2 +轉變為 Fe3 +之故。本帶寬度小於紅柱石帶的寬度。
本階段,由於原岩性質不同,在三疊系的部分變質凝灰岩中,出現普通角閃石-綠簾石和奧-中長石組合。碳酸鹽岩石已變為大理岩類,出現大量透閃石和鈣長石,構成透閃石帶。
( 4) 第四階段: 形成矽線石帶
侵入體熱流對圍岩的影響達到高峰,致使岩石中的礦物組分發生進一步演化,出現矽線石。它多呈灰白色、毛發狀,由於岩體中含有大量流體,矽線石常與白雲母一起交代紅柱石,甚至在礦物內部出現交代分帶現象: 中間部分為紅柱石殘留體,往外為白雲母,再往外為矽線石。在強烈的交代作用下,有的紅柱石幾乎全部變為矽線石,甚至黑雲母也被矽線石和白雲母所替代。但可能由於高溫作用的時間較短,影響范圍不大,主要表現為緊靠接觸帶的片岩、角頁岩中形成寬約 20 ~30 m 的矽線石帶。
大理岩中生成的主要變質礦物有: 鎂橄欖石、符山石、鈣鐵榴石、透輝石和硅灰石等,相應地形成橄欖石透輝石帶。
在岩體的北部和南部,岩體與層位較低的中新元古界岩石之間,局部經歷了邊緣混合岩化階段,其開始時間,可能緊接第二次變質作用或始於它的後期階段,而終止時間較晚。
綜上所述,第二次的變質作用隨時間的推移,經歷了由低級到高級的 4 個發展階段,即黑雲母階段、紅柱石階段、十字石-鐵鋁榴石階段和矽線石階段,這 4 個階段構成了一個應力較強、溫度逐漸升高的過程,而分布范圍卻逐漸縮小,因此最後出現在空間上以岩體為中心,由內向外,由矽線石到黑雲母的 4 個礦物帶。雖然這幾個階段間顯示了由於變質因素變更而形成變質礦物的轉變,但它們不能稱為多期變質作用,只是與燕山運動有密切關系的同一期變質作用多變質階段的產物,因此相應的變質作用,稱為同一變質期的多階段變質作用。
上述第一期區域變質作用和第二期動力-熱變質作用各階段的發展可用表 5. 14 概括。
表 5. 14 周口店岩體圍岩變質作用時空關系發展示意圖表
( 據 《中國地質學》擴編委員會,1999,修改)
❺ 地質學問題,幫幫忙!
第一題:
石灰岩溶洞中千奇百怪的瑰麗景觀,是滲出岩石的水所含碳酸鈣沉積而內成,容沉積物的具體形狀與水的流量及其經過的岩石形狀有關。
不知道你們在化學中學過這樣的方程式沒有,在化學中有碳酸鈣和碳酸氫鈣相互轉變的化學式。溶洞多數都是這樣的轉化千百年的結果。其實地下只要有碳酸鹽岩的地方都在進行著這樣的轉化的,在一些旅遊的地方的溶洞,是因為這些溶洞到了潛水面之上,所以我們才可以進去的哦。象有些地方我們只能看到暗河的。
第二題:
石灰岩,就是灰岩,沒有什麼石灰岩的。石英岩,也沒有,有雲英岩的。石英只是一種礦物。後面的沉積岩,玄武岩,花崗岩根本就不是一個種類的。沉積岩是岩石初始分類中三大岩石之一(其它兩種是火成岩(有時也叫岩漿岩的,現在基本上都用火成岩這個詞語)和變質岩)玄武岩是鹼性的火成岩、花崗岩是酸性的火成岩。
簡單回答就這么多,如果你想詳細了解這些東西,請你看看《岩石學》書,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❻ 變質作用與風化作用的概念有什麼區別
風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堅硬岩石、礦物在原地與帶起、水及生物接觸過程中產生物理變化而形成的鬆散堆積物的全過程;按性質可分為物理風化作用、化學風化作用與生物風化作用;物理風化作用是指氣溫頻繁升降的反復變化的條件下,岩石在原地發生碎裂的過程,物理風化作用的類型有溫差作用、冰劈作用和其它的物理風化作用,其特點是大小混雜,層次不清,岩屑成分與原岩基本相同。 化學風化作用是指在大氣、水和水溶液的作用下岩石發生的化學分解過程,化學風化作用的方式主要是氧化作用、碳酸作用及其它化學風化作用。
變質作用是各種岩石(沉積岩、岩漿岩和變質岩)基本上在固態在受到內動力地質作用,發生礦物成分和結構、構造的變化而變成一種新岩石的過程。遭受變質作而變成的新岩石,稱為變質岩。引起岩石變質的基本原因是原岩所處的物理和化學條件發生了變化。 變質作用主要發生在地下深處溫度、壓力較高的環境,變質作用的能源來自地球內部。影響變質作用飛特點的因素很多,習慣上將原岩特點作為內部因素考慮,而將與地質環境密切相關的物理化學條件,主要是溫度、壓力、活動性流體和時間四個因素作為控制因素。因為這四個因素的變化,可以顯著地影響變質作用的強度、范圍和產物,進而決定變質作用的類型。
❼ 什麼是變質作用
煤的變質作用,指的是褐煤向煙煤、無煙煤轉變的過程。溫度、壓力和作回用的持續時間是煤答變質的主要因素。煤在變質過程中,內部結構、化學組成、物理特徵以及工藝性能都呈有規律的變化。在三種因素中以溫度因素最重要,因為溫度促使鏡質組中芳香結構發生化學變化,官能團和鍵減少,鏈縮短、縮聚,從而使煤的變質程度增高。時間因素指煤受熱的持續時間,煤經受溫度高於50~60℃時,其持續的時間越長,煤的變質程度就越高。上述時間因素與溫度因素的關系,主要是對深成變質作用而言。
至於區域岩漿熱變質作用與接觸變質作用,由於經受源於岩漿的溫度高,受熱的時間較短,量化研究尚少。從受熱持續時間而言,以深成變質作用最長,區域岩漿熱變質作用次之,接觸變質作用最短。壓力是煤變質不可缺少的因素,它主要促使煤的物理結構發生變化。由於煤對溫度和壓力的反應比圍岩靈敏,當褐煤變成煙煤、無煙煤時,圍岩一般不發生變質。因此,從褐煤轉變為煙煤、無煙煤的作用,實際上僅大致相當於沉積岩的成岩作用;而煤進一步轉變為石墨、天然焦的作用則與沉積岩的變質作用相當。但對煤來說,則都稱為變質作用。
❽ 地質學基礎
選擇題:
10/B,11/D,12/D,13/C,14/D,15/C,16/CD
五,簡答題
1、風積物的特點:
風積物是指經風力搬運後沉積下來的物質。主要是砂粒和更細的粉砂。風成沙的分選性較好,沙粒均勻,圓度和球度較高,表面常有一些相互撞擊而形成的麻坑,常堆積成沙丘和沙壠等地形,沙層常形成高角度的斜交層理,厚度從數米到近百米。風積物是乾旱與半乾旱地區分布最廣、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沉積物。
2、風化作用的基本類型:
根據風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質可將其分為三種類型:物理風化作用、化學風化作用、生物風化作用。1)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條件下,岩石、礦物在原地發生機械破碎而不改變其化學成分的過程叫物理風化作用,引起的其主要原因是岩石釋重和溫度變化。
2)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條件下,受大氣和水溶液的影響,岩石、礦物發生化學變化並產生新的礦物的過程叫化學風化作用,引起其主要因素是水和氧等。
3)岩石在動植物及微生物影響下發生的破壞作用,稱生物風化作用,其主要是通過生物的生命活動來進行的,生物風化作用主要發生在岩石的表層和土中,既有機械的風化,也有化學的風化。
3、斷層的野外識別:
多數斷層因其斷面附近岩石破碎,易風化,剝蝕,所以露頭不好,往往被沉積物蓋,觀察要仔細,常從以下證據來識別。
1)構造岩:角礫岩——斷裂破碎的岩石,大小不等,稜角分明,碎塊再膠結成岩,角礫與兩側岩性一致。糜棱岩——逆掩斷層常見,擠壓斷裂帶中,碎塊很碎小再膠結成岩。斷層泥——斷層兩面三盤擠壓磨擦(碾磨)的極細的泥狀物。
2)密集的節理:斷層面是較大的破裂面,形成同時伴生有許多小破裂面即節理。節理方向常與斷層方向大致平行。
3) 擦痕和鏡面:
擦痕——斷面上平行而密集的溝紋。
鏡面——斷面上局部平滑光亮的面。
階步——擦痕及鏡面未端常出現「坎」。
以上均為兩側岩層(塊)相對滑動在斷面上留下的痕跡,可據此推測兩盤相對運動方向。
4) 牽引褶皺(拖曳)褶皺)
斷層兩側岩層相對位移時,受磨擦阻力影響出現彎曲。牽引褶皺可指示對盤位移方向。
5)沿岩層或礦層走向突然中斷
6) 地層重復或缺失
斷層能夠破壞地層序,造成地面上某些地層的重復或缺失,什麼情 況重復,什麼情況缺失,與斷層性質有關。與斷面及岩層產狀有關。
7)地形證據
負地形(低凹地帶):由於斷層附近易風化、剝蝕(岩石破碎),長期的外力作用造成,俗話說「逢溝必斷」。
斷層崖:大而陡的斷面出露呈陡崖狀。有流水可成瀑布。
斷層三角面:一平列平行的山脊,被走向與其垂直的正斷層切割,上升盤露出,山脊呈三角形橫切面。
8) 泉出露點:斷層切割含水層,地下水沿裂隙,湧出。泉點常呈線狀分布。
4、變質岩的主要顯著特徵:
1)最主要的有兩點:一是岩石重結晶明顯,二是岩石具有一定的結構和構造,特別是在一定壓力下礦物重結晶形成的片理構造。變質岩和火成岩相比,一般講二者雖都具結晶結構,但前者往往具有典型的變質礦物,且有些具有片理構造,而後者則無。變質岩和沉積岩相比,其區別更加明顯,後者具層理構造,常含有生物化石,而前者則無。同時,在沉積岩中除去化學岩和生物化學岩外,一般不具結晶粒狀結構,而變質岩則大部分是重結晶的岩石,只是結晶程度有所不同。
2)特有礦物: 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繼承性礦物,就是原岩中已有的礦物,比如石英、方解石、黑雲母、角閃石、長石等等。另一類是變質礦物,就是只有變質岩中才有的礦物,比如十字石、石榴子石、紅柱石、綠簾石,、滑石、蛇紋石等,這些礦物是鑒定變質岩的可靠依據。
碼字碼的很辛苦啊~
六、論述題
1.:
❾ 變質是什麼意思
biàn zhì ㄅㄧㄢˋ ㄓㄧˋ
變質(變質)
◎ 變質 biànzhì
[denature;go bad;deteriorate] 人的思想或事物的本質改變,多指向壞的方面變化
腐化變質
這肉變質了
biàn zhì ㄅㄧㄢˋ ㄓㄧˋ
變質(變質)
(1).事物的本質變得與原來不同。《雲笈七簽》卷九四:「山有玉,草木因之不雕;人懷道,形體得之永固。資薰日久,變質同神;練神入微,與道冥一。」 洪深 《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上篇三:「於是不免要向文人的(以詞章或樂曲為重的)作品裡借取材料而稍有變質。」
(2).指事物的本質向壞的方面轉變。 杜鵬程 《在和平的日子裡》第二章:「 梁隊長 說:『變質的洋灰降低標號使用,模型板就湊合著使用原來的。』」 徐特立 《讓革命的紅旗世代相傳》:「腦子里裝的東西不對頭,革命意志就可能衰退,就會貪安逸,圖享受,就會忘本,變質,甚至變成剝削別人的人。」
(3).病理學名詞。炎症時局部組織的一種變化,主要表現為組織細胞的各種變性和壞死。 魯迅 《熱風·隨感錄四十九》:「少年在這時候,只能先行萎黃,且待將來老了,神經血管一切變質以後,再來活動。」
相關詞語:
變容改俗 變意 變食 變母音 變天 變故易常 變價 變後掠翼飛機 變種 變形 變蛋 變體 變質岩 變幻無常 變風改俗 變號 變故 變壓 敦煌變文 七七事變 不變不革 走變 識時達變 歪變 斗變 千變 隨機變數 治變 屍變 量變 蜚變 嘩變 爻變 蹙變 鑒機識變 矯世變俗
❿ 學習地質學我們應掌握什麼
《地質學基礎》教學內容
緒 言
第一章:總論
1.地球的概況
2.地球的結構
3.地質作用和地質年代
第二章:礦物
1.礦物的基本特性
2.重要礦物簡述
實習一:礦物形態觀察與鑒定
實習二:礦物的物理性質觀察與鑒定
實習三:常見礦物的肉眼鑒定
第三章:火成岩
1.岩漿、岩漿作用
2.噴出作用
3.侵入作用
4.火成岩的成分
5.火成岩的結構和構造
6.火成岩的分類
7.最主要的火成岩
實習四:常見岩漿岩的觀察與鑒定
第四章:沉積岩
1.沉積岩的形成過程
2.沉積岩的特徵
3.沉積岩的分類和主要沉積岩
實習五:常見沉積岩的觀察與鑒定
第五章:變質岩
1.變質作用因素
2.變質岩的特徵
3.變質作用的類型及有關的變質石
4.有關變質岩的幾個問題
實習六:常見變質岩的觀察與鑒定
第六章:礦床
1.礦床概述
2.內生礦床
3.外生礦床
4.變質礦床和多成因礦床
第七章:構造運動和構造變動
1.構造運動的基本特徵
2.構造運動的證據
3.岩層產狀和岩石變形
4.褶皺構造
5.斷裂構造—節理
6.斷裂構造—斷層
第八章:地震
1.關於地震的一些概念
2.地震的成因和成因類型
3.地震的強度
第九章:大地構造學說
1.地槽—地台說
2.板塊構造學說
第十章:地殼歷史研究方法
1.地史的研究方法
2.地層系統
第十一章:前寒武—太古宙和遠古宙
1.太古宙
2.遠古宙
3.震旦紀
第十二章:早古生代
1.動物界的第一次大發展
2.加里東構造階段地理輪廓及地史特徵
第十三章:晚古生代
1.晚古生代動物界的飛躍發展
2.海西構造階段世界古地理格局變化及地史特徵
第十四章:中生代
1.中生代動物界的新發展
2.中生代全球大地構造和古地理演化
第十五章:新生代
1.第三紀概況
2.第四紀概況
http://www.geosociety.org.cn/index1.htm
中國地質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