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地質一般有哪些
⑴ 明挖或承台基底檢驗的主要內容包括哪些
明挖地基的主要檢驗內容
1.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和基底標高
2.基底地質情內況和承載力是否與設計資料相容符。
3.地基所用材料是否達到設計標准。
承台混凝土澆築的主要檢驗內容
1.混凝土強度
2.承台尺寸、承台頂面高程和軸線偏位。
⑵ 地質專業基底深度至的是什麼
首先礦業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受大環境影響,地質勘查類業務也在下滑回,其次,當前處在事業答單位改革的關鍵期,事業單位編制管理收緊,全國大部分地勘單位都是事業單位。從目前就業情況看,很不樂觀。但可考慮繼續深造,加大擇業籌碼。
⑶ 什麼是建築基底高程
絕對標高,我國是把黃海平均海平面定為絕對標高的零點,其他各地標高以此為基準回。任何一地點答相對於黃海的平均海平面的高差,我們就稱它為絕對標高。這個標准在中國境內只在一個。
設計時建築會將某一個絕對標高確定為該項目的正負0.00標高,如正負0.00標高等於絕對標高498.7m,那麼就是說該建築物的正負0.00標高相對於黃海平均海平面為498.7m.設計時一般正負0.00標高為一層室內地面,該建築的其他位置均以相對該標高的高程進行表示,如屋頂標記為+98m,均是相對於該正負0.00標高來說的.
建築基底標高是指建築物的基礎底面標高,如果有地下室,且其基礎為筏板基礎,那就是指筏板基礎的底部.如該建築物筏板基礎的底部標高為-13m,那就是表示該建築物筏板基礎的底部相對於正負0.00要挖至13m.
⑷ 地質構造有哪些具體表現
主要表現為斷裂,褶皺。
斷裂(fracture)
顧名思義,斷裂是指岩層被斷錯或發生裂開。據其發育的程度和兩側的岩層相對位錯的情況把斷裂分為三類。一類叫劈理,是微細的斷裂變動,還沒有明顯破壞岩石的連續性。最常見的劈理是在褶曲的核部發育的軸面劈理,常呈扇形(以褶皺軸面為對稱軸)。第二類稱節理,是岩層發生了裂開但兩盤岩石沒有發生明顯的相對位移的斷裂變動。按其形成的力學性質,節理可分為張節理和剪切節理。節理常成組出現,如「X」-形的共軛節理。如果斷裂兩盤的岩石已發生了明顯的相對位移,則稱斷層,是最重要的一類斷裂。
按兩盤相對運動的方向,斷層可分為基本的三類;正斷層、逆斷層和平推斷層。上盤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的斷層稱正斷層,斷層面傾角一般較陡。上盤相對上升、下盤相對下降的斷層是逆斷層,斷層面傾角變化較大,從陡傾到近水平。一系列低角度逆斷層組合起來,被沖斷的岩片就象屋頂上的瓦片那樣一個疊一個,可形象地稱為疊瓦狀構造。如果斷層兩側的岩石不是沿斷層面上下移動而是沿水平方向移動,則稱平推斷層。如果把這三類斷層與形成的構造應力聯系起來,通俗地說,正斷層由拉張應力引起,逆斷層是擠壓應力的結果(故常造成地殼的縮短),平推斷層則與剪切應力有關,其斷層面常近直立。
以上討論的主要是脆性斷裂情況,其斷裂面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還有兩類斷裂的斷裂面則是看得見卻不一定摸得著的。塑性斷裂是岩石塑性變形的產物,象流劈理,是因片狀或板狀礦物的平行排列而使岩石能夠分裂成許多平行薄片的構造。粘滯性斷裂是岩石在高溫、高壓下發生粘滯性流動的結果,原岩的結構已完全破壞,原來組成岩石的礦物發生轉動並伴有重結晶和再排列作用,形成片理、片麻理和新生面理等。因此,說斷裂是不連續變形同樣只具相對。
又稱誘導斷裂(inced cleavage)或異裂。質譜學中,因正電荷中心對電子對吸引,使一對電子對轉移引發的斷裂。
岩石中面狀構造(如層理、劈理或片理等)形成的彎曲。單個的彎曲也稱褶曲。褶皺的面向上彎曲,兩側相背傾斜,稱為背形;褶皺面向下彎曲,兩側相向傾斜,稱為向形。如組成褶皺的各岩層間的時代順序清楚,則較老岩層位於核心的褶皺稱為背斜;較新岩層位於核心的褶皺稱為向斜。正常情況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皺的兩種基本形式 。單個褶皺大者可延伸數十公里,小者可見於手標本或在顯微鏡下才能見到。
褶皺(zhězhòu)要素
褶皺的基本組成部分,用以描述褶皺的形態和產狀。包括:①核,褶皺的中心部位;②翼,泛指核部兩側比較平直的部分;③軸跡,褶皺面從一翼過渡到另一翼時出露的軸部;④樞紐,同一褶皺面上最大彎曲點的連線;⑤軸面,各相鄰褶皺面的樞紐聯成的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不規則的曲面,軸面與地面或其他面的交線稱為該面上的軸跡;⑥軸,理想的圓柱狀褶皺可以由一條平行其自身移動而描繪出該褶皺面彎曲形態的直線,這一直線又稱為褶軸。褶軸只是具有表明幾何方位意義的線段,圓柱狀褶皺的樞紐方向代表了褶軸的方向。非圓柱狀褶皺可有樞紐線而沒有統一的褶軸,只有把它分解成許多近似圓柱狀褶皺的區段,才可分別確定其褶軸;脊線和槽線,在橫剖面上褶皺面的最高點稱為脊,同一褶皺面上脊的連線稱為脊線;反之,褶皺面在剖面上的最低點稱槽,同一褶皺面上槽的連線稱為槽線。
分類
一般依據褶皺的位態或其在空間的產狀和褶皺的形態進行幾何分類。
位態分類或產狀分類
根據單個褶皺的樞紐及軸面的產狀分為:①直立水平褶皺,軸面近於直立(傾角80°~90°),樞紐近於水平(0°~10°);②直立傾伏褶皺,軸面近於直立,樞紐傾伏角10°~70°;③傾豎褶皺,軸面和樞紐均近於直立;④斜歪水平褶皺,軸面傾斜(傾角20°~80°),樞紐近水平;⑤斜歪傾伏褶皺,軸面傾斜,樞紐傾伏;⑥平卧褶皺,軸面和樞紐均近於水平;⑦斜卧褶皺,軸面和樞紐的傾向和傾角基本一致,軸面傾角20°~80°。
形態分類 以在與褶皺軸相垂直的正交剖面上的形態進行劃分。根據組成褶皺的岩層厚度變化或各層的曲率變化,利用層的等斜線型式來表示。等斜線即同一翼的相鄰褶皺面上其切線傾角相等的切點的聯線。據此可分為3個類型:1型,等斜線在背形中成正扇形向內弧收斂,即內弧的曲率比外弧的大。根據其收斂的程度和層的厚度變化可進一步分為3個亞類:IA型褶皺的等斜線強烈收斂,褶皺層的厚度在轉折端比翼部的薄,也稱頂薄褶皺;IH型是理想的平行褶皺,等斜線垂直層面,上下層面互相平行,褶皺層厚度在各處相等,也稱等厚褶皺;IC型褶皺的等斜線略微收斂,層的厚度在轉折端比翼部的略厚。2型,等斜線互相平行,層的厚度在轉折端明顯大於翼部,但在平行軸面方向上測量的視厚度則各處相等。這類褶皺各層的曲率相同,各層形態相似,故稱相似褶皺。3型,等斜線在背形中呈反扇形向外弧收斂,層的厚度在轉折端明顯大於翼部,也稱頂厚褶皺。
另外,根據組成褶皺的各褶皺面之間的幾何關系可分為:①協調褶皺,各褶皺面的彎曲形態一致或作有規律的變化,如平行褶皺和相似褶皺;②不協調褶皺,各褶皺面的彎曲形態彼此有明顯的不同,層的厚度變化很不規則。
組合形式
在同一次構造變形中形成的有成因聯系的一系列背斜和向斜組成有規律的幾何型式。褶皺的組合型式是區域構造應力場、變形時的溫壓條件和組成褶皺岩層性質的綜合反映。代表性的組合型式有3種:阿爾卑斯式褶皺,又稱全形褶皺。由一系列線狀褶皺組成褶皺帶,所有褶皺的走向與褶皺帶走向基本一致,背斜向斜連續波狀的同等發育,不同級別的褶皺組合成巨大的復背斜和復向斜。侏羅山式褶皺,又稱過渡型褶皺。由一系列近於平行而間隔的褶皺組成,背斜和向斜的發育程度不同。典型的侏羅山式褶皺是背斜緊閉而明顯,但兩個背斜之間的向斜平緩開闊而不顯,褶皺層厚基本不變,為等厚褶皺,這種背斜緊閉而向斜開闊的褶皺也稱隔擋式褶皺,如中國四川的華瑩山褶皺。反之,向斜緊閉而明顯但兩個向斜之間的背斜平緩開闊並常呈箱狀的褶皺,稱為隔槽式褶皺。日耳曼式褶皺,又稱斷續褶皺。發育於構造變形十分微弱的地台蓋層中,以圓形的穹隆或長圓形的短軸背斜為主,翼部傾角極緩。它們可以孤立地產出於近水平的岩層中,也可以成群地出現並有規律的定向排列,如雁列式短背斜。
形成機制
褶皺的形成機制與其受力方式、變形環境及岩層的變形行為密切相關。不同的形成機制在不同的條件下起作用,常見的有:
縱彎褶皺作用
岩層受到順層擠壓作用而形成褶皺。一般認為岩層在褶皺前處於初始的水平狀態,所以縱彎褶皺作用是地殼受水平擠壓的結果。岩層間的力學性質差異在褶皺形成中起著主導作用。如岩系中各層力學性質很不一致,則在順層擠壓下,強硬層就會失穩而發生正弦曲線狀彎曲,形成等厚褶皺;相對軟的層作為介質,在均勻壓扁的同時被動地調整和適應由強硬層引起的彎曲形態。進一步擠壓下,強硬層的褶皺變得越緊閉,可使翼部被壓扁而成IC型褶皺。如岩系中各層力學性質差異較小且平均韌性較大,則強和弱的岩層在褶皺的同時共同受到總體的壓扁,可形成 IC型到3型的褶皺。縱彎褶皺的軸面垂直擠壓方向,褶軸與中間應變軸一致。
橫彎褶皺作用
岩層受到與層面近於垂直的力而發生彎曲的作用。由於沉積岩層初始狀態是水平的,因此,橫彎褶皺作用的外力是垂向的。它可以是由於基底的斷塊升降引起蓋層的彎曲,也可以由於鹽層或其他高塑性層的重力上浮的底闢作用(見底辟構造)引起上覆地層的彎曲,也可由岩漿上涌所引起。其特點是受褶皺的岩層整體處於拉伸狀態,常成IA型頂薄褶皺,或在頂部形成地塹。當基底的差異性升降與表層的沉積作用同時進行時,則為同沉積褶皺,背斜表現為水下隆起,向斜表現為水下凹陷,從而可引起沉積層的岩相和厚度的變化。
剪切褶皺作用
又稱滑褶皺作用,是岩層沿著一系列與層面交切的密集面發生不均勻的剪切而形成褶皺。它一般發生於韌性較大的岩系(如含鹽層)或較深層次的層狀岩系的韌性剪切帶中。這時,各岩性層間的韌性差極小而趨於均一化,而整套岩系的平均韌性較大。在變形中,岩性差異和層面只作為標志而不再具有力學意義上的不均一性,由於受差異性剪切而被動地彎曲。其軸面平行於剪切面,因此沿軸面測量的層的視厚度相等,是典型的相似褶皺。
流褶皺
岩石在較高的溫度和壓力下可以成為具高韌性和低黏度的固態物質,呈類似於黏性流體的黏滯性流動而變形,形成形態非常復雜的褶皺。深變質岩和混合岩化岩石中常可見小型的流褶皺。在比較簡單的層流條件下形成的流褶皺,實際上仍是一種剪切褶皺,仍有規律可循。在紊流條件下形成的復雜褶皺,已很難再造其運動學圖像,對分析其所受的應力場已無實際意義,但說明了其生成時的條件。
由地表非構造運動的力的作用也可形成褶皺。這類褶皺僅限於地殼表層,屬表生構造。如山坡上重力造成的蠕動構造,可使岩層發生膝狀彎曲,甚至翻轉成平卧式捲曲。地面及水下滑坡,沉積岩成岩過程中的差異壓實作用等,都能使沉積岩層產生不同形態的褶皺。這類褶皺一般規模不大,往往局限於某一層或少數岩層中。
⑸ 基底岩石地層
皖南前南華紀基底淺變質岩系,是皖、浙、贛、湘、鄂、黔、桂7省的江南古隆起的重要組成部分。皖南及其毗鄰的浙贛地區北接揚子,南臨華南,是中國南方大地構造單元江南造山帶的重要地區。江南古隆起這條弧形變質岩區在皖南分布於祁門、休寧、屯溪、歙縣、績溪一線,總體呈東西向,繼而在屯溪以東近傾伏端被後期構造改造成北東向,寬約近百千米,地層出露齊全,是研究江南古隆起的理想地區。
根據前南華紀地層的岩性(組合)、沉積環境、變形變質、地層(岩石)地球化學、同位素年代資料,大致以祁門-歙縣-寧國墩斷裂及江灣(江西)-五城和五城-祁門構成的弧形斷裂為界,將評價區劃分出歷口構造區、障公山隆起區和白際嶺島弧區3個小區。基底地層見圖1-1-1及表1-1-1。
表1-1-1 安徽東南地區基底岩石地層表
圖1-1-1 安徽東南地區基底岩石地層分區示意圖
(一)歷口構造區基底
基底地層主要分布在祁門歷口—績溪王家村一帶,由上、下兩部分構成。下部基底有中元古代(薊縣-長城紀)的牛屋組(Pt2n)、大谷運組(Pt2d);上部基底由青白口紀的鎮頭組(Qbzh)、鄧家組(Qbd)和鋪嶺組(Qbp)組成。其顯著特點是:岩石變形較弱、變質較淺,原生組構保存完好、層序清晰。
1.中元古代岩石地層
(1)牛屋組(Pt2n)。分布於祁門縣牛屋山、大尖,歙縣黃村等地。以歙縣黃村為例,本組岩石構成以濁流沉積為主要特徵。下部的濁積岩由紫、灰紫和灰綠色中厚層岩屑砂岩—薄層細砂岩和硅質板岩(組合)構成,成分和結構的組合帶向上部演變為灰綠色厚層塊狀岩屑砂岩夾板岩。岩石粒序層理發育,具有典型的濁流沉積特徵,以TAE組合為主,同時見有TABDE和TAD組合,下部發育溝槽模構造,頂部為灰黑色板岩夾中厚層砂岩或砂岩、板岩互層,發育有淺水沉積標志和風暴流沉積等特徵。產微古植物化石,厚約1843~2709 m。
從評價區向西至江西的九嶺地區,該組與計林組的岩石組成和沉積特徵近似,可進行區域對比。
歙縣黃村地區的牛屋組因其獨特的灰綠色調和濁流沉積特徵,也有將其劃為環沙組(Pt2h)。
(2)大谷運組(Pt2d)。分布於祁門縣東園、歙縣大谷運等地,分上、中、下三部分。下部暗紫色沉凝灰岩與灰黑色凝灰質板岩呈韻律相伴產出,中部為中厚層凝灰質(硅化)硅質岩、條紋狀硅質板岩,上部為岩屑砂岩、粉砂岩夾千枚狀板岩和淺灰色砂岩、板岩。綜觀該組,經歷了由沉凝灰岩→硅質岩→岩屑砂岩、板岩的沉積變化過程。沉積環境發生了由淺水相向深水相的轉移後又轉向淺水體、強水流、弱補給和較高成熟度的濱岸相砂岩沉積。產微古植物化石,厚約3279~3464 m。
區域上可與九嶺地區的安樂林組和修水組對比。
2.青白口紀岩石地層
中元古代末,新元古代早期,評價區進入俯沖碰撞造山階段,區內的鎮頭組(Qbzh)、鄧家組(Qbd)、鋪嶺組(Qbp)是碰撞造山及其滯後期的產物,是江南造山留下的地質記錄。
(1)鎮頭組(Qbzh)。下部沉積了紫灰、深灰中—厚層狀沉凝灰岩夾砂礫岩,為中元古代末造山運動形成的磨拉石沉積;上部為灰黑色、深灰色砂岩和板岩互層,砂岩夾板岩或板岩夾砂岩。與下伏大谷運組呈不整合接觸,厚約930~l962 m。
本組底部及下部的礫岩和砂礫岩以及黟縣碧山礫岩、東至縣馬坑礫岩(葛公鎮組)都是中元古末碰撞造山所形成的山前磨拉石沉積。下部具有陸上暴露剝蝕所形成的河口扇沉積特徵,上部發育潮汐層理,其沉積部位有潮下砂坪、潮間混合坪和潮上泥坪,總體為發育障壁島潮汐作用為主的自旋迴沉積體系。延至西部東至縣葛公鎮組,與該組層位相當。
(2)鄧家組(Qbd)。下部為灰色變質長石、岩屑石英砂岩、細砂、粉砂岩,上部是淺灰色、紫色厚層變質石英砂岩、含礫石英砂岩夾數層安山玄武岩。與下伏鎮頭組呈平行不整合,厚約50~3326m。
鄧家組出露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時各地差異極大,說明新元古代造山期地殼運動存在明顯的不均衡性。在負性構造區,地殼下降,相對沉積基底而言,始終保持近岸淺水的沉積環境,形成中心部位巨厚的鄧家組高成熟度砂岩沉積。相對負性沉積中心向正性構造區過渡,鄧家組乃至下部的鎮頭組呈楔狀體逐漸尖滅消失,在東西向古隆起的北部地區構成條帶狀或串珠狀的局限盆地沉積。
(3)鋪嶺組(Qbp)。由灰綠色、黃綠色玄武岩、杏仁狀玄武岩及玄武、安山質凝灰岩組成。與下伏鄧家組呈水下噴發接觸,厚約50~983 m。沉積時,沉積盆地具有拉張性質。在地殼下降過程中形成的鄧家組呈大型透鏡體,從中心向兩側厚度變薄,並出現對下伏層位的上超現象。由於沉積小盆地在拉張應力控制下,在鄧家組沉積的中後期於強拉張部位發生以基性為主的熔漿水下噴溢,形成了層狀玄武安山岩,即「鋪嶺組」。鋪嶺組的產生僅局限於鄧家組內,與鄧家組構成「寄生」關系,因此其產生必然受鄧家組限制,規模必定比鄧家組小得多。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鋪嶺組是新元古代裂谷期的產物,同期異相的還有歙縣許村等地的復合岩牆群。
值得一提的是,反映中元古代末期碰撞造山而沉積的鎮頭組、鄧家組、鋪嶺組,其組合具有不整合界限地層單位特徵。由於當時地殼運動的不均衡性、所處沉積部位(上疊構造區和繼承構造區)的不同而出現不同的沉積相和沉積建造。因此,上述各組不是一個區域性的岩石地層單位,而是一個地域(段)性的岩石地層單位。
(二)障公山隆起區基底地層
主要分布於休寧縣西南部、祁門縣南部,其南部和西部與江西省毗鄰。以變質砂岩、板岩和千枚岩組合為主體,變形強烈,但又保留斜層理、粒序層理等原生沉積構造,形成了該構造區強變形帶與弱變形域組合的有別於其他區域基底特徵的特殊地質現象。
該區基底相對變形較強烈,變質較明顯,均為中元古代地層,自下而上為漳前(岩)組(Pt2z)、板橋組(Pt2b)、木坑組(Pt2m)和牛屋組(Pt2n)。(1)漳前組(Pt2z)。主要岩性為綠色綠簾石絹雲母石英片岩,砂質、粉砂質千枚岩,絹雲母綠泥石石英千枚岩。原岩為砂泥建造,現為經受區域變質後的千枚岩。千枚狀構造特別發育,具特殊的絲絹光澤。岩石中的絹雲母、綠泥石與(新生)石英碎屑呈條帶狀集中排列,使岩石外貌具特殊的條帶構造。此種條帶由新生成分層構成,大部分為新生面理,新生面理置換了原始層理。本組普遍含有星點狀的磁鐵礦,局部可形成1 cm弱磁鐵礦條帶。
本組為構造岩石單位,總厚度>2600m,未見底。2001年江西婺源經漳前至安徽公路的開通,在該組中發現有基性火山岩的夾層。
(2)板橋組(Pt2b)。分上、中、下三部分。下部為灰黑色千枚岩、粉砂質千枚岩;中部為青灰色、青灰綠色粉砂質千枚岩、千枚岩、灰色長石石英砂岩,部分灰黑色千枚狀板岩;上部為灰色、灰黑色砂質千枚岩、千枚岩、千枚狀板岩。本組由砂岩和板岩構成韻律互層,部分地段發育粒序層理。產微古植物化石,總厚度約3438~3690m。與下伏漳前組呈整合接觸。
該組岩石普遍經受區域變質,岩石中的碎屑成分主要是石英,次為鉀長石、斜長石,粒度較均一,一般為粉砂級。經變質變形作用,碎屑顆粒明顯拉長,並有重結晶現象;膠結物已全部重結晶成定向分布的絹雲母小葉片;有些岩石中金屬礦物也呈細長條狀,其排列方向與絹雲母一致。大部分碎屑變質現象不明顯,仍保持其原來形狀,碎屑有重結晶現象,但粒度大的碎屑重結晶僅見於晶粒的邊部。
板橋組野外的宏觀地質特徵是板狀構造發育且板理面平整,其實這種板理面往往是砂質千枚岩與千枚岩的界線面,這種界面是否為原生組構面仍需斟酌,極有可能是S0的次生改造面,顯示出深壓環境下生成的構造面理,且大致與S0平行。
(3)木坑組(Pt2m)。是以灰綠色、黃綠色變質含砂粉砂岩為主的一套砂質沉積,砂質成分含量往往高達60%以上,常稱之為「綠砂」。該組岩性基本穩定,下部主要為灰綠色細砂質石英千枚岩、含細砂質絹雲石英千枚岩、絹雲石英片岩,灰綠色褐鐵礦斑點、鐵白雲石斑點、方解石斑點絹雲石英千枚岩,片岩、褐灰色錳方解石千枚狀砂質絹雲石英片岩。總體上,該組為淺變質的砂泥質韻律沉積。從殘存的原生結構上看,具砂、細砂、砂泥的沉積韻律,每一韻律厚度變化不一。但總體趨勢是:自下而上粉砂質、砂質成分略有增加。總厚度約3045~5400m。
本組受構造影響明顯,岩石變形強烈、片理發育。灰綠色砂質千枚狀、千枚狀砂岩中普遍發育石英脈,脈的長度、寬度不等,形態各異,呈香腸狀、透鏡狀或沿後生面理呈各式各樣的圖案狀產出。
(4)牛屋組(Pt2n)。2主要分布在障公山古隆起北側石嶺-庄嶺-善福嶺一帶及江潭、下黃村西南等地。岩石組合主要為深灰、灰黑色輕變質岩屑長石砂岩、粉砂岩、砂質板岩互層,以及含砂千枚岩、板岩。
(三)白際嶺島弧區基底
分布於歙縣東部、南部和休寧縣西南部地區。該區域為較強的變形變質區,由於斷層和韌性剪切帶的影響,層序的連續性遭到破壞,強變形地段原生組構已被置換而不復存在。雖經中深層次的韌性剪切和韌脆性斷層圍限,總體上往往層片一致,保持了上下疊置的地層順序,為重塑該區的地層層序提供了條件。自北向南(自下而上)分別建立了下部(中元古代)基底西村岩組(Pt2x)、昌前組(Pt2ch),上部(青白口紀)基底青白口紀周家村組(Qhzhj)和井潭組(Qbj)。
1.下部(中元古代)基底地層
(1)西村岩組(Pt2x)。主要岩石組合為一套海相火山-沉積岩系,蛇綠岩套是本組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岩性有深灰綠色基性、超基性岩、灰綠色綠泥片岩、綠泥絹雲千枚岩、細碧岩、糜棱岩化角斑岩、石英角斑岩、深灰色絹雲板岩、硅質板岩等。總厚2704 m。
蛇綠岩套由3個部分組成:第1岩石組合以蛇綠岩化超鎂鐵岩為主,第2岩石組合由輝長岩類、粗玄岩類的基性火山岩和碎屑沉積岩組成,第3岩石組合由海相噴發的細碧岩及深水硅質沉積(大洋層)組成。蛇綠岩套各組合間的連續性雖遭後期構造破壞,但總體層序未變,其「三位一體」組合特徵明顯。蛇綠岩套之上為千枚狀砂質板岩、千枚狀粉砂岩、凝灰質粉砂岩、千枚狀紫色凝灰質板岩夾灰綠色片理化角斑岩、石英角斑岩和灰色、灰綠色條紋條帶狀板岩、砂岩。
西村岩組的蛇綠岩套是中元古代一個特殊的地質事件,反映了江南造山活動開始(下界),由於其成分具洋殼親緣的性質,也是劃分不同大地構造單元的邊界斷裂和區域延拓對比的關鍵層位。無論是與其層位同時生成的海相硫化銅礦床,還是賦存其間的中生代銅、金礦床,都與該岩石地層單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2)昌前組(Pt:ch)。下部為灰綠色、青灰綠色石英綠泥絹雲千枚岩、綠泥絹雲片岩、砂質粉砂質絹雲千枚岩夾同色紋層狀變質岩屑細砂岩,向上變為灰綠色變質岩屑細砂岩與綠泥絹雲千枚岩呈層系互層,綠泥絹雲千枚岩具紋層狀構造;上部為青灰色千枚狀薄層板岩夾同色中厚層變質岩屑砂岩,向上變為青灰色中厚層變質岩屑砂岩、細砂岩夾同色千枚狀板岩、條紋狀千枚狀板岩。
本組基本層序的主要類型是以砂、泥為主的韻律性互層,層面平整,具有二元組構特徵,不能用鮑馬序列描述,屬於非濁流沉積。與下伏西村岩組為構造接觸,厚度>1462 m。
本組下部是皖南地區變形變質最強的地層單位之一,是歙縣大阜強直面理帶(韌性剪切帶)的主要成分。其主要特徵是片理(千枚理)產狀穩定,岩石的新生面理——千枚理大部分置換了原始層理;千枚理已成毫米以下級的極薄層,具很強的絲絹光澤;原岩的泥質已全部變為綠泥石和絹雲母,粉砂質碎屑變為鈉長石和石英;呈厚度約2~5 mm,長約30~70mm不等的條帶和透鏡。這類條帶構造,可能是岩石在變形過程中,原褶皺的粉砂質條帶被強烈置換(Ⅰ型置換)的結果。由於本組下部的強烈變形,歙縣等四幅1:5萬區調報告稱為「昌溪岩組」。
2.上部(青白口紀)基底地層
(1)周家村組(Qbzhj)。下部為青灰綠色、青灰色條紋狀絹雲板岩,粉砂質板岩夾變質長石岩屑砂岩和少量薄透鏡狀雜礫岩、薄層片理化晶屑凝灰岩;中部為青灰色粉砂質板岩、條紋狀絹雲板岩夾長石岩屑砂岩、含礫長石岩屑砂岩,發育多層砂岩、礫岩為主的共生層;上部為青灰綠色絹雲板岩、千枚岩、粉砂質板岩夾岩屑細砂岩、透鏡狀雜礫岩和片理化晶屑凝灰岩。與下伏昌前組為不整合接觸,總厚2026 m。該組為金銀多金屬賦礦層位。
該組為新元古代造山期非穩定條件下沉積的火山碎屑岩系,反映島弧初始階段的沉積演化地質特徵。
(2)井潭組(Qbj)。分布於江南古隆起的南東緣,是新元古代古島弧的主要組成部分。下部為青灰綠色、青灰色變質岩屑凝灰岩,晶玻屑凝灰岩、流紋質熔結凝灰岩、凝灰岩;中部深灰綠色、紫灰色片理化(杏仁狀)安山岩,變余細晶隱晶結構,塊狀構造,局部發育氣孔狀、杏仁狀構造,主要成分為更長石、綠泥石、黝簾石、碳酸鹽呈細脈分布。在韌性剪切帶通過的強應變部位,安山岩糜棱岩化,綠泥石含量增至40%,變成灰綠色;上部灰白色片理化流紋斑岩、紫色片理化流紋斑岩由於處在強應力作用下,已達糜棱岩化片岩,石英斑晶產生碎斑和旋轉,鏡下出現分離結構矩形層。岩石的新生面理(片理、片麻理)完全置換了原始的流紋構造。與下伏周家村組呈火山噴發接觸。該組為含銅多金屬賦礦層位。
⑹ 基底岩性特徵
本次對柴達木盆地基底的解釋主要在對該區深部地質結構解釋的基礎上依據重磁電資料進行的:我們認為柴達木盆地基底具有古生界褶皺基底和元古宇結晶基底的雙重基底結構,基底頂面分布有志留紀、泥盆紀淺變質岩、早古生代寒武紀、奧陶紀中淺變質岩、元古宙中深變質岩和火成岩體。根據其分布特徵可將柴達木盆地基底分為四大區塊:柴西北區、柴西南區、柴北緣西區和柴北緣東部斜坡地區。
1)柴西北區:典型的雙重基底結構,其基底為古生界褶皺基底(主要指志留系—泥盆系)上覆在元古宇結晶基底之上,剛性程度較弱,性質相對單一,各類異常圖件上表現為較平靜的異常特徵。該區基底頂面主要分布志留系—泥盆系淺變質地層,局部地區發育磁性特徵較強的早古生代中淺變質地層,阿爾金山前牛鼻子梁一帶有火成岩體發育。以上特徵說明該區基底所經受的構造運動的改造作用較弱,一直保持著相對穩定的狀態。
2)柴西南區:存在雙重基底,即前石炭系褶皺基底與中、新元古界結晶基底,基底剛性程度相對較強,但早期(古生代)曾經受過強烈的構造運動的改造,發育多條東西向延伸、近等間距排列的深大斷裂,基底岩體的分布嚴格受東西向斷裂的控制。結合鑽井、電法、重力等其他資料,認為柴西南區基底岩性主要為海西期花崗岩、前石炭系中淺變質岩系及元古宇中深變質岩系,而花崗岩的分布又受控於東西向大斷裂,與南側的昆侖山有著極其相似的岩性分布特徵,正是這種特殊的結構造成西部南區基底剛性程度增強,在隨後(中、新生代)的各期構造運動中,基本都沿東西向深大斷裂做斷塊升降運動以釋放應力,進而影響到柴西南區甚至整個柴西地區的沉積、構造特徵以及油氣賦存規律。
3)柴北緣西區:基底岩性劃分為3種,分別為前石炭系褶皺基底、元古宇結晶基底和花崗岩;前石炭系褶皺基底主要分布在測區北部賽什騰山前和東部地區,花崗岩基底主要分布在北部賽什騰山前,為一些小岩株或岩脈,比較多,但很零碎,東部南區存在塊狀分布的花崗岩;元古宇結晶基底主要分布在北緣西區西南。
4)柴北緣東部斜坡區:位於烏圖美仁—魚卡北東向斷裂以東,該區基底主要由元古代中深變質岩系、前石炭紀中淺變質岩系和花崗岩侵入體組成,其中,元古宙中深變質岩基底主要分布在烏圖美仁—魚卡—格爾木這一三角區域,布格重力異常表現為重力高,航磁表現為高磁異常。另一元古宇基岩分布區在北部歐龍布魯克與阿木尼克山之間,向東形成剪刀狀分支,北支伸向德令哈凹陷東部,南支向阿木尼克山傾沒端延伸。南部昆侖山前侵入體發育,主要為花崗岩,其他廣大地區為古生界中淺變質岩基底。
東部區域勘探程度較低,對基底岩性的解釋建立在1∶50萬或更小比例尺的區域重力和航磁資料上,精度和可靠程度都比較低。
這種基底結構特徵對於柴達木盆地特別是柴西和柴北緣地區的隆坳格局、斷裂展布及局部構造特徵都有嚴格的控製作用。
⑺ 地質概況
區域地層主要出露有寒武-白堊紀地層,其中以晚侏羅世—早白堊世火山噴出岩和火山沉積地層為主。岩漿活動主要集中在燕山期,既有大量的火山岩和火山熔岩,也有超淺成的次火山岩,以及大規模的侵入岩。主要金屬礦產的成礦均與燕山期岩漿活動和演化有關,尤其是與燕山期的次火山岩、淺—超淺成的中性斑岩密切相關。
廬樅盆地侵入岩、次火山岩與火山岩有著密切的成因聯系,它們具同源岩漿、同構造空間、活動時期基本相近、成分大致相同的特點。
區內構造活動強烈,主要有北東向、北西向、北北東向3個系統的斷裂構造,北東向的斷裂系統以郯廬斷裂帶為主要斷裂構造系統。不同方向的斷裂構成了區內獨特的網路狀斷裂構造體系,並控制了廬樅火山構造窪地內部的火山構造及其鄰區的構造形跡。其中基底隆起構造、火山機構及其派生的環狀及放射斷裂構造等,均為區內重要的控岩控礦構造。
基底斷裂:可劃分為4組,即北東向(北北東向),近東西向、南北向及北西向。其中缺口-羅河基底斷裂,殷家渡基底斷裂,大安山-馬鞍山基底斷裂為廬樅火山構造窪地的邊界斷裂,它們控制了盆地的形態及火山岩的分布。基底斷裂對廬樅火山盆地的形成與演化,火山機構、火山活動,次火山岩和侵入岩的形成與空間分布有著重要的控製作用,特別是對區域成礦作用有著明顯的制約,控制了盆地內礦化帶,礦田和礦床的分布。
基底隆起:盆地的基底並非完全由中下侏羅統地層所構成,有些地段火山岩系直接覆蓋於中、上三疊統東馬鞍山組、銅頭尖組和拉犁尖組地層之上。基底隆起帶的形成與存在不僅影響和控制了廬樅火山構造窪地的基底構造格局、岩漿與火山活動以及盆地的形成與演化,而且對廬樅火山構造窪地的區域成礦有密切關系。廬樅火山構造窪地內已發現多處大、中、小型鐵、銅、硫礦床和礦化點,各種類型的鐵、硫礦床(點)主要集中分布在盆地的西部,呈明顯的北東向展布,與基底隆起帶的核部空間分布范圍相一致。主要的銅礦床(點)則主要集中分布在礦區的東部,與基底隆起帶東南翼分布范圍相吻合。由此可見,基底隆起帶對區域成礦有著一定的控製作用。
⑻ 什麼是基底
未固結或成層的沉積物之下的岩石。
⑼ 基底檢驗的內容有哪些
明挖地基的主要檢驗抄內容
1.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和基底標高
2.基底地質情況和承載力是否與設計資料相符。
3.地基所用材料是否達到設計標准。
承台混凝土澆築的主要檢驗內容
1.混凝土強度
2.承台尺寸、承台頂面高程和軸線偏位。
⑽ 蓋層與基底構造線分別指什麼關於地質方面的東西,請求高人指點!謝謝
基底是指經過褶皺,變質作用的結晶變質岩。它們是經過地槽階專段硬化而形成的。基底相對屬其上的沉積蓋層而言,所以,凡是被沉積岩層不整合覆蓋的結晶變質岩系均可稱為基底。因而,基底按其形成時代可分為:前震旦亞界的、古生代的(又分為加里東期和海西期)中生代的包括印支期的和燕山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