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地質圖是什麼
A. 1:50000地質路線調查和1:50000地質路線剖面有什麼區別技術要求分別是什麼
1,地質剖抄面圖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質剖面上的地質現象及其相互關系的圖件是深度域的剖面。
地震剖面是經過數據的採集處理形成的地下波阻抗反射界面的剖面,結合鑽井資料、測井資料做成合成記錄能將地震剖面和地質分層結合起來,可以是時間域也可以是深度域。
2,地震剖面是經過數據的採集處理形成的地下波阻抗反射界面的剖面, 地質剖面和地震剖面沒有必然的聯系,不是相互的基礎 只是都是反映地下地質形態的剖面。
不要多想 這樣的提問沒有意義
很多煩惱都是我們自己找的
B. 地質圖怎麼看啊分別代表什麼我只知道有產狀,但是其他圈圈分別是什麼啊,還有里邊點點,還有全白的地
C2,C3,P,T3,J1,J2的時代一次變新。分別代表:中石炭,晚石炭,二疊紀,三疊紀,早侏羅和中侏羅世,。
不同的花紋代表不同的岩性。
上面兩圈閉是盆地(中間老四周新);瞎編兩是穹窿(中間新四周老)
C. 地質成圖情況是什麼意思
地質圖是將來沉積岩層、火源成岩體、地質構造等的形成時代和相關等各種地質體、地質現象,用一定圖例表示在某種比例尺地形圖上的一種圖件。是表示地殼表層岩相、岩性、地層年代、地質構造、岩漿活動、礦產分布等的地圖的總稱。
根據野外調查路線、觀測點的距離,調查精度的比例尺劃分為小(1/50萬及其以小)、中(1/25~1/20萬)、大比例尺(1/5萬及其以大)地質圖。依據內容分為:基岩地質圖、地質礦產圖、岩性-岩相分布圖、構造地質圖、礦產圖、第四紀地質圖、古地理圖、水文地質圖、工程地質圖和環境地質圖等。
地質界線、構造線、礦產和地理底圖等要素的標示精度,投影方法的准確性是衡量地質圖成圖效果的主要考核指標。我國對不同比例尺、不同地質圖類別的成圖方法技術都有具體的規范要求。
D. 中國地質圖類及亞洲地質圖的區別是什麼
地質圖是把地質信息按一定的圖例和比例尺標繪在地形圖上的圖件。在地質科學研回究中,地質答圖件是直觀地表示各種地質作用、地質現象和礦產資源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發展演化與分布的客觀規律及特徵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從1958年到1981年間,在地質部統一部署下地質研究所等單位通力合作,陸續編制出一系列全國性及區域性綜合地質、礦產圖件(包括掛圖和圖案)以及亞洲地質圖,並編纂了相應的說明書。論文和專著。其中影響較大的圖件16種,共341幅,說明書、專著、論文等163冊,共1250餘萬字。分階段地完成了「中國地質圖類及亞洲地質圖」項目的研究工作。
這一整套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實踐意義,極大地提高了我國地質礦產研究水平,加深了對我國地質、礦產特徵及其規律的認識;發展了我國地質科學,豐富了世界地質科學理論;為中國地質礦產工作、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基礎地質資料;開展了國際交往,提高了我國國際聲譽。1976年在澳大利亞召開的第25屆國際地質大會展覽會上,1:400)萬《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圖》和1:500萬《亞洲地質圖》受到與會各國代表的一致贊揚。
E. 這是一種什麼類型的地質圖根據什麼原則繪制的
區域地質分布圖,也叫構造圖。 具體指平面內的地層是什麼年代的。 根據岩石形成的時期來回劃分的答。比如圖中的P代表二疊系,C代表石炭系,D代表泥盆系,O代表奧陶系,K代表白堊系,S代表志留系。其中F1,F2代表斷層。標有角度的是產狀,指地層延伸和傾斜方向的。花崗岩體表明曾經有岩漿侵入事件。
一般這類圖件的繪制在以前是通過人工踏勘來作圖的,即先在區域地形圖上選好路線,然後地質工作者拿著羅盤,放大鏡,地質錘沿著路線走,發現地層具有明顯變化,就在區域地形圖上標明,路線多了,標明的點也就多了,然後把相同地質時期的點連接起來就行了。一般通過岩性變化來劃分的。現在一般也用遙感技術進行劃分,可以很明顯看出一些地質構造和地層界限。
現在一般地質院校的實習就有野外踏勘,地質隊也有很多就干這事的。
F. 地質圖有什麼用
為國家各種工程建設各個階段,
設計、施工、使用、維護等各個階段必備的基礎技術資料。
G. 信手(路線)地質剖面圖的繪制
主幹地質路線在進行來連自續路線觀測的同時必須繪制信手(或稱路線)地質剖面圖。剖面比例尺1:5000~1:1萬,也可根據地質構造復雜程度和路線長短選取比例尺大小。路線剖面平距可根據相鄰兩地質點在地形圖上的距離量取,高程從地形圖上讀出,再按實際地形特徵繪出地形線。地形線上要繪制特殊地物,標注地形、地物名稱、標本代號及編號、化石符號、地質點號、前進方向。地形線下繪制斷層線、地層分界線、岩性花紋,標注斷層及岩層產狀。若路線與斷層面或岩層走向斜交,斷層線或地層界線及花紋層面線均應按視傾角繪制。
H. 什麼是地質圖
1、什麼是地質圖?
它是一種圖件,由一定符號、色譜和花紋等來表示地殼版某部分各種權地質體和地質現象(如,各種岩層,岩體、地質構造、礦產等的)及相互關系的一種圖件。
2、地質圖的組成
(1)圖名:取名主要依據圖件所在地區、內容和特徵等;
(2)比例尺: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內容越詳細,如1:200,類型數字比例尺,線條比例尺;
(3)圖例:是一些規定的符號和線譜、色譜。
(4)順序:一般是地層、岩石構造和其它,其中地層從上到下,由新到老,從左到右,有新到老。岩體:從酸性到基性到超基性。
3、分類:
(1)根據內容:構造地質圖、地質圖、岩漿岩圖、變質岩圖、盆地分布圖、礦床分布圖,油氣資源分布圖、地球物理圖等。
(2)根據形狀:平面圖、剖面圖和柱狀圖。
A剖面圖:一般形式,剖面線(按標高),方向,地質界線
B柱狀圖:一般交地質圖時都需要附柱狀圖。
I. 中國地質圖使用的是什麼坐標系希望有詳細點的答案,謝謝。
地理坐標系
J. 技能培養——實訓十四 路線地質圖和信手剖面圖的矢量化
一、實訓目的
1)學會繪制路線地質圖。
2)學會繪制信手剖面圖。
3)進一步掌握圖形編輯的基本技能。
二、實訓素材
本實訓素材數據保存於文件夾「jnsx-14」中。
三、實訓步驟與內容
將實訓數據復制、粘貼至各自文件夾「jnsx-14」內。
1.圖像文件預處理
採用PhotoShop預處理圖像「路線地質圖.TIF」(圖5-2-1)「信手剖面圖.TIF」(圖5-2-2)「實習區路線三信手剖面圖.TIF」等文件。
2.繪制信手剖面圖
路線三信手剖面圖的繪制,參考以下作圖步驟:
1)建立工作文件夾。在桌面上新建一個名為「信手剖面圖」的文件夾,在「信手剖面圖」文件夾中新建名為「工作目錄」和「臨時工作目錄」兩個文件夾。
2)設置工作環境。打開MAPGIS,在MAPGIS主菜單中選擇左下角的「設置」,彈出「MAPGIS環境設置」(圖SX14-1)對話框,依次單擊工作目錄→矢量字型檔目錄→系統庫目錄→系統臨時目錄進行設置路徑,設置完成後單擊【確定】按鈕。
圖SX14-1 設置工作環境
3)執行主菜單中的圖像處理→圖像分析
4)執行文件→數據輸入。
5)在彈出的「數據轉換」對話框中,根據所需轉換的圖片格式,在轉換數據類型中選擇相應的格式。
6)點擊目標文件目錄後的【拓展】按鈕,在彈出的選擇影像目錄中選擇自己的文件夾,單擊【確定】按鈕。
7)在「數據轉換」對話框中選擇「添加文件F」命令,在彈出的「打開」對話框中,選擇所需要轉換的圖片(「路線三信手剖面圖.JPG」),執行「打開」命令。
8)在「數據轉換」對話框中選擇「轉換」命令。在彈出的「操作成功完成」點擊【確定】按鈕。
9)在主菜單中,執行圖形處理→輸入編輯。在彈出的「MAPGIS編輯器」對話框中單擊【確定】按鈕。
10)在彈出的「設置工程的地圖參數」對話框中單擊【確定】按鈕,在「定製新建項目內容」對話框中選擇【確定】。
11)在工程區域單擊滑鼠右鍵,執行「新建點」命令。在彈出的「輸入新建項目文件名」對話框中,輸入文件名,單擊【創建】(圖SX14-2),根據上述方法,執行「新建線」命令。
圖SX14-2 新建信手剖面圖點文件
12)執行矢量化→裝入光柵文件命令,在「打開文件」對話框中,打開剛剛轉換的文件(「路線三信手剖面圖.msi」),打開後如圖SX14-3所示。
圖SX14-3 路線三信手剖面圖光柵文件
13)執行線編輯→輸入線→輸入線E命令。在彈出的「造線信息對話框」中按照圖SX14-4進行設定,「線寬度」改為「2」,「線類型」改為「光滑曲線」單擊【確定】。
14)繪制圖中的地形線,繪制完後執行矢量化→清除光柵文件,清除後如圖SX14-5所示。
15)執行「裝入光柵文件」命令,將文件再次裝入後,執行線編輯→輸入線→輸入線E命令。在彈出的「造線信息」對話框中設置「線類型」為「折線」。
圖SX14-4 造線信息對話框
圖SX14-5 繪制圖中的地形線
16)繪制圖中主要的地層界線,繪制完成後執行「清楚光柵文件」命令,如圖SX14-6所示。
17)執行點編輯→輸入點圖元命令,在彈出的「輸入點圖形」對話框中單擊【確定】按鈕。
18)在圖中相應位置輸入相應的文字(圖SX14-7)。
19)執行工具欄中的「修改點參數」命令,對圖中相應的文字進行修改(圖SX14-8)。
20)執行工具欄中的「移動點」命令,將圖中相應點移動到適當位置,執行「清除光柵文件」命令後,如圖SX14-9所示。
21)執行工具欄中的「改線參數」命令,對圖中的斷層線進行修改。在彈出的「修改已選擇線的參數」對話框中選擇「線顏色」命令,在彈出的「選擇顏色」對話框中選擇紅色,單擊【確定】。返回到「修改已選擇線的參數」對話框選擇【確定】按鈕。
圖SX14-6 繪制圖中主要的地層界線
圖SX14-7 輸入相應的文字
圖SX14-8 修改點參數
圖SX14-9 執行「清除光柵文件」命令後的界面
22)執行矢量化→刪除光柵文件後,如圖SX14-10所示。
圖SX14-10 執行「刪除光柵文件」命令後的界面
23)執行線編輯→輸入線→輸入線E,在彈出的「造線信息」對話框中點擊「線顏色」,在彈出的「選擇顏色」對話框中選擇藍色,單擊【確定】,返回「造線信息」對話框後,單擊【確定】按鈕。
24)在圖中根據地層線的方向畫一條藍色的輔助線(圖SX14-11),完成後如圖SX14-12所示。
25)執行線編輯→陣列復制線,選擇地表線進行拷貝,按照如圖SX14-13 進行操作,完成後如圖SX14-14所示。
26)執行線編輯→輸入線→輸入線 E,在彈出的「造線信息」對話框中進行如圖SX14-15的設置。
27)在藍線的附近,畫一條與藍線平行的線(圖SX14-16)。
28)執行L線編輯→移動線R→移動線G,將黑線移動到如圖SX14-17所示位置。
29)執行工具欄中的「刪除線」命令,將藍線刪除,完成後如圖SX14-17所示。
圖SX14-11 輔助線
圖SX14-12 添加輔助線效果
圖SX14-13 執行「陣列復制線」命令
圖SX14-14 「陣列復制線」效果
圖SX14-15 「MAPGIS 造線信息」對話框
30)執行線編輯→「陣列復制」命令,將所畫進行陣列復制,完成後如圖SX14-18所示。
圖SX14-16 畫線
圖SX14-17 移線
圖SX14-18 陣列復制
31)執行工具欄中的「刪除線」命令,對圖中多餘的線段進行刪除,完成後如圖SX14-19所示。
32)執行T其他→「自動剪斷線U」命令,然後執行「刪除線」命令,將多餘的線段進行刪除,完成後如圖SX14-20所示。
33)執行工具欄中的「剪斷線」命令,按照如圖SX14-20進行剪斷,剪斷後執行工具欄中的「刪除線」命令,將多餘的線段進行刪除,完成後如圖SX14-21所示。
圖SX14-19 刪除線
圖SX14-20 自動剪斷線
圖SX14-21 刪、剪線後的局部效果
34)按照上述方法,將剩下的進行補充,效果如圖SX14-22所示。
圖SX14-22 刪、剪線後的整體效果
35)執行點編輯→輸入點圖元,在彈出的「輸入點圖形」對話框中,「輸入類型」選擇「子圖」,點擊【子圖號】按鈕,在「選擇子圖」對話框中選擇需要的子圖(圖SX14-23)。輸入後,執行工具欄中的「修改點參數」,將輸入的點,修改至適合的大小(圖SX14-24)。
36)執行L線編輯→輸入線→輸入線E。在彈出的「造線信息」對話框中選擇「橢圓形」,在圖中適當位置畫出橢圓(圖SX14-25)。
37)執行線編輯→延長縮短線→延長線,將所需要延長的界線進行延長,如圖SX14-26所示。
38)執行N點編輯→輸入點圖元,在彈出的「輸入點圖形」對話框中選擇【確定】。在圖中相應位置單擊滑鼠左鍵,在彈出的「注釋編輯」對話框中輸入所需要文字。
39)執行工具欄中的「修改點參數」命令,對所輸入的點調整到適當大小(圖SX14-27)。
40)執行L線編輯→輸入線→輸入線E,在彈出的「造線信息」對話框中選擇「折線」,選擇【確定】按鈕。按照所調整的文字大小畫如圖SX14-28 所示的圖形,執行L線編輯→旋轉線,選擇所畫的線,旋轉到適當位置,如圖SX14-29所示。
圖SX14-23 「選擇子圖」對話框
圖SX14-24 修改點參數
圖SX14-25 畫橢圓形
圖SX14-26 延長線
41)執行工具欄中的「拷貝點」命令,將所製作的填充到圖中相應位置,完成後如圖SX14-30所示。
圖SX14-27 調整點的大小
圖SX14-28 調整文字大小
圖SX14-29 調整符號旋轉角度
圖SX14-30 拷貝點
42)選擇工作區中的文件,點擊滑鼠右鍵,執行「保存所選項」命令。
43)執行菜單欄中的「工程輸出」命令。
44)執行F文件→頁面設置。在彈出的「工程輸出編輯」對話框中的「頁面設置」中選擇「系統自動檢測幅面」,單擊【確定】按鈕。
45)執行R光柵輸出→生成JPEG圖像,在彈出的「設置輸出點陣圖的解析度」對話框中設置解析度(如300)單擊【確定】按鈕。
46)關閉程序,在彈出的「MAPGIS編輯系統」對話框中選擇【是】按鈕。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自己的文件夾,修改文件名後進行保存。
3.繪制路線地質圖
參照以上操作流程,完成「路線地質圖.TIF」(圖5-2-2)的繪制。
(四)繪制信於剖面圖
課後完成「信手剖面圖.TIF」(圖5-2-2)的矢量化。
四、提交實訓成果
提交電子作業,刪除工作目錄下帶擴展名「~」的文件,將所有文件打包為.rar格式提交到教師計算機。
五、思考與討論
討論交流路線地質圖、信手剖面圖的矢量化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