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風化花崗岩地質怎麼樣
① 怎樣區分岩石強風化,中風化和弱風化
岩石風化是通過波速比和風化系數來劃分的 波速比是風化岩石與新鮮岩石的壓縮波速之比回。 風化系數答是風化岩石與新鮮岩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之比風化程度
1、未風化:岩質新鮮偶見風化痕跡。
2、微風化:結構基本未變,僅節理面有渲染或略有變色,有少量風化裂隙。
3、中風化:結構部分破壞,沿節理面有次生礦物,有風化裂隙發育,岩體被切割成岩塊。用鎬難挖,干鑽不易鑽進。
4、強風化:結構大部分破壞,礦物成分顯著變化,風化裂隙發育,岩體破碎,用鎬可挖,干鑽不易鑽進。
5、全風化:結構基本破壞,但尚可辨認,有殘余結構強度,可用鎬挖,干鑽可鑽進。
6、殘積土:組織結構全部破壞,已成土狀,鍬鎬易開挖,干鑽易鑽進,具可塑
② 地質是強風化硬還是微風化硬呀
地質是強風化硬。
未風化:岩質新鮮偶見風化痕跡。
微風化:結構基本未變,僅節理面有渲染或略有變色,有少量風化裂隙。
中風化:結構部分破壞,沿節理面有次生礦物,有風化裂隙發育,岩體被切割成岩塊。用鎬難挖,干鑽不易鑽進。
強風化:結構大部分破壞,礦物成分顯著變化,風化裂隙發育,岩體破碎,用鎬可挖,干鑽不易鑽進。
(2)弱風化花崗岩地質怎麼樣擴展閱讀:
風化過程
風化過程十分復雜,通常是幾種作用同時發生,造成岩石的崩解或分解。為方便起見,可把風化作用分為物理(或機械)風化、化學風化和生物風化。
1、物理(或機械)風化
熱脹冷縮是岩石,尤其是熱帶荒漠地區岩石崩解的一個原因。許多不同類型的風化作用,包括粒狀崩解、球形風化、剝離風化及層裂構造,都可用熱脹冷縮的原理來解釋。但是,目前大部分野外證據卻顯示出相反的結論。
粒狀崩解、球形風化、剝離風化和層裂構造都已在遠遠超過太陽熱力影響的地下深處發現。
實驗表明,僅僅依靠受熱和冷卻,風化的效果很小,進程緩慢,而當有水分存在時,則幾乎立即產生影響。雖然一度認為層裂構造是日照作用的產物,但多年來業已承認它們是卸載,即壓力釋放的結果。不過,大量證據表明,卸載假說也並不處處適用。
地殼內的斷層作用和側向擠壓,似乎可以作為層裂的另一種解釋。在副極地地區,頻繁波動於冰點上下的氣溫對地表岩石的影響很大。在這些地區對岩層的詳細觀察,證實了凍融機制的有效性。
2、化學風化
某些鹽類,諸如氯化鈉(NaCl)和石膏(Ca[SO4].2H2O)的結晶作用,也被引證來作為岩石,尤其是乾旱地區岩石崩解的原因之一。樹根的生長無疑能把大量岩塊推開,並擴大原有的節理。甚至地衣的菌絲也能穿透礦物晶體的界面和解理,完成一定的機械崩解。
許多礦物在相當程度上溶解於水。某些礦物,例如食鹽(NaCl)和石膏(Ca[SO4].2H2O)等,能與水發生強烈反應,並溶解於水或形成可溶產物。甚至石英(SiO2),在某種程度上也溶解於水。許多礦物在鹽水中比在淡水中更易溶解。
在許多情況下,溶解作用可能是化學風化的第一階段。由於溶解的礦物質(以及固體微粒)在風化剖面中的位移,形成了富含氧化鐵、灰質、硅質或石膏的不同的層或盤。在世界各地都有大片磚紅土、鈣殼和硅殼的堆積。水及其所含的根和氣體與各種礦物結合形成新的礦物。這些過程稱為水化和水解。
例如,鐵很容易與水和氧結合,形成各種氧化鐵的水化物,許多風化剖面呈黃色或紅色的原因即在於此。所有常見的造岩礦物,除石英以外,由於化學風化(主要是水化和水解)都會轉變為黏土礦物。氧化作用發生於土壤的包氣帶,氧化物是表土中的常見成分。
碳化作用是像長石這類礦物發生風化的中間步驟。碳酸雖是弱酸,但它是自然界的一種有效的溶劑。硅化和脫硅能使一種黏土轉變為另一種黏土。因此,熱帶地區雲母經脫硅化可產生高嶺土和氧化鐵,如果條件有利,還可能進而形成鋁土礦(三水鋁石)。[2]
3、生物風化
穴居動物為其他營力尤其是水分開辟了通道。如同物理風化的情況一樣,化學風化往往也得到生物作用的助力。腐殖酸通常能促進風化。腐殖質往往有助於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從而以各種方式加速風化作用。
③ 強風化,弱風化,全風化.岩石怎麼描述
滿意採納喲
1、未風化:岩質新鮮偶見風化痕跡。
2、微風化:結構基本未變,僅節理面有渲回染或答略有變色,有少量風化裂隙。 3、中風化:結構部分破壞,沿節理面有次生礦物,有風化裂隙發育,岩體被切割成岩塊。用鎬難挖,干鑽不易鑽進。
4、強風化:結構大部分破壞,礦物成分顯著變化,風化裂隙發育,岩體破碎,用鎬可挖,干鑽不易鑽進。
5、全風化:結構基本破壞,但尚可辨認,有殘余結構強度,可用鎬挖,干鑽可鑽進。
6、殘積土:組織結構全部破壞,已成土狀,鍬鎬易開挖,干鑽易鑽進,具可塑
④ 玄武岩和花崗岩的抗風化能力怎麼樣
花崗岩質地堅硬,
難被酸鹼或
風化作用
侵蝕
玄武岩一般都較堅硬,抗風化能力較強。
⑤ 強風化、弱風化、全風化.岩石怎麼描述
一水庫帷幕灌漿施工項目,具體地層情況如下:
1、工程地質條件
⑴、壩址區地形平坦開闊,河谷寬650米,河床高程1100.0~1109.0米,生產性帷幕灌漿試驗軸線高程1104.992米.左岸為黃土高地,右岸為裸露基岩.
壩址區出露的基岩地層有a.上太古界赤堅嶺組的混合花崗岩,分布於壩基及右岸,為壩基主要涉及的基岩地層;b.下原古界野雞山群楊樹嶺組變質礫岩、石英片岩分布於右岸.
⑵、節理裂隙發育三組:第一組走相N30.E-50.、傾向SE或NW,傾角60.-80.;第二組走相N70.W-80.、傾向NE,傾角65.-80.;第三組走相N20.W-44.,傾向NE,傾角45.-65……裂隙面比較垂直,裂隙寬度多在2-10mm,裂隙內多數無填充,少數有泥質填充.基岩片麻岩理面多向北西傾斜,總體為單斜構造,片麻理產狀N40.E-50.,NW
⑥ 強風化基岩和弱風化基岩野外如何描述
強風化層和弱風化層。未見微風化層和完整地層。A、13.00米~31.00米,長度18米,鑽進中未回取出岩芯(因而不答能確定基岩和砂卵礫...C、47.00米~51.00米,長度為4米,岩體完整程度為弱風化(中等風化),裂隙仍發育。傾角為30~35.,裂隙銹濁,長石變混濁,節理面基本變...
⑦ 全風化的花崗岩石基岩嗎為什麼
全風化是岩石的一個風化等級,就好像說老人是人嗎?難道老了就不是人了嗎?所以啊,弱風化算基岩難道全風化就不是基岩了嗎?不要管他的工程性質有多差,但從本質來說還是基岩,老人身體也很差啊,他也是人啊。
⑧ 強風化、弱風化、全風化。岩石怎麼描述
一水庫帷幕灌漿施工項目,具體地層情況如下:
1、工程地質條件
⑴、壩址區地形平坦開闊,河谷寬650米,河床高程1100.0~1109.0米,生產性帷幕灌漿試驗軸線高程1104.992米。左岸為黃土高地,右岸為裸露基岩。
壩址區出露的基岩地層有a.上太古界赤堅嶺組的混合花崗岩,分布於壩基及右岸,為壩基主要涉及的基岩地層;b.下原古界野雞山群楊樹嶺組變質礫岩、石英片岩分布於右岸。
⑵、節理裂隙發育三組:第一組走相N30。E-50。、傾向SE或NW,傾角60.-80.;第二組走相N70。W-80。、傾向NE,傾角65。-80。;第三組走相N20。W-44。,傾向NE,傾角45.-65……裂隙面比較垂直,裂隙寬度多在2-10mm,裂隙內多數無填充,少數有泥質填充。基岩片麻岩理面多向北西傾斜,總體為單斜構造,片麻理產狀N40。E-50。,NW<N50。,W-70。。
⑶、壩址區出露的新生界地層有:
A、上第三繫上新統(N2):棕紅色黏土;
B、上更新統風積層(Q3eol):淡黃色低液限黏土,低液限粉土;
C、上更新洪沖積層(Q3pal):上部淡黃色低液限黏土,低液限粉土,下部卵石混合土,級配不良礫;
D、全新統早期洪沖積層(Q41pal):上部淡黃色低液限黏土,低液限粉土,結構稍密,下部卵石混合土,混合土卵石,級配不良礫及砂層;
E、全新統晚期洪沖積層(Q42pal):為卵石混合土,混合土卵石,級配不良礫;
F、全新統坡洪沖積層(Q4dpl):低液限黏土夾碎石層;
G、人工堆積(Q3):主要為壩體。
⑷、從本次試驗孔和鑽探孔施工鑽孔揭示的地層,主要地層結構分為三部分,即土層、砂卵礫石層、基岩層。
第一層:土層0.00米~2.40米,粉土,淡黃色或淺黃色,含粘很少,上部0.6米有植物根須,為人工堆積(Q3),有機械碾壓的痕跡。
第二層:砂卵礫石層2.40米~13.00米,砂卵礫石層,卵石含量約40%,砂礫含量約60%,級配不良(因重泥漿護壁鑽進,砂礫已由沖洗夜攜帶於沉砂坑內)。卵石主要成分:混合花崗岩,粉紅色,輝綠岩,褐綠色。地層中夾粒徑大於200mm的漂石和孤石,佔地層的5%以內。片麻岩成分的砂礫石在鑽進過程中已被機械磨損成砂。孔深7~10米中等卵石分選性良,鑽進中滾動塌孔,潛水流速較大。
第三層:基岩層,片麻岩。岩體完整程度為全風化層、強風化層和弱風化層。未見微風化層和完整地層。
A、13.00米~31.00米,長度18米,鑽進中未取出岩芯(因而不能確定基岩和砂卵礫石層的界面)。專門布置了勘探孔採取了岩樣,約200mm片麻岩,褐灰色。由鑽具干燒而獲得成豆腐渣狀(即砂狀)有石英顆粒,不能鑒定岩石結構。在5#孔18米~19米、4#15.5米~16.5米、3#孔尖滅。夾有花崗岩條帶脈,粉紅色,最長芯為19cm,其餘大部分為碎塊。
B、31.00米~47.00米,長度為16米,岩體完整程度為強風化,岩芯的組織結構基本能能辯清,裂隙發育。裂隙成65~75.,幾乎垂直於地面,裂隙中未見其它充填物。中間為片麻岩原岩體砂粒,主要岩芯除裂隙變色外,中間部分銀灰色和褐色相間,主要礦物成分為石英、長石、黑雲母,但岩石變酥,取芯大部分為碎塊。
C、47.00米~51.00米,長度為4米,岩體完整程度為弱風化(中等風化),裂隙仍發育。傾角為30~35.,裂隙銹濁,長石變混濁,節理面基本變色。岩芯斷口仍保持新鮮岩芯的色澤。
2、水文地質條件 壩址區地下水類型有第四紀鬆散岩類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兩種類型。
⑴、樁號0+502.5~0+923米段滲透層平均厚度13米,滲透帶寬13.00米,平均滲透系數K值取81mld,屬強透水帶:該段基岩強風化層透水性也較大。根據省院壓水試驗成果反映,局部地段的強風化地層透水率可達7813Lu和11420Lu.據ZK-03-3號孔抽水試驗,強風化層滲透系數為2.5mld,因而強風化基岩也存在一定的滲漏量,若鬆散層進行較好的防滲處理後,基岩強風化層將是主要的滲透通道。
⑵、根據本次帷幕灌漿試驗的鑽孔和壓水試驗的反應,樁號0+632~0+649米段,該段靜水位在孔深5米(高程1100米)。覆蓋層中的砂、卵礫石層7米~10米。據觀察地層的分選性良好,基本是Ф70~100mm的卵石層,鑽進中塌孔、堵孔,透水性極強:10米~13米地層中基本不含卵石,礫石也很少,鑽進穩定。但12.0~13.0米為地下水的強透水帶,推測該段為覆蓋層潛水和基岩承壓水集中滲透的結合部位。因而判斷基岩強風化頂高程為12.0~12.5米。
⑨ 常見 的弱風化花崗岩如何描述
物理風化
<br><br><br> 物理(機械)風化
<br><br><br>
<br><br><br>(1)定義:地表岩石發生機械破碎而不改變其化學作用,也不形成新礦物的作用稱為物理風化作用概述。
<br><br><br>
<br><br><br>(2)產物:岩石碎屑、礦物碎屑
<br><br><br>
<br><br><br>(3)方式和類型
<br><br><br>
<br><br><br>1)熱力風化作用
<br><br><br>
<br><br><br>原因:岩石為熱的不良導體,白天升溫、晚上降溫,導致內部溫度的差異,使岩石內部產生引張力,使岩石產生裂縫;
<br><br><br>
<br><br><br>岩石是不同礦物的集合體,不同礦物的熱膨脹系數不同,岩石升溫產生不均勻膨脹,使岩石產生裂縫。
<br><br><br>
<br><br><br>既是同種礦物,由於礦物排列的方向不同,也會產生差異膨脹,從而導致岩石開裂。
<br><br><br>
<br><br><br>結果使岩石層層剝落
<br><br><br>
<br><br><br>2)冰劈(冰楔)作用
<br><br><br>
<br><br><br>孔隙中的水結冰膨脹撐裂岩石,水結冰時,體積增加 9% 左右,所產生的壓強可達 2000kg /cm2 。
<br><br><br>
<br><br><br>3)鹽分結晶的撐裂作用
<br><br><br>
<br><br><br>當岩石中的水溶解了大量鹽類時,一旦水分蒸發,濃度逐漸達到飽和,眼淚再結晶,體積增大,從而產生很大的膨脹力,其機理與冰劈作用類似。
<br><br><br>
<br><br><br>4)岩石卸荷而引起的剝離作用
<br><br><br>
<br><br><br>上覆岩石剝去後,壓力減低,下伏岩石膨脹產生層裂
<br><br><br>
<br><br><br>物理風化作用是指使岩石發生機械破碎,而沒有顯著的化學成分變化的作用。
<br><br><br>
<br><br><br>物理風化是最簡單的風化作用,在沙漠地區尤其明顯。因為那裡氣溫白天高達40-50℃,晚上可降到0℃以下,岩石熱脹冷縮,這種脹縮在岩石表部和核部是不一樣的。由於不同礦物的膨脹系數不一樣,久而久之,岩石出現了裂隙,由大塊變成了小塊,由小塊變成砂,由砂變為土,石頭就爛掉了。在有化學作用和生物作用參與的情況下,風化作用進行得更快,風化的過程和產物也更豐富多彩。
<br><br><br>
<br><br><br>最常見的風化現象是岩石的球狀分化,這是因為岩石的外層易發生成層裂開和鱗片狀剝落的緣故,兼之岩石內常有相互交錯的裂縫,沿裂縫風化最深,稜角磨得最圓。在懸崖陡坡上的岩石,因風化而發生崩落,裂解下來的石塊沿山坡流動,最後在山坡腳下穩定的地方堆積下來,形成上尖下圓的錐形體,稱倒石錐。如果是一個平緩的山坡,崩落下來的岩塊雜亂地堆積在那裡,形成石灘或石海。
<br><br><br>編輯詞條
<br><br><br>開放分類:
<br><br><br>地理、教育、物理風化、風化作用、機械風化
<br><br>岩石在太陽輻射、大氣、水和生物作用下出現破碎、疏鬆及礦物成分次生變化的現象。導致上述現象的作用稱風化作用。分為:①物理風化作用。主要包括溫度變化引起的岩石脹縮、岩石裂隙中水的凍結和鹽類結晶引起的撐脹、岩石因荷載解除引起的膨脹等。②化學風化作用。包括:水對岩石的溶解作用;礦物吸收水分形成新的含水礦物,從而引起岩石膨脹崩解的水化作用;礦物與水反應分解為新礦物的水解作用;岩石因受空氣或水中游離氧作用而致破壞的氧化作用。③生物風化作用。包括動物和植物對岩石的破壞,其對岩石的機械破壞亦屬物理風化作用,其屍體分解對岩石的侵蝕亦屬化學風化作用。人為破壞也是岩石風化的重要原因。岩石風化程度可分為全風化、強風化、弱風化和微風化4個級別。
<br><br>大約在200年前,人們可能認為高山、湖泊和沙漠都是地球上永恆不變的特徵。可現在我們已經知道高山最終將被風化和剝蝕為平地,湖泊終將被沉積物和植被填滿,沙漠會隨著氣候的變化而行蹤不定。地球上的物質永無止境地運動著。暴露在地殼表面的大部分岩石都處在與其形成時不同的物理化學條件下,而且地表富含氧氣、二氧化碳和水,因而岩石極易發生變化和破壞。表現為整塊的岩石變為碎塊,或其成分發生變化,最終使堅硬的岩石變成鬆散的碎屑和土壤。礦物和岩石在地表條件下發生的機械碎裂和化學分解過程稱為風化。由於風、水流及冰川等動力將風化作用的產物搬離原地的作用過程叫做剝蝕
<br><br>地表岩石在原地發生機械破碎而不改變其化學成分也不新礦物的作用稱物理風化作用。如礦物岩石的熱脹冷縮、冰劈作用、層裂和鹽分結晶等作用均可使岩石由大塊變成小塊以至完全碎裂。化學風化作用是指地表岩石受到水、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而發生化學成分和礦物成分變化,並產生新礦物的作用。主要通過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和氧化作用等式進行。
<br><br>雖然所有的岩石都會風化,但並不是都按同一條路徑或同一個速率發生變化。經過長年累月對不同條件下風化岩石的觀察,我們知道岩石特徵、氣候和地形條件是控制岩石風化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礦物組成和結構構造,不同礦物的溶解性差異很大。節理、層理和孔隙的分布狀況和礦物的粒度,又決定了岩石的易碎性和表面積。風化速率的差異,可以從不同岩石類型的石碑上表現出來。如花崗岩石碑,其成分主要是硅酸鹽礦物。這種石碑就能很好地抵禦化學風化。而大理岩石碑則明顯地容易遭受風化。
<br><br>氣候因素主要是通過氣溫、降雨量以及生物的繁殖狀況而表現的。在溫暖和潮濕的環境下,氣溫高,降雨量大,植物茂密,微生物活躍,化學風化作用速度快而充分,岩石的分解向縱深發展可形成巨厚的風化層。在極地和沙漠地區,由於氣候乾冷,化學風化的作用不大,岩石易破碎為稜角狀的碎屑。最典型的例子,是將矗立於乾燥的埃及已35個世紀並保存完好的克列奧帕特拉花崗岩尖柱塔,搬移到空氣污染嚴重的紐約城中心公園之後,僅過了75年就已面目全非。
<br><br>地勢的高度影響到氣候:中低緯度的高山區山麓與山頂的溫度、氣候差別很大,其生物界面貌顯著不同。因而風化作用也存在顯著的差別。地勢的起伏程度對於風化作用也具普遍意義:地勢起伏大的山區,風化產物易被外力剝蝕而使基岩裸露,加速風化。山坡的方向涉及到氣候和日照強度,如山體的向陽坡日照強,雨水多,而山體的背陽坡可能常年冰雪不化,顯然岩石的風化特點差別較大。
<br><br>剝蝕與風化作用在大自然中相輔相成,只有當岩石被風化後,才易被剝蝕。而當岩石被剝蝕後,才能露出新鮮的岩石,使之繼續風化。風化產物的搬運是剝蝕作用的主要體現。當岩屑隨著搬運介質,如風或水等流動時,會對地表、河床及湖岸帶產生侵蝕。這樣也就產生更多的碎屑,為沉積作用提供了物質條件。
<br><br>岩石在日光、水分、生物和空氣的作用下,逐漸被破壞和分解為沙和泥土,稱為風化作用。沙和泥土就是岩石風化後的產物。
<br><br>一、岩石的風化現象。
<br><br>岩石的疏鬆、剝落、裂縫這些都是岩石的風化現象。
<br><br>二、岩石的產生風化的原因
⑩ 什麼是弱風化岩
應該沒有吧,指的是風化較弱的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