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的地質構造有哪些
1. 簡述四種主要地質構造
地質構造是指地殼中的岩層地殼運動的作用發生變形與變位而遺留下來的形態。
地質構造主版要分為兩大權類,四小類: 一是褶皺,包括背斜和向斜兩種形態;其中岩層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向下彎曲的是向斜。 二是斷層,包括地壘(斷層上升岩層)和地塹(斷層下降岩層)兩種。
一、褶皺:分為背斜和向斜
1.背斜 岩層向上彎曲、中心部位岩層較老,兩側岩層依次變新。
2.向斜 岩層向下彎曲,中心部位岩層較新,兩側岩層依次變老。
若褶皺的岩層上升到地表而未受到剝蝕作用時,則背斜為高地,向斜為低地,地面上僅見到時代最新的岩層。褶皺岩層遭到強烈風化剝蝕後,地面的起伏主要取決於岩石抗風化剝蝕的能力。若褶皺岩層為同一種岩性或強度相近,由於背斜核部斷裂較向斜核部發育,背斜核部很可能成為低地或谷地,向斜核部反而形成高地或山樑。
二、節理:
自地表向下隨深度加大,節理的密度逐漸降低。
三、斷層:
具有顯著位移的斷裂。斷層在地殼中廣泛發育,但其分布不均勻。
2. 簡述常見地質構造的分類
地質構造因此可依其生成時間分為原生構造與次生構造。
次生構造是構造地質學研究的主要對象,而原生構造一般是用來判斷岩石有無變形及變形方式的基準。構造也可分為水平構造、傾斜構造、斷裂和褶皺。
地殼或岩石圈各個組成部分的形態及其相互結合方式和面貌特徵的總稱。地質構造的規模,大的上千公里,需要通過地質和地球物理資料的綜合分析和遙感資料的解譯才能識別,如岩石圈板塊構造。
小的以毫米甚至微米計,需要藉助於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如礦物晶粒變形、晶格的位錯等。貴州位於華南板塊內,處於東亞中生代造山與阿爾卑斯-特提斯新生代造山帶之間,橫跨揚子陸塊和南華活動帶兩個大地構造單元。
(2)綦江的地質構造有哪些擴展閱讀
多次造山作用的地應力場在變化多端的地應力條件下,形成了擠壓型、直扭型和旋扭型三類構造型式,交織成一幅復雜多變的應變圖象。
其特點是:
(1)貴州的地質構造屬板內構造,構造的主體為薄皮構造。
(2)變形不十分強烈,在貴州發育最完整、最廣泛的構造樣式是侏羅山式褶皺帶。都勻運動:原地礦部第八普查大隊(1980)命名,系指發生在貴州中部及南部,奧陶紀末到志留紀初之間的一次地殼運動。
該運動的表現是:在畢節-遵義-湄潭-銅仁連線與貴陽-施秉聯線之間的貴州中部地區,普遍缺失上奧陶統中上部,下志留統中上部與下伏奧陶系不同層位呈假整合,在不少地區如貴陽烏當附近可見到志留系底部的礫岩層或含礫粘土岩嵌覆於呈數米起伏的間斷面上。
3. 常見地質構造有哪三種
地質構造包括褶皺和斷層。褶皺又分為背斜和向斜。圖中A處是斷層,例如我國的渭河谷地;圖中的BD是背斜,圖中的C是向斜。還有一個是節理
4. 地質構造名稱
地質構造是地殼中的岩層在地殼運動的作用下發生變形與變位而遺留下來的形態.
主要的地質構造有:
1.褶皺:包括背斜和向斜;
2.斷層:包括地壘和地塹!
5. 常見的地質構造有哪些
典型的基本構造形態:
一、水平構造和單斜構造
1.水平構造
未經構造變動的沉積版岩層,其形成時的原始產狀是水權平的,先沉積的老岩層在下,後沉積的新岩層在上,稱為水平構造。
分布:只是局限於受地殼運動影響輕微的地區。
2.單斜構造
原來水平的岩層,在受到地殼運動的影響後,產狀發生變動,當岩層向同一個方向傾斜,形成單斜構造。
分布:單斜構造往往是褶曲的一翼、斷層的一盤或者是局部地層不均勻的上升或下降所引起。
二、褶皺構造
定義:組成地殼的岩層,受構造應力的強烈作用,使岩層形成一系列波狀彎曲而未喪失其連續性的構造,稱為褶皺構造。
褶皺構造是岩層產生的塑性變形,是地殼表層廣泛發育的基本構造之一。
三、斷裂構造
定義:構成地殼的岩體,受力作用發生變形,當變形達到一定程度後,使岩體的連續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壞,產生各種大小不一的斷裂,稱為斷裂構造。
斷裂構造是地殼上層常見的地質構造,包括斷層和裂隙等。
四、不整合
定義:
在野外,我們有時可以發現,形成年代不相連續的兩套岩層重疊在一起的現象,這種構造形跡,稱為不整合。不整合不同於褶皺和斷層,它是一種主要由地殼的升降運動產生的構造形態。
6. 地質構造類型有哪幾種
地質構造因此可依其生成時間分為原生構造與次生構造。
次生構造是構造地質學研究的主要對象,而原生構造一般是用來判斷岩石有無變形及變形方式的基準。構造也可分為水平構造、傾斜構造、斷裂和褶皺。
地殼或岩石圈各個組成部分的形態及其相互結合方式和面貌特徵的總稱。地質構造的規模,大的上千公里,需要通過地質和地球物理資料的綜合分析和遙感資料的解譯才能識別,如岩石圈板塊構造。
小的以毫米甚至微米計,需要藉助於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如礦物晶粒變形、晶格的位錯等。貴州位於華南板塊內,處於東亞中生代造山與阿爾卑斯-特提斯新生代造山帶之間,橫跨揚子陸塊和南華活動帶兩個大地構造單元。
(6)綦江的地質構造有哪些擴展閱讀
多次造山作用的地應力場在變化多端的地應力條件下,形成了擠壓型、直扭型和旋扭型三類構造型式,交織成一幅復雜多變的應變圖象。
其特點是:
(1)貴州的地質構造屬板內構造,構造的主體為薄皮構造。
(2)變形不十分強烈,在貴州發育最完整、最廣泛的構造樣式是侏羅山式褶皺帶。都勻運動:原地礦部第八普查大隊(1980)命名,系指發生在貴州中部及南部,奧陶紀末到志留紀初之間的一次地殼運動。
該運動的表現是:在畢節-遵義-湄潭-銅仁連線與貴陽-施秉聯線之間的貴州中部地區,普遍缺失上奧陶統中上部,下志留統中上部與下伏奧陶系不同層位呈假整合,在不少地區如貴陽烏當附近可見到志留系底部的礫岩層或含礫粘土岩嵌覆於呈數米起伏的間斷面上。
7. 地質構造有哪幾種
常見的地質構造有兩種:褶皺和斷層;褶皺又有背斜和向斜之分;斷層又有地壘和地塹之分。如下圖所示:
8. 地質構造
1.太古宙陸核及構造-熱事件信息
研究區有確切證據的始太古代地質體出露於阿爾金帶,位於紅柳溝-拉配泉蛇綠構造混雜岩帶以北,稱阿北陸塊。其中的古老變質地質體寬數千米,東西向條帶狀展布在阿爾金北緣,向北大部分被沙漠覆蓋,主體由長英質片麻岩(紫蘇花崗片麻岩為主)、基性麻粒岩和斜長角閃岩組成,其原岩主要為英雲閃長岩、科馬提岩(孫勇,1992)。其中的花崗片麻岩曾獲3605 ± 43 Ma的鋯石U-Pb年齡(陸松年,2002),反映殘存有始太古代地殼。此外尚有大量的新太古-古元代高級變質岩,其中斜長角閃片麻岩同位素年齡為2940~2935 Ma(西北地層清理,1998),麻粒岩Sm-Na等時線年齡為2789.5 Ma(車自成,1995),鋯石U- Pb 年齡為 2589.3 Ma(王雲山,1987),斜長角閃岩同位素年齡為2462.5~2548 Ma(新疆地質志,1993),該組年齡反映阿北主體為一套新太古-古元古代變質雜岩。
阿北地塊麻粒岩、角閃岩Nd同位素εNd(t)值均小於零,介於-3.77~-3.75之間,具有異常地幔源特徵(車自成,1995),反映其與εNd(t)為低正值的同時代的敦煌岩群及庫魯克塔格岩群變質雜岩具明顯的差異。
在東昆北祁漫塔格山輝長岩中獲3383 Ma、斜長角閃岩獲2753 Ma釹模式年齡(1∶25萬庫朗米其提幅),顯示東昆北有太古宙陸殼存在的信息。東昆中小廟岩群碎屑鋯石有3206 ± 14 Ma的207Pb/206Pb年齡信息(1∶25萬阿拉克湖幅),顯示小廟岩群的源區同樣存在著太古宙陸殼。
在塔里木盆地西南緣鐵克里克克里陽也發現有中、新太古代的古老變質侵入體,赫羅斯斯坦岩群的古侵入體獲得2977 ± 140 Ma的岩漿結晶年齡(肖序常,2003,未刊)。阿喀孜岩體中曾獲鋯石U-Pb等時線年齡為2261 ± 75 Ma(許榮華等,1992)。
以上資料信息均反映中國西部的前寒武紀地體中存在始太古代的地殼。
根據陸松年等的研究,該區從3.6~2.6Ga(始太古代-新太古代),先後有三次規模不等的大陸地殼生長過程,同時存在新太古代的英雲閃長岩-奧長花崗質片麻岩岩漿的侵入,反映在初始陸核生長的同時,存在明顯的地殼拼貼積累作用。
2.構造變形
因後期構造的改造、疊加作用,該階段的構造變形保留零星,由於測試技術的局限,該階段變形年齡的確定受到一定限制,歸入該階段的變形遺跡主要通過地質分析確定。變形地質體有阿爾金山的阿爾金岩群及古元古代的變質侵入體、昆侖山地區的白沙河岩群(圖2-7),其中區域片麻理應該是該期構造的產物。
圖2-7 西金烏蘭斷裂-阿爾喀山-庫朗米其提花土溝剖面
(1)阿爾金岩群構造變形特徵
阿爾金岩群,屬層狀無序的韌變地層體,原始層理受多期構造置換喪失殆盡,區域變形主體面理是透入性片麻理和片理及同構造分泌脈。區內阿爾金岩群呈岩片、岩塊被後期的韌性剪切帶及脆韌性斷裂所圍限和包繞,形成區域性強變形帶與弱構造域間互發育的構造網結。其中弱變形域殘塊內部保留以片麻理為形變面,發育深層次塑性流變褶皺;同構造分泌脈W-N-I型露頭尺度的無根柔流褶皺,反映深層次的塑性流動構造。由於後期構造的改造作用,片麻理在不同地區產狀不同。
(2)古變質侵入體變形特徵
變質侵入體普遍發育區域性透入性片理或糜棱面理,使古侵入體普遍糜棱岩化,形成以眼球狀長石為碎斑的糜棱岩,在強變形帶中,長英質糜棱岩、花崗質糜棱岩微觀基質礦物細徑化及動態結晶作用強烈,其中石英多已動態重結晶,並偶見殘斑被塑性拉長成眼球狀或形成石英拔絲。長石普遍細頸化和邊界不規則港灣狀分布的細粒長石集合體,形成邊緣粒化結構,強變形帶中心則有長石的晶格位錯形成的膝折構造,條紋長石斷續書斜,共軛或霧狀,以及鉀、鈉長石固溶體定向分解的剪切壓溶結構。
(3)白沙河岩群構造變形特徵
主要發育在昆中微陸塊,昆北零星出露,屬高角閃岩相,局部達麻粒岩相,內部面理置換非常強烈,S0已不復存在,形成片理、片麻理,和變粒岩多組面理共存,區域一般均以具透入性的韌性剪切流動變形面為主導面理。其中的片麻理構造應該是早期變形的產物。
9. 黔江縣的地質構造與地貌
黔江區地處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區域,地質構造復雜,屬新華夏構造體系,北東方向展布褶皺斷裂明顯。主要構造有陽洞背斜、濯河壩背斜、筲箕灘背斜、八面山背斜和郁山背斜,出露岩層以震旦系變質岩系為基底,到白堊系為止,接受了厚達數千米的巨厚沉積岩系的淀積,出露地層及岩性由老到新為:下古生代發育完全,寒武、奧陶系以碳酸鹽沉積為主,下中老留統以砂頁岩為主,厚500米,上泥盆系以石英砂岩為標志,缺失石炭系;二迭系起伏於中老留統或上泥盆統之上,以石灰岩為主,上下二迭統底部均夾頁岩,共厚1000米左右;三迭系連續沉積於二迭系之上,下統為灰岩、白雲岩,中統為紫色砂頁岩與灰岩、泥灰岩,共厚1300米;侏羅系假整合於三迭系之上,以砂頁岩為主,夾少許生物碎屑灰岩;上白堊統零星分布於正陽山間盆地內,為紫紅色砂礫岩;第四系地層分布於現代河床附近,構成河流的一、二級階地,除河流沖積層外,普遍只有冰磧物。
黔江區地形地貌受地質拼迭的控制,山脈走向多與構造線方向一致,為北東-西南走向。從東至西,灰千梁子、五福嶺、麒麟蓋、八面山、山塘蓋和賈角山等山脈近於平行,形成嶺谷相間地貌。境內大部分地區以低中山為主,山地面積約占土地總面積的85%,丘陵面積約佔10%,其中5%的面積為河谷平壩與山間盆地。境內山巒起伏,溪河縱橫,嶺谷相間,地勢東北高,西南部低,最高峰灰千梁子主峰海拔1938.5米,最低點為黑溪河谷馬斯口,海拔320米,相對高差達1618.5米,一般為500-1000米,層淺-中切割中、低山地形。沿北東-南西向谷地發育主幹河流,沿西北-南東向谷地分布其支流。主支流在平面上呈棱格狀展布。全區海拔1400米以上地區占幅員面積4.04%,1000-1400m地區佔17.18%,500-1000m地區佔59.29%,500-700m 地區佔14.45%,500米以下地區佔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