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環境調查學什麼
A. 地質環境調查與地質勘探的差別
兩個側重點不一樣!
地質環境
調查的重點主要是環境方面!而
地質勘探
的重點主要以
區域地質調查
和
礦產普查
為主!前者主要通過地質而為
環境服務
!而後者主要以找礦或者評價某區域地質為主!後者包含前者
B. 地質環境調查的定位與內涵
地質環境調查是獲取區域地形地貌、地層岩性、地質構造、地下水、地質災害等地質環境信息的基礎性、公益性地質工作。地質環境調查工作的定位是應用基礎和應用服務。應用基礎方面,包括研究和調查地下水的數量質量和變化規律、地質環境時空變化機理、地質災害的形成與發生機理等。應用服務方面,包括滿足政府管理的需要,向政府部門提供科學管理地下水、保障地質環境安全、防治地質災害所需要的決策支持信息和服務;滿足國家工程建設、礦產開發、農業灌溉等經濟活動的需要,向相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提供相關信息和服務;滿足社會公眾的需要,以多種形式向社會公眾提供相關信息和服務。
圖6-1 地質環境調查工作的內涵與服務方向示意圖
從專業領域而言,地質環境調查涉及水文地質學、工程地質學和環境地質學三門學科。水文地質學、工程地質學和環境地質學屬於地質科學領域應用地質學范疇的重要學科,研究內容各有側重,水文地質學側重於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工程地質學側重於工程地質問題研究,環境地質學側重於環境地質問題研究。同時,三者互有交叉,相互滲透,極大地豐富和深化了人們對地質環境的認識(圖6-1)。例如,因地下水超采引發的地面沉降既屬於水文地質學的研究范疇,也屬於環境地質學的研究范疇。在研究內容上,地質災害調查隸屬於環境地質學。但是,由於地質災害關系著經濟社會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歷來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人們往往把災害地質與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並列,以強調地質災害工作的重要性。
C. 地質環境調查的轉型方向
從服務與支撐生態文明建設的角度來看,地質環境調查需要積極、努力地推動和實現六個轉變。
(一)在研究對象上,實現從特定的地質實體向地球關鍵帶轉變
限於當時的國家需求與重點任務,過去的地質環境調查往往關注於特定的地質實體。例如,為了滿足經濟建設對地下水資源的需要,水文地質調查主要關注於儲存地下水的含水層,對含水層的組成、分布、水力傳導性質等進行調查和研究,在此基礎上對地下水資源進行評價。生態文明建設將「山水林田湖」視為一個生命共同體,資源環境各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態系統。國際上將處於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氣圈的交叉地帶,人類與自然相互聯系最為緊密、相互作用最為顯著的地球圈層稱為地球關鍵帶。地球關鍵帶將植物冠層、土壤層、包氣帶、含水層等納入統一框架,為地質學、水文學、土壤學、生態學等學科交叉融合提供了一個系統平台,為氣候變化、生態管護、水資源安全、自然災害防治等重大資源環境問題的解決展示了一種新的圖景。地球關鍵帶是「山水林田湖」在資源環境科學領域的學術界定,地球關鍵帶科學研究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理論基礎。因此,地質環境調查應以地球關鍵帶為框架,根據認識地球關鍵帶和把握地球關鍵帶規律開展填圖、監測與建模。應當指出,以地球關鍵帶為框架,不是完全擯棄傳統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地質災害調查,而是根據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對其進行融合、拓展和延伸,使地質環境調查不僅能否服務於資源開發,也能服務於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
(二)在研究模式上,實現從偏重於填圖向填圖—監測—建模一體化轉變
自然營力和人類活動雙重作用下的地質環境變化,是長期的、緩慢的、漸進的、隱蔽的地質過程與突發的、快速的、災難性的、不可逆轉的地質過程共同作用的結果。對於地質環境管理,了解地質環境要素的變化趨勢比了解地質環境要素的狀態更有意義,實現地質環境要素預報預警需要地質環境過程研究從定性描述走向定量刻畫。因此,在地質環境研究模式上,需填圖—監測—建模並重,遵循3M(填圖—監測—建模)循環體系框架,以循環上升的認識過程為主線,從數據採集通向綜合分析(圖5–13)。填圖的目的是精細刻畫地質環境物質組成、結構、空間分布等,包括水文地質調查、地質災害調查、環境地質調查、地質環境健康調查等。監測的目的是獲得地下水、土壤、地質災害、地應力等地質環境要素隨時間變化的動態數據。建模是基於填圖數據與監測數據對水文過程、生物地球化學過程、能量遷移過程、生態過程等進行定量化模擬。填圖、監測、建模構成地質環境研究的完整框架,三者相輔相成、循環上升、互為促進。
(三)在效用評價上,實現從偏重資源價值向資源價值與生態價值耦合方向轉變
地質環境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兩類資源:一類是土地、礦產、水等有形的自然資源;一類是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控水分等無形的生態服務。長期以來,我國走的是一條粗放式的經濟增長道路,經濟高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資源的大規模消耗取得的。在此過程中,社會高度重視地質環境的資源效用,而忽視了地質環境所具有的環境與生態效用,造成了生產、生活空間的不斷擴展和生態空間的日益萎縮。受此影響,水文地質調查強調對地下水資源量與開發潛力進行評價,而忽視地下水的生態作用;礦產資源調查強調對礦產的經濟價值進行評價,而忽視礦產開發對生態系統的破壞;環境地質調查強調地質環境問題對工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而忽視其對生態系統的負面效應。根據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加快自然資源及其產品價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場供求、資源稀缺程度、生態環境損害成本和修復效益」。為此,在評估地質環境效用過程中,不僅要評估其資源價值,還要評估其生態價值,全面反映地質環境的實際價值。
圖5-13 地質環境調查的填圖—監測—建模體系框架
(四)在問題應對上,實現從偏重事後應急向事前預警轉變
由於地質環境具有隱蔽性、復雜性、累積性、難控性和一旦釀成地質災害的不可逆性等基本特徵,目前人們對地質環境的認識還遠不成熟。受地質環境調查程度低、監測站點缺乏、歷史資料積累少、技術設備落後等因素的影響,很多工作,例如地質環境承載力評價、地質災害預警、地震活動預測等,至今尚停留在理論探索階段,難以做到准確的定量評估和預報預警。以往的地質環境調查工作主要集中在區域地質環境調查工作、地質環境問題和地質災害的摸底性調查、地下水資源的現狀調查等方面,而對地質環境中發生的物理過程、化學過程、生物過程等機理研究顯得薄弱。雖然有一些專家早已意識到這個問題,在實際中調查與研究也有所結合,但是調查與研究相結合的深度、廣度仍非常局限。為了滿足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地質環境調查工作需要實現從地質環境問題發生後的綜合治理向有預見性的事前調控轉變,從單純的技術調控向系統的技術、政策、制度等綜合調控轉變。
(五)在組織實施上,實現從單純依賴地質部門向聯合大地學部門轉變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既涉及國土資源、環境保護、農業、林業、水利、地震等資源環境部門,又涉及發展改革、工業與信息化、建設、科技等社會經濟部門。國土空間具有多重功能與屬性,各個部門管理職能在實現過程中,往往存在空間重疊與功能沖突的情形。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不僅需要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推進本領域的生態文明建設,而且需要各部門間的溝通合作與無縫對接形成完整的體系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體系的重要支撐,地質環境調查要適應生態文明建設的這一要求,一方面要責無旁貸做好岩石圈的地質框架構建與地質過程研究,另一方面要遵循地球關鍵帶的框架,主動聯合其他資源環境機構推進地球表層圈層的調查與研究,採用地球系統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探索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解決途徑。
(六)在國際視野上,實現從偏重解決國內問題向積極參與全球地質環境治理轉變
隨著我國經濟總量在全球經濟中所佔比例不斷上升,國際社會期望我國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同時我國也有更多的意願和能力來分擔更多的國際公益事務。在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時代背景下,我國提出了「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得到了國家社會高度關注。2015年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明確,在投資貿易中突出生態文明理念,加強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和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共建綠色絲綢之路;促進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嚴格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過去,在地質環境調查工作中,強調通過國際合作學習國外的先進理論、技術與經驗來解決國內的地質環境問題,而較少參與全球層面的、跨國區域層面的重大國際項目,解決國外的地質環境問題。根據共建綠色絲綢之路以及其他國際環境保護需要,我國應積極參與全球地質環境治理,通過科技合作、技術支持等形式,加強全球性、跨國性重大地質環境問題的調查與研究,推動全球環境保護行動不斷向縱深推進。以參與全球或區域地質環境治理,服務和支撐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
D. 地質環境調查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定位與作用
地質環境是組成國土空間的重要因素(圖5–1)。地質環境由岩、土及包含於其中的水、油、氣等自然因子組成,為人類社會提供了基本場所,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土地、礦產、地下水等自然資源,同時還提供了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減輕自然災害等生態服務,決定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基礎、環境基礎、生態基礎和工程基礎。
地質環境調查是人們認識、利用和保護地質環境的重要基礎。地質環境調查是獲取地層岩性、地質構造、地下水、地質災害等地質環境時空分布信息及規律的基礎性、公益性地質工作。地質環境調查涵蓋水文地質學、工程地質學、環境地質學、災害地質學等學科領域,屬於應用基礎與應用服務范疇。應用基礎方面,包括研究和調查地下水的數量質量和變化規律、地質環境時空變化機理、地質災害的形成與發生機理等。應用服務方面,包括滿足政府管理的需要,向政府部門提供科學管理地下水、保障地質環境安全、防治地質災害所需要的決策支持信息和服務;滿足國家工程建設、礦產開發、農業灌溉等經濟活動的需要,向相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提供相關信息和服務;滿足社會公眾的需要,以多種形式向社會公眾提供相關信息和服務。
圖5-2 地質環境調查工作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地質環境調查重要性日益凸顯。圖5–2概括了經濟社會發展對礦產資源需求和對地質工作需求的一般規律。在前工業化階段,人均GDP緩慢增長,對礦產資源需求量很低,科學界對自然界認識的探索驅動了地質工作的緩慢發展。工業化初期到中期,發展生產成為主要任務,礦產資源需求量猛增,地質工作需求轉變為找礦,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1]。工業化中期到後期,發展生產和提高生活水平成為主要任務,礦產資源需求增速減緩,環境需求不斷提高,地質工作需求由以資源為主轉變為資源環境並重,地質環境調查作用不斷加大。工業化後期到後工業化階段,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成為經濟社會追求的目標,礦產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緩慢脫鉤,地質工作需求由資源環境並重轉變為資源環境生態一體,地質環境調查作用顯著提升。由此可見,在工業化階段中後期以後,經濟社會對地質工作的需求由以資源為主緩慢轉向以環境為主,地質環境調查工作越來越成為地質工作的主流。
地質環境調查是國土空間管理的重要基礎支撐,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和支撐性工作。一是地質環境調查以與人類聯系最密切的近地表圈層為靶區,開展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地質災害和環境地質填圖,建立地質環境框架模型,為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和土地利用規劃提供基礎性地質信息;二是地質環境調查通過對地下水、土壤、地質災害等進行長期監測,定量描述地質環境問題產生的歷史、現狀和趨勢,為地下水污染、滑坡、地面沉降等重大環境問題的控制與防治提供解決方案;三是地質環境調查圍繞礦產資源保護與合理開發,開展礦產資源及其開發利用廢棄物的環境效應調查研究,通過定量化礦產資源環境成本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四是地質環境調查以地質環境框架模型為基礎,與環境、生態等合作開展跨學科、跨領域調查研究,為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提供系統支持;五是地質環境調查圍繞水、土地、礦產、地質災害等國土資源管理需要,開展綜合研究和信息服務,為加強國土資源領域生態文明建設制度提供服務和支撐。
E. 我國地質環境調查概況
我國水文地質調查始於新中國成立之前。少數地質學家曾在局部地區進行過地下水的調查研究,但是由於缺乏水文地質隊伍,未能對全國地下水資源進行系統的調查。新中國成立後,為滿足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對水資源的需求,結合國民經濟規劃,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起,我國開始有計劃地在全國開展區域水文地質普查[10,11]。1957年編制了1∶300萬《中國水文地質分區圖》和《中國區域水文地質概論》,1958年編制了1∶400萬中國潛水區劃圖。自1955年至1996年,歷經40餘年的時間,完成了全國1∶20萬為主的區域水文地質普查工作。初步統計共完成調查面積954.9萬Km2(不含港、澳、台),其中1∶20萬611.51萬Km2,1∶50萬173.26萬Km2。在區域水文地質普查工作的基礎上,編制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地質圖集》,包括全國性圖組、地區性圖組和分省圖組三部分,並附有詳細的說明書。這項基礎性、戰略性調查,不僅極大地提高了我國區域水文地質研究程度,填補了大面積水文地質空白,而且為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系統、完整的水文地質基礎資料,直到今天仍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世紀80年代初,原地質礦產部組織開展了第一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評價工作,歷時3年,於1984年底提出了評價成果:即全國地下水天然資源量每年為8717億m3,可開采資源量每年為2940億m3。在開展地下水資源評價工作的同時,還開展了一些專題研究,如四川、湖南等省對紅層裂隙水的研究,中國玄武岩裂隙孔洞水的研究,黃土地下水的研究,以及北方岩溶水的研究等,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些研究成果為國家水資源規劃、管理和開發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環境地質調查發端於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調查。20世紀50年代,包括水電站、鐵路、橋梁、礦山等在內的國家大型工程建設促進了工程地質學的迅猛發展。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由於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和污染物質的隨意排放,出現了水資源短缺、地下水污染、地面沉降等環境地質問題。例如,天津、寧波、蘇州、無錫、常州等地區相繼發生了地面沉降現象。大規模煤田、金屬礦山的開發(例如廣東仁化凡口鉛鋅礦、湖南斗笠山煤礦等礦山),由於礦山疏干排水,降低地下水位,破壞了岩溶化含水層的岩體力學平衡狀態,或者由於增大了水力坡度,使洞穴、溶隙及上覆土層被潛蝕沖刷,導致地面塌陷。鐵路沿線,特別是山區鐵路沿線受夏季暴雨襲擊,致使一些鐵路路基遭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災害侵襲而暫停運營。20世紀70年代後期,人們開始重視環境地質研究,把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聯系起來,統稱為水工環地質[12]。
我國地質災害研究工作一直是圍繞著重大工程和重大建設需要而展開的。20世紀50~60年代,重點開展了西南及西北交通干線和三峽等水利樞紐的地質災害調查以及上海地面沉降的勘查工作。20世紀70年代,上海地面沉降研究在預測和防治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樹立了我國地面沉降控制典範。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我國地質災害研究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對海城地震、新灘滑坡、元陽滑坡等進行了成功預報、對東川和寧南泥石流和天津市地面沉降實施了有效控制。20世紀90年代開展了「地震、地質災害及城市減災重大技術方法研究」等一批國家和省部級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的研究工作,1991年出版了《中國地質災害類型圖》(1∶500萬),1992年出版了《中國地質環境圖系》,1996年出版了《中國分省地質災害圖集》(1∶60萬~1∶500萬)。
F. 環境地質問題調查
主要圍繞與地下復水開采引制發的環境問題開展調查工作,主要包括:
(1)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分布范圍、面積、中心水位最大埋深、水位年下降速率、發展趨勢,以及由此產生的地面沉降面積、范圍、沉降速率等。針對不同地區的水資源特點,調查要有所側重。
(2) 西北地區要注意調查地下水開采與土地荒漠化、沙化等生態環境問題的相關性,生態需水量問題,地表水過度灌溉引起的土地鹽漬化問題。
(3) 華北地區調查東部平原鹹水、微鹹水水質和分布范圍的變化,及其改造利用問題可行性,海水入侵的程度、范圍和防治措施。
(4) 東北地區主要側重地下水污染、土壤鹽漬化和濕地退化與保護問題。
(5) 地下水質量背景及近年來地下水化學成分變化 (包括常規離子、微量元素以及污染成分)和原因。特別要注意調查飲用地下水質量變化及原因。
具體要求參照 《1∶25 萬區域環境地質調查技術要求》執行。填寫附表 13 ~ 附表 19。
G. 什麼是區域環境地質調查
一項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工作,以一定比例尺的環境地質測繪版填圖為主要方式,對構權成區內地質環境的基本環境地質條件、環境地質問題與地質災害進行調查研究,並進行相應的分析與評價,為區域經濟開發和環境保護提供地質環境依據。
H. 環境調查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環境現狀綜合調查的目的是准確、詳實地獲取畜禽養殖場(區)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經濟相關信息,為環境監測與環境管理提供依據。主要內容有:
(1)自然環境與資源概況
①自然地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行政區劃、交通分布等,最好附相關示意圖。
②氣候與氣象。包括所在區域的主要氣候特性,年平均風速和主導風向,年平均氣溫、極端氣溫與月平均氣溫,年平均相對濕度,年平均降水量、降水天數、降水量極值,日照時數,主要的天氣特性等。
③水文狀況。包括該區域主要河流、水系、流域面積、水文特徵、地下水資源總量及開發利用情況等。
④土地資源。包括土壤類型、土壤肥力、土壤背景值、土地利用情況等。
⑤植被及生物資源。包括林木植被覆蓋率、植物資源、動物資源、魚類資源等。
⑥自然災害。包括旱、澇、風災、低溫、疫情等。
⑦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療養區、溫泉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設施等。
(2)社會經濟條件方面
行政區劃、工業布局、農田水利、畜牧業發展狀況,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結構及產值,鄉鎮居民點規模和分布情況、人口密度、人群健康、地方病發生情況,文化教育水平等。
(3)污染物分布及排放情況
各類污染源的分布及「三廢」排放情況,主要包括工礦企業、鄉鎮企業污染源分布及廢水、廢氣、廢渣的排放量、排放規律、排放去向,農業副產物(畜禽糞便等)處置與綜合利用情況,農業投入品對環境的影響情況等。
(4)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包括污染物總量控制及污染治理情況,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情況,畜禽清潔生產情況等。
I. 地質環境與環境地質學
環境,是指與中心事物有關的客觀事物的總和。環境科學研究的環境,是與人類有關的客觀事物的總和。地質環境是自然環境的一個部分,是指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岩石圈表層。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本空間,人類的生存環境究其本質就是地質環境(圖18-1)。
圖18-1 人與環境關系圖
(楊志峰等,2004)
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人口的急劇增長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人類社會出現了一系列環境地質問題,特別是地質災害與環境污染,已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威脅。人類與地質環境關系問題成為21世紀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20世紀60~70年代,環境問題已經引起各國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嚴重關注,環境地質學應運而生。它是從地質學中分支出來的一門新興學科,也是環境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應用地質科學、環境科學以及其他相關學科的理論與方法,研究地質環境的基本特性、功能和演變規律及其與人類活動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學科。其研究對象是人類與地質環境組成的復雜系統。
地質環境與環境地質,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兩者不能互相通用,混淆不清。兩者的區別在於,環境地質是研究人類與地質環境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學科,是以地質環境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地質環境是有空間概念的,既岩石圈表層或其中某一區域,而環境地質沒有空間概念。
環境地質學的任務是在分析地質環境組成要素的特徵和變化規律的基礎上,研究人類活動與地質環境的相互關系(人地關系),揭示環境地質問題的發生、發展和演化趨勢,全面評價地質環境質量,提出地質環境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的對策與方法,為實現人類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環境地質學研究的內容主要是人類活動與地質環境的相互關系,包括:①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環境地質問題(原生地質環境),如火山噴發、地震、山崩、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以及因地殼表面化學元素分布不均引起的地方病。②由人類活動引起的環境地質問題(次生地質環境),如城市化引起的環境地質問題,大型工程和資源開發引起的環境地質問題,以及各類污染引起的環境地質問題等。③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
由於環境地質問題的復雜多樣,加上各個自然學科都主動積極地向環境地質靠攏、滲透,因此環境地質學的研究內容十分廣泛,所涉及的學科繁多,導致其下面的分支學科不斷增加,劃分方法也較多。根據學科的特點和環境地質問題的不同,環境地質學大體包括以下分支學科及研究內容:
城市地質學 研究內容包括:城市地區的區域地質、水文與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的綜合調查研究;評價地質環境的適宜程度,預測可能產生的環境地質問題與社會經濟環境效益,進行市政布局和環境地質區劃;開展城市地區各種地質災害的分布、成因、影響和預測預防的研究;做好城市地區水資源的調查、評價、合理開采和保護的研究;城市地區地質環境與人類健康關系及其保護與改善的研究等。
災害地質學 研究內容包括:地質災害發生與發展規律,從技術上提高預報的准確性,最大限度地減輕地質災害對人類生命財產的危害和對社會經濟的破壞。
礦山環境地質學 研究內容包括:人類與礦產資源之間的供需矛盾及其解決的途徑與對策;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技術與方法;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所產生的環境地質問題的預測及其防治等。
廢物處置地質學 研究內容包括:綜合運用地質學理論和方法,選擇廢棄物處置場址,合理處置城市垃圾、工業廢物和放射性廢物等。
醫學地質學 研究內容包括:研究區域地球化學特徵和地方病的形成機理及其防治辦法;微量元素的污染途徑及其生物學效應;較差地質環境的改善途徑與方法。
旅遊地質學 研究內容包括:各種旅遊地質的形成機制和分布規律,對旅遊區與旅遊景點進行評價與規劃,進而開發、利用並保護地質旅遊資源。
農業地質學 研究內容包括:大農業生長的地質背景,農業土壤地質以及促進農業發展的農用礦物岩石的應用。
J. 地質環境調查的基本內容
從人地關系來看,地質環境與社會經濟相互作用過程大致包括4個關鍵環節:狀態層、壓力層、問題層和風險評估層。相應地,地質環境調查的基本內容應包括以下4個主要方面(圖6-2):
(1)地質環境狀態調查。在全面了解區域地質條件的基礎上,通過對各種地質環境要素的調查與監測,查明地質環境系統的外界影響因素、系統結構功能、空間分異規律,研究地質環境中所發生的物理過程、化學過程和生物過程,從而掌握地質環境所處的狀態,評價地質環境質量,判斷地質環境現狀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
(2)物質流分析。地質環境與社會經濟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現為各種輸入和輸出物質流,物質流越大,人類活動對地質環境的作用就越強烈。通過地質環境與社會經濟的物質流核算與分析,定量評價社會經濟活動對地質環境的影響程度。
(3)地質環境問題調查。對自然驅動因素和人為驅動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發生的各種地質環境問題進行調查,結合地質環境要素監測,了解地質環境問題的發生機理和時空分布規律,預測地質環境問題的發展趨勢,實現早期預警和災害預報。
(4)地質環境管理措施。通過地質環境問題和地質災害風險評估,提出地質環境利用、保護和管理的技術、行政和政策措施,引導和規范地質環境開發利用的經濟活動,以地質環境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圖6-2 地質環境調查基本內容框架示意圖
現階段,國家層次的地質環境調查肩負著為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服務的使命,是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資源基礎、環境基礎和工程基礎,以主動和緊密服務國家需求,滿足國土資源規劃、管理、保護與合理利用為首要任務。地質環境調查的基本任務包括:
(1)開展主要平原和盆地水文地質調查。從資源和環境的角度考慮地下水的問題,建立地下水監測網路,系統查明地下水的數量、質量和時空變化規律,評價地下水可持續利用的資源潛力及其空間分布,為地下水資源管理、保護與利用提供決策意見或建議。
(2)開展重點地區地質災害調查。查明我國地質災害易發區的范圍,對重要地區緩變性地質災害和突發性地質災害進行風險評估和區劃,建立全國地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系統,提高地質災害監測預報和應急反應能力,提出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意見或建議。
(3)開展區域環境地質調查。查明我國主要環境地質問題分布現狀、發生和發展趨勢,提出地質環境宏觀調控和保護對策建議,為經濟社會發展對地質環境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