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博士論文區域地質概況怎麼寫

博士論文區域地質概況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1-03-04 00:05:53

A. 區域及礦區地質概況

區域地層主要有古元古代粉子山群、新元古代蓬萊群南庄組和香夼組、中生代青山群等。蓬萊群近東西向展布,南庄組板岩屬一套泥砂質碎屑岩建造,香夼組灰岩屬碳酸鹽岩建造,兩者呈整合接觸。中生代白堊系青山群,系一套英安質-流紋質火山碎屑岩、碎屑熔岩,與香夼組岩層呈角度不整合接觸。

礦床所處的大地構造位置屬於西太平洋板塊俯沖帶的上盤,該帶從北到南,是我國各類斑岩型礦床最發育的地帶。區內斷裂構造發育,成礦前的區域性近東西向(如白洋河斷裂)及北東向斷裂(自西向東有母山後斷裂、松山斷裂、亭口斷裂)控制著臧格庄凹陷發生、發展與燕山晚期火山和潛火山活動及鉛、鋅、硫、銅等的成礦作用,花崗閃長斑岩體沿這兩組斷裂交匯部位侵入,為主要的控岩控礦構造。區內次級的北東向壓扭性斷裂為成礦後斷裂,常被岩枝、岩脈充填,並切割礦體。

礦區內主要出露地層有粉子山群、蓬萊群和青山群,其中蓬萊群香夼組灰岩、泥灰岩段與礦化關系密切,岩性主要為泥灰岩、灰岩互層夾薄層板岩、泥質灰岩等(圖5-3)。礦床多見於香夼組灰岩與花崗閃長岩的接觸帶內,或灰岩捕虜體的凹部。

圖5-3 棲霞香夼鉛鋅礦礦區地質簡圖

(據山東省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2014)

1—第四紀砂質黏土;2—英安質-流紋質火山碎屑岩、碎屑熔岩;3—潛角礫狀英安斑岩;4—厚層灰岩夾泥質灰岩、板岩;5—泥灰岩、灰岩互層夾薄層板岩;6—鈣質板岩、板岩夾泥灰岩;7—花崗閃長斑岩;8—矽卡岩;9—鉛鋅礦體;10—壓扭性斷層;11—張扭性斷層;12—性質不明斷層、推測斷層;13—地質界線;14—角度不整合界線;15—岩層產狀

礦區內出露的岩漿岩包括燕山晚期中酸性斑岩體及伴隨火山活動發育的英安斑岩、安山玢岩等次火山岩。其中,燕山晚期花崗閃長斑岩與成礦關系密切,為該區銅鉬鉛鋅礦化的母岩,沿東西向火山岩盆地南緣斷裂侵入基底灰岩層中,受東西向、北東向斷裂控制,呈岩株、岩枝、岩脈狀零星出露,東西長約8km,南北寬約2km。在岩體內部或邊部形成斑岩型鉛鋅、銅(鉬)礦體。

礦區內斷裂構造主要以北東東向和北東向為主,北東東向斷裂位於礦區中部,與臧格庄盆緣斷裂近於平行,傾向南東,傾角60°~70°,為早期斷裂被北東向斷裂切割,基本控制了後期斑岩體的侵入與出露范圍。北東向斷裂以棗林斷裂為代表,走向110°,傾向南東,傾角74°,控制了岩體的東邊界(圖5-3)。

B. 地質調查報告怎麼寫

第一章 前言
1、項目來源
2、任務目標
第二章 研究現狀
1、國外研究概況
2、國內研究現狀
3、項目組研究基礎
方法研究項目應說明項目組已有成果及其先進性;
儀器設備研製項目應說明現有儀器設備的性能、技術指標;
4、實驗區概況
方法儀器的試驗、示範區項目應說明所選區域的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概況及特徵,岩礦石物性等。 第三章 研究內容
1、研究內容
方法研究項目應先說明方法原理再闡述具體內容。
2、關鍵技術與技術創新
3、主要技術指標
方法研究項目應先說明所研究方法與原有方法相比較優越性體現在何處(盡量使用量化指標)及軟體功能;
儀器設備研製和方法儀器的試驗、示範區項目應列明具體的技術指標或技術要求;
4、主要實物工作量
試驗、示範區項目應說明方法儀器種類、測區面積、比例尺、剖面長度、測點數、採集樣品數、測試樣品數等。
第四章 技術路線
1、研究方案
2、試驗方法
3、工作(工藝)流程圖
第五章 預期成果
1、成果內容
擬提交報告、圖件、數據、實物、軟體的名稱及數量。
2、提交時間
第六章 人員組成
1、項目負責人姓名、年齡、技術職稱、所學專業、已取得主要成果(重點是與所承擔項目相關的成果)
項目成員姓名、年齡、技術職稱、所學專業、項目中分工
2、協作單位分工及協作關系
第七章 計劃進度
說明項目的起止時間,階段任務(或子課題)的起止時間。
第八章 經費預算
按《中國地質調查局項目設計預算編制暫行辦法》的要求編寫。
第九章 保證措施
按地調局質量監督部門的要求填寫。

C. 區域地質調查報告的編寫

區域地質調查報告內容要求全面,既不煩瑣,又要避免簡單化,既要實事求是地反映圖幅地質研究水平,又要敢於從地球科學發展的觀點探求問題。因此,它既是實際工作成果的總結,又是基礎地質科學研究成果的體現,具有很高的理論性和很強的實用性。

地質報告的各章節內容如下:緒言、地層、構造、地質發展簡史、礦產及其他國土資源概況和結語等部分。

(一)緒言

1.簡要說明上級下達項目任務書文號及其任務要求,工作起止時間。

2.簡要說明工作區范圍、地理位置及坐標,地形地貌、交通、氣候、覆蓋程度、經濟地理概況等。

3.簡述工作區的地質研究史及其主要成果[參見《區域地質調查總則(1:50000)》(簡稱《總則》,下同),表B1]。

4.簡述工作區或圖幅任務完成情況及其工作量(《總則》,表B2)。

(二)地層

1.按時代由老至新,介紹工作區地層系統,闡明各岩層單位的岩性、岩石組合、基本層序特徵及規模和橫向變化規律,簡述沉積作用特徵。

2.說明岩石地層單位與生物地層、年代地層以及其他地層單位或岩石單位的關系(《總則》,表B3),新建地層單位應說明其歷史沿革和建立根據(《總則》,表B4)。

3.對火山岩地層除按地層學進行論述外,還應對其火山岩石學、火山噴發旋迴、火山構造和古火山機構進行敘述。火山岩發育地區可單列一章。

本節應附各時代地層的實測剖面圖、地層柱狀圖、接觸關系素描圖以及數碼像片等。

值得指出:若工作區全為岩漿岩,則本節為岩漿岩;若是變質岩區,則本節為變質岩;若本區三大岩類均有分布,則岩漿岩、變質岩分別編為(三)、(四),其敘述的內容參見本章第一節相關內容。

(三)構造

1.概述區域構造背景,闡明其所處的大地構造位置(板塊理論)和區內構造基本特徵。

2.按構造層或構造運動期次,遵循由老地層組成的構造至新地層所組成的構造順序來進行描述的原則。敘述區內各種構造形跡(褶皺、斷裂、面理、線理等)的形態、產狀、規模和性質等特徵及空間分布態勢,論述各種構造之間的次序關系及從屬級別(《總則》,表B12、B13)。

3.按構造旋迴的觀點論述區域性深大斷裂和主導斷裂的類型和展布格架以及導岩、控礦、促變的機制與特徵及相關關系,闡明新構造運動特徵及其影響。

4.對區內發育的推覆構造、滑脫構造、拉伸構造(斷陷盆地)、疊加褶皺等,應闡明其特徵並進行運動學、動力學的初步分析和時空的演化過程。

5.本章需附工作區構造綱要圖及各種地質構造素描圖或數碼照片。

(四)地質發展簡史

1.運用板塊構造觀點,簡述工作區所處的區域大地構造區位。區內歷經多少次構造(熱)事件(幕)的影響,與此相伴的地質發展時期與階段。

2.按地質發展時期階段由老至新分別闡述各時期沉積環境、沉積建造、構造運動造成的主要構造類型、岩漿(火山)活動、變質作用與礦產等狀況,海水如何進退以及發生、發展、演化的過程。

(五)礦產及其他國土資源概況

1.簡述工作區主要礦產資源和成礦地質條件及潛在遠景;對其他國土資源概況,如城市地質、農業地質、建材資源「砂、石、土」及水文、工程地質條件要給予說明。

2.簡述區內對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危害大的一些環境地質問題等,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等,並提出具體的保護措施與建議。

(六)結語

1.闡述工作區取得的主要地質成果與重要進展。

2.指出工作區尚未解決的問題與不足,並提出今後的工作意見。

(七)主要參考文獻

(八)圖版、附圖與附表

值得指出:區域地質調查報告編寫的基本內容,應根據各圖幅的具體任務要求和實際地質素材進行編寫,鼓勵在地質報告中應用新理論、新觀點總結歸納各類地質資料。若圖幅是聯測的應編寫聯測報告,字數不超過15萬字。片區完成後,應立項編寫片區區域區調總結報告。

D. 區域地質概況怎麼描述

從大地構造、區域地層、區域地球物理特徵等不同方面進行描述

E. 區域地質條件概況

區域地層岩性

本區地層由老到新依次有寒武繫上統崮山組、長山組、鳳山組,奧陶系中統馬家溝組,石炭系中統本溪組、上統太原組,二疊系下統山西組、下石盒子組,二疊繫上統上石盒子組、平頂山組、土門組,第四系。除平頂山組在大武庄零星出露外,基岩皆被第四系掩蓋,現據鑽孔揭露情況敘述如下。

(一)上寒武統(∈3)

1.崮山組(∈3g)

底部為深灰色厚層狀白雲岩,中部為淺灰—深灰色厚層狀鮞狀白雲質灰岩與灰色厚層狀灰質白雲岩互層,頂部為厚層狀泥質條帶灰質白雲岩,厚109m。

2.長山組(∈3c)

下部為淺灰色中厚層狀細晶質白雲岩,上部為淺灰色隱晶白雲質灰岩夾綠灰色泥質條帶,厚45m。

3.鳳山組(∈3f)

為淺灰色隱晶白雲質灰岩。頂部含灰白色團塊及條帶,夾灰質白雲岩,下部夾薄層泥岩,厚38m。

(二)奧陶系中統下馬家溝組(O2x)

上部為隱晶灰色石灰岩,中下部為淺灰色隱晶白雲質灰岩,底部為薄層狀灰綠色泥岩。僅3058孔揭露,厚12.56m,與下伏寒武系鳳山組平行不整合接觸。

(三)石炭繫上統太原組(∈3t)

(1)中統本溪組(C2b)

中上部為綠灰—灰白色的鋁土岩為鋁質泥岩。下部為紫紅色的鋁土岩及鋁質泥岩,富含黃鐵礦晶體,具鮞狀、豆狀和團塊結構,局部呈層狀,偶見波狀及變形層理。底部含薄層紫紅色赤鐵礦。本組厚度為2~20m,平均10m,與下伏寒武繫上統鳳山組或奧陶系中統馬家溝組為平行不整合接觸。

(2)上統太原組(C3t)

為區內主要含煤地層之一,由灰、深灰色中—厚層狀石灰岩、深灰色泥岩、砂質泥岩、砂岩和煤層組成,厚51~79m,平均64m。共含煤16層,僅下部的一6煤層為偶爾可采,其他煤層均不可采。太原組與下伏本溪組為整合接觸。

(四)二疊系(P)

下界起於標3頂界面,根據古生物化石組合規律及岩性特徵,自下而上劃分為山西組、下石盒子組、上石盒子組、平頂山組和土門組。各組之間以及和下伏太原組之間均為整合接觸,其中山西組、下石盒子組、上石盒子組為含煤地層。劃分為7個煤組,其中山西組、下石盒子組歸於二煤組,上石盒子組自下而上劃分為6個煤組(三~八煤組)。

1.下統(P1)

(1)山西組(P1sh):頂界至砂鍋窯砂岩底界面為主要含煤地層,含煤7層。其中二1、二3煤分別為全區可采及大部可採煤層,厚7l~83m,平均75m。

(2)下石盒子組(P1x):頂界止於老君廟砂岩(標8)底界面,厚23~45m,平均37m,根據岩性特徵分為兩段。砂鍋窯段:為灰—灰白色中粗粒長石石英砂岩。下部粗粒,底部含石英、燧石礫和泥質包體。具板狀交錯層理,層位穩定,為主要標志層(俗稱砂鍋窯砂岩,標6)。厚1.5~16.5m,平均8m。

大紫段:由砂質泥岩、泥岩夾薄層細粒砂岩組成,下部為紫斑泥岩,富含鐵質鮞粒及豆粒,含少量植物化石碎片。層位穩定,全區發育,一般厚6m,為主要標志層(俗稱大紫泥岩,標7)。本段厚14~34m,平均29m。

2.上統(P2)

(1)上石盒子組(P2s):自標8底界面至平頂山砂岩底界面,厚520~580m,平均厚度545m。

(2)平頂山組(P2p):灰白色,厚—巨厚層狀粗粒長石石英砂岩,硅質膠結,局部夾礫狀砂岩。上部常夾砂質泥岩,底部含礫,具大型板狀交錯層理,韻律清晰,是煤繫上覆良好標志層,平均厚80m。

(3)土門組(P2t):井田僅有下段賦存。上部以紫紅色泥岩、砂質泥岩為主,夾灰綠色粉砂岩;中部為灰白—淺灰色中粒砂岩(俗稱假平頂山砂岩),成分以石英為主,次為長石、岩屑,硅泥質膠結;下部為暗色泥岩、砂質泥岩,具綠斑,夾綠灰色粉砂岩。該段厚63.30m。

(五)第四系(Q)

主要由棕黃色、灰褐色砂質粘土組成,夾砂礫及細、中砂,含姜狀鈣質結核。一般厚120~150m,最厚491.50m(3155孔),且由北向南、自西而東逐漸增大。

區域構造

該區位於禹州礦區東北部,大地構造位於華北板塊南緣,嵩箕地塊東南。該區北部為薈萃山風後嶺背斜,南為白沙向斜及禹州河街斷層,屬緯向構造帶。白沙向斜走向NWW,沿走向向西於白沙、花石附近揚起。禹州河街正斷層傾向北,西起花石,沿白沙向斜軸部向東過許昌市,繼續向SEE方向延伸,落差1000m以上。

F. 實習區區域地質概況是什麼

野外實習是學習地質和從事地質工作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的基礎環節。在與實習老師交談中,她對我說:野外實習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中國地質大學歷來重視野外實踐教學,學地質就是和地球打交道,問題要從自然界中提出,解決的方法也要從認識自然中獲得。地學是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六大基礎自然科學之一,它不僅強調學科發展的理論性,更強調這門學科的實踐性。為了使學生提高對野外實踐的認識,通過野外實習更進一步地了解自然,學校在學生學習完「普通地質學」或者「地球科學概論」等有關地質專業基礎課後,馬上安排野外實習。通過教學實習使學生們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增強感性認識,同時又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在艱苦的條件下,鍛煉意志,強健體魄。幾十年來,野外實習已成為中國地質大學地質類專業教學的傳統和特色。
她告訴我野外教學實習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把在課堂上獲得的知識變為感性認識,以此培養日後的野外工作能力,掌握野外作業的方法。比如說,在制定野外工作計劃的時候首先是要了解和掌握調查區域的區域地質概況。一般的說,已有前人做過調查工作的區域,當你准備再去調查的時候,前人的調查資料會是你重要的參考資料,搜集分析這些資料將會使你的調查工作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調查區域沒有任何資料供你參考,那麼你可能就是這個區域從事地質調查的先行者,當你領略了風餐露宿,篳路藍縷的艱苦之後,你的調查成果將會使你充滿自豪感。
秦皇島實習基地的區域地質概況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A.地層實習區的地層屬於晉冀魯豫地層區、燕遼地層分區、秦皇島小區,是華北型地層(所謂地層,是指一切成層岩石的總稱,包括變質的和火山成因的成層岩石在內)。在地質調查過程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關於一個地區的地層層序及其相鄰地區地層層序之間的對比關系。不同的地區地層形成的具體層序是差別很大的,所以,地層的對比必須有一個客觀的標准。這個標准就是把不同地區的地層單位,根據它們的岩石性質、化石特徵進行對比,以此確定這個地層的層位及其年代。在實習區這個地層區中,最老的地層是新太古界。變質年齡距今2500百萬年。在新太古代末期(距今2412~2600百萬年)發生了大規模的岩漿侵入,形成了花崗岩。在這個區域內缺少古元古界和中元古界。可以見到新元古界沉積不整合地覆蓋在新太古代花崗岩的上面。在這個區域內新元古代地層則缺少這個時期的晚期沉積。寒武紀至奧陶紀中期發現有以碳酸鹽岩、頁岩、粉砂岩為主的海相地層的沉積。在晚奧陶世至早石炭世普遍缺少沉積,自晚石炭世至二疊紀時期開始出現了海陸交互相沉積、陸相沉積。自此以後,該區域沒有再受到海侵。
B.岩漿岩和變質岩岩漿岩也被稱為火成岩,所謂的岩漿岩是指由地下深處一種熾熱的含有大量揮發性成分的硅酸鹽熔融體(即岩漿)冷卻凝固後所形成的岩石。由岩漿直接形成的岩漿岩,包括侵入岩和火山岩。
秦皇島地區處於燕山造山帶東段,東部與太平洋板塊相鄰。在這個區域內,造山帶活躍的內力地質作用使岩漿岩和變質岩的分布十分廣泛。
岩漿岩:實習區岩漿岩發育,岩石類型比較齊全。見秦皇島地區岩漿岩發育一覽表。
變質岩:實習區內的變質岩類型比較齊全,包括區域變質岩、動力變質岩和混合岩等類型(所謂變質岩是指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內經過內力地質作用,如地殼運動、岩漿活動等,使原來的固體岩石發生變化,而改變形成為新的岩石)。而區域變質岩是主要的類型。實習區內新太古代區域變質岩形成於距今3000~2800百萬年。如金山嘴、老虎石、聯峰山頂等地都屬於這種類型。
C.構造僅從字義上來理解,構造應該是指:事物各部分之間的安排、組織及其相互關系,同時也指結構。地質學中與構造一詞發生關系的有構造運動和地質構造。構造運動表現為地殼的機械運動,也稱為地殼運動。通常構造運動速度緩慢,往往不能被人們直接感覺到。然而,在特殊的情況下,構造運動則表現得快速而強烈,是可以被我們感覺到的,比如地震。地震可以引發山崩、地陷、海嘯。構造運動往往使地殼或岩石圈的物質發生變形和變位,結果會引起地表形態的劇烈變化,如形成山脈、海陸變遷、大陸分裂、大洋擴張等,還會引起地層的變化(傾斜或彎曲)、岩石塊體的錯動和斷裂。因此,構造運動在地質作用中處於最重要的地位。地質構造則是指經過構造運動之後引起的岩石變形、變位後出現的結果。最基本的地質構造有褶皺和斷裂。
實習區位於中朝准地台燕山台褶帶山海關台拱區。中朝准地台是我國最古老的地台區,最初的陸核形成於距今3000百萬年前,結晶基底固結形成於距今1700百萬年前。在中元古代至新元古代早期,燕山地區是一個近東西方向擴展的海洋,它的中心地區沉積了近萬米厚的地層。古生代時期海域范圍縮小,海水的深度也變淺,局部地區上升為陸地,主要沉積了淺海及海陸交互相的地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海陸變遷的過程。中生代以後,燕山地區的地殼活動增強,出現了強烈的岩漿活動和構造變形。
D.礦產在實習區內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礦、鋁土礦、耐火粘土、石灰岩、石英砂岩等,還有鐵銅礦、鉛鋅礦、重晶石等金屬礦產,以及濱海砂礦、花崗岩、正長岩、輝長岩等可用於建築材料的石材。
煤礦廣泛分布於柳江向斜的石炭系、二疊系和侏羅系之中,是實習區內的主要礦種,總分布面積約75平方千米。鋁土礦主要分布在柳江向斜的兩側,礦層主要產於石炭系底部的頁岩和粘土岩中,礦體最長可達1千米,厚度一般為2~3米。耐火粘土主要分布在柳江向斜東側的石炭系和二疊系中,自上而下共有7層。在實習區的北部石灰岩十分普遍,主要分布在柳江盆地寒武系、奧陶系之中。其用途主要用於燒制水泥,也用於燒制石灰、建築石材和鋪路的基石。石英砂岩主要產於柳江向斜翼部的新元古代地層中。石英純度較高,符合工業製作的質量要求,秦皇島耀華玻璃廠等大型生產企業曾把當地的石英砂岩作為主要的石英原料開采。

G. 地質論文怎麼寫啊

說詳細點,地質也分好多方向。你是什麼方向呢?

寫好地質論文需要的是扎實的野外工作

H. 區域地質概況

一、區域地層

該區位於河北平原北部,新生代地層十分發育,但由於受基底構造制約和構造運動影響,地層厚度和岩性岩相變化較大。由新而老共有第四系堆積物和新、老第三系地層。

1.第四系(Q)

根據《廊坊地區南部農田供水水文地質勘探報告》本區第四紀地層厚度為510m,其地層岩性由老而新依次為:

(1)全新統(Q4):厚度約26m,岩性多以灰、灰綠、黑灰和黃灰色亞砂土、亞粘土為主,其次為粘土,砂層只在局部出現,且多以粉細砂為主,厚薄不均並多含粉土。

(2)上更新統歐庄組(Q3o):底板埋深148m,厚度122m,下部岩性以灰黃、黃灰或灰、黃綠灰色亞砂土、亞粘土為主,砂層為中砂、粉細砂層,含鈣質結核;上部岩性以灰黃、黃灰色亞砂土、亞粘土為主,砂層為細砂、粉細砂層,含鈣質結核。

(3)中更新統楊柳青組(Q2y):底板埋深354m,厚度206m,下段厚度為96m,地層岩性主要以灰黃、黃灰夾銹斑和灰棕黃色的亞粘土為主,砂層為中砂、細砂層;上段厚度約110m,以黃灰、灰綠、灰棕黃色夾銹斑的亞砂土、亞粘土為主。砂層為中砂、細砂層,含鈣鐵質結核。

(4)下更新統固安組(Q1g):底板埋深510m,厚度156m,由沖積物組成,下部以棕紅色夾有鐵銹黃、錳黑、鈣白等斑紋構成雜色粘土為主,夾有中砂、細砂層;上部以紅棕色、灰褐色亞粘土、粘土夾中、細砂為主,含鈣核。

2.新第三系地層(N)

區內埋深在500~600m以下,為一套沖、洪積相沉積,主要由礫砂岩、泥岩、泥質粉砂岩組成,底部普遍存在底礫岩層。是礦泉水和地下熱水的主要產出層位,底板埋深800~1500m。

3.老第三系地層(E)

在本區埋深在800~1500m之下,為一套河流、湖泊相沉積,主要由砂岩、粉砂岩、泥岩組成,夾灰質頁岩和少許玄武岩薄層。是本區主要的儲油、氣地層。底板埋深1480~3300m。

二、區域地質構造

廊坊市城市規劃區位於中朝准地台(Ⅰ級構造單元)華北斷拗(Ⅱ級構造單元)東部,隸屬於冀中台陷(Ⅲ級構造單元)廊坊—固安凹陷(Ⅳ級構造單元)之上。其北側與北北東向大廠凹陷相鄰;南東與武清—霸州凹陷相接;南臨牛鎮凸起;西北面為大興凸起。

本區斷裂構造發育,活動斷裂強烈,特別是第三紀以來的活動性斷裂及隱伏斷裂,是誘發本區地震的直接因素。4條較大活動性斷裂分別是桐柏斷裂、夏墊斷裂、河西斷裂和大王務斷裂。主要特徵見第二章。

三、地質災害概況

廊坊市城市規劃區屬平原區,主要地質災害有突發性地質災害和緩變性地質災害。突發性地質災害有地震、地裂縫等;緩變性地質災害有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等。

根據《河北省(包括天津市、北京市)地震地質初步研究》報告資料,廊坊地區(包括天津市)為全省六個地震活動較強地區之一,雄縣—安次地震地質背景帶上存在6級以上地震危險。

據歷史資料記載,廊坊市自公元294~1993年底,全市范圍內就發生了100餘次地震,其中4級以上的地震49次,6級以上的地震3次,震源深度5~39km,其中8~25km的深度分布較集中。1994~1999年,該區域共發生地震79次,是多震區域。

根據河北省水資源局有關報告提供,廊坊市自20世紀40~70年代以來地面緩慢下沉,80年代後期以均加速度下沉。1981~1983年年均沉降21.51mm,1983~1988年年均沉降量為24.05mm,1988~1998年年均沉降量為30.47mm,至1998年沉降中心累計沉降量已達548.23mm,沉降范圍逐漸擴大。

廊坊規劃區尚未發現地裂縫。

I. (一)區域地質概況

夾河流域在地貌單元上屬魯東低山丘陵的一部分,地形總趨勢是南高北低,山丘地面版高程100~200m,工作區為山間河權谷與山前平原,地面高程3~25m。

區內地層以古元古界粉子山群、太古宇-古元古界膠東群為主,河谷兩側及濱海地帶被第四系覆蓋。

(1)膠東群(ArJ-PtJ)

分布於區域東部及南部,主要岩性有片麻岩、變粒岩、斜長角閃岩等。

(2)粉子山群(PtF)

區內廣泛分布,主要岩性有變粒岩、片岩、透閃岩、大理岩等。

(3)第四系(Q)

分布於山間谷地、山前及濱海平原地帶。

1)中更新統(Qp2)。主要有殘坡積形成的粉質黏土,厚2~5m;洪坡積形成的粉土及粉質黏土,厚5~25m;沖洪積形成的卵礫石層,厚10~30m。

2)上更新統(Qp3)。岩性主要為沖洪積黏性土、中粗砂及砂礫石層,厚5~20m。

3)全新統(Qh)。岩性為沖洪積砂及砂礫石,厚5~28m;海積粉細砂、中砂及淤泥質類砂、土。

(4)岩漿岩

區內岩漿岩分布廣泛,大面積分布於區域南部,中西部有零星分布,岩性以中酸性花崗岩及閃長岩類為主。

J. 地質報告怎麼寫

地質報告的編寫方法:
附錄!
(規范性附錄)
固體礦產地質勘查報告編寫提綱
!" 』緒論
!" 』" 』勘查目的和任務
簡述勘查目的和投資人、礦山設計單位對勘查工作的具體要求。
!" 』" #勘查工作區位置、交通
說明勘查工作區的區塊編號、勘查范圍和拐點經緯度、礦區位於所在縣級城市的方
位、直距、礦區邊界和面積,經過礦區或鄰近的(現有的或擬建的)鐵路、公路、水路
等重要交通線以及礦區距最近的車站、碼頭、機場的里程(直距、運距)。
!" 』" %勘查工作區自然地理、經濟狀況
概述礦區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徵、類型、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蝕
基準面、豐(枯)水期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等。根據有代表性的氣象資料,說明礦區的氣
候特徵、氣溫變化、降雨量、暴雨強度、蒸發量、相對濕度、風力、風向、雷電情況、
雨季和冰凍期、凍土層深度等。說明區內的地震烈度,概述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情
況。
簡述區內經濟概況,包括燃料、電力、供水水源、建築材料、工業、農業、牧業、
人口等。應說明供水水源地、電網名稱、礦區距水源地、電網距離及供水、供電滿足程
度。
!" 』" &以往工作評述
簡述礦床的發現,從發現至本次勘查所進行的地質、物探、化探等各項工作,按時
間先後簡述其工作情況、投入主要工作量、取得的主要地質成果等,並對其成果質量和
勘查、研究程度進行評述。如屬已開採的勘查礦區,應闡明礦山生產建設的規模、生產概況、累計采出礦量及已消耗的資源!儲量。
!" #" $本次工作情況
說明工作的起訖年月、簡要經過、完成的各項實物工作量(插表)、投入資金總額、
取得的主要地質成果、礦床類型及簡要地質特徵、總計資源!儲量、首采區范圍、開發
前景。按不同的類型列出資源!儲量表,並列出其平均品位(按國家規定應保密的礦種
不必列出本表)。
!" %區域地質
以#& $』 』』』比例尺的區域地質調查資料( # & $』 』』』比例尺未做地區,可用# & %』』
』』』比例尺區調資料)為基礎,簡明扼要地說明礦床在區域構造中的位置,區域內對礦
田(床)成因有影響的主要地層及岩漿岩種類、特徵及分布、主要構造的特徵及分布。
!" (礦區(床)地質
詳細說明礦區(床)所在范圍內,對成礦作用有影響和對礦體有破壞作用的地層、
構造、岩漿活動、變質作用、圍岩蝕變;賦礦層位及礦化等特徵。
!" )礦體(層)地質
!" )" #礦體(層)特徵
綜合敘述礦體(層)的總數目、總厚度、含礦率、空間分布范圍、分布規律及相互
關系等。分別說明主要工業礦體(層)的賦礦岩石、空間位置、形態、產狀、長度、寬
度(延深)、厚度、沿走向和傾向的變化規律、連接對比的依據和可靠程度、成礦後斷
層對礦體連接的影響。礦體(層)多時,小礦體特徵可列插表說明。
!" )" %礦石質量
按礦石性質分帶(氧化帶、混合帶、原生帶),分別說明礦石的結構、構造、礦物
成分、有用礦物的含量、有用礦物的粒度、晶粒形態、嵌布方式、結晶世代、礦物生成
順序和共生關系;說明礦石的化學成分,主要有用組分和伴生有用、有益、有害組分的
含量、賦存狀態和變化規律等。對於以物理機械性能為主要評價指標的礦產,則應對其
物理機械性能進行詳細論述。
!" )" (礦石類型和品級
闡述礦體氧化帶、混合帶、原生帶的分布范圍。說明礦石的自然類型、工業類型、
工業品級種類以及劃分的原則和依據。對選冶性能有明顯差異的各類礦石,應詳細說明
其所佔比例和空間分布規律。
!" )" )礦體(層)圍岩和夾石
說明主要礦體(層)上下盤圍岩的種類,近礦圍岩的礦物成分、有用、有益和有害
組分的大致含量、蝕變情況及其與礦體(層)的接觸關系;說明礦體(層)內夾石
(層)的岩性種類、分布規律、數量、有用、有益和有害組分的大致含量、夾石(層)對礦體完整性的影響程度。
!! "! #礦床成因及找礦標志
簡述礦床成因、成礦控制因素、礦化富集規律和找礦標志,指出礦區遠景及找礦方
向。
!! "! $礦區(床)內共(伴)生礦產綜合評價
對於在勘查主礦體的同時綜合勘查的共生礦產、伴生礦產,應進行綜合評價,說明
其綜合勘查的程度、規模、分布規律、礦石質量特徵等。
!! #礦石加工技術性能
!! #! %采樣種類、方法及其代表性
說明各種類型礦石加工試驗樣品的采樣目的、要求(包括投資人、礦山設計單位對
試驗種類和數量的要求)、采樣種類、采樣方法、采樣的工程種類及編號、樣點的數目,
並從礦石類型、樣品空間分布、品位等方面評述樣品的代表性。
!! #! &試驗種類、方法及結果
說明各種類型礦石加工技術試驗種類,採用的加工、選礦方法及試驗流程,並敘述
所取得的各項試驗成果。
!! #! 』礦石工業利用性能評價
根據礦石加工技術試驗結果,做出礦石可選(冶)性能和工業利用性能的評價,說
明礦石中有用組分回收利用和有害雜質處理的可能性,提出共(伴)生組分綜合利用的
途徑。對於礦石類型簡單、或屬於已開發礦床的深部(或走向)延伸部分礦體的勘查,礦
石類型和已開發部分一致或相似,不需進行選冶試驗,僅與鄰近同類型生產礦山進行礦
石類型、結構構造、物質成分等實際資料進行對比的,應對其礦石可選(冶)性、綜合
回收利用情況進行說明。
!! $礦床開采技術條件
!! $! %水文地質
!! $! %! %簡述礦區所處水文地質單元的位置;礦區地形地貌、水文氣象特徵;地下水
的補給、徑流、排泄條件,礦床最低侵蝕基準面和礦井最低排泄面標高。
!! $! %! &論述礦床開采疏干排水影響范圍內各含(隔)水層的岩性、厚度、分布、岩
溶裂隙發育程度;主要充(含)水層的富水性、導水性、水頭高度、水質、水量、水
溫、補給條件及其與相鄰含水層和地表水體的水力聯系程度;構造破碎帶、風化裂隙帶
及岩溶的發育程度、分布、含(導)水性及其對礦床充水的影響;地表水、老窿水對礦
床充水的影響程度。
!! $! %! 』預測礦坑涌水量。確定礦床的充水因素及其水文地質邊界,建立水文地質模型,選擇合理的計算方法及水文地質參數,計算礦坑第一開拓水平的正常和最大涌水
量,估算礦坑最低開拓水平的涌水量,並對水量可靠性進行評述,推薦作為礦山開采設
計的礦坑涌水量。
!! "! #! $礦區供水水源評價。對礦坑水的排供結合與綜合利用的可能性及礦區內可作
為供水水源的地表水、地下水、地熱水、礦泉水的水質、水量進行初步評價。如礦區內
不存在可作為供水的水源地,則應指出供水方向,並提出進一步工作的意見。對鹽類礦
床上、下可能存在的鹵水資源也應進行評價。
!! "! %工程地質
!! "! %! #論述礦體(層)圍岩的岩性特徵、結構類型、風化蝕變程度、物理力學性質
及各種軟弱夾層的岩性、厚度、分布及其物理力學和水理性質;統計各類岩石的&』(
值(岩石質量指標),評述岩體的質量;論述礦床范圍內,特別是對礦床開采、工業場
地布置有影響的斷裂(破碎帶)的規模、性質及分布、充填物的性質和膠結程度,坑內
開採的礦床應論述礦體及其近礦圍岩的節理的規模、產狀、充填物的性質、節理密度、
各類結構面(層面、節理裂隙面、斷裂面、軟弱層面)的組合關系,評述岩體的穩定
性;論述風化帶深度和岩溶發育帶的發育深度,礦區內各類不良自然現象及工程地質問
題。
!! "! %! %結合礦床(可能)的開拓方案,對礦體及其頂底板岩石的穩固性、露天采場
邊坡的穩定性以及礦床的工程地質條件做出綜合評價,預測可能出現的主要工程地質問
題,提出防治意見。
!! "! )環境地質
!! "! )! #闡明礦區及其附近地震活動歷史、地震烈度、地形地貌條件及新構造特徵,
對礦區的穩定性做出評價;評述礦區目前存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和環境
污染問題。
!! "! )! %依據各種自然地質作用和采礦活動對地質環境可能造成的破壞和影響程度,
評述礦區地質環境質量。
!! "! )! )對礦床開采中可能引起的區域地下水位下降、山體開裂、滑坡、泥石流、地
表沉降和塌陷、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放射性及其他有害物質的污染等環境地質問題
進行預測評價,提出防治意見。
!! "! )! $煤礦應敘述井內瓦斯、煤塵和煤的自燃等方面的基本測試結果,結合井田地
質條件和井田內鄰近生產礦井的有關資料,分析其變化規律,評述其對未來礦井的建
設、生產可能產生的影響。
!! "! )! *深埋礦床和地溫異常礦床,應敘述井田、礦床的地溫狀況,恆溫帶深度、溫
度、地溫梯度及變化;高溫區的分布范圍與分級、地溫背景、熱源。『
!! "! )! "放射性本底值較高的礦床,應對放射性背景值及其變化規律進行論述,劃出對人體有危害的高背景值區。
!! "勘查工作及其質量評述
!! "! #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
說明勘查類型、勘查手段、方法的選擇、勘查工程布置原則、工程間距的確定及依
據。對礦體(層)的厚度、礦石品位、礦產資源$儲量等進行數值和變化系數的計算,
或進行地質統計學方法的分析,說明使用的勘查工程間距對礦體(層)的控製程度,以
及所採用的工程間距的合理性。
!! "! %勘查工程質量評述
說明鑽孔結構、岩礦心直徑及其合理性;鑽孔孔斜和方位角測定所採用的儀器及測
量方法和質量評述;孔深校正、岩礦心採取的質量評述;鑽孔封孔方法、封孔質量檢查
及評述;孔口立樁標記及鑽探班報表質量、岩礦心管理工作評述;簡易水文觀測及其質
量評述;水文地質孔的止水、抽水試驗質量評述;地下水動態長期觀測工作質量評述。
說明槽、井、坑探工程規格、質量,評述其取得的地質效果。
對質量存在問題,但又參與資源$儲量估算的工程,應逐一進行質量評述。
!! "! &地形測量、地質勘查工程測量及其質量評述
簡述控制測量的等級和實測精度;採用的平面坐標和高程系統;地形測量的成圖方
法及質量。簡述地質勘查工程的測量方法及質量。
!! "! 』地質填圖工作及其質量評述
說明礦區地質圖和地質剖面的測制方法及其精度。
!! "! (物探、化探工作及其質量評述
簡述地面物探、化探的工作方法、工作量、資料處理和地質解釋方法、主要成果並
做出質量評述。
說明測井的工作方法、工作量、地質解釋方法、主要成果並做出質量評述。
!! "! )采樣、化驗和岩礦鑒定工作及其質量評述
說明光譜分析、全分析、基本分析、組合分析、物相分析等樣品的採集方法、規格
及其確定的依據;采樣工作質量及樣品的代表性;采樣工作的檢查結果。樣品加工及!
值(縮分系數)選擇的依據。
各種化驗分析內檢、外檢情況及質量評述。
岩礦鑒定工作質量評述
自然重砂、人工重砂、單礦物、同位素年齡及穩定同位素(包括硫、鉛、鍶等)組
成樣、精礦樣品等的加工、分析、鑒定工作質量的評述。
水樣、岩礦物理力學性質測試樣的采樣、測試及其質量評述。
!! *資源$儲量估算
!! *! #資源$儲量估算的工業指標說明有關工業指標的文件、文號,引述工業指標的內容。
!! "! #資源$儲量估算方法的選擇及其依據
從礦體的形態、產狀及勘查工程的布置方式等方面論述所選擇的資源$儲量估算方
法的合理性及其依據,並闡述該方法的主要計算公式。
!! "! %資源$儲量估算參數的確定
論述參與資源$儲量估算的面積、體積質量(體重)、單工程平均品位、塊段平均品
位、礦床平均品位、特高品位、礦體平均厚度等參數的測定、計算和處理方法。
!! "! &礦體(層)圈定的原則
說明根據礦床地質特徵、成礦控制因素及礦化規律等所確定的礦體圈定和連接、內
外推的原則。
!! "! 』資源$儲量的分類
根據礦體的勘查控製程度、地質可靠程度、可行性評價結果,對勘查工作所獲得的
資源$儲量進行分類,說明各類型資源$儲量的具體劃分條件及其在地質空間的分布。
!! "! (資源$儲量估算結果
說明各種類型資源$儲量估算結果、總資源$儲量,各類型資源$儲量所佔礦床總資
源$儲量的比例。資源$儲量估算結果可用附(插)表說明。
!! "! )資源$儲量估算的可靠性
抽取一定數量的塊段用其他方法進行驗算,根據驗算結果來評述資源$儲量估算的
可靠程度。
!! "! "共(伴)生礦產的資源$儲量估算方法及結果
分別說明各種共(伴)生礦產的取樣方法、基本分析或組合樣數目,塊段平均品
位、礦床平均品位的計算方法、資源$儲量估算方法及結果。資源$儲量估算結果可用插
表說明。
!! "! *資源$儲量估算中需要說明的問題
!! *礦床開發經濟意義概略研究
!! *! +論述國內、外資源狀況,市場供求、市場價格及產品競爭能力。
!! *! #概述礦床的資源儲量、礦石加工技術性能及礦床開采技術條件。
!! *! %概述供水、供電、交通運輸、原料及燃料供應、建築材料來源及其他外部條件
的概況。
!! *! &簡要說明未來礦山生產規模、服務年限及產品方案。
!! *! 』簡要說明預計的開采方式、開拓方式、采礦方法、選礦方法、選礦流程等。
!! *! (論述評價方法的選擇及技術經濟指標(類似企業的經驗指標或擴大指標)的選
取。
!! *! )經濟效益計算(附有關表格)及敏感性分析!! "! #簡要說明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環境保護問題。
!! "! "對建設項目進行綜合評價,確定礦床開發有無投資機會、是否需要進一步勘查、
是否制定長遠規劃或工程建設規劃。
!! $%結論
!! $%, $對礦床勘查控製程度、地質報告資料的完備程度及其質量等做出概括的、結
論性的評述。
!! $%! &總結礦床成礦基本規律,做出遠景評價。
!! $%! 』評價開采技術條件和地質環境問題。
!! $%! (指出礦床開採的經濟效果。
!! $%! )總結地質工作中的主要經驗教訓及存在問題。
!! $%! *提出對今後生產地質勘查和礦山開採的建議。
註:結論之後附照片圖版,照片圖版也可單獨成冊。
!! $$附圖
!! $$! $勘查工作區交通位置圖(也可作報告正文緒論部分的插圖)
!! $$! &礦區勘查工作程度圖(繪出前人歷次區調、勘查的范圍並註明工作年限和勘查
階段)
!! $$! 』區域地質圖
!! $$! (礦區地形地質圖(包括圖切地質剖面圖、地層綜合柱狀圖、探礦工程分布位
置)
!! $$! )礦區實際材料圖
!! $$! *礦區測量控制點分布圖
!! $$! +物探、化探數據圖、成果圖
!! $$! #采樣平面圖
!! $$! "含礦地層及礦層對比圖
!! $$! $%勘探線剖面圖(有時可與資源,儲量估算剖面圖合並)
!! $$! $$礦體(層)縱剖面圖
!! $$! $&砂礦和緩傾斜礦體(層)頂底板等高線和礦層等厚線圖
!! $$! $』礦體(層)水平斷面圖或中段平面圖
!! $$! $(構造控製程度圖(附主要礦層底板等高線圖)
!! $$! $)資源,儲量估算水平投影或垂直縱投影圖
!! $$! $*鑽孔柱狀圖(全部鑽孔)
!! $$! $+槽探、淺井、坑道工程素描圖(全部工程)
!! $$! $#老硐(窿)分布圖和新老坑道聯系圖!! ""! "#地貌和第四紀地質圖
!! ""! $%區域水文地質圖
!! ""! $"礦區水文地質圖
!! "", $$礦區工程地質圖
!! ""! $&礦區環境地質圖
!! ""! $』井巷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圖
!! ""! $(鑽孔抽水試驗綜合成果圖
!! ""!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剖面圖
!! ""! $*地下水、地表水、礦坑水動態與降水量關系曲線圖
!! ""! $+礦坑涌水量計算圖
!! ""! $#礦床主要充水含水層地下水等水位(水壓)圖
!! ""! &%礦體直接頂(底)板隔水層等厚線圖
!! ""! &"工程地質鑽孔綜合柱狀圖
!! ""! &$岩石強風化帶厚度等值線圖
!! ""! &&中段岩體穩定性預測圖
!! ""! &』露天采場邊坡穩定性分區圖
!! ""! &(外剝離量計算及剝離比等值線圖
!! ""! &)等溫線圖
!! "$附表
!! "$! "測量成果表(包括三角點測量成果、各種勘查工程包括勘探線端點測量成果)
!! "$! $鑽探工程質量一覽表煤層綜合成果表、封孔情況一覽表
!! "$! &采樣及樣品分析結果表(全部的基本分析、組合分析、內和外部檢查分析、光
譜分析、全分析、物相分析、單礦物分析等);岩礦鑒定結果表、重砂分析結果表
!! "$! 』煤質化驗成果表(可選性、煤岩、一般分析)
!! "$! (礦石、岩石物理性能測定結果表;岩石力學試驗成果表;
!! "$! )各工程、各剖面、各塊段的礦體平均品位、平均厚度計算表
!! "$! *礦石體重、濕度測定結果表
!! "$! +資源,儲量估算綜合表
!! "$! #塊段資源,儲量表、礦體資源,儲量表、礦床總資源,儲量表
!! "$! "%主要含水層鑽孔靜止水位一覽表
!! "$! ""鑽孔抽水試驗成果匯總表
!! "$! "$鑽孔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綜合編錄一覽表
!! "$! "&地下水、地表水、礦坑水動態觀測成果表
!! "$! "』氣象資料綜合表!! "#! "$風化帶、構造破碎帶及含水層厚度統計表
!! "#! "%礦坑涌水量計算表
!! "#! "&井、泉、生產礦井和老窿調查資料綜合表
!! "#! "』水質分析成果表
!! "#! "(土樣分析試驗結果匯總表
!! "#! #)瓦斯測量結果表
!! "#! #"地溫測量結果表
!! "#! ##礦區環境地質調查資料匯總表
!! "*附件
!! "*! "礦石加工技術性能試驗報告。
!! "*! #可行性研究或預可行性研究報告。
!! "*! *工業指標推薦報告。
!! "*! +有關確定工業指標的文件。
!! "*! $勘查許可證或采礦許可證(復印件)。
!! "*! %探礦權人或采礦權人對報告中資料真實性的書面承諾。
!! "*! &投資人或上級主管部門初審意見。
!! "*! 』投資人的委託勘查合同書(或上級主管部門的項目任務書)、委託(預)可行
性研究合同書、委託監理合同書。
!! "*! (勘查監理單位和監理人資格證書(復印件)、項目監理報告。
!! "*! ")礦產資源儲量主管部門對資源,儲量的評審認定文件(本文件在報告評審認定
之後補入)。
!! "*! ""記錄有礦床全部鑽孔孔口坐標、測斜資料、樣品化驗分析數據的軟盤或光碟;
記錄有礦床全部探槽、淺井、坑道工程測量數據和全部樣品化驗分析數據的軟盤或光
盤;記錄有主要圖件的軟體光碟。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