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上的構造線是什麼
❶ 構造線是什麼
用處很多啊。
例如做建抄築圖時,可以用構造線做牆體中線,再根據牆厚來畫牆體啊。
可以用來對齊實際間隔很遠的兩個東西啊。
可以整體統籌布局,用構造線劃分後再作圖。
方便的話問下其他CAD高手吧,我說的幾個只是自己摸索的用途,各人習慣不同,也許你不用構造也會很方便呢。
❷ 地質圖中的構造岩層線全部是岩層露頭線嗎
並不一定。地質圖中一般不表現風化殘積物、坡積物,所以事實上在野外,這些構造線、地層分界線可能是被覆蓋的
❸ 區域總體構造線是什麼
小組選擇了一條與考察區域總體構造線方向垂直的路線,所以該考察區域總體構造線方向為是東北-西南方向.
故選:D.
❹ 地下長河地質上屬於什麼構造
地下長河地質上屬於什麼構造?又如斷層可根據其走向與區域構造線方向的關系分為二者大致平行的縱斷層、二者大致垂直的橫斷層、二者斜交的斜斷層與斷層面大致平行於層面的順層斷層;根據斷層兩盤相對運動方式分為上盤相對下掉的正斷層、上盤相對上升的逆斷層與兩盤相對水平運動的平移斷層等。石家莊市的大地構造,屬山西地台和渤海凹陷之間的交接地帶。在地質構造上主要經歷了太古代末期的阜平運動,下元古代的呂梁運動,中生代的燕山運動和新生代的喜馬拉雅運動。在太古代和元古代,由於石家莊市是下沉地區,沉積了巨厚的砂岩、頁岩、石灰岩等岩系。震旦紀初期的呂梁運動,太行山山地發生了巨大的褶皺隆起,使太古代、元古代的岩層發生了強烈的褶皺和許多斷裂斷層。呂梁運動以後,石家莊市地殼緩慢的升降運動,主要表現為下沉。因而,在石家莊市又沉積了大量的砂岩、頁岩、石灰岩等岩系,構成了石家莊市的物質基礎。後海水撤退,石家莊市表現為上升運動。到志留紀後期,由於加里東運動的結果,使整個華北產生隆起,從而形成陸地。
新生代初期,由於燕山運動的影響,在石家莊市形成了多處斷裂。石家莊市-元氏-臨城的斷裂帶以及沿現今山區和平原交界處的一系列斷裂層都是這一時期形成的。喜馬拉雅運動的結果,石家莊市表現為大型的斷裂下陷,沿京廣鐵路一線產生了北東向的大斷裂,山區和平原進一步分裂。從此,奠定了目前山區和平原的基本形態。
石家莊市出露地層以太古宇變質岩層為主,古生界、新生界以及第四紀地層也有廣泛分布。太古宇岩系主要分布在行唐、靈壽、平山、井徑、元氏、贊皇一帶,以黑雲母斜長片麻岩、角閃斜長片麻岩、大理岩為主。新生界第四紀地層在石家莊市廣泛發育,大部分出露於華北凹陷區,少部分出露於山間溝谷、山坡等處,主要由沖積、洪積、殘積物和黃土組成。
❺ 地質構造上的點劃線和×劃線代表啥
建築制圖標准(GB/T50104—2001)規定了各種線的應用,
其中:
1、細虛線內:圖例線、不可見的輪容廓線;
2、中虛線:建築構件詳圖及建築構件不可見輪廓線、平面圖中的起重機輪廓線、擬擴建建築物的輪廓線。
3、細單點長劃線:中心線,對稱線、定位軸線;
4、粗單點長劃線:吊車軌道線;
5、粗雙點劃線:用於總圖時為——地下開采區塌落界線。用於結構圖時為——預應力鋼筋線。
注意:以上各種線在總圖、結構圖、建築圖中表示的意義是有所不同的。
❻ 地質構造線是什麼
構造線與褶皺軸向平行
❼ 不同地質構造上沿構造線發育的河谷有何特點
抄河谷由溝谷發育而來。大氣降水,冰雪融水在溝谷匯聚,形成溝谷流水。溝谷流水水量大,流速快,能量集中。由於這樣的特點,以下蝕和溯源侵蝕為主。下蝕到一定程度,下切到地下海水層,地下水成為溝谷流水補給。當溝谷流水獲得地下水穩定補給,至此溝谷成為河谷。
❽ 蓋層與基底構造線分別指什麼關於地質方面的東西,請求高人指點!謝謝
基底是指經過褶皺,變質作用的結晶變質岩。它們是經過地槽階專段硬化而形成的。基底相對屬其上的沉積蓋層而言,所以,凡是被沉積岩層不整合覆蓋的結晶變質岩系均可稱為基底。因而,基底按其形成時代可分為:前震旦亞界的、古生代的(又分為加里東期和海西期)中生代的包括印支期的和燕山期的
❾ 地質學上所說的一級構造單元指的是什麼
大地構造單元是根據一定的大地構造觀點來劃分地殼構造區域的單位。如按地槽—回—地台學說,答把地殼的相對活動性和穩定性,活動性轉為穩定性的時期作為劃分大地構造單元的依據,可將地殼構造分為地槽和地台兩個一級構造單元。地槽又可按其相對拗陷和隆起部分分為地向斜和地背斜兩個二級構造單元等。再如板塊構造學說把整個地殼劃分六大板塊或二十多個板塊等等。
❿ 地質、構造
淮河中下游平原基底構造大體以郯廬深大斷裂為界分為兩部分:東部為新生代蘇北-南黃海裂谷盆地的陸地部分,構造線走向NE,北部為蘇北平原,南部為長江三角洲平原;西部為古生代—中生代褶皺帶,與各期褶皺運動相伴生的斷裂變動強烈,主幹斷裂的方向主要有EW向、NE向、東NNE向和近SN向4組。
一、構造
1.蘇北-南黃海裂谷盆地
蘇北盆地,北起魯蘇隆起,南至通揚隆起,西靠郯廬斷裂,東接南黃海盆地,為蘇北-南黃海裂谷盆地的陸地部分,包括鹽阜坳陷(北部坳陷)、建湖隆起(中部隆起)、天長隆起和東台坳陷(南部坳陷)3個二級構造,面積約3.5×104km2。坳陷內可進一步分為24個三級構造單元,其中東台坳陷包括6個凹陷、9個低凸起,鹽阜坳陷有5個凹陷、4個凸起。三、四級構造單元呈NE向雁行式展布,多呈南陡北緩、南深北淺的不對稱凹陷結構,內部次級構造復雜,多為與斷裂有關的斷鼻或斷塊構造。見圖2-5-1。
2.淮北平原基底構造
以郯廬斷裂為界(大體以嘉山—廬江一線為界),斷裂以西,淮北平原基底構造主要為古生代—中生代褶皺帶,主幹斷裂主要有EW向、NNE向兩組;斷裂以東,蘇北平原西南部和皖南地區則以NE向、近SN向斷裂為主。
(1)NNE向斷裂
以郯廬深斷裂帶為代表。郯廬斷裂帶是東亞大陸上的一系列NNE向巨型斷裂系中的一條主幹斷裂帶,在我國境內延伸2400多千米,呈NNE向穿切由太古宙結晶基底組成的華北斷塊。該斷裂帶形成於中元古代,經歷了多期構造,是一條以剪切運動為主的活動深斷裂帶,以左旋逆推為主。區內主要發育4條大的主控斷裂,分別是五合深斷裂、石門山斷裂、池太深斷裂和嘉廬深斷裂,寬20~40km,構成兩塹夾一壘的構造。郯廬斷裂帶以西還有阜陽深斷裂和劉廟斷裂。
圖2-5-1 蘇北-南黃海盆地構造示意圖
(2)EW向斷裂
EW向斷裂主要為老構造斷裂,自北向南,有宿北斷裂、利辛斷裂、懷遠斷裂、劉府深斷裂、潁上斷裂、肥中深斷裂和六安深斷裂,將淮北平原基底切割成數個EW向分布的斷塊,對基底褶皺構造和地層分布的控制明顯。
二、地層
1.中生界
白堊系泰州組(K2t):下部為棕灰色—灰白色砂礫岩、塊狀砂岩夾棕紅色—灰黑色泥岩,東部岩性色暗粒細、層薄,西部色紅粒粗、厚度較大,為河流三角洲相沉積,厚100~200m;上部為三角洲、淺—半深湖相沉積,頂部為棕紅色泥岩夾暗色泥岩、粉砂岩,中下部以黑色泥岩為主,間夾薄層泥灰岩、鮞狀灰岩和生物灰岩,厚100~240m。
2.新生界
(1)古近系
阜寧組(E1f),自下而上分為4段:一段,河流三角洲相沉積,岩性為淺灰色—棕紅色砂岩、泥岩和粉砂質泥岩互層,上部和下部砂岩較厚,中部泥岩較多,厚350~800m;二段,淺—半深湖相沉積,以黑灰色泥岩為主,夾薄層泥灰岩、鮞狀灰岩、生物灰岩、凝灰岩及粉砂岩,厚150~300m;三段,為三角洲相沉積,淺灰色砂岩與淺灰色—灰黑色泥岩、粉砂質泥岩呈不等厚互層,厚200~300m;四段,淺—深湖相沉積,以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為主,夾薄層泥灰岩、油頁岩,局部夾薄層灰岩或粉砂岩條帶,厚0~500m。
戴南組(E2d):與下部阜寧組呈不整合接觸,下部為三角洲與水下沖積扇相沉積,頂部為黑色泥岩夾淺灰色砂岩,底部為淺灰色砂岩與淺灰—黑灰色泥岩呈不等厚互層,厚0~300m;上部為淺灰色砂岩、粉砂岩與棕色夾淺—灰黑色泥岩呈不等厚互層,厚150~400m。
三垛組(E2s):與上覆鹽城組呈不整合接觸,為河流相沉積。下部為淺灰色—棕色砂岩夾棕紅色泥岩,底部為灰白色細—中粗砂岩夾泥岩,厚200~400m;上部為棕—灰白色砂岩夾棕紅色泥岩及棕紅色泥岩與粉砂岩互層,厚400~600m。
(2)新近系
鹽城組(N1-2y):河流沖積平原相沉積,下部由3個不等厚沉積旋迴組成,每個旋迴自下而上均由棕灰色、灰白色中粗砂岩、砂礫岩和棕紅色、灰綠色泥岩組成,厚100~700m;上部為棕灰色、灰白色中粗砂層、砂礫層與灰綠色、土黃色粘土呈不等厚互層,底部為灰白色礫石層,厚100~900m。構成深層承壓含水層組。
蘇北-南黃海盆地,自白堊紀末到新近紀,在裂谷盆地形成發展歷程中,沿主幹深斷裂不斷有拉斑玄武岩噴發,以水下噴發為主,多以層狀分布在沉積地層中。玄武岩噴發有以下特徵:泰州組、阜寧組、戴南組、三垛組和鹽城組的沉積早期,噴發較為強烈,玄武岩分布面積較大;後期,噴發活動逐漸減弱,分布范圍變小;其中以泰州組和阜寧組早期噴發最為強烈,玄武岩多以厚層、中厚層為主;而戴南組、三垛組和鹽城組則以薄層為主,噴發強度逐漸減弱。
(3)第四系
下更新統(Q1):由沖湖積相沉積的粉細砂、含礫中粗砂組成,厚10~50m,頂板埋深150~250m,由西向東頂板埋深不斷加大。砂層顆粒較粗,構成承壓含水層組。
中更新統(Q2):屬沖湖積沉積,含水層由1~2層粉細砂、中粗砂層組成,頂板埋深80~150m,厚度在鹽城東北側古河道分布區達40~60m,其他地區為10~30m。含水層岩性顆粒較粗,構成承壓含水層組。
上更新統(Q3):由沖湖積、沖海積相的亞粘土、中粗砂、中細砂和粉細砂組成。頂板埋深35~60m,厚10~30m。構成承壓含水層組。
全新統(Q4):由沖湖積相堆積的亞粘土、亞砂土、淤質亞粘土組成,厚5~35m,由西向東呈漸增厚趨勢,僅在寶應一帶夾有亞砂土和粉砂層;東部大片濱海平原區,則由亞粘土、粉砂互層組成。構成潛水-微承壓含水層組。
三、盆地發展史
蘇北盆地的形成與發展主要受太平洋板塊構造運動的影響。晚白堊世—古近紀,中國大陸東部地區由擠壓環境轉化為拉張環境,即由NW-SE向擠壓轉為拉張,將華北地台沿NE向拉裂,形成渤海灣和蘇北-南黃海等裂谷盆地。拉張作用和西部郯廬斷裂產生的右行走滑作用使蘇北盆地內隆起、凹陷、斷層及褶皺呈NE向雁行式展布,平面上構成向NE散開、向SW收斂的巨型帚狀構造。隨著區域構造應力的轉換,盆地發展經歷了形成、裂陷和拗陷3個階段。
晚白堊世—古近紀早期,為盆地形成階段,南部以長江大斷裂為界,北部形成蘇北斷陷區,蘇南地區則基本為隆起區。盆地邊緣主幹斷裂開始深斷,並促使二級斷裂(如盱眙-洪澤-建湖等斷裂)活動,有的斷裂深達上地幔,引發玄武岩噴發,白堊紀晚期和古近紀早期,玄武岩噴發較為強烈。白堊系泰州組和古近系阜寧組下段夾厚層、中厚層玄武岩。盆地裂陷較深,海侵影響較大,沉積了泰州組和阜寧組深色泥岩、鮞狀灰岩和生物灰岩淺湖相—半深湖相沉積。這一階段,基本奠定了盆地內兩坳夾一隆(即鹽阜坳陷、建湖隆起、東台坳陷)的構造格局。
古近紀中晚期,為裂陷階段,主幹斷裂的上、下盤升降明顯,斷距達1000m以上,斷陷多為箕狀和半地塹式;原先統一的大湖解體,形成一系列NE走向的箕狀斷陷盆地,由於斷裂活動不均衡,西部的高郵、金湖和洪澤凹陷斷陷較深,沉積了巨厚的戴南組、三垛組,而東部的海安、白駒和鹽城凹陷則斷陷較淺。三垛事件後,盆地抬升,遭受長期剝蝕(間斷6.2Ma)。
新近紀,區域構造應力由張性剪切轉為拉張作用後,盆地進入拗陷階段,初期仍然具有斷陷特徵,後期盆地整體下降,成為統一的大型坳陷盆地,其影響范圍遠超過蘇北盆地,擴展到周邊地區,包括西部的淮北平原及蘇南地區。區內沉積了以河流沖積平原相為主的鹽城組沉積,包括多個由砂礫石-粘土組成的不等厚沉積旋迴,厚100~900m。鹽城組在蘇北平原、淮北平原和蘇南地區廣為分布,構成區域性的深層承壓含水系統。
早更新世,承接新近紀沉降趨勢,盆地繼續拗陷,以河湖相沉積為特徵。盆地西部古大別山、南部古茅山的山前地帶主要為粗顆粒洪沖積砂礫石,向盆地中心過渡到沖積平原相沉積,以砂、含礫粗、中砂沉積為主,黏性土層增加,形成相當於泥河灣期的第Ⅲ承壓含水層組。該層組分布范圍很廣,成為淮北平原、蘇北平原以及蘇南太湖和杭嘉湖平原主要的承壓含水層組。
中更新世,盆地開始抬升,西部和北部地區抬升較大,沉積范圍縮小,僅限於凹陷內,而隆起區及西部和北部地區則缺失。東部地區的凹陷內,以河湖相沉積為主,形成周口店期的第Ⅱ含水層組,岩性為沖積相的砂礫石層、中細砂層和粉細砂層與黏性土互層,盆地邊緣顆粒較粗,地層較薄,向東沉積厚度增大,顆粒變細,多為中細砂層和粉細砂層。
這一時期,長江已完成了全河的連接,上游的古金沙江被襲奪後並入長江,流經四川盆地後,切穿川鄂交界的三峽,向東串通古洞庭湖和黃梅以南的湖泊,向東經太湖入海。直到晚更新世晚期,才改道經崇明入海。
晚更新世,早期,古氣候變得溫暖潮濕,盆地再次沉降,沉積范圍擴大,在淮北平原、蘇北平原、蘇南的杭嘉湖平原均有沉積,主要為河湖相中細砂層和粉細砂層與黏性土層,在盆地邊緣山前地帶則以砂礫石層為主,構成淮河中下游平原和長江三角洲平原主要的潛水和淺層承壓含水層組。這一時期,東部地區曾發生多次海侵,最大海侵曾達溧陽—洪澤湖一線;晚期,盆地再次抬升,淮北平原西部和北部抬升較大,遭受剝蝕;晚更新世末冰期,東部海面大幅下降,出現大規模的海退,海岸線向外擴張距離達幾十千米以上,直到距今1萬年前,氣候轉暖,海平面才恢復到接近現代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