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白堊紀有什麼地質大事

白堊紀有什麼地質大事

發布時間: 2021-03-03 21:12:18

① 白堊紀的地質結構

白堊統下部是著名的韋爾登群陸相地層,包括哈斯丁層和韋爾登泥岩兩部分;下白堊統上部是綠色砂岩層,包括阿普特和阿爾布兩個期的沉積;上白堊統即狹義的白堊層,包括從賽諾曼期到坎潘早期地層,頂部缺失坎潘中晚期和馬斯特里赫特期沉積。北美已經放棄了過去有些作者把下白堊統單獨劃分出來叫做「科馬奇系」的做法,而採取了國際通用標准。但在廣大的落基山區,白堊紀海侵是從早白堊世晚期開始的,普遍缺失早、中期沉積。日本學者認為,日本諸島遠離西歐,屬不同生物地理區系,與建立在歐洲基礎上的國際標准分階難以直接對比,獨立劃分海相白堊系為K1~K66個單元,在不同相區,使用不同的地層名稱。
陸相白堊系在東亞腹地非常發育,富含石油、煤、鹽類等礦產以及各種淡水和陸生動植物化石。中華人民共和國僅西藏、新疆喀什地區、黑龍江省東部和台灣島才有海相白堊系沉積,其餘廣大地區則不同程度地發育了陸相地層。東部沿海屬環太平洋活動帶,以紅色及雜色岩層夾火山碎屑岩和熔岩為主;西北內陸盆地以雜色沉積岩層為主;西南和華中主要是紅色岩層。東北下白堊統下部是含煤岩層,上部是湖相沉積,夾少許油頁岩;上白堊統則是著名的含油岩系,與北美情況不同,含煤岩層很少。中華人民共和國白堊系生物地層學的研究,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取得了很大進展,但由於以陸相地層為主,研究基礎比較薄弱,至今尚未完成區域性的建組和建階工作,在各個地區已經建立起來的分層還不能完善地與海相標准分層進行對比。侏羅-白堊系界線的劃分成為長期爭論的問題,看來在短期內還難以得到妥善解決。

② 古近紀代表性生物及地質事件

隱生宙:包括前太古代,太古代,元古代。出現生命跡象,植物為高級藻類;動物為多細胞動物、裸露動物、小殼動物。

地質事件:剛開始時,地面溫度很高,由火山噴發出的氣體形成大氣層,之後不斷循環,形成較初始的地球(原始海洋,大氣層形成,地表溫度降低);……到結尾時,全球性冰河時期結束。

顯生宙:這里按年代順序講,

1,古生代:包括早期和晚期。
1)早古生代:有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植物出現陸生裸蕨,在志留紀出現魚類。代表性的生物有:寒武紀的三葉蟲;奧陶紀的淡水無顎魚、星甲魚、腕足動物;志留紀,無脊椎動物,如筆石、腕足類、珊瑚等;陸生植物的出現則是志留紀生物革新的一個重要標志。
地質事件:(1)從海洋占絕對優勢到陸地面積不斷擴大。(2)南升北降地殼發展形勢到北方大陸聯合南方大陸開始解體。(3)地殼發展由活動趨向穩定,形成兩在地槽與南北古陸對立形勢。
2)晚古生代: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泥盆紀脊椎動物進入飛躍發展時期,各種魚類空前繁盛,有頜類、甲胄魚數量和種類增多,現代魚類——硬骨魚開始發展。石炭紀陸生生物飛躍發展,海生無脊椎動物也有所更新。二疊紀的生物,內容豐富,不論是動物或植物都顯示出與有一定的演化連續性。代表性的生物:泥盆紀的鄧氏魚;石炭紀的魚石螈、西蒙龍以及各種巨型昆蟲;二疊紀的三尖叉齒獸、麗齒獸等。
地質事件:晚泥盆紀大滅絕,二疊紀末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大滅絕事件(估計地球上有96%的物種滅絕,其中95%的海洋生物和75%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三葉蟲、海蠍以及重要珊瑚類群全部消失)
2,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植物出現裸子植物,動物以爬行動物為代表。三疊紀是中生代的第一個紀,是古生代生物群消亡後現代生物群開始形成的過渡時期。三疊紀早期植物面貌多為一些耐旱的類型,隨著氣候由半乾熱、乾熱向溫濕轉變,植物趨向繁茂,低丘緩坡則分布有和現代相似的常綠樹,如松、蘇鐵等。三疊紀時,脊椎動物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其中,槽齒類爬行動物出現,並從它發展出最早的恐龍,三疊紀晚期,蜥臀目和鳥臀目都已有不少種類,恐龍已經是種類繁多的一個類群了,在生態系統占據了重要地位因此,三疊紀也被稱為「恐龍世代前的黎明」。侏羅紀是恐龍的鼎盛時期,在三疊紀出現並開始發展的恐龍已迅速成為地球的統治者。
侏羅紀的昆蟲更加多樣化,大約有一千種以上的昆蟲生活在森林中及湖泊、沼澤附近。地面上長滿了蕨類和木賊所構成的濃密植被。白堊紀早期陸地上的裸子植物和蕨類植物仍占統治地位,松柏、蘇鐵、銀杏、真蕨及有節類組成主要植物群。海生爬行動物則包含:生存於早至中期的魚龍類、早至晚期的蛇頸龍類、白堊紀晚期的滄龍類。動物界里,哺乳動物還是比較小,只是陸地動物的一小部分。陸地的優勢動物仍是主龍類爬行動物,尤其是恐龍,它們較之前一個時期更為多樣化。翼龍目繁盛於白堊紀中到晚期,但它們逐漸面對鳥類輻射適應的競爭。在白堊紀末期,翼龍目僅存兩個科左右。 代表生物:三疊紀始盜龍、板龍;侏羅紀的梁龍、異特龍(躍龍);白堊紀的迅猛龍、傷齒龍、暴龍等;
地質事件:三疊紀的開始和結束各以一次滅絕事件為標志。最大海侵事件發生於晚侏羅世基末里期、聯合古陸分裂和新海洋擴張速率增強以及古氣候分帶和古地理隔離程度的加強。白堊紀-第三紀大滅絕是地球歷史上的一次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發生於中生代白堊紀與新生代第三紀之間 ,約6550萬年前,滅絕了當時地球上的大部分動物與植物(含恐龍)。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因為造成恐龍的滅亡與哺乳動物的興起而著名。
3,新生代:第三紀到第四紀。哺乳動物興起和人類的誕生。第三紀時被子植物極度繁盛。除松柏類尚占重要地位外,其餘的裸子植物均趨衰退。蕨類植物也大大減少且分布多限於溫暖地區。而脊椎動物的變化主要表現在爬行動物的衰亡,哺乳類、鳥類和真骨魚類取而代之,興起且高度繁盛。第四紀冰期時,大陸冰蓋向南擴展,動植物也隨之向南遷移。間冰期期間動植物向北遷移。冰期和間冰期植被帶的移動范圍最大可達緯度30°,在地層剖面中可明顯地看到喜冷和喜暖動植物群的交替現象。第四紀後期,大型陸生哺乳動物發生過大規模絕滅。在北美,大型哺乳動物的屬有70%絕滅,歐洲和非洲比例小得多。這一大規模絕滅發生於距今15000~9000年。發生大規模絕滅的原因主要是人類的狩獵活動,其次是自然環境的變遷。
代表生物:靈長類,巨犀,安氏中獸,哥倫比亞猛獁等。
地質事件:第四紀冰河時期………………

③ 地球在白堊期是地質是什麼樣的

白堊統下部是著名的韋爾登群陸相地層,包括哈斯丁層和韋爾登泥岩兩部分;下白堊統上部是綠色砂岩層,包括阿普特和阿爾布兩個期的沉積;上白堊統即狹義的白堊層,包括從賽諾曼期到坎潘早期地層,頂部缺失坎潘中晚期和馬斯特里赫特期沉積。北美已經放棄了過去有些作者把下白堊統單獨劃分出來叫做「科馬奇系」的做法,而採取了國際通用標准。但在廣大的落基山區,白堊紀海侵是從早白堊世晚期開始的,普遍缺失早、中期沉積。日本學者認為,日本諸島遠離西歐,屬不同生物地理區系,與建立在歐洲基礎上的國際標准分階難以直接對比,獨立劃分海相白堊系為K1~K66個單元,在不同相區,使用不同的地層名稱。
陸相白堊系在東亞腹地非常發育,富含石油、煤、鹽類等礦產以及各種淡水和陸生動植物化石。中華人民共和國僅西藏、新疆喀什地區、黑龍江省東部和台灣島才有海相白堊系沉積,其餘廣大地區則不同程度地發育了陸相地層。東部沿海屬環太平洋活動帶,以紅色及雜色岩層夾火山碎屑岩和熔岩為主;西北內陸盆地以雜色沉積岩層為主;西南和華中主要是紅色岩層。東北下白堊統下部是含煤岩層,上部是湖相沉積,夾少許油頁岩;上白堊統則是著名的含油岩系,與北美情況不同,含煤岩層很少。中華人民共和國白堊系生物地層學的研究,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取得了很大進展,但由於以陸相地層為主,研究基礎比較薄弱,至今尚未完成區域性的建組和建階工作,在各個地區已經建立起來的分層還不能完善地與海相標准分層進行對比。

④ 遠古地理中所有地質年代名稱有哪些

地質學家主要根據生物的演變、地質條件和古氣候的變化,把地球的回歷史分成幾個代:太答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代下面又分為「紀」等。地質學家給地球的「代」、「紀」定的名稱,也有都有一定的來源。如;

元古代:指原始生物時代。

古生代:指古老生命的時代。

中生代:是生物發展的中間時期。

新生代:指生命發展的新近時期。

需注意的是,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中的「生」,主要指古動物。所以在西方國家的地質文獻中又稱作古動代、中動代、新動代。

這三個地質時代下屬的幾個紀的名稱,多數來自英國,有的來自德國如:

寒武紀:「寒武」是英國西部威爾士一帶的古稱。

奧陶紀:「奧陶」是在英國威爾士住過的一個古代部落民族的名稱。

志留紀:「志留」是英國西部一個古老部落名。

泥盆紀:來自英國的泥盆州。

石炭紀:因那個時代的地層里煤特別豐富而得名。

二迭紀:譯自德文,因為德國當時地層明顯地分為上下兩部分。

侏羅紀:是用德國與瑞士交界處的侏羅山命名的。

白堊紀:則是因為最初劃分出來的地層上部有白堊而得名。

⑤ 白堊紀若乾重大地質事件

地球表層各圈層(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和大氣圈)在白堊紀發生的巨大變化,是一次重大的地史轉折,也是多圈層地質事件的集中爆發,體現了各圈層地質事件的耦合,是當今地學界研究熱點之一。

在自然界,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才是絕對的。熱力學第二定律指出,自然界中一切自發發生的過程都是不可逆過程,因而演化過程中所經歷的狀態全為非平衡態,非平衡演變過程中能形成非平衡結構。再者,當受一定邊界條件約束時,系統最終也達不到平衡,這種現象在自然科學乃至社會科學中都證明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近年來非平衡熱力學和耗散結構理論已引起許多地質學家的重視,並開始應用於地質地球化學研究。

地球環境和天文環境在白堊紀時期發生了重大異常,是地球系統科學的關鍵與重要時期。白堊紀地球整體事件的異常現象以火山岩漿活動、地磁極性、洋脊開裂速度、巨型金屬成礦、大洋缺氧、黑色岩系、巨型油氣成藏、CO2等氣體噴發、海水溫度升高、海平面上升、天文環境等異常變化最為明顯。這些事件是地球系統熵的多種表現形式,一些(火山岩漿活動、地磁極性、洋脊開裂速度)熵為正值,另外一些(巨型金屬成礦、大洋缺氧、黑色岩系、巨型油氣成藏、CO2等氣體噴發、海水溫度升高、海平面上升)熵為負值,從而使地球系統的總熵變發生變化,造就了在地球發展過程中時空上的相對有序狀態(圖2.9)。

在100~90 Ma期間古溫度變化出現高峰,同時海平面升高150 m。地球的排氣異常在白堊紀尤為明顯,當時大氣中CO2濃度是現在的7倍以上。地球轉速從白堊紀至今表現為明顯下降。這些異常事件是地球系統內各圈層相互耦合的產物,事件相互之間不是孤立的,單個事件引起的全球變化對其他事件起著明顯的正或負反饋機製作用。地球通過異常的排氣作用獲得負熵,而溫度達到最大值和海平面升高150 m是地球能量釋放的結果,這正是耗散結構的具體表現。

圖2.9 白堊紀若乾重大地質事件的地球系統熵的分布和過程

地磁異常變化主要表現為121 ~83 Ma出現的地磁極性正向超期,地磁正極性強度與熱幔柱活動呈正相關,與地球氣候也呈正相關。黑色岩系發育的可能時間為175Ma,120~100Ma,90Ma,80Ma,它顯示了一個缺氧的生成環境。岩漿岩活動在白堊紀出現一個峰值,其中以132Ma最為強烈。大洋洋脊開裂速度在139Ma,97Ma,90Ma有大幅度變化,大約增加1倍。第三代全球洋底磁條帶圖的研究揭示了地表三大洋洋底在距今大約160Ma,139Ma和97Ma發生過重大裂解事件。這些事件與太陽系在遠銀心點(140Ma)相對應。上述異常事件在時間上的一致性顯示了白堊紀異常事件的地球整體行為。在白堊紀岩漿岩活動異常強烈和大洋洋脊開裂速度大幅度增加是由超過一定強度的能量流和物質流造成的,而這些高強度的不可逆流是由不穩定能量積累後釋放形成的。耗散流的驅動力是不可逆力,即它們共軛場的梯度。當這些梯度在機械力約束下增加到足夠大(閾值)時,它們就會沖破機械力約束,產生異常大的能量流和物質流,給地球帶來的正是這些異常大的耗散流(耗散過程)。

白堊紀古氣候系統是包括大氣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所構成的結構復雜、層次繁多、極端敏感的非線性耦合系統,在這個開放的系統中,存在著一系列復雜的非線性過程,從而形成了不同時間尺度、空間尺度的氣候變化,古氣候演變的非平衡性、多尺度性、突變性正是其非線性本質的表現。在深入研究古氣候各子系統變化的物理特徵和物理過程的基礎上,探討古氣候變化的動力機制,是未來研究的重點發展方向。重大地質事件與全球過去氣候變化關系密切,有的直接表現為氣候事件,是剖析古氣候非線性系統的關鍵。系統、深入地開展事件與氣候關系的研究,將有利於我們對過去變化過程的整體把握。

(1)海底火山事件

在白堊紀時期發生了大規模海底火山事件,大洋中脊洋殼生產速率的增加和大洋板塊內大火成岩省的出現是主要的證據,超級地幔柱發育時期被認為出現在白堊紀中期。

大量CO2進入大氣圈是火山活動的一個最主要結果,大氣圈CO2大規模增加將直接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已經被大量的海洋氧同位素紀錄所證實。氣候變暖反過來又降低海水中CO2溶解度,使得海水中的更多CO2進入大氣圈。這一正反饋機制進一步促進氣候更加變暖。同時海底火山作用還將持續地釋放大量的CO2並排入海洋中,從而導致了海水酸化,使得碳酸鹽類溶解並釋放大量CO2進入大氣圈,促使了氣候進一步變暖。

海平面的升高是大量海底火山作用發生的另一個明顯結果。熔岩流噴出到海底和熱的、漂浮的地幔柱向上推舉洋殼導致洋殼減薄是白堊紀在整個中新生代時期海平面最高的重要原因。大量海底火山作用的發生以及其所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全球氣候變暖將直接導致全球溫度升高、營養組分的增加,從而加快生物系統演化的速度。

海底火山作用的發生和演化是一個動力學過程,為了闡明其機制就必須進行動力學分析。這在本質上是海底火山的非平衡定態失穩並轉變耗散結構的條件與機制問題。海底火山事件是地球系統熵產生的表現形式,它的熵為正值。大量的CO2進入大氣圈和海平面的升高活動是海底火山作用造成的,是熵流的表現形式,它們的熵為負值。

(2)大洋缺氧事件

大量碳的埋藏導致大氣中CO2含量降低和海底水體中氧含量降低,造成大量生物絕滅等事件被稱為大洋缺氧事件(OAE)。大部分大洋缺氧事件被認為是在海侵時期,被海水侵蝕的低地中的營養物質被帶入到表層水,從而使表層水營養物質的生產力增加;或者大陸徑流的增加使表層水營養物質的生產力增加和碳從表層水中分離,這些分離出來的碳保存在富有機質的沉積物黑色頁岩中。

大洋缺氧事件因其與全球碳循環、氣候和海洋變化緊密相關,以及其沉積物——黑色頁岩是重要烴源岩的事實。其特徵為富含有機質的黑色頁岩,有機碳含量最高可達30%;碳同位素正偏,海洋碳酸鹽δ13 C正偏2‰,有機質δ13 C正偏4‰;海洋微體生物發生不同程度的更替和絕滅。

在白堊紀的Aptian早期,碳同位素δ13 C出現負偏移,這是由於溫度升高導致大規模的天然氣水合物大量排放到空氣中並被快速氧化從而造成同期生物圈同位素負偏。

大規模的氣體水合物從海洋沉積物中開始排放到水中,不斷溶解並在水中持續被氧化,就要消耗掉大量的溶解氧,從而造成大洋水體缺氧,促進缺氧條件的形成。一旦海水中的甲烷溶解度達到飽和之後,甲烷將被釋放到大氣中,被快速氧化並轉換成CO2,促進氣候變暖和導致大氣O2含量的快速降低。由於有機質短期內大量被埋藏,勢必影響到全球碳循環,導致有機質不能被氧化,碳沒有直接返回到大氣中,繼而引起大氣CO2含量降低,促使溫室效應的減弱。大洋缺氧事件是地球熵流的表現形式,由它產生的各種現象(如同位素負偏和黑色岩系等)的熵為負值。

大洋缺氧事件發生是地球物質參與各種地球化學作用,始終在運動之中,將同位素的共生組合、賦存狀態和分散狀態分別看作是特定條件下開放地球化學系統所處的非平衡定態的質和量,而將集中狀態和共生組合、賦存狀態的相應變化視為系統的局域擾動觸發定態失穩的結果。因而可以應用開放系統非平衡定態穩定性對於擾動的動力學響應的理論,對系統物質的質量和數量作動力學分析。

(3)超靜磁帶事件

在白堊紀期間,地球磁場很長時間維持正極性(即與現在的地球磁場極性相同),被稱之為白堊紀超靜磁帶(CNS)。古地磁學家從不同角度對CNS進行了研究,確定了CNS持續時間近40Ma(121~83Ma)。地球磁場在這么長的時間里沒有發生倒轉引起了科學家的廣泛關注。超靜磁帶事件是地球熵產生的表現形式。

起因於地幔對流的熱通量橫向變化可以控制地核內流體運動狀態,並足以產生現今觀測到的地磁變化,進而影響地磁極性倒轉頻率。地磁極性倒轉周期與地幔對流時間尺度的一致性可能說明了前者受到後者的調製作用,這正是白堊紀超靜磁帶出現的原因。

有學者認為中生代以來地磁極性倒轉頻率的變化與地球磁場強度的變化之間存在負相關性。這可能意味著核幔相互作用和外核流體運動處於低能態時,地球磁場的穩定性增強。根據地磁極性倒轉活躍期與平靜期的差別,認為超靜磁帶與大地幔柱和強地磁活動相伴隨;地磁極性倒轉頻率較低的時代與低地幔熱通量相關;穩定的發電機過程(不發生倒轉)需要地幔的高熱通量存在。白堊紀超靜磁帶的發生,可能表明核幔相互作用和外核流體運動處於能量最低的狀態。另外,有關地質證據表明,在121 ~83 Ma期間,無直徑超過1 km的外星體撞擊地球引起地磁極性倒轉,這可能是白堊紀超靜磁帶出現的原因之一。

在地球發展歷史中,地磁極曾發生了多次隨機倒轉,其間的時間間隔不盡相同。混沌運動的自逆轉特性可以很好地模擬地球磁場的隨機倒轉。應用耗散結構與混沌理論解決地磁極隨機倒轉是一條非常有希望的途徑。例如力武常次發電機模型產生了隨機極性倒轉的結果,它與地磁極倒轉之間存在極為密切的相似之處。這能看成是一個證據,證明地核中的發電機運動方式是混沌的,即地球磁場的倒轉具有混沌性質。但力武常次發電機模型不能確定何時出現極性倒轉以及出現極性倒轉維持的時間長度。

地球磁場產生於地球外核的流體運動,核與幔之間的耦合會影響外核流體運動以及D″層的物理和化學狀態,從而影響地核發電過程。地球磁場系統通過不斷地與外界交換物質和能量,維持一種空間或時間的相對有序結構。這種結構系統的發生為能量耗散所致。

⑥ 地質歷史從古至今經歷了什麼樣的地質年代

太古宇tàigǔyǔ
地層系統分類的第一個宇。太古宙時期所形成的地層系統。舊稱太古界,原屬隱生宇(隱生宇現已不使用,改稱太古宇和元古宇)。
太古宙tàigǔzhòu
地質年代分期的第一個宙。約開始於40億年前,結束於25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地球表面很不穩定,地殼變化很劇烈,形成最古的陸地基礎,岩石主要是片麻岩,成分很復雜,沉積岩中沒有生物化石。晚期有菌類和低等藻類存在,但因經過多次地殼變動和岩漿活動,可靠的化石記錄不多。舊稱太古代,原屬隱生宙(隱生宙現已不使用,改稱太古宙和元古宙)。
元古宇yuángǔyǔ
地層系統分類的第二個宇。元古宙時期所形成的地層系統。舊稱元古界,原屬隱生宇(隱生宇現已不使用,改稱太古宇和元古宇)。
元古宙yuángǔzhòu
地質年代分期的第二個宙。約開始於25億年前,結束於5.7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地殼繼續發生強烈變化,某些部分比較穩定已有大量含碳的岩石出現。藻類和菌類開始繁盛,晚期無脊椎動物偶有出現。地層中有低等生物的化石存在。舊稱元古代,原屬隱生宙(隱生宙現已不使用,改稱太古宙和元古宙)。
顯生宇xiǎnshēngyǔ
地層系統分類的第三個宇。顯生宙時期所形成的地層系統。顯生宇可分為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
顯生宙xiǎnshēngzhòu
分期的第三個宙。顯生宙可分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生界gǔshēngjiè
顯生宇的第一個界。古生代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分為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疊系。
古生代gǔshēngdài
顯生宙的第一個代。約開始於5.7億年前,結束於2.5億年前。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在這個時期里生物界開始繁盛。動物以海生的無脊椎動物為主,脊椎動物有魚和兩棲動物出現。植物有蕨類和石松等,松柏也在這個時期出現。因此時的動物群顯示古老的面貌而得名。
寒武系hánwǔxì
古生界的第一個系。寒武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寒武紀hánwǔjì
古生代的第一個紀,約開始於5.7億年前,結束於5.1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陸地下沉,北半球大部被海水淹沒。生物群以無脊椎動物尤其是三葉蟲、低等腕足類為主,植物中紅藻、綠藻等開始繁盛。寒武是英國威爾士的拉丁語名稱,這個紀的地層首先在那裡發現。
奧陶系àotáoxì
古生界的第二個系。奧陶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奧陶紀àotáojì
古生代的第二個紀,約開始於5.1億年前,結束於4.38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岩石由石灰岩和頁岩構成。生物群以三葉蟲、筆石、腕足類為主,出現板足鯗類,也有珊瑚。藻類繁盛。奧陶紀由英國威爾士北部古代的奧陶族而得名。
志留系zhìliúxì
古生界的第三個系。志留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志留紀zhìliújì
古生代的第三個紀,約開始於4.38億年前,結束於4.1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地殼相當穩定,但末期有強烈的造山運動。生物群中腕足類和珊瑚繁榮,三葉蟲和筆石仍繁盛,無頜類發育,到晚期出現原始魚類,末期出現原始陸生植物裸蕨。志留紀由古代住在英國威爾士西南部的志留人得名。
泥盆系nípénxì
古生界的第四個系。泥盆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泥盆紀nípénjì
古生代的第四個紀,約開始於4.1億年前,結束於3.55億年前。這個時期的初期各處海水退去,積聚後層沉積物。後期海水又淹沒陸地並形成含大量有機物質的沉積物,因此岩石多為砂岩、頁岩等。生物群中腕足類和珊瑚發育,除原始菊蟲外,昆蟲和原始兩棲類也有發現,魚類發展,蕨類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現。泥盆紀由英國的泥盆郡而得名。
石炭系shítànxì
古生界的第五個系。石炭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石炭紀shítànjì
古生代的第五個紀,約開始於3.55億年前,結束於2.9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氣候溫暖而濕潤,高大茂密的植物被埋藏在地下經炭化和變質而形成煤層,故名。岩石多為石灰岩、頁岩、砂岩等。動物中出現了兩棲類,植物中出現了羊齒植物和松柏。
二疊系èrdiéxì
古生界的第六個系。二疊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二疊紀èrdiéjì
古生代的第六個紀,即最後一個紀。約開始於2.9億年前,結束於2.5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地殼發生強烈的構造運動。在德國,本紀地層二分性明顯,故名。動物中的菊石類、原始爬蟲動物,植物中的松柏、蘇鐵等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
中生界zhōngshēngjiè
顯生宇的第二個界。中生代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分為三疊系、侏羅系和白堊系。
中生代zhōngshēngdài
顯生宙的第二個代。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約開始於2.5億年前,結束於6500萬年前。這時期的主要動物是爬行動物,恐龍繁盛,哺乳類和鳥類開始出現。無脊椎動物主要是菊石類和箭石類。植物主要是銀杏、蘇鐵和松柏。
三疊系sāndiéxì
中生界的第一個系。三疊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三疊紀sāndiéjì
中生代的第一個紀,約開始於2.5億年前,結束於2.05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地質構造變化比較小,岩石多為砂岩、石灰岩等。因本紀的地層最初在德國劃分時分上、中、下三部分,故名。動物多為頭足類、甲殼類、魚類、兩棲類、爬行動物。植物主要是蘇鐵、松柏、銀杏、木賊和蕨類。
侏羅系zhūluóxì
中生界的第二個系。侏羅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侏羅紀zhūluójì
中生代的第二個紀,約開始於2.05億年前,結束於1.35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有造山運動和劇烈的火山活動。由法國、瑞士邊境的侏羅山而得名。爬行動物非常發達,出現了巨大的恐龍、空中飛龍和始祖鳥,植物中蘇鐵、銀杏最繁盛。
白堊系bái』èxì
中生界的第三個系。白堊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白堊紀bái』èjì
中生代的第三個紀,約開始於1.35億年前,結束於6500萬年前。因歐洲西部本紀的地層主要為白堊岩而得名。這個時期里,造山運動非常劇烈,我國許多山脈都在這時形成。動物中以恐龍為最盛,但在末期逐漸滅絕。魚類和鳥類很發達,哺乳動物開始出現。被子植物出現。植物中顯花植物很繁盛,也出現了熱帶植物和闊葉樹。
新生界xīnshēngjiè
顯生宇的第三個界。新生代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分為古近系(下第三系)、新近系(上第三系)和第四系。
新生代xīnshēngdài
顯生宙的第三個代。分為古近紀(老第三紀)、新近紀(新第三紀)和第四紀。約從6500萬年前至今。在這個時期地殼有強烈的造山運動,中生代的爬行動物絕跡,哺乳動物繁盛,生物達到高度發展階段,和現代接近。後期有人類出現。
古近系gǔjìnxì
新生界的第一個系。古近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可分為古新統、始新統和漸新統。
古近紀gǔjìnjì
新生代的第一個紀(舊稱老第三紀、早第三紀)。約開始於6500萬年前,結束於2300萬年前。在這個時期,哺乳動物除陸地生活的以外,還有空中飛的蝙蝠、水裡游的鯨類等。被子植物繁盛。古近紀可分為古新世、始新世和漸新世,對應的地層稱為古新統、始新統和漸新統。
新近系xīnjìnxì
新生界的第二個系。新近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可分為中新統和上新統。
新近紀xīnjìnjì
新生代的第二個紀(舊稱新第三紀、晚第三紀)。約開始於2300萬年前,結束於260萬年前。在這個時期,哺乳動物繼續發展,形體漸趨變大,一些古老類型滅絕,高等植物與現代區別不大,低等植物硅藻較多見。新近紀可分為中新世和上新世,對應的地層稱為中新統和上新統。
第四系dìsìxì
新生界的第三個系。第四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它是新生代的最後一個系,也是地層系統的最後一個系。可分為更新統(下更新統、中更新統、上更新統)和全新統。
第四紀dìsìjì
新生代的第三個紀,即新生代的最後一個紀,也是地質年代分期的最後一個紀。約開始於260萬年前,直到今天。在這個時期里,曾發生多次冰川作用,地殼與動植物等已經具有現代的樣子,初期開始出現人類的祖先(如北京猿人、尼安德特人)。第四紀可分為更新世(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對應的地層稱為更新統(下更新統、中更新統、上更新統)和全新統。
附:第四紀名稱來歷。最初人們把地殼發展的歷史分為第一紀(大致相當前寒武紀,即太古宙元古宙)、第二紀(大致相當古生代和中生代)和第三紀3個大階段。相對應的地層分別稱為第一系、第二系和第三系。1829年,法國學者德努瓦耶在研究巴黎盆地的地層時,把第三繫上部的鬆散沉積物劃分出來命名為第四系,其時代為第四紀。隨著地質科學的發展,第一紀和第二紀因細分成若干個紀被廢棄了,僅保留下第三紀和第四紀的名稱,這兩個時代合稱為新生代。現第三紀已分為古近紀和新近紀,故僅留有第四紀的名稱。

⑦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的地質證據

德乾地盾詳見詞條「德乾地盾」
在2000年以前,就有德乾地盾洪流玄武岩是這次滅絕事件的主因,但因為這次火山爆發始於6,800萬年前,並持續超過200萬年,所以當時認為德乾地盾火山爆發所造成的滅絕事件應該是逐步、緩慢的。但現在有證據顯示,有2/3的德乾地盾地形,是在一萬年內形成的,發生於6,550萬年前。顯示這次火山爆發造成了快速的滅絕事件?德乾地盾火山爆發藉由數種方式造成了滅絕事件,灰塵與二氧化硫與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大量噴出,灰塵使地表的日照量下降,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少;當灰塵慢慢降落至地表時,火山爆發噴出的二氧化碳氣體,可能增加了溫室效應。許多植物因此而死亡,草食性恐龍因沒有食物而滅亡,而肉食性恐龍也相繼滅絕。。在恐龍大規模滅絕前,火山爆發噴出的氣體,似乎與全球暖化有關。有證據指出在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之前的50萬年內,大氣溫度曾上升8°C。
在德乾地盾火山爆發仍被認為是緩慢滅絕事件時,路易斯·阿爾瓦雷茨便已提出古生物學家被少數的資料所混淆。他的警告當時被沒有被接受,但後來針對化石層的研究工作,證明早期的相關研究有誤。目前大部分古生物學家已普遍接受撞擊事件是白堊紀末滅絕事件的主要原因。不過,路易斯·阿爾瓦雷茨的兒子華爾特·阿爾瓦雷茨(Walter Alvarez)認為在這次撞擊事件前,地球上已發生其他重大事件,例如:海平面下降、造成德乾地盾的大規模火山爆發,它們可能也是這次滅絕事件的綜合原因之一。
多重撞擊事件在目前已經發現數個隕石坑,它們形成時間相當於K-T界線。這些發現指出,當時可能有多次撞擊事件發生;這種模式類似發生在1994年的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因為潮汐力而分裂,數個碎片在接下來的幾天內陸續撞擊木星。這些隕石坑包含:烏克蘭的波泰士隕石坑,直徑24公里,形成時間約在距今6517萬年前(誤差值為64萬年)、北海的銀坑隕石坑,直徑20公里,形成時間約在距今6,500萬年前到6,000萬年前。位於印度外海的濕婆隕石坑,當時位於特提斯洋,也是多重撞擊事件的可能隕石坑之一。
馬斯特里赫特階的海退事件
有明確的證據顯示,在白堊紀馬斯特里赫特階發生大規模的海退,達到中生代以來最低的程度。在世界各地的一些馬斯特里赫特階地層,最早的部分是海床,較早的部分是海岸地層,最晚部分則是陸相地層。這些地層沒有因為造山運動而傾斜、折曲的跡象,因此最有可能的解釋是海退。目前沒有海退原因的相關證據,較為普遍的解釋是中洋脊的活動降低,而這些巨大海底山脈隨者自身的重量而緩慢沉降於海底地層中。
大規模海退造成大陸架大幅消失,棲息在大陸架(或稱陸棚、大陸架)的海洋生物最豐富,因此海退可能會造成海洋生物的滅絕。研究也顯示,海平面的變化,不足以造成如此嚴重的菊石滅亡。海平面的下降可能造成大氣環流系統與洋流系統的變化,形成氣候變遷;海洋面積的縮小也會使地表的反照率下降,而使全球氣溫上升。
大規模海退也使許多大陸海消失,例如北美洲的西部內陸海道。這些海域的消失,破壞許多存在於1000萬年之前、生物繁盛的海岸平原,例如恐龍公園組。同時,由於陸地相對上升,河流的長度更長,使淡水的生存區域擴張。海洋與淡水區域的消長變化,使淡水脊椎動物增加,而海洋生物則數量減少,例如鯊魚。

⑧ 65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的地球上發生過什麼

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所發生的中生代末白堊紀生物大滅絕事件。是中生代的多樣化優勢脊椎動物,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6億年之久。生物大滅絕標志生物無論在生態系統中的地位如何,都逃不過劫難,而且還經常是很多不同的生物類群一起滅絕,卻總有其它一些類群倖免於難,還有一些類群從此誕生或開始繁盛。大規模的集群滅絕有一定的周期性,大約62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但集群滅絕對動物的影響最大,而陸生植物的集群滅絕不像動物那樣顯著。

撞擊假說的支持者發現了許多有力的證據,來證明他們的觀點。最有力的證據來自在K/E(白堊紀和古近紀)地質界線上發現的銥異常和沖擊石英。科學家推測,這種高含量的銥元素就是撞擊地球的小行星帶來的,沖擊石英在撞擊過程中形成,科學家已在墨西哥灣發現希克蘇魯伯隕石坑(Chicxulub crater),平均直徑約有180公里。該隕石坑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的證據。

⑨ ,白堊紀,有什麼最大特點

白堊紀位於侏羅紀和古近紀之間,約1億4550萬年(誤差值為400 萬年)前至6550萬年前(誤差值為30萬年)。白堊紀是中生代的最後一個紀,長達7000萬年,是顯生宙的較長一個階段。發生在白堊紀末的滅絕事件,是中生代與新生代的分界。白堊紀因歐洲西部該年代的地層主要為白堊沉積而得名。白堊紀位於侏羅紀和古近紀之間,約1億4550萬年(誤差值為400萬年)前至6550萬年前(誤差值為30萬年)。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是地質年代中最嚴重的大規模滅絕事件之一,包含恐龍在內的大部分物種滅亡。 在這一時期,大陸之間被海洋分開,地球變得溫暖、乾旱。開花植物出現了,與此同時,許多新的恐龍種類也開始出現,包括像食肉牛龍這樣的大型肉食性恐龍,像戟龍這樣的甲龍類成員以及像賴氏龍這樣的植食性鴨嘴龍類。恐龍仍然統治著陸地,像飛機一樣的翼龍類,例如披羽蛇翼龍在天空中滑翔,巨大的海生爬行動物,例如海王龍統治著淺海。最早的蛇類、蛾、和蜜蜂以及許多新的小型哺乳動物也在這一時期出現了。發生在白堊紀末的滅絕事件,是中生代與新生代的分界。白堊紀的氣候相當暖和,海平面的變化大。白堊紀時期的大氣層氧氣含量是現今的150%,二氧化碳含量是工業時代前的6倍,氣溫則是高於今日約攝氏4°。

⑩ 白堊紀的地質分類

白堊系的劃分以歐洲海相地層為依據,最初以菊石為標准分6~7個階(期),後來將某些亞階升級,增加到12個階(期),但仍有人習慣於把下白堊統下部的4個階合稱為尼歐可木階(或譯紐康姆階)。上白堊統中部的康尼亞克、桑頓和坎潘 3個階合稱為森諾階。在這12個階中可劃分出53個菊石帶,又以浮游有孔蟲和鈣質超微化石做為白堊系分階、分帶以及洲際對比的重要依據。
關於白堊系的分統有2種意見
①從阿爾布階與賽諾曼階之間劃分上、下白堊紀
晚白堊世
馬斯特里赫特期(Maastrichtian): 70.6 ± 0.6 – 65.8 ± 0.3 百萬年
坎帕期(Campanian): 83.5 ± 0.7 – 70.6 ± 0.6 百萬年
桑托期(Santonian): 85.8 ± 0.7 – 83.5 ± 0.7 百萬年
科尼亞剋期(Coniacian): 89.3 ± 1.0 – 85.8 ± 0.7 百萬年
土侖期(Turonian): 93.5 ± 0.8 – 89.3 ± 1.0 百萬年
森諾曼期(Cenomanian): 99.6 ± 0.9 – 93.5 ± 0.8 百萬年
早白堊世
阿爾布期(Albian): 112.0 ± 1.0 – 99.6 ± 0.9 百萬年
阿普第期(Aptian): 125.0 ± 1.0 – 112.0 ± 1.0 百萬年
巴列姆期(Barremian): 130.0 ± 1.5 – 125.0 ± 1.0 百萬年
豪特里維期(Hauterivian): 136.4 ± 2.0 – 130.0 ± 1.5 百萬年
凡藍今期(Valanginian): 140.2 ± 3.0 – 136.4 ± 2.0 百萬年
貝里亞期(Berriasian): 145.5 ± 4.0 – 140.2 ± 3.0 百萬年
②主張三分,劃出一個中統,至於中統的頂底界如何確定,尚有不同意見。1974~1982年,國際上有一個「中白堊事件」組織,活動非常積極,主要是研究白堊紀期的生物地層學、海侵海退、缺氧事件、地磁場倒轉、鹽類和白堊的形成、南大西洋和莫三比克峽谷的開裂,以及印度板塊從岡瓦納古陸的分離等課題。白堊紀中期不是一個確切的地質時代概念,有人從阿普特期算起到桑頓期,多數人則從阿爾布期算起到康尼亞剋期。中白堊統的劃分除中東地區外,國際上很少使用。白堊系二分法已沿用了幾十年,見於大量的出版物及地質圖件上,當前不宜於再改動。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