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井水量地質怎麼測
『壹』 井下水文地質勘探
第20條 井下水文地質勘探主要包括放(關)水試驗、連通試驗、疏水降壓工程、測壓孔等。
第21條 井下水文地質勘探的主要技術要求:
1)必須有礦總工程師批準的鑽孔施工設計,內容應包括對鑽孔的各項技術要求和安全措施。
2)鑽機必須安裝牢固。
3)鑽進至設計套管位置時,必須先下好套管,用水泥漿或其他有效方法將套管固定好,將上部含水層完全隔離,再向下鑽進。
4)鑽進揭露含水層之前,孔口應安裝好截水門,水壓超過20kg/cm2時,孔口必須安裝防噴裝置。
5)必須按設計施工,並嚴格執行施工安全措施。
6)停用或報廢的鑽孔,要及時封堵,並提出封孔報告。
7)測壓孔必須使用高精度壓力計。
第22條 放水試驗:
1)在試放水的基礎上,編制放水試驗設計,規定試驗方法,各次降深值和放水量。
2)做好放水試驗前的准備工作,固定人員,檢驗校正觀測儀器和工具,檢查排水設備能力和放水路線。
3)放水前,必須以同一時間對上下觀測孔和出水點進行一次水位、水壓、涌水量、水溫、水質的觀測(測定)。
4)放水試驗延續時間,可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涌水量、水位難以穩定時,試驗延續時間一般不少於10天,選取觀測時間間隔要考慮到非穩定流計算的需要;中心水位或水壓必須與涌水量同步觀測。
5)觀測數據應及時登入台賬,並繪制涌水量、水位歷時曲線。
6)放水試驗結束後,必須及時進行資料整理。
第23條 疏水降壓試驗,在用通常水文地質勘探方法難以進行開采評價時,可根據條件採用穿層石門或專門鑿井進行疏水降壓試驗,其主要要求是:
1)必須有專門的施工設計。
2)預計最大涌水量。
3)建築能保證排出最大涌水量的排水系統,或選擇適當位置建築防水閘門,留設防水煤柱,形成安全防水系統。
4)做好超前探水工作和疏水降壓工作。
5)做好井上下水位、水壓、涌水量的觀測工作。
『貳』 井上下水文地質觀測原始記錄本包括什麼數據
你這個問題已經很具體了,如果不是做煤礦水文地質的很難回答你啦。
我來簡單回答一下專吧:3w。what,where,when
井下記錄水屬點(頂板淋水點、幫及底板涌水點)位置、水量、最初時間和持續時間,如果有控水構造(斷層、陷落柱等)記錄構造產狀,是否導水等內容。
井上記錄地面水點(泉點、河流、井點),構造(斷層、陷落柱)。詳細描述流量、井徑、出露地層等信息。
你這個都沒有懸賞分,我仍然回答你啦,真是個好人啊,我去吃飯去了,如果有項目聯系我,我可以給你做。
『叄』 井上下水文地質觀測原始記錄本,包括什麼數據
井上下復水文地質觀測原始記錄制本包括觀測點坐標數據、(含水、導水)構造的位置、產狀、寬度、(滲水、滴水、涌水)位置、水量大小等數據。
『肆』 打井找水簡單的方法
目前應用度最廣的打井找水方法是電法勘探。
電探方法又分為人工電場法及自(天)然電場法。人工電場又包括直流供電、激電、可控源等專業方法,這些方法多用於各類大的地質普查項目,涉及上千條測線和測點,但使用時頗有不便,尤其是搬運供電裝置,往往需要大量人工。天然電場法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克服了信號干擾、深度誤差等不利因素,獲得了與傳統電法勘探。
成井工藝
在同樣的地質條件下要使井的出水量最大、降深最小、水質最好、使用壽命最長,成井工藝是否科學合理至關重要。
1.濾水管要正對含水層。二者一旦錯位,進水阻力要大很多,增加降深。為此在下管之前要進行物探測井,准確確定含水層部位。
2.濾水管的開孔率要足夠。不論什麼管材開孔率都不能小於10%。土法生產的水泥管大多隻有1—2%,進水阻力很大,是不允許的。
3.濾水管與過濾網之間要有墊筋。如無墊筋,濾網緊貼在井管上,只有正對進水孔的網眼才能進水,極易造成堵塞,嚴重影響井的出水量和使用壽命。
4.濾網網目及填礫大小要與含水層相適應。不然,不是阻水就是出渾水造成於井。
5.採用泥漿鑽進的,在下管前要先破壁換漿。
當前社會上打井普遍存在任意配置濾水管、濾水管開孔率太低、不加墊筋、濾網及填礫不合格、破壁換漿不徹底等嚴重問題,亟需改進。地源熱泵的回灌井大多數回灌不好這是一個重要原因。我們地下水研究所專業鑽井隊針對上述問題制定了一整套鑽井施工規程,不論是正循環還是反循環鑽進效果都很好。
若是私人的話,這種事情應該聯系一些周邊同樣受缺水影響的群眾,找找當地政府反映情況,最理想的情況是由政府出資委派地質專家進行勘探然後打一兩口井,畢竟,打井找水這事本身是屬於水文地質的專業范疇的,沒專業知識不好弄。
『伍』 打井用什麼找水源比較精確有自動找水儀器嗎
有的。經過儀器採集的數據通過儀器獨有內置的運算功能實現了自動呈現曲線圖、地質剖面圖,根據剖面圖清晰的了解地質層結構 可快速的確定礦層、溶洞、含水層等具體信息 。器重量輕易於攜帶,測線只需要10米,單人就能完成操作,節約人力,全觸摸界面,操作簡單。也可按照以下方法進行尋找。
注意事項:
1、配置適宜的水泵
成井後要根據打井時施工排水情況,實測出水井的動靜水位和相應的出水量,然後根據地面到動水位的高差以及你所採用的灌溉方式,所需要水泵工作揚程確定水泵的總揚程,水泵的流量不準超過井的出水流量,由以上兩項條件,購買相應的水泵。
2、合理的井孔布局
井孔的位置布局要根據當地實際水文地質情況進行合理的布局,沒有水文地質資料的可參考附近已有水源井作為井的布置依據。在淺層地下水不豐富的地區,絕不能盲目地打淺井;在淺層地下水比較豐富的地區,適宜農民自建的淺井,但井孔布置也不能過密,以免造成相鄰水源井之間的相互影響。
3、採用正確的施工方法
大口井的施工方法有兩種:一是大開槽法,人工開挖或爆破施工;二是沉井法,排水施工或不排水施工。對口抽式的施工,一般採用機械吊錘和人工吊錘兩種方法,利用吊錘的重力作用將吸水管直接打入地下。
『陸』 打井前測地下水質和水量的儀器叫什麼
找水儀。
找水儀顧名思義就是找水的一種儀器,找水儀一般分為天然電場物探測量儀、內傳統人工電法勘容探儀。
利用天然電場與不同的地質構造(地下水屬於良性導體)所產生的電阻率變化等相關參數的變化來判斷分析我們要尋找的地下水(基岩裂隙水、溶洞水、卵石層水等)。可以了解水的位置、深度、出水量等相關信息。與其他找水儀器相比有非常明顯的優勢:速度快、精度高、了解信息全、儀器輕便、使用簡單等。
(6)成井水量地質怎麼測擴展閱讀:
天然電場選頻儀體積小、重量輕、隨身攜帶方便;沒有人工電場源、兩人即可工作;勘探深度大,工作效率高;採用了選頻裝置後,抗干擾能力強;10個工作頻率所獲得的數據,相當於10條不同電極距的對稱四極視電阻率剖面測量結果;克服了直流電法長距離拉線、設備笨重等缺點;能夠在較小范圍內開展工作,特別適應於山區快速普查和城市物探工作。
天然電場選頻法,簡稱選頻法。它是以地下岩礦石的電性差異為基礎,經過選頻測量天然大地電磁場(頻率為0.n—30千赫茲)中的幾個不同頻率的電磁場產生的變化規律,來研究地下地電場的變化情況,達到解決地質問題的一種交流電勘探方法。該方法使用的儀器稱為天然電場選頻物探測量儀。
『柒』 怎樣檢測深井動水位。
用超聲波測位儀。
深井打井深度依據:
1、水文地質條件。即符合或接近或相對較接近所要求的目標(水質、水量、溫度、特別需求項目)的含水層位置的深度。對於水文地質條件,可通過水文地質調查或查閱已有的調查報告獲悉。最好是大或較大的「比例尺」級別的調查或報告,可靠性會高些,誤差小些。
2、井的功能目標。即是該井是作何用的?其具體功能和要求,除第1點的目標外,還應包括:使用功能要求的時期、時限。如房建的合理使用50年期。
3、深井的設計文件(包括圖紙和說明)。(上述1、2點只是井的設計主要依據,當然還應有其他的設計依據)。
(7)成井水量地質怎麼測擴展閱讀:
與靜水位動水位關系:
1、靜水位:一般是指水處於靜置時的水位。從地下(井)水角度講,有原始(尚未開采或勘察時量測值)靜水位和開采過程中相對靜水位(開采過程中相對停取水時段---即不抽水時段量測值,時間性強。)。
2、動水位:一般是指水處於變動時或變動過程中量測值。也有開采前後之分,是時間性強的。在井水開采--即正常生產抽水時,從剛開始開機到滿載運行抽水,這時若每間隔(可一分二分三分鍾.......)量測,會有不同的值;直到相對的量測值幾乎不變。
3、與「井」的關系:量測井水位時,一般是以井口地面某一標志點作為量測計算的起始位置。井深就是以地面起計量測的。作為量測起點的標高,可通過測量獲得。「井深」、靜水位、動水位三者均可用(標高)高程(有黃海高程系、地方高程系和專定高高程系)值表示,其關系就是所量測的值的位置都處在豎直空間上。
『捌』 打井找水簡單的方法是什麼
根據「背、抄向斜」的原理;斷層是難以取水的,斷層面脆弱並有裂痕,水會下滲,自然而然,不論怎麼打井,它是不會上涌的;「背斜」呈「凸」型,中間的岩石較硬而且高出平均厚度,這樣的地點挖井,也是徒勞無益。
「背斜」山體的植被較稀,而苔蘚類植被一般較為豐富。向斜」呈「凹」型,顯然地,水滲入岩石底部,而從這上方打井,效果較好,不但工作量較少,而且水源不斷。
(8)成井水量地質怎麼測擴展閱讀:
適應不同的地層條件﹐發展了斜井和水平的井。為了增大井的出水量﹐後來又出現了將水平的濾水管與豎向井筒結合起來的輻射井。這種井的主井筒直徑可達數米﹐水平濾水管長數十米到一百多米﹐宜於開采埋藏淺﹑厚度小的鬆散的或半膠結的含水層﹐也可用於截取河岸及河床下的潛流。
機器打井的話,打井時都要往裡注水,在打井的時候泥漿就會從打井管里冒出,如果打到下面有水,泥漿就會減少,水就會增多,有時就會變成渾水出來,說明打到水了,如果一直是多的泥漿說明還沒打到水,只有住下打,打到機子很難下了,自己再決定是否換一個地方。
『玖』 礦井涌水量預測的步驟和方法
礦井涌水量預測是一項貫穿礦床水文地質勘探全過程的工作。一個正確的預測方案的建立,是隨著對礦床水文地質條件認識的不斷深化而逐漸形成的,在一般情況下,有3個基本步驟:
2.1.2.1建立預測礦坑涌水量的水文地質模型
水文地質模型的建立有3個要點:①概化已知狀態下礦區的水文地質條件;②給出未來開采礦坑的內邊界條件;③預測未來開采條件下的外邊界條件。
由於數學模型的作用是對地質模型進行「逼真」,因此,隨著數學模型研究的迅速發展,對水文地質模型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對於復雜大水礦床來說,一個可行的水文地質模型的建立,必須貫穿整個勘探過程,並大致經歷3個階段。即:第一階段(初勘階段),通過初勘所獲資料,對礦床水文地質條件進行概化,提出水文地質模型的「雛型」,可作為大型抽(放)水試驗設計的依據;第二階段(詳勘階段),根據勘探工程提供的各種信息資料,特別是大型抽(放)水試驗的資料,完成對水文地質模型「雛型」的調整,建立水文地質模型的「校正型」;第三階段,在水文地質模型「校正型」的基礎上,根據開采方案(即已知疏干工程的內邊界條件)預測未來開采條件下的外邊界的變化規律,建立水文地質模型的「預測型」。
模型的預測在礦床水文地質計算中是一個高難度的工作。因為無論從含水層的內部結構到邊界條件都是待定的,尤其是礦坑涌水量計算常常要求作大降深的下推預測,這給模型的預測增加了難度。由於目前還不能對各種開采條件下含水層結構的破壞程度和參數的變化進行預測,因此,只能以水文地質模型「校正型」為依據,根據勘探工程提供的各種信息資料,在已知內邊界的條件下,預測未來開采條件下外邊界的變化規律,來建立水文地質模型的「預測型」。
由此可見,礦坑涌水量的預測問題,實際上是一個不同階段的水文地質模型的精度問題。對於一般水文地質條件(非大水)礦床,則依據各勘探階段的勘探、試驗、長期觀測資料和開采方案,建立相應精度的水文地質模型和數學模型,來完成該階段的礦坑涌水量預測。
2.1.2.2選擇計算方法
礦井涌水量的正確評價是礦井水文地質工作的重要任務。不同的礦井,礦井充水條件差別很大,影響礦井涌水量的因素變化很大。不同礦井進行的水文地質勘察精度不同,擁有的水文地質資料的詳細程度不同。因此,很難有單一的礦井涌水量預測方法直接套用。
根據不同的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最大限度地利用礦井所擁有的相關資料,較為准確地預測礦井涌水量,需要研究和選擇不同的礦井涌水量預測方法。其中最常見的礦井涌水量預測方法有水文地質比擬法、Q-S曲線方程法、相關分析法、解析法、數值法和水均衡法等。不同的礦井涌水量預測方法都有其適用條件。針對某個具體礦井選擇什麼樣的計算方法,要視具體的水文地質條件及其所擁有的水文地質資料而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於一個礦井可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礦井涌水量預測,進而通過比較和綜合分析選擇較為准確的礦井涌水量。
2.1.2.3解數學模型,評價預測結果
應該指出,不能把數學模型的解算僅僅看作是一個單純的數學運算,而應該看作是對水文地質模型和數學模型進行全面驗證識別的過程。因此說,數學模型的解算,也是對礦床水文地質條件作進一步深化認識的過程,即從定性到定量的認識過程。
不同的預測方法,數學模型的復雜程度不同,求解的方法也不同,應根據預測方法選擇適合的解法,並對預測結果進行評價。
『拾』 礦井涌水量預測方法
常用的礦井涌水量預測方法有比擬法、水均衡法、解析法和數值模擬法。
(一)水文地質比擬法
利用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相似、開采方法基本相同的生產礦井的排水資料,來預計新建礦井的涌水量。該法的應用前提是新建礦井與老礦井的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基本相似,老礦井要有長期的水量觀測資料。
具體方法有富水系數比擬法和單位涌水量比擬法,此不贅述(參見《水文地質手冊》)。比擬法適用於條件比較簡單、充水岩層的透水性比較均一的孔隙或裂隙充水礦床,特別是用於已有多年生產歷史的礦井。此方法最適用於已采礦區深部水平和外圍礦段的涌水量預測。但應注意,不同的充水條件可以選擇不同的比擬因子,可根據實踐經驗和生產礦井的資料,通過分析影響因素,建立適用於預測礦區的比擬公式,切忌生搬硬套。
(二)涌水量—降深曲線法(Q-S曲線法)
Q-S曲線法是利用抽(放)水試驗的資料,建立涌水量(Q)與降深(S)關系的曲線方程,然後根據試驗階段與未來開采階段水文地質條件的相似性,把Q-S曲線外推,來預測礦井涌水量。涌水量曲線方程常見有四種類型(圖14-8)。
圖14-8 Q-S曲線圖
1. 直線型
Q=as
一般出現在承壓含水層,或者潛水含水層,當水位降深與含水層的厚度相比很小,地下水呈層流狀態的條件。
2. 拋物線型
S=aQ+bQ2
水文地質學基礎
3. 冪函數曲線型
水文地質學基礎
4. 對數曲線型
Q=a+blgs
一般認為,Ⅱ型是在富水性強的含水層進行強烈抽水,地下水在抽水井附近或強徑流通道附近發生紊流的情況下出現,這時水位降深與流量的平方成正比。而Ⅲ、Ⅳ型一般認為是在含水層規模小,補給條件差的情況下出現。
嚴格講,Q-S曲線法是以穩定井流為基礎的,而在含水層規模小或補給條件差時,是難以出現穩定流的。採用Q-S曲線法要求試驗孔的類型符合未來的開采條件,故應採用大口徑、大降深的抽水試驗,同時應延長抽水時間,以充分揭示水文地質條件。
(三)相關分析法
通過礦井涌水量與主要影響因素之間的統計規律性建立相應的回歸方程,並進行礦井涌水量預測,這便是相關分析法。
實踐證明,礦井涌水量與很多因素間雖然沒有確定的函數關系,但卻存在某種統計關系。特別是對介質非均質程度高的岩溶充水礦床,以及一些大氣降水作為主要充水水源的礦床,建立確定性的水文地質模型存在困難時,可採用數理統計分析的方法,建立統計模型,來預測礦井涌水量。相關分析法與水文地質比擬法及Q-S曲線法一樣,是一種簡單的近似法。它的最大優點是計算過程中避開了那些難以確定的水文地質參數以及一些尚未解決的機理問題。弱點是得到的結論只是一種可能性。為保證預測精度,要注意兩點:一是要有足夠的數據和較長的數據系列;二是要以定性的機理分析為基礎,正確選擇相關因子。
(四)水均衡法
是應用水均衡原理預測礦井涌水量的一種方法。它是通過研究均衡期礦區地下水收支項目間的關系,建立均衡方程式,進而計算礦井涌水量。水均衡法原理清晰,但實際工作中要准確計算地下水均衡的各組成部分是十分困難的。所以,均衡法一般只適用於統一完整的水文地質單元內補給和排泄量容易確定,並且有長期觀測資料情況下的礦井總涌水量的預測。
(五)解析法
1. 應用條件及原理
解析法是礦井涌水量預測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方法。它是運用地下水動力學原理,以數學分析的方法,對一定邊界條件和初始條件下的地下水運動建立定解公式,應用這些公式預測礦井涌水量。
解析法最常用到的是井流方法。幾個基本公式是:
穩定流裘布依公式:
水文地質學基礎
水文地質學基礎
非穩定流泰斯公式:
水文地質學基礎
水文地質學基礎
對某一實際問題,是選擇穩定流解析法還是非穩定流解析法,要根據具體的水文地質條件而定。礦井排水疏干含水層,一般應使用非穩定流方法。有時,充水岩層為大面積分布的強透水層,當礦山排水疏干至某一水平後,水位基本穩定時,也可近似採用穩定井流公式計算。但是穩定井流公式中不包含時間變數,故不能描述排水疏干隨時間的發展變化,若要了解這一變化過程,就應使用非穩定流方法。
採用解析法預測礦井涌水量,要求較詳細地提供兩方面的原始資料:一是充水岩層的邊界條件和水文地質參數。這要通過水文地質調查與試驗獲得;二是有關開采系統幾何形態和采礦方法的資料,這可從開采設計方案中獲及。
2. 步驟
(1)建立水文地質概念模型:就是要把礦區水文地質條件概化為水文地質概念模型。內容取決於:①充水岩層含水系統的邊界性質和形態;②充水岩層含水系統的介質性質;③疏干工程或坑道系統的布局。
(2)參數確定:包括充水岩層的滲透系數(K)、給水度(μ)、導水系數(T)、導壓系數(a)等。
(3)建立數學模型:就是對水文地質概念模型進行數學描述,一般包括基本微分方程、定解條件以及含水系統的水文地質參數。
(4)涌水量預測:按預測任務的要求進行預測。可根據設計部門給定的疏干深度來預測礦井涌水量。沒有限定疏干時間和排水能力的情況下,可以作出不同疏幹流量的S-t曲線(圖14-9)和同一設計降深的Q-t曲線(圖14-10),供設計部門參考。
(5)預測結果的評估:實事求是地分析和評價可能造成預測誤差的原因。如條件概化、公式選擇、參取值等是否合理以及可能造成誤差的大小等,為使用部門提供科學的依據。
圖14-9 不同疏幹流量的S-t曲線
圖14-10 水位降深為Sk的Q-t曲線
(六)數值法
數值法在處理復雜非均質、復雜邊界條件方面彌補了解析法的不足。數值法分為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可以直接從達西定律和水均衡原理出發建立方程,物理意義明確,教學原理簡明。有限元法在處理復雜邊界方面更靈活一些。
數值法的主要步驟為:①將滲流區剖分成單元;②用有限個結點水頭表示連續的水頭函數H(x,y,z,t);③在離散化的基礎上,從微分方程或水均衡原理出發,建立起每個結點的水頭與周圍結點水頭之間的關系式;④把分別對每個結點建立的方程合在一起,利用定解條件使它成為存在唯一解的方程組;⑤解方程組,得到各結點的水頭值;⑥若為非穩定流,則需把時間也離散化,將其看成一系列的「穩定流」,重復④⑤兩個步驟求解;⑦數值法研究Q,S,t三者之間的關系,通常是先給定流量,再計算降深(S)隨時間(t)的關系,若結果不符合工程要求,則重新給定流量,再進行計算。這樣就給出若干個不同的方案,以供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