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效益評估怎麼寫地質災害

效益評估怎麼寫地質災害

發布時間: 2021-03-03 08:39:47

地質災害防治效益評估的理論方法

地質災害對人類社會具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從直接作用看,它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使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從深層次看,地質災害破壞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從而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災害經濟是「守業經濟」。實施防災、減災措施,是通過對已有人民生命財產和資源環境的保護,減少損失並產生新的價值,因此,防災工程的投入特點是「以負換正、減負得正、負負得正」,即通過防災投入資金的「負」效益的作用,抗禦災害的發生,保護受災體免受或減小侵害,減少或防止災害損失。其減少或避免的損失部分就是經濟效益。在人類發展的任何階段,不可能完全消除災害的破壞,只能採取力所能及的措施盡可能使災害的破壞損失降低程度到最低。所以,我們所強調的不是保證資源和財產免遭損失而不惜付出任何代價,而是盡可能地減少災害引發的經濟損失。基於這一原則,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所強調的目標是:一般情況下為「守業」而投入的追加勞動(即防災、減災投資等)盡量小於或等於由此而減少的因災害而引發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的損失(災害損失)。

防災成本實現的防災價值,主要通過防災功能來實現。根據價值工程理論,價值是功能與成本的綜合反映,也是功能與成本的比值。防災工程的價值=防災功能/防災成本,即防災價值是單位成本所獲得的防災功能。可以看出關鍵是要研究清楚防災的功能。我們將防災功能定義為通過實施防災工程所實現的防災系統所具有的對災害的防禦效能。

防災工程所實現的災害防禦系統,具有兩大基本功能:第一,減輕甚至免除災害給人類社會和自然造成的損害,實現保護人類的生命安全與健康,減少和消除社會經濟的破壞損失,以及避免和減輕環境與生態惡化的功能。第二,防災減災的同時還能保障和維護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促使人類勞動價值的增值(財富增值),實現其間接地為人類社會增值或創值的功能。在相同投入的情況下,這兩方面功能發揮的作用越大,防災價值也就越大,減災效益也就越好。

12.2.1 指標體系

考察各種地質災害的危害及作為抵禦手段的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概括起來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將收到三個方面的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圖12.1)。三種效益的劃分原則是:凡具有經濟意義,能用貨幣價值來衡量的效益,都列入經濟效益,是廣義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主要是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保護實物對象,改善人民生存和生活條件,增加人民身心健康;環境效益是指通過地質災害防治對生態環境在實現功能有序、結構協調和持續發展等方面所作的貢獻,包括調節氣候、涵養水源、減少災害、防止污染、綠化大地、改良土壤、改善生活環境、改善動物棲息條件等。

由於目前的研究水平和所掌握資料的局限性,本次研究未能涵蓋以上所列各指標,尤其是經濟效益正值所包含的創造財富值

全國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研究

式中:k——修正系數;

F(y)s′——同類工程的減災收益。

少數防治工程除主要取得減災收益外,還附帶有一定的增值收益。對此需根據收益性質進行核算,如農林牧產品收益可根據單位產品市場價格核算。

防治工程的總收益為減災收益與增值收益的總和。

❷ 防治工程經濟效益評估方法

一、單項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經濟效益評估的易損性綜合化評價法

設承災體共有n類,第i類承災體的易損性為vi(可由地質災害承災體易損性專家意見匯總表中查得),設第i類承災體的價值為Ai,則

承災體總價值為:A=A1+A2+A3+…+An。 (3-3-5)

設第i類承災體的可能損失為Ci,則Ci=Aivi,承災體的可能損失總值:

C=A1v1+A2v2+A3v3+…+Anvn(3-3-6)

設有m個備選方案(包括搬遷避讓),第k(k=1,2,3,…,m)個備選方案可能損失為Ck,第k個備選方案的資金投入量為Dk,第k個備選方案防治效益為Bk,單項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經濟效益計算模型為

Bk=(Ck-Dk)/Dk(3-3-7)

式中:Bk為單項地質災害經濟工程經濟效益;Ck為災害體危害范圍內承災體的可能損失;Dk為單項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投入。

我們特別強調注意現場因素評價法和易損性綜合化評價法的使用條件,當承災體種類較多,受災害體威脅范圍大,在災害體威脅范圍內分布較分散,受災害作用的損失程度較難於現場估計時,使用易損性綜合化評價法。否則,寧願使用現場因素評價法。就總體而言,就足夠大的數量而言,易損性綜合化評價法中使用的易損性數值符合貝努里大數定律,是正確的,但是,離開了這個條件,它就不一定正確。所以,我們主張在實際操作中,能用現場因素評價法就用現場因素評價法。畢竟現場因素評價法依據的是實際情況。

二、單項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經濟效益方案比選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都是獨立方案,作為評價對象的各個方案的現金流是獨立的,不具有相關性。獨立方案的採用與否,只取決於方案自身的經濟性。一個方案,如果可能損失小於投入資金就沒有進入比選的資格。兼有商業開發的情況不在我們的評估范圍之內。間接損失,我們只考慮影響鏈的初端。因此,雖然客觀上存在著資金的時間價值,但被安全品的價值即時抵消,絕大多數情況下不存在凈現值、內部收益率、外部收益率及差額內部收益率等問題,只需進行絕對效果檢驗就可以了。有必要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時,按技術經濟學給出的方法確定指標即可。我們的基本原則是投資凈收益最大化。

B=max{B1,B2,B3,…,Bm}=max{(C1-D1)/D1,(C2-D2)/D2,(C3-D3)/D3,…,(Cm-Dm)/Dm}(3-3-8)

三、區域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經濟效益評估方法

對於單項地質災害體進行防治的經濟效益評估,我們把地質災害發生看作必然事件。但多個地質災害體構成的群體卻不同,具有大量性。在這種情況下,成災概率是對群體而言的。如果預測准確,那麼成為地質災害體的潛在地質災害體必定與成災概率相當。比如有100個潛在地質災害體預測3年內成災概率為70%,那麼3年內一定有約70個潛在地質災害體成為地質災害體。因此,對於具有大量性的群體,在有成災概率時可以預測到潛在地質災害會發生經濟損失的最大可能量的絕對量。我們把對於潛在地質災害群體預測到的地質災害會發生的經濟損失的最大可能量的絕對量稱為預測的可能損失。在不致混淆的情況下簡稱為可能損失。

❸ 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的主要內容

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的主要內容包括危險性評價、易損性評價、破壞損失評價和防治工程評價4個方面,其中危險性評價和易損性評價是災情評估的基礎,破壞損失評價是災情評估的核心,防治工程評價是災情評估的應用(張梁等,1998)。

表4-1 地質災害災情評估范圍分類及其特徵

(一)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

地質災害危險性是地質災害自然屬性的體現,從定性分析看,地質災害的活動強度越高,危險性越大,災害的損失越嚴重。評價的核心要素是地質災害的活動強度,地質災害危險性分為歷史災害危險性和潛在災害危險性。

歷史災害危險性指已經發生的地質災害的活動強度,評價要素為災害的類型、規模、活動周期,以及研究區內災害的分布密度。評價已發生的地質災害,為應急搶險、救援、災害預判等服務。

潛在災害危險性指具有災害形成條件但尚未發生的地質災害的潛在危害性,評價要素包括地質條件、地形地貌條件、氣象水文條件、植被條件和人為活動條件等。評價潛在地質災害的危險性,為治理、防治、避險、災後重建服務(張梁等,1998)。

(二)地質災害易損性評價

地質災害易損性評價主要評價內容包括:劃分受災體類型、調查統計各類受災體數量及其分布情況、核算受災體價值、分析各種受災體遭受不同類型、不同強度地質災害危害時的破壞程度及其價值損失率。

(三)地質災害破壞損失評價

地質災害破壞損失評價是定量化分析地質災害經濟損失程度的過程,利用以貨幣形式表示的絕對損失額和相對損失額來反映地質災害破壞損失的程度。

其主要內容包括:計算評價區域地質災害經濟損失額、損失模數、相對損失率;評價經濟損失水平和構成條件;分析破壞損失的區域分布特點。

地質災害破壞損失評價的基本途徑是在地質災害發生概率、破壞范圍、危害程度和受災體損毀程度分析的基礎上,研究地質災害的經濟損失構成,進而確定經濟損失程度和分布情況。

成本價值損失核算:以受災體成本價值為基數,根據其災害損失程度或者修復成本、防災成本投入核算受災體的價值損失。房屋、道路、橋梁、生命線工程、水利工程、構築物、設備及室內財產等絕大多數受災體均可採用該方法進行價值損失核算。

收益損失核算:以受災體的可能收益為基數,根據其災害損失程度核算受災體價值損失,主要適用於農作物價值損失核算。

成本收益價值損失核算:以受災體的成本和收益為基數,根據其災害損失程度核算受災體價值損失,主要適用於資源價值損失核算。例如,土地資源的價值表現為成本價值和效益價值兩個方面,前者包括為建設交通、能源、通訊設施等投入的費用,後者包括可能的商貿效益、工業效益、農業效益和旅遊效益等。

(四)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評價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評價的基本內容和目的:分析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科學性,評估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經濟效益,評價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為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優選和方案優選提供依據(潘懋等,2002)。

❹ 實施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工程的投資估算及效益評估

12.4.1 投資估算

地質災害防治規劃所包含的涉及實物工作量的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①地質災害調查;②地質災害監測;③地質災害治理。

(1)地質災害調查投入

地質災害調查投資估算根據地質災害調查規劃所列的投資項目的實際工作量及其定額,採用如下公式計算:投資額=實施工作量×定額。其中實施工作量參考《全國地質災害調查專項規劃》,定額參考「十五」期間開展的相關項目投入資金,同時依據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建設部聯合頒布的《工程勘察設計收費標准》等有關標准測算。

地質災害調查規劃項目包括以下幾項:

1)全國第二輪(1∶25萬)的地質災害調查。投資額:

全國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研究

2)大江大河流域1∶10萬地質災害調查。投資額:

3)應急處置工程:根據地質災害發生趨勢預測,規劃近期(2004~2010年)死亡30人、損失1000萬元以上的特大型地質災害每年按5處計,每處應急處置費用按800萬元計,其中,中央財政給予二分之一的補貼,則每年用於應急處置工程的費用中央投資2000萬元,地方投資2000萬元。

總投資中,除地方級搬遷避讓工程投資90.5億元由地方政府獨自承擔外,特大型災害治理工程項目、示範性治理工程項目、國家級搬遷避讓工程和應急處置工程,應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擔。其中中央政府承擔的投資總額為35.6億元,地方政府分攤的部分為61.8億元,上述3項地質災害治理投資總額為187.9億元。

12.4.2 減災效益評估

僅2004~2010年規劃的特大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一項,國家和地方共投資27.2億元。根據以往治理經驗,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平均投保比為1∶19,粗略估算可以保護516.8億元的財產損失,可見減災效益顯著。

經初步估算,在2004~2010年地質災害防治規劃期內,中央政府投入經費總額為67.4億元。其中,地質災害調查投入15.7億元,地質災害監測投入16.1億元,地質災害治理投入35.6億元。7年中,每年平均投入經費9.63億元。

通過效益分析,國家投入到地質災害防治方面的經費,尤其是治理工程,除能夠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外,主要表現為對人民生命財產的保護,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更是無法估量的。因此,實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❺ 建立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經濟效益評價模型及標准探索

高興和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河北三河,101149)

摘要本文提出了地質災害防治活動生產的產品是勢承災體安全,其價值是勢損失的概念,從希克斯-卡爾多補償檢驗原理推論出發,分析了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的經濟效益評價內容,建立了單項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的經濟效益評價模型和區域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的經濟效益評價模型,提出了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的經濟效益評價標准。

關鍵詞地質災害防治經濟效益評價標准

近些年來,我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不斷得到加強。應該說,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可以預見,未來的防治任務仍然艱巨。

應該肯定,過去的防治項目有經濟效益。但具體的經濟效益多高,具體到一個項目經濟效益又是多高就是問號了。看過幾十份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多缺少有關經濟效益的具體數據和科學論證。這對於有限的政府投資來說還是一個盲點。為此,我們應該研製出科學的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經濟效益評價模型和評價標准。

1關於經濟效益評價模型

目前,還沒有見到針對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經濟效益評價模型,但費用效益分析法仍應是我們建立經濟效益評價模型的指導思想。

1.1地質災害防治效益評價的理論認識

1.1.1地質災害防治活動的產品

不論多麼復雜的計算模型,經濟效益總是產出與投入之比,或以絕對數形式表示為產出與投入之差。地質災害防治活動的投入是投資者的投資,減災投入的產出是什麼呢?

在地質災害防治的定義中,人類的生命和財產遭受了危害,生產和生活活動受到了阻滯,資源和環境受到了破壞,這時受危害的人類生命、財產、生產及生活活動、資源和環境稱為承災體。在有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區域內,在地質動力現象只有發生之勢,還沒有發生之前,區域內的生命、財產、生產及生活活動、資源和環境稱為勢承災體。地質災害防治是以提供勢承災體安全為「產品」的經濟活動。我們把勢承災體的安全受危害程度的減輕稱為安全品。

勢承災體和承災體是寬泛的概念,我們不能排除防治區域內任何人及其所有物從地質災害防治中獲得安全,也不會因為區域內多有一個人及其所有物而使另外人及其所有物的安全受到威脅。因此,泥石流、滑坡災害防治活動的「產品」具有公共物品的屬性。安全品的公共性決定了泥石流、滑坡災害防治活動的出資人必為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1.1.2地質災害防治效益

安全品的價值就是勢承災體在潛在地質災害成為地質災害時最大可能損失的價值,稱之為勢損失。

地質災害防治效益是指投資者投入的資源與安全品價值之比。針對特定的災害地點防禦投入的效益是單個投資項目的效益。評價單項投資的效益,重要的是找到兩個數值,一是如果發生災害,安全品的價值或勢損失有多大,二是項目的投資。有了這兩個指標,單項投資的效益就可以評價了。雖然整體投資是由單項投資構成的,但還不能簡單相加求得整體效益。

減災活動是否進行由政府決定。為了查清哪裡易發地質災害,易發程度如何,政府要組織人財物力進行調查評價圈定不同危險等級的區域,其間發生的一切費用都構成政府防治地質災害的投入。對於有地質災害發生危險的區域,政府還要預防監測,預防監測發生的費用也是政府防治地質災害的投入。日常管理費用也是防治地質災害的投入。我們把上述三項費用統稱為地質災害防治活動的基礎投入。

1.1.3地質災害防治的區域效益

資源的有效配置是我們的出發點和歸宿。整個社會的資源配置效率與個體經濟行為主體的經濟效率不同,對個體經濟行為主體來說,少消費、多生產就可以說是高效率,這對於單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也一樣。可是整個社會的經濟系統,如果在特定時間和資源數量給定的條件下,要產生最大社會福利才是高經濟效率,也就是在給定時間和資源數量的條件下,經濟系統實現帕累托效率。實現帕累托效率的充要條件有三個:一是交易的最優條件,對於消費品,每一個人對每一種消費品的邊際替代率相等。二是生產條件,對有限的資源,每一生產者使用的各種資源的邊際技術替代率相等。三是產品替代的邊際條件,對每一種產品和對消費該產品的每一個人來說,產品生產的邊際轉換率等於消費品的邊際替代率。這三個條件也可稱為市場的最優條件。

從這三個條件中我們可以看到社會應該分配給地質災害防治的資源是多少。但是,我們前面提到安全品近乎純公共物品,而純公共物品使得市場失靈。因此,要能在宏觀上獲得最佳經濟效益,僅靠市場去調節,上述三個條件就實現不了。上述三個條件是嚴格准確的,理論上可以進行測算分析,找到資源投入的最佳量,但是操作起來相當困難。為解決這一問題,產生了補償定理。如果不能實現一個人或一些人的福利增加,而任何人的福利不減,事實上還可以有更優的決策。假如政策A實施時資源利用的狀態為原狀態,引入政策B並實施後的資源利用狀態為新狀態。如果政策B的實施,使社會凈收益大於實施政策A時的原有狀態所獲得的社會凈收益,就可以認為是一次帕累托改進。受益者可以將其增加的福利轉移給福利損失者一部分用以補償其損失,如果在政策B的實施中沒有實現福利轉移稱為潛在的一次帕累托改進,如果福利轉移實現了就稱為一次實際的帕累托改進。不管是潛在的改進,還是實際的改進都使資源的配置進一步優化了,經濟效率提高了,這就是希克斯-卡爾多補償檢驗(Hicks-Kaldor Compensation Test)思想。這一思想給出的原則被稱為補償定理。

如果社會凈損失必須發生,那麼使社會凈損失可減少的一次政策改進,也應該是一次帕累托改進。假如政策A實施後的資源利用狀態為原狀態,此時,不管受損失的個體成員各損失多少,社會凈損失總和為X1。當改變政策A而實施政策B後,資源利用狀態為新狀態,在新狀態下不管受損失的個體成員的損失如何變化,各是多少,社會凈損失總和為X2。如果X1-X2>0,那麼政策B就使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從政策A到政策B所受損失增加者的增加損失量可以得到補償。若這種補償在政策B實施後沒有發生,我們也稱之為從政策A到政策B是一次潛在的帕累托改進。若實際補償發生了,我們也稱之為從政策A到政策B的一次實際帕累托改進。以此為准則衡量政策的優劣,無疑是正確的。這個認識源於補償定理,我們姑且稱之為補償定理推論。

補償定理推論給出了費用效益評價的方法。獲益者可以補償損失者,即使實際補償沒有發生。凈效益最大,也就是收益與總費用之差最大,或總收益與總費用之比最大,這也是上面給出的效益定義。用補償定理推論來表述災害防治效益,十分順暢,不再感到是一個繞口的問題。把投入資源看成一種損失,沒有防災投入的勢損失為X1,有防災投入時,勢損失為X2,兩種政策下效益的最低水平為X1-X2>0,或X1/X2>1。由此,我們提出一個簡單易行的辦法。

人們從事減災活動首選的對象是勢損失最大的地方,如果把勢損失按大小排隊,再把減災投入相應地列出來,那麼每一個項目都有一個產出與投入之比,即效益。按經濟效益從大到小依次排隊,當效益小到等於其他行業資源投入的平均效益時,大於或等於這個效益水平以上所有項目所需資源投入之和,即為當期政府應投入的資源數量。政府投入這樣的資源量在宏觀上能夠接近實現帕累托效率。這就是說,向地質災害防治投入資源的邊際利稅和是遞減的,當邊際利稅和等於其他產業的邊際利稅和時,能夠接近於帕累托效率。

經濟效益評價除了對單項工程有意義之外,對宏觀資源投入決策也必須有重要意義,否則就會產生資源錯誤配置。因此,地質災害防治效益模型有兩個,一個是宏觀上的投資規模效益分析模型,一個是單項工程的防治效益分析模型。

1.2地質災害防治經濟效益評價模型

1.2.1單項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經濟效益評價模型

分析防治工程效益,就表明地質災害發生的可能性已經很高,我們把災害發生看作必然事件。

1.勢損失的構成因素

概括起來說,損失的構成因素有兩類,一是潛在災害體的特性指標,二是勢承災體的特性指標。

潛在災害體的特性指標。一是災害體體積,二是預計高程或落差。需要深入研究這兩個指標與勢損失的關系。

勢承災體的特性指標:①勢承災體的價值,②勢承災體的易損性,③勢承災體在潛在災害體的危害范圍內所處位置。

在這些影響因素中,勢承災體價值是獨立確定的變數,其餘因素在各個潛在危害體的不確定性中相互交織。易損性表現為各因素變數的函數。

2.現場因素評價法

承災體種類不多,且潛在危害體的危害范圍、方向、強度較明確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確定各因素的變數值,現場估計勢承災體的易損性。易損性估計模型如下:

設潛在災害體的高程(落差)為H,潛在災害體的體積(堆積物的體積)為V,勢承災體在潛在災害體的危害范圍內所處位置為P(ρ,θ)(取潛在災害體中心為原點,取與預計成災時主放射方向垂直的右側射線為始邊,θ=0°),它們對易損性影響的估計值依次為:h=h(H),w=w(W),s=s(S)。設勢承災體共有n類,第i類勢承災體的易損性為:

vi=v(h,w,s)

設第i類勢承災體的價值為Ai,則勢承災體總價值A=A1+A2+A3+……+An

設第i類勢承災體的勢損失為Ci,則Ci=Aivi,勢承災體的勢損失總值:

C=A1v1+A2v2+A3v3+…+Anvn

我們可以把這種確定安全品價值——勢損失的方法稱為單項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經濟效益計算的現場因素評價法。這種方法的適用條件是勢承災體種類不多,遭受災害作用的損失程度較容易估計(例如,一般民宅、家居用品、農作物、簡易道路等),且潛在危害體的危害范圍、方向、強度較明確。這就要求有經驗的估價人員、工程地質人員和地質人員在現場進行估計計算。

3.易損性綜合化評價法

承災體的易損性是在具體的地質災害中表現的。在現場因素評價法中,我們把影響易損性的各因素具體化,並突現出來,由這些因素來具體決定易損性數值。在上述條件下,這種方法具有可操作性,計算結果的准確程度也較高。但是,當勢承災體種類較多,受災害作用的損失程度較難於估計,即使危害體的危害范圍、方向、強度明確,也難於確定承災體的易損性數值。為此我們尋求承災體多而復雜的情況下各因素與易損性的關系。

(1)易損性與各因素關系的規律性

在地質災害中,同一特定承災體,對於作用於其上的按特性參數劃分的各類各級地質災害的價值損失不同。如果我們能夠進行大量的反復試驗,就可以看到這一承災體對於各類各級地質災害價值損失的特性曲線。如果進行大量統計,統計結果也會服從某種分布。期望值即為該承災體的最大可能損失價值。如果對每一個具體的承災體都進行統計或實驗,就等於說,把承災體本身對勢損失的影響從相互交織的因素中分離出來,通過大量統計尋求按特性參數劃分的災害體與承災體價值損失的相互關系——易損性。

理論上,對於確定的災害來說,承災體易損性與其本身的自然性質、構成材料及製作工藝過程有關,使其改變的原始變數是科技進步和資源、環境自身的演化。但由於實際操作中,我們不可能獲得每一承災體的價值損失曲線,只能按照承災體的自然和經濟性質進行適當分類,從而獲得各類承災體的價值損失曲線。因而易損性數值就與分類有關,與類內的物質構成內容有關,尤其是受經濟活動記錄詳細程度限制,分類較少,類內構成較復雜時,與承災體分類的關系就更大。當然,能夠怎樣給承災體分類本身是科技進步程度的客觀結果。

(2)承災體的分類

承災體的分類,有人做過研究。但其思路只限於物體的被破壞程度,從而只考慮生存資源物理性質的相似性。承災體易損性與災害體特性參數的相互關系只能在一次次的災害中得到表現,舍此,別無他路。因此,承災體的分類必須考慮經濟活動記錄和地質災害危害的經濟記錄因素。由此,承災體類別的劃分應按以下三點原則進行:一是承災體的構成材料及製作工藝過程決定的物理性質,二是承災體的價值的記錄可以獲得,一個工廠,一所學校都有一本賬,這本賬詳細到什麼程度,就可以按物理性質劃分到什麼程度。統計分類是科技發展的客觀結果。三是地質災害的歷史經濟記錄。至於如何具體分類,每類承災體的易損性如何,還有待於深入研究。

(3)易損性綜合化評價模型

設勢承災體共有n類,第i類勢承災體的易損性為vi,設第i類勢承災體的價值為Ai,則:

勢承災體總價值A=A1+A2+A3+…+An

設第i類勢承災體的勢損失為Ci,則Ci=Aivi,勢承災體的勢損失總值:

C=A1v1+A2v2+A3v3+…+Anvn

4.方案比選——防治工程經濟效益評價模型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都是獨立方案,因此,雖然客觀上存在著資金的時間價值,但被勢損失即時抵消,不存在凈現值、內部收益率、外部收益率及差額內部收益率等問題,只需進行絕對效果檢驗就可以了。我們的基本原則是投資凈收益最大化。

設有m個備選方案(包括搬遷避讓),第k(k=1,2,3,…,m)個備選方案勢損失為Ck,第k個備選方案的資金投入量為Dk,第k個備選方案防治經濟效益為Bk,則所選方案為:

B=max{(C1-D1/D1,(C2-D2)/D2,(C3-D3)/D3,…,(Cm-Dm)/Dm)}

1.2.2區域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效益分析計算模型

設評價區內有j個潛在災害體,按單項災害防治工程經濟效益分析計算的結果,第j項防治工程的防治效益為Bj;設區域內的平均利稅率為R,把Bj從大到小依次排隊,設Bt≥R;第j個潛在災害體的成災概率為Pt,(1-t)個潛在災害體的平均成災概率為P=(P1+P2+P3+…+Pt)/t;設上一個評價期政府的基礎投入為E。則區域內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經濟效益評價模型為:

B=P(C1+C2+C3+…+Ct-D1-D2-D3-…-Dt-E)/(D1+D2+D3+…+Dt+E)

2關於經濟效益評價標准

2.1潛在災害體的成災可能性評價

潛在災害體的成災可能性評價應列出如下指標和內容:

1.潛在災害體名稱:××省(市、區)××縣(市、區、旗)××鄉(鎮)××村××(災害名)

2.潛在災害體作用范圍及等級

包括下列指標:

(1)高程(落差)。

(2)預計災害體體積,災變等級。繪出潛在災害體一旦成災預計的危害范圍的平面圖和立體圖,在平面圖中標出潛在災害體的位置和主放射方向。

(3)潛在災害體在幾年內成災的概率×%。

2.2潛在災害體作用范圍內勢承災體情況

(1)與潛在災害體一旦成災預計的危害范圍的平面圖一起,繪出勢承災體分布的平面圖。

(2)勢承災體所屬類別;類內勢承災體實物名(數量帶著單位,如××油漆路0.2千米,涵洞1座等。),勢承災體現價價值××萬元(各地可根據當地情況列出勢承災體標准單價表),估價負責人簽名:×××。

(3)災害體作用范圍內若有航道、鐵路和公路,且阻塞航道、鐵路和公路時間較長,則按單體車船日產值乘以利稅率計算列出勢損失;潛在災害體作用范圍若有企業,且可能造成企業停產,按企業日產值乘以利稅率計算列出勢損失。

(4)潛在災害體預計危害范圍的人口密度。

2.3投資:該防治項目所需要的投資

2.4勘察企業資質,工程施工企業資質

2.5該防治項目的效益評價

(1)採用現場因素評價法或易損性綜合化評價法的原因簡述。

(2)若採用現場因素評價法,按vi=v(h,w,s)計算第i類勢承災體的易損性,按C=A1v1+A2v2+A3v3+…+Anvn計算勢承災體的勢損失總值,按B=(C-D)/D計算項目的經濟效益。

(3)若採用易損性綜合化評價法,則按易損性評價表列出易損性,按C=A1v1+A2v2+A3v3+…+Anvn計算勢承災體的勢損失總值,按B=(C-D)/D計算項目的經濟效益。

❻ 地質災害造成的價值損失評估

本節編寫主要參考了張梁等《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理論與實踐》第三章[1]

地質環境事故危害計算,包括對突發的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及環境危害帶來的價值(經濟)損失、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和經濟損失評估,以及緩發的地質環境事故所引起的地質環境功能退化帶來的地質環境價值損失和人類經濟損失的評估、地質環境功能價值(經濟)損失評估。

一、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和經濟損失評估

包括突發的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及環境危害帶來的價值(經濟)損失估算。

(一)地質災害破壞損失構成

包括造成的人類身心和生命的傷害、社會和經濟影響、資源與環境危害等,其詳細構成如表3-1-1。

表3-1-1 地質災害破壞損失構成表

這里的地質災害經濟損失不包括造成的人類身心和生命的傷害,僅為地質災害對社會影響、經濟影響、資源與環境危害等方面造成的經濟損失之和。

(二)承災體價值損失的基本方法

1.承災體的經濟損失

指某種地質災害事件以一定強度發生而承災體可能破壞的機會與造成的損失程度。

承災體易損性從實際案例取得數據較難,長期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可以憑經驗估計各類承災體損失的百分數。承災體易損性數據主要通過專家咨詢獲得,表3-1-2是承災體的易損性專家建議匯總表。

表3-1-2 承災體的易損性專家建議匯總表

2.承災體價值損失評估的基本方法

地質災害經濟損失主要是通過承災體的價值損失表現的,核算承災體價值損失的基本方法有:成本價值或修復成本價值核算;收益損失核算;成本-收益損失核算。

(1)成本價值或修復成本價值損失核算

1)房屋、鐵路、公路、橋梁、生命線工程、水利工程、構築物、設備及室內財產等絕大多數承災體均適宜採用該方法核算價值損失,核算的基本式子為

城市地質環境評價理論方法

(3-1-1)式適用於已經建成的而沒採取專門性防災措施的工程和已經製造的設備、物品的價值損失核算,式中的承災體成本價值為受災前的現實價值。

2)對那些災損程度較低,且易於修復的承災體的價值損失核算,採用下列公式(3-1-2)計算:

城市地質環境評價理論方法

3)對於「已經建成的並採取了專門防災措施而且保障能達到防災效果的工程設施、設備、物品等的價值損失核算」和「沒有建設或製造的工程設施、設備、物品。運用該式核算出的承災體價值損失實質上是為有效防災而增加的建設生產成本或防災的專門投入」的承災體價值損失,可按下式計算:

城市地質環境評價理論方法

式中:P為實施有效防禦措施情況下的承災體成本價值;P為無災害防禦情況下同一災體的成本價值。

(2)收益損失核算

農作物受災後的直接表現是受到挫折或者死亡、毀滅,其最終後果是農作物減產或絕收,收益損失一般按下列模型(3-1-4)進行核算:

城市地質環境評價理論方法

(3)成本-收益價值損失核算

對於土地資源和水資源價值損失核算,可採取下列變通的方法核算其價值損失。

1)土地價值損失估算。在城市地質災害多發地區,可採用地價差值代替地質災害所造成的土地價值損失,即根據評價區的現行地價(基準地價或出讓、租用地價)與其他同類條件但無災害威脅地區(地段)地價相比較,以二者的差值作為土地價值損失。

2)水資源價值損失估算。地下水資源(包括地表水)價值損失則根據其成本價值損失和效益價值損失直接進行核算。或者以地下水資源因海水入侵災害而遭到破壞後,在農業、工業等方面減少的收益作為地下水資源的價值損失。

二、地質災害災後經濟損失評價方法

在全面調查統計或者抽樣調查統計基礎上,根據各類承災體損毀數量、損毀程度和相應的價值損失率計算分析災害的經濟損失程度和損失分布特點。分下列幾種情況進行估算:

1)對於成災范圍較小,受災體數量較少的地質災害事件,可以按下式核算災害經濟損失:

城市地質環境評價理論方法

式中:S(l)為災害事件經濟損失;Ji為某個受災體災前價值;Jsj為該受災體因災價值損失率。

2)如果成災范圍比較大,受災體數量比較多,難以對受災體進行逐個調查時,可採用分類調查統計或抽樣調查統計方法核算災害事件的經濟損失,然後按下式核算災害事件的經濟損失:

城市地質環境評價理論方法

式中:S(l)為災害事件經濟損失;J(d)i為i類受災體災前平均單價;Lij為i類受災體發生j級損毀的數量;Jsij為i類受災體發生j級損毀時平均價值損失率;i為受災體類型;j為受災體損毀等級。

一個地區某一時段內地質災害經濟損失相當於該地區該時段內各次地質災害事件經濟損失之和。即

城市地質環境評價理論方法

式中:S為評價區地質災害經濟損失;S為地質災害事件經濟損失。

為了更加全面地反映地區地質災害的損失程度和損失分布情況,可以行政區為單元,調查統計災害經濟損失,然後按下式計算出損失模數:

城市地質環境評價理論方法

式中:Sm為損失模數,萬元/km2;s為損失額,萬元;m為面積,km2

為了反映地區地質災害的相對損失程度,可以計算全評價區及區內行政單元的地質災害損失比,其值相當於地質災害經濟損失與同區域國民生產總值的比值。

三、地質災害期望經濟損失評價方法

預測地質災害經濟損失需根據不同類型地質災害活動特點計算期望損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根據風險評價理論,採用概率預測方法計算期望損失;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緩發性地質災害採用趨勢預測方法計算期望損失。下面分別按「點評估」和「面評估」來敘述。

(一)點評估地質災害期望(潛在)損失評價

不同地質災害的成災過程和損失構成不同,期望損失的評價方法不一。可劃分為下列三種:

1.應用概率方法核算突發性地質災害期望損失

核算承災體價值以及不同強度危害下承災體的價值損失率;按下式計算災害期望損失:

城市地質環境評價理論方法

式中:S(q)為災害事件期望損失;i為受災害事件危害的承災體類型;j為承災體損毀程度等級;Gij為評價區(或評價單元)第i類災體遭受一定強度災害危害後發生j級破壞的概率;Jsij為i類承災體發生j級破壞情況下的價值損失率;J(d)i為i類承災體平均單價;Lij為i類承災體發生j級破壞的數量。

2.應用趨勢預測方法核算緩發性地質災害的期望損失

緩發性地質災害的評估對象幾乎都是已經發生一定規模的災害分布區。從災害活動特徵看,地面沉降等緩發性地質災害雖然具有一定的隨機性,但不屬於概率事件。在這種情況下,未來災害損失可能出現不同的趨向:現狀約束條件下的歷史自然趨勢;目標約束條件下的控制趨勢。

1)現狀約束條件下的自然趨勢是指評價區自然條件和人為條件不發生顯著變化情況下災害損失的發展可能。對此可以在對歷史災情進行調查統計基礎上採用自然趨勢預測方法評價災害的期望損失。在對歷史災情調查統計後,繪制災害損失與時間變化曲線,根據曲線類型,判斷二者的依存關系,建立相應的預測模型,然後進行災害損失預測,評價災害期望損失。預測模型為

城市地質環境評價理論方法

式中:S(q)為預測時段災害期望損失;S(t)0為現狀條件下預測起始年災害經濟損失;ΔSt為現狀條件下年均災害經濟損失變化速率;t為預測時段年限。

2)目標約束條件下的控制趨勢是指那些主要由人為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為了控制或預防災害活動的發生或發展,根據防治目標,採取相應措施,使災害活動沿著一定的目標趨勢發展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採用控制趨勢分析評價災害期望損失。應用對象主要為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災害的期望損失評估。評估按下式進行:

城市地質環境評價理論方法

式中:ΔS't為目標約束條件下災害經濟損失變化速率;S(F)為實現控制目標而投入的費用;t'為實現控制目標費用的有效年限;其他符號同前。

(二)面評估期望損失評價

在實施「面評估」的評價區中,常常有許多災害點,這些災害點有時屬於同一類災害,有時屬於幾類災害。對其進行損失評估的最可靠的方法是首先對各災害點進行評估,然後進行累加,得出評價區的期望損失。即

城市地質環境評價理論方法

式中:S(q)為評價區地質災害期望損失;S(q)為評價區各地質災害點期望損失。

❼ 我國現有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效益評估

這里所指的防治工程包括地質災害調查、監測、治理工程等用於減少地質災害發生所做的各方面工作。

12.3.1 經濟效益評估

(1)地質災害調查

據統計,全國共發現較大規模的崩塌3000多處,滑坡2400多處,泥石流2300多處;中小規模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多達數十萬處,但災害點主要分布在廣大的農村,全國400多個縣(市)的1萬多個村莊受到這些地質災害的威脅,每年80%的地質災害發生在農村,傷亡人員中90%為農民。目前,我國地質災害防治管理所依靠的主要是1∶50萬環境地質調查成果,由於精度不夠,大多數地質災害隱患點還沒有被調查出來,因而每年發生的地質災害90%以上不在我們的管理視線之內,而短期內建立一套先進完整的預警預報體系,不論是資金還是技術都有相當的難度。因此,群測群防是當前防治地質災害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而群測群防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是摸清「家底」,是在基本了解隱患點和危險點分布的情況下,才能進一步布設群測群防網。因此,自1999年起,國土資源部啟動縣(市)地質災害調查工作,對全國700個地質災害嚴重的縣(市)開展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強調「以人為本」的原則,專業人員與地方結合,大力推行群測群防體系。目前已完成545個縣(市)的調查工作,調查面積達150萬km2,共查出地質災害隱患點約5.4萬個,對4萬多處隱患點開展了群防群測工作。

在近兩年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我國地質災害的預報成功率總體上大大提高。據初步統計,2001年全國成功預報突發性地質災害231起,避免了4200多人的傷亡。與2000年相比,2001年成功預報地質災害數量提高了2.8倍,地質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下降了29%,受傷人數下降了80%,直接經濟損失減少約14億元。2002~2003年成功預報地質災害1111次,避免了3.6萬人的傷亡(表12.2)。

表12.2 群測群防成功預報實例

(2)地質災害監測

地質災害監測主要分為突發性地質災害監測和緩變性地質災害監測兩類。

1)突發性地質災害的監測(主要為崩塌、滑坡、泥石流)。①對於通過一定的工程措施可以消除災害隱患,並且具有明顯治理效益(治理費用與潛在損失相比)。對這類災害應及早進行勘查治理,在消除災害隱患之前必須採取可靠的監測手段對其動態變化進行實時監測,及時發布預警信息,避免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②對於災害體特徵復雜、災害徵兆不十分突出、難以採取有效措施進行避讓或治理的突發性地質災害隱患點,由國家和地方政府等出資建立專業監測點。也可接受其他部門的委託,對重大工程區(沿線)的突發性地質災害建立專業監測點。

單體監測方案:建立以GPS測量法、鑽孔傾斜儀法、地下水動態監測法等監測技術方法為主體的綜合監測技術組合體系。包括滑坡地面絕對位移監測系統,滑坡深部位移監測系統,滑坡地下水動態監測系統,滑坡相對位移監測系統,滑坡誘發因素監測系統等監測體系。

目前已經對分布在13個省(區、市)的重大突發性地質災害隱患點50處(其中崩塌(岸)1處、滑坡44處、泥石流5處)在治理和消除隱患之前開展監測工作。下面為3個成功預報實例:

實例1 1985年6月12日凌晨3時45分至4時20分,湖北秭歸縣境內長江西陵峽中新灘鎮發生大型滑坡。該滑坡體的體積約3000餘萬m3,堅硬的石塊、碎石及泥土快速崩滑下來,將新灘鎮全部摧毀。滑坡體前部的土石堵塞長江江面的1/3,頓時江中激起高54m的巨浪,涌浪波及上下游共42km長的江段。由於預報及時,撤離措施果斷有效,致使首當其沖的新灘鎮475戶居民1371人無1人傷亡,使一場毀滅性的地質災害帶來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減小到最低程度。

實例2 長江上游隴南、陝南片境內滑坡、泥石流災害非常發育,嚴重阻礙了地區資源開發和經濟發展。自1991年預警系統建立以來,本著「因害設防、確保重點」的原則和「防大汛、抗大災、減輕災害損失、服務於當地經濟」的指導思想,在隴南、陝南片設立了1個一級站,3個二級站,19個監測預警點,359個群測群防看守點和3個群測群防試點縣。目前已配備專業預警技術人員89人,預警設施850個,交通通訊設備32台,在監測站點建成了規范的站房、監測斷面、排樁等設施和監測預警儀器,配置了辦公設施和無線電台通訊等。監控滑坡體積達12.5億m3,監控泥石流面積達2.0萬km3,保護著40萬人口、24.5億元的生命財產安全。1991~1998年成功預報滑坡19處,避免了1085人傷亡,2920萬元財產損失;成功預報泥石流6處,避免了770人傷亡,245萬元財產損失。

實例3 重慶市於2003年5月正式啟動三峽庫區地質監測預警系統建設。目前,這個專業監測與群測群防相結合的預警網路監測點已密布於庫區兩岸。已確定專業監測點108個,群測群防點近1700個。該系統建成後,一旦庫區發現地質險情,就可以立即上報,為適時作出應急處理贏得時間。2003年重慶市成功預報地質災害489起,避免了4000餘人的傷亡和6600多萬元的直接經濟損失。

2)緩變性地質災害監測(主要為地面沉降和地裂縫)。全國有16個省(區、市)、82個城市存在較嚴重的地面沉降,其中,有監測資料的14個城市沉降面積已經超過6.4萬km2。據估算,14個城市地面沉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800億元,平均每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7億元。1921~2000年的80年間,僅上海市區地面沉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達176.6億元,間接經濟損失達2943.07億元,平均每年直接經濟損失2.2億元,間接經濟損失36.8億元(據上海市地質環境監測總站)。據估算,2004~2010年,我國僅14個城市由於地面沉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將達到260億元,2010年當年經濟損失約為50億元。

僅就上海市而言,每年投入地面沉降監測網的費用為1500萬元(投入),以保證上海市年下沉量控制在2mm范圍內,可避免年均直接經濟損失2.2億元(產生的效益)。投入效益比(即投保比)約為1∶14.7。

(3)地質災害治理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2年底,全國已完成重大地質災害前期勘查可行性論證273處,完成重大地質災害治理工程522處。我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大多分布在城鎮、人口集中居住區、國家重點文物區、風景名勝區、機關學校部隊駐地、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居住地、大中型工礦企業所在地和用於保護交通干線、重點水利電力工程等基礎設施。通過重點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實施,保護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有效地維護了社會穩定,保障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參見表3.9和表3.10)。

例如:雲南永勝縣城泥石流治理工程。在2年的前期勘查、可行性研究和設計的基礎上,2001年4~12月實施的治理工程總投資約500萬元,可保護永北鎮12270萬元的固定資產免遭泥石流的危害,投保比為1∶24.6。

又如:廣東恩平市洪滘中學滑坡治理工程。國家投入80萬元,恩平市洪滘鎮政府籌集20萬元,總投資100萬元用於滑坡綜合調查、勘探和試驗以及滑坡體治理。由於滑坡體正對洪滘中學主教學樓,直接威脅著4層教學樓和數百名師生的安全,投入少量資金進行治理可確保600餘名師生的安全,同時節省洪滘中學整體搬遷所需費用650多萬元,可見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12.3.2 社會效益評估

社會效益是考核以國家投資為主的滑坡災害治理工程的重要指標,所謂社會效益就是指工程實施後對國家和地方社會發展目標的影響和貢獻,包括工程本身及其對周圍地區的影響。由於社會效益的復雜性和難以量化的特點,採用邏輯框架分析方法,如表12.3所示。

表12.3 我國部分滑坡治理工程社會效益指標分析

12.3.3 環境效益評估

環境效益的分析主要側重分析項目實施後對環境的影響,包括區域環境質量改善、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對生態平衡的影響和貢獻等。

如浙江永嘉縣甌北鎮嶼塘山滑坡治理工程完工後,美化了環境,已成為一個休閑場地。

甘肅文縣關家溝泥石流災害綜合治理工程,在實現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投保比1∶23)的同時,增加水保持治理面積1萬畝,加上穩定的溝道和山坡,新增治理面積共計1.5萬畝,摺合10km2,占總面積的26%,占水土流失面積的54%。加上原來已治理的土地面積,治理程度可達到78%;從關家溝流域每年將減少進入白水江的泥沙為8.7萬m3,這不僅對延長下游尚德和碧口電站的壽命具有重要意義,而且還能大大減輕對下游農田、村鎮和公路的危害,有利於長江流域的水土保持和環境保護。

❽ 地質災害防治社會效益評價初探

毛學翠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河北三河,101149)

摘要 我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正在廣泛開展,災害防治工程不僅具有經濟效益,同時具有重大的社會效益,本文提出了地質災害防治社會效益的概念,並對社會效益評價的內容加以論述,以期得到專家的指點。

關鍵詞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社會效益

1地質災害防治社會效益評價的提出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各類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造成的損失也呈上升趨勢。僅地質災害2001年就發生約6000次,造成經濟損失約35億元,788人死亡。地質災害不僅造成了經濟損失,還嚴重威脅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在2002年召開的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江澤民同志在談到國土資源工作時提出,全面加強地質災害的監測預防,繼續做好三峽庫區等重點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已成為國土資源部的一項重要任務。

為了防治地質災害,僅三峽庫區國家就撥出專款40億元,用於三峽庫區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防治。除此之外,國家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地質災害的監測預報及防治。2001年成功預報地質災害231次,避免人員傷亡4200餘人。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開展,不僅取得了很大的經濟效益,而且具有重大的社會效益。對國家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的地質災害防治效益如何評價,是當前災害經濟學研究的重點。

地質災害防治資金的投入不同於一般建設項目資金的投入。一般建設項目在論證階段往往將項目的經濟效益評價作為重點,只有經濟效益好的項目才能投入建設。而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的投入,在注重投入的經濟效益時,其社會效益的評價往往是很重要的指標。對於地質災害防治經濟效益的評價已有很多專家在研究,而對於地質災害防治社會效益的評價則僅僅停留在一些定性的描述上,尚有待於從理論及方法上進一步研究。本文旨在拋磚引玉,以期得到專家們的指點。

2地質災害防治社會效益評價涵義

我國地質災害防治項目雖沒有進行過社會效益評價的系統研究,但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對項目的社會效益歷來都是非常重視的。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是由國家出資的公益性項目,是以保證人民生命安全及物質財富不受損害為目的,以創造社會效益為主的非生產性建設項目,項目的投入產出與生產項目是不一致的,因此項目的效益評價是以「負負得正」理論為基礎進行計算與評價的。社會效益評價是地質災害防治效益評價的重點。

項目社會效益評價有狹義及廣義兩種。西方國家將項目的經濟評價加收入分配分析稱為社會評價,這是一種狹義的社會評價,是一種經濟意義上的社會評價。

從20世紀70年代起,社會影響評價、社會分析等評價方法逐步發展起來,並引入到項目評價中。這種方法從社會學角度分析項目對實現國家或地方各項社會發展目標所做的貢獻和影響,以及項目與當地社會環境的相互影響。該方法著重分析項目所在地的社會環境對項目實施的影響,預測項目實施對人民生活、社區結構、健康、安全、教育、文化、風俗習慣等方面可能產生的影響及社會問題,以及如何在決策中考慮這些影響,這是一種廣義的社會評價。目前多採用廣義的社會效益評價概念。

結合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的特點,我們對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社會效益評價的涵義表述為:地質災害社會效益評價是從災害學及社會學的角度出發,分析治理項目實施對減少人員傷亡,保證人民生命安全以及對當地生產、人民生活、生態環境等的影響,以及如何在項目實施中考慮這些影響。地質災害防治最大的社會效益是減少人員傷亡;對當地生產的影響包括對生產結構的影響、對農業種植方式的影響等;對人民生活的影響包括人民的收支水平、生活方式、居住條件、健康、安全、公平、穩定就業、消費、人際關系和生活環境、風俗習慣、交通、教育、移民、信仰、道德價值觀的影響等;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包括新增植被、土地、資源、減少水土流失面積等。3地質災害防治社會效益評價方法及主要內容

地質災害社會效益評價是多學科綜合運用的結果,幾乎所有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和一些自然科學研究方法都可用於社會效益評價。常用的幾種方法有:情景分析法、清單法、矩陣法、網路法、社會學調查方法、參數評價法、多目標綜合分析法等,一般以「有無對比」(即治理與不治理對比)為基礎,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綜合評價地質災害治理的社會效益。

地質災害防治社會效益評價的主要內容有:

3.1地質災害防治工程人口安全性評價

在一切社會財富中,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因此,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最大的社會效益就是減少由地質災害引發的人員傷亡。地質災害發生可能造成的最大死傷人數就是災害治理後可減少的人員傷亡數。計算公式為:

S=R·L

其中:S——評價區或單個災害體最大可能傷亡人數;

R——評價區或單個災害危害范圍內承災人口數;

L——評價區或單個災害體的人員傷亡概率

評價時需統計評價區的承災人口數,人員傷亡率則是根據評價區歷史災情統計數計算的或根據同類同級別災害人員傷亡概率確定的。

3.2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對當地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影響評價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開展,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到當地的生產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必然會對當地的人民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通過問卷調查、矩陣法等方法可對這些影響進行定性分析評價。評價內容主要有:

(1)地質災害防治工程開展影響到的生產部門;

(2)災害防治限制和制約了哪些行業及生產方式的發展;

(3)當地居民的災害意識及對災害治理的認識程度;

(4)災害治理對當地人民就業狀況的影響;

(5)災害治理對交通、移民、居住條件、風俗習慣、人際關系等的影響。

3.3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評價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對區域環境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包括對植被、土地、資源等的影響。評價時先列出相關的生態環境因素清單,然後對治理工程與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以矩陣的形式進行分析,從而分析工程對哪些環境因素有影響、影響的范圍及程度、性質等。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本身及它引起的相關活動很多,對環境的影響也很復雜,評價時只能擇其主要因素進行分析。如破壞及新增植被面積、減少水土流失面積、破壞及新增土地面積、對地質環境的影響等。

3.4綜合評價地質災害防治的社會效益

在對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多效益評價的基礎上,對防治社會效益進行綜合評價,指出評價中的問題,提出災害防治的對策建議。

4結語

地質災害防治社會效益評價是一門新興的研究領域,有待於從理論上加以研究,從實踐上加以完善。本文的部分觀點及理論將應用到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減災社會效益評價中,並在應用中加以完善。

參考文獻

[1]王五英等主編.投資項目社會評價方法.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

[2]中國科技促進發展中心.三峽工程社會評價研究.[內部資料],1995.

❾  地質災害災情基本要素及災情評估的主要內容

一、地質災害成災過程與災情構成

災情是指災害的情況。由於任何一種自然災害的形成、發展、表現等都具有多方面特點,所以一般意義上的災情是一個具有廣泛而又復雜內容的概念。從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的角度,界定地質災害災情的范圍和構成,是進行災情評估研究的基礎。要界定地質災害災情范圍與構成,首先要認識地質災害的成災條件與成災過程,然後根據地質災害災情評估需要,確定評估內容。

如前所述,地質災害是指在地質作用下,地質自然環境惡化,造成人類生命財產損毀或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資源、環境發生嚴重破壞的現象或過程。根據這一解釋,地質災害的形成必須具備致災體和受災體兩方面的條件。前者是由地質自然動力作用引起的災害活動,後者是人和人類勞動創造的物質財富以及自然界提供給人類直接開發利用的資源和環境。只有這兩方面條件同時具備時,才能出現災害過程,形成災害後果,即形成災害。這兩方面條件不但決定了災害是否發生,而且決定了成災規模的大小。通常情況下,災害活動或致災體的規模越大,受災體密度和價值越高,對災害的抗禦能力和可恢復性越差,成災越嚴重。因此,地質災害的致災體與受災體是成災的基本條件,是地質災害災情基礎。它們相互作用過程所造成的破壞損失後果,是地質災害的集中表現,因此是災情的核心內容。

毫無疑問,無論是致災體,還是受災體,都不是憑空產生的。從地質災害的成災過程看,地質災害活動實際上是地球(主要是岩石圈和水圈)能量聚積和釋放的過程。這個過程都是在一定的具有比較廣泛而又深刻的背景下出現的。受災體的種類很多,除一部分屬於自然資源外,大部分屬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這些物質財富都是在一定社會經濟條件下各種勞動的結晶。因此,一定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是地質災害形成的背景因素。它們影響了致災體的規模和受災體的易災程度。所以,對於地質災害災情來說,雖然無需對災害的背景條件進行全面詳盡的調查和分析,但對其中對成災後果產生直接影響的關鍵要素進行研究是不可缺少的。

同任何現象一樣,一個完整的地質災害事件,在經過一定的孕育階段和發生過程以後,進入災後階段。該階段屬於災害的恢復時期。從自然動力過程看,災害發生後,能量得到釋放,達到暫時平衡,同時新的下一次災害活動又開始孕育。從受災體方面看,在災害活動的同時和停止以後,人類採取各種力所能及的措施進行抗災、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把災害的破壞損失減少到最小程度。由於這一階段的情況對於災害的成災程度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盡管不是災情的核心要素,但也是一項不可缺少的內容。

綜合上述,可以把地質災害的全部過程概括為災前孕育階段→災害活動階段→災後恢復階段。從地質災害災情評估需要出發,在地質災害整個成災過程中,災害活動階段情況是災情的中心內容,是災情評估的重點。災前孕育階段情況和災後恢復情況是災情評估的背景內容和輔助內容(圖4-1)。

圖4-1地質災害成災過程與災情構成示意圖

二、地質災害災情基本要素

根據地質災害的成災過程和災情構成,把地質災害災情基本要素歸納為以下五個方面:

1.災害背景要素或孕災環境要素

反映地質災害形成的要素有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其中自然條件主要包括評價區地質因素——地層、岩性、地質構造與新構造等因素;地形地貌因素——地貌類型、海拔高程、地形高差或切割深度等因素;氣候因素——氣候類型、降水量、暴雨程度等因素;水文因素——所屬水系、水位流量變化等因素;植被因素——植被類型、覆蓋程度等因素。社會經濟條件主要包括人口數量、密度;城鎮及重要企業、工程設施的分布;工農業產值、國民生產總值及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防災工程及減災能力等。

2.致災體或災害活動要素

反映地質災害活動程度,亦稱為災變要素。主要包括:災害種類、災害活動規模、強度、頻次、密度、成災范圍、災變等級等。

3.受災體要素或承災體要素

主要包括受災體類型、數量、價值,對不同災害的承御能力和災後的可恢復性等。

4.破壞損失要素

主要包括地質災害的破壞效應和損失構成;受災體種類、損毀數量、損毀程度;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災度等級、風險等級等。

5.防治工程要素

主要包括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措施、防治投入、防治效果與防治效益等。

三、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的主要內容

地質災害災情評估是對地質災害災情進行調查、統計、分析、評價的工作。

從一般意義上說,災情評估的范圍應該包括災害全部過程和各個方面的情況。但是,不同目的的災情評估,其側重點不同。以災害管理服務為中心的災情評估,主要內容是災害破壞損失情況。然而對災害破壞損失的分析評價,不能孤立地進行,必須在分析災害背景條件基礎上,深入調查和研究災害的活動強度以及受災體破壞損失情況,才能核算災害經濟損失,確定災度等級或風險等級。

圖4-2地質災害災情評估內容與評估系統結構示意圖

根據地質災害災情構成和災情評估過程,本課題將孕災的自然條件和災變程度分析稱為危險性評價,其基本任務是分析地質災害的活動條件,確定災害活動強度(規模)、頻度、密度、危害范圍;將孕災的社會經濟條件和受災體分析稱為易損性評價,其基本任務是劃分受災體類型,統計分析受災體損毀數量、損毀程度、核算受災體損毀價值;將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所造成的損失分析稱為破壞損失評價,其基本任務是核算人口傷亡和經濟損失程度,評定災度等級和風險等級;將防災抗災工程分析稱為防治工程評價,其基本任務是分析地質災害的可防治性,評價防治工程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這4方面內容的大致步驟是:危險性評價和易損性評價→破壞損失評價或災害風險評價→防治工程評價。其中危險性評價和易損性評價是災情評估的基礎,破壞損失評價或災害風險評價是災情評估的核心,防治工程評價是災情評估的應用。這4方面內容圍繞地質災害災情構成,逐層遞進、相互聯系、構成多層次的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系統(圖4-2)。對此在後面有關章節還要詳細論述。

❿ 地質災害防治效益分析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1 國際研究現狀

美國是自然災害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面臨的災害主要包括洪水、風暴潮、海嘯、地震、膨脹土、滑坡、強風、台風、龍卷風等。為減輕這些災害的損失,開發了很多減災技術,並通過聯邦、州和地方的公共政策付諸實施。保險機構和其他團體的資助,使災區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得以維持和恢復。現以美國為例說明地質災害效益分析研究現狀。

美國由聯邦應急管理局(FEMA)和保險業牽頭,匯編並評估滑坡災害對經濟影響的信息。雖然滑坡和其他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是經常的、廣泛的,但並未經常匯總,很難查到。每逢發生滑坡或其他自然災害之後,不同的機構和組織都可以提出災情評估,但這些評估差異很大,統計的損失范圍不同,而且隨著時間不同而有變化。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在其1999年提交的《自然災害的影響:損失評估框架》中得出結論說,目前還沒有一個被廣泛接受的評估自然災害,包括滑坡和其他地面滑動災害損失的框架。由於缺乏這種信息,所以很難制定應對這些災害的政策,也很難衡量決策的成本-效益以及減災措施的效果。災害損失資料庫對於幫助政府機構掌握趨勢和查明滑坡減災的進展,是十分必要的。

現介紹Petak和Atkisson根據美國各州的統計數據建立的一套評估方法:針對以上所列9種自然災害,主要採取5類減災方法,分別為避災、區域防護、建築物加固、建築物搬遷和場地處理,每一措施都可通過制定或修改公共投資、土地利用、災害救濟、建築規范等政策予以實施。然而,對任何人、任何地方、任何情況下採取的任何措施都需要有相應的投入,所以必須對每一策略進行減災效益和費用分析,以評價其綜合效果。

具體做法是對每一種災害選擇一組減災措施,估算可能的減災效果和費用,即可計算出減災率(採取措施後減少的損失值與期望損失值之比),其中損失值是指不採取任何減災措施時估算的損失值。洛杉磯市的經驗表明,推行場地平整和土壤分析規范收到了較滿意的效果(表12.1)。

表12.1 美國洛杉磯市減災率估算舉例

12.1.2 國內研究現狀

我國在一些領域進行的災害評估,已經在減災、防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我國在一些區域或城市完成的洪水災害評估、地震災害評估等,不但為國家經濟規劃和工程建設提供了重要的依據,而且直接指導了減災工作。然而,在地質災害領域,20世紀80年代以前,地質災害研究主要局限於對災害分布規律、形成機理、趨勢預測等方面的研究,基本依附於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有關的研究工作。20世紀80年代以後,地質災害風險評估才開始起步,而防治效益評估正是地質災害風險評估的一部分。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地質災害防治效益評估工作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還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1)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效益評估指標體系。

2)由於我國各地區地質災害特徵不同,經濟發達程度存在差異,造成經濟效益統計標准不同,很難統一。

3)對已經完成的治理工程沒有很好地進行總結分析,很難對今後的規劃和防治工作起指導作用。

由此,應該說我國地質災害防治效益評估工作還處於探索階段。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