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會議有哪些
① 地質和油藏地質領域的國際會議有哪些
《油藏地質學》系統介紹油藏形成、油藏描述展示及油藏在開發中的地質變化等油藏地質知專識,目的屬在於讓從事石油上遊行業工作的非地質人員了解掌握關於油藏地質的基本知識,為其進一步學習石油專業課程及從事相關工作打下一個全面、適中的油藏地質知識的基礎。
② 常見的地質構造有哪些
典型的基本構造形態:
一、水平構造和單斜構造
1.水平構造
未經構造變動的沉積版岩層,其形成時的原始產狀是水權平的,先沉積的老岩層在下,後沉積的新岩層在上,稱為水平構造。
分布:只是局限於受地殼運動影響輕微的地區。
2.單斜構造
原來水平的岩層,在受到地殼運動的影響後,產狀發生變動,當岩層向同一個方向傾斜,形成單斜構造。
分布:單斜構造往往是褶曲的一翼、斷層的一盤或者是局部地層不均勻的上升或下降所引起。
二、褶皺構造
定義:組成地殼的岩層,受構造應力的強烈作用,使岩層形成一系列波狀彎曲而未喪失其連續性的構造,稱為褶皺構造。
褶皺構造是岩層產生的塑性變形,是地殼表層廣泛發育的基本構造之一。
三、斷裂構造
定義:構成地殼的岩體,受力作用發生變形,當變形達到一定程度後,使岩體的連續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壞,產生各種大小不一的斷裂,稱為斷裂構造。
斷裂構造是地殼上層常見的地質構造,包括斷層和裂隙等。
四、不整合
定義:
在野外,我們有時可以發現,形成年代不相連續的兩套岩層重疊在一起的現象,這種構造形跡,稱為不整合。不整合不同於褶皺和斷層,它是一種主要由地殼的升降運動產生的構造形態。
③ 地質和地球物理學國際會議 是什麼級別的會議
對於地質學來說 其他的諸如地球化學地球物理什麼的都是工具,回地質學的精髓是思維答方法。沒有工具做支撐的思維是空洞的,但反過來 沒有地質思維做靈魂的工具是沒意義的。
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工作者知道怎麼把研究對象轉化成數據,怎麼處理數據,地質工作者則擅長從各種紛亂的數據里找出地質規律。
如果一個地球化學工作者也會拿著自己剛獲得的數據找地質規律了,或者一個純粹學地質的懂得了如何去根據自己的需要有效的把樣品變成數據,那他們的就可以從「工作者」升級成「家」了。
所以工作的對象不同 培養的方式不同 學到的東西也不同,這就是區別所在。
④ 2015年國際地質分析會議 在哪開
2015年第八屆世界華人地質大會將於中國台北召開
2014-10-10 來源:7樓網 點擊:43 次
一、日期:2015年5月13-19日(星期三至星期二,13-14日會議,15-19日地質考察)
二、地點:中國台灣台北
三、研討會目的:
在過去二十年中,海峽兩岸舉辦過許多有關地質科學領域的研討會。1995年3月在中國台北召開了海峽兩岸地質學術研討會,與會人數達四百餘人,開啟了兩岸開放人員往來以後地球科學領域大規模之學術交流活動。其後自1999年8月起,陸續在北京、美國斯坦福大學、香港大學、南京大學、台灣龍潭科學園區、內蒙古赤峰市、以及四川成都理工大學等分別舉行了七次世界華人地質大會,使全世界地球科學領域的華人學者有了一個常規性的交流管道。中國台灣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有感於身為全球華人地質大家庭一分子的責任,聯合大陸和海內外地學單位,誠摯的邀請全球華人地質學者踴躍參加2015年在中國台北舉辦的第八屆世界華人地質大會,讓大家攜手並進,共創華人地球科學的新紀元。
四、大會研討專題(待學術委員會討論以後最後確定)
(1) 地層古生物與氣候變遷
(2) 大地構造及亞洲地體構造帶演化
(3) 東亞及其它地區造山帶多學科研究
(4) 地球化學
(5) 地球物理及地震
(6) 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及能源
(7) 地質災害與防災
(8) 礦物岩石與礦床
(9) 大陸及海洋鑽探
(10) 新期構造與第四紀地質
(11) 海洋油氣勘察
(12) 地質生物學
五、主辦單位:(排名不分先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中國地質學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
協辦單位:(排名不分先後)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地震研究中心、國立台灣博物館、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國立台灣師范大學地球科學系、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國立中正大學地震研究所、國立中山大學海洋地質及化學研究所、國立海洋大學應用地球科學研究所、國立東華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中國文化大學地質學系、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資源所、中央氣象局、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三亞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中國科技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香港中文大學地球系統科學課程、香港地質學會、海外華人地球科學技術協會(OCESTA)、(美國)中國地球科學促進會(IPACES)
六、研討會組織:
主席團:
李羅權(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主席)
孟憲來(中國地質學會) (主席)
周義明(U. S. Geological Survey) (主席)
朱立新(中國地質學會) (副主席)
董樹文(中國地質科學院)(副主席)
羅清華(國家實驗研究院) (副主席)
劉忠光(Stanford Univ.) (副主席)
鄧屬予(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 (副主席)
胡興台(中油公司) (副主席)
辛在勤(中央氣象局)
張培震(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鄧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張立飛(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陳曉非(中國科技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
朱延祥(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鄧茂華(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
黃庭芳(香港中文大學地球系統科學課程)
總幹事:
汪中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趙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顧問委員會:
鄧大量(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毛河光(Geophysical Lab)
陳正宏(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
吳大銘(SUNY, Binghamton)
江博明(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
李太楓(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劉紹臣(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王寳貫(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王汝成(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孫和平(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徐義剛(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孫文科(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周美夫(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
陳龍生(香港地質學會)
籌備委員會:
汪中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趙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吳逸民(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
顏宏元(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
詹瑜璋(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郝梓國(中國地質學會)
周義明(U. S. Geological Survey)
馮夏紅(IPACES, Dartmouth College)
張素菁(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
學術委員會:
鍾孫霖(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主席)
陳於高(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
馬國鳳(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
戴昌鳳(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
米泓生(台灣師范大學地球科學系)
饒瑞鈞(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
石瑞銓(中正大學地震研究所)
劉瑩三(東華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
陳明德(海洋大學應用地球科學研究所)
林慧玲(中山大學海洋地質及化學研究所)
吳樂群(中國文化大學地質學系)
徐錫偉(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陳曉非(中國科技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
黃清華(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王汝成(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宋曉東(Univ. of Illinois、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鄧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徐義剛(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孫文科(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李一良(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
劉琳(香港中文大學地球系統科學課程)
洪陽(IPACES, Univ. of Oklahoma)
尹安(UCLA)
張有學(Univ. of Michigan)
Wendy Mao (Stanford Univ.)
聯系人:
趙里(台灣)電話:(886)2-27839910 ext.320 傳真:(886)2-27839871
e-mail: [email protected]
周義明(北美)電話:(1)703-648-6169 傳真:(1)703-648-6252
e-mail: [email protected]
郝梓國(北京)電話:(86)10-68999023 傳真:(86)10-68995305
e-mail: [email protected]
張素菁(香港)電話:(852)28578577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七、徵文要求:摘要格式如附件,中英文皆可,繳交摘要時請附上電子檔案(Microsoft WORD 格式)。
八、發表方式:投稿者可以自行選擇口頭發表或是板報展出(板報規格寬90cm*長180cm),中英文皆可。
九、大會論文專輯:所有大會論文摘要將匯集成大會論文專刊,並將與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及TAO: Terrestrial, Atmospheric an d Oceanic Sciences商討出版會議專輯。
十、會後地質旅行:地質考察路線有如下三條路線可供選擇:
路線一:大台北地區及北部海岸,一天行程。
包括大屯火山野柳地質公園及北部沿岸地質地貌考察。
路線二:太魯閣,一天行程。
中部橫貫公路上壯麗的「太魯閣峽谷」出露的『大南澳片岩』代表了台灣地區的基盤岩層。
路線三:台北-南投-天祥-太魯閣-池上-台北,三天兩夜行程。
「車籠埔斷層」是二十世紀末活動最劇烈和紀錄最詳細的地震活動帶;中部橫貫公路上壯麗的「太魯閣峽谷」出露的『大南澳片岩』代表了台灣地區的基盤岩層;東部縱谷的池上斷層是台灣東部位移速率很快的活動斷層。
路線四:台北-南投-墾丁-池上-海岸山脈-太魯閣-台北,五天四夜行程。
「車籠埔斷層」是二十世紀末活動最劇烈和紀錄最詳細的地震活動帶;墾丁有大量第四紀平台;東部縱谷的池上斷層是台灣東部位移速率很快的活動斷層;「海岸山脈」更是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接觸帶,是全世界研究弧陸碰撞學者們最感興趣的地區;中部橫貫公路上壯麗的「太魯閣峽谷」出露的『大南澳片岩』代表了台灣地區的基盤岩層。
十一、注冊費:暫定美金300元(或新台幣9000元),學生與博士後減半。
含大會手冊、論文集,會議期間之茶點、餐飲,開、閉幕晚宴及會議期間交通。最終注冊費、地質考察費用及隨行人員費用將在第二號通知公布。
十二、住宿:籌備委員會將在第二號通知中詳細說明中研院學術活動中心之住宿資料。
十三、請於2014年10月31日前將參會意願回執寄至:
第八屆世界華人地質大會籌備委員會 收
(11529)台灣台北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地球所
或e-mail至: [email protected]
十四、重要時程:
收到所有回執 2014年10月31日前
寄發第二號通知 2014年11月30日前
大陸學者來台申請書收件截止 2014年12月31日前
論文摘要投稿截止 2015年 1月31日前
飯店預定截止 2015年 1月31日前
野外考察報名截止 2015年 1月31日前
注冊繳費截止 2015年 1月31日前
寄發第三號通知 2015年 3月31日前
附件:摘要格式【摘要頁面為A4一頁,上下邊界2.54cm,左右邊界3.17cm,內容包含題目、作者單位及內文;中英文皆可】
第八屆世界華人地質大會
8th World Chinese Geological Congress
【題目居中,固定行高18 pt,16號中文楷體粗體或Times New Roman粗體】
劉忠光(美國斯坦福大學);陳正宏(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鍾孫霖(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作者單位左右對齊,固定行高18 pt,12號中文楷體或Times New Roman】
在過去二十年中,海峽兩岸舉辦過許多有關地質科學領域的研討會。1995年3月在台北召開了海峽兩岸地質學術研討會,與會人數達四百餘人,開啟了兩岸開放人員往來以後地球科學領域大規模之學術交流活動。其後自1999年8月起,陸續在北京、美國史丹佛大學、香港大學、南京大學、台灣龍潭科學園區、內蒙古赤峰市、以及四川成都理工大學等分別舉行了七次世界華人地質大會,使全世界地球科學領域的華人學者有了一個常規性的交流管道。台灣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成立32年,有感於身為全球華人地質大家庭一分子的責任,特別聯合台灣地質及地球物理學界同仁,誠摯的邀請全球華人地質學者踴躍參加2015年於台北舉辦的第八屆海峽兩岸三地暨世界華人地質科學研討會,讓大家攜手並進,共創華人地球科學的新紀元。
【內文第1行縮排0.85cm,左右對齊,固定行高24pt;12號中文楷體或Times New Roman】
第八屆世界華人地質大會回執
姓名:
單位:
隨行人員數目:
參加地質考察人數及路線(見大會第一號通知):
聯絡地址:
E-mail:
註:大會日期:2015年5月13-19日
(星期三至星期二,其中13-14日會議,15-19日為地質考察)。
大會地點:中央研究院,台北,台灣。
請於2014年10月31日前將回執寄至:
第八屆世界華人地質大會籌備委員會 收
(11529)台灣台北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地球所
或e-mail至: [email protected]
中國地質學會秘書
⑤ 地質的種類有哪些
要詳細說的有很多,可以上網查查
⑥ 地質部召開會議決定了什麼內容
1956年1月下旬,地質部召開第二次全國石油普查工作會議,決定1956年將派93個地質隊,430多名地質人員奔赴12個地區進行普查和細測。
⑦ 地質學 相關的國際會議都有哪些
本人從事石油行業,經常參加美國石油地質協會AAPG,勘探地球物理師協會專SEG,石油工程師協會SPE,歐洲地球科學和工程協會EAGE的年會,屬這些都是頂尖的國際會議。能在這些會議做PPT是需要兩把刷子的。
⑧ 國內地質方面的單位有哪些
中國地質單位一覽表
http://bbs.jlu.e.cn/cgi-bin/bbstcon?board=Construction&root=1278482140
很全的,進回去看一下吧答
⑨ 關於物探、地質、水文和礦冶方面的以及鈾資源開發方面的,有一定權威的會議(每年開的)有哪些
參加是要花錢的
⑩ 所有的地質會議參加都需要提前寫報告嗎
不是的,一般拿行業技術交流會來講,參會的都有幾十上百人,會期也就三天,每人專都講根本不可能,一般一屬個人的報告2個小時左右,一個小時左右的,會議組織者提前會安排好演講的人,其他人全程參加會議,偶爾互動提一些問題